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本技法
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技法
![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932307a300a6c30d229f13.png)
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技法中国书法传统技法的基本体系技法是书法艺术的实践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创造并不断完善的汉字书写方法。
书法技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书法技法由笔法、结字法、章法三部分组成。
这三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连,相互影响。
第一节笔法笔法指运用毛笔正确书写的方法,是使所书点画线条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的一种手段。
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它包括执笔和用笔两部分。
一、执笔执笔是毛笔的执持方法。
执笔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所书作品的好坏,因此,在初学时就养成正确的执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对执笔方法进行过多种尝试,诸如单钩法,双钩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法、握管法,等等,名目繁多莫衷一是。
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其实这"虚而宽"就是方法。
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书家的实践、筛选,终于总结出一种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的执笔法,即唐朝陆希声提出的"挟、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
“挟”,指大拇指第一节的内腹斜而仰地贴住笔的靠身一侧。
"押",指用食指的第一节斜而俯地贴住笔的外侧。
"钩",指紧贴着食指的中指用第一节或第一、二节弯曲处钩住笔的外侧。
"格",指用无名指抵住笔管,配合食指、中指向内的钩力,既使笔基本平衡,同时又使运笔更加灵活。
"抵",指用小指自然地顺势托住无名指,从而使五指作用于笔时能更加协调,使力量达到均衡。
然而,同样是五字执笔法,由于手指弯曲的角度以及执笔的深浅与松紧程度不同而各呈其势。
只要在书写时手指、手腕能灵活方便,符合手的生理结构要求,所执之笔能基本垂直于纸面,便是正确的执笔方,无论写小字或写大字,坐着或站着,枕腕或悬腕,其执笔姿势都应该做到笔正而手灵。
掌握了正确的执笔之后,还应进一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从而确保执笔的灵便。
l.枕腕法把右手枕在桌面上,或将左手手背垫在执笔的右腕下,叫枕腕法。
练字最好的基本技法
![练字最好的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8cca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png)
练字最好的基本技法
练字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技能,在练字的过程中,基本技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练字最好的基本技法:
1. 用正确的姿势练字:正确的姿势是练字的关键,应该坐直、放松肩膀、手臂和手腕。
手指应该轻松扶住笔杆,而不是夹着笔杆。
2. 练习基础笔画:练习直线、弧线、钩子等基础笔画,是练好字的基础。
每天花一些时间练习基础笔画,可以提高字的美观度和稳定性。
3. 学习正确的笔顺:学习正确的笔顺可以使字体更加规范,更加清晰易读。
应该先练习单个字的笔顺,然后再逐渐练习连笔。
4. 练习常用字:常用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字,要想写好常用字,就需要不断地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书法教材或者字帖练习。
5. 注意字的整体协调性:字的整体协调性是指每个字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关系。
要想写好字,必须注意字的整体协调性。
6. 练习笔画的粗细变化:在书法中,笔画的粗细变化是很重要的。
练习时,应该注意在笔画的开始和结束处控制笔的压力,以达到粗细变化的效果。
以上是练字最好的基本技法,只要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相信你的字一定可以写得越来越好。
- 1 -。
书法的十大技法
![书法的十大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7922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b.png)
书法的十大技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纸砚的运用,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有许多技法需要掌握,下面介绍书法的十大技法。
一、笔画笔画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技法,它是指用笔在纸上画出的线条。
在书法中,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息。
二、结构结构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构图。
在书法中,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三、点画点画是指用笔在纸上画出的点和小的线条。
在书法中,点画的运用能够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用笔用笔是指书法作品中笔画的用力和用法。
在书法中,用笔的轻重、激越、柔和等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息。
五、韵律韵律是指书法作品中笔画的节奏和韵律感。
在书法中,韵律的好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六、墨色墨色是指书法作品中墨的浓淡和质感。
在书法中,墨色的运用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七、布局布局是指书法作品中各个部分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在书法中,布局的好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八、字形字形是指书法作品中字的形状和结构。
在书法中,字形的好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九、气韵气韵是指书法作品中笔画的气息和神韵。
在书法中,气韵的好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十、意境意境是指书法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书法中,意境的好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之,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需要掌握许多技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以上介绍的十大技法是书法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希望对爱好书法的朋友有所帮助。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d0da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8.png)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又称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由奔放、潇洒洒脱的书写风格。
草书的基本技法包括以下几点:
1. 落笔:草书强调落笔的轻重变化,轻的地方笔尖轻点纸面,重的地方用力抵压,使墨迹饱满有力。
2. 长短疏密:草书利用笔法的长短疏密来表现字形的变化,通过笔画的宽度、清晰度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来体现字形的动态和变化。
3. 连顿:草书的笔画一般是连续不断地书写,通过连顿的笔画来表现字形的起伏和曲折。
4. 动静结合:草书注重动静结合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要有奔放、潇洒的动感,另一方面要注重字形的稳定和静态,保持整体的平衡。
5. 组字:草书常常将几个字连写成组,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结合和衔接,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6. 自由流畅:草书鼓励创作者放弃刻板、拘束,追求自由、流畅的书写方式,在笔法上更加注重个人的个性表达。
除了以上基本技法,草书的创作还需要借助于良好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条件,并结合丰富的艺术修养,才能使作品更加出色。
同时,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巧和理解,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点。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f67e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a.png)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要掌握好笔的握法。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书写书法作品的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三指法握笔,即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笔杆,保持笔杆与手指的接触舒适,同时也要注意笔的平衡,使得书写时能够灵活自如。
要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书法作品的韵律美与用笔的力度和速度息息相关。
在书写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字体和书写要求,灵活掌握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以求达到笔画的韵动和节奏感。
要注重墨的运用。
墨是书法作品的灵魂,也是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在书写时,我们应选择质地良好的墨汁,以保证字迹的浓淡和墨的质感。
同时,要注意调节墨的浓度和湿度,使得字迹饱满、洒脱。
要熟悉基本的字体结构和笔画特点。
书法艺术有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学习书法时,我们应对不同字体进行研究和学习,掌握其基本的结构和笔画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书写出各类字体的作品。
要注重用纸的选择和布局。
在书法作品的创作中,用纸的选择和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选择质量好、质感适宜的宣纸或毛笔纸,以确保字迹的质量和书法作品的保存性。
同时,要合理布局,注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使作品整体美观、协调。
要勤于练习和研究。
书法艺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书写和研究,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可以模仿名家的作品进行练习,也可以参考书法理论和技法的相关书籍和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是学习和掌握书法的基础。
通过正确的握笔姿势、灵活运用笔的力度和速度、注重墨的运用、熟悉字体结构和笔画特点、选择合适的纸张和布局、勤于练习和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八大行书技法
![八大行书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4646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1.png)
八大行书技法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体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行书的创作过程中,有八大行书技法,它们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严谨”、“笔势豪放”、“结构严谨”、“点画相间”、“运笔独特”、“韵律协调”和“情感流露”。
“气韵生动”是行书的基本要求之一。
行书的气韵要旺盛有力,通过用笔的顿挫和起伏,把文字的生命力展现出来。
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重笔画的变化,使作品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骨法严谨”是行书技法的核心之一。
行书要求在书写时注意笔画的粗细和结构的严谨性,每一笔、每一画都要有明确的起始和结束点,刚柔相济,形成整体的均衡和谐。
第三,“笔势豪放”是行书的特点之一。
行书的笔画要有豪放的气势,用笔要有力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在书写时,可以运用大而有力的笔画,突出字体的魅力和个性。
第四,“结构严谨”是行书的基本要求之一。
行书作品应该有明确的结构,每个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都要有恰当的间隔和关系,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有条不紊、有层次感。
第五,“点画相间”是行书技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行书的点画要有变化,可以加入一些点状的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点画的运用也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使文字更加立体、饱满。
第六,“运笔独特”是行书的创作特点之一。
行书要求笔画的运用要有独特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新。
通过运用独特的笔法和技巧,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第七,“韵律协调”是行书的基本要求之一。
行书作品要有韵律感,每个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一致,整体的布局要有和谐感。
通过运用韵律感,可以使作品更加优美和动人。
“情感流露”是行书的灵魂所在。
行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书写时,要注重情感的流露,通过笔墨的运用,把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融入到作品中。
八大行书技法是行书创作的重要指导,它们包括“气韵生动”、“骨法严谨”、“笔势豪放”、“结构严谨”、“点画相间”、“运笔独特”、“韵律协调”和“情感流露”。
毛笔书法入门十八法
![毛笔书法入门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c262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f.png)
毛笔书法入门十八法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想要学习毛笔书法,首先要掌握入门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毛笔书法入门的十八法,希望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毛笔书法。
一、立笔立笔是毛笔书法的第一步,要用手指将笔柄竖直握在中指与食指之间,掌握好笔柄的位置,使笔尖自然地倾斜于纸面。
二、调墨调墨是书法作品的基础,要学会如何调制墨水的稀浓度,掌握好墨量的掌握,保证作品的墨色浓淡适宜。
三、调水搭配调墨的调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水量的掌握影响作品的线条的清晰度和墨色的渲染。
四、描纲描纲是书法作品的基础轮廓,要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
五、执笔执笔是书写时最基础的动作,适当的握笔姿势和力度可以提高作品的书写效果。
六、提笔提笔是书写时的转折动作,要用整个手臂的力量和节奏感来控制书写的流畅性和力道。
七、指法指法是书写中的重要技巧,要灵活运用手指的力量,掌握书写时的轻重起伏,形成优美的线条。
八、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书法作品中的点睛之笔,要学会在作品中点缀细节,凸显重点,提升整体的气息。
九、勾勾是书法作品的一种起笔方式,要掌握好勾的力度和方向,使作品的线条更加流畅、饱满。
十、挥挥是书法作品的收笔方式,要用轻快的笔势将线条收尾,形成一个完整的字体结构。
十一、设色设色是书法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注意墨色的运用和渲染,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十二、悬钩悬钩是书法作品中的一种点画技法,要用轻快的笔势勾勒出线条的起始和结束,增加作品的变化和韵味。
十三、收笔收笔是书法作品的结束动作,要用从容和厚重的力度将作品画龙点睛,形成统一的整体氛围。
十四、磨笔磨笔是书法作品中的一项必备工序,要定期磨笔使毛笔保持锋利,确保作品的书写效果。
十五、黏纸黏纸是书法作品中的排版技巧,要用胶水固定作品,保证作品的整洁和完整性。
十六、几何几何是书法作品中的排版设计,要灵活运用字体的大小、形状和间距,使作品的版面更具美感。
书法的十大技法
![书法的十大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5569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7.png)
书法的十大技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书法的十大技法。
一、点画结合。
点画结合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点和画的关系要相互配合,点要有画的依托,画要有点的点缀,这样才能使字体更加生动有力。
二、笔画粗细。
笔画粗细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体的特点和书写的需要,掌握好笔画的粗细,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三、点画相间。
点画相间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点和画的排列要相互交错,点和画的大小要相互搭配,这样才能使字体更加美观。
四、起笔落笔。
起笔落笔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起笔和落笔的力度和速度,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五、结构分明。
结构分明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字体的结构和构造,使字体的结构分明,构造合理。
六、用笔灵活。
用笔灵活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体的特点和书写的需要,掌握好笔的用法,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七、用笔有力。
用笔有力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力度和速度,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有力。
八、用笔轻重。
用笔轻重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轻重,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九、用笔疏密。
用笔疏密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疏密,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十、用笔变化。
用笔变化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变化,使字体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彩。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法,才能写出优美的字体。
希望大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技法,写出更加优美的字体。
书法的四个技法
![书法的四个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589b5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书法的四个技法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能够展现文化、历史、情感等多方面的内涵。
而书法的四个技法则是书法创作中的关键要素,它们分别是:点、横、竖、钩。
下面,将围绕这四个技法展开详细的阐述。
第一,点。
点是书法中的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笔墨运用。
点的特点是体现了一种“闪”的境界,可以提高作品的韵律美感,也能为作品增加细节的纹理表现,比如点的粗细、大小、间距、角度等等,都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质量,使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书法风貌。
第二,横。
横是指横平竖直的笔画,可以表达出节奏、速度等节奏之美,也可以增加整篇作品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在书法创作中,横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平顺、震荡与跳跃的节奏,能够使作品更加流畅和持久,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或喧哗的氛围。
第三,竖。
与横相同,竖线也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技法,它可以传递出强烈的垂直感,表示出一种质感或重压等感觉。
竖的笔画要求准确,直而有力,使人感受到垂直与坚实的力量。
在书法创作中,竖往往被用来表示一种有力的情感,如坚定、自信、威严等,为作品增加一种无形的震撼力。
第四,钩。
钩是指笔画末端以曲线结尾形成的弯曲,可以表现出多种特愁的书法风格。
钩的特点是稳健、坚定和居中,它可以为整篇作品增加一处强调,也可以补充作品的空白,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书法创作中,钩往往被用来表示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形象,如鱼钩、爪钩等,为作品赋予特殊的艺术价值。
以上就是书法的四个基本技法: 点、横、竖、钩。
它们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通过它们的合理应用,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加精致、细腻,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想表达的方式,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有机会去欣赏和学习这一古老而又优美的艺术形式。
书法练笔的技法
![书法练笔的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9c8d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书法练笔的技法书法练笔的技法是能够增强笔功,提高书写水平的方法。
学习书法练笔技法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书法技巧上得到提升,更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精神。
今天我们来分享学习书法练笔的技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用笔练习用笔练习是书法基本训练。
适当练习可以增强手部协调性和笔画的稳定性。
首先可以利用毛笔或钢笔,练习书写一些基础字形,如草书、行书、楷书等。
为了让笔画更加稳定,可以选择一个字为基础,反复书写。
二、用线练习用线练习是用笔练习的基础。
首先在练习用笔的基础上,练习将笔画串起来,形成线条。
刚开始可以选择笔画较少的字,反复练习,熟练之后再选择笔画较多的字练习。
最后形成一些书法练字本。
三、用墨练习用墨练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
首先使用毛笔或钢笔与磨墨,练习调墨调水。
随后练习涂墨,模仿手模样本的字迹,练习辨认正楷、行书、草书等书法字体。
最后可以尝试自己书写,自己设计字体,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四、用色练习用色练习是提高书法审美精神的关键。
不同墨色的搭配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可以在练字时尝试使用淡墨、浓墨、沙发黑等墨色,选择适合的墨色搭配,使字体更加美观。
五、用空间练习书法练习不仅局限于平面。
可以尝试在不同的空间中练习,比如,门、窗、梁等开裂的墙面。
这样可以更好地借助自然环境,感受书法带来的美感效果。
六、用技法练习书法中还有许多独特的技法,如连环钩、穿线、点画等。
选择一种或几种技法,反复练习,使自己熟悉掌握这些技法,并可以在书写过程中加以运用。
七、用作品鉴赏学习书法作品是丰富的书法资源。
可以通过书法展览、书法大师传世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让自己不断提高审美水准,开拓眼界,掌握更多的书法技法和特点。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书法练笔技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书法水平,加强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关于书法的知识点
![关于书法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06b0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6.png)
关于书法的知识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绚烂的一笔。
作为一项艺术,它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门技术、文化、艺术和哲学的结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书法的各种知识点。
1. 书法的起源和历史书法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
最早的书法形式是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被用来作为祭祀和记录重要事件的象征。
在漫长的历史中,书法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独具特色的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政治等。
2. 书法的基本技法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笔画、构图、布局、章法、结构、神韵等。
其中,笔画是书法的基础,是由单独的笔画组成了三千多个汉字。
构图则是指将笔画组合成字体的技巧,而章法则是指排版技术,包含头、躯、尾、点、横、竖、撇、捺等。
结构是指字体整体的比例与形体,神韵则指书法艺术中的气韵和情趣。
3. 书法的分类根据书写的技法和方法不同,书法可以分为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和花鸟画等类型。
隶书是古代官方文字,行书则是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记录文字的书法,草书则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书法,更注重意境和韵律的表达。
4. 书法名家及风格中国书法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张旭、孙过庭等。
每个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如王羲之的“空灵飘逸”、“妙笔丹青”,颜真卿则是“壮劲凌厉”、“急速遒劲”,而柳公权则是“刚柔并济”、“婉曲生动”。
5. 书法的艺术价值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不仅拥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更在经济价值中不断走高。
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呈现,更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传达着人生的意味。
书法具有凝练、深邃、简洁、准确的特点,能够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认识和追求,同时,书法也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内心的反映。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书法艺术扮演了一种令人憧憬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修身、涵养心灵、展现自我风采的艺术,是一种魅力和强大的力量,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pdf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pdf](https://img.taocdn.com/s3/m/d9f535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c.png)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
一、笔法与线条
笔法是书法的基本技法,掌握正确的笔法是写出高质量书法作品的关键。
笔法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技巧。
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优秀的线条应该是饱满、流畅、有力的。
通过不同的笔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线条质感,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
二、结构与章法
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包括笔画、部首等元素的组合和排列。
在书法中,结构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艺术。
通过对结构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得汉字更加美观、协调。
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布局和安排。
好的章法应该让整幅作品看起来协调、自然,并且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和美感。
三、气韵与意境
气韵是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活力。
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具有流畅的气韵,让观众感受到书写的节奏和韵律。
意境是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可以让观众欣赏到美丽的形式,还可以引发其共鸣和思考。
四、风格与流派
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
五、工具与材料
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对于书法作品的创作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不同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潜力。
中国书法五体及其技法
![中国书法五体及其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9beb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0.png)
中国书法五体及其技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千余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追求。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和篆书,这五种字体被称为中国书法的五体。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字体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字体。
楷书字体规整、结构简洁,字形端正,线条流畅有力。
在练习楷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法:1. 竖笔结构:楷书的字形以笔画为基础,竖笔结构是楷书的基本特点。
练习楷书时要注意笔画的布局和比例,横竖撇捺等要准确、匀称。
2. 造型均衡:楷书的字形要求线条准确而稳定,字形要均衡、端正、丰满,要避免出现憋笔、断笔、潦草、形状不完整等问题。
3. 书写连贯:楷书要求笔画之间的转折和连接要顺畅自然,字与字之间要有明确的结构和连贯的感觉。
二、隶书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朝,曾被用于官方文书的书写。
隶书笔画严谨、方正,线条刚劲有力,字形独特,犹如刻章的印文。
练习隶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法:1. 方正结构:隶书的字形以方块为主,要求字形整齐划一,每一笔的起始与结束点要清晰可见。
2. 折笔工整:隶书的笔画转折要准确、工整,避免出现生硬或迂回曲折的情况。
3. 用笔力度:隶书的线条要求有力度,每一笔都有明确的用笔重心,以保证字形的稳定和统一性。
三、行书行书字形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书写速度较快的一种字体。
行书字形流畅、舒展,笔画连绵起伏,给人以自由活泼之感。
练习行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法:1. 横行纵写:行书的笔画以横行为主,要求线条的纵横比例适宜,使字形具有一定的平衡感。
2. 灵动流畅:行书的笔画要求有生动感,具有一定的流畅性,避免出现生硬或僵化的情况。
3. 用笔变化:行书的笔画要求多变,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和运笔的节奏感,以增加行书的艺术魅力。
四、草书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字体之一,也是最具观赏性的字体。
草书字形简洁、潦草,笔画流畅奔放,给人以豪放不羁之感。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f5b6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7.png)
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用毛笔和墨水书写汉字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书法审美是对书法作品进行欣赏、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而基本技法是书法创作的基础,它包括笔法、结构、布局、用笔和用墨等方面。
在书法审美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评价一幅书法作品:1. 书法艺术的技法:这个方面注重观察作品的笔触、线条、布局和墨色等等。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鲜明而流畅的笔触,稳健的线条,合理的布局,并且能够取得干湿适宜的墨色变化。
这样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2. 书法艺术的造诣:这个方面主要考察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深度。
优秀的书法作品需要表达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创作思想,能够引发人们对文字艺术的思考和感受。
如果一幅作品只是机械地书写了文字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意境,那它的审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 书法艺术的意境:传统的书法作品注重表达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意境,追求文字与空白之间的平衡,给人以宁静和平和感。
而现代书法则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和表现手段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意境。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基本技法是书法创作的基础,以下是书法创作中的一些常用技法:1. 用笔:用笔是指毛笔在纸上移动的方式和角度。
常见的用笔有直笔、扭笔、摩擦笔等等。
不同的用笔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线条变化和笔画效果。
2. 用墨:用墨包括选择适合的墨色和掌握墨的湿度。
通过调节墨的湿度,毛笔在纸上的颜色和质地会有所变化,从而产生丰富的表现效果。
3. 结构和布局:结构是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布局则是指字在纸上的位置和形状。
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可以使作品达到和谐、统一和稳定的效果。
4. 笔法:笔法是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字的形状和曲线的变化。
常见的笔法有平直笔、点画交接笔、竖锤笔、横摇笔等等。
掌握不同的笔法可以使作品具有不同的气质和风格。
总之,书法审美是对书法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基本技法则是书法创作的基础。
书法的十大技法
![书法的十大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d6d8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9.png)
书法的十大技法一、概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为了能够写出优美的字体,书法家们总结了许多技法。
本文将介绍书法的十大技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书法艺术。
二、笔画的运用书法中的笔画运用至关重要,它包括了字的横、竖、撇、捺、点等基本构造。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笔画技法:1. 点画法点画法是通过点的运用来表现字的结构和形态。
例如,在书写方块字时,可以用点画法来表现字的四个角。
2. 撇捺法撇捺法是通过撇和捺的运用来表现字的形态。
例如,在书写“人”字时,可以运用撇捺法来表现人的轮廓。
3. 横竖法横竖法是通过横和竖的运用来表现字的结构。
例如,在书写“山”字时,可以用横竖法来表现山的形状。
三、结构的处理书法作品的结构处理直接影响着整体的美感。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结构处理技法:1. 上下呼应上下呼应是指上下两部分的字体在结构上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例如,在书写“心”字时,上半部分的“忄”和下半部分的“心”要形成一个整体。
2. 左右对称左右对称是指左右两部分的字体在结构上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例如,在书写“门”字时,左右两边的“门”要保持对称。
3. 空白的运用空白的运用是指在书法作品中合理运用空白,使字体更加通透、自然。
例如,在书写“水”字时,可以适当留白,表现出水的流动感。
四、笔画的运动和力度书法中的笔画运动和力度直接影响着字体的形态和气势。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笔画运动和力度技法:1. 钩画法钩画法是通过用力和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字的形态。
例如,在书写“鸟”字时,可以用钩画法来表现鸟的尾巴。
2. 起落法起落法是通过运用笔画的起点和落点的变化来表现字的气势。
例如,在书写“风”字时,可以用起落法来表现风的势头。
3. 点抑法点抑法是通过用笔的轻重来表现字的形态和气息。
例如,在书写“云”字时,可以用点抑法来表现云的轻盈感。
五、墨的运用墨的运用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字体的质感和效果。
书法技巧
![书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a7fb1e52d380eb62946ddf.png)
书法技巧1.笔断意连2.匀称“匀称”,是指按照字形笔画,对每字、每笔作适当安排,而不是“均匀“的意思。
因为字形有长短、大小的不同,笔画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稳地写成同样大小,每笔都写得一样长短,均匀是均匀了,可是看上去不顺眼。
总的说,笔画多的,宜写得瘦些;笔画少的,宜写得肥些;每个字里,点画的安排要长短合宜。
3.平正“平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要注意,“横平竖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带斜势的平。
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
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
4.章法章法,广义上讲,是包括款式,狭义上讲,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
5.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
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
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
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
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
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
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6. “用笔”方法谈“用笔千古不易”,一句名言,道出了书法“用笔”的真谛。
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还得从这个“易”字开始。
“穿插:凡上下叠合而成的字,其上下段之间,应相互挪让穿插,避免点划不当相接重叠。
书法三十六技法
![书法三十六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e2d2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c.png)
书法三十六技法1.排迭:指的是字的点画排列要匀整,不要出现倾斜的现象。
2.避就:指的是字的转折处要随其圆转,不要像刀切的一样生硬。
3.顶戴:指的是字要写得像头戴重物一样,有力度感。
4.穿插:指的是笔画之间要相互穿插,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层次感。
5.向背:指的是字的左右两边要相互呼应,向背分明。
6.偏侧:指的是字的某一笔要偏侧一些,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动态感。
7.挑拥:指的是字的最后一笔要挑起,以显得气势磅礴。
8.相让:指的是字的各个部分要相互谦让,使得整个字看起来和谐。
9.补空:指的是字中空隙处要适当补上笔画,使得整个字看起来完整。
10.覆盖:指的是字的最后一笔要覆盖住整个字,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气势。
11.贴零、粘合:指的是字的笔画之间要贴紧一些,使得整个字看起来紧凑。
12.捷速、连绵:指的是写字要快速连贯,不要一笔一画地写。
13.满不要虚:指的是字要写得饱满,但不要过于空虚。
14.意连、垂曳、挥扫、飞掠、游丝、互应等:指的是字的笔画之间要有呼应和连贯性,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流畅自然。
15.应副、撑拄、朝揖、救应、附丽等:指的是字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呼应和关联性,使得整个字看起来协调一致。
16.小大成形、小大大小:指的是字的形状大小要协调,不要出现过大过小的情况。
17.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等:指的是字的左右结构要协调,不要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18.褊:指的是字的内部空间要狭长一些,不要过于宽阔。
19.各自成形、相管领等:指的是字的各个部分都要有其独立的形状和特点,但又要相互协调。
20.应接:指的是字的笔画之间要有呼应和连贯性,但又要避免过于繁琐累赘。
21.留放、向背、偏侧等:指的是字的笔画之间要有对比和呼应,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动态感。
22.积点画成字:指的是写字时要注重笔画之间的衔接和呼应,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整体感。
23.计白当黑:指的是写字时要注意字的结构和布局,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有空间感。
24.平直均齐等:指的是字的笔画之间要平直均匀,不要出现起伏变化太大的情况。
硬笔书法10个基本的练字口诀 掌握基本的练字技法 让练字更简单
![硬笔书法10个基本的练字口诀 掌握基本的练字技法 让练字更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1211f4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d.png)
硬笔书法10个基本的练字口诀如下:
1.姿势:坐姿要端正,不要弯腰驼背。
同时,握笔姿势也要正确,用指尖和手掌控制笔杆。
2.笔画:掌握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基础。
例如,横、竖、撇、捺、点等,要注意笔画的起笔、
运笔和收笔。
3.结构:字体的结构要匀称、平衡、稳定。
要注意左右、上下、内外等空间部分的分配和
比例。
4.用力:写字时要用适当的力度,不要过轻或过重。
力度会影响笔画的质量和字体的风格。
5.速度:练字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
速度会影响字体的流畅度和书写感
觉。
6.节奏:写字要有节奏感,注意笔画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节奏感会让字看起来更加自
然、优美。
7.顺序:写字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先写基本的笔画,再写复杂的字形。
顺序乱了会影响
字体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8.大小:字体的规格要统一,不要忽大忽小。
大小不一致会让字看起来杂乱无章。
9.风格:硬笔书法有不同的风格,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初学者应该从楷书入手,掌握
基本功后再尝试其他风格。
10.临摹:多临摹名家的字帖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逐渐
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掌握这些基本的练字口诀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快地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同时,也要注意持之以恒地练习,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法基本技法(一)前言第一阶段为习字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有选择的临习碑帖。
在临帖过程中,训练脑、手的灵活性。
通过临习,较好地掌握执笔、用笔、结字、布局的规律和常识。
这个阶段是师古人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练习的方式,应该是比较机械的,要有一定规矩。
相应的个性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以免学书者不顾书法的基本规律,任意涂抹,贻误终身。
第二阶段为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书者已较好地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应博览古今书法碑帖,总结前人用笔、用墨的妙趣;努力练习成幅作品,锻炼创作的构思和实践;加强文学、美术等字外艺术的修养。
这个阶段是造化阶段,练习的方式要比前一阶段灵活得多。
综上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无前者,后者便是无源之水;无后者,书者往往被说成是碑帖之奴。
物质上的准备(略)精神上的准备练习书法,人们通常很少论及精神上的准备。
但这是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所谓精神上的准备,中心点在于一个“静’’字。
练习书法不能有手无心,按字贴简单、机械地画墨道儿,而是要细心体会,心有所悟,手有所追。
作到心中只有字,手中只有笔,而这种境界,都是要以入静为基础才能达到的。
有些没有功底的同志初学书法,前几个字方能按耐性情,几字之后,便急躁起来,不是胡乱涂抹,便是放笔不写了。
这是不能入静造成的。
当然,当我们的书法写的有点眉目时,也就自然入静了。
人若入静,则气血平和,心无浮躁,才能极虑专一。
人们常说的书法可以锻炼身体,可以修身养性,就是这个道理。
(一):执笔法执笔法是书写者对毛笔正确的施力方法。
书写时用力牵涉到指、腕、肘、肩以至全身,只有这些部位很协调地施力,才能写出如意的点画和线条。
1:指法指法是五个手指捏笔的正确方法,最常规的是五指拨镫法。
大拇指:称为“按”,以大拇指上节端按住笔管左后方,向右上方斜仰施力,起一种推动作用。
食指:称为“压”,用食指上节端捏住笔管的右前方,向左下方施力。
中指:称为“钩”,用中指上节端钩住笔管向后施力。
无名指:称为“格”,用无名指指甲和肉相连的部位抵住笔管,起一种顶的作用,由里向外施力。
小指:称为“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下起助力作用。
五个手指各有功用,实际上构成了两对平衡的力,一是大拇指和食指,另一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
笔在两对力的平衡中稳定下来,并能灵活地运转。
这种执笔方法历来被推崇,被认为是正确的执笔法,一般人书写时也多采用这种方法。
另外还有:鹅头执笔法、虎口执笔法、平复执笔法、提斗执笔法等。
执笔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指实,指实的意思是五个手指的指端实实在在地捏住笔管,无一虚设。
如果指不实,则无力运管。
注意:不能误把“实”理解为“紧”,和壮士操戈、船夫拉纤联系在一起。
捏笔过紧,五个手指象绳子一样缚住笔管,心欲动,而手拘谨呆滞。
如执缒击鼓,握的手法需要松缓,击出的声音才会悦耳动听。
掌虚:掌虚是指执笔以后,掌心一定要空虚。
人们常说虚掌可以容卵,就是这个意思。
腕平,腕平是指执笔以后,手腕基本上和案面平行。
执笔以后,笔管贵在直立,笔锋如针倒悬,笔锋着纸才能形成中锋,取劲涩,那种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的妙趣才能体现出来。
2:腕法(1)枕腕:枕腕是腕部和案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一种书写方式,直接接触是把腕子直接放在案面上,间接接触是以左手枕右腕下和桌面接触。
(2)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案面,以肘着案的一种书写形式。
(悬腕适合于初学者)(3)悬肘:悬肘是把整个臂膀都离开案面的一种最佳书写方式,活动的幅度最大,气力的传输也不受任何阻隔。
赵孟曾经说过:“古人动笔有千仞之势,此必高提手腕而能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身法(1)坐书:坐书是一种普遍的书写姿式。
坐书要求身体保持舒展自如,左手按纸,右手执笔,有气概万千之势。
腰背正直,气息均匀,两脚分开与肩平行。
书写时,或枕腕,或悬腕,肘应放在案上,不要斜靠案边。
另外如坐着悬肘时,要注意肘部抬起稍高淤腕部,以保证毛笔正直。
(2)立书:书三寸以上的字必须站立书写。
立书时右脚稍向前伸,以助右臂挥运之力;腰微前倾,身体离案半尺左右,但腰不可弯曲过度。
(3)题璧:(二)笔位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执笔要近,另一种是执笔要远。
执笔近于笔头,书写时笔亳的铺放、聚拢比较容易。
执笔远于笔头,书写的幅度大,飞舞飘洒。
得流畅之妙。
根据书法实践经验,书写雄厚一路的字,如颜体、龙门造像之类,执笔稍低为好;书写飘逸清秀一路的字,如二王、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风格,执笔稍高为宜。
书写隶、篆、楷书以静为主要特点的字,执笔应略低;书写行草以飞动为主要特点的字,执笔应稍高;书写小字执笔要低,大字执笔要高。
初学者执笔应高一些,以便练出过硬的运笔功夫。
执笔是运笔的准备,就象赛跑前各就各位的起跑动作一样,是为百米冲刺做准备的。
以上讲述的不论是指法腕法还是身法,笔位正确与否,概括地讲,标准只有三点:一、指、腕、肘、臂运转灵活。
二、气力由腰而发,经各部位至笔端,尽量少受阻碍。
三、适应书法运笔规律,为运笔做好准备。
(三)用笔法(运笔)用笔法是笔锋着纸以后,主要解决的是毛笔如何正确运动。
用笔是书法中关键的关键,赵孟讲“用笔千古不易”。
1.藏锋和露锋藏锋就是在起笔和收笔时,把笔锋藏於笔画之中的一种用笔方法。
例如:写一横画,横画本应从左向右行笔。
藏锋书写时,应由右向左逆行,按笔后,再由左向右顺行,终了按笔调整笔锋后,由右向左逆行。
藏锋用笔沉着、含蓄、雄强。
通常篆书、隶书,楷书中的颜体和柳体多使用藏锋的方法书写。
露锋是一种平铺直叙的用笔方法,起笔时掌握“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准则。
例如:写横画,竖下笔,调顺笔锋后右行笔。
写竖画,横下笔,调顺笔锋下行笔。
露锋作书,锋利精神,呼应自然,清秀峻拔。
藏锋和露锋一般多指起笔处,因为收笔的地方都需要以毫末满外,以保证笔画完整和美观。
藏锋和露锋不存在着优劣之分,初学书法,要根据不同字来确定用藏锋或是露锋,但必须注意行草书很少用藏锋。
2.中锋和侧锋中锋也称作正锋,是运笔的主要方式。
中锋运笔,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把笔毫铺开,作到万毫齐发。
中锋行笔的优点:将墨汁均匀渗开,笔画圆满,自然充实。
有一定的立体感。
“入木三分”就是中锋写出来的。
中锋行笔要求笔管正直,但不意味着在行笔的过程中,笔管始终和纸面垂直,而是随着笔划的运动方向笔管稍向前倾。
侧锋也称作偏锋。
侧锋行笔,笔尖侧在笔画一边,显得臃肿枯涩。
楷书字是忌用侧锋的。
但行草书中侧锋偶一用之。
初学书法,应先以中锋行笔为基础。
学书法先学楷书,就是这个道理。
3.方笔和圆笔方笔和圆笔是对笔画的起止和转折不同的处理方法。
方笔呈方棱形状,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气势,体现了雄强有力的格调。
圆笔呈圆转弧形,圆劲不露痕迹,清秀俊美,给人以和畅的感觉。
方笔和圆笔在书写方法上是不同的。
方笔的书写:起落提按的节奏明快,下笔迅捷,平铺直叙,不可游移。
转折时改变笔画的运动方向,提笔换锋,然后逆行,即所谓“折以成方”。
方笔的书写关键在一折字,折字的根本在于提按节奏,如少林卷术,一招一式刚劲、明快。
圆笔的书写。
起笔和收笔处,笔锋微转,不留棱角痕迹,即所谓“转以成圆”。
圆笔字书写的关键在于一个“转”字,“转”字的特点是含蓄,这种含蓄和太极拳有相似之处,一招未竟,一式又生,绵绵而至。
4. 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在藏锋和露锋的问题里已经涉及,这里就具体方法进一步说明。
不论任何笔划,都首先存在着一个起笔问题。
起笔如果写不好,不仅臃肿或尖削不耐看,而且也会影响延伸。
藏锋起笔的法则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露锋起笔要”欲横先竖,欲竖先横”。
以上两个动作的关键,一个“按”,一个“顺”,都应和起笔的动作十分和谐,不能生硬。
收笔是一画终了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尖收笔,尖收笔有撇、捺、钩、悬针竖等;另一类要采用“无垂不缩,无往不回”的方法,主要针对横画和垂露竖等而言。
5. 提笔和按笔毛笔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它不是简单的平面轨迹运动,而是要配合提按运动,在行笔过程中,有意识地把笔画的某一部位写细一些,笔要轻轻提起。
相反,有意识地把笔画的某一部位写粗一些,笔就要稍稍下按,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提笔和按笔。
提笔和按笔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相互依存。
没有提笔就谈不上按笔,没有按笔也谈不上提笔。
提笔是在按笔基础上的提,按笔是在提笔基础上的按,也就是说提和按的动作都不能尽势,尽势则力竭。
这种施力方式很象手按弹簧,按不能按到底,提也不能提到极限。
提按得当,笔画的粗细变化自然,有力度和弹性。
所以,提笔和按笔虽然简单,却须学者细心领悟,得出“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的道理。
6. 转笔和折笔(与方笔和圆笔相近)转笔和折笔是笔锋在改变运行方向时的用笔方法。
转笔是用暗渡的方法转换笔锋,转换时,要心静手稳。
方笔字时,笔锋的转换要求刚劲有力,有棱有角,应该用折笔。
转笔和折笔在运用中是应该相互补充的,而不应片面地追求。
如果只注意方折刚劲,不注意圆润,写出的字往往抛筋露骨,无清秀含蓄,不耐寻味。
如果只追求转笔圆润,而不重视筋骨的力度和弹性,又往往俗媚浮滑。
7.行笔和驻笔行笔是在纸上运行,提按转折的连续性动作;驻笔是行笔过程中,一个动作结束,下一个动作开始前的、很短的转换间隙。
驻笔并不是绝对静止,而是为下一动作运气施力做准备工作。
这一点象讲话中的停顿。
例如,写横画收笔时,就要驻笔,然后按笔满外。
8. 挫笔和衄笔挫笔是按笔略提之际,使笔锋挫动,稍稍离开按处的一种用笔方法。
例如,写钩按而挑出,如按末圆满,就要向右稍挫,写满后,再得势急出。
衄笔是一种逆而使回的用笔方法,有蜗牛入壳的意趣。
如颜书写钩,竖画终了,然后缩回挑出。
9.战笔和抢笔战笔取迟涩的走势,用於长笔画。
书写时,为了使笔的筋骨雄强,有意识地增大笔和纸的摩擦,运气使力,审慎推行,好象遇到阻力。
但必须注意,战笔决不是矫揉造作的“颤抖”,而是自然的气力增大所至,笔虽似微抖,笔画仍然齐整,边缘无犬牙交错状。
抢笔是一种快下笔的方法,实际上是虚笔,用法是悬空逆画,然后迅速落笔,似从空中遥掷而下。
例如,写一横画。
10. 运笔方向现在讲的运笔方向不是指文字的书写轨迹,如横画由左至右,竖画由上而下等等。
运笔方向是指运笔时施力的方式,笔锋和笔管的朝向。
正确的运笔方向应该是:笔既入纸,笔管微向左后偃,以保证逆入,行笔时,腕平掌竖,推笔而行,笔锋朝向与笔画的运行轨迹相反,以保证平出笔锋,万毫齐力。
古人所讲的如锥画沙、印印泥的效果,非如此不可得。
11. 行笔的速度行笔的速度一取决于字体,二考虑字的大小,三书写人的功底。
一类以静为特点,包括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书写这类字,行笔速度应比较缓慢,把字画中的静气托出,行笔过快,往往失于凝重;另一类以动为特点,包括行书、草书等字体,这类笔画的书写,需要加快行笔的速度,以表现流畅和飞动。
笔画的大小对书写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大笔画多重气势,行笔应该稍慢性,慢能凝聚气力,点画才能沉着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