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小学“卓越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学校卓越教育理念和“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的学校发展目标,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结构,组织与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形成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充分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校本课程建设目标
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促进教师文化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发掘利用学校资源,促进特色品牌学校的形成;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社区、社会的参与,使课程更适应当地环境,并形成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促进教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提升学校班子的课程领导力,推动现代学校卓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校本课程建设结构
“卓越教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由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块构成。基础性课程是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每个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拓展性课程是在学习规定学科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拓展性的课程;三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探究性课程。
具体框架内容:
海城区第滨海小学学课程体系结构图
三、校本课程实施途径
校本课程实施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其主要方式有:
1.明确办学理念统一教育思想
以学校特色建设项目为契机,经过培训、调研、座谈、分析、广泛征求师生及社区、家长等各方面意见,得出学校发展状态总体评价,经过对学校发展现状和历史成就的总结,确定滨海小学的特色建设方向主题——卓越教育。通过卓越教育特色建设,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促进学校课堂质量、师资力量、学校实力综合提升,“以个性化发展打造卓越学生,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理念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办学特色化、让师生幸福成长的卓越学校”,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景。在卓越教育特色内涵的表述中,我们将“至美校园、至渊学园、至能乐园、至臻心园、至和家园”作为卓越建设的载体,围绕卓越教育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2.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专业组织,明确领导小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的职责和各处室领导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责;明确教师在课程实施与开发中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的专业自主权;明确学生自主选修学校课程、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权;明确学生家长及有关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和建议权。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聘请课程专家参与,负责审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3. 整合教材内容实施多元课程
各学科教材既要与国家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又要适合本校的特点,还须照顾到各类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提高教材整合效益,为实施多元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多元课程对应一系列课程建设,包括书法课程、北海历史文化课程、校本乒乓课程建设等,除用好统编教材外,增加本校自行编写的教材,编印《小小国球手》、《校本足球课程》、《追求卓越奔向未来》、《我是中国人我能写好中国字》、《知我家乡爱我北海爱我中华》、《卓越之路》、《“交通安全手势韵律操”》、《“古诗文操”》等体育、历史、文化、交通、书法、校报、校歌方面的教材。
4. 策划教育活动拓展课程领域
我们把“追求卓越,特色育人”作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主题,并围绕“至美校园、至渊学园、至能乐园、至臻心园、至和家园”五个特色模块开展一系列的建设活动,拓展多元课程的教育教学领域。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课时、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调整,并将环境类、学科类和活动类等三大块课程具体化:一是打造至美校园,提倡“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通过“安全与我同行”、“好书润我心灵”、“绿树伴我成长”等常规活动的开展,从软硬件两方面创建至美校园环境,实施环境育人课程;二是打造至渊学园,在日常教学中指导教师乐教善教,培养学生乐学善学,通过网络研修、学科课题研究、金秋杯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坊实现充分发挥校本名师的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的行动学习,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成长,聚焦教师自身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形成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优质特色的教学能力和持续进取的专业发展能力,通过“幸福成长课堂”、
“才智展示平台”实施学科育人课程;三是打造至能乐园,从校园社团发展、校园实践活动等方面,创建充分展示教师才华横溢,学生多才多艺的园地,实施活动育人课程;四是打造至臻心园,从师生心理健康、品德培养方面润泽心灵,对个体心灵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包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德行兼备的学生,强化活动育人课程的实施;五是打造至和家园,主要以班级、家校、社区活动为载体,通过家校、社区合作与管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科学管理,形成良性的家校互动关系、社校合作,通过创建和乐班级、和美家校、和谐社区等活动的创建达成至和家园,强化环境育人课程的实施。
四、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在开发的过程中切实加强课程的管理。设计好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落实好师资,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南》等,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相关激励制度等,制订教学管理条例,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中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重视过程评价。制订出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对单项优秀的学生可另发证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办学靠理念,发展靠眼光,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由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转变。课程文化建设能够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潜在的精神动力。因此,积极提倡并努力推进文化型的课程改革,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改造学校文化,有利于学校教育创新。开展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后,我们根据“一校一品,特色建校”的要求,着手打造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就是寻找一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