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由甘肃省平凉市第八中学承担的平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PL[2008Z041号])课题组,对崆峒区农村中学的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崆峒区4所农村中学569名学生,回收有效答卷565份,为进一步研究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一、调查的缘起

开展调查是基于以下思考,并以此为依据,为进一步开展的语文学习习惯干预与培养确定目标、内容和方法。

1.了解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及其与语文学习之间关系的理解、认识;明确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的误区和盲点。

2.了解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及影响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重点弄清农村相对落后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不利影响及程度大小。

3.整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与学习习惯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定为崆峒区农村七至九年级在校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由原地区的小学升入本域中学,已有了一些学习习惯,选七到九年级各阶段学生,就能较全面地看到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全貎。根据调查要求,问卷分为基本情况和习惯问答两大部分。基本情况想通过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成绩等基本信息,调查学生学习习惯与其之间的联系。习惯问答部分共设主观问题32道,分为认识、习惯、评价三部分。“认识”部分4题,意在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性质及与习惯的关系认识,还有语文学习上存在的困难。“习惯”部分24题,分别从预习、课堂、合作、作业、写作、考试、质疑、阅读等语文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的方面设题。对学生已明确认识的书写、听讲等常规习惯没有涉及,而特别重视了大语文学习观念下素质教学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诸如反思总结、创新质疑、阅读积累等,目的是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有了多少变化,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手段的影响下有了多大的改进。“评价”部分4道,意在了解当代农村中学生对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的要求和建议,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现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要求、目标实际的距离。

为了使调查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调查的功能,提高调查的效率,课题组先以平凉八中为试点,先后组织若干教师、学生召开座谈会,并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预调查。问卷初稿以选择题为主。根据调查反馈的数据,又对问卷进行了较大修改。主体部分均改为主观开放题。虽然这给统计总结带来了很大不便,但避免了选择题内容不全,过于概括,不够完全真实的弊病。

三、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从2008年11月开始,3个月内先后随机选取了崆峒区白庙中学,赵堡中学,平凉八中,平凉九中等4所乡镇初级中学的七八九年级各一班学生。学校既有川区中学,又有塬区中学;既有近郊城乡结合部学校,又有塬区民族学校,保证了调查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采取上门现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为消除学生的顾虑,问卷一律不记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行为回答,不讨论,不交流,不发挥。

回收问卷后,进行编号汇总统计。由于答卷均来自于应届学生本人,所以获得的信息应该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统计的数据参考价值较大。

四、调查的结果

1.基本情况

①性别:本次接受调查男生294人,女271人。川区学校男女基本各半,塬区学校男生稍多于女生。

②最关心自己学习的人:除过1.9%的学生是其他人外,其他均为父母。

③家长的文化程度:82.4%的家长是小学或初中程度,高中以上程度的不到10%,且近郊高于远郊。

④家长的职业:78.8%的家长为农民,其余为或无业或个体户。仅有4.7%的家长为知识分子,且集中在近郊区。

基本信息表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正面促进非常有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2.学生对语文性质及习惯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认识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使它的学习方法区别于理科。明确它的特点,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明确了习惯的意义及其与语文学习的

关系,又会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日常活动,如果不断重复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也就是不用思考,自动动作,这种动作就是习惯。《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习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也指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习惯是人一生的伴侣。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可能推动我们成功,也可以拖累我们直至失败。学习习惯也是如此。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学生能认识到良好习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可能自觉去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利因素之一。

对学科性质的调查表明,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语文学习很重要,但都只谈到一方面。有的认为语文学习可以提高表达、理解、写作能力;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的认识到学习它可以了解祖国灿烂文化;丰富知识,提高素养;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等。另有5%左右的学生狭隘地认为是中考、高考的需要。

对习惯与语文学习的关系问题,调查发现76.4%的学生认为习惯与学习有关系,这其中不到40%的零散地谈到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轻松等,还有近一半学生不知道有怎样的关系。16.1%的学生表示“不懂”,8.5%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

3.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学习内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为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共同趋向,进一步深究与之相关的因素,调查问及了学生喜欢与不喜欢学习的课本内容。学生普遍喜欢学的是小说、童话、寓言、记叙散文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和生字词、古诗词等简单短小的课文,理由是好懂,感人,简单;不喜欢文言、说明、议论等课文,理由是难懂,难记,枯燥乏味。喜欢的内容与年级教材相关,对文言的不喜欢程度随年级的升高而加剧。这应该与篇幅的增长有关系。调查还发现这种现象因校有别。例如白庙中学的八(二)班,学生多数却喜欢学习文言;赵堡中学八(二)班学生喜欢学习说明文的最多。这显示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学习好恶的关联度。

4.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大困难

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最大困难,无疑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如何对症下药,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是首要任务。调查显示学生最大的困难依次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