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七章 教学(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第七章教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填空)–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备课•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
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
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1)备课的意义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备课的要求(填空)①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研究教法)(填空、简答)A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B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C设计教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②备课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填空)A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要求,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安排,各课题所需要运用的教学手段等。
B课题计划–在制定好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制定出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及备课时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必要的教具。
此外,教师还要考虑课题之间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
C课时计划–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
与上述两种计划相比,课时计划是更直接、更具体的教学准备。
它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五大环节
教学五大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五大环节主要包括导入新课、讲述新知、
巩固练习、总结归纳以及布置作业,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基本流程。
对于所有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遵循相应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才能
保证教学的质量。
那么教学五大环节哪些呢?
教师应遵循的教学五大环节包括:
一、导入新课
作用:每堂课的开头相当重要,直接关系着这节课的整体效果,因此
对于导入新课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注意吸引
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知
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新知。
讲授新知识的时候一般都选择那些通俗
易懂的方式,当然不同教室的教学方法不一样,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
三、巩固练习
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课堂上一定要进行巩
固练习,课下通过习题进行巩固。
四、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一节课的重要内容,每节课讲完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重点练习。
五、布置作业
每节课下课的时候要注意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的方式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上面这些基本流程,当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己添加一些比较个性化的流程,只要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就可以。
英语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
英语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
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以下六个基本环节:
1. 前期准备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材、准备教学辅助工具等。
只有充分准备,教师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讲解与示范
在这个环节,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传授知识。
教师需要清晰明了地向学生传达知识点,并通过具体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4. 练习与巩固
练习与巩固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5. 拓展与延伸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和延伸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示相关资料等方式来增进学生的学习深度。
6. 总结与反馈
总结与反馈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六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只有充分重视这些环节,并合理组织教学流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
数学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数学教学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有着六个超有趣的基本环节呢。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这就像是一场魔术表演的开场。
老师得像个神秘的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个特别的东西来吸引大家的眼球。
比如说,要讲三角形内角和,老师可能会拿出个奇形怪状的三角形道具,然后故作神秘地问:“这个三角形的角里可藏着大秘密,你们猜是啥?”这一下就把同学们的好奇心像气球一样吹起来了。
接着是新授环节。
这时候老师变成了探险家,带着同学们在数学的神秘森林里探索。
那些数学知识就像是森林里闪闪发光的宝藏。
老师得小心翼翼又充满激情地把宝藏的位置和挖掘方法告诉大家。
就像讲函数的时候,老师得像个超级导游,带着大家在函数的图像和概念里穿梭,还得时刻提防着大家被那些复杂的式子弄晕,那感觉就像在走钢丝。
然后是练习环节。
这就像是一场数学武林大会,同学们都是小侠客。
练习题就是一个个小怪兽,大家要用刚学到的数学功夫去打败它们。
有的同学做起来得心应手,就像武林高手过招,三两下就把怪兽打得落花流水;而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被怪兽追得满场跑,那场面就像小老鼠见了大猫一样。
小组讨论这个环节呢,就像是一场热闹的集市。
同学们像小商贩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拿出来摆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就像两个小孩在抢一个心爱的玩具。
不过最后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像烟花一样绚烂。
再就是课堂小结。
老师就像个收纳大师,把刚刚散落一地的知识珍珠一颗颗串起来。
这时候同学们也像刚从游乐场玩了一圈的孩子,要整理下自己的收获。
如果前面的环节是一场狂欢派对,这就是派对结束后的清理工作,虽然没那么热闹,但也至关重要。
最后是作业布置环节。
这就像是给同学们发了一把把小钥匙,让他们回家去打开更多数学知识的小盒子。
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情况,给不同的钥匙,有的是简单的小铜钥匙,有的则是有点难度的银钥匙,那些学霸可能拿到的就是金钥匙啦。
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这么循环着,每一轮都像是一场新的有趣旅程,带着同学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越走越远。
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的,如果某一环节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
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这些环节提出质量上的要求。
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
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好课是教师加强教学的计划性、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及教学对象不断变化,不仅青年教师要认真备课,即使是很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备课;不仅对新教材要备课,即使对熟悉的教材也要备课。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
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学习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个别活动。
集体备课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的活动。
教师的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集体研究。
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的备课主要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写出计划。
(1)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阅读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本学科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掌握本学科在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钻研教科书就是教师要在掌握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系,熟悉掌握重要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明确哪些内容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概念由教师认真剖析,哪些规律应由学生自己探索,哪些内容必须引证、举例,哪些内容应该图示、板书等等。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熟悉邻近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便互相印证和参考。
参考书是教科书的补充。
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以便正确地把握并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
教师的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评定五大块。
五大块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科学的评价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经过一段时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测试与评估,可以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即检查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便及时地总结经验,作适当调整,它既能改进教学工作,又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长辈们的认可、赞许,评价与测试可以督促他们复习功课,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了解自己的薄弱点、薄弱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在以后的时间多加重视,提醒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自己一段时间学习以来的评价,可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再次,对家长而言,评估与测试可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子女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帮助,或者鼓舞、表扬,甚至批评,从而督促等等。
测试与评估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英语评价的内容极其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
评价还可分为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两种形式。
非测试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之一即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需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占主导地位。
如何有效地开展终结性评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现在很多小学英语终结性评价方法滞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得学生害怕英语学习,老师也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挫折感和失败感。
我认为小学英语评价应该在学生整体素质建构的层面上进行。
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以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
美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美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以美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教学准备美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学准备。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这包括查找相关教材、教具和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计划等。
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特点,以便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知识讲解知识讲解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师需要清晰明了地讲解概念、原理和技法,并提供实例和案例进行说明。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方式。
三、示范演示示范演示是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师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演示,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绘画和创作技巧。
教师可以示范绘画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包括线条的构建、色彩的运用和形体的表现等。
通过示范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美术技巧的实际操作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
四、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际的绘画和创作活动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以布置绘画任务或创作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尝试和实验来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并不断探索和发展个人的创作风格。
五、作品评价作品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构图、色彩运用、形象表现等方面。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和创作水平。
六、总结反思总结反思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绘画和创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方向。
通过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准备、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实践操作、作品评价和总结反思。
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
1.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该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确定本次教学的具体目标,以便明确教学方向和评价标准。
- 设计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和具体课时安排等。
- 准备教学素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包括教案、PPT、实验器材等。
- 制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需要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是教师将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用到具体教学中的过程。
这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呈现做好铺垫。
- 教学展示: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 学生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 教学辅助: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手段,辅助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展示,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准确、全面评估的过程。
这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学生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 教师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合作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 测试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量评价。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或发现的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这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教师经验总结:教师通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教学实施-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教学实施-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单选题]1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不包(江南博哥)括()。
A.了解学生B.钻研教材C.设计教法D.布置作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备课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单选题]2.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
A.教学结构合理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C.板书有序D.教学方法适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单选题]3.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A.单元备课B.学年备课C.课时备课D.学期备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
它是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备课。
[单选题]4.一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质量指标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题中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拉开了考生得分的差距。
故选D。
[单选题]5∙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OO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D.教学氛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单选题]6.()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积极B.权威C.民主D.消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课堂行为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一部分——备课的流程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1、钻研教学材料:读课程标准、读课本、读参考资料。
2、理解学生:学生认知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
3、设计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确定基本的教学模式,比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讲授学习等等。
(介绍几种国外、国内常用的教学模式)4、拟定教学计划:学科学期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第二部分——编写教案教案的定义: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或方案。
按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案和简案。
重点介绍条目式教案。
1、条目式教案的基本结构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
重点讲解如何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这是教案撰写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项目和步骤,要求步骤结构清晰、文字表达详细、突出重难点。
其基本步骤是: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3、教学新课(教学步骤)4、小节5、布置作业展示一篇完整的条目式教案第三部分——上课1、我国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等)2、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单班制:一到六年级全部集中上课。
二级复班:1、3年级一个班,2、4年级一个班。
三级复班:1、3、5一个班,2、4、6一个班。
3、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统计图)及使用的基本要求演示法、实验法:最好演示准备,演示过程中要配合精炼的讲解,要让学生自主练习,最后与学生共同分析、观察、比较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谈话法:师生间交互的交流、提问、讨论。
问题要有启发性,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谈话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回答实行小结。
4、教学手段:小学教学手段是指小学教师为提升教学效率而采用的一切器具、设备和设施。
第四部分——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教学设计六个基本环节口诀
教学设计六个基本环节口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设计中,有六个基本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它们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六个基本环节,以及相应的口诀,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看清方向”目标确定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也是设计过程的起点。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只有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性、可达性和可操作性。
口诀:看清方向,方能行动。
二、知识选择——“知行合一”知识选择是教学设计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教师应该对所选择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来传授知识。
口诀:知行合一,知识有慧。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口诀:多样化,才有活力。
四、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第四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口诀: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五、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第五个基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口诀:循序渐进,才能有成。
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
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一、引言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基本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
教学基本环节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等。
健全的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能够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能够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制度化的管理能够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培训和指导,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基本环节管理制度的内容1. 教学准备阶段(1)教学计划的制定。
学校应当为每个学期及每个学科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
(2)教学资源的准备。
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用具和学习环境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教师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2. 教学实施阶段(1)教学过程的规范。
教师应当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规范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和深入。
(2)师生互动的促进。
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阶段(1)学生评价。
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
(2)教师评价。
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价,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 教学改进阶段(1)教学总结。
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教学改进。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进行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中做一个计划。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进行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藉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
总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一)备教材。
它包括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
钻研课程标准。
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
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钻研教科书。
研究分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注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
因为同一内容可以用来达到多种不同的目的,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
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如上所述,在处理教科书的时候,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以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为标题,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包括备课、导入、讲解、示范、练习、训练、总结和作业。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组合,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
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备课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兴趣、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第一环节。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导入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讲故事等方式进行,要注意把握好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讲解是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
在讲解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解释、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讲解要注意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语言流畅,注重语音语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教学影片等辅助工具来增加讲解的效果。
示范是教学过程中展示技能和操作方法的环节。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模拟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技能的正确方法和操作步骤。
示范要注重细节,注意讲解关键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模仿示范的内容。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环节。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练习可以包括课堂练习、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形式,要注意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题。
训练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环节。
在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训练活动、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实际应用。
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结是教学过程中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的环节。
简述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
简述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引导、讲授、实践、巩固和评价。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实施的第一步,是教师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理、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教学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引导引导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讲授是教学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讲解中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践实践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可以组织实验、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巩固巩固是教学实施的必要环节,通过巩固学习成果,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小测验、课堂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性的训练和巩固性的评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评价评价是教学实施的必备环节,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引导、讲授、实践、巩固和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简述教学活动基本环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教学活动基本环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学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经过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准备、实施和评价与反思,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准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的阶段,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等。
在教学准备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实施作好充分准备。
其次,教学实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学评价与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
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问题,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只有通过充分准备、高质量实施和科学评价与反思,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因此,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该注重这些基本环节的实施,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将会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首先对教学活动基本环节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教学活动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对本文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教学活动基本环节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一)明确教学目标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循着逐级细化的思路,从学段培养目标、学期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逐级分解细化。
3.依据学习理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对初步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估,进而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4.依据教学目标表述规范对最终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表述。
(二)钻研理解教材方法:整体把握法、单元教学法、单篇钻研法、教例收集法、专题比较法、立体展现法。
(三)分析研究学生1.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
2.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
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研究学生的方法:观察法、问卷发、谈话法、自我介绍法、总结法等。
(四)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各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本课题上课类型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必要教具。
)3.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型、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备注等。
二、上课(一)课的类型与结构1.单一课的结构(1)传授新知识的课——新授课。
结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并揭示课题意义;教授新教材;概括小结本课重点;布置作业。
(2)培养技能的课——练习课、实验课。
结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说明练习或实习的目的要求;讲解示范、分析例题或说明有关方法;学生进行练习或操作;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注意点;布置课外作业。
(3)巩固知识的课——复习课。
结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说明复习的要求和重点;教师采用适当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小结,进一步明确教材重点、难点和内在联系;布置课外作业。
(4)检查知识技能的课——测验课或考试课。
结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宣布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口头检查或书面检测或实际操作测验;对检查作出小结、分析评定。
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1、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始——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它可以为教学活动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培训。
课前准备的内容包括:教师做好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了解学生从过去课程中学习到的进步程度;准备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潜力、年龄和性别调整;复习必要的考试资料;检查教室的清洁状况;准备教学用品和教具。
2、上课期间——课堂教学活动开始。
上课期间,教师要把内容呈现完整正确,有条理,要有生动的形式,使学生受益累累。
教师举一反三、具体归纳、举实例说明要点,并联系广泛,以把学习知识通过实践形式传递给学生。
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及时调节,给学生提出有益的思考、见解,引导学生持续思考研究,以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结束——实践检验和反馈。
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步行动是通过实践检验和反馈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及时确定教学效果。
方式可以通过小考、抢答等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让学生熟悉概念表达,在这个环节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整改;也可以布置作业,为下一次上课课堂做准备;也可以举行练习和讨论活动,使学生熟悉并有参与感。
4、课间休息——进行课外活动。
课堂活动完成后,学生有休息、消化、活动的空间,可以进行课外活动,比如开展社会实践,进行体育活动、群技、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互相了解,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师生互动良好的情感。
5、课程结束——收量评估和总结。
在教学活动完毕以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收集整理和评估,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调节教学过程,根据调查、评估情况,对教学方式、内容做出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教学策略,起到闭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进行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中做一个计划。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进行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藉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
总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一)备教材。
它包括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
钻研课程标准。
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
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钻研教科书。
研究分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注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
因为同一内容可以用来达到多种不同的目的,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
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如上所述,在处理教科书的时候,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
尽管成套教材有个好处,就是教师不必承担开发课程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它可能有超时空性,也许不适合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情况,如资料中的语言也许不是当地的语言,或内容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情景关系不紧密,或编排结构不适合于某一地区的某一群体学生学习。
因此,不要以为统一的教科书是不容质疑的,只要按照它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教学。
即使对于以国家制订的教学文件为依据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在面对他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也有责任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更动、修改或加以补充,以便最好地适合于自己的情景。
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懂”就是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
“透”就是要求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化”就是要求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掌握了教材。
(二)备学生。
备学生要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等。
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
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人。
备学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
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往的从备教材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三)备目标。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四类:认知领域、心理动作领域、情感态度领域、人际交往领域。
对备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教学目标不能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式活动安排;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验、可操作的句子陈述,包括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和行为接受的标准;不要用抽象模糊的词语,如“理解”、“欣赏”、“培养”、“体会”等陈述教学目标。
(四)备检测。
检测的目的不只是评定学生成绩,还包括确定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以明确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教学补救提供依据。
在很多情况下,检测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某一试题上都出现了错误,则判定可能是教学出了问题。
每个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至少要有一个检测项目落实,必要时可用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来检查一个教学目标;用最适当的评估手段检测不同的学习结果;检测题中的条件必须与教学具体目标保持一致。
二、上课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导入是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主要起着集中注意、稳定情绪和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
导入一般不宜占用过长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整个的教学进程。
实践经验表明,一般以2—3分钟较为适宜。
导入的类型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
课中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系指从导入新课到结束前的这个时间段。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最终如何取决于课中是否实施合适的教学策略。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先行组织策略。
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一种对新旧知识起连接作用的陈述,被称为“先行组织”,以帮助学生顺利接受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把学习材料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这种作用犹如认识路线,指导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全过程。
先行组织的设计不是针对教授内容本身,而是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起着教学定向的作用。
先行组织策略的实施步骤是准备材料,设计学习过程,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从中抽象出新信息,运用活动强化。
2、问题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策略。
不少研究发现,当前90%以上的课堂提问是要求学生回答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可见,实施这一策略的要义是提出“有效的问题”。
编制有效的问题,可从下列几方面考虑:提出“假设”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事物加以思考;提出“比较”的问题,对资料、观点、答案就其特征或关系比较异同;提出“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提出“整合”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多种资料、观点、原理,让学生演绎出新的观点;提出“类推”的问题,由已知原理、观点推出未知的原理、观点。
3、发散、集中教学策略。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间进行“脑力震荡”,然后,教师、学生进行比较、优选,集中到最佳答案上来。
运用该策略要找准发散点,给学生以充足时间进行发散与集中思考。
4、反思教学策略。
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检讨教学、学习活动。
逆向思维具有逆向性、批判性和新奇性等特点。
逆向性指从对立的角度、反方向的动态过程中思考问题;批判性指克服思维定式,排除实验、习惯及逻辑常规的干扰,向传统提出挑战与批判;新奇性指逆向思维能在人们不经意的地方独辟蹊径,得出新奇结果。
逆向思维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师生共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5、练习策略。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随机穿插进行口头或书面、黑板上或本子里、个别或集体等多种形式练习,从而达到启迪、反馈、巩固、迁移的目的。
有效使用练习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练习的目的与功能选择练习的时机与形式。
②教会学生练习。
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他们各种练习的方法,使其学会练习。
③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此外,还有精讲精练策略、自主发展策略、学习指导策略、教书育人策略、因材施教策略、促进自我发展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主题探索策略等。
结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部分,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序解散”。
为此,教师需要课前做精心准备,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恰当地运用一些结束的方法或策略。
常用的这类方法、策略主要有:①系统归纳。
课临到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归纳总结,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②比较异同。
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对立、近似的概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找出异同,这有利于理解新概念,巩固旧概念。
③巧作铺垫。
在结束一节课时需要为后面的课巧设伏笔,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④巩固练习。
在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使新知巩固。
⑤曲终奏雅。
课结束时教师可用诗画、音乐结尾,或最后将讲课推向高潮时再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思索的余地。
当然,课的结束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和探索,就会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好的结束方法和策略。
三、布置、检查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
课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级授课制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下列几点:第一,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要适中。
第二,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例题或材料的照搬。
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三,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第四,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但不可牵强附会。
第五,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速度,给优生和差生分别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或帮助。
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辅导的方式有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
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