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水文化详细概述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山水文化是指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融合了哲学、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
它源于中国古代文人士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山水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山水之美山水文化首先展现的是中国山水之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山水的喜爱和景观的壮美。
中国地域广阔,山脉连绵起伏,江河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风貌。
山岳巍峨,云雾缭绕,水波荡漾,风景绮丽,这些壮美景色成为文人墨客倾诉情怀、表达自然之美的载体。
二、山水与哲学山水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
山水自然景观作为人们与自然对话的载体,成为道家、儒家等诸多哲学流派的寄托与表达。
在山水文化中,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莫测,与之亲近融合,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三、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山水文化不仅表现在自然风景本身,更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中国古代文人通过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绘画中的山水意象强调以虚境取胜,通过墨色勾勒出山水的灵动之美。
诗词中的山水描写以意境营造为重,借景抒情、借景婉约,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中的山水元素则以旋律来表现,以乐曲的音韵之美传达出山水的壮丽之感。
四、山水文化的历史传承山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众多的艺术家、文人墨客承袭了山水文化的传统,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历代的山水画家、诗人、音乐家,不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山水文化传世至今。
五、现代山水文化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存在。
山水文化不仅被保留并发扬光大,也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
一、中国山水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山水画集合了中国古代散文、书法和图画的特点,体现着中国特有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山水特征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以以江、湖、山、林、瀑布为主要元素,以及使用半实半虚、水墨、抽象,给人以和谐、宁静、朴素的艺术感受。
其中,山水画以表现山水自然风光为主,也有以表现物象、空间境景为主的。
2、中国山水历史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家以田园风景、自然景观为容,将中国哲学文化折射入画中,以抽象的语言描绘天地人的自然美景,并以“天人合一的境界”为主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山水艺术。
从东晋时期开始,中国山水艺术开始盛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秦淮图》,南宋画家黄庭坚的《秋千图》、尤伦斯的《小河湾图》和宋朝画家吴道子的《山水图》等等。
他们也都将中国哲学文化融入到画中,并在画中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
三、中国山水影响
中国山水画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文化,尤其是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
日本从中国传播过来的文化中,山水画最为显著,日本的山水画从中国习得了以山水描写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形式,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的“象山画”和“鸟瞰画”,也就是日本的山水画。
而东南亚国家也同样从中国传播过来了山水画的理念和形式,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仍可以见到许多以中国山水画为基础的画作。
总之,中国山水画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在东亚文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4 中国山水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山水文化的形成阶段,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掌握山水文化的审美形态、审美风格及审美方法,理解并掌握山水景观文化的基本类型。
了解中国山水文化著名景观,理解中国风水文化现象的本质及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山水概念山水景观审美风格山水景观类型4.1 山水文化概述山水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人类在实践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亦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
但是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4.1.1 山水文化及其形成在中国,山水是自然的代称,是具有地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不仅指山和水,还包含山水草木、雨露云雾、泉岚烟云等。
清代画家石涛对山水概括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经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广义上,山水就是指自然景观的代称,大到山川形势、风雨晦明,小至一点一景、一泉一石、山中亭、水中阁。
它是自然景观的静态与动态、声与色、人工与天巧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从现代旅游地理学角度看,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是供人们观光、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
山水作为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景观,进入人类的文化圈,成为审美的直接关照对象,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崇拜阶段。
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先民对自然有双重情结:一方面感谢自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对电闪雷鸣、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心存恐惧,形成了以敬畏和亲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及其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及其艺术表现中国古代山水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艺术体系中,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山水之美,并表现在诗歌、绘画、戏曲、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中。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墨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作为平等自由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应该相互融合、互为依存;墨家的“兼爱”思想则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
汉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
唐代的山水诗流派,将山水景物融入诗中,体现文人士族对自然景观的醉爱;宋代的山水画则将山水景象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家重视画面的意境和笔墨的形式美;元代以后的山水戏曲,则将山水作为舞台布景和演员背景,以实现艺术效果。
无论是山水诗、画、戏曲、音乐,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形成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体系,基于汉族文化传统。
其次,这种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一片瓦上三千尺,不留行迹到云端”表现出来。
最后,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比如,现代城市化建设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借鉴山水文化的理念,提倡在城市规划中融入自然景观,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舒适。
此外,山水文化在旅游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中国的泰山、黄山、九寨沟等景区,享有盛誉,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山水文化丰富多彩,是汉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山水文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根本理念,在诗词、绘画、戏曲、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实践中,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
值得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不断探索和品味。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文
的
的
的
的
的
本
概
特
表
传
价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4 中国山水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山水文化的形成阶段,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掌握山水文化的审美形态、审美风格及审美方法,理解并掌握山水景观文化的基本类型。
了解中国山水文化著名景观,理解中国风水文化现象的本质及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山水概念山水景观审美风格山水景观类型4.1 山水文化概述山水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人类在实践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亦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
但是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4.1.1 山水文化及其形成在中国,山水是自然的代称,是具有地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不仅指山和水,还包含山水草木、雨露云雾、泉岚烟云等。
清代画家石涛对山水概括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经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广义上,山水就是指自然景观的代称,大到山川形势、风雨晦明,小至一点一景、一泉一石、山中亭、水中阁。
它是自然景观的静态与动态、声与色、人工与天巧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从现代旅游地理学角度看,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是供人们观光、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
山水作为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景观,进入人类的文化圈,成为审美的直接关照对象,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崇拜阶段。
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先民对自然有双重情结:一方面感谢自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对电闪雷鸣、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心存恐惧,形成了以敬畏和亲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山水文化——精选推荐
⼭⽔⽂化第⼀讲⼭⽔⽂化概述⼀、⼭⽔与⽂化如何理解⼭⽔?清代画家⽯涛《画语录》:“⼭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晦明,⼭川之⽓象也;疏密深远,⼭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川之凝神也;⽔云聚散,⼭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川之⾏藏也。
”⼭川、⼭⽔泛指包括亭阁泉⽯在内的⼴义的⾃然景观,是⾃然景观静态与动态、声⾳与⾊彩、⼈⼯与造化结合的综合体。
⼭⽔定义:⼭⽔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态环境优良,有⼀定⽂化积淀,具有美学、⽂化、科学价值的⾃然景观的综合体。
所谓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是指⼭⽔地貌景观⽐较特别,具有地质上的特殊价值。
⽐如:武陵源风景游览区,具有世界罕见的⽯英砂岩峰林景观。
3103座⽯英砂岩柱从平地、溪边、半⼭腰拔地⽽起,甚⾄从⼭峰⾃⾝分出来,粗如城堡,细似长鞭,或劲峭如峰,或如剑刺天,或列成⽅阵庄严肃穆,或势成峰海呼啸⽽来,阴晴⾬雪名成趣,春夏秋冬换奇装。
“武陵源⼤峰林是峰林之钰,是稀世珍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所谓⽣态环境优良,是指⾃然⼭⽔所在区域的⽣态环境保持良好,依然维持着它形成年代的地质地貌特征。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积3250平⽅公⾥,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惟⼀⼀⽚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惟⼀的⼀块绿⾊宝地。
在地球⽣态环境⽇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态环境⽽引起世⼈瞩⽬。
神农架拥有野⽣植物2000多种,其中属于世界稀少的和我国特有的植物30多种,有野⽣动物500多种,列⼊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有20多种,⼏乎囊括了北⾃漠河,南⾄西双版纳,东⾃⽇本中部,西⾄喜马拉雅⼭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这⾥⼜是地质博物馆,不仅有喀斯特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还能在崇⼭峻岭中找到地球历次造⼭运动的痕迹,是最具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汇集地。
所谓具有⼀定⽂化积淀,是指⾃然⼭⽔所在区域积存了具有⼀定影响的⽂化遗存。
包括有形的、可触摸的、占据⼀定空间的物质⽂化遗存,及⽆形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精神⽂化遗存,如“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忧国忧民情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敖倪于万物”,“绝云⽓,负青天,直上九万⾥”的⾃由适性精神。
我国山水文化详细概述
第二讲 山水与景观
❖ 三位仙女听了,抚掌称妙。于是商定,看谁三天之内能在人间 造一座最美丽的林园。第一天过去了,麻姑选中了今属于云南省 路南县的一个去处,造出一座云南石林来,堪称“天下第一奇 观 ”。麻姑喜不自胜。第二天过去了,织女选中了现在叫杭州的地 方,造出西湖美景,织女禁不住笑靥如花。第三天来了,元女选 中了后来叫洛阳的地方,拂尘一挥,劈出了龙门石窟,玉手一指 ,遍地盛开姹紫嫣 红、雍容华贵的牡丹。她对自己的佳作也得意 万分。唯有嫦娥,下凡三天,总选不中一处尽如人意的地方。眼 看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她焦急地往南飞去。当她来到如今叫做桂 林的地方,但见赤地荒野,无水无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 娥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嫦娥从月宫中取来桂花树种,仙袖 一拂,便植下漫野桂花树来。“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此后 才有“桂林”这个地名。
第二讲 山水与景观
❖ 1、建筑
❖ 以“秀”或“幽”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往往选择在深
谷密林、山麓浓荫之中,环山小盆地,山间谷地,或陡壁之下 。
❖ 以“雄”或“险”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常常布置在山 脊、峰顶或悬崖之上,以便加强自然景观的雄伟险峻形象。
❖ 以“奇”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的布置也是出其不意, 变化多端的。
❖ 到了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第一讲 绪论
❖ 与此同时,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 美文化蔚为大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 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又以诗国名世,山水引发出无数诗篇。 ❖ 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它熔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
第一讲 绪论
❖ 宗教活动和山水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山水文化中包含 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
第二讲山水文化概述
3、砂岩峰林地貌
• 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源风景区,是 我国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其出 露地层为紫红色或灰白色石英砂岩, 岩层平缓。
• 流水的侵蚀和重力崩塌,加之物理风 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造就了峰 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 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武陵源 2
4、熔岩地貌
• 由地下岩浆涌出地 表凝固所形成的地 貌。
地下则为“无洞不奇”
的溶洞与地下河等。
6、海岸地貌
• 海岸在地质构造运动、 海浪和潮汐冲刷和堆 积、生物作用和气候 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 成的各种形态。
• 从总体上可分为海岸 堆积地貌和海岸侵蚀 地貌。
• 海岸堆积地貌主要有 海滩、沙坝和沙嘴、 泻湖等。
• 海岸侵蚀地貌主要有 海蚀台地、海蚀洞、 海蚀柱、海蚀崖等。
山水不仅包括山川景观, 还包括花草树木、虫鱼鸟兽、 雨露云雾、溪泉烟岚;文化 遗存,如有形的物质文化, 无形的精神文化。
• 1、典型的地 貌特征:是指 山水地貌景观 比较特别。
常见的地质地貌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
• 花岗岩地貌 • 丹霞地貌 • 砂岩峰林地貌 • 熔岩地貌 • 岩溶地貌 • 海岸地貌 • 雅丹地貌(风沙地貌)
• ①黑龙江五大连 池;
• ②云南腾冲火山 群。
云南腾冲火山群
5、岩溶地貌
•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 (Karst)地貌。
• 中国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 最全、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
• 岩溶地貌是以碳酸岩类 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 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
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公里,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14%。其中, 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有大 面积连片分布,最为广泛和 典型,共55万平公里,是世 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
山水文化
】中国的名山大川风景区是中国人与大自然精神交往的传统场所和创造山水文化的主要源地。
人与自然通过人景效应(风景效应),产生一系列山水文化。
本文简述了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弘扬和发展我国山水文化,只有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加强保护,才能使山水文化长流不息,永享人类。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是指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钟情大自然,同大自然的神往与反馈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山水与风景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所以中国山水文化也可称中国风景文化。
人类与大自然存在着两大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物质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向大自然谋取种种物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
精神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然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情感、心理和理性上的需求而与自然产生的关系,如自然崇拜、风景审美、山水文化创作和科研教育活动等等。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基础,精神关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物质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文化人们与大自然精神关系及其产物——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
一、自然崇拜。
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有如幼儿一般,只知向母亲——大自然索取食物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除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和威慑的恐惧并未产生更多的感情和精神关系。
从甲骨文和最早的文字记载来看,那时的自然崇拜现象已十分普遍了。
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缺乏科学认识,将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天、地、山、川等等,当作自然神加以崇拜,借以寄托人们精神和心理的祈求。
《山海经》所记400多座山,都有不同规格的祭祀,说明当时自然崇拜的普遍性。
在诸多自然崇拜对象中,山和水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代表,五岳四渎则象征神州大地。
帝王封禅泰山包含祭祀天和地,祭祀四读,亦代表了天下河川。
封禅祭祀主要是出于“神道设教”,即为了政治目的,借自然山水之神来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山水文化文档
山水文化1. 简介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山水为题材和灵感源泉的艺术创作和人文思考。
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体。
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艺术表现形式2.1 山水画山水画是山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设计,表现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传统山水画注重笔墨的意境和气韵,追求意境上的超凡脱俗和情感上的深远抒发。
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张大千、黄宾虹、吴冠中等都在山水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2.2 山水诗山水诗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抒发心灵感悟和情感体验。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象征着中国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唐代的王之涣、杜牧,宋代的杨万里、苏轼等诗人都以山水诗而著名。
2.3 山水音乐山水音乐是以山水为灵感的音乐创作。
它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理解和追求。
山水音乐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雅致的情感,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著名的山水音乐代表作品有《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3. 山水文化的意义3.1 自然之美山水文化强调自然之美,以山水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这种景观的描绘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3.2 人文精神山水文化含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世界的净化。
通过欣赏山水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体味到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3.3 生活态度山水文化以其超然的姿态和透彻的思考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它教导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山水文化倡导追求内在的精神富足,并通过与自然界的融合来实现人的完善。
4. 现代山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1 山水文化的传承现代的山水文化传承在国内外的艺术家和学者中得到广泛关注。
第四章 中国山水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类型
山水景观是山水的表现形态,是以山水 为主体构景要素在特定区域内表现美感的 时空组合体,是自然景观与人类文化相互 作用的结果。
山水景观文化就是与山水有关的物质文 化和精神文化的总体。 中国山水景观文化的分类: 广义和宏观: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 狭义和微观:器物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 和精神形态文化。
作业
1、具体阐述中国山水景观具有哪些审美方法?
2、试述中国风水形势派的选址步骤。
3、悦志悦神的精神升华 这是审美的最高层次,泛指审美主体在 凝神关照秀美、崇高的审美对象时,经由 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功能的交 互作用,于审美愉悦中唤起昂奋向上的意 志和精神,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 力,具有在道德意义上追求超越、在感性 时空中追求永恒、在精神世界追求自由等 特质。
第四节 中Leabharlann 风水文化(二)儒家的“比德说” 孔子开创了人本主义“比德说”的旅游理 论,他一生游历(游览、游学、游仕)丰富, 在游中问学、游中入仕,在学问和仕途的曲折 中诠释了旅游的境界。他十分重视旅游的作用, 把游览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 重要途径。 孔子与山: 《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而小 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 于圣人之门难为言。 从登高的艰难、喜悦中,领略到山水的无 穷、人生的有限,而激起仁者入仕,任重而道 远。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能力的增强和 主体意识的觉醒,对山水由原来的恐惧、 崇拜、敌对过度到亲近、喜爱、愉悦。 先秦到魏晋时期的转变:从单一的原始 崇拜过渡到以“比德”为形式的审美评价。 2、山水雅好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乱使人们重 新认识道家游世哲学及其“以天为徒”的 自由思想,体悟了佛学的空灵极乐境界, 进入一个追求精神、思想、人格自由超越 的时代。
水知识水文化大全最新
水知识水文化大全最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山为脊梁,以水为血脉,骨骼雄健,身姿挺拔,坚韧不屈,百折不挠,从远古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不朽文明,而山水文化就是这辉煌文明的一部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知识水文化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什么是山水文化要给“山水文化”下个定义,首先要定义“山水”,我们这里所说的山水和普通意义的山水有所不同,正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画语录》里对山水内涵的描述:“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即山川(山水)泛指包括风雨云气、亭阁泉石在内的广义的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静态与动态、声音与色彩、人工与造化结合的综合体。
彭茂丰先生认为:山水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只是指自然界的“山”和“水”,那些与“山”和“水”相关的花草虫鱼、雨露烟霞,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物都应包含在山水中,“山水”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复合词,几乎涵盖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
所谓山水文化,即指人们以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认识、欣赏、利用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人与自然,总的来说存在着两大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物质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向大自然谋取种种物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精神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然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情感、心理和理性上的需求而与自然产生的关系,如自然崇拜、风景审美、山水文化创作和教育科研活动等。
在这两大关系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基础,精神关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物质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
郑国铨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来理解山水文化,他认为“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同时,山水文化也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晶”。
第二章---旅游山水文化
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山山
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
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 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 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 交互作用的结晶。山水文化的形成和 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在自然崇拜中产生名山胜水
云南路南石林是岩溶 地貌的另一种类型的典 型,数十米高的石峰如 林,峭拔尖利似指天宝 剑,多有惟妙惟肖的造 型。如“阿诗玛”、 “万年灵芝”等景色, 让人流连忘返。
黄龙瑶池
路南石林
四川黄龙是中国最 大的露天岩溶景观, 密布3400多个彩池,乳 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 的“岩溶边坝”犹如 梯田.其景色同美国皇 室公园相似,但规模稍 逊.
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 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 有很大局限性,这就形成了先民对自 然的双重情结,即感谢崇拜与恐惧相 互交织。
封禅,是古代封建帝王祭祀 天地的一种礼仪活动。封,是祭 天;禅,是祭地。历代帝王为了 宣扬“受命于天”,稳固皇权, 将封禅活动做成无比隆重的庆典。 高峻的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 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 岳嵩山,被视为天的五个方位的 代表,成为封禅的理想场所。
泰山雄
2、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 审美视域
(1)山水审美始于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摆脱了对自然山水 的畏惧心理,转向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 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起来,进 人所谓“以山比德,又水比智”阶段。孔子曾 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以一种道 德眼光去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 美观。
我国黄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名山 都可观赏到佛光佳景,尤以峨眉山金顶观赏 佛光最为著名,也是峨眉十景之一。每当浓 雾弥漫,日光灿烂的早上或傍晚,游客站于 舍身岩之前,在与太阳位置相反的云雾幕上, 可能会出现自己的身影,外面绕以巨大的彩 色光环,即为“金顶佛光”。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山水”一词源于中国,最早用于诗歌中,意为原野、山林和河流。
由于中国自然山水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指以山和水为主题和表现对象,体现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山水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山水文化”的知识大全,包括以下方面: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表现对象,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和感性理解,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传递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的文化内涵。
二、山水诗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山水景观为写作对象,在抒写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融入个人哲理,既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
诗人杜甫、白居易、王维等都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感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三、山水文化的历史山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文化繁荣和实力强盛,山水文化得以迎来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和诗歌,不仅迎合着时代的风潮,更是相互影响,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四、山水文化的内涵山水文化的内涵涵盖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对传统道德文化及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文化历史的回溯和反思等多个方面。
山水文化让人们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本真思考。
五、山水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仍旧拥有着较大的生命力。
山水风光、山水文化、山水旅游、山水艺术,都离不开山水文化的关注和引领。
同时,山水文化也给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如如何保护山水资源、如何传承和发扬山水文化等等。
六、结语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从山水画到山水诗,蕴含着千百年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成果。
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山水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美妙的艺术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绪论
❖ 四、中国山水文化的现代性 ❖ 目前山水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1、破坏自然山水的原始生态环境 ❖ 2、忽视自然风景区的环境保护,破坏景区及
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 3、人造景观的建设走入误区。
第一讲 绪论
❖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山林幽 深,云雾缭绕,寺庙坐落在这样的地方,更显出佛的尊严和 神秘,同时也适合佛徒修心养性。佛因山而显赫,山以佛而 著名。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起,五台山就开始兴建佛寺,成 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名山。
❖ 中国佛教名山数以百计。这些佛教名山不仅记录了佛教在中 国的发展,而且又是各代文物荟萃的场所。历代的建筑家、 雕塑家、绘画家、书法家等各色艺人和能工巧匠,都在这里 留下了他们的杰作。佛教信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讲 绪论
❖ 中国历史上的山林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又 一动因。山林文化也可称为隐逸文化、闲情文化,是相对 庙堂文化、载道文化而言的。一般说来,儒家文化属于庙 堂文化,道家文化属于山林文化。两者在思想体系上具有 不相容性,但又有相成的方面。
❖ 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儒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然 而,儒家又主张“士志于道”。所以,在儒家人生哲学里 又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中国历史上 ,读书人凭征聘和科举进入仕途,宦海浮沉,升迁不定, 进退莫测。他们不仅需要积极有为的精神,又得有消极恬 退的思想准备。一些读书人,或仕途失意,或不满时政, 既要坚持“志于道”,又希求自由和解脱,山水之间就是 最好的去处。
❖ 同时,当隐士有时也是一种入仕之路,一旦名气大了,可 以平步青云,所以有“终南捷径”之说。
第一讲 绪论
❖ 三、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态
❖ 物质形态:记录着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名山大川, 保留的人类文化活动踪迹的自然景观,以实象的可 见的物质形态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 精神形态: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科学以及有 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它的主要意义在于颂 扬、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美化自然景观,在整体上并不影响自然 景观的客观性,也不改变自然景观的原生形态和空 间组合形态。
第一讲 绪论
❖ 二、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 ❖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
发的文化现象。 ❖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优越的客观自然条件。中国位居欧亚大陆 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深入大陆腹地,背山而又 面海,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位置十分理 想。 ❖ 人与山水的关系发端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原始最 基本的需要,在这种对象关系中实用性具有至上的 意义,人类的文化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在中国山山 水水中,留下了中华民族利用、改造自然的许许多 多遗迹和传说。
我国山水文化详细概述
第一讲 绪论
❖ 一、山水与文化 ❖ 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看,“山水”是一个具有
开放性的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 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 、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 ❖ 山水文化必须是与山水发生联系的文化活动。 ❖ 山水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山水文化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
第一讲 绪论
❖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和我国山水文化的 形成和发展也有密切关系。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 道教于四川鹤鸣山,曾在青城山、龙虎山等清幽之 处修道炼丹。道教宣扬修道成仙,追求超凡脱俗的 “仙境”。神仙信仰起源神话传说,古代神话有昆 仑和蓬莱两大系统,都和山水联系着。
❖ 道教认为,除了升天的神仙,还有一些“地仙”, 居住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十洲三岛在四海之中 ,三岛就是蓬莱、方丈、瀛洲;洞天福地则在陆地 之内,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
❖ 到了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第一讲 绪论
❖ 与此同时,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 美文化蔚为大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 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又以诗国名世,山水引发出无数诗篇。 ❖ 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它熔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
第一讲 绪论
❖ 宗教活动和山水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山水文化中包含 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
❖ 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山川有播 风雨的神力,从而开始了最初的山川祭祀。此后,随着农业 生产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自然崇拜被归纳为对天地 的崇拜。
❖ 当帝皇出现后,与天地相交通的职权也随之为最高统治者所 掌握,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逐渐神圣起来,显示出从自然崇 拜走向神道设教的政教结合。所谓“五岳”,就是在这种文 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
,可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 在世界上,中国又是山水画出现最早和最发达的国家。历代著名画家的
山水杰作,为中国山水文化作出了极其可贵的贡献。 ❖ 中国的山水园林也很有特色,它是从欣赏山水发展来的。一些著名的山
水园林,以假山、池水、花木、建筑为主要因素,善于在造景中运用各 种手法,以咫尺山林显示大自然的风光,使身处堂筵而能坐赏山水林泉 之乐。 ❖ 这一切显示出中国山水文化日益丰富的内容,也反映出审美需求和审美 能力的发展在山水文化形成中的意义。
第一讲 绪论
❖ 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超越实用观点和宗教观点而 以审美观点看待自然,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是一个长期的逐 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 《周易》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与人是相通的,认为山川等 自然现象的“象”昭示着人事,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这种 思想包含着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的性质,但已注意到了人与自 然精神上的感应,显示出向审美关系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