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
3. 体细胞高频突变(Ag刺激下)
成熟B细胞 (基因已重排形成功能基因) 抗原、Th、CK
活化、增殖、分化 (生发中心) 亲和力↑(成熟) V区发生高频率的突变 改变特异性→新克隆产生→多样性↑ die
各种亲和力BCR的B细胞(升高和降低) 选择
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
B LYMPHOCYTE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如 BCR 的多样性
轻链
VH DH JH Cμ 编码完整μ/δ链 VL JH Cμ
编码完整轻链
sIgM/sIgD
B LYMPHOCYTE
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前B细胞在发育为未成熟的B细胞后,只表达mIgM,与骨髓自 身抗原结合后,发育停滞。此时通过受体编辑改变受体特性,形 成对自身抗原无反应性的细胞克隆继续发育成熟。若受体编辑不 成功,则被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BCR分子的结构
B LYMPHOCYTE
B LYMPHOCYTE
酸 相 50 残 应 40 基位 的 置 30 变上 异 氨 20 率基
10
0
抗体分子的多样性
CDR3
CDR1
CDR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Igl 链 的 氨 基 酸 序 列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在V、J或V、D、J片段的连接处可有一定的变化
范围,若丢失或插入几个氨基酸,即增加了其V区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引起的多样性:在已成熟的 B细胞发育过程中,V区
基因发生突变,即增加了其基因库的容量
V D J VDJ IgH 、 、l链的组合 不准确的连接 核苷酸插入 可能出现的组合 Ig基因重排及高频突变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3 免疫调节
通过免疫调节分子和细胞,保持免疫应答的平衡。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临床应用
免疫疗法
利用特异性免疫应答原理,开发 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病等的新方 法。
疫苗开发
通过模拟特异性免疫应答,预防 疾病传播和感染。
诊断检测
利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开 发疾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 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它们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 作用。本节将介绍B淋巴细胞的类型、功能以及成熟和激活过程。
B淋巴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浆细胞
分泌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执行者。
调节B细胞
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记忆B细胞
持久保存抗原信息,能够迅速启动二次感染时 的免疫应答。
1
二次感染
2
再次接触同一抗原,记忆B细胞迅速激活,
大量产生抗体。
初次感染
初次接触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形成记忆B细胞。
长期保护
记忆B细胞持久保存抗原信息,提供长期 保护。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1 刺激信号
抗原与受体结合,激活B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 辅助细胞
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提供刺激和调控,增强或抑制特异性免疫应答。
其他亚群
包括未成熟的B细胞和淋巴瘤细胞等。
B淋巴细胞的成熟和激活过程
成熟过程
从骨髓到淋巴器官,经历多个阶 段,如B细胞前体、静止状态和 抗原依赖激活。
激活过程
通过抗原结合、T细胞辅助、其 他刺激等,启动细胞分裂和抗体 合成。
浆细胞生成
B细胞在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 大量分泌免疫球蛋白。
B细胞介导的抗体反应
通过免疫调节分子和细胞,保持免疫应答的平衡。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临床应用
免疫疗法
利用特异性免疫应答原理,开发 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病等的新方 法。
疫苗开发
通过模拟特异性免疫应答,预防 疾病传播和感染。
诊断检测
利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开 发疾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 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它们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 作用。本节将介绍B淋巴细胞的类型、功能以及成熟和激活过程。
B淋巴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浆细胞
分泌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执行者。
调节B细胞
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记忆B细胞
持久保存抗原信息,能够迅速启动二次感染时 的免疫应答。
1
二次感染
2
再次接触同一抗原,记忆B细胞迅速激活,
大量产生抗体。
初次感染
初次接触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形成记忆B细胞。
长期保护
记忆B细胞持久保存抗原信息,提供长期 保护。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1 刺激信号
抗原与受体结合,激活B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 辅助细胞
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提供刺激和调控,增强或抑制特异性免疫应答。
其他亚群
包括未成熟的B细胞和淋巴瘤细胞等。
B淋巴细胞的成熟和激活过程
成熟过程
从骨髓到淋巴器官,经历多个阶 段,如B细胞前体、静止状态和 抗原依赖激活。
激活过程
通过抗原结合、T细胞辅助、其 他刺激等,启动细胞分裂和抗体 合成。
浆细胞生成
B细胞在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 大量分泌免疫球蛋白。
B细胞介导的抗体反应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最新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精品PPT教学课件
★ 产生抗体: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中和、调理、ADCC、激活补体
★ 提呈抗原:启动T细胞活化 有效结合可溶性抗原 活化B表达B7(CD80/CD86)
★免疫调节: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 造血过程(通过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
小结
• 掌握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掌握B细胞亚群及特点 • 掌握B细胞的功能
B1细胞
B1细胞表面表达 CD5、mIgM B1细胞的功能:参与固有免疫
抗微生物感染 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 诱发自身免疫病
B2细胞
通常所指的B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性质
B-1细胞
B-2细胞
表面标志
CD5+,mIgM CD5- mIgM mIgD
分布 初次产生时间
腹腔 胸腔 肠粘膜 固有层
➢ Igα/Igβ
转导抗原与BCR结合的信号 ( 胞内ITAM )
参与mIg链的表达与转运
二、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1、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CD225
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CD21:CR2、EB病毒受体
2、 CD72
各分化阶段B细胞
双向调节B活化
CD72,胞内有ITIM,抑制第一信号
4.CD80和CD86
5. LFA-1(CD11a/CD18) 和 ICAM-1(CD54)
四、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
LPS受体 LPS-LPS受体*B细胞 B细胞活化
五、其他膜分子
CD22:特异表达于B, 介导B-M,B-T及B-B间作用
CD20:促B增殖 分化 CD32:FcγRⅡ-b
第一课件网
第二节 B细胞亚群
第一课件网
★ 提呈抗原:启动T细胞活化 有效结合可溶性抗原 活化B表达B7(CD80/CD86)
★免疫调节: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 造血过程(通过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
小结
• 掌握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掌握B细胞亚群及特点 • 掌握B细胞的功能
B1细胞
B1细胞表面表达 CD5、mIgM B1细胞的功能:参与固有免疫
抗微生物感染 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 诱发自身免疫病
B2细胞
通常所指的B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性质
B-1细胞
B-2细胞
表面标志
CD5+,mIgM CD5- mIgM mIgD
分布 初次产生时间
腹腔 胸腔 肠粘膜 固有层
➢ Igα/Igβ
转导抗原与BCR结合的信号 ( 胞内ITAM )
参与mIg链的表达与转运
二、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1、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CD225
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CD21:CR2、EB病毒受体
2、 CD72
各分化阶段B细胞
双向调节B活化
CD72,胞内有ITIM,抑制第一信号
4.CD80和CD86
5. LFA-1(CD11a/CD18) 和 ICAM-1(CD54)
四、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
LPS受体 LPS-LPS受体*B细胞 B细胞活化
五、其他膜分子
CD22:特异表达于B, 介导B-M,B-T及B-B间作用
CD20:促B增殖 分化 CD32:FcγRⅡ-b
第一课件网
第二节 B细胞亚群
第一课件网
【医学免疫学】第9章 B淋巴细胞
B2细胞: CD5-,特异性B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 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单特异性),介导对蛋白质类抗原 ( TD-Ag )的应答,可产生以IgG为主的各类抗体及 免疫记忆。
三、B细胞的功能
产生抗体: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 提呈可溶性抗原 免疫调节-1趋化MΦ、DC、NK、 Th等
(2)CD80和CD86( B7-1和 B7-2,即B7) 表达在活化B细胞和其他APC表面。 与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CTL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黏附分子:ICAM-I, LFA-1等
二、B细胞亚群
B1细胞: CD5+,非特异性B细胞,参与固有免疫 主要分布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 主要介导对多糖抗原( TI-Ag )的应答,产生低亲和 力的、多反应性的IgM类抗体;可产生天然抗体和多 种自身抗体。
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mIgD;浆细胞膜不表达mIg; 记忆B细胞不表达mIgD。
Ig /Ig (CD79a和CD79b):胞浆区含有ITAM 功能是转导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
BCR-Ig /Ig 复合物
2.B细胞共受体 (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非共价相联, 作用:增强B细胞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 /Ig 共同转导抗原刺激 信号。
CD19----转导活化信号
CD21----即CR2,为C3d的受体 ----也是EB病毒的受体,与EB病毒感染B细 胞有关。
iC3b可裂解为C3c、C3f、C3dg=C3d+C3g)
3、 共刺激分子 (1)CD40
主要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表面 CD40与CD40L(活化T细胞表面)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 的第二信号。
三、B细胞的功能
产生抗体: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 提呈可溶性抗原 免疫调节-1趋化MΦ、DC、NK、 Th等
(2)CD80和CD86( B7-1和 B7-2,即B7) 表达在活化B细胞和其他APC表面。 与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CTL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黏附分子:ICAM-I, LFA-1等
二、B细胞亚群
B1细胞: CD5+,非特异性B细胞,参与固有免疫 主要分布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 主要介导对多糖抗原( TI-Ag )的应答,产生低亲和 力的、多反应性的IgM类抗体;可产生天然抗体和多 种自身抗体。
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mIgD;浆细胞膜不表达mIg; 记忆B细胞不表达mIgD。
Ig /Ig (CD79a和CD79b):胞浆区含有ITAM 功能是转导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
BCR-Ig /Ig 复合物
2.B细胞共受体 (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非共价相联, 作用:增强B细胞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 /Ig 共同转导抗原刺激 信号。
CD19----转导活化信号
CD21----即CR2,为C3d的受体 ----也是EB病毒的受体,与EB病毒感染B细 胞有关。
iC3b可裂解为C3c、C3f、C3dg=C3d+C3g)
3、 共刺激分子 (1)CD40
主要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表面 CD40与CD40L(活化T细胞表面)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 的第二信号。
C9 B 淋巴细胞(医学免疫学)
一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2. Igα/Igβ(CD79a/CD79b) 1.均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2.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 3.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 序
二 B细胞共受体
B细胞表面的CD19与 CD21及CD81非共价 相联,形成B细胞的 多分子共受体,能增 强BCR与抗原结合的 稳定性并与Igα/Igβ共 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 第一信号。
16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分化发育 • 祖B细胞( pro B cell) • 前B细胞 (pre B cell) • 未成熟B细胞 (immature B cell) • 成熟B细胞 (mature B cell)
17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三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分化发育 1.祖B细胞( pro-B cell) • 重链可变区基因开始重排,但此时没有mIgM的 表达。 • 开始表达Igα/ Ig β异源二聚体。
21
四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未成熟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 克隆清除 • 失能 • 受体编辑
22
克隆清除 克 隆 清 除
23
三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分化发育 受 体 编 辑
24
三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分化发育 失能
在某些情况下,未成熟B细胞与自身抗原结合可 引起mIgM表达下调,这类细胞虽然可以进入外周淋 巴器官,但对抗原刺激不产生应答。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由哺乳动物 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 化发育而来。
成熟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 巴滤泡内,约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20%。
介导体液免疫,抗原递呈。
基本概念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
功能基因 (有转录活性) 6
7
8
(二)基因重排 (形成功能基因)
H链为例
V…D…J…C V…DJ…C
VDJ…C
VDJC
随机重排可形成的多样性为65276=10530
9
10
VH基因的重排可诱导VL基因的重排 V…J…C VJ…C VJC
11
12
(四)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32
第十一章 B 淋巴细胞
一、B细胞表面分子 二、B细胞亚群分类 三、B细胞的功能
33
第二节、B细胞亚群分类:
按表达CD5划分:
表面分子: BCR: 发生分化分布 补充更新 针对43;
B2细胞(普通B细胞)
CD5 -
SmIgM
SmIgD、 SmIgM
29
30
第一节 B细胞表面分子
三. 协同刺激分子
1. CD40分子: 配体:T细胞上CD40L。 作用:是辅助B细胞充分活化的最重要分子
2. CD27, 配体: CD70 3. CD70, 配体: CD27 4. CD80/CD86, 仅在活化B细胞表达
31
第一节 B细胞表面分子
四. 其它膜表面分子: 1. 丝裂原受体:脂多糖(LPS)受体。 2. MHC分子:B细胞表达MHC-I类和II类分子。 3. 细胞因子受体:如IL-2R、IL-4R、IL-5R等。 4. 补体受体、 Fc受体:
35
36
B细胞分化成熟与BCR
骨髓内Ag非依赖性分化成 原B细胞 熟
Ag
外周Ag刺激 后分化成熟
SmIgD
SmIgM
SmIgM SmIgD
前B细胞 幼稚B细胞 成熟B细胞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无
无
胞质出
IgM
IgM
BCR表
大量分泌Ig
现μ链
IgD
达增加
BCR表达下
Ig类别
降、消失
转换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未成熟B细胞通过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受体编辑、 克隆无能(anergy)等机制形成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
•克隆清除: 未成熟B细胞BCR与自身抗原以 高亲和力结合,则该细胞发生凋 亡。由此,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 隆被清除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表面分子:BCR复合物,共 受体,协同刺激分子,MHC分子等
B细胞亚群:B-1细胞;B-2细胞 B细胞主要功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活
化B细胞可向T细胞提呈可溶性抗原
BCR与TCR识别抗原的比较
•BCR-Iga、Ig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BCR-抗原 •直接结合游离抗原 •可与任何蛋白质抗原发生应答 •识别抗原表位空间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共受体 协同刺激分子 其他表面分子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CR-Igα/Igβ)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mIg)
(二) Igα/Igβ (CD79a/CD79b)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 和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 面,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H链基因
胚
(40)
(25)
系
基
κ链基因
因
结
λ链基因
构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1.胚系基因
V1
V2 V3
Vn D1 D2 D3 Dn J1 J2 J3 J4 Cm Cd Cg Ce Ca
医学免疫学第九,十章 B、T 淋巴细胞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通过重组酶的作用实 现的。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9
重组酶包括:①重组激活酶基因(RAC)②末端脱 氧核苷酸转移酶③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重组酶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D)J基因片段中个选择 1个V片段,1个D片段和一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形 成V(D)J连接,最终表达为有功能的BCR
4.体细胞高频突变:在已完成Ig基因重排的基础上 ,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 激后发生。不仅能增加抗体的多样性,而且可导致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4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造血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
CD32 有a和b两种亚型,其中b亚
型即FcγRIIB ,负向调控B细胞 的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38
Fc受体 (1) 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基序。
52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HSC在骨髓中分化成淋巴样祖细胞。可经血液循 环进入胸腺,在胸腺中完成T细胞的发育,成为成 熟T细胞,再经血液循环进入外周淋巴器官,主要 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接受抗原刺 激发生免疫应答。
高 糖类 多反应性 IgM>IgG
低/无 低/无
B-2 -
出生后 由骨髓产生
低 蛋白质 单特异性,尤其在免疫后 IgG>IgM
高 有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43
第四节 B细胞的功能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9
重组酶包括:①重组激活酶基因(RAC)②末端脱 氧核苷酸转移酶③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重组酶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D)J基因片段中个选择 1个V片段,1个D片段和一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形 成V(D)J连接,最终表达为有功能的BCR
4.体细胞高频突变:在已完成Ig基因重排的基础上 ,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 激后发生。不仅能增加抗体的多样性,而且可导致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4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造血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
CD32 有a和b两种亚型,其中b亚
型即FcγRIIB ,负向调控B细胞 的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38
Fc受体 (1) 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基序。
52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HSC在骨髓中分化成淋巴样祖细胞。可经血液循 环进入胸腺,在胸腺中完成T细胞的发育,成为成 熟T细胞,再经血液循环进入外周淋巴器官,主要 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接受抗原刺 激发生免疫应答。
高 糖类 多反应性 IgM>IgG
低/无 低/无
B-2 -
出生后 由骨髓产生
低 蛋白质 单特异性,尤其在免疫后 IgG>IgM
高 有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43
第四节 B细胞的功能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9章 B淋巴细胞
前 B 细胞 DNA
基因重排
V1
V2
V3
Vn
J1 J2 J3 J4 J5
C
Vn J1
J2
V3
J
3
V1
V2
J4 J5
C
成熟 B 细胞 DNA
V1
V2 J4 J5
C
初级转录本 RNA 剪切
V1
V2 J4 J5
C
V2 J4
J5
C
mRNA
V2 J4 C
VL
CL
1.胚系基因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V1
N-氨基酸插入
V、D、J片段连接多样性
95和96处, 由9个核苷酸 任意组合编 码2个氨基酸。
N-氨基酸插入
温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 室 张丽芳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somatic hypermutation)
成熟的B 细胞重排的V区基因,往往在抗原的 刺激下发生点突变,突变的频率非常高(每次细胞 分裂,大约每1000个bp中就有一对发生突变,而 其他体细胞的突变频率为10-10bp。)。
V2D2J3 J4
V2D2J3
Cm Cd
V2 D2 J3 Cm
J4 Cm Cd
J4
Cm
V2D2J3
Cd
V2 D2 J3 Cd
L
VH
Cm
L
VH
Cd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形成机制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combinatorial diversity)
Immature B cell recognises MULTIVALENT
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细胞
2、连接多样性(junctional diversity)
• 重排过程中V、D、J片段之间的连接并不准确,可以插入、
替换或缺失核苷酸,从而产生新的序列,显著增加BCR和
Ig的多样性。 – 密码子错位,后序列不变; – 框架移位,后序列完全改变; – N序列插入:TdT 能将N-核苷酸插入待接DNA 断端。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 胚系阶段分隔的基因片段,在细胞发育过程中通过多种 机制发生重排,产生数量巨大的特异性抗原受体,以识 别不同的抗原。
1. 组合多样性(combinational diversity); 2. 连接多样性(junctional diversity); 3. 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 4.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Ig/Ig
B细胞的发育阶段
• 替代性BCR复合物 • 表达于Pro-B和Pre-B细胞,属免疫球蛋白家族。 • λ5链和Vpre-B链组成假轻链(L),组成替代BCR。 • 传递Pre-B细胞进一步分化必不可少的信号。
(四)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 前B细胞发育至未成熟B细胞,膜表面开始表达mIgM, 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形成免疫耐受。 ① 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 ② 受体编辑; ③ 失能(anergy)。
• 在已完成基因重排的基础上,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 的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突变,可导致抗体的亲 和力成熟。 – 编码V区CDR部位的基因序列发生碱基的点突变。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1. 祖B细胞(pro-B cell) 2. 前B细胞(pre-B cell) 3. 未成熟B细胞(immature B cell) 4. 成熟B细胞(mature/naїver) B cell
b细胞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b细胞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在微生物学中,B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也被称为B淋巴细胞。
B细胞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体液免疫的应答。
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成熟的B
细胞表面覆盖有B细胞受体(BCR),它是一种膜结合型抗体。
当BCR与对应的抗原结合时,B细胞会被激活,并开始进行免疫应答。
激活的B细胞会经历分化,其中一部分会转化为浆细胞,开始
产生和分泌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能够与抗原结合并
中和病原体,促进其清除。
另一部分激活的B细胞会形成记忆B细胞,它们能够长期存活并在再次暴露于相同抗原时迅速反应,加速
免疫应答。
B细胞的功能在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
它们能够识别和应对各
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B细胞的活动在感
染和疫苗接种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此外,B细胞还参与体液免疫的其他方面,如调节免疫反应、
参与免疫记忆的形成和维持等。
它们与T细胞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过程。
总结来说,B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通过识别抗原并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应对微生物感染。
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
医学免疫学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
浙中医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
BCR对抗原的识别与TCR识别抗原不同:
① 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还能识别多肽、核酸、 多糖类、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抗原; ② BcR能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或识别抗 原降解所暴露表位的空间构象; ③ BCR对抗原的识别不需APC的加工和提呈,亦无 MHC限制性。
2. 对数期此期血清抗体量呈指数增长,抗原剂量及抗原性质是决定抗体 量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3. 平台期此期血清中抗体浓度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到达平台 期所需的时间和平台的高度及其维持时间,依抗原不同而异,有的平 台期只有数天有的长至数周。
4. 下降期由于抗体被降解或与抗原结合而被清除,血清中抗体浓度慢慢 下降,此期可持续几天至几周。
6
浙中医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7
(三) 细胞因子的作用
活化B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在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 胞因子(如IL-4,IL-5,IL-21)作用下大量增殖。细胞因子诱导 的B细胞增殖是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和继续分化的基础。
浙中医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8
(四) T、B细胞的相互作用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这种辅 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作用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CD40/CD40L- CD40 组成性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DC表面;
CD40L则表达在活化的Th细胞表面:CD40L 与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T细胞类似,如果只有第一信号没有第二信号,B 细胞不仅不能活化,反而会进人失能的耐受状态。
浙中医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首先IgM-Cu转换为连接Cy , Cα或Cs,因而分泌 的抗体类别转换为IgG , IgA或I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B LYMPHOCYTE
成熟B细胞的特性
?功能性BCR的表达 ?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35
B LYMPHOCYTE
B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抗原非依赖期:在中枢免疫器官中进行,与抗原刺激无关 ?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中进行,依赖抗原刺激
抗原非依赖期
多能干细胞 ? 祖B ? 前B ? 不成熟 B ? 成熟B
42
成熟B细胞
重链出 现类别 转换
轻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δ链
V1 V2
D2
J3 J4 Cm C? Cg Ce Ca
V1
V2 D2 J3 J4 Cm C? Cg Ce Ca
V2 D2J3 J4
V 2 D2J3
Cm C?
V2 D2J3 Cm
J4 Cm C?
Cm J4
V2 D2J3
C?
V2 D2 J3 C?
L
VH
Cm
L
VH
C? 22
B LYMPHOCYTE
23
24
die
各种亲和力BCR 的B细胞(升高和降低) 选择
高亲和力BCR 的B细胞
30
B LYMPHOCYTE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如 BCR 的多样性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在V、J 或V、D、J 片段的连接处可有一定的变化
范围,若丢失或插入几个氨基酸,即增加了其 V区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引起的多样性: 在已成熟的 B细胞发育过程中,V区
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 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
因得到表达
DH-JH连接 VH-DH-JH连接 Vκ-Jκ连接
Vλ -Jλ连接
Alletic exclusion
等位排斥
Alletic exclusion
Isotype exclusion 同种 型排斥
与C区基 因构成功 能性基因
B LYMPHOCYTE
B220 LOWCD43 +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B220 LOWCD43 +
替代轻链
Pre-B 受体 + CD43 -
IgM
DH-J H重排
VH-DH-JH重排
VL-JL重排
IgM IgD
早期祖B细胞
晚期祖B细胞
大前B细胞
小前B细胞
不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
重链基因 轻链基因 膜型重链
17
*重排机制
?重组酶 recombinase ?重组激活基因(RAG1 、RAG2 ) ?重组信号序列(RSS )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
12/23
7 spacer 9
V RSS
D RSS
J
12/23 “法则” 18
B LYMPHOCYTE
V1
V2
7 12 9
连接部氨基酸变化 连接部以后编码改变
GGC GTC GCG ACGT GAT ATC TAT GTA
29
3. 体细胞高频突变( Ag刺激下)
成熟B细胞 (基因已重排形成功能基因) 抗原、Th 、CK
活化、增殖、分化 (生发中心) 亲和力↑(成熟) பைடு நூலகம்区发生高频率的突变 改变特异性→新克隆产生→多样性↑
GC
T G A
A C T
CG
剪切
5'
AT CG
3'
D1 D2
J2 J3 C
一个IGHD (如IGHD2 ) 和一个 IGHJ (如IGHJ2 ) 基因片段 , 通过其两侧的 23bp-RSS 和12bp-RSS 被 拉拢在一起 , 它们之间的 DNA 片段形成环状并被 剪除, IGHD2 和IGHJ2 之 间被修复酶连接在一起。
此阶段若重链与轻链的基因重排发生错位时,这些细胞将发生凋亡。41
不成熟B细胞
重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轻链 V L
JH Cμ
编码完整轻链
BCR
这个阶段的B 细胞表面最早表达sIgM 分子。此时若受 到抗原的刺激,易致膜受体交联而产生负信号,使 B 细胞 不能进一步分化成熟。这可能是自身反应性 B 细胞克隆发 生流产,形成B 细胞耐受性的机制之一。
重排多样性
VH=65 × 27× 6=10530 V κ =40 × 5=200
V λ =30 × 4=120
H 链、 L 链配对的多样性
10530 × 200 × 120=2.5 × 108
28
2.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不精确连接
(核苷酸丢失)
N区核苷酸插入
(只发生在 H链)
结果:
V
D
J
N
N
重新连接后插入的核苷酸称为 N区
Ig基因重排及高频突变
突变频率是其他基因的百万倍
31
BCR多样性和 CDR3
VH VL
骨架区 CDR1 CDR2
V
V
V
V
V
V
CDR3
VDJ
VJ
体细胞高频 突变
重排、连接、突变
多样性主要发生在CDR3 对BCR 的特异性和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CDR3
32
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33
?骨髓造血微环境( HIM ) ?骨髓基质中的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中的粘附分子 是B细胞发育的必要条件
IMMUNOCYTE
免疫细胞
?B lymphocyte ?T lymphocyte ? APC和抗原提呈
1
2
依赖于骨髓或法氏囊发 育的淋巴细胞,负责体液免 疫和抗原递呈功能,参与抗 细胞外感染微生物、速发型 变态反应、溶细胞型变态反 应、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3
B LYMPHOCYTE
B细胞的来源与分布
仍处于胚系(germ line) 状态.,但出现替代轻链。
重链 V H
DH JH Cμ
编码D H JH Cμ
VL 轻链(胚系)
JH Cμ
替代BCR
l 5基因 Vpro-B 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39
前B细胞(pre-B)
早期前细胞
重链 V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VL 轻链(胚系)
? 人类B细胞来自骨髓,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人B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 ~ 25% ? 在淋巴结中占淋巴细胞的25% ? 在脾脏中为淋巴细胞的50% ? 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 ? 胸腺中B淋巴细胞含量较少(<1% )
4
B LYMPHOCYTE
成熟B细胞的特性
? 功能性BCR的表达 ?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 ? 链基因: 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由 V、J 、C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 l 链基因: 位于第22号染色体上长臂上,由 V、J 、C 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人BCR的功能性基因片段数
肽链 所在染色体
H
14
V
D
(Variable) (Diversity)
95(50) 27
J
(Joining)
9(6)
C
两种轻链之间的排斥,一个BCR
和Ig分子只表达一种轻链, κ或
25
B LYMPHOCYTE
BCR/Ig 基因表达的特点
? 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 ):是指对于一个特定的 B 细胞,其两个 同源染色体上编码重链或轻链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其中一个得到 表达的现象
? 同种型排斥(isotype exclusion ): 是指一个 BCR 分子的两个轻链, 只能表达相同的 ? 链或 l 链, 其表达频率在不同的物种有所不同
基因发生突变,即增加了其基因库的容量
H
?
l
V
65
40
30
D
27
J
6
5
4
V? D? J
10530
200
120
IgH 、? 、l 链的组合
10530 ? (200 + 120 )≈ 3.5 ? 106
不准确的连接
多样性至少增加 3000 倍
核苷酸插入
多样性增加 100 倍
可能出现的组合
1011~1012
JH Cμ
前受体
l 5基因 Vpro-B 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40
晚期前B细胞
重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VL JH Cμ 轻链(重排)
前受体
l 5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前受体对B 细胞分化早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介导的信号可导致:
A 、 细胞大量增殖;B、 RAG-1/RAG-2 的表达短暂下调;C 、上述 重排终止。
轻链
DH-JH _ _ _
VH-DH-JH _ _ _
VH-DH-JH Vpre-B + l 5
胚系κ+λ
μ
VH-DH-JH
Vpre-B + l 5 VL-JL
μ
VH-DH-JH VL-JL μ
替代轻链
κ/λ
κ/λ
VH-DH-JH VL-JL μ+δ κ/λ
38
祖B细胞(pro B)
早祖B 细胞阶段:首先发生Ig 重链DH JH的重排. 晚祖B 细胞阶段:开始编码无V片段基因产物的μ链。轻链
V基因片段(variable gene segment) D基因片段(diversity gene segment) J基因片段(joining gene segment) C基因片段(constant gene segment)
B LYMPHOCYTE
成熟B细胞的特性
?功能性BCR的表达 ?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35
B LYMPHOCYTE
B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抗原非依赖期:在中枢免疫器官中进行,与抗原刺激无关 ?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中进行,依赖抗原刺激
抗原非依赖期
多能干细胞 ? 祖B ? 前B ? 不成熟 B ? 成熟B
42
成熟B细胞
重链出 现类别 转换
轻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δ链
V1 V2
D2
J3 J4 Cm C? Cg Ce Ca
V1
V2 D2 J3 J4 Cm C? Cg Ce Ca
V2 D2J3 J4
V 2 D2J3
Cm C?
V2 D2J3 Cm
J4 Cm C?
Cm J4
V2 D2J3
C?
V2 D2 J3 C?
L
VH
Cm
L
VH
C? 22
B LYMPHOCYTE
23
24
die
各种亲和力BCR 的B细胞(升高和降低) 选择
高亲和力BCR 的B细胞
30
B LYMPHOCYTE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如 BCR 的多样性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在V、J 或V、D、J 片段的连接处可有一定的变化
范围,若丢失或插入几个氨基酸,即增加了其 V区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引起的多样性: 在已成熟的 B细胞发育过程中,V区
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 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
因得到表达
DH-JH连接 VH-DH-JH连接 Vκ-Jκ连接
Vλ -Jλ连接
Alletic exclusion
等位排斥
Alletic exclusion
Isotype exclusion 同种 型排斥
与C区基 因构成功 能性基因
B LYMPHOCYTE
B220 LOWCD43 +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B220 LOWCD43 +
替代轻链
Pre-B 受体 + CD43 -
IgM
DH-J H重排
VH-DH-JH重排
VL-JL重排
IgM IgD
早期祖B细胞
晚期祖B细胞
大前B细胞
小前B细胞
不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
重链基因 轻链基因 膜型重链
17
*重排机制
?重组酶 recombinase ?重组激活基因(RAG1 、RAG2 ) ?重组信号序列(RSS )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
12/23
7 spacer 9
V RSS
D RSS
J
12/23 “法则” 18
B LYMPHOCYTE
V1
V2
7 12 9
连接部氨基酸变化 连接部以后编码改变
GGC GTC GCG ACGT GAT ATC TAT GTA
29
3. 体细胞高频突变( Ag刺激下)
成熟B细胞 (基因已重排形成功能基因) 抗原、Th 、CK
活化、增殖、分化 (生发中心) 亲和力↑(成熟) பைடு நூலகம்区发生高频率的突变 改变特异性→新克隆产生→多样性↑
GC
T G A
A C T
CG
剪切
5'
AT CG
3'
D1 D2
J2 J3 C
一个IGHD (如IGHD2 ) 和一个 IGHJ (如IGHJ2 ) 基因片段 , 通过其两侧的 23bp-RSS 和12bp-RSS 被 拉拢在一起 , 它们之间的 DNA 片段形成环状并被 剪除, IGHD2 和IGHJ2 之 间被修复酶连接在一起。
此阶段若重链与轻链的基因重排发生错位时,这些细胞将发生凋亡。41
不成熟B细胞
重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轻链 V L
JH Cμ
编码完整轻链
BCR
这个阶段的B 细胞表面最早表达sIgM 分子。此时若受 到抗原的刺激,易致膜受体交联而产生负信号,使 B 细胞 不能进一步分化成熟。这可能是自身反应性 B 细胞克隆发 生流产,形成B 细胞耐受性的机制之一。
重排多样性
VH=65 × 27× 6=10530 V κ =40 × 5=200
V λ =30 × 4=120
H 链、 L 链配对的多样性
10530 × 200 × 120=2.5 × 108
28
2.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不精确连接
(核苷酸丢失)
N区核苷酸插入
(只发生在 H链)
结果:
V
D
J
N
N
重新连接后插入的核苷酸称为 N区
Ig基因重排及高频突变
突变频率是其他基因的百万倍
31
BCR多样性和 CDR3
VH VL
骨架区 CDR1 CDR2
V
V
V
V
V
V
CDR3
VDJ
VJ
体细胞高频 突变
重排、连接、突变
多样性主要发生在CDR3 对BCR 的特异性和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CDR3
32
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33
?骨髓造血微环境( HIM ) ?骨髓基质中的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中的粘附分子 是B细胞发育的必要条件
IMMUNOCYTE
免疫细胞
?B lymphocyte ?T lymphocyte ? APC和抗原提呈
1
2
依赖于骨髓或法氏囊发 育的淋巴细胞,负责体液免 疫和抗原递呈功能,参与抗 细胞外感染微生物、速发型 变态反应、溶细胞型变态反 应、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3
B LYMPHOCYTE
B细胞的来源与分布
仍处于胚系(germ line) 状态.,但出现替代轻链。
重链 V H
DH JH Cμ
编码D H JH Cμ
VL 轻链(胚系)
JH Cμ
替代BCR
l 5基因 Vpro-B 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39
前B细胞(pre-B)
早期前细胞
重链 V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VL 轻链(胚系)
? 人类B细胞来自骨髓,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人B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 ~ 25% ? 在淋巴结中占淋巴细胞的25% ? 在脾脏中为淋巴细胞的50% ? 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 ? 胸腺中B淋巴细胞含量较少(<1% )
4
B LYMPHOCYTE
成熟B细胞的特性
? 功能性BCR的表达 ?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 ? 链基因: 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由 V、J 、C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 l 链基因: 位于第22号染色体上长臂上,由 V、J 、C 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人BCR的功能性基因片段数
肽链 所在染色体
H
14
V
D
(Variable) (Diversity)
95(50) 27
J
(Joining)
9(6)
C
两种轻链之间的排斥,一个BCR
和Ig分子只表达一种轻链, κ或
25
B LYMPHOCYTE
BCR/Ig 基因表达的特点
? 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 ):是指对于一个特定的 B 细胞,其两个 同源染色体上编码重链或轻链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其中一个得到 表达的现象
? 同种型排斥(isotype exclusion ): 是指一个 BCR 分子的两个轻链, 只能表达相同的 ? 链或 l 链, 其表达频率在不同的物种有所不同
基因发生突变,即增加了其基因库的容量
H
?
l
V
65
40
30
D
27
J
6
5
4
V? D? J
10530
200
120
IgH 、? 、l 链的组合
10530 ? (200 + 120 )≈ 3.5 ? 106
不准确的连接
多样性至少增加 3000 倍
核苷酸插入
多样性增加 100 倍
可能出现的组合
1011~1012
JH Cμ
前受体
l 5基因 Vpro-B 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40
晚期前B细胞
重链 V H D H JH Cμ
编码完整μ 链
VL JH Cμ 轻链(重排)
前受体
l 5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 蛋白
前受体对B 细胞分化早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介导的信号可导致:
A 、 细胞大量增殖;B、 RAG-1/RAG-2 的表达短暂下调;C 、上述 重排终止。
轻链
DH-JH _ _ _
VH-DH-JH _ _ _
VH-DH-JH Vpre-B + l 5
胚系κ+λ
μ
VH-DH-JH
Vpre-B + l 5 VL-JL
μ
VH-DH-JH VL-JL μ
替代轻链
κ/λ
κ/λ
VH-DH-JH VL-JL μ+δ κ/λ
38
祖B细胞(pro B)
早祖B 细胞阶段:首先发生Ig 重链DH JH的重排. 晚祖B 细胞阶段:开始编码无V片段基因产物的μ链。轻链
V基因片段(variable gene segment) D基因片段(diversity gene segment) J基因片段(joining gene segment) C基因片段(constant gene se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