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讨
1.2-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3、其他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 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 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 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 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 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 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 量源泉。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 文太阳辐射量。
天文辐射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①全年以赤道获得的辐射最多,极地最少。 这种热量不均匀分布,必然导致地表各纬度 的气温产生差异,在地球表面出现热带、温 带和寒带气候; ②天文辐射夏大冬小,它导致夏季温高冬 季温低。
二、分类 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1、电离辐射(放射):
电离: 不带电粒子在外界作用下释放出一个或多个电 子而变为带电离子的过程。 电离辐射: 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2、电磁辐射
电磁波: 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相互激发交替产生 并携带着能量由近及远传播。(横波) 电磁辐射谱: P-6:表格1-3
复习提问:
1、核衰变 2、a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区别 3.2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学习目标:
1、了解辐射
2、掌握辐射的分类
一、辐射
定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 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 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 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 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 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 量,称为辐射能。
补充1: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是两个概念,任何 带电体都有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 准,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引起人体的不同病变和危 害,这部分超过标准的电磁场强度的辐射叫电磁辐 射污染。
补充2:
手机基站辐射对人身体影响?
手机辐射与手机基站辐射的不同。一般一部手 机的电磁辐射值在0.03-0.7之间,而一个手机基站 的辐射值在10微瓦。一个手机基站所产生的辐射值 比一部手机的值高不出多少。另外,电磁辐射是距 离越近、受辐射时间越长,所受到的伤害越深。而 一般的居民家楼屋顶上安装的手机基站离我们的距 离为安全距离,所以这种影响是比较小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

授课目的
全面了解辐射及辐射防护的相关概念、 历史演变、发展前景
正确对待核辐射的利弊 明确辐射防护内容及其重要性
A view of the extraction of radium in the old shed where the first radium was obtain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03
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2 of the prize(1852-1908)
1896年2月,他无意中将一块未经太阳 曝晒的铀矿物放在照相底版上,也发 现了底片感光现象。
发现其它的铀化合物也能发出这种射 线;
到1896年5月Becquerel又证明了纯金属 铀的放射性大于铀化合物的放射性。
DISCOVERY OF RADIUM AND POLONIUM
M. Curie
课堂基本要求
执行课堂起立制度 课堂上请不要吃早饭、不要迟到早退 上课时请让手机休息2小时,准备纸笔 欢迎课间或课后交流
Tel:13972530856 Mail:148164434@
你所了解的辐射?
最受关注的辐射
核辐射 医疗照射(x射线检查) Co-60
辐照食品 一次性医疗用品(注射器等)
2007:ICRP 103号报告
2011: 日本福岛核泄漏
第八章 辐射防护体系与基本安全标准
电离辐射的照射模式
外照射 内照射
几种放射性射线
第九讲 外照射防护
辐射防护意义
辐射防护学是使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 综合性边缘学科
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讨

自己的解决方案,为虚拟水环境影响评价战略提出发展建议。
3.1在进行虚拟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注重整体性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整个虚拟水战略进行全局的统筹掌控才能够使环境影响评价更为全面。
首先这个整体性要体现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使两方利益在整个战略中不一致;还体现在资源调配和环境保护的统一,虚拟水战略的出发点是对水资源密集型商品进行调配,但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出发点却是环境保护,所以两方也要有一个统一。
整体性对于全局的利益都有着具体的保护,使环境评价变得更加具体和明确。
3.2要遵守分层原则所谓分层原则就是在整体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环境进行分析要从单元、区块、区域进行层次鲜明的顺序分析,还要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从而做到整个环境评价的细致,不会使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有着一些方面的分析遗漏,对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细致性和层次性的保障。
3.3要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整个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除了对水资源分布进行调配,对水资源密集型商品进行输入和输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某些方面来说,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具体到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来说,要使战略的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为以后的发展“留后路。
4结束语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于虚拟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本文中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虚拟水战略对我国当前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用水困难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作用,希望本文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能够对战略的实施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1]李继清,刘佳,谢开杰.基于水贫乏指数的北京市水生态足迹核算及其动态演变预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06):7~13+48.[2]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04):260~265.收稿日期:2018-12-16作者简介:林加华(1983-),男,浙江乐清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环境保护工程与咨询工作。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种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
也带来一定破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β射线的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两者区别:1.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而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
2.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但目前人工辐射已遍及各个领域,专门从事生产、使用及研究电离辐射工作的,称为放射工作人员。
而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
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
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置等。
3.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电磁辐射就不一样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大,1999年5月8日闭幕的全国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源的现状: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共10235台,总功率130万千瓦;工科医疗设备共15335台,地球卫星3个,大哥大基站总数近万个;空中蛛网一样的高压输变电线等都在向外发射泄漏电磁波。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的区别研究综述

HUANG Ya - pi ng
黑龙江科学 第 6卷 2 0 1 5年 6月
HEI L O NGJ I ANG S CI ENC E
电 离辐 射 与 电磁 辐 射 的 区别 研 究 综 述
黄 亚 萍
( 福建 省辐 射环境监督站 , 福州 3 5 0 0 0 3 ) 摘要 : 电离辐射和 电磁辐射 同为看不见、 摸不着 、 闻不 出的环境 污染 因素 , 它们都带给公 众恐惧心理 , 却 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 及影响。为此 , 从概 念、 类 型及应用 、 计量监测及 国家标准 、 生物学效应、 防护等五个 方面对两者进 行综述 比较 , 提 出两 类辐 射的应用应有 不同 的工作要 点 , 电离辐 射主要应加强对辐 射应用 的监督管理和 环境 自动监测 , 电磁辐 射主要应积极研 究使用先进减磁技 术并合理规划项 目建设 , 且都 应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 p l a n n i n g f o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B o h t s h o u l d i m p r o v e t h e a w a r e n e s s o f he t r a d i a t i o n u s e e n t e r p i r s e s
提 高 辐 射 利 用 单 位 及 公众 的认 识 。
关键词 :电离辐射 ; 电磁辐射 ; 区别 ; 辐射监测 ; 生物学效应 中图 分 类 号 :R 1 4 4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6 ( 2 0 1 5 ) 0 6 — 0 0 1 3 — 0 3
核辐射 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核辐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能量,核辐射有三种形式: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电离辐射是指能够通过去除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所离解或电离的辐射。
主要有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能量法线。
它能够将能量传递给物质,导致化学、生物等反应。
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场和磁场产生的波动,在空间中传播的能量。
电磁辐射包括广泛的范围,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辐射可以对物质产生热
效应、光效应和电离效应等。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基础知识

20
4、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外照射 是体外辐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而内照射是指进入体内 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前者主要由X、γ射线、 中子束、高能带电粒子束和β射线引起的;后者则主要因人 们通过吸入、食入、完好皮肤或皮肤伤口吸收了放射性核 素造成的。针对这两种照射方式,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防护 方法。
源,造成对人的照射和对环境的影响。
医疗照射:人们为了医学诊断和治疗而接受的辐射照射(受 照人员包括患者或受检者、陪护家属或亲友、生物医学研究的 志愿人员)
医疗照射是人工辐射中对人的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一项;可 以运用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对医疗照射进行控 制,但剂量限值不适用于医疗照射。
医疗人员在实施医疗照射时应以GB18871-2019提供的指导 水平为指南,在保证疹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剂量。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目前我国电力供电频率为 50Hz,在导线或设备周边产生工频电磁环境,以电 磁感应为主。
• 射频电场、射频磁场: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 率,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频率范围 从100KHz~300GHz之间(依据GB8702)。也有表 示为9KHz~300GHz之间(依据ITU-R,国际电信联 盟无线电通信组)
• 磁场强度(H)——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与该 点磁导率的比值。 单位:A/m
• 功率密度(S)——单位时间内穿过垂直于
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量。在远场区,S可以 表示为矢量E和H的乘积 。 单位:W/m2
电磁环境术语
• 1、电磁环境
• 指存在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一般有三种 典型存在形式:
αβγ 射线穿透 17 人体皮肤情况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核辐射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核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辐射。
它是电场和磁场的振动,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从电线传导电流所产生的低频电磁波到高能电磁辐射,如X射线和伽马射线。
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信号和无线网络等。
电离辐射是指能够将物质中的电子解离出来的辐射。
这种辐射有高能量,能够穿透物质并将电子解离。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和紫外线。
X射线是由原子核发射的高能电磁辐射,具有较短的波长和高的能量。
伽马射线是来自原子核的高能粒子辐射,具有较长的波长和较低的能量。
紫外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具有较短的波长和较低的能量,但仍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内部的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辐射。
核辐射包括α辐射、β辐射和γ辐射。
α辐射是由原子核内部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带正电荷的碳原子核。
β辐射是由原子核内部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带负电荷的电子或者带正电荷的质子。
γ辐射是由原子核内部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高能电磁辐射。
核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穿透物质并造成损伤。
总结尽管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和核辐射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但这些辐射也有潜在的危险。
过多的暴露于这些辐射中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在使用这些辐射技术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总结一下,电磁辐射是电场和磁场的振动,在真空中传播,频率范围广,包括低频电磁波和高能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是能将物质中的电子解离出来的辐射,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和紫外线。
核辐射是原子核内部的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辐射,包括α辐射、β辐射和γ辐射。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和核辐射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但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究

Academic Forum474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究陈思雨(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辐射的实际种类与应用情况,论述了计量单位、监测控制方式与国家规定标准,分析了生物学效应,通过强化辐射活动利用单位方面的管理力度,提升辐射放射源与辐射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控制工作,防止出现确定性生物效应,防止出现随机性生物效应,实现辐射活动的测值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管理控制电离辐射的定义就是指能量通过各种类粒子以及采取电磁波形式开展向外部不断扩散,和其他物质出现间接或者直接作用的过程中,使其他物质出现电离形式的辐射现象。
电磁辐射的定义就是指按照电磁波的传播形式从能量源进行发射至空间内部,且在空间内部不断传播的物理现象。
1 辐射的实际种类与应用情况电离辐射内容基本涵盖了人工辐射源以及天然辐射源。
其中天然辐射主要包括宇宙辐射,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如质子、中子、电子、α粒子等;宇生核素,它们主要是有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如3H、14C;原生核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人工辐射活动目前开展运用十分普遍,比如:在目前医用x射线领域、核医学领域等开展的放射性治疗过程,介入放射学治疗方式之类的具有放射性特点的医疗应用活动。
在目前工业领域中,核电厂内部的核能发电活动,核动力生产,工业探伤活动之类开展的无损检测,核测量工业系统中存在的有关厚度情况、料位情况、水位情况、密度情况以及质量情况的控制管理工作以及实施石油测井活动之类的水文地质的放射性勘探工作。
在农业领域方面,存在辐射保存活动,辐射消毒活动,辐射育种活动以及辐照改性活动之类的实际应用。
另外,在军事领域方面,存在核潜艇装备以及核武器装备之类的实际应用。
电磁辐射过程主要包含环境方面与自然方面的辐射过程。
其中,自然辐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雷电与地球外表存在的各类热辐射现象,外层空间内部存在的太阳与其他宇宙星球出现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首先简单地说下两者:1.电离辐射是一种可以把物质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对生物是危险的。
不是所有的辐射都是电离辐射。
2.电磁辐射的另一个通俗名字叫电磁波,高能量(高频率)电磁辐射是电离辐射,只有这部分电磁辐射是危险的。
接下来是详细解释。
咱们先从定义来一点一点走起吧。
辐射是什么?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
辐射指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
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一一维基百科好吧,Wiki解释的略抽象。
我尽量用大妈语言解释一下,就是说辐射是指的能量的传递,电磁波(电磁辐射)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的辐射。
辐射也可以是指一些粒子(中子电子阿耳法粒子等)移动传递能量。
高能量的电磁波在穿过物质的时候有将物质电离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电磁波我们称它为电离辐射;高能量的中子电子阿耳法粒子束也具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被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是指的物质的原子由中性不带电转变成带电的离子,而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是由于电荷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电那什么样的电磁波可以使物质电离呢?上面提到了高能量,那么什么样的电磁波具有高能量呢?首先要澄清一点这里说的高能量是指的辐射能,也就是电磁波的载体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也就是电磁波本身的特性,并不是指的电磁场的能量,尽管单位是一样的吧。
秉承着大妈语言的原则,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辐射能也就越高。
参考辐射能公式,下图,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栏目达」(就是那个入)为波长:那么现在讨论的问题就来到了电磁波频率上了,我们来看看电磁波是怎样根据频率来分类的:—Increasinii brcquerKy(v)Wnvdcnyih (Z) -* 4INvii%rhlc stiMxtriiiiii上面是频率,左到右越来越低单位是赫兹,下面是波长,左到右越来越长单位是米。
我们从右到左来解释一下吧:首先是长波(Long radio waves),波长超过1千米,频率低于300kHz,如果按照频率分类长波要包含低频(30k - 300kHz),甚低频(3k - 30kHz),特低频(300 - 3kHz),超低频(30 - 300Hz)和极低频(小于30Hz)。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哪个危害大?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哪个危害大?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作为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辐射,被人们所关注着,而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这两种辐射究竟哪个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一些,今天电磁辐射危害包括:专家介绍,超过2毫高斯据了解,电磁波辐射已被世卫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而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成了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而家用电器、办公电子、手机电脑等成为电磁波辐射的最大来源。
电离辐射的危害所谓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
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粒子或中子束等。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
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DNA分子。
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
分子电离、自由基产生、化学键断裂使得亚细胞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代谢、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
从时限上来说,大量电离辐射造成的危害可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
早期效应发生在暴露后几星期内,如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表现为反复发生并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随疲乏、发热、食欲下降、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在几个月内死亡。
多数ARS患者会有骨髓损伤,由于免疫和造血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致病菌感染和内出血。
ARS还包括严重的皮肤灼伤,表现为皮肤发痒,刺痛,红斑或水肿。
皮肤损害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会危及生命。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哪个危害更大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哪个危害更大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人体从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到产生生物效应,乃至机体的损伤和死亡为止,涉及许多不同性质的变化。
在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会被电离或激发。
那么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哪个危害更大呢?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哪个危害更大谈到辐射,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辐射。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严重的是电离辐射,比如x光射线这种高能量射线。
一般生活是很难遇到的。
遇到的地方也都有标识。
不是直接的放射源,很难传递这种高能量。
比如被射线照射的人,靠近他并不会被辐射伤害。
又不是拍生化危机。
除非日本的鱼,含着一口核废料,漂洋过海的来看你。
真的是好感动呀,然后被海关扣了。
当然不能传递放射性,也不是绝对安全。
如果细胞受到辐射后变异,也有可能不好。
具体要结合实测,不要想当然。
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是太空射线诱发有益变异。
另外一种就是非电离辐射,比如光线,红外线,微波炉,无线电波这些。
地球上都有。
而非电离辐射是指与X射线相比之下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物质的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例如近紫外线与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电离能力较弱的电磁波。
简单理解就是电离辐射能量高,很危险,比如医院的放射科(X射线)都会有警告标志;而非电离辐射能量低,比如自然界中的光,因此相对较为安全!综上所述,电离辐射的危害比电磁辐射的危害更大,因此当我们遭受到一定的电离辐射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学会防护哦。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常见的电离辐射有哪些的资讯,可以登录,更多详情等着你!。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防护设备:如铅衣、铅帽、铅围脖等
防护设备的选择:根据辐射类型和强度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
防护设备的使用: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确保防护效果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的安全标准
5
国际安全标准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了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标准,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关于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安全指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健康建议
电离辐射可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电离辐射可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4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使用防辐射产品,如防辐射贴、防辐射眼镜等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电子设备
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电脑等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屏蔽防护:使用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等,来阻挡电离辐射。
减少接触时间:尽量减少与电离辐射源的接触时间,以降低辐射剂量。
增加距离:尽量远离电离辐射源,以降低辐射剂量。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防护服、防护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电离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服、防辐射眼镜等
科研领域:射电天文学、粒子加速器等
生活领域: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用电器
工业领域:电磁感应加热、电磁分离等
电离辐射的应用领域
医疗领域:用于放射治疗、放射诊断等
工业领域:用于辐射加工、辐射探伤等
科研领域:用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性测年等
安全领域:用于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原理

电离辐射原理电离辐射原理指的是物质受到外部电磁波辐射后,内部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的过程。
电离辐射是一种高能量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从电离辐射的概念、分类、产生机制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离辐射的概念电离辐射是指辐射源产生的高能量粒子或电磁波能量足以使物质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形成正、负离子的辐射。
电离辐射可分为电子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类。
电子辐射是指高速带电粒子(例如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离现象;电磁辐射是指高能量电磁波(例如γ射线、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离现象。
二、电离辐射的分类根据电离辐射的能量和穿透能力不同,可将电离辐射分为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X射线四类。
阿尔法射线是带正电的氦离子,能量较低,但穿透能力较弱;贝塔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或正电子,能量较高,穿透能力较强;伽马射线和X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
三、电离辐射的产生机制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源。
自然界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钾等,它们会经过放射性衰变产生阿尔法、贝塔、伽马射线。
人工源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医疗设备、工业设备和核能设施等。
医疗设备如X射线机和CT机会产生X射线辐射;工业设备如电离辐射测量仪、电离辐射加工设备会产生伽马射线;核能设施如核反应堆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
四、电离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导致细胞核DNA断裂、染色体畸变等严重的生物效应,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
对于辐射工作者,长期接触辐射会增加患白血病、甲状腺癌等的风险。
此外,电离辐射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五、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人体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辐射监测,对辐射源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其次,对于辐射工作者和相关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辐射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
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讨

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起来。
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近年来,各地辐射方面的投诉正在不断攀升,带来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对辐射知识的了解,无法区分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个别辐射利用单位对危害认识不足,一些公众则认为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本文综述了两类辐射在概念、类型及应用、计量监测及国家标准、生物学效应、防护等多方面的区别,借此提出如何更好地利用两类辐射为人类服务的思考。
关键词:电磁辐射;电离辐射;辐射监测;区别分析引言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同为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的环境污染因素,它们都带给公众恐惧心理,却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及影响。
为此,从概念、类型及应用、计量监测及国家标准、生物学效应、防护等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综述比较,提出两类辐射的应用应有不同的工作要点,电离辐射主要应加强对辐射应用的监督管理和环境自动监测,电磁辐射主要应积极研究使用先进减磁技术并合理规划项目建设,且都应提高辐射利用单位及公众的认识。
1概念介绍电离辐射主要指能量依靠粒子以及电磁波形式向外部扩散,和物质间接或者直接作用的时候是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
电磁辐射概念是指依靠电磁波的形式从源发射至空间且于空间之中传播的一种现象。
一般而言,这两种辐射差异就是物质是否会出现电离,可以让物质出现电离的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相比较其能量转换关系要更为复杂。
在生活之中由于裂变碎片、重粒子、正负电子、质子、中子、x、α、β射线以及宇宙射线造成的核辐射便是电离辐射。
另外可见光、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以及无线电波所引起的辐射便是电磁辐射。
2计量单位监测手段与国家标准介绍2.1电离辐射2.1.1电离辐射剂量单位电离辐射的剂量学量主要包含比转换能、照射量、能、比释动能以及吸收剂量,这些的单位为Gy(戈瑞),这些不仅在属性上有共通之处,而且存在差异。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种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
也带来一定破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β射线的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两者区别:1.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而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
2.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但目前人工辐射已遍及各个领域,专门从事生产、使用及研究电离辐射工作的,称为放射工作人员。
而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
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
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置等。
3.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电磁辐射就不一样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大,1999年5月8日闭幕的全国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源的现状: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共10235台,总功率130万千瓦;工科医疗设备共15335台,地球卫星3个,大哥大基站总数近万个;空中蛛网一样的高压输变电线等都在向外发射泄漏电磁波。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能量,其能量由电磁波的频率决定。
电磁辐射包括广义的辐射,如射频辐射、微波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辐射无法直接感知,但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物质相互作用,如吸收、反射和透射。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电子,使原子或分子变为带电离子的过程。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电离辐射具有高能量和强离子能力,对生物体具有潜在的危害。
在高剂量情况下,电离辐射可以引发DNA的损伤,导致细胞死亡、基因突变和癌症等。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传播,其能量由波的频率决定;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电子。
电磁辐射可以包含电离辐射,但不一定具有电离能力。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
在物理上,辐射被认为是带能量的粒子或波动在空间传播的一种过程。
由于辐射本身能量不同,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也不同,我们常常把辐射划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类型。
通常,非电离辐射又称为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是依据射线能让中性原子产生电离来定义的。
所谓电离就是指让不带电的物质在射线的作用下变成带电物质的过程。
因为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射线能量较高,可以使物质发生电离,所以核辐射也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主要的种类有α射线、β射线、X射线、γ射线和中子辐射等。
其中X射线和γ射线是电磁波,但由于能量较高,它们已经进入了电离辐射的范畴。
另一种辐射类型是非电离辐射,最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就是不会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也就是电磁辐射中频率“比较”低的那一部分。
具体按照频率从高到低有可见光(就是各种有颜色的光或者是太阳光这种由各种颜色的光线组合起来的光)、红外线(是一种经常用于通讯连接的电磁波,具体应用有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等)、微波(大家知道微波炉吧)、无线电波(广播电台和手机等通讯装置需要这个频率的电磁波)、低频电磁波等。
紫外线也是一种常被提及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比可见光要高,但是要低于X 射线。
紫外线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之间的电磁波。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5 页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电离辐射是什么?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粒子、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种子以及x射线、射线。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
也带来一定破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射线大,但与x、射线比射线的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电磁辐射又是什么?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两者有什么不同?1.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而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
2.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但目前人工辐射已遍及各个领域,专门第 2 页共 5 页从事生产、使用及研究电离辐射工作的,称为放射工作人员。
而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
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
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置等。
3.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3-22T15:33:52.6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胡涵[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起来。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起来。
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近年来,各地辐射方面的投诉正在不断攀升,带来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对辐射知识的了解,无法区分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个别辐射利用单位对危害认识不足,一些公众则认为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本文综述了两类辐射在概念、类型
及应用、计量监测及国家标准、生物学效应、防护等多方面的区别,借此提出如何更好地利用两类辐射为人类服务的思考。
关键词:电磁辐射;电离辐射;辐射监测;区别分析
引言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同为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的环境污染因素,它们都带给公众恐惧心理,却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及影响。
为此,从概念、类型及应用、计量监测及国家标准、生物学效应、防护等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综述比较,提出两类辐射的应用应有不同的工作要点,电离辐射主要应加强对辐射应用的监督管理和环境自动监测,电磁辐射主要应积极研究使用先进减磁技术并合理规划项目建设,且都应提高辐射利用单位及公众的认识。
1概念介绍电离辐射主要指能量依靠粒子以及电磁波形式向外部扩散,和物质间接或者直接作用的时候是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
电磁辐射概念是指依靠电磁波的形式从源发射至空间且于空间之中传播的一种现象。
一般而言,这两种辐射差异就是物质是否会出现电离,可以让物质出现电离的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相比较其能量转换关系要更为复杂。
在生活之中由于裂变碎片、重粒子、正负电子、质子、中子、x、α、β射线以及宇宙射线造成的核辐射便是电离辐射。
另外可见光、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以及无线电波所引起的辐射便是电磁辐射。
2计量单位监测手段与国家标准介绍 2.1电离辐射 2.1.1电离辐射剂量单位
电离辐射的剂量学量主要包含比转换能、照射量、能、比释动能以及吸收剂量,这些的单位为Gy(戈瑞),这些不仅在属性上有共通之处,而且存在差异。
吸收剂量主要是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所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的均值,这在所有种类的被照射以及电离辐射物质中都可以运用,其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而比释动能在不带电粒子中适用,比如:中子、光子、γ以及X之类。
照射量只对于γ与X射线适用,且只能是在空气之中。
另外,比转换主要是在重带电粒子中有所运用,还可以间接应用到产生重带电粒子的各种物质中。
其次,常使用剂量当量表示人体吸收的辐射能量会对其所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单位用Sv(希沃特)表示。
2.1.2电离辐射的监测
利用辐射监测技术可以检测电离辐射的应用有无射线泄露。
电离辐射监测设备主要是电子设备与探测器共同构成,其中包含γX辐射监测设备,αβ的表面污染设备,中子监测设备以及热释光剂量计。
一般依照辐射种类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监测设备。
比如:我国的自动化辐射环境监测网于各个省份都设置了很多的自动化监测站,与高压电离室结合对辐射剂量率进行实时化监测,监测电离辐射的利用单位之时,采取γ与X辐射监测设备对电离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利用β与α表面污染设备对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残留进行监测,利用热释光剂量计对参与放射性工作职工受照剂量进行监测。
2.1.3电离辐射的国家标准
我国的电离辐射应用目前已经具备较为健全的规范以及法律法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要求排放至外部环境中的放射性废液以及废气,一定要满足我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要求。
实践包括: a)源的生产和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工业、农业或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包括与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应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b)核能的产生,包括核燃料循环中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各种活动; c)审管部门规定需加以控制的涉及天然源照射的实践; d)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实践。
2.2电磁辐射 2.2.1电磁辐射计量单位
电磁辐射一般采取功率密度,磁感应强度以及电场强度进行计量,电场强度主要就是单位电荷的电场力大小,以此进行电场方向以及强弱的表示,其单位为伏/米(V/m)。
磁感应强度主要为运动电荷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磁场大小值,以此表征磁场方向以及强弱,其单位为(T)特斯拉。
功率密度主要是单位时间所穿过与传播方向相垂直单位面积的具体能量,以此表征电磁场能流密度,其单位为瓦/平方米(W/m2)。
2.2.2电磁辐射监测
电磁辐射测量和测量点位与辐射源距离相关联,近区场与远区场所测量参数是有差异的。
如果电磁辐射体运行频率比300MHz低,对电场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进行测量,如果频率超过300MHz,就能仅对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再依靠换算来获得准确的磁感应强度。
比如:我们经常采取综合场强仪对高压输电系统与广播电视发射装置工频电磁场进行测量。
采取非选频式辐射测量设备对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场强进行测量,采取选频型辐射测量设备对不同的电磁波发射源电磁辐射贡献进行监测,采取频谱分析仪对超过1GHz频段进行监测。
2.2.3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
各有关国际组织、各国制定的控制标准和限值基本与国际非电磁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保持一致,一些国家甚至更宽松。
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
我国现行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是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通信公司建基站和国家环保部的检查,依据的就是这个标准。
所有110千伏、220千伏户外、户内变电站和高压线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都符合相应的标准(电场强度小于4千伏/米,磁场强度小于100微特斯拉),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迅速衰减。
采取全地埋方式进出高压线的户内变电站,电场强度在边界点均小于0.01千伏/米,磁场强度在9.2微特斯拉以下,远远低于标准。
3生物学效应
3.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将能量传递给有机体引起的改变,主要有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两种类型。
确定性效应通常发生在大剂量照射时,机体或局部组织受照剂量达到某个阈值后,大量细胞被杀死,确定会导致某些严重的功能性损伤。
拿人体对辐射最敏感的一些组织来说,当单次短时照射中受到的总剂量当量达到0.5Sv时,骨髓的造血功能低下,达到2.5~6.0Sv时,卵巢将永久不育,达到3.5~6.0Sv时睾丸将永久不育,达到5.0Sv时眼晶体出现视力障碍,达到6~8Sv时皮肤受到损害。
而当人体受照剂量达到1Gy时就会患上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达到3~5Gy时,半数的健康成年人将在30d内死亡;达到10Gy时,患肠型急性放射病,2~3周内将死亡;达到50Gy时,患脑型急性放射病,通常在1~3d内死亡。
3.2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危害主要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没有确定性效应。
热效应是指电磁波将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原子或分子,使其加速运动,引起机体升温,影响机体的工作。
并不是所有电磁辐射都会产生热效应,当能量小吸收快时,人体通过自我调节也可以及时把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
一般认为功率密度大于0.1W/m2时才会出现热效应。
非热效应是指机体受到电磁波干扰后,自身稳定的微弱电磁场被干扰和破坏,温度虽无明显升高,但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致机体受到损害。
一般认为严重时会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
可见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其生物学效应是确定的,电磁辐射以及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在国内外均进行了许多研究,也出现很多争议,目前只能确定其生物学效应是存在的,具体的危害尚无定论。
结语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尽管属于同种污染要素,然而它们属于作用很大的资源。
依靠对这两种辐射的对比能够了解,电离辐射应用是强化辐射利用单位管理,强化放射源与放射性物质控制,避免确定性效应,避免随机性效应。
电磁辐射应用是积极开发合理科学的电磁污染治理措施,采取先进的能降低辐射的科学技术,保证辐射的测值满足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杨为更,翟郭清.环境电磁监测和评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杨维耿,翟国庆.环境电磁监测与评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