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论的源头。

这里所谓的三才农学理论,就是以三才哲学思想作为工具来阐述古代农学原理的理论。

它的中心内容是论述有关农业生产三要素一一天、地、人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处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的中国,自然条件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耕要顺应天地自然,使得人们必须直接面对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提出三才论,讲天人合一,构成中华社会文化寄宗法伦理的基础。

古人“畏天”、“敬天”,讲天人合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就有了太阳崇拜,体现了原始的“天人关系”。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是天人沟通的政治表现,也是对自然现象不可抗拒的一种敬畏心理,企图不违背自然行事。

殷周易代,统治阶级从变革中意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把天当作有意志能赏罚的人格神。

而靠天吃饭的民众,由于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就会遭到致命打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敬畏天命,安于命运的心态。

同时,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较好的收成,以达到足食温饱,就必须关注自然物候,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昏参中,旦尾中……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把农作物生长与季节对应起来,由人实行调控也就是说,先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客观规律必须被尊重,而人也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于是形成《易传·文言》中所提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想。

它标志着中国人在人与自然的问题的思考上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观念。

再说到“地”。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在土地上耕种求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重实际而黜玄想”。

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养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礼记》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要安土乐天就必须重农、尚农。

战国中期的商鞅就把“尚农”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成书于战国的《管子》更认为农为“本”,工商为“末”,反复劝诫统治者要“重本而抑末”,此为历代王朝推行不悖。

吕氏春秋农学思想

吕氏春秋农学思想

《吕氏春秋》农学思想简论陈玲(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最早、最系统的记载,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指导思想是有关天、地、人三者辩证关系的“三才”理论。

关键词:《吕氏春秋》;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吕氏春秋》系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所撰写的一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著作,其中所述及的农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体系的发端,且因其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而备受学术界关注。

1、中国传统农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所谓农业科学,“应是人们对于农业生产中有关事物与自然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

”[1]中国农业,一般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历史时期。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地区“一般在传统农业阶段已出现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的较传统的农学知识体系。

”[2]“吕不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异的人物。

”[3]《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门下宾客编写的一部宏篇巨著,大约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

全书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多万字。

据《史记》记载,该书写成之后,吕不韦曾将其挂在咸阳城门示众,号称谁可以改一个字便可以得一千金,可以想见该书在吕不韦眼中是个何等骄傲的成就。

《吕氏春秋》专辟四篇来论述农业,即《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它们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之作。

长江、黄河流域的文明赋予中华民族发达的农业技术,由此积累的丰富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体系,在世世代代中国农民的思想中是以经验知识的形态存在着的。

中国古代农书的范围应“以讲述广义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知识著作为限”[4]。

中国古代农书一般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

前者以《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为代表,后者以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等为典型。

《吕氏春秋》《士容论》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虽然篇幅不大,也不是独立的专门农书,但却自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知识体系,因此也当属综合性农书的范畴。

《天工开物》农学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天工开物》农学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天工开物》农学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廖丽华胡新富赖芬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阐述了一系列农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通过吸收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繁荣有积极的意义。

一、《天工开物》蕴含的农学思想《天工开物》翔实记述并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尤其是《天工开物》所蕴含的关于农业技术、经验和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农学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1.废物循环利用的思想关于废物循环利用思想,从生态学角度看,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废物”,而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总是处于循环状态、能量总是处在不断流动的。

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在生态学看来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天工开物》中明确提出变废为宝、物质循环利用的农学思想。

其认为“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

人畜秽遗,榨油枯饼,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也。

南方磨绿豆粉者,取溲浆灌田肥甚。

”(1)人和牲畜的粪便,榨油的枯饼(成分不同,肥效就不同),以及草皮、树叶做肥料,普天之下都一样。

南方还用磨绿豆粉而产生的溲浆水灌溉于田,也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天工开物.稻宜》载:“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

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

”(2)记述了把稻茬犁耕于地下使其腐烂变为肥料,可增加土壤养分。

此外,《天工开物.稻宜》载:“豆贱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三寸,得谷之息倍焉。

”(3)《天工开物.乃粒.麦工》载:“南方稻田有种肥田麦者,不冀麦实。

当春小麦、大麦青青之时,耕杀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谷必加倍也。

”(4)记载了用黄豆或麦苗做肥料的方法。

这些农业生产方法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循环利用农业废料提供了范例。

2.在农学中提出“三才论”的思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将“三才论”与传统农学思想结合,并将之发扬。

宋应星认为,农业生态系统与未被人类干预、纯自然的生态系统有所不同,它除了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标题一:三才理论的概述与意义三才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是指道家学说中的“阴阳五行”、“天地人”以及佛家学说的“三世佛”等。

它强调宇宙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石。

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来说,三才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三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和谐统一”,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相同。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企业追求利润的非常性,而消费者则追求质量和价格的平衡,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需要寻找到最优解,在这一点上三才理论的理念与现代经济学高度相关。

其次,三才理论中讲述了“有始有终”,这与现代经济学中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创业、成长、成熟)的论述也非常一致。

企业在创业阶段需要找准市场位置,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成长阶段需要不断创新和扩大规模,成熟阶段则需要稳步发展并保持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三才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性作用。

标题二:中国传统农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传统农学无疑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农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十分明显:重视土地管理、注重科学技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中国传统农学注重土地管理。

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土地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最重要的珍贵资源之一。

因此,土地保护和管理是农业的首要任务。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开始实行“三年耕地、一年休耕”的轮作制。

这种制度不仅能保护耕地的肥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

其次,中国传统农学注重科学技术。

中国人在农业技术方面一向非常擅长,如水利、农具、耕作、肥料等方面,中国的农业技术与管理都处于世界前列。

如在宋朝,农业活动得到了广大的发展,人力、畜力及农具的使用都有很大的改进,农民的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

最后,中国传统农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有诗云“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第一节概述一、中国农业的发生和发展农业生产是人类集体向自然斗争取得的成果。

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以种植业来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三百多个长方形窖穴,其中八十个有粮食堆积。

堆积厚度现存分别为0.3—2米不等。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在十多个探方广达四百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发现稻粒、稻壳、稻秆的遗存,有的地方甚至形成20—50厘米厚的堆积层。

(2)这些都不是农业刚刚发生阶段的情形。

据此推测,中国农业发生的时间要大大早于七、八千年前。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气候、地形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同时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因此,各地区的农业面貌和进程总是不尽相同和不平衡的。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进程大致如下:根据考古学资料,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甚至包括珠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氏族部落已较普遍地形成了以原始种植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采集渔猎的综合经济;有些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有的民族部落还过着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

原始种植业的两种不同类型,也基本形成,即北方黄河流域为种粟等作物的旱地农业,南方长江流域则为种稻等作物的水田农业。

夏、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一些地区正经历着耕作区日益扩大,把游牧业进一步挤向北部、西北部边缘地区和山区的过程。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铁器自此广泛使用,牛耕逐渐推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

其结果,耕地得到大量垦辟,数口之家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从而得以出现。

以后,秦和两汉是种植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农耕区向西北方面有了新的扩展;在长江以北淮水以南、关中、中原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灌溉农业区。

长江下游广大低湿沮洳地带和岭南地区还远远没有大量开发。

东汉末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由于长期战乱,古代农耕重心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广大地区和巴蜀,逐渐发展成为比较重要的农耕区。

试论古代“三才”理论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试论古代“三才”理论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试论古代“三才”理论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郝福为;张法瑞【摘要】现代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观念问题.“三才”理论,是中国传统农艺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蕴含着鲜明的生态观.继承和弘扬“三才”理论所体现的生态观,用“和谐统一”、“平衡”和“可持续”的观念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缓解生态破坏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3页(P4556-4557,4560)【关键词】“三才”理论;生态观;生态农业【作者】郝福为;张法瑞【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0581 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三才”理论是传统农业生态学思想的核心。

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因而生态农业是实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一种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现阶段,中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一些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其一,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在农业生产上,多采取粗放型的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收益增加的同时,投资成本也随之上升,尤为重要的是,大量使用农药造成了土地毒化和农产品的不安全;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进而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农产品品质的下降。

其二,农田中的垃圾污染物越来越多。

随着温室、地膜覆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田中废弃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

这些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已经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而且,现在的农村已很少大量使用秸秆作为燃料和饲料,很多农民为图方便,直接将秸秆就地焚烧。

农学的历史

农学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生产水平在世界上长期领先。

发达的农业促进了中国古代农学的繁荣。

强调以农为本,注重精耕细作,这是中国古代农学的突出特点,它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是和原始人类对植物和动物知识的积累分不开的。

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人类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于是出现了农业。

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农业起源的传说。

神农氏被尊为我国农业的发明者。

他为寻找新的食物来源,遍尝百草,多次中毒,终于选择出可供人类食用的谷物。

他还发明了农具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

农业是在人类产生很久之后才出现的,我国直到距今1万年以前才产生了农业。

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业已遍布祖国大地。

其中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农业,要早于其它地区,也比其他地区进步,是我国农业起源的两个中心,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摇篮。

由于地理环境和条件的差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生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从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公社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中得到了较明显的反映。

从考古发掘来看,北方黄河流域以种植耐旱的作物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种植喜温湿作物的水稻为主。

饲养的家畜,除了猪、羊、狗、鸡相同外,南方还有北方罕见的水牛。

居住的房屋,北方多为地穴式、半地穴建筑,南方则为一种居住悬空的干栏式建筑。

我国古代的农业在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之后,便进入了以铁犁和牛耕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历史阶段。

我国古代的农学便是在这两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在传统农业阶段形成的。

农学思想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中国古代产生了农本论、三才论等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农学理论。

农本论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当时思想家已充分认识到农业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居首要地位,而工商业则处于次要位置。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汉代,农业被进一步强调,文帝指出“农,天下之大本也”;南北朝时则形成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文献中的三才理论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文献中的三才理论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文献中的三才理论摘要:《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也是先秦时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一次总结,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作。

其中包含的三才理论主要是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又反过来支配和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吕氏春秋;农学思想;三才理论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33-01《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公元前300年-前236年)组织他的门客们集体写作的,是先秦典籍中惟一可以知道确切成书年代的书(公元前242-前239之间),它在先秦文献中的重要地位便不言而喻了。

战国时期,专门的农书有《神农》二十篇和《野老》十七篇,可惜它们都散佚无存了。

而《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它们虽不是独立的专门农书,但却联成一体,集中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农学思想。

中国传统农学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包含了某种富于哲理性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论述天、地、人关系的“三才”理论。

“三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宇宙模式,它把天、地、人看成是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功能和本质,人们习惯用天时、地利(或地宜)、人和(或人力)这种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它,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应用到各个领域。

这种理论主要是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又反过来支配和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第一次明确提出天、地、人为农业生产的三个因素。

“稼”是指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人”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天”与“地”是指农作物赖以生长的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自然环境。

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是“人”。

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也重视客观因素。

这一看法,以后一直成为我国传统农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

农耕文明与中国古代教育

农耕文明与中国古代教育

古代农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闪光点摘要:中国是以农业起家的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式耕作方式到后来的精耕细作,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农业教育表现出统治阶级强制性和连贯性,顺应自然的协和性,以及种类和朝代的不均衡性。

儒家的实用主义、墨家的技艺教育以及汉字的发明和使用,都极大促进了农业教育的发展。

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比如古代的艺徒制,农本教育制度,协和的发展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方法等等,都有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上面。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教育职业教育中国的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其兴盛和灿烂有很多因素。

最为主要的就是农业教育。

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不仅亲事农耕,还颁布法令设置农官,以保证农事的顺利进行。

这种行为明显的带有强制性的教化色彩。

除此之外,农业教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还表现出其他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1.强制性和连续性几千年来农业之所以历久不衰,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与历代统治者持续的重农政策是分不开的。

农业教育的强制性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虽然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也在慢慢的适应,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虽然很粗糙,但至少先民们已经学会了种植,学会改造土地。

当时已有传说“神农之氏耕而食,教民耒耜以兴农业”,说明当时的群居首领已经有劝农的意识。

夏朝时,农业经济主要实行井田制度;到了商代,出现了公田私田之分;西周是井田制的发达时期。

由于政府必须承担起农业生产管理的责任,农业技术教育也就相应而生了。

奴隶社会下农业的教育形式也有多种。

一是统治者以“藉田”的方式教化人民,如“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篇》。

周人先祖后稷“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着稼穑焉......天下得其利,有功。

”二是以农官推广技术;三是进行集体劳动教育。

“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为当时劳动的壮观景象;四是靠家庭传承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表现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方法、技术与制度农作物水利灌溉基本模式原始农业石刀、石斧、石犁刀耕火种(经常迁徙)水稻、粟集体劳动商周耒耜和少量青铜农具“耜耕”或“石器锄耕”、懂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和治虫等(走向定居)粟、稻、黍、稷、麦、桑、麻等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犁壁,耧车(改进和普及阶段)代田法、一年一熟引进棉花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进行轮作和绿肥种植翻车隋唐曲辕犁(完善阶段)普遍育秧移栽筒车两宋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引进占城稻高转筒车明清引进玉米和甘薯等风力水车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古代农业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①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①灾荒瘟疫②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地位和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

”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

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

天地人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天地人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天地人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该词最初出现在《易传》中。

人们认为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是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并把世间一切事物都放到这样一个大框架中去考察。

中国古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立论的依据。

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

例如土脉论、地力常新壮论、有风土而不唯风土论、三宜原则等,都是从“三才”理论中派生出来的。

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

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

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农业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有其客观规律性。

人类可以干预这一过程,使它符合自己的目标,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

因此,中国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做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

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
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1600年间,中国有90项超新星记录,其中1054超新星是近代射电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蟹状星云的残迹,而西方过去对此闻所未闻。
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都有记录。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西方关于幻日现象(大气上层冰结昌体所形成的虚幻的日光、日晕和弧光)是在公元17世纪发现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家整整1000之前就已经观察到这种复杂现象,并对每一个组成部分加以描述,给予定名。
阴阳、五行——阴阳观念最早记载于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代表柔弱,安静,退守等性质和具有这些性质的事物,阳则相反。天气属阳气,性质是上升的,地气属阴气,性质是沉滞的。阴阳二气上下对流而生成万物,乃是天地的秩序。如果阴阳气不和,自然界发生灾异。

古人有哪些农学理论

古人有哪些农学理论

中国古人发现“地久耕则耗”。

要解决这问题,宋代农学家陈阐认为,田种三五年地力就衰竭的说法是不对的,只要重视施肥,或掺用客土,土壤是可以改良,地力是可以提高,而且能保持地力常年新壮。

元代王祯继承这看法,他认为,只要重视积肥、施肥,并采取相应措施,土地仍能做到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

这是宋元时代对土壤肥力学说的一个重大贡献。

古人有时将种地称为“治地”,这个“治”如同我们今天所说治病的治。

对症下药的思想用于农业,就有“粪药”的出现,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起初是根据不同的土壤,选用不同的肥料。

《周礼》中“土化之法”即有这种思想萌芽,而最完整的表述则见于宋代的《陈农书》。

以后在实践中又有不断发展,用粪时不仅考虑到土壤的性质,即土宜,还考虑到气候和作物等因素,即时宜和物宜。

典型如看苗施肥。

就粪而言,又有生熟之分和剂量大小的差别。

很早时有一种说法,认为原产南方的柑橘移种到淮河以北的地方就会变种而成为枳。

一切生物只能在它的故土生长,逾越这个范围,就会发生变异,甚至死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

元代孟祺等农学家认为,将原产于边疆地区的棉花引种到中原也能成功,有些地区引种失败,不是风土问题,而是技术上的原因。

明代徐光启也以大量事实证实异地之间是可以相互引种,即使千百之中有一二不宜,也是“寒暖相违,天气所绝,无关于地。

”而且亦引进了纬度的概念。

风土论的确立,为元代棉花,以及后来明清时期引进玉米、烟草、番薯等推广铺平了道路。

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人常常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在农业生产时更是如此。

今天看来,天,主要指气候条件;地,主要指土壤;人,则是农业的从业者。

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又以人最为重要,因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

”(王祯《农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只有“顺天时,量地利”,才能做到“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种谷》。

也就是说,三才之中,人虽有主动性,但也必须顺应自然,而不能违反自然。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传承及启示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传承及启示

抽象的东西, 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 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多数学者认为, 现代农业具备如下表现 特征 : 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 二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 、 化学技术和
具有较 高 的土 地生 产率 ; 三是 广泛 采用 现代 经 营管理 方式 和具 有较 高 的农 产 品商 品率 ; 四是 大 幅度 提 高农业 生 产 的经 济效 益和使 农 民的 收入水平 接 近城 市居 民 的收入水 平 ; 五是 大幅 度提 高农 民 的科 学文 化素 质 , 使之 成为
想的核心 。 三才” “ 思想指导下的精耕细作是中国优 良农艺传统。 在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化 的今天, 应继承和
发扬 传统农 业优 良传 统 , 中国特 色 的农业 现 代化道 路 。 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 业
目前 , 学术 界对 于传统 农业 的理 解有 两种 截然 不 同的观点 : 一种 是把 传统农 业看 作农 业 发展 的一个 历 史 第 阶段 。 业按 照历史 发展 进程 可 以划分 为原 始农业 、 统农 业和 现代农 业 三个 阶段… 传 统农 业是 以用 畜力牵 引 农 传 。
问的推移 和条件 的 变化 , 逐渐 暴露 出许 多缺 点和 弊端 , 它 如造 成 土壤破 坏 和环境 污染 等一 系列严 重后 果 。这 一
事实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 , 西方学者开始重视从 中国传统的“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或“ 中获得启示 , 以寻找农
收稿 日期 :0 7 1 一 O 2 0— O 2
中 图分 类 号 : 一 1 文 献 标 志码 : 文章 编 号 : 1 0 — 7 3 2 0 ) 6 0 4 — 4 S 0 B 0 8 9 1 (0 7 0 — 9 5 0

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

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

1、细作农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1、精耕细作农业的内涵: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

(1)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2)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种种措施。

从农业的总体来分析,农业技术措施可以区分为两部分,一是适应和改善农业生物生产的环境条件,二是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包括这两方面的技术措施。

(3)“三才”理论—精耕细作的指导思想“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

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农业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有其客观规律性。

人类可以干预这一过程,使它符合自己的目标,但不能驾凌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

因此,中国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作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重视人的劳动,更重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总之,精耕细作是指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内涵丰富的一个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天人相参、天人相协是它的灵魂和精髓。

2、精耕细作农业在现代作物生产中的应用:(1)在规模化经营地区选点建立以GIS、GPS和RS为核心技术的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区。

引进GPS技术,改进现有施肥机具,研制适用的GIS施肥指导系统和自动调节变量施肥机具。

建立2~3个规模化经营的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农场。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因课题需要,对三才理论进行了整理,其内容来自于各种书籍,不是本人原创。

如有中医同道需要,自取。

1.三才理论的产生最原始的先民,混沌蒙昧,天人不分。

随着人类的逐渐发展,产生了自我意识,才开始出现了最早的天人观。

人代表了人的自身,天则是指的外界环境。

随着人对天人认识的逐渐加深,逐渐出现了两种天人观。

一种是以人为中心的天人观,强调人力的作用,天人对立。

一种是消极的天人观,强调自然规律的不可知,以及人类的渺小和无奈。

以人为中心的天人观,最终发展为强调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人定胜天;而消极的天人观则发展为了宗教崇拜。

中国的天人观则是走了两者结合的路子。

既承认天的伟大,也承认人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三才的思想。

在夏代以前,上古先民就形成了比较初始的天、地观念。

风雨雷电、四季变化,这些东西与山川河流、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天地人三者的不同,是形成三才思想的重要现实因素。

现存最早的关于三才思想的论述,出现在《易传》。

《周易·系词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易传》为孔子晚年所做,因此三才观念在春秋末期已经完全成熟。

2.三才《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才,草木之初也”。

才,又有存在的意思。

三才:指天、地、人。

语出《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天”的含义比较多,有“自然之天”、“人的外在环境”、“义理之天”、“命运之天”、“神”的各种说法。

同样,“地”、“人”也有很多种说法。

后世三才理论被用于宗教、易学、哲学、医学、天文、农业、军事、建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综合起来说,三才就是三个不同的存在。

《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

《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

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或称传统农法[1],包括两大系统:以旱地为中心的北方农法和以水田为中心的南方农法。

两者有共通的地方。

也有各自的特点。

在南方农业中,江南农业长期以来处于先进的地位,是最有代表性的。

江南农业唐宋以来形成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而第一个对它进行系统总结的是《陈旉农书》。

因此,要研究以水田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农法,尤其是研究南方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应从《陈旉农书》开始。

对于《陈旉农书》,前人已多所研究[2],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陈旉农书》农学指导思想——“三才”理论,与《齐民要术》作一比较,从中可以看到《陈旉农书》比前代农书有所前进的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江南农法的某些特点。

“盗天地之时利”命题的提出“三才”理论是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农业实践的结晶,又反过来成为中国传统农学的指导思想[3]。

研究中国传统农学,不能不接触“三才”理论。

贾思勰和陈旉农学思想的中心都是“三才”理论。

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坡走丸,其势难)。

”(《齐民要术·耕田第一》)在《齐民要术》中,这一精神贯彻到农业生产技术的所有环节中,集中表现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4]。

《陈旉农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如:“故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无不遂矣。

”“然则顺天地时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则百谷之成,斯可必矣。

”(卷上《天时之宜篇》)具体到育秧,“欲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

三者皆得,又从而勤勤顾省修治,俾无旱干水潦虫兽之害,则尽善矣”(《善其根苗篇》)——“时宜”、“地宜”、“物宜”加上人的勤勉——这正是“三才”理论在育秧上的运用。

陈旉在“三才”理论表述上除对前人的继承外,也有所创新,集中表现在“在耕稼盗天地之时利”(“天时之宜篇”)这一命题的提出。

“盗天地之时利”一语源出《列子·天瑞篇》:“吾闻天有时,地有利。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精编版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精编版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考试时间和地点12月26日,下午,明N409闭卷第一章绪论掌握农学的定义(包括广义、中义、狭义)广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包括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

中义的农学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涉及的学科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等。

狭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

古代“三才”思想;天(气候条件)、地(土壤条件)人(人为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如何理解“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庄稼靠人来种植,然而却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养育成熟还得靠天。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掌握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1.栽培作物的器官特别是被人类利用的部位显著增大。

如野生大豆百粒重2-3克,栽培大豆20-30克,野生玉米果穗长仅2-3厘米,栽培玉米20厘米左右;2.栽培作物的器官的成分有明显改进。

如野生甘蔗含糖量5%左右,栽培甘蔗为11-17%,甜菜块根最初含糖量6%,而现在含糖量已达18-20%;3.栽培作物成熟期较一致,落粒性减弱,而野生植物成熟期不一致,落粒性强;4.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短,而野生植物休眠期长;5.栽培作物的传播手段退化,防护机能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减退,而野生植物的传播常有其固定的方式,适于后代的繁衍,能在苛刻的生态条件下生长。

中国基因中心是主要的、初生的,由它发展了次生的日本基因中心。

中国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掌握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一)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依据温度三基点:各种作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的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二)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一天中昼夜的时间长度构成光周期,有些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诱导才能开花,这一特性称作光周期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才"理论在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地位人们常说,中国传统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并以此区别于西方近代的学业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经验和技术操作的层面,它已经抽象出若干富含哲理性的原则和原理,已经形成了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因此,它是一种科学,而非单纯的技术。

"三才"或称"三材"("才"和"材"是相通的),是指构成宇宙的三种相互联系的主要"材料"或要素--天、地、人。

这是一种宇宙模式,也是一种分析框架,而被应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广泛领域中。

关于农业生产天地人关系的经典性论述,始见于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中的一篇--《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在这里,"稼"指农作物,扩大一些,也不妨理解为农业生物,这是农业生产的对象。

"天"和"地"分别指自然界的气候和土壤、地形等,它们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

而人则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

因此,上述引文是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或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它把农业生产看作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

我们知道,农业是以农作物、禽畜等的生长、发育、成熟、蕃衍的过程为基础的,这是自然再生产。

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人的劳动的干预下、按照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因而它又是经济再生产。

作为自然再生产,农业生物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作为经济再生产,农业生物又离不开作为农业生产主导者的人。

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和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

《吕氏春秋·审时》的上述概括接触到了农业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农业生产自始就离不开"天"、"地"、"稼"、"人"等因素,中国传统农学正是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在逐步加深对上述诸因素认识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对"天"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时学和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地"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业土壤学的知识和理论,对"稼"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业生物学的知识和理论。

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基础学科,各种农业技术的原理、原则大都可以归属到这些学科之中;而"三才"理论则是对"天"、"地"、"人"、"稼"等因素及其关系的总体认识。

这样,(1)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中的原理、原则,(2)作为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如农时学、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等)的理论和知识,(3)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农学思想或农学理--这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内容和体系;而"三才"理论是这个体系的灵魂和总纲。

因为"三才"理论是在长期农业实践中对天地人等因素认识的升华和结晶,又反过来成为传统农学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

它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学和农艺的各个方面,并把有关的技术原则和学科知识结合成为一个颇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自《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和立论依据。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中国传统农学对天、地、稼、人诸因素的认识,看看这些认识中是如何贯彻着"三才"思想的,最后谈谈"三才"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农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农学对"天时"的认识和掌握"天"和"时"原来是各自独立的概念。

甲骨文中的"天"是大脑袋的人形,原指人之顶巅,作"大"或"上"解。

后被用以指称人们头顶上的苍天,而天被认为是至上神的住所,于是"天"成为至上神的代称。

甲骨文的"时"字则从之从日("日"是太阳的象形,"之"象人足在地上有所往之形),意指"日之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阳的视运动。

这表明人们很早就直观地感觉到太阳运行引起季节的变迁,而称之为"时"。

《尚书·洪范》把"时"看作是降雨量(雨)、光照(旸)、温度(燠、寒)、大气流动(风)等气象因素按一定次序的消长。

这是对"时"的本质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后来把"天"与"时"结合在一起的纽带是"气"。

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气"是一种流动着的表现为各种不同形态的无所不在的精微物质。

西周末年,"气"介入"天"的概念中,"天"的神性发生动摇。

春秋时代人们开始把"气"视为"天"的本质,把"时"视为"气"运行的秩序。

如《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战国时代,人们逐步把"天"和"时"联系起来,形成"天时"的概念。

实际上是把"时",即气候变化的时序性作为"天"最重要的内容和特征;这个"天"已是自然之天了。

以后,人们又把"天"之"气"概括为阴阳二气,尤其强调"阳气"在万物生化中的作用[1] 。

清杨屾《知本提纲》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日行黄道,一年一周,而遍地之土,共被恩泽;盖地本水土合成阴体,得日阳来临,方能阴阳相济,调和平,化生万物,而衣食始能从此出也。

"这些论述虽然还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依据,但应该说是接触到"天时地利"的本质的。

农业是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再生产,受自然界气候的影响至大,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和紧迫的时间性。

这一特点,中国古代农业更为突出。

这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中国农业的第一个摇篮--黄河流域位处北温带,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必须抢墒播种等)有关,也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传统的形成有关。

中国古代农民和农学家农时意识之强为世所罕见,他们把知时顺天视作从事生产活动最起码的要求,"不违农时"是各派政治家的共识,而"观天授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首要政务之一。

中国传统农学指时的手段,最初是物候(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如草木荣枯、鸟兽出没、冰霜凝消),继之是天象(日月星辰的动态),最后形成二十四节气。

但中国传统农业对农时的掌握不是孤立地运用单一手段,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一个指时的系统。

先秦的《夏小正》和《礼记·月令》,已列出每月的物候、星象、气象和农事,这就把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草木鸟兽和人间的生产活动,以季节变化为轴联结起来。

发展到战国秦汉,二十四节气成为指时系统的核心,它与物候的结合是这个指时体系的重要特色。

二十四节气的基础是"二至"、"二分"等构成的标准时体系,它通过土圭测日晷来确定;但同时也考虑了气象、物候等诸多因素。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地球公转(其表现为太阳的视运动)所形成的日地关系,秦汉以后它融入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中,一直对中国的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而物候指时本身即以对天上、地下、人间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认识为前提。

即王充《论衡》所说的"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

元王桢《农书》说:"二十八宿周天之度,十二辰日月之会,二十四气之推移,七十二候之变迁,如循之环,如轮之转,农桑之节,以此占之。

"他还据此制定了"授时指掌活法图",成为传统农学指时体系的一个总结。

气候的变化有常有异,任何固定化的时序都难免有局限性。

南宋陈旉《农书》指出:"四时八节之行,气候有盈缩踦赢之度;五运六气所主,阴阳消长,有太过不及之差。

其道甚微,其效甚著。

盖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其或气至而时不至,或时至而气未至,则造化发生之理因之也。

" 在这里,"时"指时令,即所谓"四时八节","气"指气候的实际变化,它们之间有时也可能发生不完全符合的情况。

因此应灵活掌握时令,不但要"稽之天文",而且要"验之物理"。

所谓"验之物理"就是指以物候校正时令中的农事安排。

中国传统农学对"地利"的认识和改造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甲骨文的"利"字作以刀割禾状,原意是收割禾谷所获,亦可泛指土地之所出;"利"作"锋利"、" 利益"解只是其引申义。

正如清代学者俞樾说:"盖利之本义谓土地所出者。

土地所出莫重于禾;以刀刈禾,利无大于此者矣。

"(《儿笘录》)可见,"地利"是从农业生产中得出的概念,而"尽地利"也就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在"尽地利"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土壤学,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土宜论"和"土脉论"。

"土宜"或"地宜"的概念产生相当早,相传周族先祖弃就曾"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史记·周本纪》)。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据《荀子》、《管子》等书的记载,"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已是农夫的常识,同时也是政府有关官员的职责。

"土宜"的原则,不但要求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别安排不同的作物,在同一地区按照不同的土地类型(如平原、川泽、丘陵)全面安排农林牧渔各项生产,而且重视农业的地区性,要求根据地区特点安排生产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