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矿瓦斯爆炸案例

煤矿瓦斯爆炸案例

煤矿瓦斯爆炸案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煤矿瓦斯爆炸案例一、矿井概况潘三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92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为300万t/年,1996年实际产量197万t,1997年计划产量210万t,1~10月实际产量173万t。

现有职工7493人,三班生产(早5~13时,中13~21时,夜21~5时)。

该矿井田走向9.2km,倾斜长5.5km,井田面积50.6平方公里,可采煤层13层,可采储量5.4亿t。

矿井为立井,主要集中运输大巷、分区石门及上下山开拓方式;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30m;目前开采一水平C13—1煤层,属气煤。

矿井现有东四、东三、西一、西二4个采区,共4个采煤面,其中3个综采面,1个高普面,有15个掘进工作面,其中有11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准备),4个岩石工作面(开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有东西两个风井,东风井采用两台GAF28.18-15.8-1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电动机型号为YR2000-6/1430型,功率为2000kW。

西风井采用两套GAF25-14.2-1型轴流风机配电动机YR1600-6/1430型。

矿井总进风量为18418m3/min,总回风量为19459m3/min。

其中,矿井西翼总进风量为6523m3/min,总回风量为7000m3/min;东翼总进风量为11895m3/min,总回风量为12459m3/min。

主井提升为2对16t 箕斗,井下运输采用12t蓄电池机车牵引5t底卸式和1.5t矿车。

1990年11月6日,经煤炭科学院抚顺分院以及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鉴定(原中煤公司煤总基字第520号文),C13-1煤层为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潘三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现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3.11m3/min,相对涌出量为15.12m3/t日。

瓦斯检查工教案-事故案例分析

瓦斯检查工教案-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提示: (1)首先是遇险矿工采取了自救措施,打开了压风管路,使遇险地点保持正压 通风。 (2)遇险矿工及时利用防爆电话向地面报警,使抢救工作有了目标,为抢救创 造了条件。 (3)矿上备有自救器,供抢救使用。 (4)采取措施得力,矿山救护队奋力抢救,争取了时间。
返回目录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5】
安全提示: 发现冒顶征兆后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确实是最好的避灾措施。否则,就会使 自己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返回目录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3】
某地方煤矿发生突水事故后,井下的7名矿工一同向灾区外撤退。当走到下山 底车场时,发现积水已将去路淹没。这时,一名青年工人急于脱险,自认为水性好、 熟悉巷道情况而不顾其他同志的劝阻贸然潜入水中,企图脱离灾区。结果,因在水 中迷失方向和被杂物缠绕而溺水身亡。而另外的6名遇险人员,由于在原地沉着正 确地避难待救,两个小时后,终于随着抢救工作开展、积水水位下降而全部安全撤 出灾区。
瓦斯检查工
-----事故案例分析
讲授: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某矿工人在掘进工作面违章爆破引发一堆小火,本来只要用简单扑打覆盖方法 就可将火扑灭。但发现着火后,由于无知和惊慌他却掉头就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更没有向调度室和任何人报告情况就偷偷地升井跑了。当有关人员在主风井发现烟 雾时火势已经扩大,现场灭火时又发生了瓦斯爆炸,造成9人牺牲,致使全井封闭。
安全提示: (1)任何情况下发现险情,都不可惊慌失措,应判明灾情,采取直接扑灭、 切断电源等应急措施。 (2)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并迅速向 煤矿调度室报告。
返回目录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
某矿的采煤工作面有6人上班,其中2人挖煤、4人运煤。运煤工运煤出工作面后, 剩下2名挖煤工因煤未出尽不能架棚,便在离挖煤地点5~6 m远的地方休息,其中1 人竟然睡着了。这时,顶板出现冒顶预兆,不仅有响声还伴有掉渣现象。未睡的工人 立即喊醒睡觉的挖煤工,喊道:“有响声,我们快出去!”这名挖煤工睡眼惺忪地说: “就你怕死,我不出去。”由于他执意不走,另1名工人只好独自撤出。刚走了五六 步,只听“轰隆”一声响,撤退工人的腿部被冒顶落煤矸埋住,他立即拉住一根柱腿 挣扎出来。回头一看,那位未走的挖煤工已被埋在了里面。此时,顶板仍在继续冒落, “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冒顶长度达15 m。后将被埋压工人抢救出来时他早已死亡。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反思

4、外包队安全管理何以如此混乱?外包 队的入井合同只是矿领导的口头协议!外 包工队进入发生事故的采区与本矿采掘队 组混杂作业,没有统一有效的安全管理。 外包队入井承包工作面,通风、供电、检 修、考勤无统一正规的安全监管。井下随 意停送电、随意停风、随意甩掉三双两闭 锁,造成瓦斯积聚,又不能及早彻底处理。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6、没经安全培训的矿外承包队不允许入 井施工作业。


东北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27日,黑龙江省鸡 西市城子河区检察院对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 “6.20” 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四名犯罪嫌疑 人作出了批捕的决定。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今年6月20日上午9 时45分,黑龙江省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发生了 特大瓦斯爆炸,造成了124人死亡、24人受 伤。经审查,城子河煤矿小恒山外包队队长杨恒 山、段长刘俊友、通风区监测段长吕宜增、监测 员季青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这起事故负有 重大责任,其行为已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四人 被捕后,此案正进一步诉讼中。

2、依靠科技进步,完善防治装备。高突 矿井必须上齐瓦斯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 瓦斯和局扇、风门开关的监测探头覆盖面 要达到100%;低沼气矿井采掘工作面 断电仪投用率要达到100%;井下监测 断电仪器和探头完好率要达到100%; 井下测风、测尘、瓦检、安监仪器和自救 防护器具投入率也要达到100%,各采 区各煤层都要摸索出瓦斯涌出规律,制定 并落实完善的针对性措施。
教训与反思

2、失爆开关何以产生引爆弧光火花?发生事故的停工巷道不存在爆 破火源、机械碰撞、岩石冒落摩擦火花和其他吸烟火源。排水巷爆源 中心潜水泵插销开关处于虚接失爆状态,供风局扇和潜水泵动力开关 联锁断开并且瓦斯电闭锁没接。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启动联锁开关, 瓦斯与电闭锁,虽然煤巷内瓦斯积聚超限,但水泵插销开关送不上电, “两闭锁”都 不起作用,但送电前先检查瓦斯,只要瓦斯浓度不超1%再送电,悲 前先检查瓦斯,瓦斯浓度3%以上,请救护队排放,3%以下由井区 领导指挥排放瓦斯;2%以下瓦检员先送风排瓦斯,待瓦斯浓度降至

四川省攀枝花市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四川省攀枝花市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四川省攀枝花市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案例2021年8月29日17时38分,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8人死亡、5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80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马凯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抢救被困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及有关领导同志连夜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协助并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副省长刘捷以及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经国务院批准,9月1日成立了由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为组长,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捷,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为副组长,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家能源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国务院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那么,深入井下勘查事故现场,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查阅有关资料和监控系统记录,综合分析事故抢险救援报告、遇难人员尸检报告,并聘请专家成立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分析鉴定,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矿井根本情况〔一〕矿井概况。

煤矿案例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案例及安全技术措施

事故原因
瓦斯抽采管路存在泄漏,导致瓦 斯浓度超标;安全监管不到位, 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
预防措施
加强瓦斯抽采管路的日常检查和 维护,确保管路密封良好;加强 安全监管,定期对瓦斯浓度进行 检测和评估。
事故案例二:矿井塌陷
事故经过
某煤矿在采煤过程中,由于采空 区顶板支撑不足,导致顶板塌陷
,进而引发矿井塌陷事故。
力。
安全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制定安全教育计划
0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明确培训
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实施安全教育
02
按照计划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确保员工接受足
够的安全教育。
效果评估与反馈
03
通过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安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煤矿案例及安全技术措施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 •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 煤矿安全培训与教育 • 煤矿安全监管与检查 •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01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一:瓦斯爆炸
事故经过
某煤矿在瓦斯抽采过程中,由于 瓦斯抽采管路泄漏导致瓦斯浓度 超标,进而引发瓦斯爆炸。
发透水事故。
事故原因
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水文地质情 况掌握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预 防透水事故;安全监测和预警系
统不完善。
预防措施
加强掘进工作面前方水文地质情 况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掌握足够 的水文地质资料;建立完善的安 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
预防透水事故。
02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事故隐患及其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事故隐患及其防治措施

对受伤人员应及时进行医疗救 治,减轻伤害程度。
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消 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故发
生。
05
煤矿瓦斯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1 2
事故经过
某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
矿井通风不畅,瓦斯浓度积累到爆炸极限,加之 违规操作和设备故障导致火花引发爆炸。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结词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详细描述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反 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同时,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事故发生时 能够迅速投入救援。
加强安全管理及监管力度
总结词
强化安全管理及监管措施
详细描述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及监管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加强现场巡查和监管力度。对于违反安全规 定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处罚,形成威慑力,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井下可燃物过多
煤矿井下存在大量可燃物,如木材 、煤炭等,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02
煤矿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建立瓦斯监测系统
安装瓦斯监测设备
在矿井重要区域和关键位置安装 瓦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瓦斯浓
度,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配备专业人员
配备专业的瓦斯监测人员,负责 监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数据记录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
加强通风管理
确保通风系统可靠
01
合理布局通风设施,定期维护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可靠。
监测瓦斯浓度
02
在矿井各工作面、关键位置设置瓦斯浓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

安全事故案例与经验教训

安全事故案例与经验教训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 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 有效实施。
安全制度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制 度,确保安全制度符合实际需求,提 高安全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风 险。
设备故障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使用不正确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操作失误
员工在执行操作时未按照规定程序或标准操作,导致 事故发生。
环境因素
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员工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 如温度过高、照明不足等。
间接原因
01
02
03
培训不足
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无法正确应对突 发情况。
经验教训
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确保安全设 施完备有效;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培 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 能力。
案例二: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概述
某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事故原因
通风不畅,导致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极限;电气设备失爆,产生火 花引发爆炸。
经验教训
加强通风管理,确保风流稳定;定期检查和维修电气设备,防止失 爆;加强瓦斯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超限情况。
安全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应对。
04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要全面
涵盖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危险识别和预防措施等。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第一章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引言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且复杂的工作,经常涉及到高温、低温、有毒气体、高压和崩塌等危险因素。

由于这些风险,井下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井下十大事故案例,深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事故案例一:瓦斯爆炸1. 事故原因•漏瓦斯气体积累超过爆炸极限•瓦斯泄漏管道破裂或损坏•井下操作失误导致火花产生2. 影响•人员伤亡•矿井结构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瓦斯检测与监测•加强瓦斯排放与通风•强化瓦斯防爆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二:矿井崩塌1. 事故原因•井下岩层质量差•采矿活动导致岩层破裂•地震活动引发崩塌•人员被困或伤亡•矿井设备损坏•采矿工作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岩层调查与评估•实施合理的支护方案•定期进行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三:高温中暑1. 事故原因•高温工作环境•高湿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长过久2. 影响•人员中暑或晕倒•工作效率下降•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风险评估•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设置适当的休息和避暑区域事故案例四:冒顶1. 事故原因•停采或恢复开采后,岩层应力变化导致冒顶•支护不到位或废弃巷道导致岩层失稳•工作人员被埋或受伤•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冒顶预警系统•实施强有力的支护措施•加强巷道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五:工伤事故1. 事故原因•井下工作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的设备•缺乏安全培训和意识•管理不到位导致违章作业2. 影响•工作人员受伤或死亡•生产中断•公司声誉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强制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建立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事故案例六:井下火灾1. 事故原因•电气设备故障或电线老化•操作失误导致火源产生•瓦斯泄漏与火焰相遇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加强火灾预防与控制•建立灭火和疏散预案事故案例七:井下溺水1. 事故原因•瞬时突泥或爆裂泥浆区引发失控涌水•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井下水管破裂或泄漏2. 影响•人员淹死•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水文地质调查与监测•配置足够的泵水设备•建立疏散预案事故案例八:井下坠落1. 事故原因•井下设备或构件故障•人员操作错误导致坠落•安全带或绳索断裂2. 影响•人员受伤或死亡•工作中断•外露设备损坏3. 应对措施•定期检验和维修设备和绳索•强制佩戴安全带和其他防护设备•加强操作规程培训事故案例九:井下毒气泄漏1. 事故原因•毒气泄漏源头破裂或损坏•瓦斯与其他有毒气体混合•井下通风不畅导致积聚2. 影响•人员中毒或死亡•生产中断•设备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气体检测与监测•强制佩戴适当的呼吸器和防护设备•提高井下通风质量事故案例十:机械故障1. 事故原因•井下机械老化或故障•操作失误导致机械损坏•缺乏定期维护与保养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强制执行机械操作规程•建立故障检测和报告机制结论井下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瓦斯爆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课件

瓦斯爆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Hale Waihona Puke 伤亡情况:XX人死亡,XX人受伤
案例二:某隧道施工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概述:某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事故原因:瓦斯浓度超标,通风不良,电气设备存在缺陷。
事故后果:多人伤亡,隧道施工被迫中断,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了隧道施工中瓦斯爆炸事故的严重性,应加强施工 现场安全管理,完善通风系统,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采取安全措施, 确保救援人员 和受灾群众的
安全。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和混乱 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提供事故现场的详细情况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THANKS
汇报人:
定期检查通风机运 行状况,确保其正 常运转
合理布置通风设施 ,避免风流短路或 风流反向
建立完善的通风管 理制度,确保通风 工作的有效实施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安装瓦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瓦斯监测意识
预案的宣传与培 训:对应急人员 进行相关培训, 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
预案的演练与修 订:定期组织预 案演练,发现问 题及时修订,确 保预案的有效性 和实用性。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启动应急 预案,组织现 场处置小组, 协调救援资源。
迅速控制事故 源,防止事故
扩大。
实施现场警戒, 疏散人员,维
护秩序。
Part Two
瓦斯爆炸事故概述
瓦斯爆炸的定义

瓦斯爆炸事故防治与案例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防治与案例分析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山西平遥二亩沟煤业“11.18”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2019年11月18日,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峰岩煤焦集团二亩沟煤业有限公司
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已造成15人遇难、9人受伤。

该矿为乡镇煤矿,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初步分析,该
矿违规布置炮采工作面开采区段煤柱,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放炮导通采空
训,举一反三,认真落实企业主体
责任,严格按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组织生产。各地要认真分析煤矿安
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四季度煤
矿安全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
执法检查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煤
矿重特大事故发生。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大同老白洞煤矿“5.8”特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1960年5月8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84人,为新中 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矿难。
电话。 • (3)在有突出危险煤层中的掘进工作面,应在其进风侧的巷道中设置两道
坚固的反向风门,并保持回风巷道畅通无阻。 • (4)在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附近的进风巷中,必须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
的避难硐室或急救袋;其回风巷中,如有人作业,也应设置。
煤矿瓦斯爆炸防治基本知识
煤尘危害防治
• ◆煤尘爆炸的条件 • 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可能发生煤尘爆炸: • (1)绝大多数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 (2)悬浮煤尘的浓度达到一定值(45-2000g/M3)。 • (3)有点燃引爆煤尘的高温热源。煤尘爆炸的点火温度一般为610℃-1015℃
• 防止煤尘被引爆的措施: • 防止煤尘引爆就是防止点燃煤尘的高温热源出现,因此要严格管理和限制
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火源、热源。
煤矿瓦斯爆炸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案例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案例及安全技术措施
事故概述: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遭遇了透水事故,大 量地下水涌入矿井,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教训与改进措施
控制开采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规划开采深度,避 免穿透隔水层引发透水事故。
原因分析:该事故是由于地质勘探不准确或开采过程中 破坏了隔水层导致的。
加强地质勘探: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 下水位、பைடு நூலகம்量和隔水层情况,评估透水风险。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 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应急 救援预案,提高事故应对能力,降低 事故损失。
03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防治技术
瓦斯抽放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瓦斯抽放系统,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出并处理,以降低 煤层中的瓦斯含量,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计、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安全生产法》
03
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安全生产法规,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普遍的
指导意义。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 中的职责,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责任 体系。
安全操作规程
针对不同岗位和设备制定详细的安全 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 守安全规定。
安全培训与教育
01
02
0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针对煤矿员工,定期开展 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 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实施安全教育宣传
通过宣传画、宣传片等多 种方式,向员工普及安全 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 识。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煤矿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 应急处置能力。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学习材料西山生辉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六月案例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991年4月21日16点05分,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4月21日早8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约14点30分送电。

下午4点班工人约138人相继入井,16点05分203掘进工作面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巷道积尘,又引起全矿井煤尘连续爆炸,导致井下多处巷道支架被推倒,顶板冒落,平峒和大巷砌碹顶冒落103处、约530m,机电设备多数位移变形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下通风设施(风桥、风门、密闭)全部摧毁。

冲击波把平峒口摧毁4m,附近房屋摧毁三间半,致使当班井下138人及8点班未出井的5人和16点班正准备入井的4人,共计147名矿工全部遇难,另有地面2人重伤,4人轻伤。

二、事故发生原因(1)二采区202、203工作面局扇串联通风,21日早八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下午4点上班后,启动局扇通过串联风机将202工作面的瓦斯抽入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的四顺槽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煤电钻失爆,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了全巷道的积尘,造成全矿井的煤尘多处爆炸。

(2)该矿没有认真吸取1980年6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

通风、瓦斯、煤尘、电器设备管理十分混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回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区回风、局扇串联风,通风系统极不合理;局扇无人管理,停电、停风时有发生,工作面瓦斯超限现象经常发生;矿井没有综合防尘设施,井下积尘严重;电器设备失爆严重;失爆率高达33%;对多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的上述通风、瓦斯、煤尘、电器设备等重大隐患都没有认真整改。

(3)以包代管。

放松对职工的安全、遵章守纪、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挪用维简费,采煤方法倒退,用工制度混乱,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不按规定要求经行培训,“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事故场景,明确应急组织、指挥流程、救援队伍、资源调配等事 项。预案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不同的事故情况。实施应急预案时,应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 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治
总结词
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是应对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需要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 。
建立安全文化需要从领导做起,发挥 表率作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文 化建设,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安全监管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行 为进行严厉打击,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应对安全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事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和损失情况。在此基础上,应依法依 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并对事故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同时,应加强信息公 开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
05
安全事故教训与启示
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的基础,通过培 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共同的安全 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降低事故发 生的概率。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导 致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并引 发爆炸。
事故教训
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 理,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 ,确保安全生产。
案例二: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某煤矿在采煤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造成重大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
通风不畅,瓦斯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后引发爆 炸。
事故教训
要加强通风管理,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同时加强火源管理,杜绝明火和电气 火花。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案例概述: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和大量财产损失。

这家厂家生产液态石蜡,工艺中需要使用大量瓦斯来加热原料。

1.设备维护不及时:调查表明,事故发生前,厂方忽视了瓦斯加热设备的维护工作。

设备出现漏气现象,而漏气部位没有及时修复或更换。

由于长期使用,漏气现象逐渐加剧,导致了可燃气体积聚,引发了爆炸。

教训:设备维护是确保工厂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以防止漏气、泄露等问题的发生非常关键。

2.不当的操作:事故中的操作员在加热炉附近吸烟,而且没有正确佩戴防爆装备。

由于操作不当,燃气遇到明火引发了爆炸。

教训:培训和教育操作员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所有操作员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3.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警报系统:在发生事故时,现场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警报系统,无法及时发现瓦斯泄露,并进行紧急撤离。

教训:安装和维护有效的监测和警报系统对事故预防和及时响应至关重要。

这些系统应该不仅能够检测瓦斯泄露,还能够自动报警或触发紧急撤离程序。

4.缺乏应急演练和逃生计划: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没有足够的应急逃生训练和计划,导致了更多人员伤亡。

教训: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制定详细、实用的逃生计划,并确保员工了解和能够执行这些计划。

总结:以上分析的瓦斯爆炸事故案例揭示出多个安全隐患和教训。

设备维护、操作员培训、监测和警报系统、以及应急演练和逃生计划都是预防和应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工厂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和厂家应该加强对设备维护的重视,定期检查和维护瓦斯加热设备,及时修复漏气和泄露问题。

同时,所有操作员都应该接受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范,并正确佩戴防爆装备。

此外,安装和维护有效的监测和警报系统是防范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

这些系统能够及时检测瓦斯泄露,并及时发出警报,帮助人员做出紧急撤离和应对措施。

煤矿典型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煤矿典型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煤矿典型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引言瓦斯爆炸是煤矿行业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它由于其巨大的破坏力和威胁性,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煤矿典型的瓦斯爆炸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以期提高广大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一:山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在山西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该煤矿位于山西省某县,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矿井,日产煤量较高。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矿工未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导致瓦斯积聚量过多并遇到明火,引发了爆炸事故。

当日,矿工在井下进行开采作业时,某名矿工因工作急迫,未严格按照矿山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他在进行钻孔作业时,疏忽大意地未关闭电钻的电源,导致产生了明火。

由于通风不畅,瓦斯积聚量迅速上升,并遇到了明火,发生了严重的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从事故过程来看,该事故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1. 矿工未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疏忽大意,未关闭电钻的电源,导致产生明火。

煤矿作业中,明火是极易引发瓦斯爆炸的因素之一。

2.矿井通风不畅,瓦斯积聚量迅速上升。

瓦斯是煤矿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当瓦斯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一旦遇到明火就容易发生爆炸。

3. 缺乏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矿工在进行作业时,应该时刻注意矿井的安全情况,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通过这起瓦斯爆炸事故,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和启示: 1. 矿工应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在进行作业时,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2. 在煤矿作业中,针对瓦斯爆炸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应更加严格,切不可忽视任何安全细节。

3. 进一步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

案例二:河南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在河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该煤矿位于河南省某市,规模较大,年产煤量较高。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矿井通风系统故障,以及矿工违规操作导致了瓦斯爆炸。

事故经过当日,煤矿正常运营,一名矿工在下井作业时发现通风系统异常,立即上报给管理人员,但由于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处理。

瓦斯事故警示案例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

瓦斯事故警示案例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

瓦斯事故警示案例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瓦斯事故警示案例: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瓦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等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瓦斯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瓦斯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瓦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防范瓦斯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一起瓦斯事故的案例,向大家展示瓦斯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瓦斯事故。

案例描述:某小区瓦斯事故引发火灾某小区位于市区中心,居民密集,属于多层住宅小区。

小区的供气系统采用了集中供气的方式,瓦斯由燃气公司负责输送和供应。

然而,由于小区建筑年代久远,管道老化,加之居民对瓦斯使用安全知识的不足,给瓦斯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某个夜晚,由于管道泄漏引发了瓦斯积聚,不幸触发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处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

消防人员火速赶到现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才将火势控制住,但已造成十余人受伤,多套房屋被毁。

这场悲剧给小区居民和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瓦斯事故的危害不容忽视。

案例分析: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与不足通过对此次瓦斯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和不足:1. 管道老化和维护不到位:小区瓦斯管道的老化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使用导致瓦斯管道老化,进而引发管道泄漏,积聚大量瓦斯。

此外,由于相关职责的不明确,小区瓦斯管道的维护工作也并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漏气隐患。

2. 居民安全意识不足:小区居民对瓦斯使用的安全知识了解不全面,缺乏对瓦斯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在管道泄漏的情况下,居民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更没有进行应急处置,进一步加剧了瓦斯事故的损失。

3. 监管不到位:瓦斯事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主要由燃气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然而,在此次事故中,监管部门的工作并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小区瓦斯安全隐患。

这一点也反映了瓦斯安全监管方面的不足。

案例启示: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此次瓦斯事故的案例告诉我们:瓦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

瓦斯案例分析.屯兰煤矿2.22事故

瓦斯案例分析.屯兰煤矿2.22事故
(3)“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 电气开关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
②将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 度调高至2.5%等。
(4)“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等。
通风、监控和瓦斯抽采(放)是瓦斯防治 的有效措施。
其中通风和监控适用于低瓦斯、高瓦斯和煤 与瓦斯突出各类矿井。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防治除 应采取通风和监控措施外,还要进行瓦斯抽采 (放)。
③工作面的风流控制必须可靠;
④必须保持通风巷的设计断面;
⑤必须配有专职瓦斯检查工。
(3)瓦斯报警浓度和断电浓度的确定考虑了时 间的滞后:
①瓦斯运移时间; ②传感器反应时间; ③监控系统传输和处理时间等。 (4)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的确定考虑了瓦斯空 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传感器吊挂位置不一定是 瓦斯浓度最高的位置。 屯兰矿12403工作面将回风巷作为专用排瓦 斯巷管理,瓦斯报警值和断电值由1.5%调高至 2.5%,实测瓦斯浓度长时间超过1.5%。
4.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无人就安全。屯兰矿“2.22”事故前,井 下作业人员436人。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 受伤(其中重伤5人)。据现场勘察,本次事 故煤尘没有参与爆炸,因此,死亡人数相对较 少。
5.矿长、区队长等各级领导要下井排查隐患
6.除掘进、开拓和临时施工场所外,尽量减 少局部通风机的使用
8.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及材料 ➢ 失爆的电气开关的安标证是96年的。 ➢ 12403工作面8号联络巷10m多长的电缆有 两处冷接头。 9.严禁带电作业
该矿带电移钻机。
10.严把电气设备下井关
(1)虽然本次事故调查没有发现假冒防爆电气设 备,但以前多次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发现 有“沈阳防爆电器厂”等假冒防爆电气设备。

瓦斯事故案例总结范文

瓦斯事故案例总结范文

一、事故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其中瓦斯事故占比较大。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本文以某煤矿瓦斯事故为例,进行案例总结。

二、事故经过2019年5月,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2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救援和事故调查。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1)瓦斯积聚:事故矿井为高瓦斯矿井,但未按规定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导致瓦斯积聚。

(2)违章操作:部分工人违规进行爆破作业,引爆了积聚的瓦斯。

2. 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不到位: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人员对瓦斯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监管不力。

(2)设备老化:矿井通风设备、瓦斯监测设备等老化严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员工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现象普遍。

四、事故教训1. 加强瓦斯防治工作:矿井要严格执行瓦斯防治规定,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矿井通风设备、瓦斯监测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监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五、预防措施1. 完善瓦斯防治措施: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矿井通风设备、瓦斯监测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5.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监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总之,瓦斯事故给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通过总结事故案例,加强瓦斯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第一章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经综合分析认为,顶板周期来压造成工作面机组后滚筒附近顶梁上部瓦斯突然大量涌出,同时遇火(可能是顶部煤矸冒落摩擦支架前梁或其他原因产生火源)引起局部瓦斯爆燃。

间接原因:瓦斯抽采未真正实现高瓦斯矿井变低瓦斯矿井;对支架顶梁上部等非可控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支架顶梁上部岩石垮落与支架前梁摩擦或采煤机滚筒切割石头产生火源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且相关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不完善;防治瓦斯燃烧应急装备、措施不完善。

综合防范措施1、依据初采期间采空区顶煤可能大面积冒落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配风量,工作面各条巷道的风速和风量要根据瓦斯涌出量情况合理调配。

严禁风量不足作业和超通风能力生产。

2、高瓦斯、突出矿井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评判体系,严禁超瓦斯抽采能力生产。

3、严禁在微风、无风的联络巷、硐室等处和瓦排巷、专回等瓦斯易积聚区域安设电气设备。

安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电气设备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

4、严禁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失爆。

5、存在尾巷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制定防止尾巷进入采空区形成瓦斯库的安全措施,尾巷按采面回风巷进行管理。

6、尾巷及其通风横贯内若不能形成全风压系统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

7、回风巷与尾巷间有联巷通风的,在所使用的联巷中距尾巷口15米处(横贯长度小于20米的,设置在横贯中间)安设一个瓦斯传感器,监控联巷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达到1%预警、达到1.5%切断采面及回风流中的非本安型电源。

8、要将回采面来压期间瓦斯管理纳入生产变化管理中,制定专项安全措施进行强制放顶,防止顶煤、顶板大面积同时垮落和漏顶,空顶超过0.5m3、瓦斯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处理。

9、严禁采煤机直接割顶、底板石头和液压支架顶梁和护帮板,如遇断层、陷落柱、石包等地质构造时,必须制定防止产生火花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0、发生瓦斯预警时,必须先停止生产作业,对预警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瓦斯预警措施后方可生产作业。

发生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查明超限浓度、范围、原因后向矿调度和所属系统负责人汇报,按事故处灾措施进行停工、断电、撤人处理。

案例3:淮南市谢家集区东方煤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8月19日,矿山救援队队员准备下井救人。

当日凌晨3时58分,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东方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爆炸事故。

经初步核实,事故地点位于-520米C13采掘工作面,该矿当班入井人数39人,目前,12人安全升井,其中1人受伤送医院救治,2人遇难,25人仍被困井下。

第二章掘进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常村煤矿2004.4.28瓦斯燃烧事故2004年4月28日10时20分,常村矿N1采区轨道正头临时封闭巷道内发生一起局部瓦斯燃烧事故,燃爆的浓烟涌出,造成4人烧伤。

事故经过:当班正在该区域作业的队组和人员有:开拓队21人在N14尾巷掘进,通风队4人施工风门、2人在轨道巷风机附近,自动化2人分别在轨道巷和尾巷处整理电缆、N14安全员和瓦斯员各1人,共计31人。

10时20分该区域作业人员听到“轰”的一声,风筒突然停风,随后一股浓烟涌入N1采区回风巷、N14尾巷和N1采区轨道巷。

公司救护队于11时40分赶赴现场,当班井下593人于12时45分全部安全升井,下午15时20分将明火扑灭,0点班井下全面复产。

事故原因:封闭巷道内22.5米处有一架棚梁挡头掉落,由于煤帮侧压致使棚腿内错200mm,内错瞬间产生摩擦火花,引燃盲巷内积聚瓦斯。

案例2:夏店煤矿2012.9.25瓦斯燃爆事故2012年9月25日10时10分,夏店煤矿西风井2#联络巷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西风井2#联络巷掘进时发生瓦斯燃爆事故,西风井防爆盖冲开,冒有黑烟。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是在炮掘过程中,未按照作业规程要求采用一次全断面爆破,而采用三次爆破,在第三次放炮时,因水泡泥、炮土封堵不严,瓦斯燃烧,造成工作面发生火灾。

间接原因是31采区下部已是高瓦斯区域,对瓦斯的治理工作不到位。

领导干部及员工对瓦斯防范意识淡薄,认为还是低瓦斯矿井,工人对作业环节把握不到位。

综合防范措施1、矿井内严禁随意留设盲巷,人为造成盲巷的要予以责任追究,今后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形成全风压或局部通风,不再使用的盲巷必须在24h内进行永久封闭。

2、严禁随意构筑临时密闭,针对特殊情况下如矿井采掘面有害气体异常涌出、开采煤层有自然发火征兆等确需构筑临时密闭的,必须编制密闭设计及安全措施提前报集团公司审批。

3、密闭前应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和瓦检牌,闭墙上应根据需要留设放水孔、观测孔、措施孔,高瓦斯矿井或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密闭若以后还可能需要启封的,还必须要留设瓦斯抽采管接口。

4、通向盲巷、采空区的电缆、轨道、金属管路以及支护金属网等导电体必须在密闭前后1米范围彻底切断,密闭前(扩散通风范围内)不得设置电气设备、开关、电缆等电气设施。

5、密闭墙外每班至少检查1次瓦斯。

6、掘进工作面必须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配备风量、采取相应的瓦斯抽采、瓦斯治理措施,将瓦斯涌出量降低到小于1m3/min时才可采用炮掘开口、掘进。

7、炮掘作业应采用一次全断面爆破,水泡泥、炮土封堵严实,装药量符合规程要求。

8、爆破后,爆破工、瓦检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和瞎炮等情况。

9、加强培训,严格岗标和“三个全覆盖”,持证上岗。

不断转变瓦斯防范意识,瓦斯矿井也会发生瓦斯爆炸。

第三章采空区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山西阳泉寺家庄煤业2013.1.7较大瓦斯爆炸事故2013年1月7日,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寺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

该矿为建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2005年8月1日开工建设,事故发生前各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该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6.37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1.02立方米/吨,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事故原因:该矿15112工作面在切巷施工顶板锚索钻孔时,钻杆穿过上部积聚瓦斯的内错尾巷密闭区域,因钻杆接头断裂,钻杆断裂两端接触面旋转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案例2:隰东煤业2014.1.17瓦斯异常涌出事故2014年1月17日,隰东煤业井下PC203回风巷综掘工作面打超前探钻孔,揭露老空,瓦斯异常涌出,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2014年1月17日0点班,PC203回风巷综掘工作面掘进至176米时,由专职探水队在掘进面迎头以0°方位角沿煤层倾斜向上2°施工第一个中眼。

4时10分左右,当中眼钻进18米时遇老空,有害气体从钻孔与钻杆间隙处涌出,跟班瓦斯员检测,孔口瓦斯浓度为7.8%,无H2S、CO等有害气体,现场工作人员立即用黄泥、编织袋、毛巾进行封堵,瓦斯仍然涌出,瓦斯员随即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通知当班工作人员撤出。

事故原因:1、PC203回风巷综掘工作面在施工超前钻探时钻探揭露老空,瓦斯从钻孔与钻杆间隙处涌出导致瓦斯超限,是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2、《PC203回风巷综掘工作面超前探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不到位。

未针对矿区范围内采空区较多的情况,制定超前钻探揭露老空时的有效防治措施;重大危险源辨识不到位,未对超前钻探揭露老空可能导致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是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

3、超前钻探设计不完善、施工不到位。

在上一循环超前钻探保安距离30m内,再次施工超前钻探18m时揭露老空,是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4、未制定超前钻探揭露老空造成有害气体涌出的具体防范措施,封堵措施不到位,致使工作区域长时间瓦斯超限,是造成该事故的重要原因。

综合防范措施1、矿井应根据通风系统和瓦斯检查区域,制定《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和《巡回检查图表》,《巡回检查图表》必须明确每个瓦检工的检查路线、地点、时间、次数和检查内容,并由矿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由瓦检工严格执行。

2、提升瓦检工素质,在瓦斯检查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离开岗位或进入不明区域检查时,必须向通风调度和值班队干汇报。

3、对矿区范围内及周边的采空区,要全力取得详实资料。

4、加强矿井瓦斯积聚区的调查和预测,每月对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异常涌出、积聚点进行一次预测,根据预测情况在矿井通风系统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用红颜色标出范围,说明情况,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5、对受条件限制无法通过物探提前探测的老空区,要制定可行的探测方式和管理办法,确保准确探明老空区情况。

6、在探放、接近老空区时应制定专门的探放水、气安全措施。

优化超前钻探设计,保证超前钻探施工质量,确保超前钻探的有效保安距离,增加超前探钻孔数量,设置可靠的孔口控制装置。

7、完善老空瓦斯排放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