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3_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总结本次数据结构实验主要涉及线性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以及链表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对这些数据结构的特点、操作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对每一部分实验进行总结。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线性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本实验要求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线性表的结构和实现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掌握了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线性表的方法。

实验二:栈的应用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本实验要求利用栈实现简单的括号匹配和后缀表达式计算。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栈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于括号的匹配和后缀表达式的计算,有效地解决了对应的问题。

实验三:队列的应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本实验要求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和迷宫求解。

通过实验,我对队列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到队列可以解决需要按顺序处理的问题,如排队和迷宫求解等。

实验四:链表的应用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本实验要求利用链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实验,我对链表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链表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于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并且可以动态地调整链表的长度,适应不同的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线性表、栈、队列和链表的基本操作,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同时,通过实际编程的过程,我对于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和效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程序逻辑错误和内存泄漏等,但通过调试和修改,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也对于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总之,本次数据结构实验给予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和收获,对于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加强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三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树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实现一个树的数据结构,并对其进行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同时还需要实现树的遍历算法,包括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二、实验原理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结点和边组成。

树的每个结点都可以有多个子结点,但是每个结点只有一个父结点,除了根结点外。

树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和查找。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二叉树作为实现树的数据结构。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两个子结点。

根据二叉树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式实现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三、实验过程1. 实现树的数据结构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树的结点类,包括结点值、左子结点和右子结点。

然后,我们可以定义树的类,包括根结点和相应的操作方法,如插入、删除和查找。

2. 实现插入操作插入操作是将一个新的结点添加到树中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插入操作。

具体来说,如果要插入的值小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将其插入到左子树中;如果要插入的值大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将其插入到右子树中。

如果当前结点为空,则将新的结点作为当前结点。

3. 实现删除操作删除操作是将指定的结点从树中移除的过程。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删除操作。

具体来说,如果要删除的值小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在左子树中继续查找;如果要删除的值大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如果要删除的值等于当前结点的值,则有三种情况:- 当前结点没有子结点:直接将当前结点置为空。

- 当前结点只有一个子结点:将当前结点的子结点替代当前结点。

- 当前结点有两个子结点:找到当前结点右子树中的最小值,将其替代当前结点,并在右子树中删除该最小值。

4. 实现查找操作查找操作是在树中寻找指定值的过程。

同样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查找操作。

具体来说,如果要查找的值小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在左子树中继续查找;如果要查找的值大于当前结点的值,则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3 ——栈、队列、递归设计)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3 ——栈、队列、递归设计)参考答案
{
x=Pop(s); /*出栈*/
printf("%d ",x);
InQueue(sq,x); /*入队*/
}
printf("\n");
printf("(10)栈为%s,",(StackEmpty(s)?"空":"非空"));
printf("队列为%s\n",(QueueEmpty(sq)?"空":"非空"));
ElemType Pop(SeqStack *s); /*出栈*/
ElemType GetTop(SeqStack *s); /*取栈顶元素*/
void DispStack(SeqStack *s); /*依次输出从栈顶到栈底的元素*/
void DispBottom(SeqStack *s); /*输出栈底元素*/
} SeqQueue; /*定义顺序队列*/
void InitStack(SeqStack *s); /*初始化栈*/
int StackEmpty(SeqStack *s); /*判栈空*/
int StackFull(SeqStack *s); /*判栈满*/
void Push(SeqStack *s,ElemType x); /*进栈*/
sq=(SeqQueue *)malloc(sizeof(SeqQueue));
InitQueue(sq);
printf("(8)队列为%s\n",(QueueEmpty(sq)?"空":"非空"));
printf("(9)出栈/入队的元素依次为:");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目的包括:1、熟练掌握线性表(如顺序表、链表)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理解栈和队列的特性,并能够实现其基本操作。

3、掌握树(二叉树、二叉搜索树)的遍历算法和基本操作。

4、学会使用图的数据结构,并实现图的遍历和相关算法。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编程语言为具体编程语言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顺序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和表的长度等。

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2、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的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实现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实现1、栈的实现使用数组或链表实现栈的数据结构。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和栈顶元素获取操作。

2、队列的实现采用循环队列的方式实现队列的数据结构。

完成队列的入队、出队和队头队尾元素获取操作。

(三)树的实现与遍历1、二叉树的创建以递归或迭代的方式创建二叉树。

2、二叉树的遍历实现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算法。

3、二叉搜索树的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四)图的实现与遍历1、图的表示使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表示图的数据结构。

2、图的遍历实现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线性表1、顺序表插入操作在表尾进行时效率较高,在表头或中间位置插入时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删除操作同理,在表尾删除效率高,在表头或中间删除需要移动元素。

2、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修改指针,时间复杂度较低,但查找操作需要遍历链表,效率相对较低。

(二)栈和队列1、栈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适用于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场景。

入栈和出栈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1)。

2、队列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常用于排队、任务调度等场景。

数据结构实验-互联网域名查询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互联网域名查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结构实验项目:实验三互联网域名查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问题定义及需求分析(1)问题描述(2)实验任务(3)需求分析二、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2)主程序流程(3) 模块关系三、详细设计(1)数据类型及存储结构(2)模块设计四、调试分析(1)调试分析(2)算法时空分析(3)经验体会五、使用说明(1)程序使用说明六、测试结果(1)运行测试结果截图七、附录(1)源代码一、问题定义及需求分析(1)实验目的互联网域名查询互联网域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树形层次结构。

从根节点往下的第一层是顶层域,如cn、com等,最底层(第四层)是叶子结点,如www等。

因此,域名搜索可以看成是树的遍历问题。

(2)实验任务设计搜索互联网域名的程序。

(3)需求分析:1)采用树的孩子兄弟链表等存储结构。

2)创建树形结构。

3)通过深度优先遍历搜索。

4)通过层次优先遍历搜索。

二、概要设计:采用孩子兄弟链表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创建;主程序流程:创建根节点域名输入域名拆分根据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进行插入调用层次优先遍历输出遍历结果调用深度优先遍历输出遍历结果结束程序模块关系:输入域名创建孩子兄弟树层次优先遍历输出结果深度优先遍历输出结果结束三、详细设计孩子兄弟链表结构:typedef struct CSNode{ElemType data[10];struct CSNode *firstchild, *nextsibling;}*CSTree;模块一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如下void DFS(CSNode *root) {if (!root) return;//递归结束条件printf("%s\n", root->data);DFS(root->firstchild);//递归遍历孩子节点DFS(root->nextsibling);//递归遍历兄弟节点}模块二层次优先遍历算法如下void BFS(CSNode *root) {printf("层次优先搜索遍历结果为:\n");Queue que;que.Clear();que.push(root);//根节点入队列while (!que.empty()) {//队列不空的时候执行循环CSNode *xx = que.front(); //取队首元素que.pop();//出队列printf("%s\n", xx->data);if (xx->nextsibling) {//出队节点的孩子节点若不空则入队列que.push(xx->nextsibling);}if (xx->firstchild) {//同样若孩子节点不空则入队列que.push(xx->firstchild);}}}四、调试分析问题解决:在编写层次优先遍历算法的时候遍历结果总是不正确,原因是取完队首元素后没有将出队列,经过改正,在取队首元素后加上出队列函数将队首元素出队;这样便解决了问题;时空分析:经过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创建后便得到一棵二叉树;对于两个遍历函数,深度优先遍历是递归算法,在时间上,递归算法效率较低,尤其是运算次数较大的时候;层次优先遍历函数借助到队列,所以在内存占用上较多;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空间占用上更优于层次优先遍历;经验体会: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与二叉树可以相互转化;它的深度优先遍历递归算法虽较为简单但相比非递归算法而言效率不高。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创建一个单向链表,并实现插入、删除和遍历节点的功能。

对链表进行排序,如冒泡排序或插入排序。

2、栈和队列的应用用栈实现表达式求值,能够处理加、减、乘、除和括号。

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系统的模拟,包括顾客的到达、服务和离开。

3、二叉树的遍历与操作构建一棵二叉树,并实现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进行二叉树的插入、删除节点操作。

4、图的表示与遍历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表示图。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cppstruct ListNode {int data;ListNode next;ListNode(int x) : data(x), next(NULL) {}};```插入节点的函数:```cppvoid insert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head = newNode;} else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curr = curr>next;}curr>next = newNode;}}```删除节点的函数:```cppvoid delete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if (head == NULL) {return;}ListNode temp = head;head = head>next;delete temp;return;}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next!= NULL && curr>next>data!= val) {curr = curr>next;}if (curr>next!= NULL) {ListNode temp = curr>next;curr>next = curr>next>next;delete temp;}}```遍历链表的函数:```cppvoid traverseList(ListNode head) {ListNode curr = head;while (curr!= NULL) {std::cout << curr>data <<"";curr = curr>next;}std::cout << std::endl;}```对链表进行冒泡排序的函数:```cppvoid bubbleSortList(ListNode& head)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bool swapped;ListNode ptr1;ListNode lptr = NULL;do {swapped = false;ptr1 = head;while (ptr1->next!= lptr) {if (ptr1->data > ptr1->next>data) {int temp = ptr1->data;ptr1->data = ptr1->next>data;ptr1->next>data = temp;swapped = true;}ptr1 = ptr1->next;}lptr = ptr1;} while (swapped);}```测试结果:创建了一个包含 5、3、8、1、4 的链表,经过排序后,输出为 1 3 4 5 8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提升编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它研究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操作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合理选用和使用数据结构,能够提高算法效率,优化内存利用,提升软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线性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操作。

通过编程实现不同线性表的操作,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栈和队列的应用:栈和队列是常用的数据结构,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利用栈实现括号匹配,利用队列实现银行排队等。

3.递归和回溯算法:递归和回溯是解决很多求解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递归和回溯算法,理解它们的思想和应用场景。

4.树和二叉树的遍历:学习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包括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通过编程实现这些遍历算法,加深对树结构的理解。

5.图的基本算法:学习图的基本存储结构和算法,包括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

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掌握图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四、实验过程1.具体实验内容安排: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编程环境和工具。

根据实验要求逐步完成实验任务,注意记录并整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对于每个实验任务,根据要求采集并整理测试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3.实验结果展示和分析:将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展示,例如表格、图形等形式,分析实验结果的特点和规律。

4.实验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回顾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后,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对于每个实验任务,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

数据结构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各种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线性表(1)顺序表1)初始化顺序表2)向顺序表插入元素3)从顺序表删除元素4)查找顺序表中的元素5)顺序表的逆序操作(2)链表1)创建链表2)在链表中插入元素3)在链表中删除元素4)查找链表中的元素5)链表的逆序操作2. 栈与队列(1)栈1)栈的初始化2)入栈操作3)出栈操作4)获取栈顶元素5)判断栈是否为空(2)队列1)队列的初始化2)入队操作3)出队操作4)获取队首元素5)判断队列是否为空3. 树与图(1)二叉树1)创建二叉树2)遍历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3)求二叉树的深度4)求二叉树的宽度5)二叉树的镜像(2)图1)创建图2)图的深度优先遍历3)图的广度优先遍历4)最小生成树5)最短路径三、实验过程1. 线性表(1)顺序表1)初始化顺序表:创建一个长度为10的顺序表,初始化为空。

2)向顺序表插入元素: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x。

3)从顺序表删除元素:从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

4)查找顺序表中的元素:在顺序表中查找元素x。

5)顺序表的逆序操作:将顺序表中的元素逆序排列。

(2)链表1)创建链表:创建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

2)在链表中插入元素:在链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x。

3)在链表中删除元素:从链表中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

4)查找链表中的元素:在链表中查找元素x。

5)链表的逆序操作:将链表中的元素逆序排列。

2. 栈与队列(1)栈1)栈的初始化:创建一个栈,初始化为空。

2)入栈操作:将元素x压入栈中。

3)出栈操作:从栈中弹出元素。

4)获取栈顶元素:获取栈顶元素。

5)判断栈是否为空:判断栈是否为空。

(2)队列1)队列的初始化:创建一个队列,初始化为空。

2)入队操作:将元素x入队。

3)出队操作:从队列中出队元素。

《数据结构》实验3链表

《数据结构》实验3链表
二、源代码以及输入数据输出结果为:
三、源代码以及实验结果为
四、源代码以及实验结果为
五、源代码以及实验结果为
六、源代码以及实验结果为
七、附加题以及实验体会:
{
NODE *s; /*定义指向结点类型的指针*/
s=(NODE *)malloc(sizeof(NODE));
/*生成新结点*/
3
4
5
return 1;
}
/*删除P所指向的结点的后继结点*/
void DelLinkList(NODE *p)
{ NODE *q;
if(p->next!=0)
{ q=p->next; /* q指向p的后继结点*/
ch=getchar();
while(ch!='$')
{ p=(NODE *)malloc(sizeof(NODE));
p->data=ch;
1
2
ch=getchar();
}
return (head);
}
/*在链表的P指定结点之后插入值为x的结点*/
int InsLinkList(NODE *p, char x)
四、设有两个单链表A、B,其中元素递增有序,编写算法将A、B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允许有相同值)有序的链表C,要求用A、B中的原结点形成,不能重新申请结点。
五、已知单链表表示的线性表中含有两类的数据元素(字母字符,数字字符)。试设计算法,按结点的值将单链表拆分成两个循环链表,分别只含有数字或字母。要求:利用原表中的结点空间作为这两个表的结点空间,头结点可另开辟空间。
附加题:如果换成循环单链表该如何实现?
即题目变成:已知单循环链表表示的线性表中含有两类的数据元素(字母字符,数字字符)。试设计算法,按结点的值将单链表拆分成两个循环链表,分别只含有数字或字母。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运算一、需要分析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包括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以及二叉树常用运算。

问题分析: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对它的熟练掌握是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可采用递归调用的方法。

处理本问题,我觉得应该:1、建立二叉树;2、通过递归方法来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二叉树;3、通过队列应用来实现对二叉树的层次遍历;4、借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求叶子数、树的深度宽度等;5、运用广义表对二叉树进行广义表形式的打印。

算法规定:输入形式:为了方便操作,规定二叉树的元素类型都为字符型,允许各种字符类型的输入,没有元素的结点以空格输入表示,并且本实验是以先序顺序输入的。

输出形式:通过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方法对树的各字符型元素进行遍历打印,再以广义表形式进行打印。

对二叉树的一些运算结果以整型输出。

程序功能:实现对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

对二叉树的某个元素进行查找,对二叉树的某个结点进行删除。

测试数据:输入一:ABC□□DE□G□□F□□□(以□表示空格),查找5,删除E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CDEGF中序遍历CBEGDFA后序遍历CGEFDBA层次遍历ABCDEFG广义表打印A(B(C,D(E(,G),F)))叶子数3 深度5 宽度2 非空子孙数6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2查找5,成功,查找的元素为E删除E后,以广义表形式打印A(B(C,D(,F)))输入二:ABD□□EH□□□CF□G□□□(以□表示空格),查找10,删除B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DEHCFG中序遍历DBHEAGFC后序遍历DHEBGFCA层次遍历ABCDEFHG广义表打印A(B(D,E(H)),C(F(,G)))叶子数3 深度4 宽度3 非空子孙数7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3查找10,失败。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几种查找算法的实现和比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几种查找算法的实现和比较

第三次实验报告:几种查找算法的实现和比较//2019-12-4//1.随机生成5万个整数,存入一个文件;//2.算法实现:(1)顺序查找:读入文件中的数据,查找一个key,统计时间;// (2)二分查找:读入文件,排序,二分查找key,统计时间;// (3)分块查找:读入文件,分100块,每块300+数字,查找key,统计时间// (4)二分查找树:读入文件,形成BST,查找key,统计时间//二叉排序树:建立,查找#include "stdio.h"#include "time.h"#include "stdlib.h"struct JD{//定义分块查找的链表结点结构int data;JD *next;};struct INDEX_T{//定义分块查找中,索引表结构int max;//这一块中最大的数字,<maxJD *block;//每一块都是一个单向链表,这是指向块的头指针};INDEX_T myBlock[100];//这是索引表的100项struct NODE{//定义的二分查找树结点结构int data;NODE *left;NODE *right;};const int COUNT=50000;//结点个数int key=666;//待查找的关键字int m=1;//int *array2;void createData(char strFileName[]){//产生随机整数,存入文件srand((unsigned int)time(0));FILE *fp=fopen(strFileName,"w");for(int i=1;i<=COUNT;i++)fprintf(fp,"%d,",rand());fclose(fp);}void createBST(NODE* &bst){//产生5万个随机整数,创建二叉排序树FILE *fp=fopen("data.txt","r");for(int i=1;i<=COUNT;i++){int num;fscanf(fp,"%d,",&num);//从文件中读取一个随机整数//若bst是空子树,第一个结点就是根结点//若bst不是空子树,从根结点开始左小右大,查找这个数字,找到了直接返回,//找不到,就插入到正确位置//创建一个结点NODE* p=new NODE;p->data=num;p->left=0;p->right=0;if(0==bst)//空子树{bst=p;continue;}//非空子树,//在bst中,查找给结点,NODE *q=bst;//总是从根结点开始查找while(1){if(p->data == q->data)//找到了,直接退出break;if(p->data < q->data && q->left==0){//小,往左找,且左边为空,直接挂在q之左q->left=p;break;}if(p->data < q->data && q->left!=0){//小,往左找,且左边非空,继续往左边找q=q->left;continue;}if(p->data > q->data && q->right==0){//大,往右找,且右边为空,直接挂在q之右q->right=p;break;}if(p->data > q->data && q->right!=0){//大,往右找,且右边非空,继续往右边找q=q->right;continue;}}}}int BST_Search(NODE *bst,int key){//在bst中找key,if(0==bst)return -1;//非空子树,//在bst中,查找给结点,NODE *q=bst;//总是从根结点开始查找while(1){if(key == q->data)//找到了,直接退出return 1;if(key < q->data && q->left==0)//小,往左找,且左边为空,找不到return -1;if(key < q->data && q->left!=0)//小,往左找,且左边非空,继续往左边找{q=q->left;continue;}if(key > q->data && q->right==0)//大,往右找,且右边为空,找不到return -1;if(key > q->data && q->right!=0){//大,往右找,且右边非空,继续往右边找q=q->right;continue;}}}void inOrder(NODE *bst){if(bst!=0){inOrder(bst->left);array2[m]=bst->data;//反写回array数组,使数组有序// printf("%7d",array2[m]);m++;inOrder(bst->right);}}int getBSTHeight(NODE *bst){if(bst==0)return 0;else{int hl=getBSTHeight(bst->left);int hr=getBSTHeight(bst->right);int h=hl>hr?hl:hr;return h+1;}}void makeArray(int array[],char strFileName[]) {//生成5万个随机整数FILE *fp=fopen(strFileName,"r");int i=1;while(!feof(fp)){fscanf(fp,"%d,",&array[i]);// printf("%6d",array[i]);i++;}}int Seq_Search(int array[],int key){//在无序顺序数组中,找data是否存在,-1=不存在,存在返回位置下标//监视哨:把要找的那个数放到首部array[0]=key;//for(int i=COUNT;array[i]!=key;i--);if(i>0)//找到了,返回下标return i;return -1;//查找不成功,返回-1}int Bin_Search(int array[],int key){//在有序存储的数组中查找key,找到返回位置,找不到返回-1 int low=1,high=COUNT,mid;while(1){if(low>high)//找不到return -1;mid=(low+high)/2;if(key == array[mid])return mid;else if(key<array[mid])high=mid-1;elselow=mid+1;}}void makeBlock(INDEX_T myBlock[],char strFileName[]) {//从文件中读取整数,分配到块中去//1.初始化块索引表,分100块,400,800,1200,for(int i=0;i<=99;i++){myBlock[i].max=400+400*i;//400,800,1200, (40000)myBlock[i].block=0;}//2.打开文件,读取整数,把每一个整数分配到相应的块中去FILE *fp=fopen(strFileName,"r");while(!feof(fp)){int num=0;fscanf(fp,"%d,",&num);//把num分配到num/400块中,挂到该块链表第一个int blockID=num/400;//求出应该挂在的块号//生成一个新节点,把num放进去,挂上JD *p=new JD;p->data=num;p->next=myBlock[blockID].block;myBlock[blockID].block=p;}fclose(fp);}int Block_Search(INDEX_T myBlock[],int key){int blockID=key/400;//找到块号JD* p=myBlock[blockID].block;while(p!=0){if(p->data==key)return blockID;//能找到p=p->next;}return -1;//找不到}void main(){clock_t begin,end;int pos=-1;//1.生成文件,存入5万个随机整数createData("data.txt");//2.顺序查找int *array=new int[COUNT+1];makeArray(array,"data.txt");//从文件中读取数据begin=clock();for(int k=1;k<=10000;k++)pos=Seq_Search(array,key);end=clock();printf("顺序查找:%d所在的位置=%d.时间=%d毫秒\n",key,pos,end-begin);//3.二分查找树NODE *bst=0;createBST(bst);//产生5万个随机数字,建立一个二叉排序树begin=clock();for(k=1;k<=10000;k++)pos=BST_Search(bst,key);//在bst中找key,找到返回1,找不到返回-1end=clock();printf("二叉排序树查找:%d所在的位置=%d.时间=%d毫秒\n",key,pos,end-begin);array2=new int[COUNT+1];inOrder(bst);//中序输出bst// int height=getBSTHeight(bst);//求出bst的高度// printf("BST高度=%d.\n\n",height);//4.二分查找,利用前面二叉排序树产生的array2,查找key begin=clock();for(k=1;k<=10000;k++)pos=Bin_Search(array2,key);end=clock();printf("二分查找:%d所在的位置=%d.时间=%d毫秒\n",key,pos,end-begin);//5.分块查找,关键字范围[0,32767],分配到100块中去,每一块中存400个数字makeBlock(myBlock,"data.txt");//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产生块begin=clock();for(k=1;k<=10000;k++)pos=Block_Search(myBlock,key);//在block中查找key,找到返回块号,找不到返回-1end=clock();printf("分块查找:%d所在的块=%d.时间=%d毫秒\n",key,pos,end-begin);/*for(k=0;k<=99;k++){printf("\n\n\n第%d块<%d:\n",k,myBlock[k].max);JD *q=myBlock[k].block;//让q指向第k块的第一个结点while(q!=0){//输出第k块中所有数字printf("%7d ",q->data);q=q->next;}}*/}。

(中央电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

(中央电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验报告(学科:数据结构)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批改日期实验名称:实验三二叉树3.1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问题描述】设一棵完全二叉树用顺序存储方法存储于数组tree中,编写程序:(1)根据数组tree,建立与该二叉树对应的链式存储结构。

(2)对该二叉树采用中序遍历法显示遍历结果。

【基本要求】(1)在主函数中,通过键盘输入建立设定的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2)设计子函数,其功能为将顺序结构的二叉树转化为链式结构。

(3)设计子函数,其功能为对给定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显示遍历结果。

(4)通过实例判断算法和相应程序的正确性。

【实验步骤】(1)运行PC中的Microsoft Visual C++ 6.0程序,(2)点击“文件”→“新建”→对话窗口中“文件”→“c++ Source File”→在“文件名”中输入“X1.cpp”→在“位置”中选择储存路径为“桌面”→“确定”,(3)输入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malloc.h>#include<string.h>#include<stdlib.h>#include<memory.h>#define MaxSize 10typedef struct node{char data。

struct node *left,*right。

}NODE。

void Creab(char *tree,int n,int i,NODE *p)。

void Inorder(NODE *p)。

void main(){NODE *p。

char tree[MaxSize]。

int n=1。

int i=1。

printf("请输入完全二叉数的节点值(连续输入字符,以回车结束输入。

):")。

while((tree[n] = getchar( )) != '\n') n++。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了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法。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线性表这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并实现了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方式。

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线性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等操作的实现原理,并掌握了如何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栈和队列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们分别具有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特点。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操作,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栈和队列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迷宫求解和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等。

实验三:树的实现与应用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具有层次结构和递归定义的特点。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二叉树和二叉搜索树的实现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了解了二叉搜索树的特性,并学会了如何利用二叉搜索树实现排序算法。

实验四:图的实现与应用图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用于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方式,并实现了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图的遍历方法和最短路径算法,并学会了如何利用图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社交网络分析和地图导航等。

实验五: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将一组无序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实现了常见的排序算法,比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等,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差异。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细节,并了解了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对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算法设计能力,提高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一、实验内容。

1.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来加深对线性表的理解。

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应用。

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来学习栈和队列的应用,包括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栈的应用、队列的应用等内容。

3. 实验三,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实验三中,我们学习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树的遍历、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等内容,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来加深对树和二叉树的理解。

4. 实验四,图的基本操作。

最后,我们学习了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等内容,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来加深对图的理解。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掌握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然后,我们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来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并通过调试和修改程序来提高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掌握了线性表、栈、队列、树、二叉树和图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提高了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还提高了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1.2 实验目的1.3 实验内容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2.2 算法设计2.3 程序实现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3.2 算法效率比较3.3 实验结论4. 实验总结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本实验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一次实践性操作,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特定问题,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实验内容本实验将涉及对一些经典数据结构的使用,如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

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比如针对需要频繁插入删除操作的情况可选择链表。

2.2 算法设计针对每个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功能,要考虑算法的效率和实际应用情况。

2.3 程序实现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并进行调试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进行性能分析,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以便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

3.2 算法效率比较实验完成后,可以对不同算法在同一数据结构下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算法。

3.3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4.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2、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插入、删除、遍历等。

3、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解决具体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单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和删除节点。

双向链表的实现和基本操作。

循环链表的特点和应用。

2、栈和队列的实现栈的后进先出特性,实现入栈和出栈操作。

队列的先进先出原则,完成入队和出队功能。

3、树的操作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前序、中序、后序)。

二叉搜索树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

4、图的表示与遍历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图。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单向链表: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通过创建链表头节点,并使用循环依次插入新节点,实现了链表的创建。

插入节点时,根据指定位置找到插入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修改指针完成插入操作。

删除节点时,同样找到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完成删除。

实验结果:成功创建、插入和删除了单向链表的节点,并正确输出了链表的内容。

双向链表:双向链表节点结构体增加了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

创建、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同时维护前后两个方向的指针。

实验结果:双向链表的各项操作均正常,能够双向遍历链表。

循环链表:使链表的尾节点指向头节点,形成循环。

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循环的边界条件。

实验结果:成功实现了循环链表的创建和遍历。

2、栈和队列的实现栈:使用数组或链表来实现栈。

入栈操作将元素添加到栈顶,出栈操作取出栈顶元素。

实验结果:能够正确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验证了栈的后进先出特性。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实验报告三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班级: 2010XXX 姓名: HoogLe 学号: 2010XXXX 专业: XXXX*****************(1)实验目的:(2)掌握单链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方法。

(3)掌握循环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实现。

(4)掌握两有序链表的归并操作算法。

实验内容: (请采用模板类及模板函数实现)1.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算法实现[实现提示] (同时可参见教材p64-p73页的ADT描述及算法实现及ppt)函数、类名称等可自定义, 部分变量请加上学号后3位。

也可自行对类中所定义的操作进行扩展。

所加载的库函数或常量定义:#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1)单链表存储结构类的定义:template<class T>class LinkList{public:LinkList(); //初始化带头结点空单链表构造函数实现LinkList(T a[],int n);//利用数组初始化带头结点的单链表构造函数实现~LinkList();int length(); //求单链表表长算法T get(int i); //获得单链表中第i个结点的值算法int locate(T temp);void insert(int i,T temp); //在带头结点单链表的第i个位置前插入元素e算法T Delete(int i); //在带头结点单链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算法void print(); //遍历单链表元素算法bool isEmpty(); //判单链表表空算法void deleleAll(); //删除链表中所有结点算法(这里不是析构函数, 但功能相同)private:Node<T> *head;};(2)初始化带头结点空单链表构造函数实现输入:无前置条件: 无动作: 初始化一个带头结点的空链表输出:无后置条件: 头指针指向头结点。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算法设计和分析的思维。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数组与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分别实现整数数组和整数链表的数据结构。

实现数组和链表的插入、删除、查找操作,并比较它们在不同操作下的时间复杂度。

2、栈与队列的应用用数组实现栈结构,用链表实现队列结构。

模拟栈的入栈、出栈操作和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表达式求值、任务调度等。

3、二叉树的遍历构建二叉树的数据结构。

实现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三种遍历算法,并输出遍历结果。

4、图的表示与遍历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表示图。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并分析它们的时间复杂度。

四、实验步骤1、数组与链表数组的实现:定义一个固定大小的整数数组,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数组元素。

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插入操作:对于数组,若插入位置在末尾,直接赋值;若不在末尾,需移动后续元素。

对于链表,找到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

删除操作:数组需移动后续元素,链表修改指针即可。

查找操作:数组通过索引直接访问,链表需逐个节点遍历。

2、栈与队列栈的实现:用数组模拟栈,设置栈顶指针。

队列的实现:用链表模拟队列,设置队头和队尾指针。

入栈和出栈操作:入栈时,若栈未满,将元素放入栈顶,栈顶指针加 1。

出栈时,若栈不为空,取出栈顶元素,栈顶指针减 1。

入队和出队操作:入队时,在队尾添加元素。

出队时,取出队头元素,并更新队头指针。

3、二叉树构建二叉树:采用递归方式创建二叉树节点。

先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再递归遍历左子树,最后递归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先递归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递归遍历右子树。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引言: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对于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性能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和实践数据结构的应用,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并实现以下几个数据结构:栈、队列、链表和二叉树。

通过对这些数据结构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实验内容1. 栈的实现与应用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来实现栈,并通过实例来演示栈的应用场景,如括号匹配、表达式求值等。

2. 队列的实现与应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来实现队列,并通过实例来演示队列的应用场景,如任务调度、消息传递等。

3. 链表的实现与应用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相比数组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指针来实现链表,并通过实例来演示链表的应用场景,如链表的插入、删除、反转等操作。

4. 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树形结构,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指针来实现二叉树,并通过实例来演示二叉树的应用场景,如二叉树的遍历、搜索等操作。

三、实验过程1. 栈的实现与应用我们首先使用数组来实现栈,并编写相关的入栈、出栈、判空、获取栈顶元素等操作。

然后,我们通过括号匹配和表达式求值两个实例来验证栈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2. 队列的实现与应用我们使用数组来实现队列,并编写相关的入队、出队、判空、获取队头元素等操作。

然后,我们通过任务调度和消息传递两个实例来验证队列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3. 链表的实现与应用我们使用指针来实现链表,并编写相关的插入、删除、反转等操作。

然后,我们通过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来验证链表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涉及到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操作和处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数据结构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践和测试,我们对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数组和链表在实验一中,我们研究了数组和链表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

数组是一种连续存储的结构,其中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这使得数组具有随机访问元素的能力,但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效率较低。

而链表则以节点的形式存储元素,节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高,但随机访问元素的效率较低。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数组在查找元素方面的性能更好,而链表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方面的性能较佳。

这与数据结构的特性是一致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访问模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提高程序的效率。

实验二: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基于线性结构的特殊数据结构。

栈采用“先进后出”的原则,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队列则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只能在队列的一端插入新元素,并在另一端删除元素。

在实验二中,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并测试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效果。

我们发现,栈在后缀表达式的计算和函数调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队列则在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树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

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并形成了树的形状。

树的基本概念包括根节点、叶节点和子节点等。

在实验三中,我们研究了树的各种操作和遍历方法。

特别是二叉树和二叉搜索树,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二叉搜索树可以用于搜索和排序,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实验四:图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

图的节点可以互相连接,并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图的表达方式多样,例如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

在实验四中,我们通过实践和测试,掌握了图的基本操作和遍历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3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名称顺序栈基本操作第页专业班级___ 学号_ 姓名实验日期:2010 年9 月28 日评分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能实现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了解和掌握栈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1.进行栈的基本操作时要注意栈"后进先出"的特性。

2.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3.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栈长度和栈中的元素值,构造一个顺序栈,对其进行清空、销毁、入栈、出栈以及取栈顶元素操作。

2.编写程序实现表达式求值,即验证某算术表达式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计算该算术表达式的值。

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从键盘上输入表达式。

(2)分析该表达式是否合法:a) 是数字,则判断该数字的合法性。

若合法,则压入数据到堆栈中。

b) 是规定的运算符,则根据规则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将计算该表达式的值。

c) 若是其它字符,则返回错误信息。

(3)若上述处理过程中没有发现错误,则认为该表达式合法,并打印处理结果。

四、实验步骤#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define STACKINCREMENT 10#define OK 1#define ERROR -1#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OVERFLOW 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SElemType;#include<string>#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栈长度和栈中的元素值typedef struct{SElemType *base;SElemType *top;int stacksize;}SqStack;Status InitStack(SqStack & S ) //构造一个顺序栈{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 * sizeof(SElemType));if(!S.base)exit(OVERFLOW);S.top=S.base;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return OK;}Status ClearStack(SqStack &S) //清空、{if(S.top!=S.base){S.top=S.base;S.stacksize=0;}return OK;}Status DestroyStack(SqStack &S)//销毁、{free(S.base);if(S.base)return ERROR;return OK;}Status Push(SqStack & S ,SElemType e) //入栈{if(S.top-S.base>=S.stacksize){S.base=(SElemType*)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SElemType));if(!S.base)exit(OVERFLOW);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top++=e;return OK;}Status Pop(SqStack & S,SElemType & e) //出栈{if(S.top==S.base)return ERROR;e=*(--S.top);return OK;}SElemType GetTop(SqStack S) //取栈顶元素操作{if(S.top==S.base)return NULL;return *(S.top-1);}/*2.编写程序实现表达式求值,即验证某算术表达式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计算该算术表达式的值。

*/int Precede(char top,char e) // 用来比较运算符优先级的函数{switch(top){case '+':case '-':if(e=='+'||e=='-'||e==')'||e=='#') { return 1;} //栈顶元素优先,返回1else { return -1;} //栈顶元素没有优先权,返回-1 以下相同case '*':case '/':if(e=='(') { return -1;}else { return 1;}case '(':if(e==')'){return 0;} //返回0表示搭配括号else{return -1;}case ')':return 1;case '#': if(e=='#'){return 0;} else return -1;}}SElemType Operate(SElemType a,SElemType theta,SElemType b) //计算加减乘除{switch(theta){case 43: return a+b;case 45: return a-b;case 42: return a*b;case 47: return a/b;}}double EvalExpression(string ex)//计算,传入算数表达式ex(string),返回结果{SElemType a,b, theta;SqStack OPTR,OPND;InitStack(OPTR);//设运算符栈OPTRInitStack(OPND);//运算数栈OPNDPush(OPTR,'#');//运算符栈底填充#号char ch=ex[0];for(int i=0;ch!='#'||GetTop(OPTR)!='#';i++){ch=ex[i];if(ch>=48&&ch<=57){Push(OPND,ch-48);}else if(ch>=40&&ch<=43||ch=='-'||ch=='/') {switch(Precede(GetTop(OPTR),ch)){case -1: //栈顶元素优先权--底--Push(OPTR,ch);break;case 0: //栈顶元素和ex[i]为配对括号,脱掉Pop(OPTR,a);break;case 1: //栈顶元素优先Pop(OPTR,theta);Pop(OPND,b);Pop(OPND,a);Push(OPND,Operate(a,theta,b));i--;break;}//switch}else{ return 0;} //输入的表达式有误。

}//forreturn GetTop(OPND);}//~~~~~~~~~~第一题的main函数void main(){cout<<"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栈长度和栈中的元素值"<<endl<<"请输入长度:";cin>>STACK_INIT_SIZE; SqStack stack; InitStack(stack);SElemType e;cout<<"请输入值:"<<endl;for(int i=0;i<STACK_INIT_SIZE;i++){cin>>e;Push(stack,e);cout<<e<<"入栈"<<endl;}cout<<"出栈"<<endl;Pop(stack,e);cout<<e;cout<<"再出栈"<<endl;Pop(stack,e);cout<<"取栈顶元素-->"<<GetTop(stack)<<endl;cout<<"清空"<<endl;ClearStack(stack);cout<<"销毁"<<endl;DestroyStack(stack);}//~~~~~~~~第二题的main函数void main(){cout<<"请输入表达式:"<<endl;string str;cin>>str;double result=EvalExpression(str+'#');cout<<str<<"="<<result<<endl;}3、调试程序。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第一题的结果:2、第二题的实验结果,此时还只是能操作个位数的算术表达式,需要改进……3、修改EvalExpression函数,代码如下:double EvalExpression(string ex){SElemType a,b, theta;SqStack OPTR,OPND;InitStack(OPTR);//设运算符栈OPTRInitStack(OPND);//运算数栈OPNDPush(OPTR,'#');//栈底char ch=ex[0];for(int i=0;ch!='#'||GetTop(OPTR)!='#';i++){SElemType oprand=0;int j=10;while(ex[i]>=48&&ex[i]<=57)//判断是否是数字{oprand=oprand*j+ex[i++]-48;}if(oprand!=0){Push(OPND,oprand);}ch=ex[i];if(ch>=40&&ch<=43||ch=='-'||ch=='/'||ch=='#'){switch(Precede(GetTop(OPTR),ch)){case -1://栈顶元素优先权--底--Push(OPTR,ch);break;case 0://栈顶元素和ex[i]为配对括号,脱掉Pop(OPTR,a);break;case 1://栈顶元素优先Pop(OPTR,theta);Pop(OPND,b);Pop(OPND,a);Push(OPND,Operate(a,theta,b));i--;break;}//switch}else{return ERROR;}//else}//forreturn GetTop(OPND);}运行结果如下:六、总结1、在第二题中EvalExpression函数的循环判断是很最要的一个问题,原本没有在外围定义char ch;调试了很多次,却总是少算了最后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