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方法详谈学习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7948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d.png)
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翻译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
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考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容易得多;否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完成。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
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例: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
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
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举例简述如下:(1)“换”。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
例: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
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e1d8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f.png)
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文言文翻译实词方法总结
![文言文翻译实词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fd1f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2.png)
古文者,华夏文明之瑰宝,传承千年,博大精深。
然文言文语言古朴,词汇丰富,实词翻译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
本文旨在总结文言文翻译实词的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字面意义法字面意义法,即根据实词的字面意义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与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近或相同的情况。
例如:原文:“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译文:“太阳即将落山,气息微弱。
”二、词性转换法文言文中,实词的词性往往比较灵活,可以通过词性转换法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词性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性不同的情况。
例如:原文:“山川秀美,风景如画。
”译文:“山川美丽,景色如画。
”三、语境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即根据实词在文言文中的上下文环境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与字面意义不符的情况。
例如: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日夜不停。
’”四、对仗分析法对仗分析法,即根据文言文中的对仗句式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对仗句式中出现的情况。
例如: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落下,黄河奔腾入海。
”五、比喻分析法比喻分析法,即根据文言文中的比喻句式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比喻意义出现的情况。
例如:原文:“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译文:“岁寒时,才能看出松柏的坚韧;患难时,才能看出真情的可贵。
”六、成语分析法成语分析法,即根据文言文中的成语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成语意义出现的情况。
例如: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七、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即结合以上几种方法,对实词进行综合翻译。
此法适用于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复杂,难以用单一方法进行翻译的情况。
例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文:“青青的衣领,使我心情悠长。
”总之,文言文翻译实词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pptx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c933e9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f.png)
7、调序法: 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主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成非倒装句。
.处理专有名词。文言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年号等专有名词,通常可以直接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 之、费祎、董允等”。
.调整语序。文言文的语序有时与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 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屠惧,投以骨”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
文言文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技能,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下是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深入理解原文。在翻译时,需要仔细领会原文的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不能生搬硬套。比如《桃花源记》中的“绝 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出路的境地”,而应该理解为”与世隔绝的地方,
.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一般情况下,直译是首选,但当直译不能很好地表达原文意思时,可以采用意译。如“明察秋 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不如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处理助词和虚词。文言文中有许多助词和虚词,有的可以不译,有的需要删除,有的需要补充。如”夫战,勇气也“中 的“夫”是发语词,可以删除;”久之,目似瞑“中的“之“是音节助词,可以不译。
.把握关键词语。文言文中有许多关键词语,如果理解不准确,就很难翻译好整个句子。比如《狼》中的”其一犬 坐于前”,关键是要理解“犬”在这里是作状语,应该翻译为“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补充省略成分。文言文中常有省略的成分,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应该补充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文言文翻译速成方法
![文言文翻译速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53f04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e.png)
夫文言文,古之遗言,载道传情,含蓄深远。
然自汉唐以降,语言变迁,文言与白话之别,如日与月之殊。
今人欲窥古人之心,必先通其言。
是以,翻译文言文,乃学者必备之技。
兹有一法,可助学者速成。
一、熟读经典,积学储能文言文翻译,首在积累。
学者当熟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以明义理。
又宜涉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以知世情。
此外,尚需浏览《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文学作品,以悟文采。
积学储能,乃翻译之基。
二、掌握语法,明了句式文言文语法与白话文略有不同,学者需悉心研究。
如:名词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皆文言文之特点。
句式亦多变,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掌握语法,明了句式,方能准确翻译。
三、理解词义,融会贯通文言文词汇丰富,一词多义现象普遍。
学者需在理解词义上下功夫。
可借助词典、注释,辨析词义。
同时,要关注词义在句中的运用,融会贯通,避免误解。
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言文,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忠实原文,力求准确表达。
意译,则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使译文流畅易读。
二者结合,方能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五、勤于练习,熟能生巧翻译文言文,非一日之功。
学者需勤于练习,不断积累经验。
可从短文开始,逐步过渡到长篇巨著。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六、参考名家,借鉴经验翻译文言文,可参考名家之作,借鉴其经验。
如:钱钟书、林语堂等大家的译文,既忠实原文,又富有文采。
学者可从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七、培养语感,提升素养翻译文言文,还需培养语感,提升素养。
语感,即对文言文的感觉和领悟。
学者可通过阅读、背诵、模仿等方式,培养语感。
同时,要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了解古代文化、历史、风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学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语法基础、敏锐的词义辨析能力、灵活的翻译技巧。
只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定能速成文言文翻译之技。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33b5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5.png)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古文翻译,特别是文言文翻译,一直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的一大难题。
在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为了能够准确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原文意义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对原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语境、意义和背景等。
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理解,我们才能够对文言文进行合理的解释和翻译。
二、捕捉关键词文言文翻译通常伴随着许多冗长的词汇和繁琐的语句。
为了准确地理解意义,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三、学会借助现代汉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感到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
然而,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结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调整,使翻译更加顺畅和自然。
四、认识典故和常用词汇文言文翻译需要对典故和常用词汇进行认识,因为这些典故和词汇往往体现着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五、结合语境和背景文言文翻译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结构复杂,表达方式独特,需要结合背景和语境,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够完整地呈现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六、善于运用词典和工具为了进行更准确和准确的文言文翻译,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词典和其他语言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主题意义。
七、注意文句的主谓宾结构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在主谓宾的结构中。
正确的处理这种结构,可以在文言文翻译中获得巨大的优势。
八、了解动词和副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动词和副词是非常重要的词汇。
了解它们的用法和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九、分清文言文的修饰关系文言文的修饰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把几个词元连接成为一个意义巨大的词汇。
了解这种修饰关系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十、掌握术语和专业知识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术语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解释和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的使用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使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eb686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7.png)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
其辞简奥,意蕴深长,故后世学者,欲通其义,必先学其译。
然文言文翻译,非易事也。
故余今试述文言文翻译之技巧,以助学者。
一、熟读原文,把握大意文言文翻译之前,必先熟读原文,了解其大意。
所谓大意,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只有把握了原文的大意,才能准确地翻译出其含义。
二、逐字逐句,审慎翻译文言文翻译,应逐字逐句进行,不可草率。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审慎,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1.直译:将文言文中的字词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保留原文的意思。
如:“吾日三省吾身。
”直译为:“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2.意译:根据原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意译为:“你的衣领是青青的,我的心是悠悠的。
”3.注释法:对于一些生僻字、古汉语词汇,可以采用注释法进行解释。
如:“臣闻之,君人者,以天下为家。
”注释为:“我听说,君王应该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
”4.引申法:对于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可以采用引申法进行翻译。
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引申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三、注重语境,把握语气文言文翻译时,要注重语境,把握语气。
语境是指文章的整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语气是指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等。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语气翻译方法:1.陈述语气:直接陈述事实。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为:“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疑问语气:表达疑问。
如:“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翻译为:“孟子问:‘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3.感叹语气:表达感叹。
如:“杜甫《春望》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翻译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城中的春天,草木茂盛。
’”四、注意修辞,力求传神文言文翻译时,要注意修辞手法,力求传神。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说明抽象的事物。
(简明)中学文言文翻译技巧
![(简明)中学文言文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502e3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8.png)
(简明)中学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研究文言文翻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简明有效的中学文言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水平。
1. 充分理解原文
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理解原文是成功翻译的基础,因此要仔细阅读,分析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掌握其所表达的内容。
2. 注意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着词汇、句法、语境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注意其特点。
文言文常使用古代的词汇,句子结构较复杂,需要灵活运用。
要学会辨析文言文的词义,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等,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3. 翻译时保持简明扼要
文言文注重简练的表达,因此在翻译时要力求简明扼要。
不必拘泥于每个字词的翻译,而是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
可以适当删减或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通顺且容易理解。
4. 注重上下文的语境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和修辞手法,需要注重上下文的语境。
在翻译时,要全面考虑上下文的意义,理解细微的隐含信息,以确定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5. 涉及文化背景的处理
文言文往往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对相关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辨析典故、古代人名、地名等文化元素,以准确表达原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几点中学文言文翻译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作品,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
文言文翻译学习翻译古代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学习翻译古代文言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7d90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b.png)
文言文翻译学习翻译古代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是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文学作品以及历史的人来说,学习文言文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词汇使用等方面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翻译文言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习翻译古代文言文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一、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要学好文言文翻译,首先需要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常常使用古代的词汇、句式等,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花时间阅读、背诵、模仿古文的作品,熟悉古代汉字的用法和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
二、理解句意翻译文言文时,首要任务是理解句意。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常常使用直接、间接的表达方式,词义较为复杂。
因此,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要注重对整个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理解句中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
三、注意文化背景文言文创作的时间距今已经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因此文化背景的理解对于翻译文言文至关重要。
由于文言文常常使用古代汉字和句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四、运用翻译技巧为了更好地翻译文言文,翻译者还需要具备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可以采取逐字逐句翻译法,将文言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成现代汉语,再进行修饰和组织;也可以采取意译法,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的意思进行整体的翻译,不拘泥于字面的意思;此外,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还可以借鉴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句式,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
五、多读多练熟能生巧。
为了更好地翻译文言文,学生们需要多读多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红楼梦》、《论语》等,进行反复的阅读和翻译。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总之,学习翻译古代文言文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任务。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4277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自古文以载道,文言文者,先秦两汉之遗风,六朝唐宋之韵致。
然今之人,多疏于古文,欲通其意,必先求译法。
兹将文言文翻译之技巧,略述如下,以俾学者有所遵循。
一、字义准确,文脉贯通文言文翻译,首在字义。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故译者须熟谙字义,明辨字词之异同,方能准确翻译。
同时,译文需保持文脉贯通,使读者如读原文,不失原意。
二、词性转换,活用成语文言文词汇丰富,词性多变。
译者需根据上下文,灵活转换词性,使译文通顺。
如“曰”字,可译为“说”、“曰”、“言”等。
此外,成语亦需活用,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三、句式调整,符合语法文言文句式严谨,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
翻译时,需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调整句式,使译文流畅。
如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倒装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完整句式。
四、文化背景,深入理解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译者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原文,才能准确翻译。
如“三顾茅庐”一词,需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历史典故,才能准确表达其含义。
五、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文言文修辞手法多样,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译者需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巧妙运用,使译文生动形象。
如原文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句,可译为“明月何时再照我?举杯邀月问苍穹。
”六、语气神态,传神达意文言文表达语气丰富,神态各异。
译者需把握原文语气神态,使之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如原文中“一笑倾国,再笑倾城。
”一句,可译为“一笑倾国色,再笑倾城姿。
”七、逐字逐句,逐句成章文言文翻译,需逐字逐句,逐句成章。
不可急于求成,忽视细节。
在翻译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八、参考注释,汲取精华文言文注释详实,蕴含着前人智慧。
译者可参考注释,汲取精华,丰富译文内容。
同时,注释中的解释也可作为翻译的依据。
九、校对修改,精益求精翻译完成后,需进行校对修改。
检查译文是否准确、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反复修改,力求译文精益求精。
总之,文言文翻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古代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古代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8f58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0.png)
古代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古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古代文言文涉及到词汇、语法、句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古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供参考:1. 理解上下文: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首先要对原文进行全面理解,特别是要把握原文的上下文关系,正确把握其中的含义和蕴意。
理解上下文: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首先要对原文进行全面理解,特别是要把握原文的上下文关系,正确把握其中的含义和蕴意。
2. 注重句式结构:古代文言文常常使用复杂的句式结构,包括平行句、倒装句、状语从句等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句式结构,使翻译后的文句符合规范。
注重句式结构:古代文言文常常使用复杂的句式结构,包括平行句、倒装句、状语从句等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句式结构,使翻译后的文句符合规范。
3. 灵活运用词汇:鉴于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可以参考相关的古代文献和辞典,加深对古代词汇的理解。
灵活运用词汇:鉴于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可以参考相关的古代文献和辞典,加深对古代词汇的理解。
4. 保持文化特色:古代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尊重原文的文化背景,避免简单机械地翻译。
保持文化特色:古代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尊重原文的文化背景,避免简单机械地翻译。
5. 注重修辞手法:古代文言文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在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翻译的文句有一定的文学效果。
注重修辞手法:古代文言文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在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翻译的文句有一定的文学效果。
6. 反复推敲:翻译古代文言文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要对翻译结果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确保最终的翻译准确无误。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总结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ec87b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2.png)
文言文,古之遗音,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精髓。
然时代变迁,语言发展,今人阅读古文,往往倍感艰涩。
翻译,便是沟通古今的桥梁。
以下为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以期助读者一臂之力。
一、理解文意,把握语境翻译文言文,首在理解文意。
需细心揣摩,领悟作者原意。
同时,把握语境,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方能准确翻译。
如《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者,阳城人也”,翻译时应注明“阳城”的地理位置,以便读者理解。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力求忠实原文。
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进行意译,使译文流畅易懂。
如《论语·为政》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直译为“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三、词类活用,灵活处理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
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处理。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君知其难也,焉得而不畏?”中的“焉”,根据上下文,应翻译为“怎么”。
四、保留古风,适度润色文言文翻译,既要忠实原文,又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可适当保留古风,同时适度润色,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如《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翻译为“河洲之上,雎鸠声声”。
五、注意修辞,准确表达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翻译时,应注意保留修辞效果,准确表达。
如《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翻译为“众女子嫉妒我那秀丽的眉毛,造谣诬蔑说我好淫荡”。
六、关注特殊句式,准确翻译文言文中,特殊句式较多。
翻译时,需关注这些句式,准确翻译。
如《庄子·逍遥游》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翻译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七、注重音韵,体现美感文言文翻译,应注重音韵,体现美感。
在翻译过程中,可根据音韵特点,调整字词顺序,使译文更具韵味。
如《诗经·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翻译为“河洲之上,雎鸠声声”。
高三文言文翻译方法
![高三文言文翻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25640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b.png)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是高三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然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学生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积累词汇1.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积累大量的文言词汇。
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整理词汇卡片、参加词汇竞赛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2. 关注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掌握其基本意义和用法。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二、理解句式1. 分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掌握句子的成分和语法关系。
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2. 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三、翻译技巧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按照文言文的意思逐字逐句翻译,意译即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文言文进行适当调整和概括。
2. 保留原文特色。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文化内涵等特色。
3. 注意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有些实词、虚词会根据语境发生变化,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4. 处理特殊句式。
针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如判断句译为“……是……”,被动句译为“……被……”。
5. 补充省略成分。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成分省略,翻译时需根据语境补充省略成分。
四、练习与应用1. 多做文言文翻译练习,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文言文练习题、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等进行练习。
2. 分析优秀翻译作品,学习其翻译技巧。
可以参考古代文人的翻译作品,如《古文观止》等。
3. 关注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使翻译更加地道。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总之,高三文言文翻译方法需要学生在积累词汇、理解句式、掌握翻译技巧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相信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为高考文言文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2f52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b.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篇范文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其特点是简练、含蓄、典雅。
要翻译好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才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1.简练:文言文用词简洁,一个字往往代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甚至多个词。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字义。
2.含蓄:文言文表达往往含蓄而委婉,需要译者充分理解文化背景,恰当表达其含义。
3.典雅:文言文语言典雅,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等。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二、掌握翻译原则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忠实于原文: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删减或增补。
2.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用现代汉语表达,同时保持原文的风格。
3.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使译文通顺、符合逻辑。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1.直译:对于可以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采用直译的方法,确保翻译准确。
2.意译:对于无法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意译,使译文通顺。
3.留白:对于原文中含糊不清或有意留下的空白,可以适当留白,不必强求翻译。
4.注释:对于一些特殊用法或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词语,可以在译文后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分析:此句中,“学而时习之”是一个完整的意群,表示学习的动作和方式;“不亦说乎”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令人高兴吗?”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义,同时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五、结语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翻译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方法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4e8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1.png)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深,其义隐而理显。
然译之不易,盖因古今语言之差异,文法之变迁。
故欲精通文言文翻译,须得法也。
兹为诸君略述文言文翻译之技巧方法,以期为学海之舟指引航向。
一、熟读原文,把握大意译文言文之前,必先熟读原文,理解其大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故需反复诵读,以识其字,明其词,悟其意。
把握大意,方能为译之根本。
二、了解时代背景,掌握文化内涵文言文多出自古代文献,了解其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文意。
同时,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典故、成语、风俗等。
掌握这些文化知识,有助于准确翻译。
三、遵循“信、达、雅”原则翻译文言文,应遵循“信、达、雅”原则。
所谓“信”,即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删;所谓“达”,即通顺易懂,不晦涩难懂;所谓“雅”,即文采飞扬,富有韵味。
四、掌握翻译技巧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按原文意思翻译,意译即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在翻译过程中,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字字落实,注意词性。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较多。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词义,注意词性。
3.活用修辞,丰富表达。
文言文中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翻译时,可适当运用现代汉语修辞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
4.注意句子结构,调整语序。
文言文句子结构严谨,语序固定。
翻译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适当调整语序,使译文通顺。
五、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翻译完成后,需反复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1.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2.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通顺。
3.润色语言,使译文更具文采。
4.对比原文,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言文翻译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掌握以上技巧方法,勤加练习,方能游刃有余,翻译出高质量的文言文作品。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f3d1e5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0.png)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言文词汇、语法的理解,还检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词句,准确无误地把原文翻译出来。
这要求我们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2、达“达”指的是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要避免生硬、晦涩的翻译,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雅“雅”则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生动、优美,富有文采。
不过,在考试中,我们重点追求的还是“信”和“达”。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等,不需要翻译。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沛公”“霸上”就可以直接保留。
2、删删除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比如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之乎者也”等。
3、换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换成“我”,“日”换成“每天”,“省”换成“反省”。
4、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要将其调整为正常的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就是宾语前置的调整。
5、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这里补充了省略的主语“士兵们的勇气”。
三、文言文翻译的解题技巧1、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这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我们要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如“走”“去”“使”“假”等;还有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以”“于”“之”等。
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课文、做相关练习来加强积累。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21a48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4.png)
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
调 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加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 语意完整。
减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选
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字,应慎重挑选。
义,通假
套 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套。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 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 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 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 的重要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 直译和意译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 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努力使原 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
如:原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 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 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 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 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 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 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 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 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 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 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
按照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方 法预习《愚公移山》。
译句: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 如:原句: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 译句:树林茂密成荫 ,到处是鸟的鸣叫声, 这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欢乐的情景。
我们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直译。
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阅读方法
![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1f81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c.png)
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阅读方法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阅读方法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语言,而文言文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能提高我们的中文水平。
然而,文言文的翻译和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文言文学习的翻译技巧和阅读方法。
一、翻译技巧1. 词汇理解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许多古代独特的词汇。
在翻译时,首先要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尤其是那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词汇。
可以通过查阅古代词典或专业的文言文辞典来加深对词汇的认识。
2. 词序翻译文言文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在翻译时要注意词序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主谓宾的顺序进行翻译,但也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文言文的古风。
3. 借助译文有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翻译来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比如,可以参考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的翻译版本,了解其中的用词和用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4. 注释参考文言文中常常有些生僻的词汇或语法结构,可以通过注释来帮助理解。
在翻译时,可以参考注释的解释和例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二、阅读方法1. 练习阅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有别于现代汉语的阅读。
为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多进行反复阅读,并注意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子结构。
2.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和修饰成分,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及其在整个句子中的作用。
可以先将句子拆解成短语和分句,然后再整合起来理解句子的完整含义。
3. 扩大阅读范围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材料,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4. 文言文写作通过写作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1e43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b.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学习方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c1137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4.png)
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文要想用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边是给大家整理一些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翻译者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意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取值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无茎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或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正则表达式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中文翻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单词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坏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用法,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短语,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谢利谢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这般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声母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相符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典文学文言文翻译方法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方法详谈学习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
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
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
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
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
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
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
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
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
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
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