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庭审教学大纲
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讲(2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通过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法律体系、审判程序和法庭礼仪,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模拟法庭审判概述2. 模拟法庭审判的组织与准备3. 模拟法庭审判的流程与程序4. 模拟法庭审判的法庭礼仪5. 模拟法庭审判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一)模拟法庭审判概述1. 模拟法庭审判的定义:模拟法庭审判是指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审判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模拟法庭审判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5)增强学生对法律工作的认识。
(二)模拟法庭审判的组织与准备1. 组织结构:模拟法庭审判的组织结构应包括法官、律师、原告、被告、证人、书记员等角色。
2. 准备工作:(1)确定审判案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确保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具有普遍性;(2)角色分配: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合理分配角色;(3)剧本编写:根据案件事实,编写剧本,明确各角色的职责和台词;(4)道具准备:准备法庭所需的道具,如法槌、国徽、桌椅等;(5)场地布置:选择合适的场地,布置法庭环境。
(三)模拟法庭审判的流程与程序1. 开庭准备:法官宣布开庭,检查各角色是否到齐,核对当事人身份。
2. 开庭陈述:原告律师陈述案情,被告律师进行答辩。
3. 证人出庭:证人出庭作证,回答法官和双方律师的提问。
4. 质证环节:双方律师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
5. 证据交换:双方律师交换证据,进行辩论。
6. 法官总结:法官对案件进行总结,宣布休庭。
7. 闭庭:法官宣布闭庭,宣布判决结果。
(四)模拟法庭审判的法庭礼仪1. 穿着打扮:法官、律师等角色应着正装,原告、被告等角色应着便装。
2. 举止礼仪:各角色在法庭上应保持端庄、肃穆,遵守法庭纪律。
庭审观摩教学大纲
庭审观摩教学大纲庭审观摩教学大纲:探索法律教育的新途径引言:法律教育一直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庭审观摩作为法律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庭审观摩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分析其在法律教育中的价值。
一、庭审观摩教学的目标庭审观摩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和观摩法庭审判过程,培养其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观摩庭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的实践运作,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意识。
2. 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庭审观摩可以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程序和规则,培养其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庭审观摩,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辩论和表达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庭审观摩教学的内容庭审观摩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案件选择: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观摩,既要考虑案件的重要性,又要注重案件的教育性。
2. 庭审程序:学生需要了解庭审的程序和规则,包括开庭、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
通过观摩这些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的运作。
3. 法律问题分析:庭审观摩应注重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对案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提高自己的法律分析能力。
4. 辩论技巧培养:庭审观摩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模仿律师的辩论技巧,培养其辩论和表达能力。
三、庭审观摩教学的方法庭审观摩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实地观摩:学生可以到法院现场观摩庭审过程,亲身感受法庭氛围和庭审程序。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庭审判的实际情况。
2. 录像观摩:对于一些特殊案件或无法到庭观摩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庭审录像进行观摩教学。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庭审模拟:学校可以组织模拟庭审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进行庭审模拟演练。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庭审过程,提高其实践能力。
12315114-模拟审判Ⅰ-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拟审判Ⅰ》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15114【英文名称】Simulated Trial Ⅰ【适用专业】法学【学分数】1【课程学时】1周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具体刑事案件的模拟审判,增强学生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角色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能较好地将所学的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融会贯通,熟悉庭审规则、掌握庭审技巧,培养学生司法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
后继课程:无。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安排1.模拟审判Ⅰ活动的准备(1)案卷准备由任课教师或学生从当地法院借用真实的刑事案卷材料,并注意保密。
(2)角色准备以学生自愿报名为主,以师生推选或商定为辅,确定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和证人角色的同学。
法庭由审判长1人、审判员2人、书记员1-2人组成。
公诉人2人,被告人1-3人(根据具体案件而定),每名被告人的辩护人2人,被害人代理人2人。
其他人员视案情而定。
其次,组织参与者提前演练多次,从审判长的威严、辩护人的有条不紊等,都力求做到惟妙惟肖。
(3)道具准备为了使模拟法庭营造出一种的法庭气氛,法庭应悬挂国徽,制作“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辩护人”、“代理人”等标牌,并按照案情的需要,准备了出庭的证人、书证、物证、鉴定结论等。
(4)法律文书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设计了整个庭审过程,制作了各种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辩护词,代理词,刑事判决书等。
(5)初步试演在指导教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初步试演。
试演应当按照对模拟法庭的考核项目和要求进行。
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例如审判过程中的程序步骤、法庭调查中的举证和质证、法庭辩论中论点、论据、语言表达及仪态等,应当立即予以纠正。
模拟法庭—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文法学院《模拟法庭》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模拟法庭是法律专业进行法律实践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拟法庭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模拟担当诉讼参加人,扮演各种角色去参与预先设计好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使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接触和处理真实的案件而进一步掌握、理解与运用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相应的基本职业技能,加强对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学习,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奠定基础。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模拟法庭的演练,加深学生对有关程序法的准确理解,使学生熟悉庭审的基本程序,锻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
任务:本实习面向法律事务(高职)和法律本科(自考)学生,实习总计时间4个周,约占各专业课课时的20%左右。
模拟法庭教学过程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模拟法庭的法律环境创造阶段。
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刑事实体法及民事、刑事程序法和仲裁程序法,沉浸在诉讼和仲裁的法律环境中。
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包括以下内容的法律文件1、《民法通则》;2、《合同法》;3、《民事诉讼法》;4、《仲裁法》5、《刑法》;6、《刑事诉讼法》7、《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
第二阶段:模拟法庭的案件事实分析阶段。
教学要求:将案情介绍材料分发给学生,并予以案情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案情事实事实及相关证据的罗列,并寻找本案适用的实体法及程序法依据。
教学手段:学生课堂讨论,教师予以指导。
第三阶段:模拟法庭诉讼参加人角色分配阶段。
教学要求:调动学生参加模拟法庭的学习积极性,启蒙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使即将举行的法庭审理更精彩出色,从而留给学生深刻的学习烙印,使之融入主动求学的行列。
模拟法庭教学大纲
模拟法庭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概述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模拟法庭教学提供详细指导,通过模拟法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素养、卓越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学大纲将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旨在为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生提供系统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目标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旨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深入的法律研究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熟悉和理解法律体系、法律条文以及相关的法律实践。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培养学生在法庭上清晰、连贯地陈述法律观点和辩护立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模拟法庭案例的组队演练,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协同工作、有效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模拟法庭基础知识:介绍模拟法庭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模拟法庭教学对于法律学习的重要性。
2. 法律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合适的法律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查找法律文献和适用法律法规等,以提高他们的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法庭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法庭案件,理解案件的各个要素、相关法律理论和争议焦点,以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和推理能力。
4. 口头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在法庭上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陈述法律观点、辩护立场、提问证人和反驳对方观点等技巧。
5. 团队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案例的团队合作实践,让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模拟法庭案件的演练和辩论。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庭案例,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法律理论的理解。
2. 辩论讨论法:通过模拟法庭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技巧,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演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达到协同工作的最佳效果。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
本大纲旨在明确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其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使其熟悉法庭审判程序,掌握法庭辩论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沟通、协调和表达能力;4. 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1. 模拟法庭基础知识- 法院组织结构和职能- 法庭审判程序- 证据规则和法庭调查-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2. 模拟法庭实践操作- 案例选择与整理- 案件分析- 案件辩论技巧- 法庭辩论实践- 证人出庭作证- 法庭调查和证据审查- 判决书撰写3. 模拟法庭实践总结- 案例评析- 实践心得体会- 团队合作与沟通- 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思维能力;2. 模拟法庭辩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辩论,锻炼学生的辩论技巧和法庭辩论能力;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地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法院,了解法庭审判环境和程序;5. 评价反馈法:对学生的模拟法庭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16学时- 模拟法庭基础知识:8学时- 模拟法庭实践操作:8学时2. 实践教学:16学时- 案例分析:8学时- 模拟法庭辩论:8学时3. 总结与反思:4学时六、评价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模拟法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 模拟法庭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法庭辩论、法庭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庭辩论技巧;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模拟法庭实践,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践心得体会:通过撰写实践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模拟法庭实践的理解和感悟。
《模拟法庭》教学大纲
《模拟法庭》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实践环节名称模拟法庭天数14面向专业法学本科学分 2课程编号SCLA4111实践课简介模拟法庭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一定设备,模仿法庭审判的一种实践性法学教学活动,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法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通过现实案件司法审判的实际模拟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加深对法学各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
另外,模拟法庭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运用有关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而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包括组织、口头表达在内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从而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还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刑法,民法,经济法,合同法,婚姻法,行政法,继承法等实体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律师实务、检察实务、法律文书等方面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模拟法庭”基本内容为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担任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证人、书记员等不同的角色,对预先选择的案件按法定程度进行审理,并实际模拟司法审判的法庭调查及法庭辩论等过程。
教学要求:通过“模拟法庭”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刑事及民事普通审判程序的各个环节及其要求,理解诉讼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并掌握案件的基本分析方法、辩论技巧及法律文书的基本写作要求。
时间安排:“模拟法庭”在第4学期用两周时间进行。
四、教学实践地点本课程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事先可组织学生赴法院旁听有关实际案件的审理。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法庭课程编码:英文名称:MOCK TRIAL学时: 3周学分:3 适用专业:法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实践课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06级法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制定本大纲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模拟法庭是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法学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课程。
对法学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法学思维方式和案件解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开设“模拟法庭”是为了体现法律专业特点,更好地把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1.模拟庭审前各角色要熟悉案情,扣住要点,掌握庭审规程。
2.庭审中既要相互对抗又要注意相互配合,保证庭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道具的运用要规范,注意安全,卷宗整理及时完整并按时时作出实验报告。
4.要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刑法、民法、经济法、合同法、婚姻法、行政法、继承法等实体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律师实务,检察实务、法律文书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五、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内容(1)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考核学生法律文书写作的能力和水平2.考核方式考察3.考核标准(1)学生模拟庭审准备情况(20%)、模拟庭审中的综合表现(40%)、撰写的法律文书(报告)(40%)(2)模拟法庭成绩按等级制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85-100分为优;80-84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制定人:审定:批准:2006年12月。
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大纲
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大纲第一篇: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大纲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模拟法庭的演练,加深学生对有关程序法的准确理解,使学生熟悉庭审的基本程序,锻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
任务:本实习面向法学本科学生,实习总计时间4周,实习学分2分。
本实习环节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模拟法庭的教学过程分为七个阶段(每一个具体庭审):第一阶段模拟法庭的法律环境创造阶段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刑事实体法及民事、刑事程序法和仲裁程序法,沉浸在诉讼和仲裁的法律环境中。
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包括以下内容的法律文件1、民法;2、合同法;3、民事诉讼法;4、仲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8、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二阶段:模拟法庭的案件事实分析阶段教学要求:将案情介绍材料分发给学生,并予以案情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案情事实事实及相关证据的罗列,并寻找本案适用的实体法及程序法依据。
教学手段:学生课堂讨论,教师予以指导。
第三阶段:模拟法庭诉讼参加人角色分配阶段教学要求:调动学生参加模拟法庭的学习积极性,启蒙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使即将举行的法庭审理更精彩出色,从而留给学生深刻的学习烙印,使之融入主动求学的行列。
教学手段:根据指导教师所掌握的学生专业特点、个性及兴趣,采取学生自主决定、同学间协商确定、教师指定等方式分配模拟法庭的各参加者名额,刑事案件包括:刑事审判庭组成人员(审判长一名、合议庭组成人员二名、书记员一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视具体案件确定人员组成)、被害人及其代理人(视具体案件确定是否增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代理人)及其可能出现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民事案件包括:民事审判庭组成人员(审判长一名、审判员二名、书记员一名)、原告及其代理人(视具体案件确定人员组成)、被告及其代理人。
庭审观摩教学大纲怎么写
庭审观摩教学大纲怎么写庭审观摩教学大纲怎么写引言:庭审观摩教学是法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观摩实际庭审过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法庭的氛围,了解司法实践的运作方式。
为了确保庭审观摩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效果,编写一份合适的庭审观摩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庭审观摩教学大纲的编写方法和要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编写庭审观摩教学大纲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相匹配。
例如,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对法庭程序和法律运作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职业的兴趣和认识等。
二、确定庭审案例:选择合适的庭审案例对于庭审观摩教学至关重要。
庭审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涉及到学生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和实践问题。
同时,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选择一起具有社会关注度的刑事案件或民事诉讼案件作为庭审案例。
三、确定庭审观摩的内容和流程:庭审观摩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庭审观摩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首先,需要确定观摩的庭审程序,包括庭前准备、开庭程序、证据调查、辩论等环节。
其次,需要确定学生在观摩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和重点。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注意法官的提问方式、律师的辩论技巧、证人的证言等。
最后,需要确定庭审观摩的时间安排和参与人员。
四、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庭审观摩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庭审观摩、讨论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学生的观摩报告、庭审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成果等。
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五、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改进:庭审观摩教学大纲的编写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在实施庭审观摩教学后,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讨论会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庭审观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模拟审判教学大纲
模拟审判》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审判课程编号:EX903120B学分:1总学时:16适用专业:法学先修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开设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具体案件的模拟审判,增强学生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角色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能较好地将所学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融会贯通,熟悉庭审规则、掌握庭审技巧,培养学生司法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具体诉讼制度,掌握案件审判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教学内容(一)选案 2 学时该环节主要任务是确定用以模拟审判的案件,案件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且为适宜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
指导教师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民事、刑事或行政案件作为案源供学生选择,也可从实践教学案例中推选,或直接到实践教学基地挑选真实案例。
(二)训练 6 学时1、选定庭审模拟者。
由学生自愿报名,指导教师经过挑选后分配庭审角色,包括法官、公诉人、当事人、代理或辩护律师、证人等角色。
2、制定计划:指导教师组织庭审模拟者对案件进行分析,并由指导教师或实践基地教导人员向学生详细阐述庭审规划,熟悉庭审过程。
3、庭前训练:参与模拟审判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审判规划进行模拟前的训练,书写相关司法文书,各角色模拟者熟悉自己的诉讼地位及在整个诉讼中的活动内容,必要时进行反复演练。
4、发布公告:依诉讼法之相关规定,在学校以公告形式公布案由、双方当事人情况、简要案情、开庭时间、地点,允许师生旁听。
(三)开庭 4 学时依照有关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和庭审规则对案件公开开庭审理,要求开课年级学生必须参加,没有角色任务的学生应当到庭旁听并记考勤,不到者视为缺课,审理结果一般应当当庭宣告。
(四)总结 4 学时1、学生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并提交不少于3000 字的书面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庭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二、实验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课程属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进行刑事诉讼控辩与审判、民事诉讼代理与审判、行政诉讼代理与审判的演练,可有机地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对法律条文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最终达到全方位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目的。
三、成绩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查成绩评定要求:按学生的开庭表现(占40%),总结报告(占30%),相关法律文书(占30%)进行考核。
由指导教师评定,按100分记分。
四、实验项目设置
五、实验项目内容:
1、实验项目一:刑事案件模拟庭审实训
(1)实验目的与原理: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演练,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刑事诉讼公诉人在起诉前的主要工作、法院受理后至开庭前控、辩双方的主要工作、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第二审刑事审判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公诉人在起诉前的主要工作
二、公诉人在起诉后、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三、辩护人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四、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五、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
(一)开庭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
(四)被告人最后陈述
(五)合议庭评议
(六)宣判
(七)一审宣判后控、辩双方的主要工作
六、第二审刑事审判程序
(一)上诉或抗诉的提起
(二)公诉人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三)辩护人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四)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五)第二审庭审程序
七、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3)主要仪器及耗材:模拟案例,模拟法庭所有设备
(4)教学方式:创新性教学、多媒体教学
2、实验项目一:民事案件模拟庭审实训
(1)实验目的与原理: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演练,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民事诉讼原告方在起诉前的主要工作、法院受理后至开庭前原、被告双方的主要工作、法庭调解、第一审简易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
(2)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庭审前的工作
(一)原告方在起诉前的工作
1、起诉证据的收集
2、民事诉状的撰写
(二)原告方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三)被告方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1、证据的收集和举证
2、答辩状的撰写
(四)、法庭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二、第一审简易程序
三、法庭调解
1、法庭调解的基础
2、法庭调解的原则
3、法庭调解中审判人员及原、被告双方的工作
4、调解书的制作与签收
四、第一审普通程序
(一)开庭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
(四)最后陈述
(五)合议庭评议
(六)宣判
(七)宣判后原、被告双方的工作
五、二审程序
(一)上诉人一方在上诉前的工作
(二)上诉人一方在上诉后、庭审前的工作
(三)被上诉人一方在庭审前的工作
(四)法庭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工作
(五)二审庭审程序
(3)主要仪器及耗材:模拟案例,模拟法庭所有设备
(4)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3、实验项目三:行政诉讼案件模拟庭审实训
(1)实验目的与原理: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演练,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行政诉讼原告方在起诉前的主要工作、法院受理后至开庭前原、被告双方的主要工作、第一审行政审判程序、第二审行政审判程序。
(2)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庭审前的工作
(一)原告方在起诉前的工作
1、起诉证据的收集
2、行政诉状的撰写
(二)原告方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三)被告方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1、举证
2、答辩状的撰写
(四)法庭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主要工作
二、第一审行政审判程序
(一)开庭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
(四)最后陈述
(五)合议庭评议
(六)宣判
(七)宣判后原、被告双方的工作
三、二审程序
(一)上诉人一方在上诉前的工作
(二)上诉人一方在上诉后、庭审前的工作
(三)被上诉人一方在庭审前的工作
(四)法庭审判人员在庭审前的工作
(五)二审庭审程序
(3)主要仪器及耗材:模拟案例,模拟法庭所有设备
(4)教学方式:验证性教学、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要求学生用1:3的时间自学,即1个教学课时要求学生有3个课时的自学时间,用于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六、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实验教材:
刘志苏编著:《模拟法庭:模拟案例与法律文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
主要参考书籍:
1、刘善春等:《诉讼证据规则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2、洪俊主编:《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
3、宁致远主编:《法律文书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