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翻译之比较研究
《欧也妮·葛朗台》不同汉译本比较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翻译
《欧也妮·葛朗台》不同汉译本比较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翻译科文f化i教f育《欧也妮?葛朗台》不同汉译本比较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翻译李佳(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辽宁沈阳110032)摘要:本文主要选取了巴尔扎克的着名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译本,比较研究了不同译文中翻译方法,翻译风格和翻译过程中词语选择的差异并进行了筒要的总结和评断.关键词:意译;直译;选词;复译l概述巴尔扎克的着名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在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穆木天先生首次翻译成中文出版,至今在海内外共出版发行了超过二十种的不同汉译版本.考虑到译本的影响和比较研究的需要.本文作者主要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初版于1954年的傅雷译《欧也妮?葛朗台》和初版于1994年的李恒基译《欧叶妮?葛朗台》.2翻译方法和风格的比较翻泽是一种历史的奇遇,其本质在于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与原文本的相遇与结合.在这种相遇和结合中,作为翻译主体里最重要的一方面——i罩者,总会在译文中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的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让读者可以透过文字,感受到不同译者的不同翻泽风格.傅雷先生的译文有简洁,朴素,传神的特点.这首先要归功于傅雷先生对很原文的很大一部分选择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可以不受原文形式的拘束,在尊重原作者,保持原着整体风格,不破坏原文意境的前提下,大胆的拆分长句子,流畅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比如对"Cesprincipesdem6lmacolieexistentdmaslaphysionomied'nil10舀ssitu66Saumur,auboutdelame montueusequimileauch?teau,parlehautdelavill~"一句的翻泽.傅雷先生就将原文中的—个长句子,拆开翻译成两个短句子"索漠城里有一所住宅,外表就有这些凄凉的成分.—条起伏不平的街,直达城市高处的古堡,那所屋子便在街的尽头."这样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读者看到一种更符合中文语法习惯的表达方式.此外,傅译阅读起来更自然流畅的原因还在于:对于一些需要用"弦上之音"表达的地方,傅雷先生绝不会奏出"弦外之音"加以赘述,但相对的,由于每位译者的"先有","先见"和"先把握"不同,对于一些不和中文表达习惯的词句,傅雷先生有时也会选择隐去不翻译.例如"d'Hal0小termin6pari111toit encolombage"被翻译成"木料支架的屋顶"而不是单纯的从原文的字面意思出发泽成"房子定上架着木质结构的屋顶"虽然没有从字面上复制原文, 但原文本中的涵义被准确的传达了出来.翻开李恒基先生的译本就会看到,在译者序言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话:"实际上采用了直译,力求忠于原作",说明与傅雷先生采取的"意译"的翻译方法不同,李恒基先生选择了"直泽".在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下,必然诞生出很不一样的译文.这种不同很明显的表现在x寸原文本段落区分的处理上.李恒基先生的译文没有区分章节, 而且在段落的划分_上二完全和原作相同,从开篇到第—个自然段结束,一共有长达五页的篇幅.相反傅雷先生大胆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了章节给每章加了题目,读起来也觉得情节连贯,自然,流畅.除了翻译方法上的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不同译者翻译风格的不同.稍加留心,我们就可以从译文的选词和用句上,分辨出每位译者的特点.比如,与傅雷先生的译文相比,李恒基先生在译文中更喜欢将原文中的双重否定句译成反问和设问句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李恒基先生将"UneIll6nagren'achpasuile perdrixSailsquelesvoisinsnedemandentau marisielle6taitcuiteapoint."译成"谁家的主妇买回一只竹鸡,准有人要问她的丈夫:炖鸡的火候是否恰到好处?";"ll-io~successionsdon'tl'im—portmacenefut~OllnUedepersonn~"被李先生翻译作"三笔遗产数目有多大?谁都不知道.";''Pers0nneHelevoyaitpassersans6prouveriln sentimentd'admirationm6Imagederespectetdete~eur."也被译成"他从谁跟前走过,谁不感到由衷的钦佩?对他既抱丌1分敬重,又怀几分恐惧."再看傅雷先生的译文,这三句分别被泽成了:"某家的主妇买了一只竹鸡,邻居就要问她的丈夫是否煮得恰到好处.";"这些遗产数目之大,没有—个人知道."和"他走过的时候,没有—个人看贝.了不觉得钦佩.又敬重,又害怕".3用词的比较翻译的历史性原理告诉我们,语言的历时演进是需要复译的基本原因之一.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和政治发展情况下会产生自己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这种语言的演进是缓慢而且不易察觉的,但经历的时间越久这种变化也就越明显.在傅雷先生的译文中''bourgeois"被直接音译成了"布尔乔亚一—个我们这一带人几乎没有听过更不会在文章种使用的词.今天这个词,我们通常都会和李恒基先生—样将其翻泽作"市民"或"市民阶'.在笔者选取的原文第一部分里,一共有五次出现"lebonhomme''和"homme''来指代葛朗台先生.对于这五个词,傅雷先生除一次隐而未译之外,剩下四次全都译成了"好家伙"和"家伙", 这个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少使用的称呼.在如今的汉语中,"家伙"一词已经更多的偏重于贬义.已经无法用来形容原文中索漠城的居民眼中只关心钱财对其他事情全都漠不在乎的"好好先生"(李恒基译)和那个一看到钱就变成老虎,变成蟒蛇,让全城人都又敬又怕的葛朗台"老先生"(李恒基伊).今天"先生"一词已经可以表达出对—个人略带不满的称赞.对于语言的历史眭所造成的翻译上的障碍是任何—位译者都无法回避的,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客观公正的.不能因为一本译文中零星出现了一些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十分突兀的词语,就否定其整体的价值.对于后来的译者来说,弥补翻译活动中选词上的缺憾,加强复译作品语言的时代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于复泽后,却由于泽者韶泽水平和错误的翻译观念所造成的语言色彩的明显偏离却是不能接受的.比如同样将''MonsieurGrandetavait alorscinqumate—septmas''错误地译成"葛朗台先生当时47岁"的周宗武先生和谢金元先生,笔者实在无言以对.而对于刘凯先生,只要原文中出现''fille"就把所有与之相关的修饰语都译成"芳名", '龄,迷人"的少女,"妙龄少女","芳龄十岁"这种不顾原文风格,主观深化原文,好像只要是'me"就一定非妙龄美丽不可的译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无论今天我们如伺强调提高译者的主体地位, 如何关注"主体间性",我们都需要明确译者不是作者,翻译不是完全不受原文束缚的文学创作,对原作的尊重是作为一名翻译必须要牢记的.4结论通过对巴尔扎克的小说也妮?葛朗台》不同汉译版本的比轼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的魏译方法和翻泽风格, 评价一部译作的价值—定要综合考虑语言,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傅雷先生的泽作,今天读起来虽然稍显拗口,有读"鲁迅小说"的感觉,但却最好的表达出了巴尔扎克原着的神髓.李恒基先生的译本,虽然偶有理解上的误差,但整体风格上仍十分接近原着,而且译文严肃认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傅雷先生译文中的不足,语言具有时代感,为当今的广大读者所乐于接受.参考文献.【11巴尔扎克着,傅雷,郑永慧译.欧也妮?葛朗台古物陈列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f21巴尔扎克着李恒基译_欧叶妮?葛朗台呻译林出版社.1994.【3]巴尔扎克荒刘凯{欧也妮'葛朗台金城出版社.199&【41巴尔扎克着,周宗武译.欧叶妮?葛朗台.高老头IML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圈巴尔扎克着,谢金元译.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台海出版社,2000.『句许钧翻译论IM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浒钧.译事深索与译学思考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浒钧.重复?超越一名着复译现象剖析中国翻译.1994(3).I91邹振环.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96.一l7O一。
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
2342020年10期总第502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文/齐 莉用其他操作方式构成语言的表层序列,这就是语序。
这里的语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语法元素存在密切相关性,需要经过转换之后形成。
这个语法内容的提出,对于英语语法研究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对于语序的研究提出了管约理论,伴随提出的是格语法和相对语法。
虽然语法的应用上与转换生成语法存在差异,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都没有偏离转换生成语法的思路。
这些理论都是将语序作为句子结构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而且提出语序规则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需要不同,就会有新的句子产生。
从翻译的角度而言,由于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比较抽象,研究理论过于形式化,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虽然乔姆斯基从句法方面解释了语序问题,却没有考虑到英语语境对语句表达的影响,同时句子的语序也会受到影响。
按照乔姆斯基的研究理论进行翻译工作,没有考虑到语境因素,过于重视形式,必然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在英语语序问题的研究中,强调语序的独立存在是提出的另一种理论。
语序问题在语法中是独立存在的,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语序研究,提出语序不再被看作句子抽象的特征,通过对语义特征的研究,了解其与不同类别的词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就可以明确句子的语序是如何排列的。
布拉格学派提出功能语法,顾名思义,更为强调语法的功能性,对于语序的研究也强调功能性。
按照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句子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的,即主位和述位,两者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会受到各方面要素的影响,诸如语义的影响、英语句法的应用以及语用的影响,等等。
语句的排列按照从左到右的原则排列。
基于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成果,Dfk提出了有关功能语法的公式,即P2, PI (V) S (V) O (V), P3。
他用公式的方式对英语语序进行描述,提出语句中的某个成分是有优先地位的。
在这个公式中,S所代表的是主语,O所代表的是宾语,V所代表的是动词;P1所表达的是初始位置,P2所表达的是主题功能成分所在位置,P3所表达的是结尾功能成分所在位置。
读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读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从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中西文化的翻译理解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最初的文本对比/对照翻译,到最新的双重翻译原则。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国西方在翻译方面不同思想。
本文将以刘宓庆教授的书《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中西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
首先,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出发,具体讨论翻译的概念、历史方法以及翻译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以维持原文的信息和语义,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中,以“忠实”为主,以“准确”为辅。
忠实是指翻译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语言及信息,而准确是指翻译时应该根据文化背景和文本内容,将原文语法结构搬移到译文中,以表达原文的思想意义。
同时,中国古代的翻译思想也主张“写实”,禁止翻译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文的内容做任何调整和增添。
其次,本文将从西方翻译学中对翻译思想的理解出发,分析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演变、核心思想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着重探讨翻译中文本的概念性,而非只是单纯的文本翻译。
西方翻译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独特的系统,并且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译者需要兼顾原文的意思,又要将原文语言的特性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
最后,根据刘宓庆教授的书《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以及本文介绍的中西翻译思想,可以总结出:首先,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着重“忠实”和“准确”,而西方翻译理论则认为,“译者需要兼顾原文的意思,并将其语言的特性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其次,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着重“写实”,不允许翻译人按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和增添;而西方翻译思想更注重对翻译文本的概念性,因此,翻译时可以稍加修改,以体现原文的意义。
总之,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考虑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以及原文的信息,才能将原文的意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此外,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应当考虑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忠实”与“写实”,以及西方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文本概念性的追求,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 守形式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例句
例2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悠久的历史。
1. Shan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or Shang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has a long history
连接词的使用与否不能保证译成的汉语就 是线性序列的,或者译成的英语就是空间 结构的。
重估英汉语言比喻对实践的价值
英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修饰”结构,也就是 “主从”结构;
汉语的线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并列”结构,亦即每个 子句都是“主谓”结构(含隐性主谓结构)。
汉译英: Step 1:找出句子的重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
“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 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 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 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 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 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 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He also quotes from Edmond Cary: “Two languages can both be inflected and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yet nevertheless differ considerably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ideas and convey meanings.” 1
汉译对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汉译对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每段开头有一句简要概括概括句。
1 引言
汉译对比研究是英汉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译对比研究旨在比较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的特点,以发现英汉翻译的统一规律,是英汉翻译研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目的
汉译对比研究的目的在于:
1.分析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比如句子结构、词汇和表达习惯等;
2.充分利用两种语言间的对比进行翻译实践;
3.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汉语与英语的表达习惯及翻译规律等;
4.提高汉译英的质量,提高译者的翻译技能;
5.削弱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互相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了解。
3 意义
汉译对比研究的意义:
1.协助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和英汉翻译的统一规律;
2.丰富英汉翻译理论,更好地发挥英汉翻译的功能;
3.有助于探讨优秀的汉译英作品,完善翻译理论;
4.改善汉译英的质量,提高译者的翻译技巧;
5.为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互通和理解搭建桥梁。
4结论
汉译对比研究对于汉英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贡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英双方的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发挥英汉翻译的功能,提高翻译质量,增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通。
英汉修辞格——比较研究与翻译
17.Shuttleworth Mark.Cowie Moir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004
18.Simpsan J A.Weiner E S C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
28.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 1992
29.冯翠华英语修辞格 1983
30.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 1995
31.葛传新英汉词典·增补本 1987
32.耿二岭汉语拟声词 1986
33.归兆恒.陈新大英汉词典 1993
34.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1979
35.郭秀梅实用英语修辞学 1985
36.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2002
46.陆钰明汉英翻译指导 1995
47.吕煦实用英语修辞 2004
48.潘绍嶂英语修辞与写作 1998
49.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 1995
50.王德春修辞学词典 1987
5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1983
52.王玉龙英语修辞与写作辞 1988
The institutional fake is enslaved to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 public opinion, the validity would be damaged by the fake, but the local have no choice, so he has to use the experts to help to fake.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1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
课内练习
现在请大家通过翻译以下的简单句子熟练掌握 这一技巧
1.I would not believe what he said.
2.I did not remember a single point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3.I know Mr. Wang.
4.He is the best singer.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 过了一些时候, 从远方传来消息: 小铜球坠落那天, 人们感受到了地震.这 一切终于得到了澄清。
• (3) Let everybody share the food if there is any . 有饭大家吃
• 英语国家1沿,袭形了古合代希与腊意人非合常严格和规范的语
词系统。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 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 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而在一个毫无条理的陈述 结构中,思想肯定也是杂乱无章的,而杂乱无章的 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 一种背景之下形成的。
•
1)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2)聪明用功,3)成绩优
异,4)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5)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
通顺,6)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 倘若完全按原文的句法特征将其译成英文,可能是:
1)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2)Bright and diligent, 3)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4)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词法对比翻译
三、汉英词汇视点差异
汉英两民族在思维上差异,表现在语言思维视点上也有 差异——从不同的思维视角来看待同一事物 。其具体差 异如下: 1.汉英修饰词的转换 A. 有时英语修饰词与汉语相反的情况: 抢险车 a breakdown lorry (不等于 a lorry that has broken down) 防暴警察 riot police (即 anti-riot police) 消防队 a fire brigade 打九折 a 10 percent discount 寒衣 warm clothes 候机室 the departure lounge
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有其优点,有利于词汇的组合与 灵活运用,但在英译时,由于汉英在形象与喻义、所指 与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稍不注意便可能导致语义不 准确。
1.形象与喻义 形象与喻义
如: (1).现在的问题时抓“落实”,以确保已出台的政 策措施全部到位。 从字面上看,英语的“抓”, “出台”, “到位”都不合此 上下文,这是汉语的形象表达,在译文中要用“使生 效”、“实行”和“执行”才能将英语实际意义表达出 来呢? To ensur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es and measures already introduced, the question now is how to bring them into effect.
自学 teacher himself (a self-taught student)
E. 观察事物的角度或联想意义不一样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着眼于人所在的位置 随手关门——着眼于手 lie on one ‘ s back ; lie on one ’ a stomach -一以后背为准; 仰卧;伏卧一一以面向为准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rabbit ; 蠢得像猪 a s stupid as a goose 雨后春笋 be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F.词语的排列顺序不同 前后back and forth 新旧old and new 冷热hot and cold
中英诗歌翻译的比较研究——T.S.艾略特《荒原》译本部分赏析
2062文 教 研 究文|张晓琴——T.S.艾略特《荒原》译本部分赏析中英诗歌翻译的比较研究摘要:在翻译学习中,诗歌语言的精炼使诗歌翻译成为一大难题。
本文从句式结构、词语选取方面对T.S.艾略特的诗歌作品《荒原》的译本进行简要赏析与评议,通过分析他们对细节的不同处理,帮助翻译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诗歌原作及诗歌翻译处理技巧。
关键词:诗歌翻译;《荒原》;句式结构;词语选取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9.26-1965.1.4),是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被称为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同时也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他的成名作《荒原》,被誉为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也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从诗歌形式上看,艾略特的现代诗歌摒弃了传统诗歌格律,却有内在节奏连接。
文章现从句式结构、词语选取方面对艾略特《荒原》的译本部分内容试作一次比较分析,第四部分虽然只有十行,但语言晦涩,内容精炼,所以选用作赏析评价。
本文选取翻译前辈查良铮和汤永宽的版本。
PHLEBAS the Phoenician, a fortnight dead,Forgot the cry of gulls, and the deep seas swellAnd the profit and loss.A current under seaPicked his bones in whispers. As he rose and fellHe passed the stages of his age and youthEntering the whirlpool.Gentile or JewO you who turn the wheel and look to windward,Consider Phlebas, who was once handsome and tall as you.查译:扶里巴斯,那腓尼基人,死了两星期,他忘了海鸥的啼唤,深渊里的巨浪,利润和损失。
传播学视域下《茶经》英译本比较研究
082《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茶文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尝试以传播学视角对《茶经》的三个英译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展示《茶经》的三个英译本达到的不同传播效果,拓宽茶文化典籍英译比较研究的领域,为《茶经》及其他茶文化典籍翻译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茶经》;传播学;翻译;对比研究传播学视域下《茶经》英译本比较研究王美岭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起来,集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于一体,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包括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部分,具有农学、茶学、文献学、文学、文化等多重价值,对中国和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茶文化典籍对外翻译是传播茶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茶经》英文全译本目前有三个,分别为:美国译者卡朋特翻译的,由艾柯出版社(The Ecco Press)出版的The Classic of Tea : Origins & Rituals (1974);“大中华文库”版由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姜欣、姜怡翻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The Classic of Tea (2009);网络杂志《国际茶亭》发表的The Tea Sutra (2015)。
本文试图以传播学为理论指导,对《茶经》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
一、传播学及其启示1948年,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其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传播研究的5W 模式。
根据该模式,传播过程有五大要素:谁传播(传播主体)、传播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向谁传播(传播受众)、取得什么效果(传播效果)。
[1]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
拉斯韦尔的5W 模式可对应翻译活动的五大要素:“谁传播”对应翻译过程涉及的机构和个人;“传播什么”对应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传达的内容;“通过什么渠道”指的是翻译产品是通过什么媒介呈现给目标读者的;“向谁传播”对应译本的目标读者;“取得什么效果”指的是译本在目标语社会的传播和接受情况。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一、引言1.1 背景介绍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探讨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结构。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2.1 英汉语言的差异英汉语言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语中的同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意思,而汉语中的一个词通常只有一个意思。
在语法方面,英语倾向于使用动词来表达动作,而汉语则更注重名词的使用。
此外,英语的句子结构较为灵活,而汉语更加注重语序的规范性。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尽管英汉语言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并且都具有复数形式和时态变化。
在句法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并且都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
2.3 英汉对比研究的应用英汉对比研究在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用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转化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调研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调研是研究方法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可以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数据分析本文对收集到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
通过对文献中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比较和总结,可以得出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3.3 结果总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应用进行了总结。
中英翻译比较研究
3结 语
用语 中 多表 示 贬 义 , “ 仗 人 势 、 心 狗 如 狗 狼 肺” 。 在 英 语 文 化 习俗 中狗 是 美 好 与忠 等 而 诚 的象征 , 多用 于褒义 , “ u k o ( 如 a l c y d g 幸 运 J ) 、L v , l v o ( L” “ o e me o e my d g 爱屋及 乌) 等 。 ” 1 2语 言结构方 面 . 汉 语 的 语 言 结 构 多 为 主 动 形 式 , 英 而 语 贝 多数 为 被 动 形 式 , 果 在 翻 译 中不 加 Ⅱ 如 以转 换 , 译 文 会 显 得 呆 板 和 生 硬 。 如 : 则 例
“ e t 在 翻译 时 就 不能 仅 翻 译 成 “ 裕 db” 富 和 “ 务 ” 而 应 根 据 句子 上 下 文 , 行 增 词 翻 债 , 进 译 , 之更 符 合 旬 意 , 翻 译 为 “ 裕 生 活 ” 使 可 富 和 “ 债 困境 ” 本 句 子 的 恰 当译 文 为 : 每 负 。 “ 个城 镇 都 有 从 令人 羡慕 的 富 裕 生 活 突 然跌 入 负 债 困 境 的 家 庭 , 有 那 些 曾 经 梦 想 退 还 1 中英翻译}较 匕 1 1习俗 方面 . 休 后 靠 自 己的 财 富 安 闲 度 日, 现 在 却 发 而 中英 两 国 文 化 习 俗 的 差 异 是 多 方 面 现 自 己 又 回 到 漫 长 致 富 之 路 起 点 的 投 资
参考 文献
【】1 王 英 翻译 的影 响【】金 融理 论 与教 学 ,0 7, J. 20
3.
[】殷 宏伟 . 汉 翻 译 中容 易 出 现 的错 误 现 2 英 象分 析【 . J 时代教 育 : 】 教育教 学刊 , 0 0 21,
英汉修辞格比较及其翻译研究
共鸣; O r u t e a c h e r , a d i l i g e n t g a r d e n e r , w h o d e v o t e d a l l h i s t i me
异和相似之处,并根据不 同的语境选用恰 当的翻译技巧。
t o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w o r k . 我们的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把他全 部的时 间都花 在教育工作上 。把老师 比喻为园丁 ,不仅 句子 的形 象美 ,更具有意 义的匹配 ,老 师就像 园丁,不 但要付 出体 力和脑力 ,还 要有耐心和 爱心 ,经历 长时间 的培养 ,学生最后才能长 大成材 。 3 )暗 引是指把 交际双 方所 共知 的东西 融合在话 语 中, 引用 的东 西包括 典故 、 谚语 、成 语、格言 、俗语 、地名 、艺术品 、影片 台词 以 及文 学作 品的经典 的句子等 。引用 语越是为 人所知 ,就 越容 易为人们所理解 ,所提 内容的本质属性 和关联性在 行文 中并不说明,因此含而不露 ,意在言外 。如 : E n g l i s h
种艺术。美 国语言学家B r o o k s 和 Wa r r e n 认为修辞学是有效
地使用语言的艺术。修辞学的重 点在于语 言的使用 ,其作 用是让语言读起来或听起来更美 。在翻译修辞格过程 中, 我们要首先考虑语言特征 以及两种文化在修辞格方面的差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意合”对比研究——以《骆驼祥子》的汉英版本为例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意合”对比研究——以《骆驼祥子》的汉英版本为例胡嘉伟在英汉对比研究中,形合和意合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英语中形合,汉语重意合。
本文选取老舍的《骆驼祥子》和施晓菁的英译版本进行实例分析。
为以后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连词成句上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区别。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1982:16)“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英语造句采用形合法。
而意合与形合相反,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通过词语或者分句的含义就可以体现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汉语造句采用意合法。
许多学者对形合和意合的定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王力(1984:310)曾提出形合和意合的两个概念:汉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要;西方语言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少的。
连淑能(2010:73)指出:“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1 英语的形合特点英语造句注重显性衔接,用各种形式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英语极为重视形式和功能方面的结合,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是重形式的语法型语言,所以英语的句式通常是层次分明且连接紧密。
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英语的形合特点。
1.1 词的形态变化英语中有很多词的变化,包括词缀变化(如加less,un……)动词变化(如加s/es/ed……)名词(如加s、es……)形容词,副词和代词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性、格、时、态、体、语气、比较级、人称等的。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意合”对比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意合”对比研究作者:胡嘉伟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13期在英汉对比研究中,形合和意合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英语中形合,汉语重意合。
本文选取老舍的《骆驼祥子》和施晓菁的英译版本进行实例分析。
为以后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连词成句上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区别。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1982:16)“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英语造句采用形合法。
而意合与形合相反,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通过词语或者分句的含义就可以体现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汉语造句采用意合法。
许多学者对形合和意合的定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王力(1984:310)曾提出形合和意合的两个概念:汉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要;西方语言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少的。
连淑能(2010:73)指出:“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造句注重显性衔接,用各种形式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英语极为重视形式和功能方面的结合,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是重形式的语法型语言,所以英语的句式通常是层次分明且连接紧密。
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英语的形合特点。
1.1 词的形态变化英语中有很多词的变化,包括词缀变化(如加less,un……)动词变化(如加s/es/ed……)名词(如加s、es……)形容词,副词和代词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性、格、时、态、体、语气、比较级、人称等的。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
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
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
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
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
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英译策略比较研究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英译策略比较研究《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爱情诗。
这首诗情感深沉,抒发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本篇文章将比较分析不同英译版本的翻译策略,探讨其优劣。
首先,针对《山一程》这一词语,在比较的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有些翻译版本是直接将之翻译为“one-foot hill”,这种翻译在语义上更加准确,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可能不够生动。
而另一些版本则将其翻译为“hills that stretch a thousand miles”,这种直译的方法更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但在语义上可能会偏离原文。
因此,根据不同的译者翻译经验和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有其合理性。
其次,关于“心悄悄,想很很”的翻译,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表现。
有些版本采用了更加直译的方式,例如“Quietly the heart is aching,along this silent pathway”,但这样的翻译可能会有些拖沓。
而有些版本则将之译为“Silently I pine and long,my steps silent as I go”,这种翻译在语言流畅度上更胜一筹,同时也更符合日常英语表达习惯。
最后,在一些版本中,出现了一些注脚和批注的形式来解释原文中一些花语和典故。
例如,“山一程”的翻译就有一些翻译版本在旁边加入了注解,以便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中所传递的意思。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起到解释作用,但也有可能会在翻译中增加额外的信息,让原本简练优美的文本产生压抑感。
总的来说,不同的翻译版本对于《长相思·山一程》的翻译策略都有其优劣。
一方面,要根据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目标,选择适合的翻译方式,以使之能够更好地被受众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则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色彩,使译文表达出与原诗相似的情感和意境。
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比较与融合研究
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比较与融合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学中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它们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融合,对于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直译和意译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并通过实例比较两者在不同语境和文体中的适用性。
通过对直译和意译的比较研究,本文将揭示两者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如何相互补充,以及如何在保持原文信息和风格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境。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者如何在忠实原文和创造性地进行意译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的需求,灵活运用和融合这两种翻译方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期望为英语翻译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翻译任务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直译和意译,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
二、直译与意译的基本概念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桥梁,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基本的翻译策略。
这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其特点,且在翻译实践中往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翻译的全貌。
直译,顾名思义,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词汇、语法、句式等语言形式,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这种翻译方法重视原文的语义,力图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语境和风格。
直译往往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
直译有时可能导致译文生硬、晦涩难懂,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形式和表达习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意译则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意义传达,而非形式上的对等。
在意译中,译者会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意译重视译文的可读性,旨在使读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意译也可能导致原文的文化特色在译文中丧失,使译文失去一定的文化价值。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直译和意译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融合使用。
《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的比较研究
2512019年48期总第488期ENGLISH ON CAMPUS《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的比较研究文/李亚芬之处。
1.译者翻译背景和目的。
白之于1954年获得了中国文学博士学位,长期教授汉语课程,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与戏剧。
他研究和翻译《牡丹亭》等中国戏剧,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腔热情。
主动将《牡丹亭》这一典籍译入英语世界,他的目的在于让更多英语世界的读者们接触到这一灿烂的文化。
作为一位中国学者,汪榕培则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积极将中国典籍译出国门。
其译本于2000年完成出版并收入《大中华文库》。
该工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重大的国家出版工程,目的在于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编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
2.制约因素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作为一位热爱戏剧文化的汉学家,白之不仅自己对《牡丹亭》等古典戏剧有着相当的了解,还希望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一灿烂文化引入英语世界。
因此,他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一般采用语言解释、文内解释、文外解释等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给英语世界的读者带来最直观的感受。
然而,中西文化差异使他对某些文化专有项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而汪榕培作为国内学者,对文化专有项的理解相对更加来说深刻和精准。
但他的翻译目的在于传播中国文化,因此翻译时首先考虑的是要让英语世界的读者能够接受自己的译文,达到“传神达意”的目标。
所以,汪榕培的翻译策略以删减和转换拼写法为主,特别是在对待人名、地名的翻译时,以音译来避免给读者带来过重的阅读难度和负担。
四、结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历来是中国典籍英译中的难点,关乎译本质量的好坏和读者接受度的高低。
《牡丹亭》等典籍的对外传播,与国内外译者的出色译作密不可分。
在面对文化专有项这一难题时,美国学者白之和国内学者汪榕培受翻译背景和目的这两大制约因素的影响,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也得到了不同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1]Birch, Cyril, Tr. The Peony Pavilion [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2]范祥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汉语典籍《文心雕龙》的英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61-64.[3]蒋骁华.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J].上海翻译,2009(4):11-15.[4]汪榕培.牡丹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引言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不朽杰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翻译之比较研究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国际社会中。
但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英语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有着微妙的差异,单独就英语与各国语言的互相翻译而言就有所不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也历史悠长,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大语系,中英文之间的互译是十分有趣的。
我研究小组通过对一系列中英文翻译的对比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二.主体1.中英文电影名翻译及其比较电影是一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电影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化。
中国的电影走出去,外国的电影在走进来。
因此电影翻译也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形像艺术,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读者可以迅速浏览即可获知大意,进而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而电影只能靠其片名吸引观众。
所以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以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应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
因此片名的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间,英汉两个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对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英汉互译问题。
电影名的英汉译例,举不胜举。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电影中英名进行对比和赏析,从而找出其文化差异和中英文语言表达的差异。
a.中英文电影名的不同是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反映。
英文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为数不少,而中国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却很少,即使以人名命名也大多是为纪念英雄或伟人的。
如《林则徐》LinZexu,《周恩来》ZhouEnlai,《毛泽东》MaoZetong。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基于这种文化差异,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电影大部分都按其内容进行了转义。
如Rebecca《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亚),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StellaDallas《慈母心》(史泰拉.达拉斯)。
b.英文电影名翻译成汉语后多以四个字表达为主。
四字习语是汉语的特色,特别具有感染力。
在翻译外国片名中充分发挥汉语的这一优势,能增添一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音韵美及感染力,在传达影片主旨信息的同时,充分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Twins》龙兄鼠弟《Bean》憨豆先生《Speed》生死时速《Paycheck》记忆裂痕《Torque》急速酷客《Radio》真情电波《TheAlamo》围城13天《Envy》终极贱靶《Deathwatch》勾魂战役《Bandits》终极土匪《ThePact》徇情疑云《Snatch》偷拐抢骗《Quicksand》警魂海岸《Signs》灵异象限c.单字英文电影名的汉译。
许多英文影片的原名为一单字,而中文电影和译名中却很少有以单字为名。
如《GonewiththeWind》,原著译名《飘》简洁又贴切,极具文学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公映时,为更好地发挥片名的导视功能和突出影片的主题又改译为《乱世佳人》。
《LegendoftheFall》---《燃情岁月》《BestinShow》---《宠物狗大赛》《Enough》---《忍无可忍》2. 英汉习语比较关于习语翻译的讨论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因为这种语言形式是中英两国文化所在,同时也是文化冲突所在。
因此,更好的了解中英习语的翻译与差异有利于我们对中英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等以便更好地促进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从形和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习语的异同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 英汉习语形义全同, 这类习语为数少,例如: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
Who is contented, enjoys.知足者常乐。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祸不单行。
It is harder to change human nature than to change rivers and mountains.江山难改,本性难移。
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b. 习语形义基本相同, 这类习语比上面一类在数量上要多些,例如:as light as a feather(or as thistle-down)轻如鸿毛to take a load off one's mind如释重负to run in the same groove; to cut from the same cloth.如出一辙to make a beast of oneself形同禽兽He that hath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Shallow streams make most din.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Reckless youth makes rueful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英汉习语形似义异,这类习语相当多,例如:When a dog is drowning every one offers him drink. (狗若落水人人救,强调人人伸出援之手。
)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强调好心得不到好报)Ignorance of the law is no excuse of breaking it. (法盲犯法不可恕,强调严格执行法律。
)不知者无罪(强调网开一面)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强调"抓住时机")趁热打铁(着重"抓紧行动")Lock the stable-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强调为时已晚。
)亡羊补牢(强调受到损失后想法弥补,以免再受损失。
)d. 英汉习语形义完全不同,例如:cast one's bread upon the waters不期望报答所作之事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免于饥饿,勉强度日make one's blood freeze令人恐惧have bats in the belfry头脑有点古怪see the sun活着3.中英文错误翻译a.汉语式英语在中国,有关英语的翻译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汉语式英语了。
汉语式英语俗称为: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
顾名思义,它是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不地道的英语。
究其原因,是在英语学习中,不注意中国与英语国家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这种不同必然反映在各自使用的语言里;不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把汉语译成英语,必然会产生汉语式的英语。
比如:1. 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阿2.how are you ? how old are you?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3.you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 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4.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 !together 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兄弟们,一起上!5.hello everybody! 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 then say! if you have nothing to say, go home!!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6.what is IMU3.0? it is a kind of chat tool! 什么是IMU3.0?IMU3.0 是一种聊天工具!7.You Give Me Stop!! 你给我站住!8.know is know noknow is noknow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9.W ATCH SISTER 表妹10.IMU3.0 both can do what IMU3.0都能做什么11.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 美中不足13.heart flower angry open 心花怒放14.go past no mistake past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15.小明:I am sorry! 老外:I am sorry too! 小明:I am sorry three! 老外:What are you sorry for? 小明:I am sorry five! 16.If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17.I call Li old big. toyear 25. 我叫李老大,今年25。
18.you have two down son 你有两下子。
19.as far as you go to die 有多远,死多远!!!!20.I give you face you don''t wanna face,you lose you face ,I turn my face. 给你脸你不要脸,你丢脸,我翻脸.b.翻译家裘克安先生不久前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全国从文艺作品,政治文件,标语口号,到旅游景点介绍和产品说明等实用性文字,其英文的质量几乎都不如人意,有的错误百出,拖沓累赘,不堪卒读,这种情况亟待改进。
”裘先生所言可谓一语中的,令人震耳发馈.受到汉字字面意思的影响和束缚,翻译时不求甚解,机械地“对号入座”。
常见的错误译法有:(1)请不要乱扔杂物错译为:PleaseDoNotThrowStrayGoods.Don’tThrowSundryRandomling.稍有英文基础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汉化英语。
“杂物”被译成“straygoods”和“sundryrandomling”.按错译的英文即可理解为:“请不要乱扔散乱的货物。
”这样的揭示语出现在大车站和世界级的风景名胜点泰山,岂不是让人莫明奇妙吗?“Randomling”一词在词典里查无根据,是个生造字。
(2)请注意公共秩序为错译为:PleaseObservePublicOrder.这里“PublicOrder”一词用错了地方。
这里的英语词“order”是当局或领导机关由上对下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有一定强制性和权威。
试问一个风景名胜点用这样不客气的训示对待游客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吗?极可能是适得其反,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