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感知融合-图像检索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识别和检索的精度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其中,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多模态学习和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并探讨其应用场景。

一、多模态学习介绍多模态学习是指利用多种数据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技术。

多模态数据是指来自不同模态的数据,比如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

在多模态学习中,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数据流进行学习,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分类和检索。

多模态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多种数据流之间的互补性和相关性。

比如,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可以同时使用图像和文本描述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物体。

在进行语音识别时,可以同时使用语音和文本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语音内容。

二、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是指利用多种数据流进行图像检索的算法。

其中,常用的多模态数据流包括文本、图像和语音等。

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图像检索算法可以提高图像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多模态图像检索的主要流程包括图像检索、文字描述、多模态数据融合和排序等步骤。

其中,图像检索是指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从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关的图像。

文字描述是指根据检索的图像,生成与之相关的文字描述。

多模态数据融合是指将图像和文字描述的特征进行融合,生成多模态特征。

排序是指根据多模态特征,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返回排名靠前的图像。

多模态图像检索算法的核心是特征提取和多模态数据融合。

常用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包括SIFT、SURF、HOG和CNN等。

文字特征提取算法包括TF-IDF、LDA和Word2Vec等。

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算法包括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和模型级融合等。

三、多模态图像检索算法的应用场景多模态图像检索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比如,在电子商务中,用户可以通过针对商品的文字描述和图像进行多模态检索,从而更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图像识别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一)

图像识别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一)

图像识别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识别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然而,单一模态的数据对于图像识别来说,往往无法满足复杂的实际应用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将多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以提高图像识别的性能和鲁棒性。

本文将从问题背景、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问题背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根据图像进行识别的任务。

例如,安防监控系统需要识别人脸或车牌,医学诊断需要识别不同组织的病变等。

然而,单一模态的数据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提高识别准确性和鲁棒性,我们需要利用多个感知模态的信息。

二、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1. 特征级融合特征级融合是将多个感知模态的特征进行组合,生成一个综合的特征向量。

常用的融合方式有拼接、加权求和和卷积等。

这种方法将多个模态的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特征描述。

2.决策级融合决策级融合是将多个感知模态的结果进行融合,生成最终的决策结果。

常用的融合方式有投票、加权平均和决策树等。

这种方法通过综合多个模态的结果,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模型级融合模型级融合是将多个感知模态的模型进行融合,生成一个统一的模型。

常用的融合方式有堆叠、级联和平行等。

这种方法通过整合多个模态的模型,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和效果的一致性。

三、应用领域1. 安防监控在安防监控系统中,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以帮助识别出可疑人员或车辆。

通过将视频和音频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可疑事件的检测准确性和报警效率。

2. 医学诊断在医学诊断领域,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疾病情况。

通过将医学影像数据和生理信号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3. 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领域,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以帮助进行车辆识别和行为分析。

通过将图像数据、雷达数据和车载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多模态学习与信息融合在图像检测中的应用

多模态学习与信息融合在图像检测中的应用

多模态学习与信息融合在图像检测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300字)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图像检测技术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的图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单一模态的信息,只能通过图像进行检测和识别。

然而,单一模态的信息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有些目标在图像中不明显或者被遮挡,单个模态的信息可能无法准确检测和识别这些目标。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多模态学习与信息融合技术被引入到图像检测中,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提高了目标检测和识别的性能和准确性。

第二章:多模态学习的基础(600字)多模态学习是一种通过融合来自不同模态的数据和信息来实现更全面、准确的学习和推断的方法。

在图像检测中,常用的模态包括语音、文本和图像等。

多模态学习通过同时对多个模态的数据进行学习,可以获得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的信息。

多模态学习算法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等步骤。

数据预处理是多模态学习的第一步,包括对不同模态数据的预处理和归一化。

例如,在图像检测中,可以对图像进行裁剪、缩放和灰度化等处理,使其适合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

特征提取是多模态学习的关键步骤,它旨在从不同模态的数据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特征。

对于图像数据,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和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等。

对于其他模态的数据,也可以使用相应的特征提取方法。

特征提取后,可以得到多个不同模态的特征向量,将其送入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是多模态学习的最后一步,目的是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特征向量,建立一个综合多模态信息的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混合模型、多任务学习模型和联合训练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从而实现目标检测和识别的任务。

第三章:信息融合的方法(900字)信息融合是多模态学习中的关键环节,它旨在有效地结合不同模态的信息,提高图像检测的性能和准确性。

常用的信息融合方法包括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和知识融合等。

图像检索系统中的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

图像检索系统中的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

图像检索系统中的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随着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检索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

图像检索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规模的图像数据库进行搜索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现实的应用场景中,单一的视觉特征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的检索需求。

所以,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多种模态的特征,提高了检索的效果和准确性。

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是通过将不同模态的特征进行合并和匹配来实现对图像数据库的搜索。

多模态通常指的是图像和文本、音频或其他形式的附加信息。

在多模态特征匹配中,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如何提取图像和文本的特征?对于图像,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色彩直方图、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对于文本,可以使用TF-IDF、word2vec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

提取的特征应具有区分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描述图像和文本的内容。

其次,如何进行特征匹配?特征匹配是指在多个模态的特征空间中寻找相似度高的图像和文本。

常用的特征匹配方法有基于距离的匹配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匹配方法。

基于距离的匹配方法通过计算特征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或余弦相似度来衡量相似性。

而基于模型的匹配方法则通过训练模型,建立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特征匹配的目标是寻找到最佳匹配的结果,以实现准确的检索。

然后,如何融合多模态的特征?在多模态特征匹配中,我们需要将不同模态的特征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常用的融合方法有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特征级融合是将不同模态的特征向量进行拼接或加权求和,得到一个综合的特征。

决策级融合是将不同模态的匹配结果进行权衡和组合,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

融合的目标是提高检索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最后,如何评估多模态特征匹配的性能?多模态特征匹配的性能评估是衡量算法准确性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召回率、准确率、F值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ROC曲线和P-R曲线来综合评估算法的性能。

综上所述,多模态特征匹配算法在图像检索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也日新月异。

多模态融合技术作为一种集多种信息融合为一体的技术,近年来在图像识别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探讨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多模态融合技术概述多模态融合技术(Multi-modal fusion)是一种将多种信息整合在一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多模态系统通常由多个单一模态(如图像、语音、文本等)组成,其目的是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像文本检索传统的图像检索通常基于图像的外观特征进行相似性计算,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比较大。

而多模态融合技术则可以将语义信息和图像特征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例如,将每张图像和其对应的标注文本进行训练,并将它们的向量进行融合,生成图像的语义向量,最终将这些向量用于相似性计算,实现图像检索的效果。

2. 视频内容分析视频内容分析也是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将视频的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融合,可以提高视频的语义分析能力。

例如,在分析视频场景时,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如摄像机、麦克风等)采集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融合,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视频内容。

3. 目标识别目标识别是图像识别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多模态融合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目标识别中。

例如,在检测物体时,可以使用传感器(如相机和红外传感器)获取物体的多个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融合,以提高检测准确度和鲁棒性。

4.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一张图像分成多个区域的过程,多模态融合技术可以通过融合图像、语音和文本等多种信息,提高图像分割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图像检索研究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图像检索研究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图像检索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图像检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安全监控、医学图像诊断、媒体编辑等。

为了实现更加高效和智能的图像检索,研究者们对于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或来源的数据进行综合,从而获取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信息的技术。

在图像检索中,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将图片的视觉和语义信息进行综合,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度和效率。

下面将对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图像检索研究进行探讨。

一、图像检索技术现状图像检索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描述,从而实现图像的快速检索的技术。

在传统的图像检索技术中,主要依赖于关键词匹配和图片特征提取以及相似度比较。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往往无法满足查询者的真实需求,有时候甚至无法找到最佳匹配。

为了提高检索效果,研究者们开始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利用视觉、文本、语音等多模态信息实现更加准确、高效的图像检索。

其中,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对于图像检索至关重要,因此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图像检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图像检索的优势2.1提高检索效果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图像检索中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将视觉和语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检索的效果。

通过融合不同模态数据,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图像的描述和推理,从而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检索结果。

以智慧城市为例,通过综合利用视频监控和语义信息,可以实现对城市环境中的人、车、物等目标的识别和跟踪,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安全监控的效率。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干预,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识别和分析的准确度和效率。

2.2提高检索效率多模态数据融合还能够提高图像检索的效率。

由于不同方式的数据可能存在冗余信息,因此通过融合这些信息,可以减少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整个图像检索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和运算量,加快检索速度。

3、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的实现方法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中,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3.1特征融合特征融合是指将不同特征提取器(如颜色、形状、纹理等)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综合。

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的产生方式多种多样,如数码相机、手机拍摄、摄像机录制等。

在这些日益增多形式多样的数字图像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应运而生。

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图像、声音、文本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关联起来,实现信息的检索和查询。

其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一、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识别图像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家绕不开的重要难题。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图像检索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最早的图像检索技术主要基于图像本身的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这种技术被称为单模态图像检索技术。

由于单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只能检索到与查询图像相似的图像而不能检索到其他类型的信息,因此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信息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应运而生。

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图像、文本、音频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信息的检索和查询。

由于在多种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因此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也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内容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组合,以及信息的分类和特征提取等。

其中,多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和组合是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核心内容。

在实际的图像检索中,我们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图像本身的信息以及图片所包含的文字等信息。

这需要我们对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建模。

常见的建模方法包括联合空间、张量分解等。

三、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的应用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互联网上的图片搜索。

搜索引擎可以使用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帮助用户查找互联网上的图片。

2、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推荐。

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跟踪用户的搜索历史和购买记录,从而向用户推荐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

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研究

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研究

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数字图像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是指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法,实现对图像的分析和检索。

本文对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包括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方法、特征提取与表示方法以及基于学习的检索算法等,以期为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引言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标是利用多模态数据进行图像分析和检索。

多模态数据可以包括图像、文本、声音等多种数据类型,通过融合这些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图像的含义,提供更精确和全面的图像分析和检索效果。

二、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方法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是实现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的基础步骤。

常用的融合方法包括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和模型级融合等。

特征级融合指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得到具有更丰富信息的特征表示;决策级融合是基于多模态特征的决策结果对不同模态的权重进行调整,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级融合则是在不同模态的数据上分别建立模型,再将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融合。

这些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提升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的效果。

三、特征提取与表示方法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中的特征提取与表示方法是关键技术之一。

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内容的图像特征提取、深度学习特征提取和语义表示方法等。

基于内容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利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来描述图像的内容;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则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图像的特征表示,具有更高的表达能力和鲁棒性;语义表示方法则是通过将图像与文本或语义知识关联起来,实现对图像语义信息的描述和表示。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基于学习的检索算法基于学习的检索算法是多模态图像分析与检索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该算法主要利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自动学习图像的特征和语义表示,并利用学习模型进行图像的检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理解,多模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1)多模态感知融合:
• 此部分比较容易入手,是目前的主要考量对象。
• (2)多模态分析融合:
• 此部分功能最为强大,但难度最高,属于智能的高级功 能,需要结合nlp,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义学, 逻辑学等很多高级功能来达到。
• (3)多模态交互融合
• 此部分是比较容易入手的部分,不过相对于(1)来说 更偏重用户体验和艺术效果。相对来说对研究方向跨行 有些多。
• 第五,通过语篇的观察和统计手段验证其假说。
• 最后,其核心类别是系统的类别。
• 多模态数据是指对于一个待描述事物,通过不同的方法 或角度收集到的数据。我们把收集这些数据的每一个方 法或视角称之为一个模态(Modality)。
• 例如,在多模态的人脸识别中,多模态数据有可能由人 脸的2D图像和3D形状模型这两个模态构成;在多模态 的视频挖掘中,视频可以被分解为字幕、音频和图像等 模态;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也可本看作不同的模态,它 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网页所要表达的信息。
多模态感知融合简介
• 早期的研究中,人机交互更多地侧重于单一通 道(或称为单一模态)的信息处理,例如:以 语音识别和合成为基础的口语对话系统、人脸 表情跟踪与识别系统、手势识别与交互等。
• 当人们面对面交流时,信息的传递往往同时包 括多个通道,如语音、面部表情、手势、姿态 和情感等。在人们交互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 一个人的语音或语气获取具体表达的信息,有 时需要从脸部表情或肢体动作上判断说话 者意 图,一个简单的表情,辅助伴随的手势,动作 快与慢、幅度变化都会蕴涵丰富的交互信息。 多模态的人机对话方式在信息表达效率和完整 性上都要优于传统的单一模式。
(1)多模态感知融合
• 目前考虑到3个方式: • 1.语音中的语调提取:
• 2.基于空间定位与人体姿势的人物信息 理解。手持物体,携带物体,衣物分析 ,都是和这一块相关的。
• 3. 基于动作捕捉与语音及面部表情识别 的人物简单心理识别,包括简单情绪识 别及及简单人物意向猜测。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多模态信息处理简介
• 多模态分析中, 模态( modality) 指交流的 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 色、音乐等符号系统 。多模态
( multimodal)指的便是除了文本之外, 还带 有图像、图表等符合话语, 或者说任何 由一种以上符合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 。
多模态感知融合简介
• 在日常生活中, 绝对单一模态的语篇是 很少见的, 而多模态语篇则是普遍存在 的。比如人们交谈时常伴有手势和表情 等, 人们可以在一张网页上既看到文字 和图片, 又听到背景音乐。语言是人类 交往的工具和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工 具和手段。
• 相对于其它语言理论,系统功能语法有以下几个特征:
• 首先,它非常关注语言的社会属性,如何实现社会功能 。
• 其次,它把语言看做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认识。并且 在可能的语言行为和实际的语言行为间进行区分。
• 第三,更加重视对个别语言、个别语言变体的分析。
• 第四,用“连续性”解释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 :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习惯——有点不符合习惯—— 比较符合习惯——合乎语法)
(1)多模态感知融合
• 这一块主要是研究各种感知在输入时进行的多 信息提取。
• 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 阿尔伯特. 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 影响力中7%来自于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 于声音(其中包括语音,音调以及其他声音) ,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我们能够做出并辨认的面部表情大概有25 种,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 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 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 式完成的。
• 在多模态数据中,每个模态均为其余的模态提供了一定 的信息,既模态之间存在这一定的关联性。多模态数据 挖掘与传统数据挖掘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进行挖掘工作时 将综合利用到多个模态之间的信息,挖掘它们之间的潜 在联系。
多模态分析融合
• 多 模 态 互 动 分析法采用“ 模态密度前景— 背景连续统一体 ”( modal density foreground-background continuum ) 的分析 框架, 认为互动是通过言语、“ 距离”(proxemics)、“身 体姿势”(gesture)、“头部动作”(head movement)、“ 坐姿”(posture)、“手部动作”(hand movement),“场景 布局”(layout)、“印刷品”(print)、音乐等模态的各种 协同使用来进行的,每种模态都是一套符号系统,在人类互动 中言语模态并不总是起主导作用。每个模态的使用都有自己可 观察到的过程,例如起点、持续和结束,因此可以分别进行描 述。人类互动被视为一个交际事件,由一系列“高一级行动” (higher-level action)构成,每个高一级行动由若干“低一级 行动”(lower-level action)构成,整个交际事件有可以辨认 出的阶段,各阶段都有自己的由各种模态协同执行的“前景化 的高一级行动”(foregrounded higher-level action),同一交 际事件的其它高一级行动仍然存在于“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的“意识或注意”(awareness or attention)里,但却被 “背景化”(background)或“中景化”(mid-ground)。
多模态信息处理(上)
周佳齐
多模态信息处理简介
• 多模态信息处理是一块非常热门也非常 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 多模态信息处理分为多模态感知融合、 多模态决策、多模块识别、多模态数据挖
掘、多模态交互等众多子领域, 其中多 模态感知融合领域与多模态交互是其中 的研究核心。
• 这次将简单介绍多模态感知融合与一些 具体的研究方向,下次将结合一些高层 知识介绍多模态交互。
• 当代语言学届,主要有两大对立派别,他们在 很多方面都是针锋相对的,甚至是“不共戴天 ”的,上一讲我们了解了形式主义学派的主要 语言理论,即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功能语 言学派。韩礼德建立和发展的当代系统—功能 语法常被称为系统语法或系统语言学。
•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的多模态语篇分 析旨在把基于语言符号发展起来的理论扩展到 其它符号资源,验证理论的适用性,把语篇意 义构建推向一个更高、更广的符号学层面。
多模态感知融合简介
• Norris(2004:10)指出,多模态互动分析吸 收了互动社会语言学、中介话语分析和多模态 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采用摄像机和计算 机作为研究工具。具体来说,从互动社会语言 学中吸收的概念包括“实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on)和“使用中的语言”(language in use),吸取了多模态研究中重视音乐、色彩 、身体动作模态等做法,认为“人类互动”( human interaction)是人类以各种形式的符号( 模态)作为“中介的行动”(mediated acti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