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风阻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ICS 13.100 D 09备案号:MT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Measuring Method of Mine Ventilation Resistance(送审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仪器 (1)5 测定内容 (2)6 测定方法 (2)7 测定结果计算 (4)8 测定结果处理 (6)附录A(资料性附录) (7)前言本标准对MT/T440-1995《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以代替原MT/T440-1995标准。
本标准与原MT/T440-1995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条款。
——增加了第5条测定内容,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参数。
——对测定方法进行了完善与修订,补充了风门两侧压差的测定方法。
——对测定结果计算公式进行了修订。
——按现场实践经验对附表A数据记录表格重新进行了设计整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修订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运涛、刘剑、贺明新、王刚、马恒、李雨成。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MT/T440-1995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测定用仪器、测定内容、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计算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巷通风阻力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MT/T 635 矿井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主要路线main road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从进风井口,经进风井、进风大巷、采区(盘区)、回风大巷、回风井至风硐的通风路线。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ppt课件
u 3.2.2气压计基点测定法
1)风压测量
2测定内容和要求
1.测算井巷风阻。井巷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要参数, 很多通风问题都和这个参数有关。只要测定出各条井巷的通风阻 力和该巷通过的风量,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风阻值。只要井巷断 面和支护方式不变,测一次即可;如果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测 。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间,力求一次测准。
了解现有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 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为了使通风系统更为经济合理 ,为下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作为矿井扩建、延深等提供有关通风设计数据参考 依据,为下一步进行通风系统优化等提供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 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 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 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
u 3.2.1倾斜压差计法
1)风压测量
倾斜压差计法风压测量是在巷道中①和②两测点各安置一根皮 托管,如图2-1。皮托管布置于巷道中心,为消除速压,需将尖部 迎向风流,管轴与风向平行;在末点②安放倾斜压差计;同时,用 风表在①和②两测点分别量出风速,还需同时用湿度计和气压计在 两测点附近分别测出风流的干、湿球温度和风流的绝对静压,从而 测算出两测点的空气密度。此时压差计所测得的数值是两测点之间 的静压差和势能差。
3测定原理与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压差计法和气压计法两 种,前者适合于局部范围内或部分巷道的通风阻力测定 ,测量资料的整理计算工作量少,但在现场铺设、收放 胶管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后者则与之相反,仪器体积 小重量轻,现场测量工作简便、快速、省人省力,更适 合于全矿性的大规模测量。
3.1测定原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不同的井巷,其摩 擦阻力系数也不同。只要测出各井巷的阻力、长度、净断面积和 通过的风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摩擦阻力系数。测摩擦阻力系 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必测量整个巷道的阻力, 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井巷的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要参数,通过 测定一定路线的井巷的风压、风量、空气密度等, 为网络解算等提供基础参数。 了解现有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 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为了使通风系统更为经济合理 ,为下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作为矿井扩建、延深等提供有关通风设计数据参考 依据,为下一步进行通风系统优化等提供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 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 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 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
用气压计法测定通风阻力主要以逐点测定法为主。
3.2.4测定方法的选择 用压差计法测量通风阻力时,只测定压差计读数和动 压差值,就可以测量出该段通风阻力,不需要测算位压,数 据整理比较简单,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一般不会返工,所 以,在标定井巷风阻和计算摩擦阻力系数时,多采用压差计 法。但这种方法收放胶皮管的工作量很大,费时较多,尤其 是在回采工作面、井筒内或者行人困难井巷及特长距离巷道, 不宜采用此方法。 用气压计法测量通风阻力,不需要收放胶皮管和静压管, 测定简单。由于仪器有记忆功能(矿井通风综合参数检测 仪),在井下用一台数字气压计就可以将阻力测量的所有参 数测出,省时省力,操作简单,但位压很难准确测算,精度 较差,故一般适用于无法收放胶皮管或大范围测量矿井通风 阻力分布的场合。
4.1资料的准备
为做好矿井通风资料测定工作,测前要收集矿井开拓开采工 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采区布置图以及地质测量标高图, 生产作业轮班情况,矿井瓦斯涌出情况,以及通风报表、主 要通风机运转、井下漏风、井巷规格尺寸、矿井自然通风等 资料。 根据有关图纸和巷道布置绘出矿井风网图,风网图既要反映 矿井的实际情况同时又允许进行适当的简化。因此要详细了 解井下巷道的实际分合情况、风量大小、通风设备和通风构 筑物的位置以及其它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 风网图既是通风阻力测定的蓝图,也是上机解算的依据,要 认真做好节点的合并和取舍,节点编号应与原图一致,要求 风网图中的节点既能在通风系统图中找到,也能在井下准确 定位。对较复杂的风网应考虑绘制风网图和选择阻力测定路 线与测定点同步进行。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简介矿井通风阻力是指空气在矿井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通风阻力的准确测定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掌握专业技能。
1. 测定方法一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流量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1.1 测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测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压力:1.比压法:使用比压计测量压力差,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2.静压法:使用静压计测量静态压力,进而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平均流速法是常用的测定矿井通风系统流量的方法。
通过在通风系统内选择合适的截面,测量通过该截面的总流量,然后根据截面积计算平均流速,并推算得到整个系统的流量。
2. 测定方法二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功率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2.1 压力-功率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压力和功率,获取系统当量阻力,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通风阻力。
2.2 功率-风量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功率和风量,反推计算通风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功率和风量。
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测定方法。
3.1 风压法该方法通过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计算风机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适用于单机系统,且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压力。
3.2 引风机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引风机出口的风量和压力,来估算整个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方法时要确保引风机运行稳定。
4. 结论本讲义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测压法、测流量方法、压力-功率法、功率-风量法、风压法和引风机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矿井通风阻力,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所述只是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基本介绍,实际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讲义对读者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面有所帮助!。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1、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进行一次,在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通过阻力测定不仅可以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系统中阻力的分布情况(阻力分布状况,主扇消耗情况等),测算摩擦阻力系数,实现矿井通风的科学管理,而且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资料。
2、资料准备2.1.矿井概况XXX煤矿由原延安市XXX煤矿经整合后扩大而成,属延安市市属企业。
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区内沟壑纵横,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
最高海拔高度+1519.0m,最低海拔高度+1121.2m。
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井口标高+1189.80m,倾角为16。
,井底标高+1006.80m,斜长664m,井筒净宽4.8m,净断面积16.2m2;副斜井井口标高+1189.00m,井底标高+1002.3m,倾角为6。
,斜长2044m,井筒净宽5.5m,净断面积20.7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1203.7m,井底标高+1006.70m,倾角为20。
,斜长为576m,井筒净宽5.5m,净断面积20.7m2。
矿井设计能力为400万T/a,产商品煤300万T/a,井田面积100.5612Km2,现开采5#煤层。
矿井设计安装FBDZ—10—N028 315kw轴流式主要扇风机两台。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矿井总排风量为7513 m 3/ min。
扇风机风量为7528 m 3/ min。
矿井负压为620m mH02。
矿井现有50101综采工作面一个,50103备采工作面一个,综掘工作面七个;分别是50102回风顺槽、50102胶带运输顺槽、50102辅助运输巷里段、50102辅助运输巷外段、5#煤中央运输大巷、50104辅助运输巷、50105辅助运输巷。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矿井安全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通风阻力是指通风系统中空气流动受到的阻碍力,直接影响矿井通风效果和能耗。
为了准确测定通风阻力,首先需要对矿井中的各种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
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风机、风门、导风器、风道等。
通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封性能和调节性能等,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对通风流动的影响。
通风阻力测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定单一通风设备的阻力,二是测定整个通风系统的总阻力。
对于单一通风设备的阻力测定,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者模拟实验进行,通过测量设备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等参数,计算得到阻力。
对于整个通风系统的总阻力测定,需要将各个通风设备的阻力相加得到。
通风阻力的优化分析是为了减小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效果和节约能耗。
通过分析阻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常见的通风阻力优化方法包括改善通风设备的设计和选用、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和风道的形状等。
改善通风设备的设计和选用是降低阻力的关键。
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和型号、优化叶轮和泵叶设计,可以提高风机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对于风门和导风器等通风附件的设计和选用也要注意减小阻力。
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是减小阻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合理的调节风机的转速和风门的开度,控制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量,可以达到最佳通风效果和能耗的平衡。
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和风道的形状也可以减小通风阻力。
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风道,减小通风系统中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效果。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证矿井安全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
通过准确测定通风阻力,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节约能耗,为矿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通风系统优化技术服务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通风系统优化技术服务一、通风阻力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生产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改造的一项基础工作。
《煤矿安全规程》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其目的是了解通风阻力分布情况,降低矿井总阻力;获取真实可靠的摩擦阻力系数,为通风系统设计、改造以及建立煤矿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因此,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改造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建立一个准确、合格、符合实际的煤矿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的基础。
目前大多数煤矿通过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获取的矿井通风系统基础数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测定路线较少,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全矿井的通风基础数据,具有相对片面性;未对测量数据随机误差进行平差处理,随机误差较大,导致数据可用性差;矿井通风系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巷道维护情况、新掘巷道的支护情况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相关的通风基础数据变化较大,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实际情况。
因此,若以现有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提供的数据,很难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煤矿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
针对上述情况,金码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服务。
我们以建立一个准确、合格、符合实际情况的煤矿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为目的,依据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业标准MT/T 440-2008,对全矿通风系统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科学合理的确定多条阻力测定路线及测点,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测点风速、压力、断面尺寸进行多次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现场处理,对存在较大误差的测点进行重新测量,保证所有数据的可靠性,进而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使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降到最低,尽可能的还原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上述过程所获取的基础数据是可以满足通风系统安全管理要求,并可以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改造,使我们建立一个准确、合格、符合实际的煤矿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成为可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通风阻力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对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和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和优化分析的过程展开讨论。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风压法测定法风压法是通过实测矿井通风系统的总风压,再根据风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风机的性能参数计算得到通风网络的总阻力值。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用于对通风系统总阻力的测定。
2. 等效阻力法测定等效阻力法是通过测定各个部分的阻力,再把每个部分的阻力值相加得到整个风道系统的总阻力。
这种方法相对于风压法更为精确,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阻力点,是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模型试验法测定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利用风洞实验等方法进行仿真,通过计算得到通风系统的阻力,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是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以上三种方法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中各有所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测定和分析。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过程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矿井通风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风道的尺寸和形状、风机的性能参数、风量、风压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为后续的优化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
2. 阻力分析3. 优化方案制定在阻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包括对通风系统的结构优化、风机的参数调整、风道的改造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其通风效率和安全性。
4. 优化效果评估实施优化措施后,需要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通风量、风压、风速等指标的测定和比对,验证优化措施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在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中,除了以上提到的过程之外,还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煤矿井下开工面长度的增加,井下通风系统的阻力逐渐增加,通风系统的压力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通风系统效率的关键工作。
本文将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定量化测定方法通过使用风压表、风速仪等仪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定量化测定。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安装风压表和风速仪,然后对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进行测量。
通过测定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可以全面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阻力构成,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矿井通风系统中不同管道、风机、巷道等元件的阻力,得出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通风系统的阻力数据,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1. 通风系统阻力分析通风系统的阻力主要由矿井内的巷道、风机、阀门、风门、支架等构成。
为了实现通风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必须对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上述定量化测定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阻力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阻力分析,找出通风系统中阻力较大的部位,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方向。
通过对通风系统阻力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而对通风系统进行阻力优化。
包括通过改善通风系统元件的结构设计,减少通风系统元件的局部阻力;合理调整通风系统的布局设计,减少总体阻力;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减少阻力的堆积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通风系统的阻力与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成正比,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是其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风系统阻力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
通过对通风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能量浪费和低效问题,为通风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依据。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是影响矿井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矿井的通风能力和瓦斯的积聚情况。
为了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其通风效率,减少能耗和矿井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率。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确定矿井通风阻力大小的方法。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
其中,实际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推算法和模型试验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实际测量矿井主风筒、供风井、风道、支承、顶板、底板等部分的阻力,计算出矿井的总通风阻力。
推算法是指通过已知的矿井通风量和瓦斯浓度值,反推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推算法适用于无法使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的情况。
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矿井通风仿真模型,在实验室中进行风阻实验,得出矿井总通风阻力大小。
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是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结构设计、通风设备选型、通风工艺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安全稳定运行的过程。
1.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结构。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矿工艺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通风井、风道、风机、支承等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减少矿井的通风阻力。
2. 优化通风设备选型。
选择符合矿井通风流量和功率要求的高效、低噪音、耐用的通风设备,减少矿井的通风电耗,提高通风效率。
3. 调整通风工艺。
通过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的启闭、防突、掘进序列等工艺参数,减少矿井的内阻,提高通风效率。
4. 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监测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检查和维护,保障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铭安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1.概述1.1矿井通风系统现实状况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矿井通风措施为机械抽出式通风。
新鲜风流由主平硐、11进风平洞进入,乏风通过11回风斜井排出。
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压入式。
根据矿井开拓布署,本矿为平硐开拓方式,主平硐、11进风平硐进风,11回风斜井(专用)回风,构成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主扇为FBDCZNO.14/2*14轴流对旋式风机2台。
2台均在进行了性能测定鉴定,风速范围25.5—51.5m/s,风压500—2030帕.1.2项目实行背景+1180水平11C11采面即将形成生产系统,下一步11C61准备做生产系统。
按照瓦斯剃度旳原理进行推测,11C61旳煤层瓦斯含量将远远不小于11C11旳瓦斯含量。
估计11C61形成生产系统,投产后,矿井旳绝对瓦斯涌出量将大大提高,对矿井通风系统旳改良势在必行。
因此在目前必须作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2、铭安煤矿通风阻力实际测定、计算及分析2.1、通风阻力测定旳目旳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旳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目旳在于:(1)理解矿井通风系统旳阻力分布状况;(2)为生产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合理配风提供基础资料和参数;(3)为矿井井下灾害防治和风流调整提供必要旳基础资料;(4)为保证矿井旳正常生产和增产提效提供根据;(5)为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提供基础参数。
2.2、通风阻力测定旳技术根据及措施2.2.1、测定旳技术根据《煤矿安全质量原则化原则及考核评级措施》《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措施》《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阻力测定,后来每三年至少测定一次,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变化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2.2.2、测定措施本次测定采用气压计基点测定法。
基点法是将一台气压计放在井上或井下某基点处,每隔一定期间测取气压读数并记录测定期间以监测地面大气压力旳变化,进而对井下测定旳气压数据进行校正;另一台气压计沿事先选好旳路线逐点测定气压值并记录测定期间。
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及分析
2024.02 矿业装备 / 170 引言矿井风阻是反映矿井通风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其测量是矿井通风工艺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矿井通风阻力的测量,全面认识并掌握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规律,为改进矿井通风状况、减少通风阻力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矿井通风设计、通风系统优化、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其风场的风阻分布情况,以更好地提高通风质量,对其进行了风阻测量。
1 工程概况某煤矿集团公司为充分利用大同煤田二叠系煤层资源,对其进行了大规模、高品位的现代化矿山建设。
某矿山从2020年开始施工,到2006年开始试产,到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总体验收,到2021年实现了投产。
井田总倾角为24.3 km,倾角为11.7 km,面积为170.9 km 2。
井田划分为四个分区、八个盘区,其中地质储量50.7亿t,工业储量47.6亿t,可采储量30.7亿t,按照1 500万t/年的设计产能,使用年限140年。
矿山入口空气流量为48 126 m/min;回风流量为48 693 m/min;有效空气流量为46 882 m/min;矿井有效风量为97.3%,矿井配风量为230 000 m/min,矿井配风率为46.5%;该矿井的配风率为100%,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一回采工作面和硐室均实行单独通风,没有轻风区和无风区。
一块区域的主通风风机选择了2台ANN3600/2000 N 轴流风机;二盘区、雁崖矿区扩区两个主扇采用了ANN3200/1600 B 型轴流风机,并对其进行了现场试验。
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通风效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所以,在矿山的设计和开采中,必须对巷道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风阻降到最小,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矿井通风阻力的测量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了解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通风阻力的大小及分布。
为改进矿井通风条件、减少阻力,进而减少能耗,对煤巷内的摩阻系数和风阻进行了测量,同时也为煤巷内的通风设计、改造、风压调节和火灾防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明于通风系统图上。测点应该依次编号,测定中如发现选定的路线 和测点有不恰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若干测点。 测点的设置原则是: (1)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量程。 (2)测点应尽可能避免靠近井筒和主要风门,以减少井筒提升 和风门开启时的影响。 (3)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扩大或 )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 缩小等局部阻力物前布置的测点,与局部阻力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汇合处和较大的集中漏风 点前后布置测点。 (4)测点前后3米长的地段内,应该使支架保持完好,没有堆 )测点前后3 积物。 (5)在并联风路中对于不进行阻力测量的风路,也要进行风量 测定,以便计算它的风阻和校核风量。
其次,根据阻力测定方法和测定内容准备仪器。每个测定小 组必备的仪器有:(1 组必备的仪器有:(1)测定两点间的压差:用气压计法时,可 备恒温气压计两台,8磅冷藏瓶1~2个,或精密气压计两台; 用压差计法时,可备单管压差计或补偿式微压计1台,内径4~ 5毫米橡皮管或弹性好的塑料管两根(一根长150~200米, 另一根10~20米),静压管或皮托管两只,量程0.7~ 0.9的液体比重计一支,小唧筒一支,酒精或乙醇若干。(2) 侧量风速:高.中.低速风表各一只,秒表一只。(3)测量空 气的重率:空盒气压计一台,手摇湿度计或通风湿度计一台。 (4)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米长皮尺一个。(5)测量其 )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 20~30米长皮尺一个。(5 它内容所需的仪表,如瓦斯检定器等。 所有测定用仪表都必须附有校正曲线,精度应能满足测定的 需要。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应根据分工掌握所需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熟悉仪表的性能和注 意事项。测定范围很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同时 进行 ,每组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1.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概述1.1目的主要有:①了解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以便降阻增风;②提供实际的井巷摩擦阻力系统和风阻值,为通风设计、网络解算、通风系统改造、调节风压法控制火灾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1.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单管倾斜压差计单管倾斜压差计的外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它由一个大断面的容器1 0(面积为F1)和一个小断面的倾斜测压管8(面积为F2)及标尺等组成。
大容器10和测压管8互相连通,并在其中装有用工业酒精和蒸馏水配成的密度为0.81kg/m的工作液。
两断面之比(F1/F2)为250~300。
仪器固定在装有两个调平螺钉9和水准指示器2的底座1上,弧形支架3可以根据测量范围的不同将倾斜测压管固定在5个不同的位置上,刻在支架上的数字即为校正系数。
大容器通过胶管与仪器的“+”接头相通,倾斜测压管的上端通过胶皮管与仪器的“-”接头相连,当“+”接头的压力高于“-”接头的压力时,虽然大容器内液面下降甚微,但测压管端的液面上升十分明显,经过下式计算相对压力或压差h:h=LKg ,Pa (2-14)式中 L——倾斜测压管的读数,mm;K——仪器的校正系数(又称常数因子),测压时倾斜测压管在弧形支架上的相应数字。
图2-6 YYT—200型单管倾斜压差计结构1—底座;2—水准指示器;3—弧形支架;4—加液盖;5—零位调整旋钮;6—三通阀门柄;7—游标;8—倾斜测压管;9—调平螺钉;10—大容器;11—多向阀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如下:(1)注入工作液。
将零位调整旋钮5调整到中间位置,测压管固定在弧形支架的适当位置,旋开加液盖4,缓缓注入预先配置好的密度为0.81 kg/m的工作液,直到液面位于倾斜测压管的“0”刻度线附近,然后旋紧加液盖,再用胶皮管将多向阀门11中间的接头与倾斜测量管的上端连通。
将三通阀门柄6拨在仪器的“测压”位置,用嘴轻轻从“+”端吹气,使酒精液面沿测压管缓慢上升,察看液柱内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反复吹吸多次,直至气泡消除为止。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矿井通风阻力是指空气在矿井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通风阻力大小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因此准确测定矿井通风阻力对于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和提高矿井通风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1.烟雾法烟雾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烟雾源,例如烟雾弹或其他烟雾喷雾器。
然后观察烟雾在矿井中的流动情况,根据烟雾的流动轨迹确定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井内空气流动区域较小的情况。
2.压差法压差法是一种常见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安装差压传感器或差压计,测量进出风口之间的压差。
然后根据通风方程和气体流动原理,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测量系统整体阻力。
3.风速法风速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的方法。
首先,在通风系统中安装风速仪或风速传感器,测量空气在矿井中的流速。
然后根据通风方程和气体流动原理,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4.摩擦力测量法摩擦力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的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管道的内壁上安装摩擦力传感器,测量空气流过管道壁面时的摩擦力。
然后根据摩擦力和通风方程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具体管道和设备的通风阻力进行测量。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烟雾法、压差法、风速法和摩擦力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矿井的安全性。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1、阻力测定目标测定矿井各风路阻力值,并计算各种巷道阻力系数,为估算同类型巷道阻力做依据。
2、阻力测定理论依据3、测定仪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风表、尺子、秒表、钟表一组各需一套。
4、测定步骤(1)标定测点。
由于测风目的是测定各风流分支阻力及各种巷道阻力系数,故测点选定原则是在风流分叉、汇合处,及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发生明显变化处选为测点,有调节风门、风窗等控风设施的,设施进回风侧各设一测点,另在进风井口各布测点一个。
测点选定后,对各测点进行无重复编号。
选定编号后,查找每个测点标高H i 及每段分支长度。
(2)校正各仪器读数。
测定前,校对各组所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风表等读数并记录。
各组所用钟表同步。
(3)测定。
入井前,每组携带测点分布图,保证测定时不漏掉测点,并保证所测数据与测点编号准确对照。
1)在井口处每隔5分钟测量气压P 1t 。
2)测量井下各测点时,先记录测量时间t i 、测点气压P i 及干湿球温度T i 干、T i 湿,后测量测点断面、风速,对于仅有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发生变化的测点,需测量测点前后10米(避开风流紊乱区)以外处断面S i 、风速V i ,对风流交叉、汇合处的测点,测量距测点至少10米处各分支的断面S i 、风速V i ,并记录下各支路的支护形式。
5、数据分析支路上阻力计算:支路两端分别为1,2点,已知两点标高H 1,H 2,并测出各点气压P 1,P 2,干湿球温度T 1干,T 1湿,T 2干,T 2湿,断面S 1,S 2,风速V 1,V 2。
支路单位质量阻力h 1-2= 222221V V -+ 2211L P L P -+g (H 1—H 2) L1,L2为两点空气密度,可由两点干湿球温度根据干湿球温度对照表查出该状态下空气密度。
支路总阻力为h=m ·h 1-2m 为该支路每秒进风量,m=Q1·L1。
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保证矿井良好的通风状态,不仅可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
在线路设计和通风系统维护方面,通风阻力的精确测量和评估对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与造价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的主要内容。
测量方法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可采用两种方法,分别为经验法和试验法,下面将对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介绍。
经验法经验法是利用煤矿矿井实际工作数据,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通风阻力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矿井的风量和静压,并记录下来。
2.计算出平均风速,用以下公式计算:V = Q / A其中,V为平均风速,Q为风量,A为矿井横截面积。
3.用以下公式计算阻力系数k1、k2:K1 = (dP1 * 100) / V^2K2 = (dP2 * 100) / V^2其中,dP1和dP2为两个不同监测点的静压差。
4.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Delta P = (K1 - K2) * V^2 / 100其中,Delta P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
试验法试验法是指利用通风试验平台,按矿井实际情况模拟出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测试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台通风试验平台,并将其设置成与矿井实际情况相同的状态。
2.在试验平台上设置监测点,测量静压、风量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3.采用其他测量方法,如测定流量管法等,得出煤矿矿井的实际阻力系数。
4.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Delta P = k1 * V^2 / 100其中,k1为煤矿矿井的阻力系数,V为平均风速。
注意事项在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归零,并检查是否出现故障。
2.测量时应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测量,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时段进行多次测量,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注意安全,避免在高空或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进行测量,必要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ij
Rij
式中:Rsij——标准空气密度下测点i和j间的 标准风阻,N·s2/m8。
d.通风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25~+50℃,最小分度值0.2℃; e.皮托管: 校正系数0.998~1.004; f.低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 g.中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4~10m/s,启动风速≤0.4m/s ;
h.高速风速表: 机械翼式: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 ≤0.5m/s; 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 .8m/s; i.秒表: 最小分度值1s;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标准)
1、通风阻力测量的内容与意义 通风阻力测量基本包括: (1)测算风阻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 (3)测量通风阻力的分配情况 意义:通风阻力测定是做好生产矿井通风技术 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掌握生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使用仪器、 测定步骤、测定结果计算和处理。
U形压差计右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等于从静压管四个 小眼传入胶皮管内的1断面空气绝对静压与皮管内空气柱产 生的重力压强之差,即, Ps1 Z 12 g Pa
而U形管左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则是2断面的绝对静压 Ps2。故把两边酒精表面的倾斜距离hre换算为垂直水柱的高 度mm,再换算为Pa值,就是两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之 差,即
5.2 测点选择 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 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按井下实际 情况确定测点位置,并作标记。 选择测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测点应在分风点或合风点前(或后)处选定 。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 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b.需要在巷道转弯处、断面变化大的地方选 点时,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 在后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c.测点前、后3m内巷道应支护良好,巷道内 无堆积物; d.两测点间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风阻测定
一、测定路线
千井通风系统:主井----皮带运输巷----皮带工作面 -----皮轨联络巷 -----集中回风巷--- 副井----轨道运输航-----轨道工作面 回风巷
---总回风----回风立井
二、测定内容
(1)通风系统阻力
(2)主、副井的通风阻力;
(3)皮带、轨道、回风工作面的通风阻力;
三、各参数计算公式
1、空气密度
)273/(332.133461.0461.0100
i i i T P T P +⨯==χρ,kg/m 3
式中P i ————大气压力、hPa ;
T ——绝对温度,K 。
2、平均空气密度
2
1i i ++=ρρρ均,kg/m 3 式中i ρ——i 点处的空气密度,kg/m 3
1i +ρ____1i +点处的空气密度,kg/m 3
3、平均风速
2
21i v v V +=,m/s
式中v1——i 点第一次测得的风速,m/s ;
v2——i 点第二次测得的风速,m/s 4、(1)速压i 212均速ρv h =,Pa
式中vi ——i 点的平均风速,M/S
i 均ρ——i 点的平均空气密度,kg/m3
(2)速压差
11~++-=i i i i h h h 速速速
1212122++-=
i i i v v 均均ρρ
5、位压差
1~1~++∙∙=i i i i Z g h 均均位ρ,Pa
式中
1~+i i 均均ρ——i 点至i+1段的平均空气密度,kg/m3; 1~+i i Z ——i 点至i+1的高差,m ;
g ——重量加速度,取9.81m/S ;
h 位———位压差,Pa 。
6、通风阻力
Hi~i+1=(Pi —Pi+1)+(h 速i —h 速i+1)+Zi~i+1g ρ均i~i+1 式中Pi —Pi+1-----静压差,Pa
H 速i —h 速i+1------速压差,Pa
Zi~i+1gP 均i~i+1——位压差,Pa
7、摩擦阻力系数
标R LU S 3
=α
式中 L ——巷道长度,m ;
U ——巷道断面周长,m ;
S ——巷道断面积,m2;
R 标——所选测段巷道的标准风阻,N*S2/M8.
8、摩擦阻力
2RQ h =
式中h ——井巷摩擦阻力,Pa ;
R ——摩擦阻力,N*S2/M8
Q ——风量,m3/s,Q=v(风速,m/s)*S(断面积,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