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一力与运动力与物体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与物体的平衡
复习备考建议
(1)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着重考查连接体的平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绳、杆、面弹力的大小与方向、胡克定律及摩擦力的大小等.复习时要熟练掌握受力分析方法、共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动态平衡的几种解题方法.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一般结合牛顿运动定律,考查形式灵活,情景多样,贴近生活,计算题多以板—块模型、多过程问题为主,多结合v-t图象,难度较大,单纯直线运动问题一般在选择题中结合v-t图象考查,难度不大.
(3)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特别是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及能量变化是考查重点.平抛运动与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相结合,再结合能量守恒考察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4)万有引力与航天基本上每年必有一题,开普勒定律、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规律、变轨、能量问题、双星问题、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等,复习时要全面深入,掌握各类问题的实质.
第1课时力与物体的平衡
考点受力分析与物体的静态平衡
1.受力分析顺序
(1)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先弹力后摩擦力).
(2)先分析“确定的力”,再由“确定的力”判断“不确定的力”.
2.整体法与隔离法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时用整体法;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用隔离法.遇到多物体平衡时一般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运用,一般先整体后隔离.
(1)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系统内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应该相同.
(2)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
3.两种常用方法
(1)合成法:一般三力平衡时(或多力平衡转化成三力平衡后)用合成法,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任意两力(一般为非重力的那两个力),该合力与第三个力平衡,在由力的示意图所围成的三角形中解决问题.将力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再由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求解.
(2)正交分解法:一般受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时用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各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列出两个方向上的平衡方程.
例1(2019·湖南娄底市下学期质量检测)如图1所示,竖直面光滑的墙角有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半球体物块A ,现在A 上放一密度和半径与A 相同的球体B ,调整A 的位置使得A 、B 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A 球球心距墙角的最远距离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图1
A.9r 5B .2r C.11r 5 D.13r 5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B 的质量为2m ,对A 、B 整体,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F N =3mg ,当地面对A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 球球心距墙角的距离最远,分别对A 、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F N AB =2mg sin θ
,F N BA cos θ=μF N , 又F N AB =F N BA
解得:tan θ=43,则A 球球心距墙角的最远距离为:x =2r cos θ+r =115
r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变式训练
1.(2019·全国卷Ⅱ·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3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 .150kg
B .1003kg
C .200kg
D .2003kg 答案 A
解析 设物块的质量最大为m ,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方向和垂直斜面向下方向分解,由
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有F=mg sin30°+μmg cos30°,解得m=150kg,A项正确.2.(2019·浙南名校联盟期末)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为4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体B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体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则( )
图2
A.地面对斜面体B的弹力不变
B.地面对斜面体B的摩擦力增加8N
C.物体A受到斜面体B的摩擦力增加8N
D.物体A对斜面体B的作用力增加10N
答案 A
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斜面体B的弹力不变,地面对B的摩擦力增加了10 N;对物体A受力分析,加F前,B对A的摩擦力F f=mg sin θ=24 N,加F后F f′+F·cosθ=mg sin θ,得F f′=16 N,故减少8 N;加F前,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40 N,加F后,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2+(mg)2=1017 N,A对B的作用力增加,但不是10 N.
考点动态平衡问题
1.图解法
物体受三个力平衡:一个力恒定、另一个力的方向恒定,求第三个力时可用此法.由三角形中边长的变化知力的大小的变化,还可判断出极值.
例:挡板P由竖直位置绕O点逆时针向水平位置缓慢旋转时小球受力的变化.(如图3)
图3
2.相似三角形法
物体受三个力平衡:一个力恒定、另外两个力的方向同时变化,当所作“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空间的某个“几何三角形”总相似时用此法(如图4).
图4
3.等效圆周角不变法
物体受三个力平衡:一个力恒定、另外两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化,但两力夹角不变时可用此法(如图5).由弦长的变化判断力的变化,此类题也可用正弦定理求解.
图5
4.解析法
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进行正交分解,利用解析法,建立平衡方程,找函数关系,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还可由数学知识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
例2(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6,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图6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