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市在困难中寻求机遇,在危机中奋力前行,在挑战中率先发展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增长15.6 %,创十五年来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61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3亿元,增长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分别净增2545元和8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2.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

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消除地震影响。

地震发生后,我们一方面迅速转移受灾群众,免费救治受伤群众,努力做好灾后重建;一方面护送川籍民工平安返乡,运送救灾款物支援重灾区,派出专业队伍帮助重灾区恢复重建。

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及时出台“三增两稳两恢复”等措施,减小了地震对我市经济的影响。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部署,制定一系列扩大投资、支持工业、扶持旅游业、促进就业等措施,较早出台了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意见。

在去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我市争取资金10.64亿元,涉及项目175个。

去年底集中开工项目71个,总投资472亿元,12个市级重点项目提前开工。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全年166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3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5%。

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60.02亿元,增长23.1%,较上年提高8.93个百分点。

——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预计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44%左右,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增加投资担保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融资20亿元以上。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2.09亿元,增长19.5%;完成工业投资356.12亿元,
增长24.3%。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6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四区两基地”继续快速发展,国际港务区建设全面启动,区县经济活力增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98.8万吨。

预计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3万吨和1.68万吨,完成了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市财政“三农”投入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8 %。

粮食总产214.4万吨,单产340.1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6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97个。

建成农村公路1716公里,通水泥(油)路行政村占到92%。

治理病险水库15座,解决了4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66个村电网改造,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口,新建农业信息服务站1061个。

200个新农村重点村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关中百镇建设和千村百镇整治工作全面展开。

启动31个扶贫重点村建设,1.5 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98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全市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唐华集团的政策性破产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

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融资和多平台运作的格局基本形成,比上年增加融资64.5亿元。

商业银行重组进程加快,4家企业成功上市。

文化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组织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2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7亿美元,引进内资597.89亿元。

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70.4亿美元,增长31.3%。

服务外包离岸出口执行金额1.45亿美元,增长28.2%。

我市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得到国家批准。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完善城市规划和功能。

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编制完成,修编了中长期防震减灾规划,9个行政区的分区规划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

地铁一、二号线累计完成投资28.1亿元,二号线12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一号线建设正式启动;城市综合交通改善项目开工,三环路全线通车,华清东路、西部大道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新建10
座人行天桥,新开4条通宵公交线路,建成200座公厕、10座垃圾压缩站,市区1131座公厕免费开放;完成东西五路架空线缆落地、93条街巷路灯改造、65条街巷路面改造、84条道路破损整治和100个公交港湾改造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和长安、阎良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第五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护城河排污口截污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天然气居民用户达到80万户,新增集中供热1054万平方米;启动了解放路、东大街、炭市街等一批重点街区综合改造,大明宫、北客站、纺织城、大兴路等区域综合改造进展良好。

——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

完成55个村农民转居民和34个村撤村建社区。

拆除城中村整村41个,拆除面积689万平方米。

启动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05万平方米。

开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建设面积692万平方米,35个城中村项目开工建设安置房,全市首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红星巷竣工。

——改善生态环境。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平方公里,完成工程造林12.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99%。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

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等三大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启动“绿满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开展“我为西安栽棵树”活动,建成82个城市小绿地广场。

世界园艺博览园、渭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团结水库综合治理、李家河水库等一批工程全面启动,太平河综合治理达到通水条件,幸福渠西段综合治理竣工。

实施“引沣进城”生态引水项目,氵皂河城市段水质明显改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大扬尘治理力度,扎实开展燃煤锅炉烟尘专项整治和秸秆禁烧,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1天。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经过四年不懈努力,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快推进。

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朱雀大街等39条街道景观整治全面展开,拆除违法建设1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5个农贸市场。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逐步完善,区级政府城市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

全面建成社区122管理网络,建成100条城区执法示范街,设立150个便民服务点。

——重视城市形象推介。

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传递,成功举办西洽会、西部文博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先后在美国硅谷、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举办投资和旅游推介会,以主宾城市参加第56届瑞士日内瓦博览
会,国内外100多个城市政府和知名企业代表团来我市考察交流,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着力改善民生
——实施“民生八大工程”。

全年投资15.55亿元,启动实施了八个方面67类民生建设项目。

新增就业13.36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创造经济收入24.02亿元。

农村安居工程完成1148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设立5000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基金,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64万元。

物价指数控制在7%以内。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全市参加养老保险117万人、失业保险125.55万人、职工医疗保险182.43万人、工伤保险95.9万人、生育保险74.46万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登记人数108.69万人。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71.77万人,参合率92.3%。

对11205户城乡困难家庭提供临时救助3920万元,为2233名低保对象和五保户子女发放助学补助金1226万元,2万多名残疾人享受到康复服务。

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开工建设21个养老机构和12个农村敬老院。

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经济适用住房竣工170万平方米,新开工2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竣工2.47万平方米,新开工5.3万平方米,领取租赁补贴家庭达到12121户。

二手房交易完成160万平方米。

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达到116.68万人,累计归集249.09亿元,48万户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改善了居住条件。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

我市申报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批。

各级财政投入2.92亿元,为全市义务教育段88.23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

建成12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88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24所薄弱学校治理,启动筹建全市第一所公办启智学校。

完成30所乡镇卫生院和200个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任务,6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办覆盖率达到95%。

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监督,非法传销等破坏市场秩序现象得到遏制。

红十字会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8‰。

新建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县级文化中心,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完成505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
程。

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北京奥运会两金一铜和一枚特设项目金牌,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普法宣传、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事务、参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志、侨务、人防、档案、气象、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公安“三基工程”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全面完成,治安和交通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86.9%,比上年提高6.48个百分点。

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各级领导大下访等活动,各类群体性事件比上年下降48.2 %。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百日督查活动,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市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

转变执政理念,加强与市民的互动与沟通,“问计于民”、“向市民报告”等活动反响热烈,在全国首次将“网络问政”经常化、制度化。

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范。

完善目标考评办法,抓落实工作得到加强。

妥善做好冰雪灾害、抗震救灾、手足口病疫情、三鹿奶粉事件等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

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查处了一批医疗、教育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查处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

“四乱”整治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遇到的挑战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

这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衷心感谢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市民,衷心感谢西安驻军和武警官兵,衷心感谢关心支持西安建设的中央、省属单位和国内外朋友。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和旅游业受到明显冲击,企业出口下滑,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政减收因素增多,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增大,群众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城市管理有待加强,交通拥堵、建筑渣土运输车野蛮拉运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仍有差距,发展环境亟待进一
步改善。

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09年,是挑战之年,也是机遇之年。

根据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主题,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快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速确保13.5%、力争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少于290天,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5%和3%。

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正视困难。

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加大,何时见底目前难以预料。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市一产影响开始出现,二产影响逐步扩大,三产受到明显冲击,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和旅游业。

分析国际、国内不利因素,今年将是我市经济发展非常困难的一年。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迎难而上,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

二是坚定信心。

从全国来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从我市来看,城市发展内生力、承载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大建设、大发展的势头没有改变,城市价值加速兑现的趋势没有改变,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没有改变。

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发挥优势,保持我市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不改变。

三是把握机遇。

优势总是在抢抓机遇中形成,差距都是在错失机遇中扩大。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加快结构调整、增加“三农”投入、支持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等机遇,办成几件多年想办而
没有条件办成的大事,多办一些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多上一些提升产业层级的大项目,切实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四是振奋精神。

在困难面前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核心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必须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高的标准和更宽的视野去工作。

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节奏,密切协作配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更牢固,保持经济增长的决心更坚定,推动各项工作的措施更得力,完成各项任务的责任更落实,充满激情迎接困难和挑战。

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

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8亿元。

安排重点在建项目233个,年计划投资571亿元,比上年增加206亿元。

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坚持领导分抓制度,确保各项扩大投资措施落到实处。

做好国家和省上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研究出台引导和支持主导产业投资措施,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4%以上。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和大型企业的对接沟通,争取我市更多项目进入中、省大盘子。

扩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发挥各类融资平台的作用,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

策划一批市政债券、企业债券项目,争取国家债券发行额度。

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完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切实做好土地供应。

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保障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的土地供应。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用地、新建城市干道两侧用地、棚户区改造腾迁土地、城中村改造节余土地等四类土地的收购储备,全年新增建设用地3万亩以上。

继续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集约节约用地。

(二)优化结构保增长
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发挥保增长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四区两基地”和国际港务区,为保增长提供良好承载条件。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医药中间体产业、新材料
产业以及航空航天产业等领域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

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加紧大型运输飞机、中国飞机强度试验中心、中国西安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中兴、华为、美光、应用材料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推进新舟系列飞机的项目研发,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和配套项目。

支持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技术改造、重型商用车、比亚迪轿车、能量回收装置产业化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

抓好经开区兵器产业基地、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阎良航空城建设。

围绕五年建成500亿航天产业新城的目标,加快航天产业基地建设。

实施西化搬迁改造,尽早启动30万吨聚氯乙烯和30万吨烧碱项目建设;积极承接陕北精细化工项目,发展高附加值新型建材产业。

实施名牌战略,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形成一批围绕汽车、飞机、通用电气设备等主导产业的零部件加工和延伸加工骨干企业。

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促进曲江会展产业园建设,精心办好欧亚经济论坛及中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展会,加紧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工作,继续申办国内外大型知名展会。

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龙头,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做好城市新区商圈的规划、建设和培育,加快改造提升解放路、东大街、长乐路、西大街、小寨等10大商圈。

引导大型商贸批发物流企业向三环周边的商贸物流园区聚集,形成辐射效应。

加快粮食物流基地建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西安设立总分支机构。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旅游业全面恢复。

立足本省游,做好入境游,做强假日游,做大自助游。

继续实施“幸福生活天天游”等活动。

做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工作,促进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发展秦岭生态休闲旅游。

完成华清宫遗址、碑林区三学街片区、曲江新区寒窑等11个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提升改造工程,加快书院门、北院门、湘子庙德福巷等特色街区建设。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组织好台湾包机推介活动,对成绩突出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鼓励市属主要景区(点)实行门票优惠,市属各公路收费站节假日期间免费通行。

推动曲江新区建设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年内建成贞观文化广场、西安音乐厅、西安艺术家画廊。

开发建设文艺路
演艺一条街,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展示平台。

积极做好我市“丝绸之路”文物景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建设大明宫国家历史遗址公园、大唐西市、大唐不夜城,启动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建设。

办好第二届中国诗歌节。

研究探索组建西安传媒集团。

运用现代理念和手段,开发影视、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文化博览等产品和产业,支持大戏、大片创作,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

(三)促进消费保增长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稳定并扩大汽车、家居、家电等消费,拓展休闲、娱乐、健身等新的消费领域。

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大力发展大众化配餐、家庭护理等服务业,扩大放心早餐覆盖面,实施西安特色小吃标准化。

以节带市、以会促销,全年举办春节欢乐购物节、服装博览会、啤酒节等50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展销会。

利用农村庙会、集市等载体,办好5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资交流会。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工程,落实好国家财政补贴。

加大市场秩序监管力度,抓好粮油、肉奶等生活消费品的检查整顿,保障群众消费安全。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扶持房地产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恢复房地产市场。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新开工4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户数累计达到15861户。

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80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

利用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

加大房屋权属登记,繁荣二手房市场。

四、继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城市建设维护投资230亿元,重点推进“两线三环七片”建设。

修编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地铁二号线、地铁一号线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配合地铁一号线实施一批交通疏导线工程;开工建设东门立交、东南二环立交,抓紧建设东北二环立交,完善三环路连接线道路,改建扩建东风路、凤城五路、凤城八路等道路。

加快实施大明宫地区、大兴路地区、纺织城地区、国际港务区、北客站、新行政中心、世界园艺博览园等区域综合改造。

完成经开、户县、蓝田、周至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第五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灞桥、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厂,启动六村堡污水处理厂、邓家村和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草滩污水处理厂准备工作,促进中水利用。

加大市容环卫设施建设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