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方剂学教学大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中药方剂的组成、配伍、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医药学教学中,方剂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方剂学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剂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方剂学教学的基础,它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教学目标应明确学生在学完方剂学课程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学生应了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正确辨析方剂的组成和配伍,掌握方剂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其次,教学内容应涵盖方剂学的基础知识、经典方剂、现代方剂以及方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方剂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方剂的定义、分类、命名规则等,学生应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来掌握这些知识。
其次,要注重经典方剂的学习。
经典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宝贵遗产,学生应通过学习经典方剂,了解方剂的起源、演变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要注重现代方剂的学习。
现代方剂是指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研制的新型方剂。
学生应通过学习现代方剂,了解方剂的研发过程和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方剂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首先,要注重理论讲授。
方剂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应通过理论讲授来了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要注重案例分析。
方剂学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实践操作。
方剂学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方剂的配伍方法和应用技巧,学生应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方剂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方剂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言(1/2学时)【掌握】方剂学、方剂的概念。
【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历代医家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了解】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剂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方剂与辩证论治(1/2学时)【掌握】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熟悉】常用治法—“八法”;“八法”的基本内容(各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等)。
【了解】治法与病证、治法与中药的关系。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1/2学时)【熟悉】“七方”、“十剂”的涵义。
【了解】历代有关方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2学时)【掌握】组成方剂的目的;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药的涵义及其基本理论。
【熟悉】配伍的概念、方剂组成变化的基本形式。
【了解】常见药物配伍形式。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1/2学时)【熟悉】剂型的概念;常用剂型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汤剂的常规煎法和特殊煎法;药剂的服用时间和服药方法。
第六章解表剂(6学时)【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熟悉】1. 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 桑菊饮。
【了解】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第七章泻下剂(4学时)【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仁丸。
【熟悉】1. 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 济川煎、黄龙汤。
【了解】大陷胸汤、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五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
第八章和解剂(4学时)【掌握】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熟悉】1. 和解剂的涵义、适应证、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痛泻要方。
【了解】达原饮、当归芍药散。
第九章清热剂(6学时)【掌握】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
【熟悉】1.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剂学教学大纲
2
2 2 4 26
讲 1 掌握固涩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牡蛎散、四神丸、固
冲汤、固经丸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九仙散、金锁 固精丸、易黄汤。 3 了解下列方剂:桑螵
2 22 48
讲 1 掌握祛暑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香薷散、六一散、清
暑益气汤等方剂。 2 了解下列方剂:清络饮、桂苓 甘露饮。
讲 1 掌握温里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理中丸、小建中汤、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吴茱萸汤、回 阳救急汤。 3 了解下列方剂:阳和汤。
配伍目的。
8 掌握汤、散、丸、膏、酒等常
用剂
9 熟悉方剂的服药时间和服药
方法。 型的制剂与应用。
讲 1 掌握解表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麻黄汤、桂枝汤、九
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
实 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验 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止嗽散、升麻
葛根汤、败毒散。
3 了解下列方剂:香苏散、正柴
习方法。 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
况及其有代表性的著作。
3 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认识
理解“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
意义。4 熟悉常用治法(八法)
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
5 掌握方剂“君、臣、佐、使”
的基本结构,以及“君、臣、佐、
使”的具体含义。6 熟悉方剂的
三种变化形式,以及与方剂功
效、主治的关系。7 了解方剂的
讲 1 掌握安神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朱砂安神丸、天王补
心丹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酸枣仁汤。
方剂学 教学大纲
《方剂学》(105040004)供中药学专业使用一、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方剂学是研究方剂基本理论和功效应用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介绍200多首常用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和临床应用。
2、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方剂配伍规律及60余首方剂的组成和功效应用。
课堂教学突出重点、难点,部分内容留作自学。
3、学时安排34学时。
4、教材选用情况教材选用邓中甲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篇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1学时)[基本内容]方剂的形成与方剂学的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方剂学发展历史和几部代表性著作。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1学时)[基本内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基本要求]1、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了解常用治法的含义。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2学时) [基本内容]1、方剂的分类。
2、组方原则。
3、组成变化。
[基本要求]1、了解方剂的分类方法。
2、重点掌握方剂的基本结构。
3、掌握方剂组成变化的三种形式。
第四章剂型第五章方剂的服法(1学时) [基本内容]方剂的剂型和煎药、服药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常用剂型和煎服法。
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2学时) [基本内容]1、解表剂的概念,分类和使用注意。
2、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剂及其代表方。
[基本要求]1、理解解表剂的概念和使用注意。
2、掌握解表剂的分类。
3、重点掌握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的组成、功用及主治。
第二章泻下剂(2学时) [基本内容]1、泻下剂的概念、分类和使用注意。
2、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逐水剂及其代表方。
[基本要求]1、理解泻下剂的概念和使用注意。
2、掌握泻下剂的分类。
3、重点掌握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十枣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
第三章和解剂(1学时) [基本内容]1、和解剂的概念、分类的使用注意。
中医方剂学教学大纲(21世纪教材)2024
引言: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21世纪中医方剂学教学的大纲,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中医方剂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概述: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专业学科之一,是中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涉及中药的组方、方剂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21世纪的中医方剂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
正文内容:一、中医方剂学基本概念1.中医方剂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2.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中医方剂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关系二、中医方剂学的理论基础1.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体系2.中医药的药性与药理3.方剂的组成原则和经验总结4.方剂的性味归经与应用原则5.中医方剂学与现代药学的关系与结合三、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方剂的制备技术1.中药材的挑选、鉴定和质量控制2.方剂制备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方剂制备的标准化与规范化4.现代技术在方剂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四、方剂应用与临床研究1.方剂的应用范围与临床疗效评价2.方剂的临床研究方法与实践3.方剂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中的应用4.方剂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五、中医方剂学教学与实践1.中医方剂学教学的目标与要求2.中医方剂学教材与教具的选择与编写3.中医方剂学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4.中医方剂学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5.中医方剂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总结: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在21世纪的教育环境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中医方剂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同时,更好地发展和应用中医方剂学,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方剂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医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学专业、制剂专业使用)
一、前言
本实验根据《方剂学》七版教材制订。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研究思维,掌握实验研究思路,锻炼实验技能,为日后方剂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基本任务:
1.动物称重
2.测量基础体温
3.注射内毒素
4.灌胃Βιβλιοθήκη 5.体温观察6.处死动物7.填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分组人数
实验一
白虎汤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影响的实验
4
综合性实验
6-7
三、实验课时
4学时。
四、说明:
本实验使用于本科中药、制剂专业、中医七年制专业,实验报告成绩占方剂总评成绩的6%。
中医七年制专业《方剂学》课程大纲--本部
《方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方剂学Course:Formulae of Chinese Medicine课程编号:14132Course Number:14132适用学生:中医七年制Designed for: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seven years学分:4.5 总学时:77Credit: 4.5Class hour: 77实验学时:15Experiment hour: 15预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Preparatory Courses:Basic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ateria Medica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针灸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七年制等专业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课程,具有一定中医基础功底后,在第四学期开设本门课程。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0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课程的综合,又是各门后续中医临床各科课程的理论基础,还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的学科,而且在许多中医临床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oks)1.推荐教材(1)李冀.《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1)LI Ji.Formulae of Chinese Medicine.China Press of TCM,20032.参考书目(1)清·汪昂撰,苏礼等整理.《医方集解》.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清·吴仪洛撰,史欣德整理.《成方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明·吴昆著,张宽等整理.《医方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ference Books:(1)Qing Dynasty.WANG Ang.Yifang Jijie.Arranged by SU Li.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6(2)Qing Dynasty.WU Yi-Luo.Chengfang Qieyong. Arranged by SHI Xin-De.People's Med ical Publishing House,2007(3)Ming Dynasty.Yifang Kao.Arranged by ZHANG Kuan.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 -se,2007(4)WUANG Mian-zhi. The lectures on the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a of Pr -of.WANG Mian-zhi.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7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其最终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中医药概论--方剂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方剂学》教学大纲(供汉语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前言《中医药学概论-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汉语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起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作用。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36首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病证及主要配伍意义,了解方剂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原则。
《中医药学概论-方剂学》学时数为28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无实验课。
教学要求及内容第十二章方剂学基本理论【目的要求】1.学习方剂学基本理论,掌握方剂和方剂学的含义、方剂配伍的主要目的以及君臣佐使药的含义。
2.熟悉主要治法包括的内容、各法的含义、组方变化的情况。
3.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临床常用方剂剂型、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方法。
【教学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2.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3.明确方剂与病机、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4.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
5.方剂的配伍目的。
6.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运用特点,并举例说明。
7.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
8.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
9.介绍汤剂的煎药方法和服用方法,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第十三章常用方剂第一节解表方【目的要求】1.熟悉:解表方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黄汤、银翘散的组成、功效、主治、主要配伍意义。
3.了解:桂枝汤的组成、功效、主治、主要配伍意义。
【教学内容】1.解表方的概念、分类及应用注意。
方剂教学大纲
方剂教学大纲方剂教学大纲方剂教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方剂教学大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讲授的内容和要求,它对于规范方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方剂教学大纲的编制、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方剂教学大纲的编制方剂教学大纲的编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要根据中医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教学大纲的总体框架。
其次,要结合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
最后,要根据教学资源和条件,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方剂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方剂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应该全面、系统、有针对性。
首先,要对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包括方剂的定义、分类、组成要素等。
其次,要介绍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规范,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同时,还要重点介绍常用方剂的组成和应用,包括方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实用的方剂配伍技巧和经验。
三、方剂教学的教学方法方剂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要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其次,要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方剂的制备和应用实践。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剂的研究和创新,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剂教学的评价方式方剂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科学合理,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首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其次,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学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
同时,还可以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方剂教学大纲的编制、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方剂学大纲
第一章 总论01、方剂-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02、方剂学-是研究和阐述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03、方剂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基础学科的内容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04、《五十二病方》是现存医籍中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05、《黄帝内经》载方13首,是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06、《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载方314首。
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又首创融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后世誉称之为“方书之祖”。
07、《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唐代孙思邈编著。
成书于公元652年,载方5000首。
著者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08、《外台秘要》唐代王焘编著,成书公元752年,载方6000余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主要文献。
09、《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等医家编著,载方16834首。
是我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剂著作。
0A、《古今名医方论》清代罗美撰。
0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官府药局——和剂局的成药配本,经名医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校正,载方788首。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成药典”0C、《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代成无己编著。
是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著作,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0D、《普济方》编著于明代,共载方61739首。
是方剂学史上载方最多的著作。
0E、《医方考》明代吴崑编著,载方700余首,是方剂学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的理论专著。
0F、《医方解集》清代汪昂编著,成书于1682年,载方约700首;开创了以治法(功效)分类的新的分类法(22类综合分类法)0G、八法-汗、和、下、吐、消、温、清、补八种治法。
0H、汗法-即解表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方剂学中医学专业(全科医师方向)
《方剂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方剂学课程名称(英文):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方剂学科学分:5 总学时:90理论学时:90实验学时:0先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全科医师方向)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明确认识方剂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方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与中医临床各科的关系,掌握各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并能记忆一定数量的常用方剂。
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各科和以后进入医疗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本大纲将《方剂学》教学内容拟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在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中,除方剂相关基础知识外,其中有掌握的方剂105首;熟悉的方剂 55首;了解的方剂54 首。
要求掌握的方剂,要理解记忆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和临床常用加减变化等,并要求背诵方歌;要求熟悉的方剂,要理解记忆其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并背诵方歌;要求了解的方剂,要理解并基本记忆其组成、功用、主治等内容,不背方歌。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上篇总论(6学时)1.基本要求(1)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况及其有代表性的著作。
(2)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认识理解“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意义,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
(3)了解历代方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代表著作。
(4)掌握方剂“君、臣、佐、使”的基本结构,以及“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熟悉方剂的三种变化形式,以及与方剂功效、主治的关系,了解方剂的配伍目的。
(5)掌握汤、散、丸、膏、酒等常用剂型的概念与特点。
(6)熟悉方剂的煎服法。
2.重点、难点:重点:八法的涵义、运用、使用注意;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难点: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3.说明:内容较多,应分清主次。
(二) 解表剂(6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掌握解表剂的分类、功用、适应证,以及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等方剂 (8) 。
中医专业《方剂学》课程大纲--滨江
1、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注意事项。
2、掌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苇茎汤、清胃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以及配伍特点。
3、熟悉犀角地黄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2、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及配伍特点。
3、熟悉吴茱萸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4、了解大建中汤、回阳救急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暖肝煎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2.7第七章表里双解剂
【目的】
熟悉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熟悉防风通圣散。了解五积散、疏凿饮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1.6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目的】
熟悉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及其意义。
【要求】
熟悉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2.下篇 各论
2.1第一章 解表剂
【目的】
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一类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熟悉(二类方剂,下同)止嗽散、桑菊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了解(三类方剂,下同)大青龙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再造散、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要求】
1、熟悉方剂配伍的主要目的是增效减毒,通过药物配伍主要起到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免费下载】方剂学教学大纲
第五章 剂型 【要求】 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内容】 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以及 浸膏、冲剂、胶囊剂、注射液、导剂、坐剂等简要内容。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要求】 1、掌握汤剂的煎、服方法。 2、熟悉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及其意义。 【内容】 1、煎煮汤剂的用具、用水、火候以及先煎、后下等基本知识。 2、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附录:古今用量考证 简介历代度量衡的计算方法及其与现代用量的折算比率。
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一类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二类方剂,下同):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 4、了解(三类方剂,下同):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 【内容】 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的讲授方剂要点: (1)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应阐明麻黄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 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的配伍意义。 (2)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应阐明桂枝汤 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桂枝与白芍等量相配调和营卫的配伍原理,进而阐明桂、芍用量 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主治的影响。同时,作为解表剂运用的通则,对桂枝汤的用法及其临床意义应进 行具体阐发。 (3)九味羌活汤是主治风寒挟湿而兼内有蕴热证的常用方,也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其 服法及剂型的变化均对其功效、主治均有影响。 (4)小青龙汤是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应阐明方中麻、桂与芍药的配伍关系,以及 姜、辛、味在温化寒饮作用方面的配伍意义。 (5)香苏散以苏叶和香附相配,疏散风寒,理气畅中,为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郁不舒证之常用方。应 着重阐明方中苏叶和香附配伍的协同关系。 (6)止嗽散为治疗表邪未尽,肺失宣降而致咳嗽的常用方。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的用药特点,加 减得宜,可用于多种咳嗽。 (7)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解表之常用方,前者偏于疏表,后者偏于宣肺。应重点阐明银花与连翘、 荆芥与淡豆豉、桑叶与菊花、桔梗与杏仁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从银翘散煎服法要求 领会辛凉解表方剂的用法共性。 (8)麻杏石甘汤为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之咳喘证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 协同意义以及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对功效的影响。 (9)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为治疗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常用方。 (10)败毒散与参苏饮皆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但二方因组成配伍的不同,其功用有偏于解表、偏于 理肺的区别。尤应重视败毒散中人参的用量特点及配伍意义。 (11)麻黄附子细辛汤功能助阳解表,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证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大寒犯肾所 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要重点阐明附子与麻黄、细辛配伍的协同意义。
方剂学教学大纲(二)2024
方剂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禁忌和应用等内容。
方剂学教学是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临床应用中药方剂的关键课程之一。
本大纲旨在明确方剂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方剂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方剂学基础知识1. 方剂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方剂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3. 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4. 方剂学的分类及其特点5. 方剂的命名方法和规范要求二、方剂学的组方原则1.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理论基础2. 方剂的组方规律及其应用3. 方剂的药物组成和比例关系4. 方剂的药物性味组合和作用特点5. 经典方剂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三、方剂学的配伍禁忌1. 方剂中药的类型和配伍规则2. 方剂中药的禁忌与相克问题3. 方剂中药的相宜与相互协同作用4. 方剂中药的适用病证和禁忌症5. 方剂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防范措施四、方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1.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中的地位与作用2. 方剂学的实践案例及临床应用3. 方剂学在中医治疗常见病症中的实践4. 方剂学在中药调养与康复中的实践5. 方剂学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实践五、方剂学教学的方法与考核1. 方剂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2. 方剂学教学资源和工具的应用3. 方剂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 方剂学教学考核的方法与标准5. 方剂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结语:通过对方剂学教学大纲的概述和正文内容的详细阐述,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方剂学的基础知识、组方原则、配伍禁忌、临床应用实践以及教学方法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方剂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方剂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方剂学中药学专业36学时
《方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中医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通过方剂学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大致掌握中医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基本知识,并记忆一定数量的基础方、代表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①明确认识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②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及常用治法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教材中方剂分为三级,既掌握、熟悉、了解。
①掌握方剂 25首,要求学生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的主要配伍意义等。
②熟悉方剂23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主要配伍意义。
③了解方剂42首,要求了解方剂的功效与主治。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起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作用。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25首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病证及主要配伍意义,了解方剂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原则。
《方剂学》学时数为36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无实验课。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方剂学基础理论(3学时)1.基本要求(1)学习方剂学基础理论,掌握方剂和方剂学的含义;方剂学组成的主要目的以及君臣佐使药的含义。
(2)熟悉主要治法包括的内容和各法的含义,组方变化的情况。
(3)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临床常用方剂剂型、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方法。
2.重点、难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2)明确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3)八法的含义、适用范围。
(4)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含义及其运用特点。
(5)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
★72学时方剂学大纲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中职《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72学时(理论教学64,实践为8)。
此大纲适用于中药(三年制)、中药制药(三年制、一年制)等相关专业。
一、课程定位和功能方剂是中药和中药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业人才所必需的方剂学基本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范围的边界与接口1.先修课:中医学基础、中药学。
2.后续课:中药药剂学。
三、课程目标(质量标准)(一)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方剂学基础知识和方剂的组成原则。
2.了解70首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证特点,掌握常用40首汤剂的组成、主治、方义以及常用20种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3. 能进行简单的问病荐药(中成药)。
(二)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2.具备热爱专业,实事求是的学风以及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课程内容纲目及其基本要求五、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六、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及作业安排1.理论教学作业安排:每章理论知识结束后均安排方歌背诵以巩固所学知识,必要时安排习题课。
2.实践环节及作业安排:每章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述和演示操作方式,借助投影,录象,幻灯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践技能操作在课堂外进行。
七、学生课内及课外学习时数要求学生除按本大纲中的理论及实践学时进行课内学习外,还应进行必要的课外学习时数,要求为课内学习的三分之一。
八、主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2.《方剂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九、学生成绩考核方式1.可以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可以采用闭卷方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并可适当予以加分。
2.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Formula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5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学分:5总学时:80其中理论学时:80 ,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后续课程:中医临床各科选用教材:李冀,连建伟.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 汪昂.医方集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 邓中甲,方剂学习题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 胡方林,李成文.历代名医医案选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5]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选读书目:[1] 张民庆.现代临床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谢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3] 李飞. 方剂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尤虎,苏克雷,熊兴江.历代名医时方一剂起疴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5] 高秀兰.名老中医方剂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二、课程教学目标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篇总论中要求重点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或结构)和组成变化与功用的关系,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剂型与服法,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剂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下篇各论中每类方剂的要求,一般分为三级,即掌握、熟悉、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理血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4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活血祛瘀、止血及其代表方。
2
6
第 十 三 治 风 剂
1 治风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2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疏散外风、 平熄内风及其代表 方。
2
第 十 四 治 燥 剂 第 十 五 祛 湿 剂
1 治燥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2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轻宣外燥、 滋润内燥及其代表 方。
讲 1 了解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 授 地位和重要性。 2 了解学习方剂学的要求及学 习方法。 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 况及其有代表性的著作。 3 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认识 理解“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 意义。4 熟悉常用治法(八法) 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 5 掌握方剂“君、臣、佐、使” 的基本结构, 以及 “君、 臣、 佐、 使” 的具体含义。 熟悉方剂的 6 三种变化形式,以及与方剂功 效、 主治的关系。 了解方剂的 7 配伍目的。 8 掌握汤、散、丸、膏、酒等常 用剂 9 熟悉方剂的服药时间和服药 方法。 型的制剂与应用。 讲 1 掌握解表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以及麻黄汤、桂枝汤、九 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 实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验 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止嗽散、升麻 葛根汤、败毒散。 3 了解下列方剂: 香苏散、 正柴 胡饮、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 黄 ` 附子细辛汤。 讲 1 掌握泻下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 以及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 汤、 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等方 实 剂。 验 2 熟悉下列方剂: 温脾汤、 十枣 汤。 3 了解下列方剂: 济川煎、 黄龙 汤。
补 益 剂 补阳、阴阳并补及其代表方。 实验:四君子汤的煎制 四物汤的煎制
4
8
第 1 固涩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2 八 适应证等。 涩肠固 章 2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
固 涩 剂 脱、 涩精止遗、 固崩止带及其代 表方。
2
讲 1 掌握固涩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以及牡蛎散、四神丸、固 冲汤、固经丸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 九仙散、 金锁 固精丸、易黄汤。 3 了解下列方剂:桑螵蛸散。 讲 1 掌握安神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 以及朱砂安神丸、 天王补 心丹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酸枣仁汤。 讲 1 掌握开窍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安宫牛黄丸、苏合香 丸等方剂。 2 了解下列方剂: 紫雪、 至宝丹。
4
讲 1 掌握理气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越鞠丸、枳实薤白桂 枝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 复代赭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半夏厚朴汤、 天台乌药散、橘皮竹茹汤。 3 了解下列方剂:金铃子散。 讲 1 掌握理血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桃核承气汤、血府逐 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小 蓟饮子、黄土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复元活血汤、 生化汤、桂枝茯苓丸、十灰散、 咳血方。 3 了解下列方剂:失笑散、鳖甲 煎丸、槐花散。 讲 1 掌握治风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川芎茶调散、大秦艽 汤、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等 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小活络丹、天 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3 了解下列方剂:牵正散、消风 散、玉真散。
① 祛湿剂的定义、功用、适应 证、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② 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 渗湿、 温化水湿、 祛风胜湿及其 代表方。
2
2
第 十 六 祛 痰 剂 第 十 七 消 食 剂 第 十 八 驱 虫 剂 第 十 九 涌 吐 剂
1 祛痰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2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燥湿化痰、 清热化痰、 润燥化 痰、 温化寒痰、 化痰熄风及其代 表方。 实验: 二陈汤汤剂煎制 1 消食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2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消食化滞、 健脾消食及其代表 方。
2
4
2
1 驱虫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1 应用注意事项,以及代表方。
1
讲 1 掌握驱虫剂的功用、适应证及 授 证、 1 应用注意事项,以及代表方。
1
讲 1 熟悉涌吐剂的功用、适应证, 授 以及瓜蒂散。
方剂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参考 学时 理 论
累 计 实 学 践 时 6
教 学 方 法
教学目标
绪 论
1 方剂学的定义、性质、地位、 6 重要性。2 学习方剂学的要求和 方法。 3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 唐、 宋元、 明清及近代时期方剂 学发展概况。 4 治法概述。5 方剂与治法的 关系。6 常用的治法(汗法、吐 法、下法、和法、清法、温法、 消法、补法)。 7 方剂的配伍目的。 方剂的基 8 本结构:君、臣、佐、使。9 方 剂的变化形式:药味加减的变 化; 药量增减的变化; 剂型更换 的变化。 8 常用剂型: 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酒剂等剂型。 9 方剂的服法:服药时间,服药 方法。 1 解表剂的定义、 功用、 适应证、 4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 表及其主要代表方剂。 实验:麻黄汤的煎制 2
毒、 清脏腑热、 清虚热及其主要 代表方剂。 实验: 白虎汤的煎制 胃及其主要代表方剂。 实验: 小柴胡汤的煎制
2
6
讲 1 掌握和解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小柴胡汤、四逆散、 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实 2 熟悉下列方剂:蒿芩清胆汤。 大柴胡汤、 痛 验 3 了解下列方剂: 泻要方。 功用、 适 讲 1 掌握清热剂的分类、 以及白虎汤、 犀角地黄汤、 授 应证, 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 实 白头翁汤等方剂。 验 2 熟悉下列方剂:竹叶石膏汤、 清营汤、黄连解毒汤、清胃散、 芍药汤、葛根黄芩黄连汤 3 了解下列方剂:普济消毒饮、 仙方活命饮、青蒿鳖甲汤。 讲 1 掌握祛暑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以及香薷散、六一散、清 暑益气汤等方剂。 2 了解下列方剂: 清络饮、 桂苓 甘露饮。 讲 1 掌握温里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以及理中丸、小建中汤、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 吴茱萸汤、 回 阳救急汤。 3 了解下列方剂:阳和汤。 讲 1 掌握补益剂的分类、 功用、 适 授 应证, 以及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 汤、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 实 炙甘草汤、 六味地黄丸、 大补阴 验 丸、肾气丸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参苓白术散、 玉屏风散、 完带汤、 当归补血汤、 一贯煎。 3 了解下列方剂: 八珍汤、 左归 丸、右归丸。
2
讲 1 掌握治燥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以及杏苏散、桑杏汤、麦 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 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清燥救肺汤。 3 了解下列方剂:增液汤、益胃 汤。 讲 ① 掌握祛湿剂的分类、功用、 授 适应证,以及平胃散、藿香正气 散、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五苓散、 真武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 ② 熟悉下列方剂:三仁汤、猪 苓汤、 防己黄芪汤、 苓桂术甘汤。 ③ 了解下列方剂:甘露消毒丹、 二妙散、连朴饮、当归拈痛汤、 五皮散、实脾散、羌活胜湿汤、 萆薢分清散。 讲 1 掌握祛痰剂的分类、功用、适 授 应证, 以及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剂。 2 熟悉下列方剂:温胆汤。 3 了解下列方剂:小陷胸汤。 讲 1 掌握消食剂的分类功用、适应 授 证, 以及保和丸、 健脾丸等方剂。
2
6
第 1 祛暑剂的定义、功用、适应证 2 五 等。 章 2 祛暑剂及其主要代表方剂。
祛 暑 剂
2
第 1 温里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2 六 适应证等。 温经散 章 2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温 里 剂 寒及其主要代表方剂。 实验: 小建中汤的煎制
2
2
第 1 补益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4 七 适应证。 补血、 气血双补、 补阴、 章 2 补气、
6
第 一 章 解 表 剂
功用、 适应证、 4 第 1 泻下剂的定义、 分类、应用注意事项。2 寒下、 二 章 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及
2
6
泻 下 剂
其主要代表方剂。 实验: 大承气汤的煎制
第 1 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4 三 应用注意事项。 章 2 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 和 解 剂 功用及 4 第 1 清热剂的定义、分类、 四 适应证等。 清热解 章 2 清气分热、清营凉血、 清 热 剂
第 1 安神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2 九 适应证等。 滋养安神及其代表 章 2 重镇安神、
方。 第 十 章 开 窍 剂 第 十 一 理 气 剂 第 十 二 理 血 剂 1 开窍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2 适应证等。 2 凉开、温开及其代表方。
2
2
1 理气剂的定义、分类、功用、 4 适应证等。 2 行气、降气及其代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