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量子力学-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

合集下载

《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的性质: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是物理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四大理论课之一,是他们今后继续提高物理专业水平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同时,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是描述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基础理论,已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的基础,凡是涉及到微观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电子等)的各门学科和新兴技术,都必须掌握量子力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特殊性,了解经典物理不能正确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认识到创立微观世界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必然性。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求解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3)使学生熟悉量子力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各种重大应用。

二、教材
周世勋.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试卷结构与题型
1.试题类型
填空题、选择题、证明题、计算题。

2.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

3.试卷内容比例
填空题约占15%,选择题约占15%,证明题约占20%,计算题约占50%。

四、考核的知识点及参考题型。

考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

考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

考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一、课程总体说明1、课程性质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两大支柱之一,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基础。

因而本课是物理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2、学习目的(1)系统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2)理解掌握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释微观现象;(3)了解量子力学史上的重要物理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

3、主要内容量子力学主要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发展简况,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力学量和算符,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微扰论,自旋和全同粒子。

4、主要考核目标(1)掌握波粒二象性是一切物质客体所具有的普遍属性。

(2)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意义及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的求解。

(3)熟练掌握力学量用算符表示后量子力学规律所取的形式及力学量与算符的关系。

(4)了解表象的物理意义和一些简单的表象变换。

(5)掌握用久期方程求解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方法。

(6)正确理解定态微扰论的方法和使用条件,熟练掌握非简并情况下体系能级的二级近似值与一级近似波函数的计算方法,了解与时间有关的微扰理论。

(7)认识微观粒子的自旋角动量的性质,熟记自旋角动量算符与自旋波函数的表达方式。

(8)理解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全同性原理以及波函数的对称性与统计法之间的关系。

二、章节说明:本课程重点阐述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之波动力学的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

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时要求,在保留量子力学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删减了一些章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掌握§1-§4,重点和难点是§4。

1、了解经典物理学的困难,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原子的线状光谱及其规律。

2、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Planck 能量子假设、Einstein 的光量子理论和Bohr的原子量子论。

3、掌握Compton 效应的内容和物理含义。

4、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思想,熟练掌握德布罗意波的表示和波长的计算方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科目代码、名称: 722高等数学(决策学方向) 适用专业: 0701Z1决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内容结构:微积分。

题型结构为计算题、求解题和证明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 )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 )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a b 内,设函数()f x 具有二阶导数.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凹的;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 )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 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 二阶偏导数 全微分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 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 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 几何级数与p 级数及其收敛性 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 任意项级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 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 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 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p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xe .sin x .cos x .ln(1)x +及(1)x α+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 (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 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 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 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参考教材《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21自然地理学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科目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各个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地球概述、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及人地关系等内容。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的宇宙环境,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演化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客观地运用地理分异规律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地球·地球环境·地球系统第1章地球环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内部的地热流、地球的重力与磁场特征、及其各自的地理环境效应。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征及其地理环境效应。

第2章地球系统了解: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环境效应、地球表层的概念;理解:地球表层系统是个复杂的巨系统。

掌握:地球表层系统的划分。

第二部分地壳地质全球构造第3章地壳成分与地壳结构了解: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与"克拉克值"概念。

掌握:矿物概念,了解常见矿物理化性质;岩石概念,熟悉岩石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基本特征;主要的地壳结构及其特征。

第4章地质构造了解:地质构造发育史,各种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熟悉:各种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量子力学复习提纲.doc

量子力学复习提纲.doc

量子力学复习提纲一、简答题1、什么是黑体?答:在任何温度下,对入射的任何波长的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

2、简述光的波粒二象性。

答:吸收、发射以微粒形式,传播 c 。

描述波动性的力学量λν,与描述粒子的力学量p E ,之间的联系为νh E =,λhp =。

3、试简述Bohr 的量子理论。

答:(1)定态假设:电子只能在一组特殊的轨道上运动,在这组轨道上电子处于稳定状态,简称定态。

(2)频率条件:当电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吸收或发射的辐射频率满足:νh E E n m =- 。

(3)量子化条件: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其角动量必须是h 的整数倍。

4、简述德布罗意假设。

答:具有能量E 和动量P 的自由粒子与一个频率为ν、波长为λ的平面波相联系。

νh E =,λhp =。

5、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否可以比其本身线度长或短?答:由基本假设ph =λ,波长仅取决于粒子的动量而与粒子本身线度无必然联系。

6、波函数模的平方()2,t r ψ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2,t r ψ表示在t 时刻r 点附近单位体积中粒子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7、按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试给出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

答: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是:连续,有限,单值。

8、简述态叠加原理。

答:若n ψψψ,,,21 是体系的可能状态,则n n C C C ψψψψ+++= 2211也是体系的可能状态。

这一结论称为态叠加原理。

9.何谓定态?答:能量具有确定值的状态称为定态。

它用定态波函数()()iEte r t r -=ψψ,描写。

10、简述定态的特性。

答:定态的特性有:①能量具有确定值。

②几率密度及几率流密度不随t 变化。

③任何力学量(不含t )的平均值不随t 变化。

④任何力学量(不含t )取各种可能测量值的几率分布不随t 变化。

11、简要解释一维线性谐振子的零点能。

答:一维线性谐振子的零点能为ω 210=E ,它是谐振子基态的能量,是一种量子效应,是测不准关系所要求的最小能量,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具体体现,谐振子永远不会静止。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调剂复试公告.doc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调剂复试公告.doc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调剂复试公告一、调剂专业:070200物理学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085202 光学工程<专业学位>二、调剂条件:1.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

2.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A类复试分数线。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5.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三、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四、调剂程序1.考生填写调剂信息。

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3月中旬开通)中按要求填写调剂志愿。

2.我院网上审核调剂。

我院根据报名先后顺序择优录取:在系统内挑选合格考生,与挑选到的考生电话确认,并将同意调剂的合格考生添加到复试备选库。

3.研招办发出调剂复试通知。

经过院系挑选的考生,经研招办审核同意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知调剂考生参加复试(研招办发出复试通知后会电话告知考生)。

复试时间和地点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届时的相关通知,或关注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

4.考生接受复试通知。

考生必须在研招办发出复试通知的48小时内,在调剂系统中点击“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5.考生前来复试。

考生按复试通知要求前来我校进行复试,如未按时报到,取消复试资格。

6.发拟录取通知。

对被拟录取的调剂考生,我校将在调剂系统中发“拟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接受“拟录取”,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

五、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简介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现有物理学、光学工程两个学术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工程硕士光学工程领域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物理学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50多人(其中具有两年以上海外工作或学习经历者1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指导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

江西师大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21学思想政治学

江西师大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21学思想政治学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21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适用专业: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约40分第二部分简述题约80分第三部分分析论述题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等*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上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第一章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第一节新时期素质教育观念结构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定位第三节素质教育经验与理论思考题: 1、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2、思想政治课有哪几方面的任务,简要地说明各项任务的内容?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思考题:1、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结构?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2、认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第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第一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第二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节正面教育的原则第四节知行统一的原则思考题:1、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2、试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3、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确立灌输与疏导统一的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4、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有何特殊意义?第四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第一节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启发式在一般教学法中的运用思考题:1、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使用时有哪些基本要求?2、为什么说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3、简要谈谈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点?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国外教学模式第三节我国的中学教学模式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是怎样的?2、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一般依据哪些因素?下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第一章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的技能第一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一、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二、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三、熟悉学生,了解教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四、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五、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第二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技能一、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内容二、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要求三、了解和分析学习的主要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技能一、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要求二、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三、教材分析与处理技能的类型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料收集的技能一、教学资料收集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资料搜集的途径和方法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选用技能一、教学方法选用技能的要求二、国内外几种新的较有影响的方法三、选用教学方法的一般技能第五节思想政治课教案编写技能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和内容结构三、教案编写的技能思考题: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请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准备技能训练。

物理学复习指南江西省考研物理学专业资料整理

物理学复习指南江西省考研物理学专业资料整理

物理学复习指南江西省考研物理学专业资料整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为我们解析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考研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复习期间有条理地整理和学习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物理学复习的指南,帮助考研学生高效备考。

一、复习大纲在复习物理学时,首先要了解考试的大纲,掌握需要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江西省考研物理学专业的大纲通常会给出复习的范围和要求,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建议将大纲中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提纲。

二、知识点梳理1.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考研物理学专业的核心内容。

在力学的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牛顿定律、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等知识点。

可以通过做题巩固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做一些典型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2.电磁学电磁学也是考研物理学专业的重点内容。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静电学、磁学、电磁感应、电磁波等。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练习电路题目来加强对电磁学的理解,同时也要牢固掌握相关的公式和定律。

3.热学与统计物理热学与统计物理也是考研物理学专业的重要内容。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等。

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各种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定律的应用,并通过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考研物理学专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光的干涉与衍射等。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解析光学实验和应用题目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考研物理学专业的一项重点内容。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波粒二象性、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薛定谔方程等。

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波函数和能级的概念,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工具。

三、资料整理在复习期间,良好的资料整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理解重要概念。

建议将各个知识点的重点笔记整理成表格、思维导图或图示,以便更好地回顾和复习。

《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陇东学院物理学专业课程考试大纲《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611315课程性质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适用专业::物理学专业考试对象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一、课程课程课程考核目的考核目的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状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课程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及时间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期终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70%),期中成绩(20%)、平时和作业情况(10%)也作期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考核成绩为百分制。

本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规定为120分钟。

三、教学教学时数时数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54(18周,周课时3)。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教材 1.《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年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2.《量子力学》卷Ⅰ曾谨言著 科学出版社 2000年3.《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4.《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 科学出版社 2003年5.《高等量子力学》喀兴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下册 钱伯初、曾谨言编 科学出版社 1999年7.《量子力学》钱伯初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考试大纲根据《量子力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考核内容考核内容1.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事实。

3.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4.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实验验证。

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经典物理学的困难,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事实及解释。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2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2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2.实验原理:
AMI码的编码规律是:信息代码1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1的符号交替反转;信息代码0的为0码。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即脉冲宽度t与码元宽度ts的关系是t=0.5Ts。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通信基础实验
通信工程专业2011年09月18日
实验名称
数字基带信号
指导老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赖小勉
年级
09级
学号
0908063057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将K1、K2、K3置于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态,观察并记录对应的AMI和HDB3码。
三、实验效果分析(仪器设备使用效果、误差等)
实验报告要求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年月日
3.主要仪器设备:
通信原理实验箱、导线若干、示波器。
二、实验操作
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步骤
3.结论
二、实验操作步骤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码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量子力学-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
码、名称: 827量子力学
适用专业: 070201理论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70207光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简答题(简述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6-7小题,每小题10-20分,共10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量子力学》科目考试的重点是要求了解量子力学诞生的实验基础和历史背景,了解物资具有波粒二象性的主要实验事实。

熟练掌握波函数的物理解释,薛定谔方程的建立及基本性质。

熟练掌握一些典
第2页,共9页
型模型下的定态薛定谔方程的精确解以及一些重要的近似求解方法(定态微扰论与变分法),理解这些解的物理意义,熟悉其实际的应用。

掌握量子力学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包括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对易关系、不确定度关系、态和力学量的表象、电子的自旋、粒子的全同性、泡利原理、量子跃迁等处理方法等,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重点:波粒二象性,量子现象的实验主要证实。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连续性方程,薛定谔方程的定态解,态叠加原理。

1.了解波粒二象性假设的物理意义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熟练掌握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有限性、连续性和单值性。

深入理解波函数的概率解释。

3.理解态叠加原理.
4.熟练掌握薛定谔方程的建立过程。

深入了解定态薛定谔方程,了解定态与非定态波函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了解连续性方程的推导及其物理意义。

第二章一维势场中的粒子
重点:一维势场中粒子能量本征态的一般性质,一维方势阱的束缚态,方势垒的穿透,方势阱中的反射、透射与共振,一维简谐振子。

1.熟练掌握一维薛定谔方程边界条件的确定和处理方法。

2.熟练掌握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求解方法及其物理讨论,掌握一维有限深方势阱束缚态问题的求解方法。

第3页,共9页
3.熟练掌握势垒贯穿的求解方法及隧道效应的解释。

掌握一维有限深方势阱的反射、透射的处理方法及共振现象的发生。

4.熟练掌握一维谐振子的能谱及其定态波函数的一般特点及其应用。

第三章力学量用算符表示
重点:坐标及坐标函数的平均值,动量算符及动量值的分布概率,算符的运算规则及其一般性质,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共同本征函数,不确定度关系,角动量算符。

连续本征函数的归一化,力学量的完全集。

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演化,量子力学的守恒量。

1.掌握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方程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厄米算符的基本性质及相关的定理。

3.熟练掌握坐标算符、动量算符以及角动量算符,包括定义式、相关的对易关系及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4.熟练掌握力学量取值的概率及平均值的计算方法.理解两个力学量同时具有确定值的条件和共同本征函数。

5.熟练掌握不确定度关系的形式、物理意义及其一些简单的应用。

6.理解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掌握如何根据哈密顿算符来判断量子体系的守恒量。

第四章中心力场
重点:两体问题化为单体问题,球对称势和径向方程,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氢原子及类氢
第4页,共9页
离子。

1.熟练掌握两体问题化为单体问题及分离变量法求解三维库仑势问题。

2.熟练掌握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能谱、基态波函数以及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

3.了解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基本处理方法。

第五章量子力学的矩阵表示与表象变换
重点:态和算符的矩阵表示,表象变换,狄拉克符号,谐振子的粒子数表象。

1.理解力学量所对应的算符在具体表象中的矩阵表示。

2.理解表象之间幺正变换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掌握量子力学公式的矩阵形式及求解本征值、本征矢的矩阵方法.
4.掌握狄拉克符号的意义及基本应用。

5.熟练掌握一维简谐振子的代数解法和占有数表象。

第六章自旋
重点:电子自旋态与自旋算符,总角动量的本征态,碱金属原子光谱的双线结构与反常塞曼效应,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自旋单态与三重态,光谱线的精细和超精细结构。

1.理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电子自旋回转磁比率与轨道回转磁比率。

2.熟练掌握自旋算符的对易关系和自旋算符的矩阵形式(泡利矩阵)、与自旋相联系的测量值、概率和平均值等的计算以及其本征值方程和本征矢的求解方法。

第5页,共9页
3.了解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和简单塞曼效应的物理机制。

4.了解自旋-轨道藕合的概念、总角动量本征态的求解及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和超精细结构。

5.熟练掌握自旋单态与三重态求解方法及物理意义,了解自旋纠缠态概念。

第七章定态问题的近似方法
重点:定态非简并微扰轮,定态简并微扰轮,变分法。

1.了解定态微扰论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掌握非简并的定态微扰论中波函数一级修正和能级一级、二级修正的计算.
3.掌握简并微扰论零级波函数的确定和一级能量修正的计算.
4.掌握变分法的基本应用。

第八章量子跃迁
重点: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突发微扰与绝热微扰,周期微扰和有限时间内的常微扰。

1.了解量子态随时间演化的基本处理方法。

掌握量子跃迁的基本概念。

2.了解突发微扰、绝热微扰及周期微扰和有限时间内的常微扰的跃迁概率计算方法。

3.了解光的吸收与辐射的半经典理论,特别是选择定则的定义及其作用。

4.了解氢原子一级斯塔克效应及其解释。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2版)。

第6页,共9页
第7页,共9页
2.《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2版)。

五、样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0分)
1.康普顿效应
2.隧道效应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何谓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物理上可观测量应该对应什么样的算符?为什么?
3.力学量具有确定值,是不是说该力学量就是守恒量?
(三)分析论述题(综合题)
1.(15分)已知做一维直线运动的粒子处于状态
1
()1x i x ψ=-
(1)将()x ψ归一化;
(2)求出粒子坐标取值概率为最大处的位置。

第8页,共9页
2.(15分)质量为m 的粒子在阱宽为a 的非对称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当0t =时,粒子处于如下状态
1231
11(,0)()()()244
x x x x ψϕϕϕ=-+ (1)求0t =时的能量的取值概率;
(2)求0t >时的波函数(,)x t ψ;
(3)求0t >时的能量的取值概率。

3.(15分)设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
()22221211ˆˆˆˆˆ22x y z z H L L L L I I =+++
利用适当的变换求出体系的能量本征值与相应的本征矢。

4.(15分)在2
ˆL 与ˆz
L 的共同表象中,当1l =时,给出算符ˆy L 的矩阵形式,进而求出算符ˆy
L 的本征值和归一化的本征矢。

5.(20分)Pauli 算符为
0110x σ⎛⎫= ⎪⎝⎭,00y i i σ-⎛⎫= ⎪⎝⎭,1001z σ⎛⎫= ⎪-⎝⎭

第9页,共9页 给定()θφ方向单位矢量 ()sin cos sin sin cos n θφθφθ=r 证明
cos sin n i n e i λσλσλ=+
6.(20分)已知一个量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0ˆˆˆH
H H '=+,式中0ˆˆˆ[,]H i A H λ'=可视为微扰,且有ˆˆˆ[,]C i B A =,算符ˆA
、ˆB 是厄米算符, (1)若算符ˆA
、ˆB 、ˆC 在0ˆH 的非简并基态上的平均值已知,且分别记为0A 、0B 、0
C ,求ˆB 在微扰后的非简并基态上的平均值,准确到λ量级。

(2)将上述结果用在如下问题上,其中
32220111ˆˆˆ22k k k H p m x m ω=⎛⎫=+ ⎪⎝⎭∑,3
ˆˆH x λ'= 计算在微扰后的非简并基态上ˆk
x (1,2,3k =)的平均值,准确到λ量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