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泊演变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一个江河众多的国家。如果把我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可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5圈。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条。我国也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800多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时期中国的江河湖泊也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我国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的规律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河流湖泊的总体水量在下降;第二,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第三,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第四,人为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河流水文状况的变化。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水系莫过于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了,这里就以这两大水系来分析我国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的总体规律。

首先是河流湖泊的总体水量在下降。其具体表现之一是河流径流量的减少。这在黄河流域表现得较明显,黄河主流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支流的径流量大减,失去了航运之利。比如关中平原西安附近,在唐代还有八水绕长安,现在许多的河流干涸,八水绕长安已成为历史名词了。长江上游的支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河流湖泊总体水量下降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湖泊大量消亡或萎缩。如黄河流域的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夏泽,长江流域的云梦泽等,现在都已淤浅成陆地。研究统计表明,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已经从《中国湖泊志》统计的656个减少到2007年的581个,总面积从85256.94平方公里缩小到07年的68671.58平方公里。不少湖泊在泥沙的淤积和人为垦殖的影响下日渐萎缩,如黄河流域的巨野泽、大陆泽、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都存在这种情况。

其次是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由于黄河流域的开发时间早,历史时期上黄河流域的植被破坏严重,所以历史时期黄河的输沙量较大,导致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历史时期的长江的泥沙含量也呈上升趋势,自明代中期以来的南方山地垦殖运动,导致长江中的泥沙含量大幅度地增加。到20世纪时,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含沙量已与黄河相差不多。另外,在荆江也形成了地上悬河。有人甚至推测长江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

再次,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黄河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下游平原地区。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黄河中游的汾渭河平原黄河河道虽也有左右的摆动,但变化幅度都不大。长江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变化比较大的属荆江河段,号称九曲回肠。

最后是人为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河流水文状况的变化。为了水利建设,人为筑堤、决堤、裁弯取直影响着河道的走向,例如长江的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另外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利用、山地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中的含沙量,加剧了中下游河道泥沙的淤积和河床的抬升,最典型的就是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导致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水利的兴修、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影响了河流的水量。比如黄河的断流,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影响了水质。近20年来,由于湖区工业发展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大量耗氧物质、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入湖泊,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生物量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浮游植物,它们因吸收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大量疯长,形成以藻类为主体的富营养型的生态体系。

综上所述,近5000年来中国江河湖泊变迁大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江河湖泊的众寡。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是导致江河湖泊水量减少的原因。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使得我国的江河湖泊能够源源不断地哺育更多的中华人民。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这一学期学习了《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能够使自己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学习了历史时期上我国森林植被、江河湖泊、沙漠、气候等地理环境方面的变迁过程,懂得了一些治理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治理、防沙固沙等方面措施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学习,我明白了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变迁不仅是因为受到了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人类的活动也同样对地理变迁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水文的变迁,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生产生活不合理的用水,围湖造田等因素造成了水土流失,江河泥沙含量增大,断流增多,湖泊萎缩消亡等现象。所以,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