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汇总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秦汉帝国
- 法家思想:以法律为中心,重视法治,代表人物为李斯。
- 战国时期的变局:列举了战国七雄,并简要介绍了秦国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 一统天下的始末:分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和影响,以及秦朝的衰落原因。
第二章希腊罗马的文明
- 古希腊城邦:讲解了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各类政治制度。
-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以及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 古罗马帝国:概述了古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和衰落的历史过程。
- 古罗马法的影响:介绍了古罗马法的特点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民族大迁徙与北欧海盗
- 民族大迁徙的背景:分析了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包括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关系。
- 北欧海盗的活动:介绍了北欧海盗对欧洲的影响,包括维京人的扩张和海上掠夺活动。
- 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讲解了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包括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
- 典型封建国家的比较:对比了英法德等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制度。
第四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的创立:讲解了的创立和基本教义,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介绍了阿拉伯帝国从麦加开始的扩张和征服,以及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
-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概述了阿拉伯文化在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繁荣和传播。
以上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详细内容请参阅教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细化整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必修二的历史课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因此要想要记牢历史知识,首先知道有哪些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礼”的观念,德治)(二)老子: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 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演变过程:经历了从_______到________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________时期开始,长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演变原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传说中神农氏创制_____教导民众耕作;________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___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曲柄锄和大镰和___犁、_______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唐代江东(长江中下游)出现曲辕犁。
综观中国古代农具和生产技术的演变,多为量的增加,质的突破不多,长期以来农业耕作技术没有________的进步。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1)过程: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大量出现。
战国时期_____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
此后,私有土地一直呈上升趋势,土地私有制成为传统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制度。
(2)特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
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_____的方式剥削农民。
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动,只能获得耕作收获的很少一部分。
②土地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3)影响:①___________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②“_____”的理念和要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3、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_____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
______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长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统治地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精华版)
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古代农业文明1、农耕经济黄河流域粟长江流域水稻2、神农氏创制原始农具耒耜3、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Ps: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①商周时期: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ps:北魏到唐均田制(国家授予无主荒地)▲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四、赋税制度★五、水利工程★1、春秋战国:①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②水工郑国在秦国修郑国渠③西门豹在河北修西门豹渠2、秦:灵渠(湘江——珠江)3、两汉:①关中农民创造“井渠”,今:新疆,吐鲁番-坎儿井②东汉王景治黄河基本解除黄河水患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工程,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灌溉工具①春秋战国:戽斗翻车②隋唐五代:北:立井水车南:高转筒车③宋:水转翻车④明清:风力水车▲人力→水力→风力六、古代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1、“泰半之赋”:赋税沉重2、“沉重的力役”:徭役繁重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生产力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
③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历史需要记忆许多内容,尤其历史课本里涉及到的各个朝代的内容很容易记混乱,只有对知识进行梳理,才便于记忆,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②《诗经》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1、先秦散文①先秦历史散文中,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其中《左传》的文学成就。
②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由“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的言论编纂而成,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2、汉赋①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②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
后者是汉赋的主流。
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三、唐诗宋词1、唐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①盛唐诗坛上有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前者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民族心理的艺术积淀,后者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汇总-共8页
必修二识记点专题一1.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有哪三种形式:农业经济(主导地位)、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主要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3.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济叫什么:小农经济4.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5.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6.什么时候出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7.我国农用动力史的一次革命:牛耕8.铁犁牛耕什么时候普及:汉朝9.古代标志着步犁技术基本定型是什么:唐代曲辕犁10.古代农业的土地所制主要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1.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12.战国李冰主持的水利工程叫什么:都江堰(天府之国四川成都)13.现在还在新疆吐鲁番,哈密一代流行的水渠叫什么:“井渠”14.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有哪些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主要为自给自足,缴纳赋税),私营手工业(民间消费),官营手工业(政府专用,不流通在市场上,手工业水平最高)15.什么时候盐铁手工业为官办:汉代(汉武帝)16.“素纱禅衣”在哪里出土:汉墓马王堆1号(汉代又被成为“丝国)17.棉花什么时候推广到南方(闽、粤两地)种植:宋代18.元代黄道婆改造了什么技术:棉纺技术19.元代以来平民主要衣料是什么:棉布(古代纺织原料出现的先后顺序:麻、葛、丝、棉)20.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哪里出现:明清之际的纺织业2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作用:祭祀和战争22.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时间:春秋晚期2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用做什么:冶铁供风24.灌钢法在什么时候出现:南北朝25.唐代两大瓷器体系是什么:南青北白。
代表的名窑: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作用陪葬);釉下彩绘技术26.粉彩瓷器在什么时候出现:清代康熙年间,什么时候最高水平:雍正年间2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什么时候出现:北宋益州(即四川)28.交子出现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携带方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整理【表格版】
(两汉)高炉炼铁、炒钢
(东汉·杜诗)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成熟的青瓷
(西汉)长安织室规模大
(秦汉)重农抑商
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西汉初年·汉武帝)加重征税
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三国
(曹魏)翻车(灌溉)
南北朝
(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
(南方水田)耕耙技术
民间手工业受摧残
(北朝)成熟的白瓷
(南北朝)灌钢法
隋唐
(江东地区)曲辕犁(调节犁耕深浅)
(唐)筒车
大运河
丝织技术高、吸收波斯织法、图案风格
(唐)南青背白两大制瓷系统
(唐)秘瓷
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海外
民间手工业恢复发展
(前)初步发展、受限制
(时)都市商业发展、柜坊、飞钱、邸店
农村集市贸易”草市“(最早出现于六朝时代)
长安东、西二市
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市舶司
民间手工业发展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秦·商鞅)法律 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遭到破坏Βιβλιοθήκη (秦··商鞅)提出重农抑商
两汉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一人)
犁壁、耧车
(汉后)铁力牛耕称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赵过)代田法
(汉)曹渠、白渠、龙首渠
(两汉)一年一熟
1866年,洋务派创办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厂
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萎缩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b.官僚资本的排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最新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石器) (2)石器锄耕(耒耜) (石器、木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3)铁犁牛耕: a 春秋战国时出现并逐渐推广 b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隋唐时期:曲辕犁标志我国耕犁的完善,为后世沿用时间:春秋战国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分散);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②农业技术:精耕细作;③生产模式: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二、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 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商朝— 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元代的纺织业,明清花楼机,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主要的衣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的特征1、起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经营模式:官营、家庭、民营手工业长期并存3、经营方式:规模大、部门多、分工细、技术领先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冶金瓷 器丝织业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一、古代希腊城邦1. 城邦的定义和特点•城邦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基本形式,由城市本身和其周围的农村地区组成。
•城邦的特点包括政治独立性、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等级制度等。
2. 希腊城邦的发展及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随着希腊城邦的发展,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民主制度。
•希腊城邦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哲学、戏剧和建筑等方面。
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1. 罗马的建立和共和制度•罗马是由奥古斯都建立的,采用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制度的特点包括两院制、元老院和平民会等。
2.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罗马帝国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扩张领土,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罗马采取的统一措施包括行省制度、市民权和教育系统等。
3. 罗马法的传承和影响•罗马法是指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体系,对后来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方面。
三、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封建公主和封臣的关系为核心。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契约和封建经济等。
2. 封建经济的运作方式•封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封建领主通过掌握土地和农民的劳动来获取经济收益。
•封建经济还包括农业生产工具、领主的征收和农民的交租等。
3. 宗教的影响和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是指16世纪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南宋的政治和军事1.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宋朝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全国各地。
•宋朝政府的特点包括科举制度、地方自治和官僚体系等。
2. 宋朝的军事改革和辽金战争•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军队在辽金战争中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
•辽金战争是指宋辽两国和金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金国灭亡。
五、元代的政治和社会1.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元朝采取了蒙古族的政治制度,由大汗统治全国。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代中国经济原始农业与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耜耕”或“石器锄耕”,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土地制度: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等,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也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古代手工业与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
商业发展:从先秦时期的官府控制商业,到秦汉时期的商业初步发展,再到元代的商业繁荣,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演变历程。
二、近现代世界与中国经济工业革命: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巨大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影响:包括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等方面,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发展: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推动了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经济变迁的轨迹。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重要考点,需要认真复习和巩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框架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发展趋势: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发展原因:石斧、石铲、石镰铁农具、牛耕(工具技术)木耒、骨耜、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治黄、坎儿井生产模式:广种薄收精耕细作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时代:氏族公社、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①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②夏商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③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变法从法律上确认→井田制瓦解战争类型:君主土地私有制(私田)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土地兼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联系“均田制”理解)▲3.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4.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①青铜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司母戊鼎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杜诗发明水排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纺织:①丝织-上古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②棉织-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制出白瓷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烧成青花和釉里红明代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粉彩和珐琅彩▲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晚期)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③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④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产品远销欧亚非⑤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私营: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合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合集高中历史必修二归纳大全合集(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XXX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XXX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XXX。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XXX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XXX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XXX: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现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主要成绩:手工业代替官营业(1)原料利用先后按次: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期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共同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磁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代:粉彩磁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三)现代中国的贸易发展(1)秦朝办理“市”有明白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会合贸易的“市”,有特地的办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的探索-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与农业革命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3.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早期文明间的贸易与交流- 战争与征服对文明的影响- 古代文明的衰落与新文明的兴起二、封建社会与中世纪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封建制度的起源- 亚洲封建社会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2. 中世纪的宗教与文化- 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扩张- 中世纪的文学与艺术3. 中世纪的结束与早期现代国家的兴起- 黑死病对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 地理大发现与世界格局的变化三、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2.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殖民扩张- 民族主义的兴起-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独立运动3.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国际联盟的建立与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联合国的成立四、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 冷战的起源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美苏冷战的背景-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2. 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与合作-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 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3. 冷战的结束与后冷战时代的挑战-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剧变-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新兴问题与全球挑战五、全球化与当代世界1. 全球化的进程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文化全球化与全球传播-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 信息时代与科技发展- 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革命- 生物技术与医疗进步-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3. 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应对策略请注意,这个总结只是一个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填充和调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识记点专题一1.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有哪三种形式:农业经济(主导地位)、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主要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3.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济叫什么:小农经济4.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5.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6.什么时候出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7.我国农用动力史的一次革命:牛耕8.铁犁牛耕什么时候普及:汉朝9.古代标志着步犁技术基本定型是什么:唐代曲辕犁10.古代农业的土地所制主要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1.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12.战国李冰主持的水利工程叫什么:都江堰(天府之国四川成都)13.现在还在新疆吐鲁番,哈密一代流行的水渠叫什么:“井渠”14.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有哪些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主要为自给自足,缴纳赋税),私营手工业(民间消费),官营手工业(政府专用,不流通在市场上,手工业水平最高)15.什么时候盐铁手工业为官办:汉代(汉武帝)16.“素纱禅衣”在哪里出土:汉墓马王堆1号(汉代又被成为“丝国)17.棉花什么时候推广到南方(闽、粤两地)种植:宋代18.元代黄道婆改造了什么技术:棉纺技术19.元代以来平民主要衣料是什么:棉布(古代纺织原料出现的先后顺序:麻、葛、丝、棉)20.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哪里出现:明清之际的纺织业2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作用:祭祀和战争22.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时间:春秋晚期2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用做什么:冶铁供风24.灌钢法在什么时候出现:南北朝25.唐代两大瓷器体系是什么:南青北白。
代表的名窑: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作用陪葬);釉下彩绘技术26.粉彩瓷器在什么时候出现:清代康熙年间,什么时候最高水平:雍正年间2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什么时候出现:北宋益州(即四川)28.交子出现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携带方便。
29.明清时期有种特殊商业现象叫什么:商帮(势力最强:晋商、徽商)、会馆30.古代中国集中贸易的场所叫什么:“市”31.什么时候出现民间的自然集市----“草市”:南北朝(草市也受到政府的管理)32.夜市出现时间:唐代33.宋以前的“市”有什么特点:官府设置,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管理严格34.宋代以后的“市”有什么特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5.“市”的发展对商业有什么影响:促进商业繁荣,商业都会兴起36.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什么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战国商鞅变法开始,强调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37.重农抑商的根本目地:维护专政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38.重农抑商影响:积极: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
消极: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从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39.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实行“海禁”:明朝40.“海禁”的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1.“海禁”的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维护国家安全和封建统治;消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4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性质4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行业、地点、标志:明中后期、纺织业、江南一带、雇佣劳动关系出现4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腐朽的封建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束缚;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等政策的阻碍。
专题二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含义:采用机器生产。
2.近代中国出现什么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鸦片战争;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解体的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4.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近代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甲午战争到一战之前);短暂春天(或黄金时期):1912-1919(或民国初年或一战期间);短暂发展:1927-1936(或国民党统治前期);陷入困境:1937-1949(或国民党统治后期)5.近代民族工业兴起1)兴起的背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兴起的代表企业:方举赞、孙英德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主要在沿海地区)6.近代民族工业特点:规模小,投资少,偏轻工业,技术力量薄落,主要集中沿海地区,外国资本超过本国资本,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7.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的发展1)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主要原因),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2)初步发展的代表企业:张謇:大生纱厂;荣氏兄弟:保兴面粉厂8.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原因:1)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原因);2)辛亥革命的推动;3)临时政府颁布的实业政策;4)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5)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9.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3)1935年的币制改革。
10.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是哪个部门:纺织业(面粉业第二)11.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三座大山的压迫,即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在1927年以后出现)12.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革命性和妥协性13.要实现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实现工业的强国梦的前提是什么:民族的独立。
(启示: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专题三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时间:1949—19562.过渡完成的标志(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3.中共在初期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4.中国在初期经济建设上犯什么严重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大跃进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人民生产积极性;6.20世纪60年代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5年使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7.“文革”教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组织路线: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个决策: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0.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11.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哪里开始:农村12.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公社制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13.最早自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哪: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四川广汉县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1)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3)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5.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经济特区16.最早开放哪些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加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7.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18.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1990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19.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20.南方谈话:时间:1992年;内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意义: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奠定基础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提出);22.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专题四1.近代中国在服饰上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典型代表:中山装、改良式旗袍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哪些方面:服饰、饮食、建筑、交通、通信、新闻媒介、风俗习惯3.传统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4.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四合院5.清末民初中国在婚姻方面上有什么变化:提倡婚姻自由,婚礼从简,崇尚西式婚礼。
6.民国成立后在风俗习惯上有哪些变化:剪辫易服、放足、点头鞠躬、握手、尊称先生7.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1)政治: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2)经济: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8.中国近现代有哪些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9.有轨电车:1906,天津;公共汽车:1924,上海;10.这些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力转变,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11.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各地的联系;推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④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12.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标志:1877,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有线电报;13.邮电通信设施的顺序:邮政、有线电报、电话(1882)、无线电报14.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报纸、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15.中国人自办报的标志:1873 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16.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17.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8.电视出现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19.中国第一条互联网时间:1993年专题五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早期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土耳其扩张阻断了传统商路社会根源:西欧各国迫切希望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宗教因素: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3.新航路开辟的表现:迪亚士——非洲的好望角(向东航行,葡萄牙支持哥伦布——美洲大陆(1492)(向西航行,西班牙支持)达伽马——印度(向东航行,葡萄牙支持)麦哲伦——环球航行(向西航行,西班牙支持)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密切,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发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地圆学说的科学性;④对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并导致长期落后。
5.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6.早期的殖民扩张有哪些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两颗牙最早殖民扩张)、荷兰、英国、法国7.具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殖民霸主是谁:荷兰(17世纪称霸)8.英国什么时候成为殖民霸主:18世纪下半期9.英国先后打败那些国家成为海上霸主:西班牙(打败其无敌舰队)、荷兰(《航海条例》)、法国10.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或罪恶):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杀、不平等贸易、黑奴贸易11.黑奴贸易(三角贸易)经过:欧洲—非洲—美洲—欧洲1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主要条件:市场;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主要标志: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交通工具: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火车(动力:蒸汽机)影响:提高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促进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