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市在困难中寻求机遇,在危机中奋力前行,在挑战中率先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增长15.6 %,创十五年来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61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3亿元,增长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分别净增2545元和8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2.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消除地震影响。地震发生后,我们一方面迅速转移受灾群众,免费救治受伤群众,努力做好灾后重建;一方面护送川籍民工平安返乡,运送救灾款物支援重灾区,派出专业队伍帮助重灾区恢复重建。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及时出台“三增两稳两恢复”等措施,减小了地震对我市经济的影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部署,制定一系列扩大投资、支持工业、扶持旅游业、促进就业等措施,较早出台了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去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我市争取资金10.64亿元,涉及项目175个。去年底集中开工项目71个,总投资472亿元,12个市级重点项目提前开工。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全年166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3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5%。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60.02亿元,增长23.1%,较上年提高8.93个百分点。

——着力优化经济结构。预计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44%左右,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增加投资担保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融资20亿元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2.09亿元,增长19.5%;完成工业投资356.12亿元,

增长24.3%。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6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四区两基地”继续快速发展,国际港务区建设全面启动,区县经济活力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98.8万吨。预计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3万吨和1.68万吨,完成了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财政“三农”投入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8 %。粮食总产214.4万吨,单产340.1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6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97个。建成农村公路1716公里,通水泥(油)路行政村占到92%。治理病险水库15座,解决了4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66个村电网改造,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口,新建农业信息服务站1061个。200个新农村重点村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关中百镇建设和千村百镇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启动31个扶贫重点村建设,1.5 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98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全市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唐华集团的政策性破产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融资和多平台运作的格局基本形成,比上年增加融资64.5亿元。商业银行重组进程加快,4家企业成功上市。文化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组织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2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7亿美元,引进内资597.89亿元。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70.4亿美元,增长31.3%。服务外包离岸出口执行金额1.45亿美元,增长28.2%。我市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得到国家批准。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完善城市规划和功能。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编制完成,修编了中长期防震减灾规划,9个行政区的分区规划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地铁一、二号线累计完成投资28.1亿元,二号线12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一号线建设正式启动;城市综合交通改善项目开工,三环路全线通车,华清东路、西部大道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新建10

座人行天桥,新开4条通宵公交线路,建成200座公厕、10座垃圾压缩站,市区1131座公厕免费开放;完成东西五路架空线缆落地、93条街巷路灯改造、65条街巷路面改造、84条道路破损整治和100个公交港湾改造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和长安、阎良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第五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护城河排污口截污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天然气居民用户达到80万户,新增集中供热1054万平方米;启动了解放路、东大街、炭市街等一批重点街区综合改造,大明宫、北客站、纺织城、大兴路等区域综合改造进展良好。

——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完成55个村农民转居民和34个村撤村建社区。拆除城中村整村41个,拆除面积689万平方米。启动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05万平方米。开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建设面积692万平方米,35个城中村项目开工建设安置房,全市首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红星巷竣工。

——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平方公里,完成工程造林12.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99%。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等三大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启动“绿满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开展“我为西安栽棵树”活动,建成82个城市小绿地广场。世界园艺博览园、渭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团结水库综合治理、李家河水库等一批工程全面启动,太平河综合治理达到通水条件,幸福渠西段综合治理竣工。实施“引沣进城”生态引水项目,氵皂河城市段水质明显改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大扬尘治理力度,扎实开展燃煤锅炉烟尘专项整治和秸秆禁烧,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1天。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经过四年不懈努力,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快推进。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朱雀大街等39条街道景观整治全面展开,拆除违法建设1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5个农贸市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逐步完善,区级政府城市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全面建成社区122管理网络,建成100条城区执法示范街,设立150个便民服务点。

——重视城市形象推介。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传递,成功举办西洽会、西部文博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先后在美国硅谷、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举办投资和旅游推介会,以主宾城市参加第56届瑞士日内瓦博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