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是中式风格的一个典型,轻松,自然,活泼,有一种原生状态的凛凛生气,有点象《清明上河图》的散点透视,也有点象《红楼梦》的“伟大的混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读者想侧重了解其思想的结构性,《论语》就显得零碎,甚至有些散乱,要想找到我们习惯的所谓“中心思想”,就颇不容易。当然,我也不是多么喜欢凡事先问中心思想的这种小学语文老师的习惯,只是考虑到人际交流的有效性,不得不为之而已。例如,烦中心思想的人,应该罚他写一写学术文章,“概述”部分是中心思想,“介绍”部分是中心思想,“结论”部分还是中心思想。每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最少一处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
好在《论语》中还有以下这样的段落: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第四》)。
曾参呀,我的理论有一个中心思想。曾参说,明白。孔子出去了,同学赶紧问曾参:这个中心思想是什么呀?曾参说:先生的理论,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忠恕而已。
忠恕二字,按朱子的解释,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待人谓之恕。《周礼》解析这两个字:中心曰忠,如心曰恕。心在中央说的是正视自我,时时用抽象的原则来对照检查自我的言行,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心中的道德律”。如心指的是把别人当作和自己一样的有喜怒哀乐的人看待,约束性的道德规范是其内涵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种移情思考、换位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英文中的empathy,“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感觉和经验,尤其是当你曾经处于类似情况的时候”。如果说儒家的忠道要待到朱子等人阐发理、气、敬、诚、慎独等概念的涵义之后才算圆通的话,孔子对恕道的强调应该是非常到位了。《卫灵公十五》中还有另外一个总结性的一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直接定义了恕道的含义。
杜维明也一再用“如心”这个概念来说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的确,如心曰恕,这个字的构造与西方的em-pathy(英语),ein-fuhlung(德语),em-pathia(拉丁语),em-patheia(希腊语)中表示能动的词头加上表示感情的词根的构词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对称,让人不由得对这冥冥之中呈现的规律性生出一种敬畏之心。
移情思考、换位思考能力对于文明的重要性,所以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曾经苦恼,不太能分清无病呻吟的自恋文字和伟大、博爱、代表人性光辉的文字之间的区别,后来发现,核心往往在于作者是否具有这个移情思考的能力这个问题上。小说为什么成为文学的皇冠,伟大的小说家为什么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好代表,也是因为这种文学形式给予了作者一个展现他/她的移情思考能力的最好平台。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文学家广大的心怀,换位思考能力对于其它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却未必更小,比如,侦探需要(与罪犯)作换位思考的能力,律师需要与(辩论对手、法官)作换位思考的能力,教师同样需要(与学生)作换位思考的能力……进入商业世界,很多成功者的背后,依然是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例如,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依靠的往往是求职者的换位
思考能力。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对方会怎么评价自己的背景?我哪一方面的特长对方可能会
感兴趣?我哪一方面的弱点可能会影响对方的决策?大到求职目标、求职战略的确定,小到面试中的一举手、一抬足,求职者是否有换位思考能力,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国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打工机会(无法和廉价的农民工竞争)来积累社会经验,在这方面往往出奇地薄弱。
找到工作靠换位思考,做好工作同样需要换位思考。产品设计需要与产品潜在的使用者作换位思考,营销需要(与产品潜在的购买者)作换位思考,谈判需要(与谈判对手)作换位思考,服务更需要(与服务的对象)作换位思考……只要这份工作有与人打交道的成分,换位思考能力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些领域成功与否的一大部分。例如,中国的营销工作的特殊性往往不足与外人道,原因就在于转型期中国消费市场的多元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古今中外,前所未有。一到六级市场的划分,已经是业界通用的做法。你要是以你所处的细分市场的角度去判断整个市场,往往会错得非常离谱。所以中国电视上屡见不鲜的是“不讲理”的口号型的广告,“送礼就送XXX”之类,有创意、有艺术性的那一套小资的标准在这里是绝对不管用的。说到这,让我也换位思考一下,谨对那些文案一次次被客户否决的广告人表示深切的同情!
做生意需要换位思考,做管理当然更需要换位思考,要从被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按道理讲,管理者做换位思考,应该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没有做过强盗的作家写杀人越货不容易,但做管理者的,有几个没有做过被管理者,不是从被管理者的位置上走上来的?但吊诡的事情正在这里,越是新提拔的管理者越有可能忘掉自己做被管理者的经历,忘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忘掉被管理者也是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被尊重、被信任、要求上进的需求。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人性的健忘还是权力对人的腐蚀?还是我们太习惯于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分子”?,所以,看似简单的如心之道,真正要一
以贯之,就恐怕是未必有那么容易了。
双向的认同才更有价值
当下,在许许多多的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都在提倡员工对企业的绝对认同,并将对企业认同与否作为人才招聘选拔的关键标准,在这些企业看来,只有员工认同了企业,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否则就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也不会为企业创造任何价值。那么是不是认同了企业就真的会为企业创造出价值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认同的定义。认同,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就是寻求亲近感或归属感的愿望和行动,其特征是“一个人变得像另外一个人”。是指:1、认为一致、相同;2、认为彼此是同类,具有亲近感或可归属的愿望;3、赞同。从这个定义及其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认同包含了重大的心理调试过程,认同的结果将严重影响个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和发展。
根据前面企业的观点,一旦一个人认同了企业,其所产生的绩效应该是很高的,其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