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18号

关于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秦岭北麓环山旅游公路的相继建成,以及与其并行的西潼高速和西宝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秦岭北麓各旅游景区利用自身极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了相互连接、大力宣传和广泛推介工作,秦岭北麓的生态旅游发展很快。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不仅为陕西的旅游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区域,同时也为陕西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秦岭北麓概况及生态旅游资源

位居关中地区的秦岭北麓,位于北纬33°4′~34°40′,东径106°30′~110°35′。西连甘肃,东接河南,北自环山公路沿线各乡镇,南至秦岭主脊。自西向东呈带状走向,长约450公里。面积约929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面积

11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行政区划包括西安、宝鸡、渭南三市,所辖16个县、区、市,96个乡镇和11个街道办事处。旅游景区分布于海拔300米~3500米,主要分布在环山公路沿线。

秦岭北麓的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秦岭北麓有华山、太白山等极为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有蓝田猿人遗址、秦兵马俑、楼观台等遗存颇丰、积淀厚重、博大精深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有休闲度假山庄、避暑山庄、娱乐场所和农家乐等丰富多彩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二、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秦岭北麓地区不少景区,加快了建设步伐,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打造了各自品牌,推进了区域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据我们调研统计,仅西安、宝鸡2市45个主要景区,2007年接待人数就达1087.6万人次,旅游创收达51309.7万元。其中西安市39个景区,年接待人数1038.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96%,年门票收入49780.7万元,占总门票收入97%。西安市临潼区4个景区,年接待人数620万人,年门票收入达38202.8万元,分别占西安市年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的60%和77%。宝鸡市5个景区,年接待人数49万人次,年收入1530万元。

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生态环境破坏仍很严重。在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一些房地产开发、矿产

资源和景区开发项目,未经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即开工建设,违规乱建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城镇乡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毁林开荒、盗砍林木、偷猎珍稀动物、采挖药材等常有发生。二是规划相对滞后,管理无序。一些景区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和长远规划,管理无序现象突出。导致村民乱建房屋,随意摆摊设点,放牧和坟地烧纸,乃至引发火灾。在环山路沿浅乱建农家乐、娱乐场、开挖鱼塘和沙石场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上有不少自助旅游者,随意深入山区探险观光,引发森林火灾。上述情况,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旅游带的整体景观和形象。

三、关于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发展进程中,既包含了景区内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又包括了景区与非景区、城镇与农村、自然和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秦岭北麓的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

1、建立系列标准,做好长远整体规划

秦岭是名山,也是陕西的旅游资源宝库,堪称中国中央森林公园。做好规划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和陕西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要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有长远的眼光设计。

为此,陕西省要制定秦岭开发旅游系列标准,特别是对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农家乐的布点要按照颁布的正式标准实施。要实施高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容量标准、农家乐建设标准、旅游接待容量标准、卫生标准等。要制定长远规划,分批逐步实施,条件成熟的地方先实施,达不到标准或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坚决不做。

2、优先开发环境友好型项目

秦岭可开发资源很多,建议优先开发建设那些环境友好型的项目。如与秦岭植物保护与建设有关的秦岭植物园建设、动物资源保护、秦岭植物资源恢复、历史文物保护、沿山苗木花卉基地、猕猴桃基地等。特别要强调的是,道教和佛教精神都符合当今环境保护的最高理念,也是秦岭的优势文化资源。因此,要重视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开发建设。

3、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秦岭北麓由于森林植被遭受历史性破坏,加之河流密布,落差大,暴雨频发,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结合水土保持林营造、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河流治理工程,加强综合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各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旅游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秦岭北麓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资源环境的主力军作用,要使他们认识

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不断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4、进行专项研究,为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研究景区适宜的旅游者的环境容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研究确定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适宜旅游者的环境容量,以便控制合理的环境承载能力。

(2)加强景观经济林建设和绿色产业开发,开展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合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乡村绿化,加快景观经济林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支持以经济林果品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逐步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发展食品加工企业,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断提高附加值,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秦岭地区水源林承载着陕南、关中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任。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经营技术、旅游活动及人为活动对森林涵养水源作用的影响,充分发挥其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同时,应加强以水库特别是黑河、石头河水库等为主的水源地的保护管理,禁止或限制一些开发活动,以提高水质质量,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要逐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使森林的作用得以永续发展。

5、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区域生态旅游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