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土壤氮素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氮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治理方法
氮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治理方法随着农业生产不断的发展,氮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氮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氮肥的过量使用导致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具体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方法。
一、氮肥对土壤污染的影响氮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其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污染。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其过多的使用会造成植物根系的繁茂和根系的腐化,导致土壤结构松散和破坏。
同时,氮肥还会使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时候,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对土壤造成过大的影响。
二、氮肥对水体污染的影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其中的一部分会随着降雨被冲刷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进而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氮肥过多的使用会使土壤中的氮素浓度超过土壤的吸收能力,导致氮肥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慢慢渗漏。
此外,氮肥还会使水中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剧,进而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出绿色或蓝色等异常颜色,同时也导致水质劣化。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对水体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三、氮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其过量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会使氮的挥发量进一步增加,进而导致大气环境的污染。
氮气能够与其他气体反应产生二氧化氮等化合物,从而形成酸雨,导致土壤与水体的酸化。
此外,氮肥也能造成光化学烟雾,一些氮化合物能与其他气体化合,导致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加剧。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氮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四、氮肥治理方法为了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治理方法来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首先,应妥善管理农业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应加强土地整治工程,重点考虑土壤质量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来净化污染水体和土壤。
土壤退化对环境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土壤退化对环境的影响和预防措施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运作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退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退化对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土壤资源。
首先,土壤退化对农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农业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
然而,土壤退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肥力减弱,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土壤退化还会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和水分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
这对于全球粮食安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土壤退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土壤是地下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它可以储存和过滤水分。
然而,土壤退化导致土壤的渗透性下降,水分无法有效地渗入土壤中,而是流失到地表水中。
这不仅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减少,也会导致洪涝和干旱等水灾的发生。
因此,保护土壤资源对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此外,土壤退化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土壤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它们在土壤中建立起复杂的生态系统。
然而,土壤退化破坏了这些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土壤退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施用。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还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从而加剧土壤退化的程度。
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利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
此外,合理轮作和间作,有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此外,加强土壤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土壤退化对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农业、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为了预防土壤退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合理轮作和间作,以及加强土壤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肥料,它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肥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农田中氮肥的损失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氮肥的损失原因、影响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肥的损失原因1. 氮素的挥发损失氮肥中的氨氮和尿素等化合物在施用后会发生挥发,导致氮素的损失。
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的天气条件下。
2. 氮素的淋失损失氮肥施用后,其中的氮素会随着水分向下渗透,进入土壤深层,甚至渗透到地下水中,导致氮素的淋失损失。
3. 氮素的硝化损失氮肥中的铵态氮在土壤中会被细菌氧化成硝态氮,这个过程称为硝化。
硝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导致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升高,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影响土壤肥力。
二、氮肥的损失影响1. 土壤肥力下降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环境污染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
三、氮肥的损失对策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减少氮肥损失的关键。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
2. 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尿素的挥发损失,减少氮肥的损失。
3. 喷洒硝化抑制剂喷洒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氮素的硝化过程,减少氮肥的损失。
4. 种植绿肥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肥的损失。
减少氮肥的损失是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科学施肥、喷洒抑制剂、种植绿肥等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减少氮肥的损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土壤氮素转化产生环境负效应机制及其调控原理
土壤氮素转化产生环境负效应机制及其调控原理一、土壤氮素流失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和铵态氮的形式存在。
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如果土壤的吸附能力不足以固定这些氮素,就会导致氮素流失。
流失的氮素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调控原理:通过合理施肥、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改进耕作方式等手段,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和保肥能力,减少氮素流失。
二、氮素逸出氮素逸出是指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为气体形态,如氮气和氨气,逸出到大气中。
这不仅导致了氮素的损失,还可能引发大气污染。
调控原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同时,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的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降低氮素逸出的风险。
三、土壤酸化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
这是因为铵态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这个过程会释放出氢离子,导致土壤酸化。
调控原理: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同时,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如添加了碱性物质或钙肥的肥料,以中和土壤中的氢离子,缓解土壤酸化。
四、生物多样性下降过量的氮素可能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调控原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同时,采取保护性农业措施,如轮作、休耕等,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五、全球气候变化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气和氮氧化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们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调控原理:通过合理施肥和农业管理措施,减少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排放。
同时,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降低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六、土壤污染过量的氮素施用不仅可能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还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活化,对土壤造成污染。
调控原理: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和比例,避免过量施用。
同时,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七、农产品品质下降过量的氮素施用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贵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江河湖 泊水质 、 水安 全 、 产 品质 量 与食 品 安全 的 饮 农 主要 因素 。 农业 面源 污 染 主要 来 自几 个 方 面 : 肥 污 染 , 化 贵 州每年化 肥 施 用 量 近 百 万 吨 , 利 用 率 低 于 3 % 的 而 5
( ) 高群众 的 环保 意识 , 1提 加强 土 壤 肥 料 的监测
fr ad,b s do h e ea p l t n suc se hbt gs r u mp c n a r utrlp o u t n a d ssan be d v lp ow r ae n te sv rl ol i o re x iin e o s i ato gi l a rd ci utia l e eo — uo i i c u o n
曹 国皤 ,龚 军 ,梁永松 ,丁 飞 ,耿 培
( 贵州大学农学院 , 贵州 贵阳 5 0 2 ) 50 5
摘
要 : 对农业污染 面积不断扩展 、 针 程度 日益加重 的严 峻局 势 , 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可持续 发展的几种污染 源 , 提
出了相应 的综合防治措施。围绕 着农业 可持续 发展 的限制因素 , 探讨了贵州农业可持续 发展 的对 策措施 。
维普资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 ,6 增刊 )4 9 4 2 072( :6 — 7
试述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及防治措施
试述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及防治措施一、引言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然而在土壤中往往出现氮素损失的情况。
本文将试述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2.1蒸发损失氮素化合物在土壤中可以发生蒸发作用,使得土壤中的氮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失到大气中。
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蒸发损失更为严重。
2.2淋溶损失在降雨或灌溉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氮素可以随水分一起流失。
这种淋溶损失尤其常见于土壤排水不畅的情况下,使得氮素带走到下方地层或水体。
2.3固定损失一部分土壤中的氮素会通过固定作用而无法被植物吸收利用,例如与土壤微生物结合形成有机氮,或被土壤矿物质吸附。
2.4水解损失氮素化合物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可以水解为氨气或亚硝酸盐,进一步加速氮素的损失。
三、氮素损失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1增加有机质含量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回收农作物残留物,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团聚性,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
3.2合理施用氮肥在农田经营中,合理施用氮肥是减少氮素损失的关键。
根据作物的需求量,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进行分次追肥,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引起氮素的浪费和损失。
3.3利用微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中富含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活性和肥力,促进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利用,减少氮素的损失。
3.4优化灌溉管理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避免农田过度湿润或排水不畅。
同时,合理利用排灌水,进行适当的再利用,以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
3.5精细管理通过精细管理农田,包括合理的间作制度、适时翻耕和植物覆盖等,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氮素的流失,保持土壤质量和肥力。
四、结论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多样,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氮素损失,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在农田管理和施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氮素的损失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
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土壤退化问题越发严重,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分析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影响作物生长:土壤退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中营养元素、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减少,以及水分保持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生长缓慢、抗病能力降低,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2. 增加土壤侵蚀:土壤退化使得土壤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水、风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作用。
特别是在农作物收获后,裸露的土壤容易遭受风蚀和水蚀,造成土壤流失和土壤贫瘠化,严重地损害了农田的生产能力。
3. 加剧资源浪费:土壤退化导致养分流失和固氮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以维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加剧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4. 威胁生态平衡: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土壤退化会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土壤动物死亡等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
土壤逐渐失去生产力,不仅影响粮食供应,也使得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二、应对土壤退化的解决办法1. 合理施肥:正确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合理配置施肥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同时,注重绿肥和轮作制度的实施,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循环能力。
2. 土壤水分管理:科学浇水、节水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
在农田中采用覆盖物和水保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流失。
3. 强化土壤修复:采取适度翻耕、深翻扭犁、地膜覆盖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
此外,选择适合的作物种植和合理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健康程度和生产能力。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土壤退化成因和治理的科学研究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保护和环境监测。
三、结论土壤退化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土壤修复和科学研究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土壤退化问题,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氮磷流失机制
氮磷流失机制引言:氮磷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但它们的过度流失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氮磷流失的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问题。
一、氮的流失机制:1. 水体流失:氮肥施用后,随着降雨或灌溉水的流动,氮化合物会溶解在水中,进而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这种水体流失是氮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 水土流失:在农田中,氮肥施用过量或不当的施肥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使氮肥随着土壤颗粒一起被冲刷到水体中,从而造成氮的流失。
3. 水分蒸发:在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会导致氮肥浓度的增加,进而促使氮的流失。
这种流失机制在缺乏有效灌溉和水分管理的地区尤为突出。
二、磷的流失机制:1. 土壤侵蚀:磷肥施用过量或不当的施肥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使磷肥随着土壤颗粒一起被冲刷到水体中。
这是磷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 水体流失:与氮不同,磷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但在降雨或灌溉水的冲刷下,一部分磷会以悬浮物的形式进入水体,从而造成磷的流失。
3. 植物吸收不足:土壤中的磷肥如果无法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就会逐渐积累并流失到水体中。
这种流失机制在土壤磷素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三、防止氮磷流失的措施: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氮磷肥,避免过量施肥和不当施肥方式,减少养分流失的风险。
2. 水分管理:合理管理灌溉水和降雨水的流动,避免水体流失带走氮磷肥。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排水系统,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3. 土壤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如植被覆盖、梯田建设、合理耕作等,防止磷肥随土壤颗粒流失到水体中。
4. 植物管理:合理选择作物品种,提高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利用效率,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积累和流失。
结论:氮磷流失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氮磷流失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养分流失,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土壤保护和植物管理等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土地整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但在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荒漠化严重贵州省地处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带,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过度的人为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许多地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森林资源破坏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在一些地区,由于乱砍滥伐、非法采伐等行为,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了森林火灾等灾害。
3. 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贵州省部分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4. 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由于未经许可的开发、建设和规划,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导致植被减少、物种灭绝等问题。
二、建议1. 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土地荒漠化防治,推进土地退化生态修复工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力度,保持土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2. 严格控制森林资源开发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力度打击森林资源的非法开发和破坏行为,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3.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水体保护措施,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水质水量,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
4. 严格规划和控制开发建设加强土地规划和开发建设管理,严格控制违法建设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新贵州。
5.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
氮素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辑氮素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黄丽黄云霞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摘要综述了在大量施用氮肥时氮素以径流和淋溶等形式大量损失而导致的面源污染。
其后果直接造成了地表水、地面水和大气的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土壤的性质及其生产力增加了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
而这些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
并针对氮素面源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氮素面源污染危害防治措施文章编号—增刊一 氮素是农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园子之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化肥产量在上世纪来已年产万 张毅其中绝大部分为氮肥其用量占世界氮肥用量的大量使用氮肥对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起了积极的作用闰德智等。
目前我国农业上施用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等。
肥料中的氮主要以酽和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张继亨姚春霞等。
然而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农田氮素损失引起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并日益受到人曹兵等。
许多研究们的重视巨晓棠和张福锁表明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就不可能根本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李怀恩段永惠等刘宏斌等。
化肥中氮素在地面中的富集与输出是面源污染贡献大但又难以控制的问题之一 胡雪涛等张玉铭等胡克林等。
治理氮素的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流失途径自年以来我国化肥氮的用量增加迅速至年。
全国化肥氮的用量已达万 。
但氮素的利用率低有些城郊蔬菜基地与高产地区的氮肥利用率降至一平均为左右发达国家为而损失则高达以上这意味着每年约农业环境与发展 年增刊有万 李祖章等左右的氮通过不同的途径流失。
氮素流失的影响因素很多有土壤、气候、作物、施肥和生产管理等。
在一定的气候、作物和生产水平条件之下氮素流失主要受耕作、土壤和施肥的影响而损失的途径主要有径流和淋溶两种形式。
地表径流携带的营养物质量取决于地表径流流经区域的土壤类型、降水量、地质、地形、地表植被、肥料施用量和人为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
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h t t p :/ / h j k x d k . y i e s . o r g . ( 3 I I 2 0 1 4 ,3 3( 4 )
C N 5 3—1 2 0 5 / X I S S N1 6 7 3—9 6 5 5
贵 州省 土壤 环 境 质 量监 测存 在 问题 及 对 策
王之 明 。江 川 。黄文琥 。安宏锋 ( 贵州 省环 境监 测 中心站 ,贵州 贵 阳 5 5 0 0 8 1 ) 摘 要 :结合 贵 州省近年 来 土壤环 境质 量监 测 实践 ,从 土壤 环 境监 测方 案制 定 、评 价标 准 、 常规监 测
和应 急监 测能 力 建设 等 方 面分 析 了贵 州省 土壤环 境质 量监 测存在 的 问题 ,指 出加 强土壤 常规 监测 和 土壤 应 急监 测 能力 的相 关举 措 ,提 出科 学制 定土壤 环境监 测 方案 、提 高监 测报 告可 用性 等方 面的 建议 。 关键 词 :土壤 环境 ;监 测 ;问题 ;对策 ;贵 州
地块 ,二 是 贵州 的耕地 很 多在 山上 ,地势 平坦 的耕 地 也多 半是 在河 滩旁 和 山谷 ,网格 布点法 不 能较客
观地 反 映污染 物 浓度变 化水 平 。
高_ 】 J 。传统 的工 业企 业污 染排放 ,矿 产 资 源 的开 发 和农业 化肥 、农 药等 的使 用 ,加 上 近年来 全省 城 镇化 和 工业化 的加 速发展 ,都 给贵 州宝 贵 的土壤 资 源 带来 一定程 度 的环境 压力 。 贵 州省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自 “ 七 五” 开 始 , 当时 由于人 力 、物 力 等 因 素 限制 ,调查 点 位 较 少 , 只有 2 4个背 景值 点 位 。最 近 一 次 大 规模 的土 壤 环
贵州省植烟土壤氮素释放特征研究Ⅱ.——不同栽培措施对黔南烟区土壤供氮动态的影响
童
栽, 施纯氮 1 /m , 0 k h  ̄栽毕立即覆膜。大田管理及采收烘烤 5g 均按优质烟生产规范要求进行。移栽后定点 、 定时观测不同 处理土壤供氮变化。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2 . 个处理: , 提前起高垄深移栽 , 盖
童
舳I 藤
响。烤烟打顶之前土壤有机氮矿化量是处理 T > 处理 T。 1 处理 1 的有机氮矿化量高 , ' I 矿化的高峰期早 , 大约出现在烤 烟移栽后 5 d处理 _ 的有机氮矿化量低 , O ; r ’ 矿化的高峰期晚 ,
出现在烤烟移栽后 9 左 右。 0d
《
烤烟生长前期肥料氮的供应是 否充足, 直接影响到烟株
的营养 生长 , 这是 获得 一定 产量 优质 烤烟 的基 础 ; 后期 土壤 氮 的供 给对烤娴上部 叶的发育成熟 影 响较大 , 系到大 田烤 关
化的水热条件和时间等的函数。该试验是建立在同一地块 上的, 因此排除了土壤 自身的差异。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 动的生态因子都会影响到土壤氮的矿化。影响微生物活动 的外界条件主要为温度 、 湿度和酸度。因酸度相同, 所以只 就水分和温度进行分析。处理 中的盖膜对土壤具有保持 温度和水分的作用 , 促进了土壤中有机氮素的分解和矿化; 提前起高垄深移栽则打破了土壤原来固有的水热状况, 对土 壤氮素的矿化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 同时也改变了土壤的通气 状况, 好气微生物活动频繁 , 进一步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
( 下转 第 98页) 7
维普资讯
98 7
安徽农业科学
浸提蒸馏法 , 有效磷 用 (s 法 , 效钾 用 火焰 光 度法 , 机 )e ln 速 有
农业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1)完善农业土壤保护与治理的相 关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关于 农业土壤污染问题的治理,也需要相关 部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工作 的有效开展。近些年来,关于农业土壤 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政 策,比如:《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 法》。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出台,为我国农 业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 出了一定的工作要求。除此之外,国家 相关部门还应该组建专业的土地污染
LI Yan (Baiyin Branch of Baiy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Baiyin, Gansu 730900)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demand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is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unscientific use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serious soil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en caused. Soil pollution has caus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harm to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In recent years,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departments vigorously carry out agricultural soil pollution control work, combined with the types of agricultural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alyze the causes of agricultural soil pollution,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land pollution contr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soil pollu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s some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soil pollution. The purpose i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 words Agriculture; Soi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ntrol measures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及防治措施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及防治措施1. 氮素的重要性哎呀,说到氮素,大家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这只是化肥的一部分,其实不然!氮素可是土壤健康的“守护神”呀!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缺了它,植物就像缺了水的鱼,活不久。
尤其是小麦、玉米这些主粮,离不开氮素的滋养。
想象一下,农田里一片生机盎然,作物茁壮成长,这背后可全靠氮素的辛勤“工作”呢。
1.1 氮素的损失途径可惜,氮素在土壤中并不是“稳如老狗”,它也有它的脆弱之处。
首先,雨水一来,氮素就可能随之流失。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放风筝,风一大,风筝飞得老高,线一松,哎呀,风筝就不见了。
氮素流失的情况就像这样,让人心痛。
再说,氮素也容易挥发,特别是氨气。
在肥料施用不当的情况下,氨气就会逃出土壤,变成空气中的“浪子”。
这种情况下,农民的辛苦钱就像打了水漂,真是让人心疼呀!1.2 其他损失方式除了雨水和挥发,氮素还有另外一个“死敌”——微生物。
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像是“饥饿的狼”,它们会把氮素分解成其他的形态,导致植物无法吸收。
换句话说,这些微生物简直就是土壤中的“隐形盗贼”,让人防不胜防。
2. 防治措施说到防治,别着急,这可是个大话题。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氮素的损失。
比如,农民可以选择合理的施肥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在干燥天气施肥,可以减少氮素流失的几率,就像在干燥的天气里晒衣服,衣服才不会湿透。
2.1 增加有机肥除了施肥时间,我们还可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有效锁住氮素。
就像在冰箱里放了保鲜膜,食物才能新鲜持久。
尤其是农田里的腐殖质,它就像土壤中的“保姆”,照顾着氮素,让它不轻易流失。
2.2 植物轮作另外,进行植物轮作也是个好办法。
每年换不同的作物种植,不仅能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还能让土壤中的氮素得到更好的利用。
就像我们经常换口味吃饭,才能保持营养均衡,植物也一样。
3. 未来展望当然,以上这些措施只是“开胃小菜”,对于大规模的氮素损失,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氮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氮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罗遵兰;关潇;吴晓莆;吕凤春;孙光【摘要】氮沉降造成的氮饱和现象频率增多,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国内外氮沉降的类型及来源,氮沉降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探讨了氮沉降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有关氮沉降的科学问题的研究趋势.【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0【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氮沉降;植物;土壤;动物;生态系统【作者】罗遵兰;关潇;吴晓莆;吕凤春;孙光【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氮沉降问题开始于工业化较早的欧洲和北美地区。
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氮化合物进入大气,多余的氮输入造成了森林衰退和土壤酸化等现象,形成“氮饱和”。
近年来,氮饱和现象发生频率增多,并呈全球化趋势[1]。
氮沉降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中欧森林氮年沉降量为25~60 kg/hm2[2],洛杉矶森林年氮沉降量为35~40 kg/hm2[3],亚洲每年活性氮排放从1961年的144万t增加到2000年的677万t[4]。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欧洲和美国的氮沉降集中区[5-6],如1992年黑龙江帽儿山降水氮沉降为12.9 kg/hm2,1988年广州市降水氮沉降量已达45.6 kg/hm2[7]。
氮沉降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点较为分散。
如欧共体委员会资助的氮饱和试验和欧洲森林生态系统实验项目为欧共体制定大气质量政策及其立法提供了科学基础[8]。
美国科学家1988年在哈佛实验林地建立了长期氮素增加试验,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
减少氮_磷损失_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
第1卷第4期2000年8月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 onmental P ollut ion ControlVol.1,No.4A ug.,2000减少氮、磷损失,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郑皓皓胡晓军贾敬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摘要本文从改进肥料施用技术、改性现有肥料、阻断农田氮磷损失的物理和化学措施、运用生物学途径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提高氮、磷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对环境污染的途径。
关键词:肥料效率氮磷损失环境影响途径施肥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它是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
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及作物的抗寒和抗霜冻性能。
1978年世界肥料会议认为,发展中国家过去25年所增产的粮食,约有30%是由于化肥的施用,对谷物的增产,约有50%是由于化肥的施用[1]。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化肥的用量也逐年增加。
我国从1952~1987年化肥用量由7.8万t增加到2010万t,粮食产量由1.37亿t增加到4.02亿t,到1997年,化肥用量已达到3980.7万t,而粮食产量为4.94亿t。
这表明化肥的投入明显虽促进了粮食增产,但同时也可看出单位肥料的增产效率在明显下降。
世界观察所的资料表明,1950~1985年世界化肥用量增加了8. 3倍,但谷物产量仅增加了1.68倍[2]。
这一现象一方面归因于施肥量和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报酬递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肥料通过各种途径损失了。
肥料的损失既和环境条件、土壤特性、肥料类型及作物种类有关,又和不科学的施肥方法及不合理的肥料结构等人为因素有关。
这不但降低了肥料应有的效益,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土壤中的氮素通过淋溶、渗漏进入地下水,造成硝酸盐含量增加;在许多地区,农业面源贡献的N、P是造成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N2O有90%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过程[3]。
毕节市农耕地退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毕节市农耕地退化的原因及改良措施摘要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农耕地石化、地力减退、下等地多,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在分析农耕地土壤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坡改梯、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种植绿肥、合理轮作、改革耕作技术、客土、增施石灰、秸秆还田等改良措施。
关键词农耕地;退化;改良措施;贵州毕节中图分类号 s15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27-01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处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最高海拔2 900.6 m,相对高差达2 443.6 m,幅员面积268.45万hm2,岩溶面积占总面积的62.5%,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
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垂直差异明显,地形破碎,土层浅薄,岩溶切割较深,地形地貌类型众多,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3%;气候类型多样,年均温12.8 ℃,年降水量1 000 mm左右。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耕地活土层薄,易涝、易旱耕地多,中低产田土面积大[1-2]。
1 土地资源概况1.1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据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毕节市土地总面积为268.45万hm2。
其中,耕地103.40万hm2,占38.52%;园地0.84万hm2,占0.31%;林地101.04万hm2,占37.64%;牧草地8.69万hm2,占3.24%;城乡、工矿及交通用地8.65万hm2,占3.22%;水域2.55万hm2,占0.95%;其他43.28万hm2,占16.12%。
1.2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2.1 土壤类型多样。
毕节市的土壤类型众多,有9个土类、22个亚类、77个土属、196个土种。
土壤分布以黄壤和黄棕壤为主,分别占土壤面积的38.15%、28.27%;其次是石灰土和紫色土,分别占14.79%、12.58%,水稻土仅占3.90%。
贵州省植烟土壤氮素释放特征研究(Ⅲ)——不同栽培措施对黔南烟区烤烟质量的影响
从图 34可知 ,不同处 、
理对于烤烟氮素积累过程影响很大。 从移栽到收获 , 烤烟的 氮素累积量是一条“ ” s型曲线 , 随时间推移表现 出慢 、 慢 快、
理对于烤烟烟碱的积累量 和积累强度都有较大影响。烤烟
的烟碱累积总量与时间的关系也是一条“” s 型曲线 , 随时间
推移表现出慢 、 、 的变化过程 ; 快 慢 烤烟移栽后 , 5 前 0d内
1 测定方法 . 3 测定 p H值用电位法,有机质用 重铬酸钾
烤 烟 移 栽后 天 数 ∥d
图 2 不 同处理烤烟氯素 累积强度的影响
的变化过程 ; 移栽后 3 0d内, 氮素累积量和 累积强度低 , 此
后逐渐加快, 处理①在移栽后 5 d 0 时氮素累积强度最大 , 处 理②则在烤烟移栽后 7 d 0 时氮素累积强度达到最大。 统计分析表明, 烤烟氮素累积受土壤供氮的影响很大 , 土壤供氮量增加时 , 烤烟吸氮量 、 氮素累积量 和氮素累积强
在烤烟各种化学成分中 ,总氮和烟碱是评价烟叶品质
的重要 指标 。 同的栽 培措 施对 土壤 氮 素的 释放产 生影 响 , 不 从而影 响烤 烟对 土壤 氮素 的吸 收和 上部 叶总 氮 、 含 量 。 烟碱
1 材料与 方法
一
●
蜒
1 试 验概况 , 1
试 验地 为冬 闲稻 田改种烤烟 , 黄壤 , 力 肥
烟碱累积量和累积强度都很低 , 大约 2 个月后 , 烟碱累积量 和累积强度才开始急剧增加 ,烟碱的最大累积强度发生在 移栽后 3 个月左右, 然后叉急剧下降。 各处理烤烟烟碱大量
O
3 O
5 O
7 O
9 O
IO 1
烤烟移栽后 天数 ∥d
土壤氮素的调控措施
土壤氮素的调控措施
1.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氮肥,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及土壤条件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2. 农业源减排:采用节水灌溉、旋耕、间作等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氮素的释放和污染。
3. 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氮素的有效利用,减缓氮素的迁移和流失。
4. 污染治理:对于已经受到氮素污染的土壤,采取土壤修复、生物降解等技术手段,减少氮素的累积和迁移。
总体来说,土壤氮素的调控需要从源头控制和污染治理两方面入手,兼顾生态需求和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在 大于 6 的 坡 地 上 , 中坡 度 大 于 2 。 耕 地 有 。 其 5的
6 . 8万 h , 91 m。 占总耕地 的 1 . 0 , 9 8 而坡度 在 3 。 5以 上 的耕 地 有 2 . 8万 h , 81 m 占总 耕 地 的 5 7 [ 。 .4 6 ] 高 比例 的坡耕 地 造成 严 重 的水 土 流失 , 引起 土 壤 氮 素 的大量 流失 , 环境 风险较 高 , 两 江上 游生 态 屏 障 对 构 成威胁 。为此 , 本研 究 根 据 贵 州 农 业 土壤 氮 素 流 失 特征及 其对 环 境 的影 响 , 出贵 州 农 业 土壤 氮 素 提 流 失 的防治措 施 , 而为有 效减 少农 田氮素 损失 、 从 优 化农 业非 点源 污染 管理 与控制 提供参 考 。
1 贵 州 农 业 土 壤 中 氮 素 的 含 量 及 流 失 特 征
黄棕 壤 主要 分 布在 西 部 的威 宁、 章 、 雍 、 赫 纳 毕
节、 水城 、 盘县等县 ( ) 主要分 布在 海拔 18 0m 的 市 , 0 地区或 19 0 2 50 m 的 高寒 地 区 , 黔 中 、 东 0 ~ 0 在 黔
素淋溶 的主要 形式 , 土壤 深层 和 地下 水 中 的淋 溶 向 不但 导致 了土壤 肥力 的下 降 , 而且 污 染 了地下 水 , 对 人体 健康 带来 了严重 威胁 。贵州 是全 国唯一 没有 平 原 支撑 的 喀 斯 特 山地 省 , 省有 8 . 2 的耕 地 分 全 1 O
14 0 15 0m 以 上 的 山 地 也 有 分 布 。 其 面 积 为 0 0
9 .4 h , 中耕 地面 积 为 2 . 3万 h , 8 6万 m2其 66 m2 占全 省 耕地面积 的 1 . 。黄棕 壤 中全 氮量 可 高 达 6 0 03 . ~ 1 . / g但 因有 机 质 的 C N 高 , 上气 温 低 , 0 0g k , / 加 土壤
的酸度 大 , 机氮矿化作用 弱 , 有 有效氮仍较 缺乏 。
石灰 土 主要 分 布在 贵州 中部 的黄 壤 地 带 , 与 常 黄壤 交错 分布 , 东 部 和 南 部低 海 拔 的河 谷 地 区 以 在 及西 部 的高寒 地 区 , 面积 达 2 8 5 7 . 6万 h m 。石 灰 土 地 区氮 素丰 富 , 、 往 往 不 足 , 磷 钾 自然 土 中全 氮量 为 2 O . / g 耕 地 中全氮 量为 1 6 . / g 且 . ~4 0g k , . ~2 5g k , C N 较低 , / 故供 氮潜 力较 高 。 紫 色土 与石 灰 土 一 样 , 是 深 受母 岩 影 响 的 岩 也 性 土 。贵 州 的 紫色 土 面 积 为 8 . 7万 h , 氮量 86 m 全
剧 l ] 引 起 土 壤 中 硝 态 氮 的 大 量 累 积 。硝 态 氮 是 氮 1 ,
黄壤 是 贵州分 布最 广 、 面积最 大 的地 带 性 土壤 , 面积达 7 8 3 3 . 7万 h 。在 黔东 和 黔 中主 要分 布在 m 海 拔 5 0 14 0m 的地 带 , 西 部 则 分 布 在 海 拔 0 ~ 0 而 10 0 19 0m 的地 带 。黄壤 中全氮 量平 均 为 2 9 0 0 .5 g k , 矿化率 低 , / g但 供氮 能力 不高 。 红 壤 面 积 为 14 5 1 . 9万 h , 中耕 地 面 积 为 m 其 1 . 8万 h 占全省 耕地 面积 的 4 6 。主要 分 布 18 m , . 在 黔东 海拔 5 O 6 0m 以下 的地 区 , O ~ 0 以及 南 部 8 0 0 ( 东段 ) 10 0m( 段 ) 下 的地 区 。红 壤 表 土层 ~ 0 西 以 全 氮 量平 均为 1 7 / g 其 中 自然土 为 1 9 / g . 2g k , . 5g k , 耕 地 为 1 3 / g . 5g k 。
1 1 贵 州 不 同 类 型 土 壤 中 氮 素 的 含 量 特 征 .
成土壤 氮 素的 大量 赢 余 , 低氮 肥 的增 产 效 率 和 利 降
用率 , 并给 环境带 来 巨大压力 , 田中过量 氮 素通 过 农 NH。 发 、 化/ 硝 化 、 溶损 失 、 流 损 失 、 附 挥 硝 反 淋 径 吸 和侵蚀 等 方 式 从 土 壤一 作 物 系 统 中损 失 , 成 河 农 造 流 、 泊 等 周 边 水 体 环 境 的 富 营 养 化 污 染 程 度 加 湖
环 境 污 染 与 防治 第 3 4卷 第 7期 2 1 0 2年 7月
贵州农业土壤氮 素流 失对环境的影 响及 防治对策 *
范 菲 菲 范 成 五 。 秦 松
(. 1 贵州 省 土 壤 肥 料 研 究 所 , 州省 农 业 资源 与环 境 研 究 所 , 州 贵 阳 5 00 ; 贵 贵 5 0 6 2 农 业 部 贵 州 耕 地 保 育 与 农 业 环 境 科 学 观 测 实 验 站 , 州 贵 阳 5 0 0 壤 氮 素 影 响 防 治 贵 卅 l
氮 是植 物生 长 所 必需 的营 养 元 素 , 用 氮 肥 是 施 补给 土壤氮 素 和维 持 土地 生 产 力 的主 要措 施 , 土 是 壤矿 质氮 的主要 来 源 , 长期 过 量 的施 用 氮 肥 会 造 但
石灰 土 和紫 色 土 、 稻 土 、 壤 等 土类 。可 用 于 农 、 水 棕 林、 牧业 的土 壤仅 占全省 总面 积 的 8 . 。 37
摘 要 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的主要 因子之 一 , 国内外 学者对氮素 损失 的途径 、 机制 、 响以及防治 措施进 行了许 多研究 。 影
在 总 结 贵 州农 业 土壤 氮 素 含 量 特 点 的 基础 上 , 阐述 了土 壤 氮 素 流 失 特 征及 其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 出 了 相 应 的 防 治 措 施 , 提 以期 为 减 少 农 田氮 素 损 失 、 化农 业 非 点 源 污 染 管 理 与 控制 提 供 参 考 。 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