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

合集下载

胸部断面及影像

胸部断面及影像

右肺下叶
左肺下叶
5. 经气管杈的冠状层面CT(纵隔窗)
气管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奇静脉弓
左主支 气管 左心房 右肺下 叶动脉 食管
右主气管
胃 肝
经气管杈的冠状层面CT(肺窗)
左肺上叶 右肺上叶
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中间支气管
左肺斜裂
左肺下叶 右肺下叶
6. 经胸主动脉前壁的冠状层面CT(纵隔窗)
主动脉弓
右心室 右肺上叶 左心室
右心房
左肺上叶
左心房 食管 胸主动脉 右肺下叶
左肺下叶
10. 经三腔心的横断层面及CT图
右肺上叶
左心室 左肺上叶
右肺斜裂
左肺斜裂 右心室
右心房 左肺下叶 右肺下叶
食管
胸主动脉
11. 经膈腔静脉孔的横断层面及CT图
左心室 右心室 左肺上叶 下腔静脉
食管
左肺斜裂
右肺下叶
左肺下叶 胸主动脉
食管 气管
右肺下叶
7. 经上腔静脉的矢状层面CT(纵隔窗)
头臂干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右主支气管
升主动脉
右肺动脉
右心房
右上肺静脉

右下肺静脉
下腔静脉
经上腔静脉的矢状层面CT(肺窗)
右肺上叶
右肺上叶 右主支气管
右肺下叶
8. 经右肺门的矢状层面CT(纵隔窗)
右锁骨下动脉
右头臂静脉
右肺上叶动脉 右上肺静脉 右肺动脉 右心房 右下肺静脉 肝
右锁骨
右肩胛骨
乳腺 肝
经右第2肋中份的矢状层面CT(肺窗)
水平裂
1
右肺上叶
右肺中叶 右肺下叶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 胸部 (心脏部分)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  胸部 (心脏部分)

25.胸主动脉 1.胸廓内动脉 9.主动脉口 11.左冠状动脉前 18.斜裂 3.肋纵膈隐窝 10.左心室 室间支和心大静脉 19.心大静脉 26.左下肺静脉 51.内侧段支气管 44.前底段支气管 40.后底段支气管 27.左肺下叶支气管 4.右心室流出道 4.右心室流出道 12.左肺上叶 20.左心房 52.内侧段静脉 45.前底段动脉 41.外后底段支气管 5.右冠状动脉 5.右冠状动脉 14.上舌段静脉 21.右下肺静脉 28.内前底段动脉 53.内侧段动脉 42.外侧底段支气管 29.外后底段动脉 6.右心房 6.右心房 49.内侧底段支气管和动脉 22.食管 15.下舌段静脉 56.外后底段支气管 43.外侧地段动脉 30.左肺下叶 7.房间隔 7.房间隔 50.外侧段静脉 16.下舌段支气管 23.奇静脉 2013-9-25 57.内前底段支气管和动脉 39.右肺下叶 8.主动脉下隐窝 8.主动脉下隐窝 17.下舌段动脉 24.胸导管
11.左主支气管 12食管 13.胸主动脉 14.胸导管 15.胸膜腔 16.斜裂 17.左肺上叶
18.尖后段支气管和动脉 19.尖后段静脉 23.腋静脉 24.腋动脉 34.左肺下叶 35.右肺下叶 37.奇静脉
38.右肺上叶支气管 39.右肺上叶动脉 40.尖段静脉 41.后段静脉 42.尖段支气管 43.后段支气管和动脉 44.右肺上叶


由左心室构成 体表投影:左侧第5肋 间隙、左锁骨中线内 侧1-2cm处
2013-9-25
心 底
大部分由左心房,小 部分由右心房组成。 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 下注入右心房。 左右肺静脉分别从两 侧注入左心房
2013-9-25
心的各腔
2013-9-25

医学影像学课件胸部断面及影像

医学影像学课件胸部断面及影像

左肺上叶 支气管
左肺下叶 支气管
左肺下叶 上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
5. 经肺动脉干的矢状层面CT(纵隔窗)
胸骨柄
左头臂静脉 胸骨体
肺动脉干 剑突
升主动脉 肝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胸主动脉 左心房
右肺上叶 右肺斜裂
左肺上叶 左肺斜裂
右肺下叶
左肺下叶
三、胸部的矢状层面影像解剖
1. 经左第3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2. 经左第2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3. 经左第1肋外侧份的矢状层面 4. 经左肺门的矢状层面 5. 经肺动脉干的矢状层面 6. 经胸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7. 经上腔静脉的矢状层面 8. 经右肺门的矢状层面 9. 经右第1肋外侧份的矢状层面 10. 经右第2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11. 经右第3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右肺上叶 水平裂 右肺中叶 右肺下叶
左肺上叶
左肺上 叶舌段
左肺下叶
3. 经主动脉口的冠状层面CT(纵隔窗)
头臂干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颈总 动脉
肺动脉干
升主动脉
左心室

经主动脉口的冠状层面CT(肺窗)
右肺上叶 右肺水平裂
右肺中叶 右肺斜裂 右肺下叶
左肺上叶
左肺上叶 舌段
左肺斜裂
左肺下叶
右颈总 动脉 气管
胸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胸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二、胸部的冠状层面影像解剖 三、胸部的矢状层面影像解剖
一、胸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第2胸椎椎体的横断层面 2.经胸肋结合上缘的横断层面 3.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 4.经气管杈的横断层面 5. 经肺动脉杈的横断层面 6. 经左肺上叶支气管的横断层面 7.经主动脉窦的横断层面 8. 经左、右下肺静脉的横断层面 9.经四腔心的横断层面 10.经三腔心的横断层面 11.经膈腔静脉孔的横断层面 12.经膈食管裂孔的横断层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胸部(心脏部分)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胸部(心脏部分)
意义
通过胸部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胸部各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为医学影像学、胸部手术 等领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胸部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
CT扫描
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获取胸部连续的断层图像,可清
晰显示胸部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MRI扫描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胸部高 分辨率的断层图像,对于软组织分 辨率高,可显示心脏、血管等结构。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胸部断层影像诊断结果, 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手术、介入或药物治疗等。
05 胸部疾病与心脏影像诊断 案例分析
肺部疾病案例分析
肺炎
影像表现为肺实变,可见空气支 气管征,累及胸膜时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
肺结核
影像表现为多形态病灶,如渗出、 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 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 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
心脏静脉的生理功能
心脏静脉负责将经过心肌代谢后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以维持心 肌的正常代谢。
心脏传导系统
1 2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 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负责产生和传导心脏的电信号,以协调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
3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有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它们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
03
冠状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心肌细胞,以满足心肌
的代谢需求。
静脉回流系统
心脏静脉的解剖结构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等,它们负责收集心肌的静 脉血。

人体断面解剖学-6胸部

人体断面解剖学-6胸部
57
大 、 小 图循 环 示 意
58
肺 V:段内支和段间支 支气管A:由胸主动脉或肋间动脉发出,每肺有1
-3支,较细小,与支气管伴行,沿途 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肺内支气 管、肺A、V管壁和脏层胸膜。回流静 脉血中一部分注入肺静脉的属支,一部 分汇成支气管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系 统。至于支气管动脉是否分布与肺泡 壁,目前意见尚不统一。
为肺的支气管、血管、淋巴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称为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 裹在一起称为肺根。
34
支 气 管 和 肺
35
36
37
④肺根的结构: 自前→后为:上肺V、肺A、主支气管和下肺V。 从上→下为:肺A、左主支气管、上肺V、下肺V
(左肺) 上叶支气管、肺A、中下叶支气管、 上肺V、下肺V(右肺)
膈N 分布于膈、心包及胸膜 。右膈N 除分布于膈的右侧半外,还分布于肝和 胆囊表面的腹膜。
24
25
26
(三) 胸膜腔
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厚约0.2 -0.4mm,分为脏层(肺A供血),壁层 (体循环供血)。胸膜腔内含少许液体, 正常1-5ml。由内向外胸部的结构依次 为:肺→脏层胸膜→壁层胸膜→胸膜下 脂肪→胸内筋膜→最内侧肋间肌→肋间 脂肪和血管→内侧肋间肌→外侧肋间肌
(右上叶B)
右肺A
S3、4、6
(左上叶B)
基底干上 (中叶B)
S4、5、6
下肺V
S4、5、7、8、10
左侧肺段
S1 S1、2、3、6 S2、3、6 S3、4、6 S4、6 S5、7、8、9、5510
56
(三)肺内的血管
肺具有两套血液供应系统。一套是组成 肺循环(小循环)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 于功能性血管;另一套是构成体循环的支 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为肺的营养性血 管。 肺A:右心室→肺门 →支气管树伴行 → 包 绕肺泡上毛细血管网 →肺小V →上、下肺V → 左心房

人体断层解剖学-胸部断层解剖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学-胸部断层解剖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学
Sectional Human Anatomy
人体断层解剖学
第三章 胸 部
人体断层解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胸部位于颈部与腹部之间 ,其上部两侧与上肢相连 。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 腔内器官组成,胸廓和软 组织构成胸壁,胸壁和膈 围成胸腔。胸腔正中被纵 膈占据,纵膈的两侧有肺 及其外表的胸膜和胸膜腔 。胸壁参与呼吸运动,胸 腔含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 统的主要器官。胸腔向上 经胸廓上口与颈部相通, 向下借膈与腹腔分隔。
心的形态
➢ 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四沟一切迹一交点
心的形态
一尖 一底 二面 三缘 四沟 一切迹 一交点
心的形态
房间隔 室间隔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4、后纵膈
后纵膈自前向后分四层
4、后纵膈
第一层:气管杈及左、 右主支气管,仅占据后 纵隔的上份。 第二层:食管及包绕于 其周围的迷走神经食管 丛。
食管的分段
一、境界与分区
胸部上界以颈静脉切迹、胸 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至 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与颈局 部界,下界以剑突、肋弓、 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 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与腹局 部界,上部两侧以三角肌前 后缘与上肢分界。
一、境界与分区
胸局部为胸壁和胸腔两局部。 每侧胸壁分为胸前区、胸外侧 区和胸背区三局部。胸前区位 于前正中线和腋前线之间,胸 外侧区位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 间,胸背区位于腋后线和后正 中线之间。 胸腔又可以分为中部和左、右 部。中部被纵膈占据,左、右 部容纳肺和胸膜。
纵隔的划分 (九分法)
前纵隔:前上、前中、前下纵隔 中纵隔:中上、中中、中后纵隔 后纵隔:后上、后中、后下纵隔
二、纵膈结构的分布

人体断面解剖学-6胸部(内容充实)

人体断面解剖学-6胸部(内容充实)
肺分离。可与气管相通,有的不相通。 (二)副裂与副叶 (三)奇叶
医学参考
72
奇叶及奇裂
医学参考
73
副 叶 裂 及 副 叶
医学参考
74
医学参考
75
横断面
支气管与肺段的断面 叶间裂的CT形态 肺实体切面与CT断面对照 肺HRCT
CT横断面肺段的范围的划分
医学参考
76
(1)横断面上的支气管与肺 段
医学参考
58
肺 V:段内支和段间支 支气管A:由胸主动脉或肋间动脉发出,每肺有1
-3支,较细小,与支气管伴行,沿途 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肺内支气 管、肺A、V管壁和脏层胸膜。回流静 脉血中一部分注入肺静脉的属支,一部 分汇成支气管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系 统。至于支气管动脉是否分布与肺泡 壁,目前意见尚不统一。
医学参考
63
(3)肺小叶(正常不可见):小叶核心、 间隔、实质。
① 初级(一级)肺小叶:指由一个肺泡管 及其分出的肺泡囊、肺泡和伴随的血管、 淋巴管及神经的总称。
② 次级(二级)肺小叶:包括一个最小的 被结缔组织隔膜所包围的肺单位(由约 30-50个一级肺小叶构成3-5支终末细 支气管及远端肺组织)。
膈N 分布于膈、心包及胸膜 。右膈N 除分布于膈的右侧半外,还分布于肝和 胆囊表面的腹膜。
医学参考
24
医学参考
பைடு நூலகம்
25
医学参考
26
(三) 胸膜腔
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厚约0.2 -0.4mm,分为脏层(肺A供血),壁层 (体循环供血)。胸膜腔内含少许液体, 正常1-5ml。由内向外胸部的结构依次 为:肺→脏层胸膜→壁层胸膜→胸膜下 脂肪→胸内筋膜→最内侧肋间肌→肋间 脂肪和血管→内侧肋间肌→外侧肋间肌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PPT课件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PPT课件

通过胸部横断面解剖,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手
术切除和后续治疗。
胸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01
肺癌的预防
通过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戒烟、
减少空气污染等。
02
胸膜炎的治疗
根据胸膜炎的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胸
腔闭式引流等。
03
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时,心脏周围可见液体密度影,心腔变小,心缘轮廓模糊。
心肌病
心肌病在胸部横断面解剖上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腔变小、心缘轮廓 不规则等异常表现。
大血管病变的解剖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在胸部横断面解 剖上表现为主动脉管腔扩 张、梭形或囊状膨出,有 时可见钙化斑块。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时,肺动脉内 可见充盈缺损或截断现象, 远端血管纤细或消失。
04
脊柱是支撑整个身体的 骨性结构,在胸部横断 面中呈弯曲状。
胸部的横断面肌肉和软组织
01
02
03
04
胸部的横断面肌肉和软组织主 要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
肌和乳房等部分。
胸大肌和胸小肌位于胸壁前外 侧,起到连接肋骨和上肢的作
用。
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是维持 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
乳房是位于胸前部的软组织结 构,是哺乳器官的一部分。
腔静脉阻塞
腔静脉阻塞时,相应血管 管腔狭窄或闭塞,有时可 见侧支循环形成。
05
胸部横断面解剖的临床 应用
胸部疾病的诊断
肺癌的诊断
通过胸部横断面解剖,可以观察到肺部是否存在 肿块或结节,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
胸膜炎的诊断
通过观察胸膜腔内的液体量和分布,可以判断是 否存在胸膜炎,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叶肺静脉:上段(V6)静脉,内侧(V7) 、前(V8)、 外侧(V9)和后底段(V10)静脉
左肺:上叶肺静脉:尖后段(V1+2) 、和前段(V3)静脉; 上舌段(V4)和下舌段(V5)静脉
下叶肺静脉:上段(V6)静脉,内侧前(V7+8) 、外侧(V9) 和后底段(V10)静脉
右下肺静脉:由底段上静脉(V6)和底段总静脉合成,而底段 总静脉由底段上、下静脉合成;
ATS图
2RL
4R
4L
10R 10L
11品课件
8区
8
精品课件
第五节 胸膜的应用解剖
一、胸膜的配布 二、胸膜隐窝
精品课件
一、胸膜的配布
胸膜分壁胸膜和脏胸膜,两者移行形成胸膜腔; 壁胸膜根据位置分为: 1. 胸膜顶 2. 肋胸膜 3. 膈胸膜 4. 纵隔胸膜
精品课件
二、胸膜隐窝
精品课件
显示: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和气管后间隙 精品课件
显示:隆嵴精品下课件间隙
显示:隆嵴下间精隙品课件
显示:主动精品脉课件肺动脉窗
显示:主动脉肺动脉窗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肺的应用解剖
一、肺的外形和分段
1.肺的外形 2.肺的分段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2.肺动脉 3.肺静脉 4.肺静脉分段特点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二一、、内境容界
上界:颈根与上肢 下界:膈穹平面
1.胸壁 2.胸腔脏器
精品课件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
一、四分区 二、心包窦 三、纵隔间隙
精品课件
一、四分区
1.上纵隔 2.下纵隔 1)前纵隔 2)中纵隔 3)后纵隔
精品课件
1、上纵隔
精品课件
2、右侧面观 右肺门结构排列: 上叶B、肺A、上肺 V和下肺V(上至 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3.奇静脉食管隐窝
精品课件
第六节 胸部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一、胸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精品课件
一、肺的外形和分段
1.外形 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门:肺动、静脉和主支气管等进出肺组织的部位; 肺根:肺动、静脉和主支气管以及神经等被结蒂包绕形成; 第二肺门:肺叶动、静脉和支气管等进出肺组织的部位; 第三肺门:肺段动、静脉和支气管等进出肺组织的部位。
精品课件
2.分段
右肺:上叶:尖段(SⅠ)、后段(SⅡ)和前段(SⅢ) 10段 中叶:外侧段(SⅣ)和内侧段(SⅤ)
左肺:上叶肺动脉: 尖后段(A1+2) 、和前段(A3)动脉; 上舌段(A4)和下舌段(A5)动脉
下叶肺动脉: 上段(A6)动脉,内侧前(A7+8) 、外侧(A9) 和后底段(A10)动脉
右肺动脉发出上叶肺动脉后称为叶间动脉,再分成中叶和下叶肺动脉
精品课件
肺段动脉
精品课件
3.肺静脉
右肺:上叶肺静脉:尖段 (V1)、后段(V2)和前段(V3)静脉; 外侧段(V4)和内侧段(V5)静脉;
左下肺静脉:由底段上静脉(V6)和底段总静脉合成,而底段 总静脉由底段上、下静脉合成
精品课件
4.肺静脉分段特点
右肺:1.尖段静脉(V1) 段间支分隔尖段和前后段; 2.后段静脉(V2) 段间支分隔前段和后段; 3.外侧段静脉(V4)段间支分隔外侧段和内侧段; 4.前底段静脉(V8)段间支分隔外侧底段和前底段; 5.外侧底段静脉(V9)段间支分隔外侧底段和后底段;
左肺:1.尖后段静脉(V1+2) 段间支分隔尖后段和前段; 2.前段静脉(V3)下支分隔前段和上舌段; 3.上舌段静脉(V4)段间支分隔上舌段和下舌段; 4.前底段静脉(V8)段间支分隔外侧底段和前底段; 5.外侧底段静脉(V9)段间支分隔外侧底段和后底段
精品课件
肺段静脉
精品课件
第四节 胸腔脏器淋巴结
精品课件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尖段 (BⅠ)、后段(BⅡ)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中叶支气管:外侧段(BⅣ)和内侧段(BⅤ)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BⅦ) 、前(BⅧ) 、 外侧(BⅨ)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尖后段(BⅠ+Ⅱ) 、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上舌段(BⅣ)和下舌段(BⅤ)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前(BⅦ+Ⅷ) 、外侧(BⅨ) 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右肺主支气管发出上叶支气管以后,称为中间支气管, 再分成中叶和下叶支气管
精品课件
肺段支气管
精品课件
2.肺动脉
右肺: 上叶肺动脉:尖段 (A1)、后段(A2)和前段(A3)动脉; 中叶肺动脉:外侧段(A4)和内侧段(A5)动脉; 下叶肺动脉:上段(A6)动脉,内侧(A7) 、前(A8)、 外侧(A9)和后底段(A10)动脉
下叶:上段(SⅥ) ,内侧(SⅦ) 、前 (SⅧ) 、
外侧(SⅨ)和后底段(SⅩ) 左肺:上叶:尖后段(SⅠ+Ⅱ) 、和前段(SⅢ) ; 8段 上舌段(SⅣ)和下舌段(SⅤ)
下叶:上段(SⅥ) ,内侧前(SⅦ+Ⅷ) 、 外侧(SⅨ)和后底段(SⅩ)
精品课件
肺的外形及分段 前面观
精品课件
肺的外形及分段 内侧面观
精品课件
3、左侧面观 左肺门结构排列: 肺A、B、上肺V和 下肺V(上至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精品课件
4、后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 系和胸交感干等
精品课件
二、心包窦 1)心包横窦 2)心包斜窦
精品课件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精品课件
三、纵隔间隙 1.血管前间隙 2.气管前间隙 3.气管后间隙 4.隆嵴下间隙 5.主动脉肺动脉窗
美国胸科学会肺局部淋巴结图(ATS图)
精品课件
美国胸科学会肺局部淋巴结图(ATS图)
一竖、四横、一斜线
X 锁骨上LN
2 上气管旁LN
4 下气管旁LN
10L 左支气管旁LN 10R 右气管支气管旁LN
11 肺内LN
7 隆嵴下LN
8 食管旁LN
9 肺LigLN
5 主A肺LN
6 前纵隔LN
精品课件
ATS精图品课件
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三章

胸部
王震寰 陈成春 李松柏
编者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线科
精品课件
肺的管道系统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 第三节 肺的应用解剖 第四节 胸腔脏器淋巴结 第五节 胸膜的应用解剖 第六节 胸部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第七节 胸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八节 胸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