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efe91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c.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援助、惟一、惋惜、一声不吭”等词语。
对世界二战有所了解,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1、感情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出示图片,积蓄感情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还记得吗?那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什么?(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确,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令人难以忘却!不仅是大人,甚至是孩子!媒体出示“战火中的孩子”一组照片,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积蓄感情。
2、今天我们学习《六个孩子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介绍作者、背景,整体感知主要内容1、课文的作者是捷克作者伏契克,教师介绍作者(详细见教参)2、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交流有关二次世界大战,教师归纳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
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描写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远在捷克的六个孩子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反映了孩子们对法西斯的憎恨。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fb3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5.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地震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
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
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3、学生读课题二、初读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2、检查字词阿曼达砸着血迹3、引出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⑵ 挖了多久?(38小时)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句子比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20234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5.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
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二、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打工挣钱乌塔周游欧洲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3.懂得自保、自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7篇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02caf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1.png)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7篇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7篇案例写作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从实践中选择合适的例子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的实践是成功的,有的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的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的语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3、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4、读课文时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二、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三、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2、图画3、多媒体课件四、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课文生字,和课文主旨。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风这种抽象物质。
六、教学过程:1、通过猜谜语引入课题: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看不见,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柳树见它把手招。
谁猜出来了,把谜底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用风写词语,如:台风、春风、寒风、狂风、龙卷风、暴风雨等。
3、写下板书画风。
4、教会本课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5、找学生分段读课文6、画出课文中三个小朋友怎么画风的。
7、出示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头像,鼓励学生也要学习他们画风的创意。
8、揭示主旨:本文通过写风赞扬了三个画风孩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也教育我们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教学结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去画一幅有关风的画,找一些有关风的词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研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2024年度-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024年度-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aca07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4.png)
家校共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语文学 习,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写 作,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家校沟通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语文学习 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
议,促进家校合作。
家校互动
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语文 活动,如亲子阅读、家庭朗诵会 等,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17
04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18
过程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小 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3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书写规 范、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 评价和建议。
阶段性测验评价 定期进行阶段性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 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0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
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7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8
课文解读与赏析
深入解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 01
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提高学生的审美 02 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 03 表达能力。
22
05
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3
优质课件、教案等资源共享平台推荐
学科网
提供大量优质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可根据教材版本和年级进 行筛选,方便教师查找所需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集合了众多一线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分享各类教学资源,为语文教 学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a0c92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三、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47840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6.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体会松鼠的机灵可爱。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有情趣的表达。
【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调皮了,它呀就藏在下面的故事里,我们一起到故事里面去找一找。
(课件播放动画故事:小松鼠找花生)2、师:看完了小故事,你们找到了新朋友了吗?生:是小松鼠(教师相机板书课题)3、师:谁能来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汇报)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看完了小故事,我们认识了小松鼠。
如此可爱的一个小生灵在作者笔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呢?打开课本读一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手画下自己不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字词,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学习口号:合作树上合作果,合作学习真快乐。
)3、汇报交流。
4、巩固练习,开火车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读有所得。
1师:我们扫清了词语的障碍,相信大家再来读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大声读出来吧,许多知识的果实还在等着大家去采摘。
2、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读得遍数多了,加上自己的思考,自然就会有很多收获,谁想把刚才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生a:老师,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松鼠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我觉得它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小动物。
(教师指导朗读,要读出松鼠的美。
)生b:我知道了松鼠喜欢在树枝间活动。
生c:我还知道了松鼠怎样搭窝……生d:松鼠吃的食物种类多。
3、师:看来大家的读书收获还真不少呢,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作者通过描写,把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闭上眼睛,仿佛一只一只的小松鼠就在我们眼前跳跃……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吗?生a:我觉得作者在写得时候一定认真观察了小松鼠。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1208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9.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浓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自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首都是哪里?对于北京,你了解多少?你了解北京话吗?想了解北京话吗?跟我来吧!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要求认的字注音2、听写生字3、概括主要内容三、细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1、作者喜欢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2、在第一自然段中,从哪些地方让你可以感到作者很喜欢北京话,用“——”勾画出来。
3、汇报4、交流“诱惑”可以用什么词替换?哪个更符合*?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都听了谁说的话?比喻句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什么说普通话十分重要?3、北京话是普通话吗?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4、理解:“包容”,写出近义词“改造”,具体改造谁的口音?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课文中介绍了谁学讲普通话?2、画出朋友学习的句子,读一读,哪几具词语说他是怎样学习的?决心大吗?学会了吗?他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知道?3、理解破折号的用法4、“我”又是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这说明什么?5、为什么说听觉中的北京比视觉中的北京更为深远、广博?6、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7、体会文中的两个设问句8、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北京的什么情感?四、品读揣摩表达1、你认为作者最相告诉我们的是什么?2、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北京话的?3、对于北京话的理解和认识都离不开什么?4、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五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6fd5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8.png)
五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
“奇妙的自然与人文之旅”二、学情分析。
咱五年级的小机灵鬼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也开始对人文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呢,他们在阅读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描写、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以及进行有条理的表达方面,还得再练练。
就像小探险家在寻找宝藏的路上,已经找到了一些小金币,但还没发现最大的宝藏箱呢。
三、单元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像认识新朋友一样,把它们牢牢记住,还能准确地写出来。
熟练掌握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方法,比如怎么把山写得雄伟,把古老的建筑写得神秘。
这就好比学会了画画的技巧,能把看到的美景生动地画在纸上(文字就是他们的画纸)。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像品尝美食一样,细细品味文章的美妙之处。
学会小组合作探究,让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一起去挖掘文章中的奥秘,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大家,这就像是分享侦探故事一样有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就像爱上一款超级好玩的游戏一样,一看到大自然就两眼放光。
培养学生对人文历史的尊重和探究欲望,让他们觉得探寻古老的故事就像寻找神秘的魔法咒语一样刺激。
四、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有几篇超棒的课文,有的是描写壮丽的山河景色,那文字就像魔法棒,一挥就能在你眼前展现出一幅绝美的画卷;有的是讲述古老的人文传说,就像一位老爷爷在给你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这些课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在向孩子们展示大自然的神奇和人文的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描写自然和人文的写作手法,这可是本单元的“魔法钥匙”,学会了就能打开写作的新大门。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就像解开一个个小谜题,每解开一个都超级有成就感。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这就像让小厨师把学到的菜谱变成美味佳肴一样,需要多练习。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8b8d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6.png)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
2、能复述故事。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培养学生初步的小说人物鉴赏意识与方法。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相信同学们听说过这种说法吧——不读《红楼》《三国》者枉为中国人!那你们知道这种说法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谈。
不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人白白做了一回中国人。
也许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第46回改写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学完这篇课文后,也许你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2、检查预习,使学生充分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同学们,我1个星期前就请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那一部分的内容了,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就发生的赤壁之战前夕,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吗?学生谈师相机补充之。
a、“孙刘在长江南岸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本来是去孙权那建议孙刘两家联合共同对付曹操的,孙刘两家结成同盟后,诸葛亮留在了东吴,协助周瑜。
b、周瑜发现诸葛亮才识在他之上,先派诸葛亮的哥哥劝说诸葛亮为东吴孙权效力,被诸葛亮拒绝。
周瑜认为诸葛亮一定会成为东吴将来的心腹大患,未来的强大敌人,所以决定要杀了诸葛亮。
c、周瑜曾用借刀杀人之计,借曹操之手杀掉诸葛亮,但被诸葛亮轻松化解。
d、周瑜借刀杀人不成,但想方设法杀诸葛亮之心更加坚定了,铁了心了要除掉诸葛亮,于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了……3、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以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edd3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b.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出8个生字、2.动情地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对白鹅的爱。
3.学习把握文字特点的方法,体会文字的准确、生动、幽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词中体会对鹅的喜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引领全体同学背诵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教师再次背诵,叫孩子闭上眼睛想象鹅的样子,孩子脑海中形成鹅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次,然后教师利用生字卡,指导大家认读8生字,并在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用听写、互相读的方式等)注意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提问。
2、教师将问题进行梳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第2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作用?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3、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这些问题(课文第2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主要从叫声、步态、吃相等3个方面来描写鹅“高傲”这个特点。
)第四,老师做简要总结,布置作业抄单词。
第二课时一、抓傲理脉络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这是什么白鹅?(丰子恺写的鹅的课件图片)2.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白鹅傲慢的特点?(给我看看那句话:多么傲慢的动物!)3、个性化朗读这一句子,齐读这句话。
(这一设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书,倡导个性化朗读,读这一句话时,可强调读出“好一个”,也可强调读出“高傲”这个词,虽是不同的读法但都能体现出鹅的高傲。
)4、从几方面来描写这只鹅的高傲?(师板书:叫声步态吃相)二、挖傲品词语(学习第一部分:叫声)1、课件出示,听听狗的叫声,理解“狂吠”,听听鹅的叫声,对比狗的叫声,理解“不亚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0ea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结合课文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音乐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2.在我们的印象中,粉刷匠就是那个花了鼻子的小工人,那么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粉刷匠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与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又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俗世奇人——刷子李。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白浆(jiāng)、师傅(fu)、包袱(fu)、蘸(zhàn)、发怔(zhèng)。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袱、馅、傻”,并在黑板上示范。
(“袱”是左右结构,是“衤”,不要写成“礻”。
“馅”右下是“臼”,中间两横不相连,“傻”右上是“囟”,不要写成“白”。
)4.作者作品介绍。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是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文艺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
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著有《啊!》《俗世奇人》《雕花烟斗》等。
他的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于天津的民间传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7e1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png)
课题习作例文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写说明性文章的兴趣,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语言运用:在习作例文中体会如何写好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模仿。
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审美创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内容:《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表述严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
例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灵活使用,既可以出现在单元习作之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也可以在习作后,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0e5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5.png)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个生字、正确书写五个汉字。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激光?通过预习你对激光有了哪些了解?老师这儿有一段《激光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激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大,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二、初读感知:1、同学互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做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文章,是什么体裁?(说明文)你还记得那些说明方法?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特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用途。
三、理解课文:(一)小组合作交流:你认为课文分几段进行分析比较好?(二)研读课文第一意义段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激光有哪些特点?请你划到相关的句子。
请看大屏幕两组图片,说说激光、日光灯和灯光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
(激光的特点:①方向性强。
②亮度高。
)2.哪些句子分别写激光的这两个特点,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回答:“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
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 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你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吗?“如果我们眼睛盯着电灯看,会感到刺眼;盯着太阳看,会感到发晕;如果眼睛对着激光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乃至失明。
”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4.激光在军事上有什么用途,你还了解到那些?(三)小组学习第二、三意义段。
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82cd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png)
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稚子弄冰》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稚子弄冰》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2794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6.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稚子弄冰》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稚子弄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文章中生字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启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前阅读《稚子弄冰》课文,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和问题,用于课堂互动。
3.确保课堂环境整洁有序,提前安排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冰雪文化的兴趣。
2.整体阅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3.分段阅读:分段解读文章内容,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4.课文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5.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与归纳: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2.语文积累:讲解生字词的使用和意义,帮助学生记忆和应用。
3.课文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再述文章情节,检查理解情况。
4.小组讨论:学生自主讨论话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采用互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阅读和思考的乐趣。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就是针对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稚子弄冰》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文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cd300e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3.png)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语文的课程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来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乐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存咏月的诗词。
【学习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乐趣。
【学习难点】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学前准备】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
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换。
【学习时间】1课时方法指导: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知道,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3、学会对关于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
4、你是课堂的小主人,请你大胆与老师对话,此堂课你表现棒吗?你学到了什么吗?你是怎样学到的?你学得快乐吗?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存古诗的重要方法。
【学习进程】(一)导入“诵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1、我会读这首诗: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画的美景: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生轻声吟咏,走进诗中,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3、请你看下面《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请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杰出?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鸦雀无声的深夜,仰望,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e2a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6.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以乐衬苦的反衬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
2、板书课题。
二、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1、默读课文,看课文中水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出示:水是村里最珍贵的东西。
3、找出文章中描写水珍贵的句子。
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可以用概括性的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吃来自天空的水。
(2)指名读,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水珍贵。
(3)一场雨带给孩子们欢乐,让他们有了这样久逢甘露的心情,你认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带着这份痛快、喜悦读这段。
(4)你在雨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他会这样,他们的做法让我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哪里的人民对水的——。
(5)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
(6)出示:母亲用一把大锁……象征着、幸福和痛快。
(7)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水的珍贵。
(8)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一滴也没有被浪费掉。
(9)指名读这段话,通过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10)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久旱逢霖的感觉,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会用那个词语?带着这种感情读这段。
(11)出示母亲的话:你们真是饿坏了?为什么用“饿”而不用“渴”?4、文章中通过一场雨和一勺水洗澡,体现出水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没有用大量的文笔写水带给他们的苦?为什么呢?5、文章中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的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以乐衬托苦,更加衬托出水的珍贵。
这种写法叫做反衬。
三、指导生字。
(1)出示“勺”(2)观察生字,指出生字注意的部分。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9787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c.png)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篇二【教学与学法设计】一、彩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二、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三、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3、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生字学习,并汇报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小组交流——集体讨论1、(1——9)调查情况了解原因2、(10——一三)惩治首恶教育百姓3、(14)开渠引水兴修水利四、重点词语朗读并讲解荒芜——田地因无人看管而长满野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
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五、探究学习分段学习1—9自然段。
出示: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几个问题呢?1、学生读懂题意2、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3、汇报了解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与真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cefa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5.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熟练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正确理解古诗《将进酒》的意境和情感。
(3)能够正确书写古诗《将进酒》的词语,了解古诗的结构。
(4)理解文章的主题,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和讨论古诗《将进酒》的词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教学生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将进酒》。
(3)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表达。
(2)学生在朗读古诗时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三、教具准备1.课文:《古诗三首》2.教学录音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复习《古诗三首》的第一首诗《将进酒》。
(2)向学生播放古诗《将进酒》的录音,并要求学生跟读。
2.学习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细读古诗《将进酒》,并分析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词和句型,并让学生跟读。
3.巩固训练(1)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古诗《将进酒》,并指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布置练习册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检测教师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复述古诗《将进酒》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对古诗中情感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诗《将进酒》,并对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古诗中的生词和句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也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情感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课外阅读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宋词《清平乐·村居》,了解词的知识,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
一、复习导入、了解“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牧童》和《舟过安仁》,你会背了吗?(指名学生背诵)(媒体出示)齐读。
2.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注意:“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è”。
3.媒体出示: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古代的词,都可以伴着乐曲歌唱,曲调名称就叫词牌。
清平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4.“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农村闲居的人家)。
5.(媒体出示)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他出生时,家乡山东已经被金人侵占。
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主张抗金。
但他的主张不仅没被采纳,自己却遭到奸臣打击,在江西农村闲居了18年。
这首词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
6. (媒体播放动画)听录音,看画面。
过渡:我们还是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宋词。
(媒体出示)正确朗读----逐句理解----感受画面----体会情感。
说明:引入部分开门见山,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并再次强调运用原有的方法学习宋词,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运用。
二、正确朗读,走近“美”
1.(媒体出示)清平乐,讲解: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所以中间空了开来。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要求: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开火车朗读,大家评一评: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醉、媚、媪、亡赖、剥
4.同桌合作:读读、看看、想想,了解词的意思。
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做上记号等会儿请教。
说明:这首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正确,尤其是要关注学困生的朗读。
合作学习时要加强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自习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三、逐句理解,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词意,再说句意。
)
(1)媒体出示:图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看图,你感到了什么?
(抓“茅檐”理解:简朴的乡间生活,但环境十分优美。
)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抓“吴音”、“相媚好”、“翁媪”,感受到:一对恩爱的白发老夫妇亲热聊天的情景。
想象说话:翁对媪说……媪对翁说……)
追问:是什么让老夫妇感到这样幸福、快乐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去。
(3)(媒体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老夫妇的三个儿子的?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
说明:这部分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但重点要感受小儿的活泼天真、憨态可掬,从而体会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2.是呀,有这么可爱、勤劳的孩子怎能不让老夫妻感到幸福快乐呢?板书:幸福快乐
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用生动的语句将这首词描绘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说明:这一环节以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为主,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而教师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点拨,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和情趣。
同时,该环节关注学生的说话训练,要求教师能够落实到位。
四、联系画面,回味“美”
媒体出示画面。
1.再次朗读,想一想:这首词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白发翁媪当时的心情?
点击:“醉”字变红,读出陶醉的感受。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一家的村居情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板书:宁静安详,读出作者的感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在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中,作者辛弃疾也陶醉在宁静安详的画面中,那么你呢?
配乐朗读,尝试背诵。
4.总结: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宋词仿佛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说明:分别从词中人物、作者、学生的不同角度来品味词的意境,通过有层次的诵读,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情趣。
五、拓展作业
根据所给的乐谱,自己尝试着唱唱《清平乐·村居》
说明:该作业的媒体制作已设置超链接,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