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随着汽车产业、电脑通讯产业等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的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

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连接器产品的“微型化”、“高速移动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连接器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接器占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因此发展适应高端连接器的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要求铜合金材料在强度上有出色表现,还需要有高耐热性、高导电率,以及出色的表面光泽性和平滑性。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端子连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端子连接器的基础原材料铜板带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扩大供给量,替代进口,同时推进中国连接器市场逐步规范和高端连接器市场的发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首先整理收集本企业曾经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编制小组会同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对端子连接器用铜合金带材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计划和分工,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及执笔;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国家标准《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编制说明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引线框架材料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之一,它起到固定芯片、提供机械载体、保护内部元件、传递电信号并向外散发元件热量的作用,是集成电路的骨架。

铜合金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成为重要的引线框架材料。

现用的GB/T 20254.1-2006标准中,在性能要求、公差要求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技术需求。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2】92号和有色标委会【2013】19号文件《关于转发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 《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44项(计划编号20131059-T-610)《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修订。

2. 主要工作过程各起草单位分工情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5月份,在大连市有色标委会组织召开的标准讨论上,认真听取与会专家的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1、编制原则本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对引线框架用平带的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2.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合金的代号表示。

TP2 合金代号C12200TFe0.1 合金代号C19210TFe2.5 合金代号C19400(2)标准中增加了C70250带材的相关规定。

a、带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 的规定。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年-2008年在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编制的通知》要求《铜及铜合金线材》GB/TXXX-XXXX的国家标准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07年,宁波博威集团为主要负责起草单位,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为参加起草单位。

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为宁波有色合金有限公司,地处宁波云龙镇,专门从事各类铜合金线、棒材生产研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7年,93年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现拥有3.5亿的资产,员工782人,其中各专业技术人员257人,占地12万m2,公司下设黄铜公司、合金公司、气门芯公司三家子公司和香港、上海、厦门、东莞、深圳等地的1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高性能环保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年生产能力为4.2万吨,2002年销售收入2.2亿元,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率42%,利税3000万元,资信等级AAA,进入了宁波市百强企业,成为中国铜合金线材棒材质量最优、品种最全的龙头企业,70%产品出口美国、欧盟国家、香港、台湾等地。

公司在9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国际一流的专业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装置:2002年从英国引进水平连铸机列;从德国引进拉伸、矫直、锯切、抛光、倒角于一体的联合拉拔倒角机组;2003年国内第一家从德国引进了矫直抛光为一体的高光洁度、高直度的二辊矫直机和异型全自动拉丝机;以及大吨位的挤压机;强对流光亮退火炉;从美国热电公司引进的等离子光谱仪、金相分析仪;从日本引进的检漏仪等检测设备,特别是近2年来公司对科技投入分别为1600万元,1724万元,为企业研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8年公司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了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取得2000版的ISO-9002换版认证,使公司的全体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公司为了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准,又于2001年成功地通过了英国SGS公司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公司实行内部信息网络管理,于2003年又正式将信息管理从企业管理的MRPⅡ向企业资源管理的ERP的过渡,成为宁波市科委CIMS系统示范企业。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修改采用欧盟标准EN1652《铜及铜合金-厚板、薄板、带和片的一般要求》进行编制。

本次修订的标准与原标准、JIS标准的对比结果如下:一、本次标准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进行了如下改动:1.纯铜类(T2、T3、TP1、TP2、TU1、TU2)黄铜类(H96、H90、H85、H80、H70、H68、H65)力学性能等同采用EN1652,锡青铜类(QSn4-0.3、QSn6.5-0.1、 QSn 8-0.3)力学性能修改采用EN1652,其它牌号的要求按原国标执行。

2.纯铜类板材取消了1/4硬(Y4)状态,增加了特硬态(T)。

3.黄铜类板材增加了H85牌号(状态为M、Y2、Y、T),H96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H80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和特硬态(T),H65、H68、H70机械性能指标单列,H65、H68、H70取消了1/4硬(Y4)状态,H65增加了弹硬态(T1)。

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编制说明

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编制说明

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编制说明简介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是一种重要的连接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汽车、航空等领域。

而异型带材则相对于普通带材来说,其截面形状不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

本文将对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的编制进行详细介绍。

材料铜材铜是一种常用的导电材料,其导电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抗氧化和耐腐蚀性强,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等领域。

铜合金材铜合金材是由铜以及其他元素(如镍、锡、锰等)组成的合金材,相比铜材而言,铜合金材具有更好的强度、耐磨性、耐蚀性和耐高温性。

因此,在一些高端应用场合(如汽车、航空等)中也会广泛应用。

异型带材异型带材是指在不同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不同的带材,常见的异型截面形状有U 形、V形、L形、T形等。

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异型带材,可以让其在连接过程中更加牢固,起到更好的连接效果。

编制方法材料选用在选择铜及铜合金材料时,应注意其导电性、机械强度、耐蚀性和加工性能。

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形状的异型带材。

加工方法1.等压切割法等压切割法是指将同一截面积的铜带放在一起,以一定的压力加压,然后采用刃状切割工具对带材进行切割。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带材的截面形状精度高、表面光滑度好、尺寸精度高,适用于生产大批量的同一规格异型带材。

2.冲压法冲压法是指将铜带放在模具上,通过加压使其受力进行形变,进而得到所需的异型带材。

这种方法虽然不如等压切割法精度高,但其加工速度快、控制精度易调整,适用于小批量、多样化的异型带材生产。

3.折弯法折弯法是指将铜带放在折弯模具中,通过弯曲、折叠等方式得到所需的异型带材。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其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较低,适用于一些简单异型带材制作。

结语接插件用铜及铜合金异型带材是一种重要的连接元件,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材和加工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高精度、高强度的异型带材,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3部分:棒线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3部分:棒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铜及铜合金棒线材产品约占铜材总产量的25-30%,几乎涉及所有铜及铜合金牌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仪表、利用五金、汽车、建筑、交通等诸多行业。

其用量预计至2015年将达到130万吨以上,市场容量非常巨大。

安全生产规范是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完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保证我国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特制订该《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

安全生产标准是企业努力的目标,也是企业是否实现安全生产的判断标准。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国内相关行业走安全生产的道路,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公告提供依据。

目前,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尚无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

本标准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宁波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制订。

二、编制原则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尚无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安全生产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

1、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现场安全管理;2、本标准制订引用的相关条目参照国内外各项标准;3、该标准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的各环节需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制定,内容齐全、完善;4、该标准的制定能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安全生产形势;5、该标准的制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5.1、标准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5.2、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本标准的基本要求;5.4、煤气站作业安全要求;5.5、挤压工序作业安全要求;5.6、棒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7、线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8、通用作业安全要求。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起草小组2012年2月。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锡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进行编制。

一、本标准与GB/T 2040-2002、GB/T 2044-1980﹑GB/T 2045-1980﹑GB/T 2046-1980﹑GB/T 2047-1980﹑GB/T 2049-1980、GB/T 2052-1980﹑GB/T 2531-1981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锡青铜板增加了QSn8-0.3牌号(状态为M、Y4、Y2、Y、T)。

2、黄铜板增加了HPb60-2牌号(状态为Y、T),H70牌号增加了热轧态(R);。

3、将纯铜板和H62黄铜板的维氏硬度值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软态硬度值的规定,原维氏硬度值间距太大,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了硬度范围。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解析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解析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的GB/T 17793-1999 国家标准,其主要参数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状况进行的修订。

历经了九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与之配套使用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标准已修订完毕,因此,很必要对该标准进行相应的修订。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2008] 242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95项(项目序号为20082164-T-610)《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GB/T 17793-1999《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

二、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是板、带材追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

目前,只有我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有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尺寸允许偏差专用标准(ISO 3486: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直条(薄板)供货的冷轧板片材尺寸和允许偏差》和ISO 3487: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成卷带或绕在卷盘上的冷轧扁平产品(带材)尺寸允许偏差》),其它国家和组织均将尺寸部分纳入在产品标准中。

《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箔材》编制说明

《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箔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箔材》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5]29号文件《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2号),其中附件1《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56项(项目计划为20152288-T-610)《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并要求2016年全面完成指标制定工作。

2、立项目的和意义随着汽车产业、电脑通讯产业等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的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连接器产品的“微型化”、“高速移动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国外就开始对铜基弹性材料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已形成了高端连接器铜基弹性材料的产业化生产,产品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附加值高。

而目前我国连接器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接器占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因此发展适应高端连接器的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要求铜合金材料在强度上有出色表现,还需要有高耐热性、高导电率,以及出色的表面光泽性和平滑性。

2016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系列研究报告对2016年工业经济、工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创新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汽车工业等专题领域的走势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和判断。

报告显示,2015年,在中央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展望2016年,虽然面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缓慢,我国工业发展产能过剩严峻、投资效率偏低、出口竞争力下降、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但我国经济新的内生增长动力将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增速有望小幅提升,约为6.3%左右。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4年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111项(C20132124-T-610),制定《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针对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性能检测指标的要求,对试验控制速率以定量化,便于具体实施操作;对铜及铜合金拉伸试样的种类进行了扩展,以规范检测工作;规定了拉伸试样的取样方向和部位;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率,规范拉伸试验,增加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减少质量异议的发生。

2. 项目编制组成员包含了国内部分主要铜合金加工企业及有色金属检测机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主要工作过程3.1 2014年3月27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江苏扬州召开了《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对标准的起草任务进行落实,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确定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3.2 2014年4月~10月,编制组根据江苏扬州任务落实会确定的起草原则,对我国目前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的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查阅、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和资料,如标准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YS/T 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2012《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ASTM E8/E8M-0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JIS Z 22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用试样》、ISO 4739---1985《加工铜和铜合金——力学试验用试样和试件的选取与制备》等,结合国内铜及铜合金拉伸现状,于2014年10月份起草了本标准的初步讨论稿。

国家标准《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标委会以“有色标委[2011]28号《关于转发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下达了标准制(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中序号12(项目编号“20110658-T-610”)《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2年。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讨论稿及编制说明。

本标准准替代GB11090-89《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

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广泛用于国防工业和采矿业等工业部门制造雷管用,我们查阅了有关的技术资料和产品技术要求,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国家标准GB11090-89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形成了本标准讨论稿。

二、本标准与GB 11090-89标准的比较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是制造雷管的重要材料,对其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标准和GB 11090-89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1 产品规格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带材的宽度范围由“20 mm~300mm”改为“≤300mm”。

2 尺寸允许偏差2.1对厚度公差进行了分级,分为“高精级”和“普通级”;增加了较严格的“高精级“要求;厚度允许偏差统一为对称允许偏差。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对比见表1。

表1 本标准与GB 11090-89厚度允许偏差对比2.2加严了带材宽度允许偏差,比原标准严33%~50%。

对比见表2。

表2 本标准与GB 11090-89宽度允许偏差对比2.3 加严了带材侧边弯曲度, 由原标准的“每米不大于3mm”改为“每米不大于2mm”。

3 力学性能3.1 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5mm、0.40mm、0.45mm、0.28mm”统一改为不小于“0.2mm”;3.2 明确了延伸率为A11.3。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的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5项国家标准,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定为合并修订。

上述标准执行时间最长的达二十多年,最短的也有七年之久,因此,修订现行的标准很有必要。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色金属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件《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22项《铜及铜合金带》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上海科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洛铜集团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5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欧共体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片材》标准,并结合近几年的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预审稿)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预审稿)

《铜及铜合金废料》预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铜及铜合金废料》(项目编号为20173795-T-610)的修订任务由广东兴奇金属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参加起草,计划完成年限为2年,具体完成时间限期为2019年12月。

2. 工作简况2.1 项目概况和立项目的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相当重要的金属原材料之一,通常以铜或铜合金的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当中。

随着新的工业技术革命浪潮的来临,人类对铜的需求也将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铜资源的储量有一定的限度,铜的产量一直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

铜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又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据统计,2017年,我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为1193万吨,其中来自于矿产铜958.4万吨,再生铜产量约234.6万吨。

一方面,国内铜矿资源禀赋不佳,平均品位不足1%,开采难度大,使用铜精矿作为原材料进行精炼的能耗是使用铜废料作为原材料进行精炼的能耗的9倍之多;另一方面,与铜精矿相比,用铜废料生产同样的产品,每吨可减少固体废物排放约37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0.17吨。

无论是从节约铜矿资源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铜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我国铜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为铜再生资源流通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尤为重要,《铜及铜合金废料》标准对铜及铜合金废料(以下简称铜废料)进行分类,可为国内的铜废料贸易及有色金属熔炼企业、加工制造企业作为原材料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近十年来,铜废料的来源、种类、品种及品位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有色金属熔炼企业、加工制造企业对铜废料的成分、形貌、水分及夹杂物含量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原有的GB/T 13587-2006《铜及铜合金废料》标准已很难适应当前铜废料回收、贸易与加工利用领域的要求。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箔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箔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箔材》(送审稿)编制说明压延铜箔因其较电解铜箔具有高强度、高弯曲性、良好的延展性、表面光泽更优、易电镀性和优良的导电性等特点,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多种行业,是某些产品不可替代的原料,基材。

压延铜箔,相对于电解铜箔来说各方面性能尤其是化学性能要好的多,在常温下压延铜箔的延伸和抗拉等物性是比电解铜箔的高。

由于压延铜箔耐折性和弹性系数大于电解铜箔,故适用于柔性覆铜箔板上。

它的铜纯度(99.9%)高于电解铜箔(99.8 9/5),在毛面上比电解铜箔平滑,这些都有利于电信号的快速传递。

因此,近几年国外在高频高速信号传输、细导线印制板的基材上,采用压延铜箔。

它在音响设备上的印制板基材使用,还可提高音质效果。

它还用于为了降低细导线、高层数的多层线路板的热膨胀系数(TCE)而制的“金属夹心板”上。

日本近年还推出压延铜箔的新品种,如:高韧性压延铜箔,一种具有低温结晶特性的压延铜箔。

由于其具有高的抗弯折曲性,适用于柔性板上。

另一种是无氧压延铜箔,其特性是含氧量只有0.001%,其拉伸强度高,可用于TAB中要求引线强度高的印制电路板上,以及音响设备的印制板上。

根据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附件1《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14项《铜及铜合金箔材》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在标准起草修订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铜箔材的信息和相关标准。

通过信息收集,发现有如下铜箔标准:IEC 61249-5-1-1995《连接结构用材料.第5部分:带和不带涂层的导电箔和薄膜的分规范.第1节:铜箔(用于生产铜涂覆基材)》、EN61249-5-1-1996《互连结构用材料第5部分:有和无涂层的导电箔和薄膜分规范集第1节:铜箔(用于生产覆铜基材)》和JIS C6515-1998《印制线路板铜箔》,均为专用的纯铜箔,不适合本标准采用。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1部分:板带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1部分:板带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第1部分板带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 项目概况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可见编制安全生产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目前我国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生产企业较多,但行业内还没有规范性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要求,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推进下,我国近期制定了一些有色金属的安全生产标准,如2011年完成的《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铝及铝合金板带安全生产规范》等,为提高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的安全性,提高我国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技术的进步,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委会组织,于2011年开展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第一部分板带材》的编制工作。

该规范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规范的制定可以促进国内相关行业走安全生产的道路,为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绩效提供依据。

2 编制过程2.1 成立编制小组接到任务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牵头,联系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参加编写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了标准编制小组。

2.2 前期调研编制小组首先了解了国内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工艺方法、设备等相关情况,其后搜索国内相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及规定,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开始了本规范的编写工作,保证该标准的全面性、准确性。

2.3 征求意见稿形成编制小组根据前期对国内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工艺方法、设备等的调研,查阅了大量国内相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及规定,于2011年12月完成该规范的草稿,后经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内部相关生产、安全、技术人员的开会和认真讨论,根据讨论意见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形成了该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 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2008年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

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适用于所有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

同时GB/T 5231-2010《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带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国家。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5〕59号和有色标委[2015]29号《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44(项目编号“20152280-T-610”)《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6年9月。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及铜合金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通过对各国铜带标准的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日本JIS标准、欧盟EN标准和美国ASTM相对较完善、合理,尤其是JIS标准的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最后确定,本次标准修订结合市场需求,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参照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片材》。

我国现用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为大众化、一般用途的铜及铜合金带材用产品标准。

标准编制组确定后,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修改采用需求,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参照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片材》标准,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三、本标准与GB/2059-2008标准的比较1、合金牌号(1)按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家标准规定,对合金牌号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牌号的相应数字代号。

(2) 增加了TU3、H66三个牌号及相应技术要求;(3)增加了QSn8-0.3 H08态,对QSn8-0.3 H06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修订;(4)删除了镉青铜板QCd1、锰青铜板QMn1.5、QMn5、硅青铜板QSi3-1﹑锡锌铅青铜板QSn4-4-2.5 、QSn4-4-4、铝白铜BAl6-1.5、BAl13-3相应产品及要求。

2、合金状态(1)按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国标对管材状态进行了修改;(2)对带材的状态进行调整,删除了QSn4-4-4、Sn4-4-2.5 1/3硬态产品及相应要求。

3、规格范围:修改了厚度>0.15~<0.50带材的部分宽度范围;4、力学性能(1)删除洛氏硬度(HRB)的规定;(2)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两种方式加以检测。

本标准中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

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

带材实际力学性能统计见附表1~附表13。

(3)纯铜带材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统计数据见表1,硬度统计数据见表2,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1~图2所示。

表2 纯铜带材硬度实际测试数据统计表状态H04(Y 或H )态T2带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据分别201个。

抗拉强度:平均值356.65MPa ;标准差:18.89,当标准指标定为:295~395MPa 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σ=(356.65-295)/18.89=2.0,接收概率为49.5%;在正态分布曲线右侧,标准指标系数σ=(395-356.65)/18.89=2.03,接收概率为48.51%;所以该标准指标的接收概率为:49.5%+48.51%=98.01%。

断后伸长率:平均值5.55%;标准差:2.36。

当标准指标定为:≥3%时,标准指标系数σ=(5.55-3)/9.85=1.08,接收概率为:50%+49.5%=99.5%。

状态H04(Y 或H )态T2带材,硬度(HV )数据128个,硬度平均值111.12,标准差10.54,当标标准指标定位:90-120时,在正态分布曲线的左侧,标准指标系数σ=(111.12-90)/10.54=2.0,接收概率为50%,在正态分布曲线右边,标准指标系数σ=(120-111.12)/10.54=0.84,接收概率为:48.05%;所以该标准指标的接收概率为:50%+48.05%=98.05%。

因此,状态H04(Y 或H )态纯铜带材指标合理,属于工艺成熟稳定产品。

图2 纯铜带材硬度测试数据分布直方图状态O60态T2带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据分别217个。

抗拉强度:平均值245.2MPa;标准差:9.7,当标准指标定为Rm≥195MPa时,标准指标系数σ=(280-245.2)/10.67=3.59,接收概率为100%。

断后伸长率:平均值46.5%,标准差4.48,当标准指标定为≥30%时,标准指标系数σ=(46.5-30)/4.48=3.68,接收概率为98.61%。

状态O60态T2带材,硬度(HV)数据99个,硬度平均值58.78,标准差6.38,当标标准指标定位HV≤70时,标准指标系数σ=(70-58.78)/6.38=1.76,接收概率为96.97%。

因此,状态O60态纯铜带材指标合理,属于工艺成熟稳定产品。

(4)H66(C26800)带材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统计数据见表3,硬度统计数据见表4,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3~图4所示。

表3 H66(C26800)带材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实际测试数据统计表表4 H66(C26800)纯铜硬度实际测试数据统计表状态H02(Y2或H/2)态C2680带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据分别223个。

抗拉强度:平均值403.93MPa;标准差:14.81,当标准指标定为Rm:355~460MPa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σ=(403.93-355)/14.81=3.3,接收概率为48.65%;在正态分布曲线右侧,标准指标系数σ=(460-403.93)/14.81=3.78,接收概率为49.77%;所以该标准指标的接收概率为:48.65%+49.77%=98.42%。

断后伸长率:平均值41.66%,标准差4.146,当标准指标定为HV≥25%时,标准指标系数σ=(41.66-25)/4.146=4.018,接收概率为99.1%。

状态H02(Y2或H/2)态C2680带材,硬度(HV)数据142个,硬度平均值116.95,标准差9.038,当标标准指标定位HV:100~130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σ=(116.95-100)/9.038=1.87,接收概率为49.3%;在正态分布曲线右侧,标准指标系数σ=(130-116.95)/9.038=1.44,接收概率为50%;所以该标准指标的接收概率为:图3 C2680带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测试数据分布直方图图4 C2680带材硬度测试数据分布直方图状态H04(Y或H)态C2680带材,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据分别245个。

抗拉强度:平均值469.94MPa;标准差:20.068,当标准指标定为Rm:410~540MPa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σ=(469.94-410)/20.068=2.99,接收概率为49.39%;在正态分布曲线右侧,标准指标系数σ=(540-469.94)/20.068=3.49,接收概率为50%;所以该标准指标系数的接收概率为:49.93%+50%=99.93 %。

断后伸长率:平均值21.47%,标准差4.29,当标准指标定为HV≥13%时,标准指标系数σ=(21.47-13)/4.29=1.97,接收概率为98%。

状态H04(Y或H04)态C2680带材,硬度(HV)数据147个,硬度平均值151.92,标准差3.65,当标标准指标定位HV:120~160时,在正态分布曲线左边,标准指标系数σ=(151.92-120)/3.65=8.74,接收概率为49.66%;在正态分布曲线右侧,标准指标系数σ=(160-151.92)/3.95=1.44,接收概率为46.94%;所以该标准指标系数的接收概率为:49.66+46.94%=96.6%。

因此,H04态C2680黄铜带材指标合理,属于工艺成熟稳定产品。

5、外形尺寸测量增加了“管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按GB/T 26303.1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6、化学分析方法增加了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和YS/T 483《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7、取样(1)拉伸试样按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修改。

(2)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四、本标准与JIS H3100、EN 1652标准的性能比较本标准涵盖的牌号众多、用途广泛,无法一一对比。

现仅挑选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性能指标进行一下大致的对比。

1、纯铜类力学性能对比见表5。

2、与H70、H68、H65牌号对应的力学性能对比见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