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Z u ho Ch ns ng e o
( 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西 南昌 3 0 1 ) 30 3
Ji gx U ve i of Fi nc an Ec no c, an i ni rs ty na e d o mi
摘
要: 近几年来 ,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呈现快速 增长态势, 各 票据业务风险也在 不断积聚和扩大 , 为有效 防控 票据 业务各
不够 科学,对考核过程及其结果真实性 没有相关的检查措
施; 银行没有设立持 续评估机 制, 以确 保银行 符合所有对银
行业 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 , 银行 票据业务 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 、 检查深度与票据业务面 临的风险程度 不相适应, 有些 内部控 制只有形式, 没有很好 的执行下去。 即 使执行 内控时发现了违 规现象, 处理结果也 不严 厉, 对银行
事项 的权 限范 围、 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 没有 明确界 定常规
业务与特殊业务的范围; 没有建立和运行重大风险预警机 制
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尽可 能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 危机发生后的损失,有效捕捉和利用危机可 能带来的机遇;
没有设立完善 公平的绩效考评体系 。
14信息系统与沟通渠道不畅 .
1I商业银行票据业务 内部控 制环境不完善 .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 内部控 制的基 础性 要素, 是推动 内
部控制的发动机 ,是所有其他 内控要素 的基础和约束条件,
包括企业 文化、 企业 价值观 、 激励和诱导机 制、 精神 指导 、 员 工能力 、 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和人事政 策等。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 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主要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财政票据是财政部门用于进行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特种票据,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财政票据的管理现状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对于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财政票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票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制度规范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够到位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推动财政票据管理向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现状分析1. 票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的财政票据管理体制存在着部门分散、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了票据管理工作的混乱和漏洞。
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拨款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往往导致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2. 制度规范不够健全在财政票据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操作程序不够严谨的问题,容易导致管理漏洞和财政资金的不安全。
由于制度不够健全,财政票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管理空白和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违规活动。
3. 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票据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执行不够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大等。
这就容易导致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安全风险加大。
二、解决对策1. 完善票据管理体制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管理的权责清单和工作分工,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拨款单位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要建立起权责一致、协同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财政票据管理向集中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2. 健全制度规范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的健全,建立完善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财政票据的使用、保管、流转和核查等各项环节,防范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和管理水平。
3. 加强制度执行要加强对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贯彻落实财政票据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严格执行财政票据的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切实增强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严密性。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关键词:票据业务问题及对策0 引言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2003年以来,基层票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
1 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过分依赖于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金融机构出于规避业务风险的目的更加愿意办理银行承兑业务,商业承兑业务基本上不予办理,签票、用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缓慢。
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指导作用减弱,再贴现政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1.2 票据职能异化严重,扭曲了票据的本质内涵。
一是“以票引存”情况突出。
即在企业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有的甚至是100%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为企业开出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获得了保证金存款,而且保证金存款的比例占整个存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二是连环套开票据。
企业取得票据后,又将持有的汇票在其他金融机构贴现取得资金,再以存款的形式转入承兑银行再开出票据,这种方式影响了存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了社会信用虚增。
三是“多头”开票。
一些企业为了取得资金,同时在多家银行申请承兑汇票业务,由于银行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企业多头开票,风险高度集中。
一些关联企业采取相互背书的方式,在各关系企业之间来回“倒票”,套取银行资金。
四是成为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工具。
由于目前金融统计口径将贴现纳入贷款指标统计,加之与贷款相比,贴现业务风险低、审批手续简便,部分银行通过大量办理贴现,以达到扩大贷款基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
1.3 票据市场的转贴现业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转贴现业务票据买卖双方都是金融机构,风险要大大低于票据直贴,但是仍存在着风险点。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财政票据是国家财政收支的重要工具,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财政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如票据管理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完善、风险管控不到位等。
本文将就财政票据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分析1. 票据管理流程不规范目前,我国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流程不规范的现象,如审批流程不清晰、交接手续不完善、账目核对不及时等问题。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票据管理环节出现漏洞,进而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2. 制度不完善国家有关财政票据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
在实际操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惩罚。
3. 风险管控不到位财政票据管理涉及资金安全和流动性风险等多个方面,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日常票据管理中,资金流动性风险、假冒伪造风险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解决对策建议1. 完善票据管理流程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首先要完善票据管理的流程。
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财政票据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金流向的透明和合规。
2. 完善票据管理制度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必须完善国家有关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和政策。
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威慑效应。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票据的发放、使用和销毁流程,建立资金监管制度,提高财政票据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 加强风险管控要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资金风险管控。
建立完善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票据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财政票据的防伪技术水平,保障财政票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4. 强化监督检查要加强对财政票据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上的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违规行为要进行严格追究。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
引 言
商业票据是在 商业信 用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传统 的商业 票据是指企业在进行商 品交易时 ,采用赊销 或预购 的形式 ,所 开出的一种证明债权债 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随着金融业 务的发 展,商业票据发展成 为与实际商 品交 易无 直接关系 的、融资性 的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的运用 为现代 企业的商业活动提 供了便利 的融 资 和 交易手段 。大力发展商业 票据市场意义重 大,有利于缓解 中 小 企业 融资难问题,有利 于改善银行和企业 的资产结构 ,有利 于加强我 国信用制度 的建设 。我国票据市场 的发 展始于2 世 纪 0 8 年代 ,近 几年呈现 出快速 发展的局面 ,到 目前 已初具规模 。 0 然而 与国外 发达的票据市场 比起 来 ,还有不 小的差距 ,存在许 多 问题 亟 待解 决 。 二 、我国商业票据 市场 中存在 的问题 近 些 年 , 虽 然 我 国票 据 市 场 发 展 迅 速 ,但 仍 很 不 成 熟 ,与 我 国资本市场 、货 币市场其它子 市场的发展程度 比起 来还 明显 落后,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票据信用基础薄弱。信用是票据市场发展 的基础 ,一 国 票据市场快速发 展的关键是 良好 的社会 环境 。我 国的市场经济 是从计划经济演变 而来的 ,长期 的计划 经济使企业信用观 念淡 薄 ,整个社会缺乏对 不讲信用行为 的严 厉惩罚 ,致使 我国信用 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 况不佳 ,不能有效 保障商业票据 持有人的 利 益 。 目前 的信 用 以银 行 信 用 为 主 , 商业 信 用 发 展 还 不 健 全 。 2 、市场规模小,缺乏全国统一的市场。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 程度低,市场交易量小,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未承兑 的商业票据余额与贴现余额之和占同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低。不同 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发行回购市场都基本形成 了全国统一市 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 国票据市场仍处于分割状 态。票据发行和流通集中在一些 中心城市,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也多 存在于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全 国统一的市场始终没能形成。 3 、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 。 目前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 交易 品种 主 要 是 以银 行 信 用 为 支撑 的银 行承 兑汇 票 。 由于我 国商 业信用基础薄弱,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很大风 险,所 以商业承兑汇 票所 占比例小 。这种格局不仅不利于商业银行分散和降低风险 , 也不利于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目前票据市场 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大 中型企业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参与程度十分有 限。实际上广大 中小企业 由于规模小 ,很难从商业银 行得到贷 款 ,更需要利用商业票据进行直接融资 。一个成熟的票据市场必 须有完整 的一级市场和灵活的二级市场,而在我国一级市场规模 小,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 ,阻碍 了票据市场的发展。 4 、缺乏票据专营机构 。由于票据业务具有专业性强、业务连 续性强、风险集中、营销独特等特点 ,特别需要进行专业化经营 。 专业票据经营机构是票据市场上的做市商, 是商业票据市场重要的 行 为主体 。票 据专 营机 构 的存在 便于 市场 交易和 管 理 ,有利 于活 跃 市场、提高效率、保证价格相对稳定。 目前我 国缺乏票据专营机 构,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业务主要由商业银行经营,分散在商业银行 的各级经营网点。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票据业务 只是其诸多业务中的一项,不可能成为专业的票据经营机构。 5 、票据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2 0 年5 3 0 5 月2 日,中国人 民银 行颁布实施 《 短期融资券 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规定 的非金融企 业 在 银 行 间债 券 市 场 发 行 和 交 易 期 限 不 超 过 3 5 的 企 业 短 期 融 6天 资券。短期融资券 的推出有利于解决我 国银行信用风 险和中小企 业融资难 问题,对我 国的企业结构和金融结构都带来 了积极的影 响。但是, 短期融资券在我 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其管理法规还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据调查显示,目前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着企业认知度、使用率偏低,商业信用基础薄弱,征信体系仍待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一、调查样本选择及商业汇票业务开展情况本次共抽样调查520家企业,按规模分类,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147、179和194家,分别占28.3%、34.4%和37.3%;按行业分类,农林牧渔、制造、建筑、商贸及其他类企业分别为29、287、43、156和5家,分别占6%、55%、8% 、30%和1%。
共抽样调查银行业金融机构3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3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合作类金融机构2家、其他金融机构1家。
2022年1~9月,被调查企业共收受商业汇票12587笔、金额348.1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占0.29%和0.34%;被调查企业共转让商业汇票7774笔、金额249.4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占转让总笔数和总金额的0.01%和0.08%;办理贴现4626笔、金额98.7亿元,其中商业汇票分别占贴现总笔数和总金额的0.84%和0.61%。
被调查企业共融资864.8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融资0.8亿元,占融资总额的0.09%。
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知度、使用率均较低。
在认知度方面,听说过商业承兑汇票,但不清楚的被调查企业249家,占47.9%;未听说过商业承兑汇票的145家,占27.9%。
调查显示,大型企业管理规范,人员配置到位,对商业承兑汇票的认知度普遍较高,而中、小型企业则明显偏低。
对商业承兑汇票非常清楚的大型企业占89%,中小企业仅占5%。
在使用率方面,有448家被调查企业从未使用过商业承兑汇票,占86.2%。
(二)商业信用基础薄弱。
调查显示,不愿收受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393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5.6%,其中251家、63.9%的企业因对付款人的商业信用和兑付能力存有疑虑,在资金往来中更多考虑即时收款或收受银行承兑汇票。
当前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商业票据作为一种便利的结算和融资工具,在国外发达国家的信用制度乃至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我国票据市场在经过1998年至2000 年的快速发展和2001 年的标准整顿之后,逐渐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2 年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较上年有大幅增长,特别是转贴现业务量增长迅猛。
截至2002 年11 月末,贴现和转贴现余额高达5400 亿元,比年初的3000 亿元增长了80%。
同时,票据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再贴现业务已成为央行调控宏观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但是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
票据的基础是信用。
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据业务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由于部分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疑心,即使是信用好的企业签发的票据也难以被接受。
“劣质信用驱逐优质信用”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
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利用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套、骗银行信用,迫使银行在承兑、贴现等业务活动中采取保守原则,极大地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二〕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信用风险集中在银行。
从商业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市场中不容易被接受, 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
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
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浅谈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规范发展、快速发展几个阶段,达到了目前较为理性的发展状态,但票据市场的发展仍滞后于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如: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等。
而票据市场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多种隐患。
实现票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票据市场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其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票据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和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已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
发达国家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放任经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引导专营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强管制模式。
它们都具有票据种类的多样化、贴现利率多层次化、中介机构多元化等特点。
相比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虽然我国的票据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二○一○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的数据,2010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而我国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也从1999年前只限独资商业银行、少数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参加到如今逐渐增多的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
票据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市场参与主体逐渐的多元化,共同促使了票据业务的蓬勃发展。
2、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渐形成。
目前区域性票据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部分地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票据回购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上海、沈阳、重庆、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成都等金融机构集中、金融业务发达、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区域性票据市场。
我国商业汇票市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用 合作 银 行 和 农 村 信 用 社 则 是 把 票 据 业 务 作 为 赚 取 利
润 的 主 要 手 段 之 一 ,管 理 比较 粗 放 ,甚 至 放 宽 贸 易 背
景 审 查 以 争 抢 客 户 ,然 后 再 转 卖 给 股 份 制 银 行 ,赚 取 利 润 。 随 着 商 业 银 行 商 业 汇 票 业 务 的 快 速 发 展 ,市 场 竞 争 形 势 愈 来 愈 激 烈 ,个 别 金 融 机 构 甚 至 不 择 手 段 违 规 开 展 业 务 ,全 然 不 顾 经 营 目标 、不 计 经 营 成 本 ,将 商 业汇票 业 务作 为拓展 客户 的 “ 门砖 ” 敲 ,在 一 定 程 度 上扰 乱 了 正 常 的 市 场 竞 争 秩 序 。
据进行贴现 。 ( )实现 各 省 市 税 票 查 询 信 息 平 台与 商 业 银 六 行 商业 汇 票 业 务 处理 系统 的 联 网。
( )进 一 步 加 强 商 业 汇 票 市 场 管理 ,规 范 市 场 一
竞 争秩 序 。
一
是 加 大 对 商 业 银 行 开 展 商 业 汇 票 业 务 的 检 查 力
( ) 快 电子 商 业 汇 票 业 务 发展 , 低操 作 风 险 。 二 加 降 20 0 9年 1 0月 2 日 , 电 子 商 业 汇 票 系 统 正 式 上 8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人 员 审查 客户 提 交 的税 务发 票 是 否 真 实 是 保 证 贸易 背 景 真 实 性 的前 提 。 由 于商 业 银 行 业 务 人 员 缺 乏 税 票 审 查 方 面 的专 业 技 能 和 手段 ,难 以 辨 别 税 务 发 票 真 伪 。 为 提 高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人 员 对 税 务发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对策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对策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其自身的信誉和专业能力,在客户与金融市场之间扮演着纽带的角色。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商业银行的活动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成为金融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其中,票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为经济交流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便利。
然而,与票据业务相关的风险也同样无处不在,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票据业务的特点和形式入手,分析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对银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商业银行票据业务1. 票据业务的定义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载有特定金额和期限、承诺在到期时支付给收款人特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在银行业中,票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承兑、贴现、转贴现等方式参与票据市场的交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结算和支付等服务的业务活动。
2. 票据业务的特点和形式(1)票据是有价证券,具有流动性和转让性。
(2)票据市场是一个特殊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涉及商业银行、企业、个人等多个群体。
票据市场也被称为短期资本市场,具有以大量高流动性、高风险和高回报为特征的市场。
(3)票据业务以商业银行为中心,而商业银行则是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4)票据的形式多样,包括汇票、支票、本票等不同种类。
三、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方或保证人无力或不愿意履约而导致的损失。
在票据业务中,银行作为票据的承兑人或贴现人,若票据在到期时无法按期兑付,则存在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借款人的经营困难或破产、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不完善等。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因市场利率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票据业务通常是短期融资和投资,但也存在较长的到期时间。
若利率变化较大,则可能导致该业务的盈利风险不断增加,或者可能导致该业务的亏损。
3.市场风险票据市场是一个高流动性、高风险的市场,市场波动性较大。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近年来,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给银企双方带来了“双赢”效果。
随着金融机构对票源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制约了票据业务的拓展。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碰到的困难,科学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票据业务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是一个亟需引起关注的课题,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1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票据交易的工具少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中最主要的支付工具为支票、银行本票、商业汇汇票和银行卡等,在这些传统的支付工具中,商业承兑汇票占比很低。
而国外常见的商业本票、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基金等其它交易工具在我国票据市场中还尚未推出。
1.2 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少目前参与我国票据市场的主体仅为有限的金融机构及小部分优良企业或缴存全额保证金的企业,特别是在票据一级市场上,除了银行外,能够被社会公认和接受的其它主体十分稀少,由此导致一级市场创造的票据量相对有限。
1.3 票据市场不统一至今我国没有形成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等全国集中统一的票据市场,局部性、区域化特征明显: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流通交易市场,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市场;二是跨区域的票据贴现与转贴现业务量较小;三是商业票据贴现或转贴现业务受再贴现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再贴现指标的分配较为分散,不利于票据的市场化流动和票据市场的统一;四是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登记、查询、鉴证等机构。
1.4 票据交易不活跃目前,市场主体对商业票据的认识程度不高,许多人仅仅把票据作为一种结算工具,把贴现当成一种融资手段,而没能把票据当作有效的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短期投资手段和可随时调整资产组合的流动性工具,很多票据在到期兑付以前并没有真正流动起来,票据的流通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章节一、背景介绍1.1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的流程和相关参与方章节二、问题分析2.1 落后的结算技术和系统2.1.1 缺乏自动化结算系统2.1.2 技术设备陈旧,导致处理速度慢2.1.3 结算过程存在漏洞和错误2.2 安全性和风险控制问题2.2.1 难以防范伪造票据和欺诈行为2.2.2 风险管理措施不完善2.2.3 银行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性不高2.3 信息交流和沟通不便2.3.1 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2.3.2 缺乏行业间信息共享机制2.3.3 存在沟通不畅和协作不足的问题2.4 监管和合规问题2.4.1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2.4.2 合规性审查和监督不到位2.4.3 存在违规操作和规范不统一的情况章节三、对策建议3.1 技术和系统升级3.1.1 引入自动化结算系统3.1.2 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处理速度3.1.3 加强结算流程和系统安全性3.2 强化风险控制3.2.1 加强票据伪造和欺诈行为的防范3.2.2 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和监测机制3.2.3 提高银行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性3.3 促进信息交流和沟通3.3.1 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3.3.2 推动行业间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3.3.3 加强沟通和协作的平台和渠道3.4 健全监管和合规机制3.4.1 加强监管力度和创新监管方式3.4.2 完善合规性审查和监督机制3.4.3 统一规范和减少违规操作的发生附件:详细说明商业银行票据结算问题及对策的相关数据和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商业银行:指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且获得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
2、票据结算:指商业银行根据持票人的指示,以票据支付形式进行资金结算的行为。
3、自动化结算系统:指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结算操作自动化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错误,并增强结算的安全性。
4、风险管理:指商业银行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动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商品交 易问题 ,银行难 以鉴别票据是否具
商银票业: 动、 的题对 业行据务 展因 在问及策 发 存
●路 宏梅
摘 要 : 国 商业银 行 的票 据 业 务 近年 来 我
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 是否存在伪造 、 虚开增值 税发票, 造 、 伪 变造 贸 易合 同和 虚 假 的 银 行 查 询查复书等 问题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 利用
场
作 为金 融 市场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据 市场 票 近 年 采得 到 了较 快 的 发展 , 于经 济 和金 融 的 对
发展起到 了积极 的作用。人民银 行的数据显 示, 截至 2 ( 年第一季度 , 国企业累计签发 (8 / / 我 商业汇票 1 . 5万亿 元 , 同比 增 长 53 累计 贴 -%;
的操作和管理 、 票据风险的识别和 防范缺乏一 整套切 实可行 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 范控 制管 理流 程 。在 开展 票据 业 务 的 过 程 中 , 理 基 础 管 薄弱 , 操作的规 范性有待提高. 票据 的签发 、 审
核 把 关 不严 , 办理 票 据 业 务 时 忽视 对 票 据 记 在
维普资讯
● 金 融研 究
《 经济师》0 8 20 年第 8 期
实 现 必 要 的 票 据 信 息 交流 ,商 业 票 据 的 真 实 性 查 询 困 难 。 票 据 的 真 实性 问题 包括 两 个 方
面 ,即真假 汇票 问题和票据背后是否有真 实
业 银 行 的 票据 业务 规 模迅 速 扩 大 。
载事项合法合规性 、 背书和票据真伪的严格审 查和 核 实。 未 对 企业 的 业 务 经 营 、发 展 前 景 、
财务 收 支状 况 、 用状 况和 担 保 实力进 行 充分 信
浅析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浅析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票据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集汇兑、支付、结算、信用、融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票据业务的显著特点是“低信用风险、高操作风险”。
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现就票据业务发展中的存在几点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票据风险日趋增强比如有信用风险,支付风险,诈骗风险等。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假票风险。
主要表现类型为:粗糙仿造类型,套写仿造类型,克隆仿造类型。
可以直接通过一查、二听、三摸、四比、五照的辨别方法审查出票据的真伪。
一查:即通过审查票面的“四性”——清晰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来辨别票据的真伪;二听:即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三摸:即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四比:即借助票面“四种防伪标志”比较来辨别票据的真伪;五照:即借助鉴别仪的“四个灯”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针对三种类型的风险分析如下:1、粗糙仿造类型:汇票专用章略粗或略细、票据字母不符、加红水纹不符、票面颜色不符、纸张大小略短、深透性印油仅在票据正面有扩散印象、出票金额大写处无渗透性油墨水溶效果、微缩文字与真票行数不符、紫光灯下隐藏的行微不清晰。
2、套写仿造类型:内容与真票一致、采用套写方式、字体和字符间距与真票不同。
3、克隆仿造(此种类型票据为最新的也是最难以辨别的,该票据造假手段特殊,变造效果逼真,普通的紫外及放大等分析设备很难识别。
)类型:采用连号票据变造;改动部分极少;欺骗性极强;纸张、油墨、印刷效果、特殊暗记等均和真票相同;传统的荧光、放大对比等手段基本无法识别真伪;查询系统无法辨别真伪。
二、票据流通兑付仍不完善1、票据签发及流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现象票据签章方面:签章不清、签章不完整、签章重复、签章不符合规范;背书过程方面:被背书人名称填写时涂改、填写错误、非墨水笔填写;金额方面:金额涂改、金额大小写不符、金额不清,由于上述种种错误,将会发生银行退票和拒付,致使购货方的付款延误。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1.1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的定义和作用商业银行票据结算是指商业银行在客户之间进行交易结算时使用的一种支付手段,通过发行和承兑票据的方式实现交易的结算和清偿。
1.2 商业银行票据结算的重要性商业银行票据结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2.1 票据出现假冒、伪造等风险由于票据本身的特殊性,造假、伪造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商业银行票据结算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2.2 票据的背书和流转手续复杂商业银行票据结算的流程繁琐,每次交易涉及多方的票据背书和流转手续,导致结算速度缓慢,增加了结算时间和成本。
2.3 票据结算的资金清算不及时由于涉及多个银行和账户之间的资金清算,商业银行票据结算中经常出现资金清算不及时的情况,给交易各方带来了不便。
三、解决对策3.1 引入技术手段提高票据安全性通过引入先进的防伪技术、电子化存储和结算系统等手段,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票据的安全性,减少假冒、伪造的风险。
3.2 简化票据结算流程商业银行可以与相关银行、机构合作,通过共享信息和数据等手段,简化票据结算流程,从而提高结算的效率和速度。
3.3 加强资金清算协调与监管各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相关监管机构的合作,建立规范的资金清算机制,加强对票据结算的监管,以确保资金清算的及时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资料和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假冒:指以非法手段伪造或冒名他人进行欺诈行为。
2.伪造:指以虚假的文件、证明等方式进行欺骗行为。
3.背书:指持票人对票据进行转让的行为。
4.流转:指票据在持票人之间的转移过程。
5.资金清算:指通过银行或其他支付机构进行的资金结算和清偿的过程。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查显示,当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中存在着业务操作难度大、收益低、流转范围窄、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应关注解决。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一)开通机构占比较低。
2019、2020、2021、2022年末,12市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银行业机构分别为208、331、491和550 家,分别占同期银行业机构总数的6.75%、9.85%、14.45%和15.84%,正式开办该业务3年多,但开通机构仅占15%强。
(二)签约客户占比低,且增长缓慢。
2019、2020、2021、2022年末,12市企业网银客户数分别为5.76、7.35、10.53和14.2万户,电子商业汇票签约客户分别为640、828、1141和2271户,分别占企业网银客户的1.11%、1.13%、1.08%和1.6%,期间仅提升0.49个百分点,正式开办该业务3年多,但签约客户仅占1.6%。
(三)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占比长期处于低位。
2019、2020、2021和2022年,12市银行业机构分别开办电子商业汇票0、100、545和724笔,分别占同期票据业务总笔数的0、0.02%、0.08%和0.1%;电子商业汇票金额分别为0、16504、198293和400192万元,分别占同期票据业务总金额的0、0.06%、0.49%和0.93%,笔数和金额占比长期处于低位。
(四)业务品种相对单一,多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缓慢。
2019、2020、2021和2022年,12市分别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100、545和721笔,分别占同期电子商业汇票笔数的100%、100%和99.59%;仅在2022年办理3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占当年电子商业汇票笔数的0.41%。
二、主要原因(一)部分金融机构未加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规定,只有拥有大额支付系统行号的金融机构才能加入该系统办理业务,一些无大额支付系统行号的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或部分银行业机构二级支行等目前均无法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
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刘献利商业汇票不仅可作为支付、流通和结算工具,而且实际常常被用作重要的融资工具。
这一便捷的金融工具也常为社会上不法分子所觊觎。
笔者在对基层商业银行近两年来票据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存在的“十五”大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一)通过贷款和贴现资金充作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形成“贷款资金作保证金——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承兑——贴现”的怪圈,并成为银行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规模的一条捷径。
在上述方式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信用不断膨胀,银行的信贷泡沫也由此产生。
(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置换资产、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
(三)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为了逃避上级行对其授权限额的规定,有的基层行采取拆分等违规手法,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拆成几笔签发。
有的基层行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四)在目前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逃避宏观调控、变相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五)关联企业串通,套取银行信用。
主要表现:集团公司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由子公司或关联企业持票申请贴现,贴现资金直接或间接回流给出票人。
此类票据业务大都缺乏真实的贸易背景,实际为集团公司融资,套取银行信用。
(六)企业虚构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
这种方式多表现为贴现申请人(收款方)与前手(付款方)之间无真实贸易背景,虚签交易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挖补、粘贴、复制,达到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骗取贴现资金的目的。
(七)部分银行与企业相互勾结,联手“包装”票据。
为了逃避监管和套取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银行与一些企业相互勾结,进行票据“包装”,即由银行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与其有信贷关系、信用度较好的企业,由这些企业提供与该汇票无关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到银行办理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到真正的贴现企业账户之内。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六个方面问题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是信用环境欠缺,票据风险不容忽视。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难以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又不符合银行要求。
可是有的银行机构受手续费或吸存利益的诱惑仍然办理甚至超过自身能力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致使到期无款垫付,借故拖延或无理拒付,造成到期承付率下降,银行承兑汇票无条件到期付款加大经营风险。
另外,办理再贴现业务存在潜亏。
按照现行的再贴现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时,扣除其应缴贴现利息收入营业税后,其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可能倒挂,成为潜亏因素。
二是再贴现手续繁杂、票据真伪难辨。
一方面人行办理再贴现,需提供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商品交易合同或商品发运单据、贴现申请人和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查询书复印件等。
其中的承兑协议、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持票人往往无法一一提供。
另一方面,商业汇票真伪难辨。
目前辨别票据真伪的方法比较原始,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收到票据后采用实地查询或电报查询两种方式。
采用实地查询费用开支过大,商业银行难以承受,采用电报查询方式又难以查明票据的真伪。
基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办理商业汇票业务时进退两难。
三是各商业银行间业务发展不平衡,票源不足矛盾突出。
各商业银行由于对票据业务的认识程度和起步早晚不同,票据业务的各项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因起步早市场份额一直名列前茅,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营业部、建设银行新疆分行营业部也先后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业务发展势迅猛。
而其他银行则显得势单力薄。
又由于票源不足,更使得业务发展不均衡。
如彩虹股份、渭电等企业的现金流量大、资金宽裕、经营效益好,基本不需要短期融资,而急需融通资金的企业苦于没有足够的票据来获得资金,造成"贫富不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情况尤为突出。
此外,受地域影响,部分企业受低贴现利率诱惑,纷纷在异地贴现,造成票据流失,进一步加了票源不足的矛盾。
浅析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在票据市场中,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票据融资业务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其无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商业银行的票据融资业务大多代表着商业汇票业务,也就是将商业汇票的贴现承兑多种环节均包括在内,该业务的开展实现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
在最近几年中,票据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企业的融资压力充分借助票据这一工具,得到了有效缓解。
票据作为一项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实现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连接,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予以有效处理,大大推动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招行票据融资业务现状分析根据当前所掌握的数据显示,18.27万亿元为2018年末国内票据签发量,其结算量高达56.56万亿元,9.94万亿元为贴现量,依次同比增长24.84%,62.59%和38.83%。
单张票面额度有所下降,约为87.96万元,其贴现率与同期贷款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其中,约2/3的签发票据量属于中小企业。
除此之外,企业的资金压力不仅借助票据业务得到有效缓解,,在增加银行的中间收入、推动金融体系创新以及业务经营等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为适应企业多元化需求,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和丰富本行的票据融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近几年致力于发展票据业务,实现市场所占份额的持续扩张。
由于当前国内票据市场竞争越加激烈,逐渐趋于白热化,应如何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提高助力实体经济的质量和能力已成为了招商银行急需破解的难题。
二、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招行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尽管招行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在票据融资业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银行行业中,招行的票据融资余额处于排名第8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占据市场份额的提升;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的承兑余额处于排名第7的位置,相较于位列该排名首位的中信银行而言,其承兑余额相差高达一倍,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承兑业务仍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招行2018年的票据利息高达68.7亿元,同比减少了24.9亿元,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实际原因为,市场利率与招行票据贴现日均余额,均处于大幅下滑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招行票据业务仍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解决与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商业票据作为一种便利的结算和融资工具,在国外发达国家的信用制度乃至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我国票据市场在经过1998年至2000 年的快速发展和2001 年的规范整顿之后,逐渐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2 年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较上年有大幅增长,特别是转贴现业务量增长迅猛。
截至2002 年11 月末,贴现和转贴现余额高达 5400 亿元,比年初的3000 亿元增长了80%。
同时,票据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再贴现业务已成为央行调控宏观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但是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
票据的基础是信用。
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据业务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由于部分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怀疑,即使是信用好的企业签发的票据也难以被接受。
“劣质信用驱逐优质信用”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
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利用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套、骗银行信用,迫使银行在承兑、贴现等业务活动中采取保守原则,极大地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二)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信用风险集中在银行。
从商业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市场中不容易被接受, 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
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
由于票据业务的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使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既不利于金融体系分散和降低风险,也不利于推动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和扩大票据融资。
(三)我国票据业务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缺乏市场中介机构。
票据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风险集中、资金周转快等特点。
因此,票据业务特别适合进行专业化经营。
票据业务已较其他业务明显表现出了集中化的特点和趋势,但整体来看仍属于分散基础上的集中,即在涉及票源的承兑和贴现业务上,目前还是分散在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网点;从国外票据市场发展多年的经验看,中介机构的存在便于市场交易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效率、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
而中国票据市场至今,中介机构非常缺乏,专业化票据中介机构更是一片空白。
汇票的鉴别、查询、审查、放款和到期收款等操作也多由经营网点的营销、计划、风险控制和会计等多个部门分别经办。
(四)缺乏全国统一、完善的商业票据市场。
首先,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中心,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完善的市场。
其次,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
由于各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出发点是盈利,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等方面问题时,往往是将已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是再贴现。
此外,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大区行分配指标的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
在再贴现指标较紧的情况下,各地人民银行一般优先办理本地的票据贴现,而对外地转贴现票据进行了限制办理, 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五)商业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困难。
票据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真假汇票问题,二是票据背后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易问题。
目前由于各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各金融机构之间没有跨系统的票据信息查询网络,同时也缺乏对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是否具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的信息查询系统,使银行具体操作人员难以核实票据的真实性,特别是社会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克隆”汇票的出现,更加大了对票据真伪辨别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票据市场业务的风险。
(六)发行融资性票据面临法律障碍。
票据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因此市场的工具应既包括以真实性贸易为基础的交易性票据,也应包括单纯以融通短期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性票据。
从世界其他国家票据市场发展进程看,融资性票据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甚至达到70%~80%。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票据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规定,使中国融资性票据的发行难以实现,从而限制了中国票据市场的规模,导致市场缺乏广度和深度,票据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短期资金融通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大力拓展商业票据业务的思路。
从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以及票据市场现状看,大力发展商业票据业务,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能对商业信用的规范起到助推作用。
而且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的成本较低,银行能够通过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操作盈利,通过授予企业商业承兑汇票签发资格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虽然商业票据业务能带来多赢的效果,但我国商业票据存在众多制约障碍,发展尚不成熟,为进一步发挥商业票据业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发展票据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将是今后我国票据市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提高对票据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在防范票据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使票据业务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广泛普及和宣传票据知识,使企业和银行认识到商业汇票不仅是结算工具,更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使用工具和汇兑工具,企业要充分发挥通过票据的签发、背书和转让来衔接企业的产销关系,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水平,银行有关部门则要切实改变对企业资金供应方式的认识,提高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在业务经营中的比重。
(二)、金融机构联手培植商业信用,强化信用约束,为票据业务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要改变目前商业承兑汇票使用少的状况,必须在企业中树立起信用观念。
以人行牵头,金融机构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参加,建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定期通报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定期公布相关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加大信用环境治理的力度和公开性,确保信用信息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通过人行和各金融机构成立信用评定小组,采取荐、评价、公示和考核制度,并授予“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签发商业承兑汇票资格企业”并定期考核、记录资信,以此激励企业信誉感的增强。
在培植信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依托现代化手段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有不良票据行为的企业,受到金融机构合力制裁。
一旦信用有不良的纪录,便要给其生活及经营活动带来极大困难,没有信用他们寸步难行。
同时对随意延压、无理拒付行为的承兑银行,要进行公开曝光,并依法给予处罚,直至暂停或取消其承兑资格。
(三)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商业票据业务新品种。
自2002 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创新初见端倪,先后出现了民生银行的票据贴现买方付息,招商银行的企业贴现回购、商业汇票保证、贷款协议回购等。
另外,还有些商业银行正积极试办大额票据抵押分拆和融资租赁协议回购等各种金融资产票据化业务。
可能预见一旦我国商业本票立法,票据创新必将成为金融业务中最活跃的金融工具。
这也符合了票据业务历来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最具创新功能的金融工具一说。
走创新之路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开拓票据市场业务的“杀手锏”。
(四)、金融机构要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要根据各种票据业务的特点制定严密、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建立严格、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道环节的业务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杜绝操作风险,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稽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票据人员的业务素质,减少风险隐患;要将票据业务纳入资产负债管理和统一授信管理,立足自身实力安排承兑业务总量规模,尽可能降低来自于承兑人的信用风险。
(五)、放开贴现利率,实现票据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真正地把商业票据业务作为调整资产结构和改善服务质量的手段。
中央银行应当宣传再贴现的货币政策,并适当下放再贴现的权利,通过对再贴现票据的选择,体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以货币政策的传导刺激引导票据贴现业务的开展。
同时,要充分发挥利率调节市场的杠杆作用。
中央银行要赋予再贴现率更完整和更有效的内容,从而实现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
首先,放宽再贴现率的浮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再贴现率下浮空间,这既可增强再贴现的吸引力,又可提高商业银行收益,调动其办理票据贴现和再贴现的积极性。
其次,推行差别利率,对不同行业的票据和不同信用度企业执行不同档次利率,利用再贴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和促进企业改进良好的商业信用形象。
商业银行要主动加大票据贴现业务的力度,以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信用放款制度,改变对企业资金的供应方式。
(六)、加强风险弥补意识和风险转移组织的建设,成立风险共担组织1.成立票据风险基金。
信用较好的企业经有关管理部门的资格认定,交纳一定比例或数额的资金组成票据风险基金。
票据风险基金用于基金参与者发行票据的违约支付,即一旦参加基金的企业不能履行票据义务,即由基金对票据权利人进行补偿。
基金可以信托方式委托其他机构管理,也可以由企业自己参加、自己管理。
票据风险基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格认定,确定只有参加票据基金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具有安全性,从源头上保证票据的信用。
二是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保证票据的信用。
如签发票据的企业到期违约,不支付资金,基金可在其交纳份额中扣除,严重者取消其参加基金的资格。
各企业为维护自己在基金中的资格,必然会谨守信用。
2、培育票据市场中介机构,使市场参与者降低寻找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其次,中介机构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价格。
再次,市场中介专业化提供市场所需多种服务,如代理发行、包销、承销各种票券,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各种短期债权提供各种组合便利,承担流通、兑付、咨询等各项与票据市场相关的业务,为市场充分发挥各项功能提供基础。
完善票据市场多元化参与主体。
建议由人行牵头由各金融机构出资(按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的大小出资)成立票据中介机构或资信服务中心,对票据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偿服务。
(七)加大商业票据业务投资,提高票据鉴别能力。
商业票据具有时空跨度大、资金额度大等特点,容易成为窃取、骗取资金犯罪分子涉猎的目标。
商业票据防伪反假除了认真贯彻规章制度外,银行必须加强商业票据防伪反假的技术措施:用图形扫描仪或数码相机采集和积累商业票据信息,建立业务信息库;积极使用宽带信息网络传递商业票据业务信息;设计与开发鉴别票面真伪的软件程序,我们可以参照公安部门采用过的“图形重合技术”软件程序,设计与开发应高质量、高速度地跟上票据业务发展需要的软件,使之成为鉴别票面真伪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