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讲稿和ppt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讲稿和ppt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讲稿和ppt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zong (修复的)共32页

2012年 06月 工业背景及工艺流程 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

发、易燃烧且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因其分子中具有羰基,反应能力很强,容易发生氧化,缩合,环化,聚合及许多类型加成反应。乙醛也是一种重要的烃类衍生物在合成工业有机化工产品上也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其本身几乎没有直接的用途,完全取决于市场对它的下游产品的需求及下游产品对生产路线的选择,主要用于醋酸、醋酐、醋酸乙烯等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用于制备丁醇、异丁醇、季戊四醇等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塑料、化纤、染料、香料和食品等工业。 国内乙醛生产方法有乙烯氧化法、乙醇氧化法和乙炔氧化法三种技术路线。工业上生产乙醛的原料最初采用乙炔,以后又先后发展了乙醇和乙烯路线。乙炔水化法成本高,因其催化剂——汞盐的污染难以处理等致命缺点,现以基本被淘汰。乙醇氧化或脱氢法制乙醛虽有技术成熟,不需要特殊设备,投资省,上马快等优点,但成本高于乙烯直接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制乙醛。由于其原料乙烯来源丰富而价廉,加之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及“三废”处理容易等突出优点,深受世界各国重视,发展非常迅速,现以成为许多国家生产乙醛的主要方法。 精馏方案的确定: 精馏塔流程的确定; 塔型的选择; 操作压力的选定; 进料状态选定; 加热方式等

所选方案必须: (1)满足工艺要求; (2)操作平稳、易于调节; (3)经济合理; (4)生产安全。 包括:流程的确定;塔型的选择;操作压力的选定;进料状态选定;加热方式等 操作压力选择 ●精馏可在常压、加压或减压下进行。 ●沸点低、常压下为气态的物料必须选用加压精馏;热敏性、高沸点 物料常用减压精馏。 进料状态的选择 ●一般将料液预热到泡点或接近泡点后送入塔内。这样可使: ● (1)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 ● (2)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相近,塔径相似,设计制造比 较方便。 加热方式: ●(1)间接蒸汽加热 ●(2)直接蒸汽加热 ●适用场合:待分离物系为某轻组分和水的混合物。 ●优点:可省去再沸器;并可利用压力较低的蒸汽进行加热。操作 费用和设备费用均可降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终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35班 日期: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三)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2)溢流装置 3)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四)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2)淹塔 3)雾沫夹带 (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2)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 4)漏液线 5)液相负荷上限 (六)塔工艺数据汇总表格 三塔的附属设备的设计 (一)换热器的选择 1)预热器 2)再沸器的换热器 3)冷凝器的换热器 (二)泵的选择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一)塔顶 (二)进口 ①塔顶回流进口 ②中段回流进口 (三)人孔 (四)塔底 ①塔底空间 ②塔底出口 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六主体设备图 七附件 (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二)主体设备图 八符号表 九讨论 十主要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一板式精馏塔,用以完成乙醇-正丙醇溶液的分离任务 【设计依据】如表一 表一 【设计内容】 1)塔板的选择; 2)流程的选择与叙述; 3)精馏塔塔高、塔径与塔构件设计; 4)预热器、再沸器热负荷及加热蒸汽消耗量,冷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用量,泵的选择; 5)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图。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的任务是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运用Aspen软件做出乙醇—正丙醇的T-x-y 相图,如图一:

图一:乙醇—正丙醇的T-x-y相图 由图一可得乙醇—正丙醇的质量分数比为0.5:0.5时,其泡点温度是84.40o C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1.初步模拟过程 运用Aspen软件精馏塔Columns模块中DSTWU模型进行初步模拟,并不断进行调试,模拟过程及结果如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工艺流程的说明…………………() 3.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4.塔板数的确定………………………………………() 5.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6.精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 7.精馏段塔体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8.精馏段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9.精馏段塔高的计算…………………………………() 10.精馏段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1.精馏段塔板的汽液负荷性能图………………………() 12.精馏段计算结果汇总………………………………() 13.设计评述……………………………………………() 14.参考文献………………………………………………() 15.附件……………………………………………………() 附件1:附图1精馏工艺流程图………………………() 附件2:附图2降液管参数图……………………………()附件3:附图3塔板布孔图………………………………()

板式塔设计简易步骤 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对塔型板型、工艺流程、加料状态、塔顶蒸汽冷凝方式、塔釜加热方式等进行说明,并 绘制工艺流程图。(图可附在后面) 二、 精馏塔物料衡算:见教材P270 计算出F 、D 、W ,单位:kmol/h 三、 塔板数的确定 1. 汽液相平衡数据: 查资料或计算确定相平衡数据,并绘制t-x-y 图。 2. 确定回流比: 先求出最小回流比:P 266。再确定适宜回流比:P 268。 3. 确定理论板数 逐板法或梯级图解法(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理论板层数,并确定加料板位置:P 257-258。(逐板法需先计算相对挥发度) 确定精馏段理论板数N 1、提馏段理论板数N 2 4. 确定实际板数: 估算塔板效率:P 285。(①需知全塔平均温度,可由 t-x-y 图确定塔顶、塔底温度,或通过试差确定塔顶、塔底温度,再取算术平均值。②需知相对挥发度,可由安托因方程求平均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再按理想溶液计算。) 由塔板效率计算精馏段、提馏段的实际板层数N 1’,N 2’:P 284式6-67。 四、 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 操作压力m p :取2 F D m p p p += 2. 精馏段平均温度m t :查t-x-y 图确定塔顶、进料板温度,再取平均值。或由泡点方程试差法确定塔顶、进料板温度。 3. 平均摩尔质量M Vm 、M Lm :由P 8式0-27分别计算塔顶、进料板处的摩尔质量,再分别 取两处的算术平均值。汽相的摩尔分率查t-x-y 图。 4. 平均密度Vm ρ、Lm ρ: Lm ρ:用P 13式1-7分别计算塔顶、进料板处液相密度,再 取算术平均值。m Vm m Vm T R M p ??= ρ 5. 液体表面张力m σ:由B B A A m x x σσσ+=分别计算塔顶mD σ与进料板mF σ,再取 平均值。 6. 液体粘度m μ:与表面张力的计算类似。 五、 精馏段汽液负荷(Vs 、Ls )计算 V=(R+1)D L=RD

乙醇冷却器的设计-化工原理课设备课讲稿

乙醇冷却器的设计-化工原理课设

目录 任务书 (3) 第一章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 (4) 1.1概述 (4) 1.1.1换热器概述 (4) 1.1.2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 (4) 1.1.3换热器设计要求 (5) 1.2设计方案的选择 (5) 1.2.1换热器型式的选择 (5) 1.2.2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 (6) 1.2.3流体流速的选择 (6) 第二章、确定物性数据 (7) 2.1确定物性数据 (8) 第三章、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8) 3.1估算传热面积 (8) 3.2初选换热器类型 (10) 3.3壳体内径 (11) 3.4校正平均传热温差 (11) 3.5折流挡板 (12) 第四章、换热器的热流量核算 (13) 4.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3) 4. 2管程表面传热系数 (14) 4. 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5) 4. 4传热系数 (15) 4.6壁温计算 (15) 第五章、阻力损失 (16) 5.1管程流体的阻力损失 (16) 5.2壳程流体的压力降 (17) 第六章、主要附件的尺寸设计 (18) 6.1接管 (18) 6.2换热管 (18) 6.3封头 (19) 6.4膨胀节 (19) 6.5其他附件 (19) 第七章、设计结果一览表 (19) 乙醇冷却器工艺流程图 (21) 心得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乙醇冷却器的设计 二、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乙醇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量12×104t/a乙醇 2、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1)乙醇:入口温度:78℃,出口温度44℃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24℃,出口温度38℃ (3)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4)每天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4、建厂地址江西地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精馏塔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 (3) 一.设计题目 (3) 二.操作条件 (3) 三.塔设备型式 (3) 四.工作日 (3) 五.厂址 (3) 六.设计内容 (3) 设计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操作压力 (4) 三.进料热状态 (4) 四.加热方式 (4) 精馏塔工艺计算书 (5) 一.全塔的物料衡算 (5) 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5) 三.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7) 四.精馏塔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五.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10) 六.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2) 七.塔板流体力学检验 (14) 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7) 九.接管尺寸计算 (19) 十.附属设备计算 (21) 设计结果一览表 (24) 设计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苯-氯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苯-氯苯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9.6%的氯苯140000t,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0.1%。原料液中含氯苯为22%(以上均为质量%)。 二.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自选; 2.进料热状况自选; 3.回流比自选; 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自选; 5.单板压降不大于0.9kPa; 三.塔板类型 板式塔或填料塔。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 厂址为天津地区。 六.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塔板数的确定;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5.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封面) XXXXXXX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年月日

目录 1、工艺生产流程线 (4) 2、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 (4) 3、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5) 4、计算校核 (6) 5、设计结果概要表 (9) 6、设计评价及讨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图:主体设备结构图和花版设计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将自选物料用河水冷却至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d; 三、设计条件:1.处理能力:G=29*300 t 物料 2. 冷却器用河水为冷却介质,考虑广州地区可取进口水温度为 20~30℃; 3.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 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四、设计要求:1.对确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论述;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确定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 4.计算阻力; 5.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6.用Autocad绘制列管式冷却器的结构图(3号图纸)、花板布 置图(4号图纸)。 7.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①封面;②目录;③设计题目(任务 书);④流程示意图;⑤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⑥设计计 算及说明(包括校核);⑦主体设备结构图;⑧设计结果概要 表;⑨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讨论;⑩参考文献。) 备注: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专著书名.出版社名.起止页码 例:潘继红等.管壳式换热器的分析和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70~90 陈之瑞,张志耘.桦木科植物叶表皮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91,29(2):127~135 1.工艺生产流程: 物料通过奶泵被送入冷却器后,经管盖进行多次往返方向的流动。冷却后由出料管流出,不合格的物料由回流阀送回冷却器重新冷却,直至符合要求。经过处理的河水由冷却器的进口管流入,由出口管流出,其与牛奶进行逆流交换热量。 牛奶灭菌后温度高达110~115℃,然后进行第一阶段的冷却,冷却到均质温度55~75℃,而后进行均质。无菌均质后,牛奶经过第二阶段的冷却,最终由冷却水冷却至所需的出口温度。本实验所设计的就是第一阶段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版天津大学上下册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版天津大学上 下册课后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上册 第一章 流体流动习题解答 1. 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03 Pa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103 Pa 。 解:真空度=大气压-绝压 表压=-真空度=310Pa ? 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m ,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 ,孔盖用14 mm 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解:设通过圆孔中心的水平液面生的静压强为p ,则p 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9609.81(9.60.8)82874p g z Pa ρ=?=??-=( 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a p ,故孔盖内外所受的压强差为82874p Pa ?= 作用在孔盖上的净压力为 每个螺钉能承受的最大力为: 螺钉的个数为433.7610/4.96107.58??=个 所需的螺钉数量最少为8个 3. 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R 1=400 mm ,R 2=5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50mm 。试 求A 、B 两处的表压强。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若以2,,g H O Hg ρρρ分别表示气体、水与水银的密度,因为g Hg ρρ,故由 C p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前言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质。生产中为了满足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分离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混合物精馏塔。 板式精馏塔也是很早出现的一种板式塔,20世纪50年代起对板式精馏塔进行了大量工业规模的研究,逐步掌握了筛板塔的性能,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与泡罩塔相比,板式精馏塔具有下列优点:生产能力(2 0%——40%)塔板效率(10%——50%)而且结构简单,塔盘造价减少40%左右,安装,维修都较容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业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精馏塔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计 二工艺条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 课 程 设 计 设计任务:换热器 班级: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3)班 姓名:魏苗苗 学号:90 目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概述 (3) 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6) 1. 流体流动途径的确定 (6)

2. 物性参数及其选型 (6) 3. 计算热负荷及冷却水流量 (7) 4.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7) 5. 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7) 工艺计算 (10) 1. 核算总传热系数 (10) 2. 核算压强降 (13) 设计结果一览表 (16) 经验公式 (16) 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17) 设计评述 (17)

参考文献 (1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1、苯: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 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 四、处理能力:109000吨/年苯 五、设计要求: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的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六、附表: 1.设计概述 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 热量传递的概念 热量传Array递是指由于 温度差引起 的能量转移, 简称传热。由 热力学第二 定律可知,在 自然界中凡 是有温差存 在时,热就必 然从高温处 传递到低温 处,因此传热

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化学工业与热传递的关系 化学工业与传热的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多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例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应予指出,热力学和传热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热力学不研究引起传热的机理和传热的快慢,它仅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确定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变成另一个平衡状态所需的总能量;而传热学研究能量的传递速率,因此可以认为传热学是热力学的扩展。 传热的基本方式 根据载热介质的不同,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又称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热传导的条件是系统两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黔化升061 姓名:唐尚奎 指导教师:王瑾老师 设计时间: 2007年1月 前言 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诸如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气液传质设备必不可少。塔设备就是使气液成两相通过精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塔设备一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在各种塔型中,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筛板塔与浮阀塔。 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五十年代来,由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筛板塔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工业生产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10.5%,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水乙醇体系,而进行的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设计及其辅助设备的选型。由于此次设计时间紧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老师指出,以便订正。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方案选定 三、总体设计计算-------------------------------05 3.1气液平衡数据------------------------------ 05 3.2物料衡算------------------------------------- 05 3.3操作线及塔板计算------------------------- 06 3.4全塔Et%和Np的计算----------------------06 四、混合参数计算--------------------------------07 4.1混合参数计算--------------------------------07 4.2塔径计算--------------------------------------08 4.3塔板详细计算-------------------------------10 4.4校核-------------------------------------------12 4.5负荷性能图----------------------------------14 五、筛板塔数据汇总-----------------------------16 5.1全塔数据-------------------------------------16 5.2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数据-------------------17 六、讨论与优化-----------------------------------18 6.1讨论-------------------------------------------18 6.2优化--------------------------------------------1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的设计

中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0802 学号: 1505080802 姓名: ****** 指导教师:邱运仁 时间:2010年9月

目录 §一.任务书 (2) 1.1.题目 1.2.任务及操作条件 1.3.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 §二.概述 (3) 2.1.换热器概述 2.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3.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三.热量设计 (5) 3.1.初选换热器的类型 3.2.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3.3.确定物性数据 3.4.计算总传热系数 3.5.计算传热面积 §四. 机械结构设计 (9) 4.1.管径和管内流速 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4.4.壳程内径及换热管选型汇总 4.4.折流板 4.6.接管 4.7.壁厚的确定、封头 4.8.管板 4.9.换热管 4.10.分程隔板 4.11拉杆 4.12.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4.13.防冲板或导流筒的选择、鞍式支座的示意图(BI型) 4.14.膨胀节的设定讨论 §五.换热器核算 (21) 5.1.热量核算 5.2.压力降核算 §六.管束振动 (25) 6.1.换热器的振动 6.2.流体诱发换热器管束振动机理 6.3.换热器管束振动的计算 6.4.振动的防止与有效利用 §七. 设计结果表汇 (28) §八.参考文献 (29) §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 (30)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题目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1.2.任务及操作条件 1.2.1处理能力:40t/h 煤油 1.2.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1.2.3.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60℃,出口温度6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17℃,出口温度30℃ (3).允许压强降:管程不大于0.1MPa,壳程不大于40KPa (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ρ=825kg/m3,黏度7.15×10-4Pa.s,比热容2.2kJ/(kg.℃),导热系数0.14W/(m.℃) 1.3.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 1.3.1.传热计算 1.3. 2.管、壳程流体阻力计算 1.3.3.管板厚度计算 1.3.4.膨胀节计算 1.3.5.管束振动 1.3.6.管壳式换热器零部件结构 §二.概述 2.1.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工业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备。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35%~40%。换热器在其他部门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环保、家电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和选择得到使用、高效的换热器对降低设备的造价和操作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即简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换热器的类型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如表2-1所示。 表2-1 传热器的结构分类

化工原理下(天津大学版)_习题答案

第五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P A*,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P A*-P 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5H12)和正己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 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5H12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6H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和C6H14(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P B* = 1.3kPa 查得P A*=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P A*(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 当t= 260.6℃时x = (P-P B*)/(P A*-P B*)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年产万吨苯冷却器的工艺设计 二、设计条件 1.生产能力(2、、3、、4、、5、、6)4 吨每年粗苯 10 2.设备型式:列管换热器 3.操作压力:常压 4.苯的进出口温度:进口 80℃,出口35℃ 5.换热器热损失为热流体热负荷的% 6.. 7.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8.建厂地址:兰州地区 9.要求管程和壳程的阻力都不大于104Pa, 10.非标准系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三、设计步骤及要求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列管换热器的类型 (2)选择冷却剂的类型和进出口温度 ! (3)查阅介质的物性数据 (4)选择冷热流体流动的空间及流速 (5)选择列管换热器换热管的规格 (6)换热管排列方式 (7)换热管和管板的连接方式 (8)选择列管换热器折流挡板的形式 (9)材质的选择 2.初步估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A 3.{ 4.结构尺寸的计算 (1)确定管程数和换热管根数及管长 (2)平均温差的校核 (3)确定壳程数 (4)确定折流挡板,隔板规格和数量 (5)确定壳体和各管口的内径并圆整 5. 校核 (1)核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要求设计裕度不小于10%,不大于20%. · (2)核算管程和壳程的流体阻力损失 (3)管长和管径之比为6~10 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重新进行以上计算. 6. 附属结构如封头、管箱、分程隔板、缓冲板、拉杆和定距管、人孔或手孔、法兰、 补强圈等的选型 7. 将计算结果列表(见下表) 四、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A4纸)

(1)内容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 ^ (2)格式必须严格按照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的格式打印。 2. 换热器工艺条件图(2号图纸)(手绘) 五、时间安排 (1)第十九周~第二十二周 (2)第二十二周的星期五(7月20日)下午两点本人亲自到指定地点交设计成果,最迟不得晚于星期五的十八点钟. 六、设计考核 (1)设计是否独立完成; (2)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否规范 " (3)工艺计算与图纸正确与否以及是否符合规范 (4)答辩 七、参考资料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贾绍义柴诚敬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换热器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3、化工原理夏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版化上下册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 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 压强与表压强。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 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 =8.54×103 Pa 设备内的表压强P表= -真空度= - 13.3×103 Pa 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的油品, 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 径为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孔盖用14mm 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 即 P油≤ σ螺 解:P螺=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 150.307×103 N σ螺= 39.03×103×3.14×0.0142×n P油≤ σ螺得n ≥ 6.23 取n min= 7 至少需要7个螺钉 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

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R1 = 400 mm ,R2 = 5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 50 mm。试求 A﹑B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 a–a′处P A+ ρg gh1= ρ水gR3+ ρ水银ɡR2 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 7.16×103 Pa b-b′处P B + ρg gh3 = P A + ρg gh2 + ρ水银gR1 P B = 13.6×103×9.81×0.4 + 7.16×103 =6.05×103Pa 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 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 水的两相界面位置。已知两吹气 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 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 为820Kg/?。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 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Ⅰ、Ⅱ)》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804031(180403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四周(第四学期两周和第五学期两周) 学分数:4 学分 使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因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1. 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2. 结合设计课题,培养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物性参数的获取信息能力; 3. 通过查阅技术资料,选用设计计算公式,搜集数据,分析工艺参数与结构尺寸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学生进行化工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一般化工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 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 6. 了解一般化工制图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绘图基本技能训练。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应以化工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为对象,课程设计的题目尽量从科研和生产实际中选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方案简介:包括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 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0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班级:化工13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毛桃嫣

目录 前言 (4) 设计任务书 (5)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6) 1.1概念 (6) 1.1.1塔设备简介 (6) 1.1.2板式塔简介 (6) 1.2 设计方案 (7) 1.2.1塔类型的选用 (7) 1.2.2 操作压力 (8) 1.2.3进料状态 (8) 1.2.4 加热方式 (8) 1.2.5 回流比 (8) 1.2.6 冷却方式 (8) 1.2.7 工艺流程图 (8) 第二章工艺计算 (9) 2.1 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9) 2.2 常压下乙醇—水气、液平衡组成与温度 (10) 2.3求最小回流比和操作回流比 (11) 2.4 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12) 2.5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13) 2.6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13) 2.7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13) 2.8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13) 2.9冷凝器热负荷和冷却水消耗量 (14) 第三章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3.1 操作压力 (14) 3.2 操作温度的计算 (15) 3.3 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5) 3.4 密度 (16) 3.5 混合液体表面张力 (17) 3.6 混合物的黏度 (19) 3.7 相对挥发度 (20) 3.8 塔径计算 (20) 3.9 溢流装置 (22) 3.10 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横截面积 (23) 3.11 降液管底隙高度 (24) 3.12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25) 3.13 气体通过复发踏板的压降 (28) 3.14 淹塔 (30) 3.15 物沫夹带 (31) 3.16 塔的负荷性能图 (33) 第四章精馏塔的结构设计 (4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审批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2、设计任务:试设计一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合成氨尾气中的氨气,要求塔 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200ppm,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3、工艺参数与操作条件 (1)工艺参数 表1—1 (2)操作条件 ①常压吸收:P = ②混合气体进塔温度:30℃ ③吸收水进塔温度:20℃。 4、设计项目: (1)流程的确定及其塔型选择; (2)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3)填料的类型及规格的选定; (4)吸收塔的结构尺寸计算及其流体力学验算,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塔高的计算;喷淋密度的校核、压力降的计算等; (5)吸收塔附属装置选型:喷淋器、支承板、液体再分布器等; (6)附属设备选型:泵、风机 附: 1、NH 3~H 2 O系统填料塔吸收系数经验公式: k G a=cG m W L n k L a=bW L P 式中

k a——气膜体积吸收系数,kmol/——液膜何种吸收系数,l/h G G——气相空塔质量流速,kg/ ——液相空塔流速,kg/ W L 表1—2,查手册(李功样《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得) 2、(氨气—水)二成分气液平衡数据 表1—3

二、工艺流程示意图(带控制点)

三、流程方案的确定及其填料选择的论证 1、塔型的选择: 塔设备是能够实现蒸馏的吸收两种分离操作的气液传质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在工业生产中,一般当处理量较大时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小时多采用填料塔。填料塔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阻力小,便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对于直径较小的塔,处理有腐蚀性的物料或要求压降较小的真空蒸馏系统,填料塔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根据本设计任务,是用水吸收法除去合成氨生产尾气的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了具有腐蚀性的氨水;本设计中选取直径为600mm,该值较小,且Φ800mm以下的填料塔对比板式塔,其造价便宜。基于上述优点,因此本设计中选取填料塔。 2、填料塔的结构 填料塔的主要构件为:填料、液体分布器、填料支承板、液体再分器、气体和液体进出口管等。 3、操作方式的选择 对于单塔,气体和液体接触的吸收流程有逆流和并流两种方式。在逆流操作下,两相传质平均推动力最大,可以减少设备尺寸,提高吸收率和吸收剂使用效率,因此逆流优于并流。因此,本设计采用逆流。 4、吸收剂的选择 (1)水对由 NH 3、H 2 、N 2 、CH 4 +Ar组成的混合气中的NH 3 的溶解度很大, 而对除NH 3 外的其它组成基本上不吸收或吸收甚微; (2)在操作温度下水的蒸气压小、粘度较低、不易发泡,可以减速少溶剂的损失,操作高效稳定。 (3)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易燃、不易爆,安全可靠;(4)水无腐蚀性、无毒性、无环境污染; (5)水价廉易得,十分经济。 因此选用水作为吸收剂。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1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 题目1、2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名称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多程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二、设计条件 第一组:使煤油从140℃冷却到40℃,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0t/h。 第二组:使煤油从150℃冷却到35℃,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5t/h。 三、设计任务 1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 2 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四、设计说明书内容 1 传热面积 2 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 3 壳体直径 4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 5 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口管 五、设计进度 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0.5天 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1.5天 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5~6天 4 绘图3~4天 5 整理,抄写说明书2天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煤油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总之,通过设计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的实践,获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 2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3 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等 4 安装、维修方便 三、设计要求 1 计算正确,分析认证充分,准确 2 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语言简炼,字迹工整 3 图纸要求,图纸、尺寸标准,图框,图签字规范 4 独立完成 四、设计课题工程背景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

17-18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题目40+40+40-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示例一 1 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2 设计参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规模:苯一一甲苯混合液处理量t/a ( 2 )生产制度:年开工300 天,每天三班8 小时连续生产 ( 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 ( 4)进料状况:热状况参数q 为___________ ( 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 _______ %,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___ % (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 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C的某地 3 设计要求和工作量 ( 1 )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2)完成主体精馏塔工艺条件图一张( A1) (3)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A2) 4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参考) 中文摘要,关键词 第一章综述 1.精馏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生产能力、效率、流动阻力、操作弹性、结构、造价和工艺特性等) 3.常用板式塔类型及本设计的选型 4.本设计所选塔的特性 第二章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 1 .确定操作压力 2.确定进料状态 3.确定加热剂和加热方式 4.确定冷却剂及其进出、口温度

第三章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以流程简图) 1.流程的说明 2.设置各设备的原因(精馏设备、物料的储存和输送、必要的检测手段、操作中的调节和重要参数的控制、热能利用) 第四章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1.物料衡算 2.回流比的确定 3.板块数的确定 4.汽液负荷计算(将结果进行列表) 5.精馏塔工艺尺寸计算(塔高塔径溢流装置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6.塔板流动性能校核(液沫夹带量校核、塔板阻力校核、降液管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以及严重漏液校核) 7.塔板负荷性能图 8.主要工艺接管尺寸的计算和选取(进料管、回流管、釜液出口管、塔顶蒸汽管、塔底蒸汽管、人孔等) 9.塔顶冷凝器/ 冷却器的热负荷 10.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 11.原料预热器的热负荷 第五章主要计算结果列表 1.塔板主要结构参数表 2.塔板主要流动性能参数表 第六章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 致谢 (黄婷汾)设计题目1 分离苯一甲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 设计参数: (1)设计规模:苯一一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3.8万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