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常规
氧气吸入的操作的流程
氧气吸入的操作的流程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检查氧气瓶体、管线和呼吸面罩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氧气瓶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选择合适的管线长度和呼吸面罩尺寸。
2. 连接氧气设备:
- 将氧气瓶的输出管线连接到呼吸面罩或鼻导管上。
-检查所有连接处是否牢固,无漏气现象。
3. 调节氧气流量:
-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
-根据医生或护理人员的建议,调节氧气流量计的流速。
-一般建议的流速在1-6升/分钟之间。
4. 佩戴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 如使用面罩,将面罩舒适地覆盖住口鼻部位。
- 如使用鼻导管,将导管置于鼻腔内。
-调整佩戴位置,确保能够顺畅呼吸。
5. 开始吸氧:
- 进行平静、自然的呼吸动作。
- 保持适当的休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
- 定期检查氧气瓶的剩余量。
6. 结束吸氧:
- 按照医嘱或护理人员的指示,完成所需的吸氧时间。
- 缓慢关闭氧气瓶阀门。
- 拆除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7. 维护和储存:
- 清洁和消毒呼吸面罩或鼻导管。
- 将设备妥善储存在干燥、阴凉处。
- 关注氧气瓶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耗尽的瓶体。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调整氧气流量。
- 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 吸氧时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
- 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寻求医疗援助。
以上是氧气吸入的基本操作流程,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氧气设备。
氧气吸入技术的操作及护理
氧气吸入技术的操作及护理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确认医嘱,检查氧气瓶的压力和氧气流量计的调节是否合适。
检查氧气面罩或导管是否干净无损。
2.洗手和戴上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3.告知患者关于氧气吸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感。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他们理解并配合。
4.确保氧气瓶安全地连接到氧气流量计,并将氧气流量计的指示器置于所需的流量位置。
5.选择适当的面罩或导管,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如鼻导管、面罩或喉罩。
6.安装面罩或导管时,应确保其与患者的脸或鼻子贴合密封,以防止氧气泄漏。
7.打开氧气门,观察氧气流量计指针是否随流量调节。
8.在操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氧气流量。
9.监测氧气瓶的压力,确保其压力足够,在预计使用时间结束前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10.监测患者的皮肤反应,以防止长时间的氧气吸入导致鼻或面部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如下:1.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以确保患者吸入氧气的效果和疗效。
2.保持通气道通畅:清洁患者的鼻腔、口腔和气道,防止黏膜干燥、阻塞或感染。
3.保持设备卫生:定期清洁氧气面罩或导管,以防止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更换面罩或导管上的湿化器,以保持湿化的氧气。
4.适应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氧气流量和吸氧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避免火源:在使用氧气时,应避免火源附近。
患者或设备周围不应有明火、烟草、香水等易燃物质。
6.培训和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氧气吸入技术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7.及时记录:记录患者接受氧气吸入治疗的相关信息,包括吸氧时间、流量、患者状况和效果等,以便医疗团队进行评估和治疗调整。
8.安全警示:向患者和医疗团队强调氧气的安全使用,避免泄露、浪费和火灾等危险。
总结:氧气吸入技术在呼吸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操作和护理可以确保氧气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性。
氧气吸入技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文档
原因
消毒程序执行不规范或未严格执 行。
问题
吸氧设备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 感染。
原因
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吸氧时间 过长或过短。
问题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维护氧气管道 ,确保其通畅无阻。
解决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医嘱 ,合理设置氧气浓度和吸
氧时间。
解决方案
严格执行吸氧设备消毒程 序,确保消毒彻底。
氧气吸入技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患者体内的氧分压和氧 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恢 复。
氧气吸入技术的应用场景
氧气吸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缺氧症状的缓解和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哮喘、心力衰竭等。
在手术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氧气吸入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 效地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
如果氧气管道出现泄漏、破损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或更 换。
如果病人出现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 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并通知 医生进行处理。
05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
氧气流量不稳定,影响患者吸氧 效果。
原因
氧气管道受压、扭曲或堵塞。
问题
吸氧过程中,患者感到不适或出 现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加强氧气管道的日常巡检 和维护,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预防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 其对吸氧技术和安全的认
识。
预防措施
定期对吸氧设备进行性能 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
运转。
THANKS
感谢观看
氧气吸入技术的定义
01
氧气吸入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手段 将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以满足 患者对氧气的需求,改善缺氧状 况的一种医疗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中心供氧鼻塞吸氧操作方法(一)、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一次性吸氧管2根,供氧系统氧气吸入器1套,治疗盘内置碗盘1个、棉签、用氧记录单、治疗碗1个、灭菌注射用水(二)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神态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三)、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先取下墙壁氧气活塞,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尘土。
3、接湿化瓶:向湿化瓶注入蒸馏水1/2到2/3,并将湿化瓶拧紧。
(贝舒清)4、氧气吸入器插入气源接头前必须关闭流量调节阀。
5、将氧气接入器插入插头,插入与其配套的医用气源接头内,当听到咔嚓响,说明接头已锁住。
6、用湿棉签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情况。
7、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密闭效果及有效日期,将带鼻塞的塑料管连接在氧气表出口接头。
8、逆时针缓慢转动流量调节阀手轮,根据病情调节流量,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 min,严重缺氧者4-6L/min。
调节至所需流量后,将吸氧连接管鼻塞置入治疗碗中,检查其是否通畅。
9、将鼻塞置入病人鼻腔内。
10、记录用氧开始时间及流量。
11、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
12、停吸氧时,先将吸氧鼻塞取下,擦净鼻部。
13、关闭流量开关。
14、记录停氧时间。
15、卸下吸氧装置时,用右手夹住氧气表及湿化瓶,左手拇指及食指摁住气源接头锁套,并向后推动,使气源接头解锁,将吸入器向后退出,此时气源接头自动关闭。
16、盖好墙壁氧气活塞,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再用,停氧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
(筒氧)再关闭氧气总开关,以免一旦旋错开关大量氧气冲进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3、吸氧过程中,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等。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常规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常规
�一�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
(3)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
(4)将氧气装臵与供氧装臵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根据医嘱调节
氧流量。
(5)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进
行固定。
3.指导患者:
(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2)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
通知医护人员。
(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
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阳光医院护理技术氧气吸入法
阳光医院护理技术氧气吸入法(一)单管头或双管头吸氧管给氧法1、目的通过氧气吸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2、评估⑴患者目前的病情与治疗情况。
⑵患者缺氧情况、血气分析的结果。
⑶患者的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有无鼻中隔偏曲。
⑷患者的合作程度。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①弯盘、棉签、纱布、胶布、安全别针、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及灭菌蒸馏水。
②单管头或双管头一次性吸氧管。
⑷携用物至床旁①查对床头牌。
②呼唤患者床号、姓名。
③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
⑸给氧①检查鼻腔是否通畅,用棉签沾蒸馏水或凉开水清洁患者鼻腔。
②用别针将一次性吸氧管的管道固定于床上。
③遵医嘱调节氧流量(缺氧伴有CO2潴留患者1~2L/min,心脏病、肺水肿者可用4~6L/min)。
④将一次性吸氧管鼻塞至于鼻孔上,调节固定带。
⑤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⑹观察①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
②患者装置是否漏气。
③流量表指针与流量是否正确。
⑺停止吸氧①取下别针拔出吸氧管,关流量表开关。
②向患者解释因病情需要而停氧,帮其取舒适卧位。
③记录停氧时间。
⑻整理用物取下流量表及湿化瓶,湿化瓶进行浸泡消毒。
4、注意事项⑴常用的湿化液有蒸馏水、冷开水,严禁使用生理盐水湿化。
⑵急性肺水肿患者常选用20%~30%乙醇溶液作为湿化液,可以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扩大气体和肺泡壁接触面积而使气体易于弥散,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⑶给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流量及患者情况,如面色、唇色、指甲、呼吸等。
⑷治疗过程中,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吸氧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黏膜。
⑸定时清洗、消毒湿化瓶等吸氧用物。
吸氧时保持水面在1/3~1/2处,如水面过高,易将水吹入橡皮管内,妨碍氧气吸入,水面过低则起不到湿化作用。
⑹湿化液应每24小时更换,湿化瓶和管道应每周消毒2次。
吸氧结束要行终末消毒,具体办法为:用0.1%有效氯消毒溶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洗待干备用,湿化瓶应干燥保存。
护理操作-氧气吸入技术
氧气吸入操作
• 1、概念、目的 • 2、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 3、氧气吸入的评估 • 4、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法
•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
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 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 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 目的:
用于低氧血症导致的缺氧改 善组织缺氧。
氧气吸入示意图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氧气吸入技术要求
供氧设备及用物 给氧操作程序
评估患者 调节流量
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环境要求
供氧设备
中心供氧装置1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2
供氧设备
吸氧器具1 鼻塞 头罩
吸氧器具2
鼻导管
面罩
鼻套管
常用的吸氧器具--鼻导管
• 吸入氧浓度不确定 除受氧流量影响外,也取决于呼吸
•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
胎心音异常等。
氧疗禁忌症:
1.百草枯中毒: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 性作用。
2.使用博来霉素患者:博来霉素为碱 性糖肽类抗癌药物,可引起肺炎样 症状及肺纤维化,高浓度氧会加重 这种副作用。
氧疗并发症
• CO2 蓄积 • 吸收性肺不张 •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 氧中毒 • 火灾危险 • 湿化或雾化系统微生物污染
6、用氧期间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 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8、停用氧气:解释停氧原因,取下吸氧管,用纱布擦净鼻 周围污物,关流量表,分离吸氧管,弃于黄色垃圾袋中。 记录停氧时间,取下吸氧装置,回治疗室进行分类消毒。 询问病人感受并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使病人舒适。
氧气吸入护理操作
氧气吸入【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治疗碗2个(分别盛凉开水,通气管、纱布2块)、鼻导管或鼻塞、氧气表、湿化瓶(内盛无菌蒸馏水1/2~2/3满)、胶布、棉签、别针、弯盘、吸氧记录单、笔、扳手。
另备氧气筒或管道氧气装置。
【指导内容】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搬运时避免倾到撞击,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距暖气1米,以防引起燃烧。
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能用带油的手装卸。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
停止用氧时,应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如中途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连接。
4.氧气筒内的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5kg/cm2,以防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氧时引起包扎。
5.氧气筒“空”“满”标识应清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6.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每日更换湿化瓶和氧气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
面罩吸氧时,注意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相关知识】1.氧浓度与氧流量的换算法: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2.氧疗的种类:低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小于40%;中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高压氧疗,吸氧浓度为100%。
3.氧中毒的临床表现:呼吸加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干咳。
4.氧中毒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治疗, 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确保用氧安全。
(二)用物准备
治疗车、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医嘱本、吸氧装置一套、纱布、治疗盘
湿化瓶及灭菌蒸馏水、棉签、治疗碗(盛温开水38。
C~40。
C)、吸氧管、洗手液、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流程
(四)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对服务满意。
2.确保吸氧过程安全。
(五)注意事项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 强调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 做好四防,
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3.遵医嘱, 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5.使用氧气时, 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
停用氧气时, 应先拔出导管或面罩, 再
关闭氧气开关。
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考评人考评日期。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氧气吸入前,护士需要确认医嘱中明确指出患者需
要进行氧气吸入治疗,并且明确了吸氧的流量和时间。
同时,护士
需要检查氧气瓶的氧气储量是否充足,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是否完好
无损。
接着,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氧气吸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在解
释时,护士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白吸氧的重要性,
以及在吸氧过程中需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拆卸氧气设备等注意事项。
然后,护士需要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正确地安装在患者的面部
或鼻孔上,确保其紧密贴合皮肤,避免氧气泄漏。
在安装过程中,
护士需要耐心细致地帮助患者调整好面罩或鼻导管,以确保患者在
吸氧过程中感到舒适。
随后,护士需要根据医嘱中规定的氧气流量,调节氧气流量计,确保患者吸入的氧气量符合医嘱要求。
在调节氧气流量时,护士需
要小心操作,避免氧气流量过大或过小,影响治疗效果。
在患者开始吸氧后,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
吸入情况,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面罩或鼻导管的位置。
同时,护士
需要不断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舒适度和吸氧效果,以便及时进
行调整。
最后,在氧气吸入结束后,护士需要及时关闭氧气流量计,卸
下面罩或鼻导管,并将氧气设备妥善收存。
同时,护士需要向患者
询问吸氧的感受和效果,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总之,正确的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氧气吸入治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
提高病人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用物准备】
氧气筒、氧气表、扳手、湿化瓶、通气管、小药杯(内盛1/31/2的蒸馏水或冷开水)、棉签、双腔鼻导管、弯盘、纱布/纸巾(拔管用)、用氧记录单及笔、标志(空和满)。
【操作流程】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氧疗的重要性。
告知安全用氧知识。
2.告知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操作评价】
1.熟练程度注意节力原则,动作轻巧、稳重;操作时间<8分钟。
2.效果评价病人/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稳重、安全。
【注意事项】
1.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再插鼻导管。
停用吸氧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中途需要改变流量,应先分离鼻导管,调节好流量再接上。
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3.常用湿化液有冷开水、蒸馏水。
急性肺水肿可用20%30%乙醇。
4.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5kg/cm2),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5.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以确保用氧的安全。
6.持续吸氧者,应保持导管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氧气吸入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二操作要点..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三指导要点..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四注意事项..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二、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皮内注射技术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2、操作要点..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消毒皮肤..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4、注意事项..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2.不应抽回血..3.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二皮下注射技术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状况..4.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2>、操作要点..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消毒皮肤..3.根据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4.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小穿刺角度..5.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6.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指导患者勿揉搓注射部位;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4>、注意事项..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2.观察注射后不良反应..3.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三肌内注射技术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状况..4.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2>、操作要点..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消毒皮肤..3.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肌内..4.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5.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2.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4>、注意事项..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2.观察注射后疗效和不良反应..3.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4.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5.出现局部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6.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细长针头..四静脉注射法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等..2.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和管壁弹性..3.评估注射过程中局部组织有无肿胀..4.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2>、操作要点..1.核对药物和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穿刺部位上方约5~6cm适宜处扎止血带..3.消毒皮肤..4.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静脉..5.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后缓慢注入药液..6.拔针;轻压进针部位3~5min..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静脉注射的目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配合要点..2.告知患者注射过程及注射后若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4>、注意事项..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2.推注刺激性药物时;须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穿刺..3.注射过程中;间断回抽血液;确保药液安全注入血管内..4.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以适当速度注入药物;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反应..5.凝血功能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五静脉留置针技术1>、评估和观察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向患者解释并取得配合..2. 了解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3.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4. 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2>、操作要点1. 核对遗嘱;做好准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3. 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无菌透明膜作封闭式固定..4. 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5. 根据患者病情调节低速..6. 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7.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放置于病人可及位置..8. 观察患者情况..9. 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5—10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3>、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优点..2. 告知患者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4 >、注意事项1. 更换透明贴膜后;记录穿刺日期及更换日期..2. 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留置针;给予处理..三、导尿术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耐受力..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黏膜状况;了解男性患者有无前列腺疾病等引起尿路梗阻的情况..二操作要点..1.准备温度适宜、隐蔽的操作环境..2.摆好体位;按照无菌原则清洁并消毒外阴及尿道口..3.戴无菌手套;铺孔巾..4.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润滑尿管前端至气囊后4~6cm男患者至气囊后20~22cm..5.再次按无菌原则消毒尿道口..6.插入尿道内4~6cm男性患者;提起阴茎与腹壁呈60°角;插入约20~22cm;见尿后再插入5~7cm;夹闭尿管开口..7.按照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有阻力后;连接引流袋..8.固定引流管及尿袋;尿袋的位置低于膀胱;尿管应有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9.安置患者;整理用物..10.记录置管日期;尿液的量、性质、颜色等..11.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该做到:①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牵拉、堵塞等;②应每日给予会阴擦洗;③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尿管; ④拔管前采用间歇式夹闭引流管方式; ⑤拔管后注意观察小便自解情况..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导尿的目的及配合方法..2.告知患者防止尿管受压、脱出的注意事项..3.告知患者离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导尿过程中;若尿管触及尿道口以外区域;应重新更换尿管..2.膀胱过度膨胀且衰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1 000ml..3.男性患者包皮和冠状沟易藏污垢;导尿前要彻底清洁;导尿管插入前建议使用润滑止痛胶;插管遇阻力时切忌强行插入;必要时请专科医师插管..四、灌肠术范与操作流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情况、合作及耐受程度..2.了解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状况..二操作要点..1.大量不保留灌肠..1核对医嘱及患者;注意操作环境隐蔽;室温适宜..2配制灌肠液;温度39~41℃;用止血钳夹闭排液管..3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4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比肛门高40~60cm..5将肛管与灌肠筒的排液管连接;润滑肛管;排除管道气体;将肛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6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整灌肠筒高度..7灌毕;夹闭并反折排液管;再将肛管拔出;擦净肛门.. 8嘱患者尽量于5~10min后排便..9了解患者排便情况;安置患者;整理用物..2.甘油灌肠..1核对医嘱及患者;准备环境和物品..2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靠近床沿;屈膝;臀部垫高..3打开甘油灌肠剂;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将灌肠剂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4固定灌肠剂;轻轻挤压;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5灌毕;反折灌肠剂管口同时拔出;擦净肛门..6嘱患者尽量10min后排便..7安置患者;整理用物;记录排便情况..3.保留灌肠..1核对医嘱和患者;嘱患者先排便;准备环境及灌肠药液;灌肠液量不宜超过200ml..2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取合适卧位;臀部垫高约10cm;必要时准备便盆..3润滑并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至肛门的高度应<30cm;缓慢注入药液..4药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擦净肛门;嘱患者尽可能忍耐;药液保留20~30min..5安置患者;整理用物..6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并记录..三指导要点..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四注意事项..1.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灌肠;直肠、结肠和肛门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肠..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超过500ml;液面不高于肛门30cm;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3.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4.保留灌肠时;肛管宜细;插入宜深;速度宜慢;量宜少;防止气体进入肠道..五、徒手心肺复苏术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二操作要点..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min..5.采取仰头举颏法颈脊柱损伤禁用此方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min..6.按压和通气比30:2..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s..三注意事项..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六、经鼻/口腔吸痰术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音、吸氧流量及合作程度..2.评估患者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3.评估患者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二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吸痰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清醒患者指导其自主咳嗽;不要紧张..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四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和观察要点2.评估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二操作要点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四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2.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八、洗胃技术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有无洗胃禁忌证..2.评估患者为口服毒物中毒;分析摄入毒物的种类、剂量、时间;询问是否曾经呕吐以及入院前是否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询问既往是否有胃部疾病史及心脏病史..二操作要点..1.备齐用物;配置洗胃液;温度为35~38℃..2.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左侧卧位..3.测量应插入的胃管长度;经口腔或鼻腔将胃管缓慢送入胃内;确认胃管在胃内;固定胃管..4.吸尽胃内容物;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5.使用洗胃机洗胃时;按照使用说明操作;每次灌洗胃液300~500ml;抽吸;反复冲洗直至洗净为止..6.遵医嘱拔管并记录;拔管时先将胃管反折或将其前端夹住;以免管内液体误入气管..三注意事项..1.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复苏;后洗胃..2.洗胃前应检查生命体征;如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缺氧;应先吸痰;再插胃管洗胃..3.尽早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4.当中毒性质不明时;抽出胃内容物送检;洗胃液可选用温开水或等渗盐水;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使用拮抗药..5.洗胃时;注意观察灌入液与排出液是否相等;排出液的颜色、气味、性质;一旦排出液呈血性或患者感觉腹痛;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洗胃;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6.洗胃完毕;胃管宜保留一定时间;以利再次洗胃;尤其是有机磷中毒者;胃管应保留24h以上;便于反复洗胃..7.强酸、强碱及腐蚀性药物中毒时禁忌洗胃;胃癌、食道阻塞、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慎洗胃..九、换药技术一目的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二换药操作方法项目实施要点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纱布、各种敷料、棉球、胶布、绷带、治疗碗及镊子或持物钳2把、无菌生理盐水、碘伏、必要时备引流条或纱条3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4观察、了解伤口局部情况5核对医嘱;讲解更换敷料的目的和重要性;请患者配合摆好所需体位6请无关人员离开;遮挡患者;暴露伤口;铺垫巾于伤口下7区分伤口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揭开外层绷带或敷料并妥善放置8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若粘连则以生理盐水蘸湿片刻再取下9取另一把持物钳;用碘伏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由内向外清洗..若为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清洗;再取另一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10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妥善固定..胸腹带的包扎要松紧适宜;既要达到加压的目的;又不宜过紧而影响呼吸..乳腺根治术的患者;换药后要妥善固定好患肢11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及床单12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13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及配合事项14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敷料潮湿时应当及时更换三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不可固定太紧;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远端到近心端;促进静脉回流..十、放置胃管标准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鼻饲、洗胃、胃肠减压、收集胃液操作的第一步..二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核对:医嘱患者以了解胃管目的;鼻饲患者核对鼻饲的种类、量..评估:1.患者的病情;置管目的;心理需求;意思和合作能力..2.需要鼻饲者;评估营养状态..3.患者鼻腔状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炎症和阻塞等..4.不能进食的原因;有无口腔疾患、吞咽困难..5.有无上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要点说明:1.鼻饲者:评估食物的性状、量、温度..2.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适当大小、质地的胃管、3.食道梗阻或食道静脉曲张者慎插胃管..告知:1. 留置胃管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减轻不适的方法等..2. 留置胃管后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要点说明: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吞咽的技巧准备: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 环境:清洁、无异味..3. 用物:留置胃管用物、胃管等..4. 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头偏向一侧..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头颈自然伸直..若戴眼镜或义齿;取下妥善放置..要点说明:胃管有普通胃管及一次性硅胶胃管;长期停留胃管者建议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实施:1. 颈下全术治疗中;置弯盘2. 检查清理鼻腔3. 测量并标记胃管区置入的长度4. 润滑胃管5. 插管:用镊子或戴无菌手套插入胃管;插入会咽部约10-15cm稍停;嘱咐患者吞咽;随吞咽送管至预定长度..6. 确认胃管位置后;用胶布固定好胃管7. 接胃肠减压器;注入鼻饲液8. 未接引流或未鼻饲是;用纱布包好或盖好管端并固定9. 脱手套;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要点说明:1. 选择通气好;无粘膜损伤和炎症的鼻腔插管2. 准确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3. 插管过程若出现剧烈恶心;呕吐;暂停插入;嘱做深呼吸;休息片刻后再插4. 如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将胃管拔出5. 应随吞咽动作进行插管;必要时让患者饮少量水6. 动作要轻;避免损伤食道粘膜;尤其是通过食道管3个狭窄部位时。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
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未做不得分)
3
4
吹尘。装氧气表,连接湿化瓶和连接管。(方法不正确、氧气表倾斜及少做一项各扣2分。)
8
6
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开关顺序错扣4分,其它少做一项扣1分。)
10
7
连接吸氧管,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试气)。根据医嘱或病情调节氧流量。(少一项扣1分,氧流量调节不准确扣1分。带鼻导管调流量扣6分。)
7
16
记录停止吸氧时间及吸氧效果。(少一项扣1.5分)
3
17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洗手。(少一项扣1分)
3
终
末
质
量
10
分
1
操作熟练,流程正确,插管动作轻柔。(不符合要求全,用物一人一用。(做不到不得分)
3
3
严格遵守给氧规则,供氧前应先调节好流量,再插吸氧管给予氧气吸入,避免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引起肺组织损伤。(做不到不得分)
3
13
口述: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记录护理记录单。(未做不得分)
2
停氧
14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腕带信息,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停止的原因,取得配合。(未做不得分)
2
15
取下吸氧管,关闭流量表开关,用纱布擦净患者鼻周,关闭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放余气,再关闭流量表开关。(一个程序不对扣1分,先关闭流量表开关再取下吸氧管扣6分。)
3
4
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处理方法正确。(做不到不得分)
1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分值
氧气吸入护理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氧气吸入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氧气吸入治疗的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气吸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佩戴口罩,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3. 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包括氧气瓶、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温水杯、棉签、手消液、氧气记录单、污物缸、橡皮筋、纸巾。
4. 环境准备: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四、操作步骤1. 吸氧:接到医嘱后,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到病床旁。
2. 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 检查氧气装置:确保氧气瓶内氧气充足,连接流量表和湿化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4. 检查鼻腔:观察患者鼻腔是否通畅,如有阻塞或肿胀,需告知医生。
5. 清洁鼻腔:用棉签蘸取手消液,清洁患者鼻腔。
6. 连接吸氧管:将吸氧管与湿化瓶连接,打开流量表,按医嘱调节氧流量。
7. 插入鼻塞:将吸氧管鼻塞放入温水中,测试氧气流出通畅后,将吸氧管放入患者一侧鼻孔,妥善固定。
8. 记录:记录患者姓名、床号、氧流量、吸氧时间、患者反应等。
9. 观察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心率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10. 教育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吸氧期间的注意事项,如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更换鼻塞、注意保暖等。
五、停氧操作1. 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停氧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2. 取下鼻塞:取下鼻塞,余气放尽。
3. 关闭流量表:关闭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
4. 清理用物:清理吸氧管、湿化瓶等用物,放入污物缸。
六、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 定期检查氧气装置,确保氧气充足。
3.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吸氧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做好氧气安全防护,防止氧气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
氧气吸入(护士护理操作步骤)
氧气吸入(一)运筹帷幄。
评估、计划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按部就班、操作和实施步骤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治疗盘,治疗碗(内盛少量冷开水/蒸馏水)、吸氧管、湿化瓶(内盛1/3~1/2新制备的冷开水/蒸馏水,并注明日期)、棉签、吸氧卡、胶带,污杯、氧气表。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4.协助取舒适体位,清洁鼻孔。
5.安装流量表,打开吸氧管外包装,连接氧气管与流量表,将氧气管鼻塞置于治疗碗清水中,打开流量表试通,关闭流量表,用棉签擦干鼻塞。
6.打开流量表,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低流量1~21/min,中流量3~4L/min,高流量5-61/min。
7.将氧气管鼻塞轻轻插人患者鼻孔,妥善固定。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记录吸氧开始时间。
9.整理用物、洗手、处理医唰,执行者签字。
10.停止吸氧时,取下鼻塞、关闭流量表开关、清洁面部、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记录停氧时间。
11.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12.洗手、处理医嘱、执行者签字。
(操作图解)1.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
2.检查、安装氧气装置。
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双侧鼻腔内。
(三)护患配合-评价和指导要点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吸氧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4.告知患者进食、进水时暂停吸氧,防止误吸或咽人气体过多引起腹胀。
(四)未雨绸缪,操作的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況。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流程一、操作目的通过给氧,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吸入技术护理操作常规
�一�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
(3)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
(4)将氧气装臵与供氧装臵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根据医嘱调节
氧流量。
(5)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进
行固定。
3.指导患者:
(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2)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
通知医护人员。
(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
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