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未来数字化银行转型之路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未来数字化银行转型之路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未来数字化银行转型之路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未来数字化银行转型之路2023年,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深入,数字化银行正在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作为国内银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银行不断加强数字化银行转型的目标,推进了中行IT蓝图工作,不断提升数字化银行产品和服务能力,在未来的数字化银行转型之路上赋能企业加速发展。

一、中行IT蓝图:数字引领未来作为国内银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银行一直致力于推进数字化银行转型升级,加速数字化银行应用扩展,提高数字化银行服务效能和用户体验。

中行IT蓝图工作就是紧针对国内数字化银行趋势,打造的积极响应,旨在建设以数字化为核心的银行智慧化系统,并以数字引领未来银行业转型。

中行IT蓝图工作始于2018年,经过数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初步完成数字化银行应用场景的规划,形成了以“数字引领,业务驱动,创新领先”的一体化发展框架。

作为数字银行转型的重头戏,中行IT蓝图无疑将会成为中行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数字化银行转型路线图中行IT蓝图工作通过提高数字化质量,推进数字化服务结构的完善,在更广泛的领域支持数字化创新和业务新型发展,努力为客户打造良好的数字化服务环境。

根据这个整体框架,数字化转型路线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端到端数字化服务。

中行IT蓝图工作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全方位客户体验的端到端数字化服务,实现服务的快捷、规范、高效,客户感受显著地提高。

这个阶段将会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例如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升级,业务合规及风险管理,产品服务优化等,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二)、创新产品和服务。

中行IT蓝图工作将以客户需求为指导,打造适合不同级别和需求的数字化银行产品和服务。

例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行将推出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海外理财产品及服务,丰富面向客户群。

同时,中行还将面向内部和外部推出更多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提高数字化银行服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使中行在数字化时代的领先地位得以巩固。

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手机银行信息化发展规模及银行业IT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手机银行信息化发展规模及银行业IT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手机银行信息化发展规模及银行业IT发展趋势分析一、银行信息化发展历程、化产业链及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信息化是指通过彻底改造银行业传统的作业方式,实现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银行服务电子化、银行管理信息化和银行决策科学化,建立集业务处理、信息管理和经营决策为一体的现代银行信息系统的过程。

目前,我国银行信息化产业链可分为硬件、软件和服务两个方面。

金融IT解决方案领域在研发技术、专业知识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在市场方面也存在一定壁垒。

随着主要竞争者地位的确立,新进入的壁垒将逐渐提高,新的竞争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竞争优势,竞争将主要在现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展开。

二、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银行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银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将不断增加,未来银行业将不仅仅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或创造新的银行业务模式、业务流程。

因此,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增长。

银行业本身具有IT属性,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

随着银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银行业将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或创造新的银行业务模式、业务流程。

因此,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增长。

《2020-2026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机遇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仅669.60亿元,2017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突破千亿,达到1014.04亿元,2018年达到了1116.8亿元,2020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351.30亿元。

从2018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在各类IT产品的分布情况来看,硬件方面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量的48.80%,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占银行业IT 投资总量的40.30%和10.90%,均呈上升趋势。

2020年银行IT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2020年银行IT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2、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随着公司人员进一步增多,且伴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竞争对手对专业人才的争夺加剧等因素,公司人工成本{存在持续上升的风险,从而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对策:公司将逐步建立高水平的企业管理和内控制度,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公司日常运营效率。
银行IT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2020年4月
银行IT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一、行业发展态势
1、数字银行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最高境界
传统银行业务将受到互联网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强烈冲击,市场中现有传统银行将加快向互联网银行转型,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大幅提升;互联网银行也会・}来更快速度的发展,具有后台的账户、大中台的产品和前端多渠道的互联网银行与银行网点智能设备代替传统人工柜台和线下网点的智慧银行,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未来银行的模式。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最高境界是数字银行,即互联网银行+智慧银行=数字银行。
2、银行业用户对创新能力、整体服务能力和持续交付能力要求的提升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用户越来越重视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这就要求IT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随需而变,敏锐地把握住银行用户的新需求,满足银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不断创新。
二、未来发展策略
公司将以互联网银行解决方案为基础,不断拓宽产品及服务范围,实现软件产品标准化、成熟化,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提升技术开发及技术服务水准,壮大企业规模,不断加强企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成为专业化、科技化、规范化的国内一流金融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2020年经营计划
1、业务发展规划
四、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2022年中国银行IT发展环境(PEST)分析

2022年中国银行IT发展环境(PEST)分析

2022年中国银行IT发展环境(PEST)分析一、银行IT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纷纷开始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作业,标志着信息化历程的开始。

金融IT,是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行业,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IT技术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生命。

银行IT 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使用的信息技术的统称,是银行业务和科技的融合,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在更加方便、快捷和稳定地完成业务数据交换和处理的基础上,对银行前端渠道、各类业务和后台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银行IT系统可分为前端系统、中台系统和后端系统,前端系统主要包括各类金融机器用具和线上应用的采购及维护等,中台系统主要是解决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前端系统与周期较慢的后端系统之间的矛盾,后端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以及各类解决方案的开发实施。

二、政治环境(P)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金融科技发展正迎来浪潮,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银行IT也将得到飞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银行IT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助力。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三、经济环境(E)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品种的丰富,银行业务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银行业对IT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智慧银行网点建设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智慧银行网点建设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智慧银行网点建设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2019年4月目录一、行业发展趋势 (3)二、公司发展战略 (4)三、公司经营计划 (5)四、风险因素 (6)1、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6)2、财务管理风险 (6)3、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7)4、公司治理的风险 (7)5、税收优惠政策风险 (7)一、行业发展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慧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文章显示,在技术、数据、市场和场景等多因素变化的影响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我国银行业逐步向智慧银行业转变。

以信息的高度集成化、自动化处理,实现对市场的智慧感知,依托大数据信息实现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智慧精准营销,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智能化服务,在此基础上,依托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在提升银行工作效率和服务内容的同时,实现了银行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共有营业网点22.86万个。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改造营业网点8006个;设立社区网点5,612个,小微网点2706个,网点建设呈现出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特征。

截至2018年末,布局建设自助银行14.25万家,布放自助设备共计103.43万台,同比增长28.86%,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96万台;使用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261.32亿笔,交易总额45.52万亿元。

自助服务渠道建设更趋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有效延伸了服务半径,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金融便利。

在智慧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大银行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转型策略,具体如下:中国工商银行加快实施e-ICBC3.0战略升级、启动智慧银行信息系统(ECOS)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智慧银行建设。

中国建。

中国银行IT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银行IT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银行IT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一、银行对于科技投入占比逐年提升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到第三阶段,AI、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对银行的业务形态、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各大银行年报显示,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续提高。

2019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超过100亿元,建设银行最多(176.33亿元)、其次是工商银行(163.74亿元)、农业银行(127.90亿元)、中国银行(116.54亿元)。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将营业收入的2.96%和 2.57%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

招商银行信息技术投入占营收的比例最高,根据招商银行2019年报,信息科技投入93.61亿元,同比增长43.97%,是营业收入的3.72%。

金融机构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传统金融智能设备提供商面临挑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截至目前,共有10家银行机构成立科技子公司;另一方面,新一代智能网点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要求不再停留在“装点门面”,而是需要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获客能力。

银行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有软硬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储备及落地能力,拥有较高的综合科技能力,包括自主技术积累、服务水平,以及跨界融合、产业链整合的能力。

2、小前台,智能银行改造空间广阔《2020-2026年中国银行IT行业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数据显示:电子支付的普及,无现金支付的渗透率加深,银行渠道变革在即。

据中国银行,我国电子支付业务的笔数和金额正在逐年提升,仍然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银行卡取现业务的笔数和金额正在逐年降低,2015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且降幅逐年扩大。

物理银行网点的地位面临挑战,网点数量不断缩小、改造数量不断增加,银行网点总数从2018年开始连续两年下降,2019年银行网点总数为22.8万个,但是营业改造网点的数量可观,布放自助设备数量逐年增加。

另外,传统现金设备也面临瓶颈,2018Q4开始,国内ATM数量和万人对应ATM数量首次下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全国ATM机具保有量为109.77万台,较2018年下降1.18%;全国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7.87台,较2018年下降1.50%。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系统全面的实战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战略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报告目录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5)一、研究原则 (5)二、研究方法 (6)第三节研究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第一节银行业IT解决方案概述 (9)第二节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0)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0)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三、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及发展趋势 (16)(1)行业技术水平 (16)(2)行业技术特点 (16)四、行业经营模式、盈利模式 (17)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7)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18)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一、金融IT行业发展分析 (20)二、我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 (25)三、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发展概况 (26)四、银行IT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概况 (27)(1)渠道类解决方案 (28)(2)业务类解决方案 (30)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1)一、市场参与者 (31)二、市场竞争现状 (32)三、行业进入壁垒 (33)(1)行业应用经验壁垒 (33)(2)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壁垒 (33)(3)转换成本壁垒 (33)(4)人才壁垒 (33)(5)资质壁垒 (34)四、行业内主要企业简要情况 (34)五、行业细分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35)(1)渠道类解决方案市场竞争分析 (35)(2)业务类解决方案市场竞争分析 (36)(3)管理类解决方案市场竞争分析 (36)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高伟达 (37)一、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37)二、公司的竞争战略 (38)三、公司的竞争优势 (39)四、公司的竞争劣势 (42)第六节2019-2025年下游需求应用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43)一、2018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43)(一)业绩指标总体向好,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43)(二)资产质量逐步企稳,银行面临资本压力 (44)(三)金融普惠、扶贫信贷和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45)(四)个人消费升级、住房贷款增速放缓 (46)(五)金融业严监管稳杠杆,脱虚向实回归本源 (46)二、银行业发展展望 (47)(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渐趋稳定 (47)(二)银行发展:向洞察力驱动银行转型 (48)(四)不良资产:不良压力企稳,化解方式多元 (48)(四)银行业反洗钱趋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9)三、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49)(一)中国银行业整体实力全面提升 (49)(二)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 (49)(三)行业监管不断加强 (50)(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将成为重要业务领域 (51)(五)个人金融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51)(六)综合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 (51)第七节2019-2025年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52)一、行业发展前景 (52)(1)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 (52)(2)市场需求的扩大 (52)(4)技术进步的促进 (53)二、行业发展趋势 (53)(1)互联网银行系统建设成为新兴发展方向 (53)(2)电子银行系统建设成为渠道重点 (54)(3)数据服务成为创新关键 (54)(4)个性化咨询服务需求增长 (54)(5)风险管理功能将不断强化 (54)(6)国内优势企业发展将明显加快 (55)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55)(1)高并发交易系统 (55)(2)大数据技术 (55)(3)组件化的体系架构 (56)四、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56)(1)当前利润水平 (56)(2)未来的变动趋势 (56)五、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56)(1)人才瓶颈 (56)(2)资金压力较大 (57)第三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58)第一节战略区域市场的选择 (58)第二节进入全国市场的时机 (59)第三节从战略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的准备 (60)一、有关市场调研的问题 (60)二、要了解全国市场的广告设计与区域市场的不同 (60)三、周全的媒体计划 (60)四、经费预算 (60)五、广告监控 (61)六、应急预案 (61)第四章2019-2025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探讨与建议 (62)第一节区域强势品牌市场突围的症结 (62)一、企业战略迷失 (62)二、长期的品牌内涵积淀的困顿 (62)三、外部竞争对手的腹背打击 (62)四、区域强势品牌向外拓展受阻的困惑 (62)第二节从“区域”到“全国”的五重关 (63)一、战略关 (63)二、产品关 (63)三、市场关 (64)四、团队关 (65)五、资源关 (65)第三节借产品升级突围全国市场 (66)一、研究全国竞争大环境 (66)二、确立定位战略 (68)三、“一个核心” (68)四、“二大战略原则” (69)五、“三种战略路径” (69)第四节区域强势企业的突围路径 (70)一、递进式推进,复制更多的地头蛇 (70)二、空中突围,黑马崛起 (71)三、新品突围 (72)四、新型通路潜行 (73)第五章盛世华研总结 (74)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74)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74)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75)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76)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7)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7)六、小结 (77)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78)第一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概述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战略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报告目录第一章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概述 (8)第一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一、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8)二、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8)三、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 (9)四、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 (9)五、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 (9)六、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 (10)七、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0)八、是执行层行动的指南 (10)第二节制定实施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作用 (10)一、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外在危机和机遇 (11)二、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 (11)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11)四、有助于企业找准市场定位 (11)五、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执行 (12)六、有助于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12)七、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2)八、有助于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12)九、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 (13)十、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13)第三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特性 (13)一、全局性 (13)二、纲领性 (13)三、长远性 (14)四、导向性 (14)五、保证性 (14)六、超前性 (14)七、竞争性 (14)八、稳定性 (15)九、风险性 (15)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6)第一节银行IT服务外包概述 (16)第二节我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6)一、行业主管部门 (16)二、行业管理体制 (17)三、主要行业政策及有关法律 (18)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3)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以及业务扩展性特征 (24)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及之间的关联性 (25)(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25)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一、金融IT行业发展分析 (26)二、我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 (30)三、中国银行业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 (31)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2)一、行业竞争格局 (32)二、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32)(1)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亮科技) (32)(2)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之杰) (33)(3)上海安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硕信息) (33)(4)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伟达) (33)(5)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简称:先进数通) (33)(6)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信易诚) (33)三、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34)(1)技术壁垒 (34)(2)客户壁垒 (34)(3)规模和资金壁垒 (34)(4)人才壁垒 (35)(5)资质壁垒 (35)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四方精创 (35)一、四方精创的竞争优势 (35)二、四方精创发展面临的瓶颈 (38)第六节2019-2025年下游需求应用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40)一、银行业务发展趋势 (40)(1)利率市场化 (40)(2)中资银行国际化 (40)(3)外资银行本土化 (41)(4)移动化的金融服务 (41)二、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对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的影响 (41)(1)银行IT外包渗透率的提高 (41)(2)IT外包服务层次需进一步提升 (42)第七节2019-2025年我国银行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42)一、行业发展前景 (42)(1)产业政策鼓励 (42)(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2)(3)技术进步迅速 (43)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3)(1)人才瓶颈 (43)(2)企业规模小制约研发投入 (43)第三章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44)第一节经营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与类型 (44)第二节经营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途径 (44)一、按企业经营决策层次分类 (44)三、按企业规模分类 (46)四、按战略目标分类 (46)五、按战略层次分类 (46)第四章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原则及依据 (47)第一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47)一、科学性 (47)二、实践性 (47)三、前瞻性 (47)四、创新性 (47)五、全面性 (48)六、动态性 (48)第二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48)一、国家产业政策 (48)二、行业发展规律 (48)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49)四、可预期的战略目标 (49)第三节影响经营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 (49)一、影响经营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 (49)二、诱发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失败的三因素 (50)三、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需规避的误区 (51)第四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主要的分析工具 (52)一、PEST分析 (52)二、SCP模型 (53)三、SWOT分析 (54)四、波特五力模型 (54)五、价值链分析 (55)六、7S分析 (56)七、波士顿矩阵分析 (57)八、战略群体分析法 (58)九、核心竞争力分析 (58)十、层面论分析 (58)十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59)十二、委托代理理论 (61)第五章企业制定经营发展战略的内容、方法步骤、流程 (63)第一节公司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要点与准备工作 (63)一、公司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要点 (63)二、规划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前的准备工作 (63)第二节公司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64)一、公司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64)二、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步骤 (65)三、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包含的不同内容 (66)第三节构建经营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66)一、研究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内涵 (66)二、整合内外部资源做好顶层设计 (67)三、构建闭环的战略研究体系 (68)四、及时跟踪分析研判内外部形势 (68)(一)外部分析就是寻找机会与威胁 (68)(二)内部分析就是发现优势与劣势 (69)第四节科学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69)一、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程序 (69)二、遵循科学原则,建立竞争优势 (70)三、提高决策者素质 (70)四、全面了解企业环境 (71)五、科学制定经营发展战略 (71)六、降低风险 (71)第五节制定经营发展战略需注意事项 (72)一、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需注意的要点 (72)二、制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注意事项 (72)三、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的注意点 (73)四、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容易犯的错误 (74)五、不同阶段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规划 (75)六、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要考虑的不同方面 (75)第六章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 (77)第一节中国企业经营战略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和方法 (77)一、中国企业经营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77)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78)第二节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 (79)一、必须把做强做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79)二、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进市场竞争 (80)三、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 (80)四、创新经营模式 (80)五、价值创新开拓战略蓝海 (81)六、紧跟市场发展 (81)七、实施“走出去”战略 (82)八、坚持“五化”发展举措 (82)第三节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其他经营战略 (83)一、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经营战略 (83)二、塑造企业品牌的经营战略 (84)三、实行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经营战略 (84)第四节新经济时代中小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经营战略及其选择 (86)一、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了战略制胜的新时代 (86)二、“专”“新”战略 (86)三、差别战略 (87)三、特许权战略 (87)四、品牌战略 (87)五、绿色战略 (88)第七章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推进“经营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探讨 (90)第一节构建经营发展战略推进体系:稳准推进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实施 (90)一、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90)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动态督导督办机制 (90)三、营造全员全链条参与环境 (90)第二节产业结构层面 (91)一、认识规律特征指导产业发展 (91)二、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健康 (91)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 (91)四、完善企业供应价值链 (92)五、积极促进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的集约化建设 (92)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产业绿色竞争力 (92)七、提升产业战略竞争力 (92)第三节技术创新层面 (92)一、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93)二、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93)三、明确技术创新工作目标 (93)四、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94)第四节产品开发与竞争层面 (94)一、积极进行产品开发 (94)二、产品式样竞争策略 (95)三、产品大类竞争策略 (95)四、产品使用价值竞争策略 (96)第五节营销推广层面 (97)一、坚持营销的正确定位策略 (97)二、注重实施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98)三、选择实施多元化营销手段的策略 (98)四、基于消费观念和文化导向的营销 (99)第六节客户服务层面 (100)一、服务将成为核心 (100)二、以顾客满意为核心 (100)三、提高企业服务水平 (100)四、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01)五、“服务竞争”最有效的竞争策略 (101)第七节企业管理层面 (101)一、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101)二、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打造全新形象 (102)三、积极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管理模式 (102)四、大力提高企业集团管控的能力 (103)五、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103)六、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104)七、开放式创新与组织学习 (104)八、强化安全法制化建设 (104)九、大力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105)第八节企业文化建设层面 (105)一、企业文化的层次 (105)二、树立企业价值观 (105)三、倡导创新文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106)四、培育品牌文化,提高服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106)五、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07)第九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08)一、确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108)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机制创新 (108)二、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产业人才竞争力 (109)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 (109)第十节供应链管理层面 (109)第十一节小结 (110)第八章构建银行IT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经营发展战略“管理、保障、调整”等动态机制的措施 (111)第一节构建经营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增强公司战略管理能力 (111)一、有效的战略管理组织 (111)二、充分透明的战略制定与分解过程及动态的调整 (111)三.战略落地要构建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 (112)第二节构建经营发展战略保障体系:增强实施保障能力 (112)一、注重战略风险防控 (112)二、加大业绩考核力度 (113)三、优化战略研究组织架构 (113)四、构建开放式研究网络 (113)五、加快信息、成果共享与成果转化 (113)六、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 (113)第三节构建经营发展战略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经营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114)一、完善经营发展战略 (114)二、完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 (114)三、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调整的重要性 (115)第四节持续变革是经营发展战略的精髓 (116)第九章盛世华研总结 (117)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17)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17)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18)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19)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19)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19)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19)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0)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0)六、小结 (120)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21)第一章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概述第一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经营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谋求长期发展而作出的带全局性的经营管理计划。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银行升级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银行升级

中行IT蓝图工作总结: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银行升级2023年已经到来,回顾中行IT蓝图工作的进展,让人倍感欣慰。

自开启数字化转型以来,中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银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线、加速技术创新以及完善数字化生态系统,中行成功实现了从简单的服务提供商到智能化的金融生态平台的转型,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潮流。

一、数字化转型驱动智慧银行升级中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和发掘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推进智慧银行升级。

1. 重塑产品线,助力客户对接在推进智慧银行升级的过程中,中行不仅关注内部的技术运营体系的升级,更加注重客户需求的满足,进行了改革并更新了产品线。

中行发现现阶段消费者对服务提供商唯利是图的观念消散,已经从商业服务供应者,变为希望得到智能金融生态各方面的增值调节的客户,因此,中行在2019年预算中并未将线下金融机构投入,而是将其收回到下一年度预算再予分配,时间越长,预算也逐渐减少,而这样做也成功帮助中行将新一代金融产品极速提升,满足了客户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挽回了客户信任。

2. 加速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技术创新一直是中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中行积极探索新型技术、跟新智能硬件设备、用航空、自然报告等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客户服务,加强了大数据分析,用预测经济分析服务更科学。

除此之外,中行在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并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中行信息系统变得更稳定,安全性得到提升,业务极速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路径漫漫艰辛中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巨额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需要全力以赴的管理运营。

中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最终通过不断地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做出了许多优秀成绩。

1. 面临市场压力,提高竞争力随着金融领域对互联网品牌的征战日渐激烈,市场上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加,对诸如中行这样的古老大型金融机构的挑战更加严峻。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8.05.05•【文号】银发[2008]139号•【施行日期】2008.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银发[2008]139号)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国人民银行二00八年五月五日附件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前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金融运行效率与现代科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十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数据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满足服务社会和公众要求的现代化支付和银行信息化产品及服务体系、银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银行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初步建成,推动与促进了金融改革与创新,为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我国经济将更加深入、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我国银行业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双重压力下要迎头赶上全球金融发展的潮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制定适应现代银行服务业需要的“十一五”信息化总体规划,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证。

为此,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银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服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编制本规划。

目录一、银行业“十五”信息化建设回顾(一)“十五”时期主要成果1.数据集中工程基本完成,奠定了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的技术基础2.核心应用系统成功投产,促进了银行业持续发展3.以电子银行平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产品,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4.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升了支付清算服务水平5.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提升了金融风险防范和监控水平6.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进一步规范了金融业务的运作7.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有力支撑了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8.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建立,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2.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3.科技管理体制滞后4.银行信息化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5.银行信息化标准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二、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二)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三、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生产运行环境1.加强灾备中心的建设,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加强监控中心建设,保证系统的统一管理3.优化改造现有网络,建设稳定、快速、安全的银行信息网络4.建立标准化的运行管理流程,提升运行管理能力(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体系,提高银行服务水平(三)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1.全面加强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推进金融监管工程建设3.加强反洗钱信息系统建设4.加强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1.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组织体系2.应用信息安全先进技术,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3.完善银行业信息安全应急恢复体系4.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5.健全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有关制度(五)加强IT治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跨行金融服务1.继续推进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2.全面推进征信体系建设3.推进金宏工程建设4.财税库行横向联网5.人民币及外汇交易市场(七)推进银行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四、“十一五”银行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与措施(一)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二)加强领导、责任落实(三)以人为本、加强激励(四)行业合作、联合攻关(五)加强国际合作五、政策支持建议(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法律环境1.补充和完善电子银行业务法律法规2.制定银行信息化监管法律法规3.补充和完善计算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条文4.尽快出台国家信用管理相关法律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6.规范第三方外包服务(二)制订鼓励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促进金融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银行业“十五”信息化建设回顾“十五”期间,中国银行业电子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中国银行2019工作计划

中国银行2019工作计划

中国银行2019工作计划根据国家和中国银行的发展战略,2019年中国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健经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防控风险,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营业绩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是继续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继续切实加强政治风险防控,坚决做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

提升黑灰产业风险防控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推出一批金融产品,持续进行金融科技创新和实践。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是大力推进营销体系改革。

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分类服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小微企业优先发展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四是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持续加强对不良资产的清理和整改力度。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关键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是加大国际化战略推进力度。

扩大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企业境外融资,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

同时,继续拓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六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

探索建立更加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面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七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八是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督促全行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谱写中国银行新时代发展的壮丽篇章。

2024年智慧银行项目发展计划

2024年智慧银行项目发展计划

智慧银行项目发展计划目录序言 (4)一、工艺先进性 (4)(一)、智慧银行项目建设期的原辅材料保障 (4)(二)、智慧银行项目运营期的原辅材料采购与管理 (5)(三)、技术管理的独特特色 (6)(四)、智慧银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8)(五)、设备选型的智能化方案 (9)二、建设规划分析 (10)(一)、产品规划 (10)(二)、建设规模 (11)三、后期运营与管理 (11)(一)、智慧银行项目运营管理机制 (11)(二)、人员培训与知识转移 (12)(三)、设备维护与保养 (13)(四)、定期检查与评估 (13)四、背景和必要性研究 (14)(一)、智慧银行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14)(二)、智慧银行项目背景分析 (15)五、科技创新与研发 (16)(一)、科技创新战略规划 (16)(二)、研发团队建设 (17)(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9)(四)、技术引进与应用 (20)六、智慧银行项目落地与推广 (21)(一)、智慧银行项目推广计划 (21)(二)、地方政府支持与合作 (22)(三)、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23)(四)、社会参与与共享机制 (24)七、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25)(一)、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估 (25)(二)、合作伙伴协议与合同管理 (26)(三)、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 (27)(四)、定期合作评估与调整 (27)八、质量管理与监督 (29)(一)、质量管理原则 (29)(二)、质量控制措施 (30)(三)、监督与评估机制 (32)(四)、持续改进与反馈 (33)九、合规与风险管理 (36)(一)、法律法规合规体系 (36)(二)、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 (37)(三)、合规培训与执行 (38)(四)、合规监测与修正机制 (40)十、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 (42)(一)、市场调研与定位 (42)(二)、营销策略与推广计划 (43)(三)、客户关系管理 (44)(四)、品牌建设与维护 (46)十一、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48)(一)、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 (48)(二)、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50)(三)、降本增效的具体措施 (52)(四)、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策略 (53)序言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跨界合作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新趋势。

银行基础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银行基础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银行基础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服务和资金流通的重要功能。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科技的发展,银行基础建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银行基础建设工作计划进行详细的阐述,为相关银行提供参考。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银行基础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银行的业务效率、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 意义:银行基础建设工作对于银行整体经营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在数字化时代,银行基础建设更是关乎银行的未来。

三、工作内容1.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银行基础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

银行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其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信息化建设包括银行核心系统升级、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安全建设等综合工程。

2. 业务流程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也不断扩展和深化。

要想提供更好、更快、更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必须对其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3. 风险管理建设:风险是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

要想更好地控制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团队。

4. 人力资源建设:银行的基础建设中,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银行需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银行从业人员,为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四、工作计划1. 信息化建设(1)完善核心系统:对银行的核心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改进用户体验。

(2)构建数据中心:建设先进的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保障银行业务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3)网络安全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升防护机制,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2. 业务流程优化(1)流程再造: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减少无效环节,提高效率。

(2)引入新技术:借助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 年中国银行 IT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告目录
2019-2025 年中国银行 IT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
第一章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概述 ....................................................................................................................9 第一节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9 二、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9 三、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 ............................................................................10 四、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 ....................................................................................10 五、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 ................................................................................................10 六、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 ................................................................................11 七、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1 八、是执行层行动的指南 ............................................................................................................11 第二节 制定实施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作用 ......................................................................................12 一、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外在危机和机遇 ................................................................................12 二、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12 四、有助于企业找准市场定位 ....................................................................................................12 五、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执行 ....................................................................................13 六、有助于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13 七、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3 八、有助于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13 九、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 ................................................................................14 十、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14 第三节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特性 ......................................................................................................14 一、全局性 ....................................................................................................................................14 二、纲领性 ....................................................................................................................................15 三、长远性 ....................................................................................................................................15 四、导向性 ....................................................................................................................................15 五、保证性 ....................................................................................................................................15 六、超前性 ....................................................................................................................................15 七、竞争性 ....................................................................................................................................16 八、稳定性 ....................................................................................................................................16 九、风险性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