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95~2004逐年气候公报

【上海】1995~2004逐年气候公报
【上海】1995~2004逐年气候公报

【上海】1995~2004逐年气候公报

2004年上海气候公报

基本气候状况

2004年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总量正常,光照较充足。冬季温暖多雨;春季气温显著偏高,光照充足;夏季酷热,高温天数多,降水少;秋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

1.气温

本年度上海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2℃,比常年偏高1.4℃。市区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为24天,比常年多15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6.0~39.1℃;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6℃,郊区为-6.8~-5.3℃。

冬季(2003年12月~2004年2月)各地平均气温为5.4~7.2℃,市区最高,比常年同期偏高1.7℃,郊区偏高0.5~1.6℃。季内12月气温正常;1月气温变化为前高后低,下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异常偏低,旬平均气温仅在0.5~2.1℃,比常年偏低1.9~3.1℃,大部分地区为1985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或次低值;2月气温迅速回升,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市区偏高4.0℃,郊区偏高2.7~3.5℃。

春季各地平均气温为14.8~16.2℃,比常年偏高1.0~1.8℃,极端最高气温为31.7~33.6℃。3月份气温各地在9.0~10.5℃之间,偏高0.8~1.5℃;4月平均气温为15.1~16.6℃之间,偏高1.1~2.0℃,中旬气温偏高达2.1~3.4℃;5月平均气温为20.0~21.6℃,偏高0.9~1.7℃。

夏季各地平均气温为26.8℃~28.2℃,市区比常年平均偏高1.7℃,郊区偏高0.8~1.6℃,北部高于南部。6月份各地平均气温为23.6~25.1℃,比常年偏高0.2~1.3℃;7月份平均气温为28.6~30.2℃,偏高1.3~2.3℃;8月份气温继续偏高,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9~1.7℃。

秋季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强度弱,全市气温仍然偏高,各地季平均气温为17.9~19.8℃,除奉贤比常年偏高0.1℃,其它地区偏高0.7~1.6℃。

专家解读

本年度上海气温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是持续异常偏暖,是1961年以来第二个高温年,仅次于1998年(17.3℃)。市区平均气温达18.1℃,创有气象记录132年以来的最高值。年内各月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尤以2月最为显著,该月各地平均气温偏高2.7~4.0℃,创历史同期最高值。

由于盛夏期间高温日数多,7月16日到26日出现连续11天的高温天气,对本市供电、供水、卫生、交通等各行各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电力供应,7~8月全市用电量屡创新高,在采取错峰、避峰和限电等措施后,最高用电负荷仍创1501万千瓦历史新高。

2.降水

全市年降水总量为1050毫米,各地降水量在921~1122毫米,奉贤、金山、青浦和松江比常年偏少12~21%,其它地区与常年基本持平。年内3、6、7、8、10月降水偏少,其它各月降水偏多。今年6月15日入梅,7月16日出梅,梅雨期为32天,比常年偏长。崇明雨量达452毫米,偏多约1倍;市区、浦东及北郊为208~238毫米,属正常;南郊在112~159毫米,比常年偏少。全年降水日数104~123天,比常年偏少14~26天,其中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有7~15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崇明有4天,金山未

出现,其它地区为1~2天。冬季(2003年12月~2004年2月)降水量162~188毫米;春季各地降水量为250~308毫米;夏季各地降水量213~472毫米;秋季各地

降水量在139~245毫米之间。

专家解读

全年降水总量比常年偏少9%,属正常,各地降水量呈东多西少分布,夏季明显降水偏少,梅雨量分布呈南少北多。

3.日照

全市年日照时数2037小时,比常年多113小时。各地日照时数为1769小时~2318小时,浦东新区、宝山和松江比常年少25~79小时,嘉定与常年持平,其余各地偏多52~310小时。

专家解读

全市年内1、9、12月日照偏少,其它各月均偏多,以2月和7月光照最充足,比常年偏多27%。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2004年上海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温、雷雨大风、大雾等。

1.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

由于夏季上海持续高温,大气中能量聚集较多,有利于局地雷暴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形成。7月8日、10日、12日、30日的雷雨大风对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厂房和住宅受损,多个大棚倒塌,蔬菜、豆类、玉米等农作物受损,一些树木倒伏,输电线路一度中断。最严重的是7月12日,东北西南走向的飑线在上海西部生成后,自西向东影响上海中北部地区,全市除金山、奉贤、南汇外,都出现了7级以上大风,青浦出现11级阵风。因工棚房屋倒塌造成多人伤亡,高压线被刮断,交通也受到一定影响,淀山湖上多条渔船沉没、破损,损失较大。8月16日,嘉定区黄渡出现了小范围龙卷风。

2.大雾

2004年影响较大的大雾天气主要有三次,对交通、航运产生了不利影响。2月19日全市范围的大雾持续了10多个小时,郊区普遍在100米以下,两大机场出港延误百余航班,滞留旅客数千人。上海境内的高速公路和轮渡线封闭近6个小时。11月8日和12月13日因大雾数十个航班被延误,高速公路全部关闭,南部郊区奉贤、金山等地能见度不到50米,大雾引发了2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3.台风

2004年影响上海的台风有3个,总得来说,台风影响上海时强度和范围不大,造成的灾害较轻。7月3日,受第7号强热带风暴“蒲公英”的影响,上海市区出现7级大风,东部沿江沿海地区和近海风力达9-10级;普遍出现了大到暴雨。全市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崇明,造成农田受淹,作物、树木倒伏,蔬菜大棚不同程度的损坏,电线刮断停电等事故。浦东国际机场十余次航班延误,长江车客渡停航。

2003年上海气候公报

2004年11月12日

一.基本气候状况

2003年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分布不均。冬季温暖多雨;春季气温偏高,光照偏少;夏季酷热,高温天数特多,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暴雨少,伏旱严重;秋暖少雨。

1.气温

本年度上海气温主要特征仍是持续偏暖,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7.6℃,比常年偏高1.4℃,郊区在16.0℃(崇明)~17.1℃(宝山)之间,偏高0.6~1.3℃。年内各月平均气温除1月气温略偏低,12月气温正常,其它各月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尤以9月最为显著,该月各地平均气温偏高2.1~3.2℃,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市区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为40天,比常年多31天;7月19日到8月6日,出现了连续19天的高温;极端最高气温达39.6℃,高温日数、高温持续时间和最高气温均为195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郊区高温日数在9~30天之间(见附图);极端最高气温达37.3~39.6℃。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3℃,郊区为-6.1~-4.3℃。

冬季(2002年12月~2003年2月)各地平均气温为5.1~6.6℃,市区最高,比常年同期偏高1.1℃,但比去年低1.3℃,郊区偏高0.5~1.2℃。季内气温变化呈两头高、中间低,12月、2月平均气温偏高,1月气温略偏低。1月上旬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旬平均气温仅为0.5~2.1℃,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2.7~3.6℃,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值或次低值,中旬气温迅速回升。2月份下旬异常偏暖,各地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3.4~4.0℃。

持续高温天气使本市用水量激增,医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交通事故增多。春季各地平均气温为14.2~15.6℃,比常年偏高0.6~1.2℃,极端最高气温为28.9~32.1℃,季内各月平均气温均偏高。特点是3月份下旬气温上升迅速,各地旬平均气温偏高3.0~4.2℃,为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4月中旬气温变化剧烈,曾在一天内平均气温下降9.1℃,最高气温下降了17℃。5月各地平均气温为19.2~20.5℃,偏高0.1~0.8℃。

夏季各地平均气温为26.7℃(崇明)~28.3℃(市区),市区比常年平均偏高1.8℃,创上海有气象记录130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郊区偏高0.9~1.6℃。6月份各地平均气温为23.5~25.1℃,比常年偏高0.2~1.3℃;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30.2℃,偏高1.0~2.3℃,下旬平均气温达29.8~31.9℃,创上海有气象记录的最高值;8月份气温继续偏高1.1~1.9℃,其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5~3.8℃,所有台站再创历史最高值。

秋季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强度弱,上海气温仍然偏高,各地季平均气温为18.5~20.1℃,比常年偏高1.0~1.9℃。特别是9月份气温异常偏高,9月2~7日市区出现了连续6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为建国以来同期连续高温最长记录。10月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高0.1~0.7℃,11月气温表现为前高后低。

2.降水

年降水总量市区达929毫米,比常年偏少22%,郊区在645(金山)~940毫米(浦东新区)之间,偏少20~44%,分布上以市区和浦东新区最多。年内1、2月降水偏多,3、4、

11月降水正常,5~10月及12月降水均偏少;特别是汛期6~9月降水异常偏少,全市平均总雨量仅有291毫米,比常年偏少52%,为1979年以来同期最少。2003年的入梅时间是6月21日,7月12日出梅,梅雨期为21天,与常年基本相似;梅雨量分布不均,呈南少北多,市区梅雨量为148毫米,比常年偏少40%,郊区为73~173毫米,偏少23~68%。全年降水日数107~122天,比常年偏少6~28天,其中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有2~5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奉贤、青浦、崇明、市区、浦东新区为1~2天,其它各站全年未出现暴雨。

冬季(2002年12月~2003年2月)降水量231~267毫米,比常年偏多6~8成。季内各月降水均偏多,12月阴雨连绵,降水量异常偏多,为112~132毫米,比常年偏多2.1~2.6倍;1月份降水略偏多,各地在47~65毫米之间,大部分地区偏多1~3成;2月份降水为63~84毫米,比常年偏多1~5成。春季各地降水量为196~262毫米,比常年偏少1~3成。季内3、4月降水正常,月降水量分别有84~128毫米和61~97毫米;5月降水明显偏少,各地为30~62毫米,比常年偏少4~7成。

夏季各地降水量176~386毫米,市区比常年偏少2成,郊区偏少4~6成。季内6月降水量在55~120毫米,比常年偏少3~7成;7月降水量27~117毫米,偏少2~8成;8月因局地强雷暴雨,降水分布不均,市区月降水量为221毫米,比常年偏多4成,郊区为40~134毫米,偏少2~8成。秋季雨水偏少,时间分布为9、10月偏少,11月正常。各地季降水量在86~218毫米之间,空间分布呈南少北多,浦东新区比常年偏少1成,其它地区偏少3~6成。

3.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为1700小时(市区)~2057小时(金山),西南部的松江、奉贤、金山比常年偏多12~118小时,其它地区偏少29~291小时。年内夏季、秋季光照正常,冬季、春季光照不足。

4. 台风(热带气旋)

本年度有第14号“鸣蝉”台风影响上海,该台风于9月12日在上海海岸线以东300多公里处海面掠过北上,影响时长江口水面上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达18.7米/秒,沿海地区为7~8米/秒,各地的降水量5~10毫米,总体上对本市影响不大。

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2003年上海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温、雷暴雨等。

1、高温

2003年是上海持续高温酷热天气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对本市供电、供水、卫生、交通等各行各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持续高温天气使本市用水量激增,医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

交通事故增多。特别是电力供应,7~8月全市用电量屡创新高,在采取错峰、避峰和限电等措施后,最高用电负荷仍创1362万千瓦历史新高。

2、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

由于夏季上海持续高温,大气中能量聚集较多,有利于局地雷暴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形成,对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7月5日、17日和22日,崇明、青浦和金山部分地区遭受雷雨大风,部分厂房和住宅受损,多个大棚倒塌,蔬菜、豆类、玉米等农作物受损,一些树木倒伏,输电线路一度中断。8月上旬市区局部地区先后出现三场强雷暴雨,雨量达60~100毫米,由于降雨较集中,对城市排水产生影响;上海空港航班正常起降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虹桥和浦东机场分别有多个进出航班被延误、备降。

7月10日、19日青浦区赵巷镇遭龙卷风袭击,造成数十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倒伏,多棵大树折断。

3、雷击

雷击造成3人死亡。8月2日市区、10日闵行地区因雷击使多条供电线路受损停电,部分地区断电。8月25日浦东地区、8月29日浦东、南汇和闵行地区,数十条高压电力线路遭雷击跳闸,引发较大范围停电,这些地区的居民及部分企业用电受到影响;浦东机场因出现雷雨导致多个航班起降受到延误。

4、大雾

2003年影响较大的大雾天气主要有五次,对交通、航运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较大是:1月20~21日连续的大雾天气使虹桥、浦东机场关闭了数小时,数十个航班被延误;这两天凌晨至中午上海境内6条高速公路全部关闭。11月2日和6日因大雾影响,浦东机场的进出港航班受到影响,高速公路和黄浦江客轮一度全部关闭。

2002年上海气候公报

2002年上海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偏多,日照不足。冬季异常偏暖,初冬阴雨连绵;春季气温特高,降水量特多,均创历史纪录;夏季气温变化大,炎热、低温均有出现,高温天气早来晚去,降水量偏多;秋暖少雨、光照正常。年平均气温,市区为17.8℃,比常年平均值偏高2.0℃,在上海130年的气象记录上仅次于1998年(18.0℃),其它地区为16.3℃(崇明)~17.6℃(宝山),比上年偏高1.1℃~1.9℃。年内除7、8月气温偏低,11月气温正常,其它各月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其中以1~4月最为显著,每月气温均偏高2℃以上,3月的各地气温偏高达4℃~5℃。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市区为18天,比常年多11天,其它地区为2~10天。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38.8℃,其它地区为35.7℃~37.6℃;

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2.0℃,其它地区为-4.8℃~-1.9℃。年降水总量,市区为1489毫米,比常年偏多34%,其它地区为1198毫米(嘉定)~1527毫米(奉贤),比上年偏多11%~40%,分布上以市区与东南沿海最多,年降水量均在1440毫米以上。年内5月降水异常偏多,月降水量达194~251毫米,偏多0.6~1.2倍,大部分气象台站创建站以来的最高或次高纪录;8月出现多次大到暴雨,分布不均,月雨量为126~315毫米,雨量最多的浦东新区、崇明和奉贤比常年偏多1.5~1.8倍;12月阴雨连绵,降水量达112~132毫米,比常年偏多2.1~2.6倍。

6月19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期为21天,与常年基本持平,梅雨量为235毫米,比常年偏多近40毫米,属正常。梅雨期内有4天出现大雨以上降水。全年降水日数130~143天,除青浦比常年偏少4天,其它地区偏多1~10天,其中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有13~19天,除嘉定年内没有出现暴雨外,其它地区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为1~4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547小时(市区)~1889小时(金山),比常年偏少126~453小时。年内冬季、秋季光照正常,春季、夏季光照不足。7月4~5日,第五号台风“威马逊”在上海东部沿海北上,受该台风影响,上海市普遍出现大到暴雨和7~9级大风,沿江沿海出现9~11级大风。造成树木倒伏、建筑物倒塌、电线刮断、跳闸停电事故。全市影响严重的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崇明、南汇的玉米、蔬菜、豆类、西瓜等农作物受灾严重。台风对交通、城市排水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浦东国际机场被迫取消航班,造成旅客滞留。8月24日晚8时左右上海出现一次飑线天气,并伴有大范围强雷雨大风,闵行、奉贤、松江、青浦等区多个大棚倒塌,蔬菜受损。位于上海奉贤区邬桥镇的国内最大的变电站——500千伏南桥变电站遭受飑线袭击,风力高达11级,这种时速为103~117公里的风速在上海极为少见。这股由西而来的强风使变电站直流阀厅受到破坏,阀厅进水严重,两台换流阀也因进水造成跳闸。变电设备的损坏,使葛洲坝送上海的直流输电一度中断。

2002年上海市区和郊区各月平均气温表单位:℃

地区市区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7.4 9.8 13.4 17.1 19.9 25.7 27.8 27.4 25.2 20.0 13.0 8.0

地区郊区

6.2

7.9 12.6 16.4 19.2 25.0 27.1 26.9 24.1 19.0 12.1 7.3

2001年上海气候公报

2001年上海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偏多而集中,日照偏少。冬季和春季气温异常偏高;梅雨期短但雨量偏多,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盛夏出现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大暴雨、特大暴雨;秋季晴热少雨。年平均气温,市区为17.6℃,比常年平均值高1.8℃,在上海129年的气象记录上仅次于1998年(18.0℃),与1994年并列历史纪录第二位,其它地区在16.1℃(崇明)~17.1℃(宝山、闵行)之间,比上年偏高0.8℃~1.5℃。年内各月平均气温除8月气温偏低外,其它各月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其中尤以1~3月和10月最为显著。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市区为23天,比常年多16天,其它地区在2~15天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为38.4℃,其它地区为35.4℃~37.9℃;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0℃,郊

区在-3.7℃~-6.6℃。年降水总量,市区最多达1657毫米,比常年偏多49%,其它地区在1012~1414毫米。降水量的分布是东多西少,奉贤、嘉定、浦东新区、崇明、宝山和南汇年降水量为1293~1414毫米,比上年偏多18%~30%;金山、闵行、青浦和松江为1012~1153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这两个月雨量占全年总雨量一半以上。12月阴雨连绵,月降水量达93~129毫米,比常年偏多1.6~2.9倍。

6月17日入梅,6月27日出梅,梅雨期仅11天,比常年少12天左右,市区梅雨量为245毫米,比常年偏多近三分之一,明显多于上年梅雨量(79毫米),其它地区为203~404毫米。全年降水日数121~135天,市区少2天,嘉定、崇明、闵行和宝山少7~9天,其它地区少1~5天,其中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有9~18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崇明、南汇和奉贤为6~7天,其它地区只有1~4天。8月出现日降水量≥200毫米的特大暴雨。8月5~9日,连续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这次持续性大暴雨的中心位于市区,市区(徐家汇气象站)1天的降水量达278毫米,连续5天总降水量高达485毫米,均创下市区自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有降水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日照时数1690小时(青浦)~2087小时(崇明),除崇明比常年多20小时外,其它地区少21~322小时。年内春季光照充足,秋季光照正常,冬季和夏季日照时数偏少。

2000年上海气候公报

2000年上海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多,日照偏少。冬、春、夏、秋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春季气温偏高最明显;梅雨期短且雨量偏少,盛夏局地性暴雨频繁;秋季阴雨连绵,降水量异常偏多。年内先后共有5个台风(热带气旋)影响上海,为历史上所少见,其中“桑美”和“派比安”两个台风对上海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市区为17.5℃,比常年平均值高1.7℃,在上海128年的气象历史纪录上排列第三位(1998年18.0℃、1994年17.6℃),其它地区在16.3℃~17.2℃,比上年偏高1.0℃~1.5℃。年内市区各月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其中尤以3月和12月最为显著。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市区为11天,比常年多3天,比上年多10天,其它地区在2~10天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为38.2℃

,其它地区为35.6℃~37.8℃;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7℃,郊区在-3.5℃~-5.9℃。年降水总量,市区达1308毫米,比常年偏多18%,但少于上年;其它地区在1059~1435毫米。分布上呈东多西少特征,以浦东新区1435毫米为最多;崇明、宝山为1322~1332毫米,比常年偏多27%~29%;嘉定、南汇、奉贤为1170~1266毫米,比上年偏多7%~16%;闵行、金山1059~1087毫米,比上年偏少2%~3%;青浦和松江与常年持平。年内10、11月阴雨连绵,11月份降水量达103~136毫米,比常年偏多1~1.8倍,月雨量之多,为近50年来所罕见。

6月19日入梅,7月2日出梅,梅雨期仅13天,比常年偏少10天左右,同时整个梅雨期没有出现过暴雨天气,梅雨量为47~107毫米,比常年减少一半以上,与上年梅雨量(815毫米)比较相差悬殊。全年降水日数135~150天,市区偏多19天,其它地区偏多6~17天。各站≥25毫米的大雨日数为9~19天,≥50毫米的暴雨日数市区、宝山和浦东新区最多,为4~5天,其它地区一般只有1~3天,低于上年的9~12天。全年日照时数1651~1997小时,光照不足。除松江比上年偏多19小时外,其它地区比常年平均偏少27~510小时。

年内除春季光照充足外,冬、夏、秋三季光照均不足,尤其是秋季9~11月,因多阴雨天气,季内各月光照均严重不足,季总日照时数为298~381小时,比常年偏少103~199小时。

1999年上海气候公报

1999年上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特多而集中,日照特少,气候异常。冬季气温异常偏高;春季气温继续偏高;梅雨期长,雨势急猛,暴雨雷击频繁,雨涝成灾;盛夏异常凉爽;秋季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后期少雨。年平均气温,市区为16.9℃,比常年平均值高出1.1℃,但比上年回落1.1℃,其它地区为15.7~16.5℃,比常年偏高0.5~1.0℃。年内6~8月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平均值,其余月份的平均温度除11月部分郊区与常年持平或略偏低外,均高于常年值。1月的平均气温值创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仅有1天,是自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35.2℃,其它地区为34.0~35.4℃;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8℃,郊区达-4.4~-7.3℃。年降水总量,市区达1794毫米,创1873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其它地区为1433~2019毫米,除宝山、嘉定外,均为建站以来最高纪录。分布上呈南多北少,南汇最多,宝山最少。与常年平均值相比,宝山、嘉定偏多四成,其余地区偏多五至八成。年内雨量特别集中,虽然大部分地区仅是1、3、6、8月降水偏多,但6月各站雨量多达555~726毫米,比常年偏多2.8~4.0倍,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6月和8月两个月总降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

年内出现百年未遇的梅雨,6月7日入梅,7月20日出梅,整个梅雨持续43天,超过常年平均23天;梅雨量特多,市区梅雨量达815毫米,是常年同期的4倍,创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纪录以来的历史新高,郊区各站梅雨量在640~800毫米;梅雨期暴雨日数大大超过常年,市区先后遭受6次暴雨、2次大暴雨袭击,出现十分罕见的3天或4天的持续性暴雨天气。全年降水日数120~148天,南汇偏多14天,闵行、嘉定偏少10~11天,其它地区接近常年。除宝山、嘉定外,其它地区≥25毫米的大雨日数为19~24天,≥50毫米的暴雨日数多达9~12天,均为历史最高纪录。全年日照时数1476~1808小时,光照严重不足。嘉定、宝山的年日照时数偏少611~640小时,比常年减少29~30%,其它地区偏少140~315小时。年内1、2、4、5、9、12月光照较充足,其余月份光照不足,尤其是夏季6~8月各站日照时数仅273~381小时,除青浦、奉贤外,其它地区均为建国以来的最少值。

1998年上海气候公报

1998年上海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多,光照偏少。冬季温暖多雨,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冬汛现象;春季气温偏高,光照偏少;梅雨不明显,暴雨少;盛夏酷热,出现了历史上不多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秋季中后期晴热少雨,气温异常高,秋旱明显。年平均气温,市区(以龙华观测站纪录为代表)为18.0℃,是上海市近126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比常年平均值高出2.2℃,其它地区在16.7(崇明县)~17.8℃(宝山区)之间,比常年偏高1.4~2.1℃。市区各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其它地区除6月松江、崇明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9月奉贤偏低0.1℃外,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常年值。尤其是市区2、4、8、10、11月月平均气温创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以来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全年日最高气

温≥35℃的高温日数市区有27天,为1954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其它地区为8~19天,市区出现日最高气温连续5天大于38℃的酷热天气。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为39.4℃,是1945年以来极端最高气温最高值,其它地区在36.4~38.2℃;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5.1℃,其它地区为-4.4~-6.7℃。年降水总量为1081~1352毫米,呈南多北少分布,崇明最少,奉贤最多。金山、奉贤和浦东新区比常年偏多13~24%,其它地区偏多不到10%,接近常年平均值。年内1、3、7、12月降水偏多,特别是1月,降水量为157~210毫米,比常年偏多3.4~4.5倍,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6月降水量与常年持平,其余各月则偏少。

6月18日入梅,7月2日出梅,出梅提早,梅雨期仅为14天。梅雨期总雨量在72~180毫米之间,除浦东新区与常年持平外,其它地区比常年偏少二至六成,分布上呈南多北少,雨日8~10天。全年降水日数131~148天,嘉定、宝山偏少4~5天

,松江、市区接近常年,其它地区偏多5~14天。日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的大雨日数为7~17天,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数为1~3天。

年日照总时数为1572~2066小时,奉贤偏多26小时,嘉定、宝山偏少440~516小时,比常年减少了20~25%,其它地区偏少24~132小时。年内4、7、9月光照充足,1、3、5、6、12月光照不足,其中6月嘉定、宝山比常年偏少76~92小时,分别为建站以来的最低值和次低值。

1997年上海气候公报

1997年上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光照偏少。年内冬季气温偏高;春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梅雨期雨量集中;初夏酷热少雨;盛夏凉爽多雨,高温日数少;秋季气温偏高,前秋少雨,晚秋多雨。8月中旬第十一号台风影响上海,大风、暴雨、大潮给全市造成严重危害。年平均气温为16.0~17.3℃,比常年偏高0.7~1.5℃。市区(以龙华观测站纪录为代表)气温最高(17.3℃),比常年平均高1.5℃;其次为宝山区和嘉定区,分别为16.9℃和16.8℃;气温最低为崇明县。年内除7、8、9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平均值外,其余月份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37.1℃,郊区34.0~37.1℃,均出现在6月上旬。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偏少,市区有5天,浦东新区、奉贤、松江没出现,其余地区为1~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3.6℃,其他地区为-3.2~-4.6℃,出现在1月上、中旬。年降水总量为963~1225毫米,宝山、浦东新区比常年偏多11~12%,嘉定偏少10%,其他地区接近常年。东部沿江沿海的宝山、浦东新区最多,北部的嘉定最少。

年内1、7、8、11、12月降水比常年偏多;11、12月连续2个月月降水量(市区)均超过100毫米,为历史上罕见;7、8、11、12月4个月总降水量占全年的70%;其余月份均偏少,其中尤以9月的降水异常少。市区的月降水量是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值。

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入梅期比常年晚2天,出梅期晚3天,梅雨持续期为23天,接近常年。全市梅雨期总雨量在198~328毫米之间,比常年偏多,雨日13~16天。6月24~27日及7月6~11日分别出现两段梅雨明显期,后一段雨量更大而集中,5天内市区雨量达228.6毫米,占总梅雨量79%,其中7月10、11日连降暴雨,2天的降水量为142.7毫米,占梅雨总量(290.4毫米)的一半。全年降水日数为115~151天,嘉定比常年偏少15天,松江、金山分别偏多10天和16天,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日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的大雨日数为7~16天,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数为2~5天。年日照总时数为1593~1961小时,其中嘉定、宝山的年日照时数比常年减少494~495小时,减少23~24%,奉贤减少61小时,其他地区减少129~303小时。年内5、9月光照充足,1、3、7、8、11、12月光照不足,其中8、12月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60小时以上。

1996年上海气候公报

1996年上海地区气温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光照偏少。年内冬季气温正常;春季回暖特迟,出现历史上少见的春寒天气;梅雨期雨量异常多;夏季高温日数少;秋季气温高,降水少;年底出现连续7天的大雾天气。

年平均气温15.3~16.6℃,比常年偏高0.1~0.8℃。市区(以龙华观测站为代表)气温最高(16.6℃),比常年偏高0.8℃,其次是相邻的宝山区(16.2℃),气温最低为崇明县,仅偏高0.1℃,其他地区为15.6~16.0℃。年内1、5、6、8至1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值,其中6、9~11月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以上,其余月份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中4月气温比常年低0.4~1.6℃。年极端最高气温,市区37.1℃,其他地区在34.1~36.0℃。全年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日数,市区有6天,比去年少14天,比常年平均少1天。沿海的浦东新区、南汇、奉贤没有出现高温,其他地区为1~4天。年极端最低气温,市区为-4.0℃,崇明最低为-6.4℃,其余地区为-4.2~-5.9℃。

1996年上海年降水总量961~1203毫米,青浦、市区比常年多8~10%,浦东新区、南汇、金山少8~13%,其他地区接近常年。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为内陆多,沿江沿海地区少。年内1、3、6、7、10月的降水比常年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其中尤以5月的降水最少,月降水量为解放以来历史同期的最少值。

6月3日入梅,7月16日出梅,入梅期比常年提早14天,出梅期则晚7天,梅雨期为44天。梅雨期总雨量在348~57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5~47%,雨日24~30天。梅雨量最多出现在市区(571.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9倍,创上海有气象记录124年来的最高值。

全年降水日数113~137天,青浦、嘉定比常年多3~4天,其他地区偏少2~18天。日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的大雨日数8~13天,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数1~4天。

年日照总时数在1645~2043小时,浦东新区、奉贤、崇明接近常年,其他地区比常年偏少109~443小时,其中闵行、嘉定年日照时数为近30多年来的最低值或次低值。年内2、4、9、12月光照充足,其他月份的日照时数均偏少,其中3、6、11月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50小时以上.

1995年上海气候公报

1995年上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时数正常。夏季雨量多而集中,暴雨出现次数比上年明显增加。初秋出现了异常持续高温天气,

秋旱较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4~16.7℃,除松江与常年平均值持平外,其他地区比常年偏高0.1~0.9℃。分布趋势大致呈环形,以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郊外

逐渐降低,市区高于郊区。最高值出现在龙华,为16.7℃,最低值为崇明15.4℃,其他地区在15.5~16.0℃。1~3、7~10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

偏高1℃左右,5月份气温正常,4、6、11、12月气温略低于常年。9月上旬上海地区旬平均气温28.4~30.1℃,比常年偏高3.4~4.5℃,多数地

区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市区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日数有7天,是历史上未有的。9月极端最高气温38.2℃,是上海有气象记录123年来

同期最高值。年内极端最高气温龙华(市区)为38.5℃,其他地区36.5~38.1℃,均出现在7月20日。全年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日数市

区有20天,比常年多13天,其他地区4~14天,其中以崇明为最少。年极端最低气温龙华为-3.4℃,松江最低,为-5.7℃,出现在2月5~6日。

年降水量951~1304毫米,闵行、浦东新区、南汇、龙华、松江比常年多11~17%,嘉定、崇明比常年少5~7%,其他地区接近常年。地区分布

为南多北少,市区最多,崇明最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这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年内降水量的变化是1、3、5、6~8、10

月份的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4、9、11、12月降水量偏少,尤其是9、11月的降水特别少,两个月的降水量仅是常年同期的1/10。

梅雨持续期为19天,与常年相近。6月20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期内的雨有14~16天,出现4次暴雨过程,梅雨期的降水量302~476毫米,

比常年偏多约1倍。

全年降水日数龙华109天,比常年少20天,其他地区94~120天,偏少14~36天。日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的大雨日数5~12天,日降水量在50毫

米以上的暴雨日数2~6天。

日照总时数1842~2261小时。龙华、浦东新区和奉贤比常年多105~180小时,闵行和嘉定偏少144~217小时,其他地区与常年相近。年内3、8

、11~12月光照充足,6月由于多持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日照时数仅为常年的64%。年无霜期241天。

房地产销售策划方案

房地产销售策划方案 一、前言 二、物业概述 三、目标购房群 四、营销阻碍及对策 五、形象定位 六、广告宣传 七、费用预算 八、专业精神和职业水准将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前言 一、太原楼市分析 个性化、形象化竞争日益激烈,将成为太原市地产发展的潮流。物业项目要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就必须把握时机,尽竭利用自身的个性资本和雄浑的势力,把自身打造成极富个性和口碑,拥有良好公众形象的楼盘。 二、项目物业概述(略) 三、项目物业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1、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位置优越:处于北城区的成熟社区之中心;徒步3分钟即可到达酒店、食府、剧院、商场、超市等社区设施一应俱全。交通便捷:公共交通比较便捷,有三趟公交线路途径本案2、区内康体、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 室外设施:活动广场、小区幼儿园、医院、购物广场、篮球场 室内设施:桑拿浴室、健身室、乒乓球室、桌球室、卡拉OK酒廊 3、小户型 2房2厅、3房2厅,面积68.79——106.92平方米之间的小户型,以及提供菜单式装修,对于事业有成、家庭结构简单、时尚、享受的目标购房群极具吸引力。 不足: 1、环境建设缺乏吸引性景观 环境建设缺乏吸引性景观,不利于引发目标购房群兴趣;不利于提升HS花园在公众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造成记忆;同时也不利于满足区内居民的荣誉感。(现代住宅不仅要满足居住的需要,还要满足居住者特殊的心理需求) 2、物业管理缺乏特色服务

物业管理方面未能根据目标购房群的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事业有成、时尚、享受)开展特色服务,使HS花园在服务方面缺乏了应有的个性和吸引力。 四、目标购房群 1、年龄在35——60岁之间经济富裕有投资意识或有习惯在北城生活的中老年人 家庭构成:1—3口、中老年夫妻或带一小孩、单身中老年2、年龄在28——45岁之间事业蒸蒸日上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时尚、享受在北城工作的管理者或小私营业主 家庭构成:1—3口、中青年夫妻或带一小孩、单身中青年 五、项目物业营销阻碍及对策 阻碍: 1、HS花园内朝向差、无景、背阴的单位难于销售。 2、区内商铺经营状况不景气,销售业绩不佳。 对策: 1、把区内朝向差、背阴、无景的单位作为特别单位重新命名炒作,作为特价单位适时限量发售。通过广告炒作、整体形象和价格之间的落差以及增值赠送来促进销售。 2、商铺经营不景气,销售业绩不佳,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区内人气不旺,二是HS花园离大型购物中心太近。

福建环境本底调查

环境放射性调查 (一)放射性水平调查 1.福建省天然放射性水平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环境天然辐射基准线,1984~1989年,福建省环保局组织力量对全省的陆地伽玛辐射、土壤、水体、大气氡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1984年,福建省环保局受国家环保局和省科委委托,在全省开展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伽玛辐射剂量水平调查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原野、道路、建筑物建筑室内的伽玛辐射水平。全省伽玛辐射就地测量的时间从1984年7月至1986年12月。在各地(市)环保监测站、省地质321队和防化兵大力配合下共测量1029个测点,行程达3万多公里,取得12862个有效数据,圆满完成了外场监测任务。监测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国家环保局《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的要求,采取按全省陆地面积均匀布设测点的方法,同时结合福建省人口密集情况和铀矿点等地质状况适当增设设点。 《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也是《福建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的组成部分。福建省环保局根据国家环保局1984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实施方案。1986年7月,按照《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又作了补充和修改。从1984年6月到1987年6月,历时3年,完成了全省土壤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工作,到1988年7月,完成了整个调查研究的数据处理和总结工作,首次对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放射性同位素在福建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都伴有一定的放射性废物排放,而水是转移这些废物的主要介质,因此,福建省各类水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可能性日益增大。为了掌握福建省各类水体放射性水平现状,反映省内沿海、沿江重要城市及工矿企业对水体放射性水平的影响,1984年福建省环保局接受了国家环保局下达的任务,开展了福建省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与研究的工作。历时4年多,采集江河、水库、井、泉、近海海域、自来水等各类水体样品128个,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U、Th、Ra-226、K-40的浓度,取得近2000个数据,为评价福建省放射性环境质量,进行放射性常规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福州市区大气中氡及其子体水平和剂量评价》是国家环保局下达的《福建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总课题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课时一天气、气温与降水(1)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课时一天气、气温与降水(1) 1.(20__湘西)下面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 ) A. 今天晴转多云 B. 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C. 撒哈拉沙漠终年少雨 D. 英国冬温夏暖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其突出特点是多变,故A项描述的是天气;选项B、C、D描述的是某地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气候. 2. (20__日照)天气与其引发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A )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含义及其诱发的自然灾害.图中的天气符号显示A是台风,容易产生洪涝灾害;B表示霜冻,带来冻害;C表示小雪,一般不会产生灾害;D表示多云,不会带来气象灾害. 3. (20__咸阳模拟)20__年1月15日,气象台预报__市白天到夜里有中雪,西北风3~4级,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B ) 4. (20__临沂模拟)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区域空气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提高的是( D ) A. 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B. 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 C. 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D. 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的防治.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大气中污染物颗粒的含量.私家车增加,燃油消耗增加,排放尾气增多,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20__厦门模拟)读漫画,完成5~6题. 5. 该漫画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D ) A. 水土流失 B. 城市热岛效应 C. 土地荒演化 D. 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读懂漫画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这些动物谈论的话题是气候变暖给它们带来的威胁. 6. 解决该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A.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B. 增加制冷设备使用 C. 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D. 增加化石燃料使用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 ㎡,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上海地区

房地产营销推广方案

XXXX营销推广案 XXXX营销策划部 2013年8月27日

XXXX营销推广案 一、推广目的 开拓XXX销售渠道,加快销售步伐,聚集人气,抢先占领市场。 二、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日—10月15日(活动时间可根据获取预售可证的时间调整) 三、推广手段—五大手段,聚集销售人气 1、产品主推,标签区域 目标:强力形象面世,集中发力宣传,吸引市场关注。 产品线聚合:主推百变小户型,吸引年轻低金群体,抢占打工族市场。新标签:“家·校园·生活+价值体系”模式。新理念打造竞争区隔,边价值点激活市场。 配套宣传:公交车体广告、户外平面广告、微信营销(见案一) 注:户外广告突出核心价值点(大学城、文化氛围、边环境),微信主推小户型。 广告语:文化飘香,意蕴流长,清新静怡绕学城,XXX为您提供的远远不止是住宅 2、拓展渠道、网状营销 (1)立体推广 形式:媒体投放形式多样化、定向化。户外广告、电视媒体、直投广告(百业)、小折页、网络(精彩普洱网)

投放时间:各促销活动营销节点。 原则:节奏推进+定向扩展 (2)VIP卡认筹(见案二) 目的:通过VIP卡的优惠式,锁住部分游离的意向客户,同时可作宣传媒介。 形式:VIP卡直接销售,每1000元,选房成交后,可享受VIP卡抵3000元房款的优惠;派发公司客户、关系客户、老客户等免费VIP 卡。根据不同时期制作不同优惠形式的卡,灵活配合销售。 3、跨界行动大联合 主题:“你买房,我送礼,五重好礼大放送” 目的:通过与其他客源相近的商家合作,有效扩充客源。 形式:凡成功购房者,皆可获得我公司的五重好礼。赠送樱雪厨卫、沁园净水器、星艺装饰、帆摄影优惠券,持券者可到相应商家获得相应优惠。 优惠式: 樱雪厨卫:正价橱柜7.8折优惠;正价电器8折优惠;特价橱柜8.8折优惠;特价电器8.8折优惠。 星艺装饰:包工不包料,人工费7.8折优惠。 沁园净水器: 帆摄影:具体优惠见优惠券。 宣传配合:公交车体广告、电视广告、宣传折页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 质条件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根据上海地矿徐剑斌等人在浦东、浦西5个100M深测温孔共12次实地地温测试记录进行统计研究,上海地区地下100M以浅层温度相对稳定,土壤平均温度约17℃左右,有利于热泵空调换热器工作。上海地区地温场示意图如图2所示。 1) 0~10M,温度在13.3~17.6℃,温度受气候影响,温度变化大,为变温带。由于气温对浅层地温的影响。测试地区变温层在0~10M,左右,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 2)10~20M,温度在17.1~17.6℃,温度基本不受气候影响,称之恒温带。 3)20~100M,温度在17.6~20.55℃,随深度增加而温度增加。 收集统计以往的地层温度资料分析,地下25℃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书3篇.doc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书3篇 在商业地产销售发展日益成熟的的今天,房地产营销策划在商业地产的销售与招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商铺要想卖得好,前期的营销策划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做到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书3篇,希望大家喜欢!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书一 前言 在商业地产销售发展日益成熟的的今天,房地产营销策划在商业地产的销售与招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商铺要想卖得好,前期的营销策划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做到位。 ××商业城项目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精品物业,将成为××市北区的新型休闲地产商业的经典作品。 ××商业城座落于××市城区北部的××广场旁,是××地产开发公司的新建项目。本项目占地7 000平方米,根据目前的建筑设计建议方案,项目由三层裙楼(含负一层)和两栋塔楼(分别高四层)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15 000余平方米,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1 500多平方米,商业裙楼建筑面积约8 500平方米,塔楼建筑面积约6 500余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 800万元。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本项目初步确定为现代化、多功能的休闲购物商城。根据这个初步设想,结合目前项目现状,本营销企业方案对本项目做了比较系统的市场定位及营销可操作性分析,从营销策划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整体形象包装、营销组织运行、市场推广、广告策略安排、销售促进等方面都做了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 一、项目营销总体策略 营销总体策略是仔细分析、科学划分并准确切入目标市场,通过全方位地运用营销策略,限度提升项目的附加价值,获取项目的利润,并全面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及项目形象。概括本项目的营销总体策略,可以简述为“五个一”,即树立一个新锐概念、倡导一个财富理念、提炼一个鲜明主题、启动一个前卫市场、酝酿一场热销风暴。 二、项目营销目标方针 根据本项目“五个一”的总体营销策略,拟订本项目的营销目标方针如下,作为本项目营销工作纲领的完善和充实。 1. 树立一个新锐概念:休闲式购物商业。 2. 倡导一个财富理念:创投性商业、休闲式购物、稳定性回报。 3. 提炼一个鲜明主题:产权式商铺、休闲式商业。

福建省环境综合

福建省环境综合 统计报表制度 (2018年统计年报) 福建省统计局制定 2019年3月 1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福建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2

福建省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5) (一)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5) (二)福建省水利厅 (15) (三)福建省住建厅 (17) (四)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25) (五)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7) (六)福建省卫健委 (28) (七)福建省交通厅 (29) (八)福建省林业局 (30) (九)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33) (十)福建省地震局 (36) (十一)福建省气象局 (37) 四、主要指标解释 (38) - 1 -

福建省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2 - 一、总说明 (一)为了全面反映我省环境的整体状况,搜集环境领域的综合统计资料,满足我省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制定环境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特制定本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制度属于地方统计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满足我省年度统计摘要、统计年鉴、环境发展状况统计的需要。各主管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定的计算方法、统计口径、综合范围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本制度涉及的内容包括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农村环境等方面。 (四)所有涉及小数点位数的指标,统一要求为:绝对数保留两位小数,相对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报送日期:2019年5月30日前。 (六)报送方式:以电子邮件和加盖公章的纸介质的方式报福建省统计局能源统计处,邮件地址:nyc_fj@https://www.360docs.net/doc/714733610.html,。 (七)联系方式:何祥伟,88014132 邮箱:4566926@https://www.360docs.net/doc/714733610.html,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中国防雾霾pm2.5口罩行业竞争格局与风险分析

中国防雾霾pm2.5口罩行业品牌竞争格局与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口罩产业品牌数量较多,具有影响力的口罩品牌企业很少。行业企业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前三企业品牌占有率不到20%。国内主要企业和品牌:九头鹰、3M、上海美科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宜舒,吉可,港凯)东莞市容鑫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容鑫)等。 中国口罩产业品牌竞争格局 2015年我国pm2.5口罩品牌排行榜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口罩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口罩相关概述、中国口罩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口罩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口罩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口罩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口罩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口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口罩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口罩行业成了多数商家眼中的“肥肉”。各行业的资本纷纷涌入该行业,特别是口罩行业暂无行业标准约束使其行业门槛降低。从资本雄厚的上市公司到漏洞重重的小作坊纷纷加入致使整个市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已经日趋明显。 最近,记者通过查询电商大数据淘宝指数发现,“雾霾”这个关键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 98.1%;“口罩”关键词关注热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50.9%;“防雾霾口罩”则下降了约39.6%。从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总体销量明显下降。除了个别几个知名品牌销售还不错以外,小卖家以及新上市的店铺销量不尽人意,销量一般从几十到几百个。同时价格也相差甚远,与去年同期相比,可更换滤芯的棉布口罩降价幅度是最大的,去年平均价格在29元左右,今年有的降到了15元左右;更有部分商家不计成本疯狂甩货,9.9元包邮,甚至还有5.9元包邮的。多项数据结果显示,口罩行业产品市场饱和度日趋明显,而行业产能过剩导致部分企业亏损在所难免。 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2014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14年,我国降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接近常年(630毫米),气温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2013年少,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轻,气候属于正常年景。 《公报》指出,2014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弱,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差。冬半年(1月~3月,10月~12月)我国中东部平均风速为1.9米/秒,较常年偏小5%,大气环境容量下降。京津冀地区与近10年同期相比,大气环境低容量日数(56天)偏多6%。10月,华北地区有效降水日数偏少50%,强通风日数偏少40%,大气环境容量比常年同期偏低10%。由于大气环境容量持续偏低,致使大气污染物不断聚集,造成霾天气多发。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很大。烟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发炎、疼痛;这些有害物质还能刺激人的气管、肺,使人咳嗽、气喘。空气污染对农作物、树木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使农作物、树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房地产营销策划书(完整版)

香格里拉地产广告策划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房产市场也从买家市场过度为了买家市场,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不能掌控主动权,所以以往那种坐等买家的局面已经被全完的扭转。随着房产领域竞争强度的不断加大,各开发商都将自己的眼光放在了顾客的需求上,现在谁能满足顾客最真实的去求,谁才将在房产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而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怎样吸引过来顾客,怎样将顾客的需求信息传达出去,这就需要房产广告的魅力了,在一定意义上说,广告就是各开发商的起跑线,谁能在起跑线上获得先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比竞争者提前成功了一步。 企业的广告活动原来只担负站在企业立场上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任务,成为企业推销观念的翻版.而策划观念的引入,则使市场和消费者受到了高度重视,市场分析、消费行为分析、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成为广告决策的前提,从而顺应了企业从推销导向向营销导向的变化. 在房地产行业,广告策划不仅要考虑地产开发项目的区域经济情况、而且要考虑地产开发项目周围的市场情况和区位情况.房地产策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策划子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缺一不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同时它的理念、创意、手段应着重表现为超前、预见性.在市场调研阶段,要预见到几年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市场情况;在投资分析阶段,要预知未来开发的成本、售价、资金流量的走向;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在小区规划、户型设计、建筑立面等方面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房产的各个环境都将离不开广告策划,它已经成为了房产开发的骨骼与血液。

目录摘要 一.市场状况分析 1.1宏观环境分析 1.2竞争环境分析 二.SWOT分析 2.1 优劣势分析 2.2 机会与威胁 三.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3.1 广告目标 3.2 目标市场选择 3.3 商品房市场定位 四.营销策略与战术营销组合4.1 广告诉求策略 4.2 广告表现策略 4.3 广告媒介策略 五.计划具体实施 5.1 时间安排 5.2 广告表现与发布

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v0.2

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概要设计 1.整体设计思想 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立足于福建省各种生态环境数据;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与生态及环保有关的海量数据;采用当前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等进行挖掘建模和机器学习建模,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隐藏于其后的规律或数据间的关系,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从而形成能实际应用于民生的新生数据;作为专家及政府的决策依据,辅助政府精细化决策,辅助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有出现的环保问题;并能解决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环保问题;从而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和百姓生活的福祉。 平台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智能化收集、智能化核算分析、智能化发布和智能化监管体系,这一平台体系可以把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全面、直观地展现给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同时环保部门可以重点关注核电站周边生态环境实况。通过可测量、可核查的生态环境数据,为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估、趋势预测、潜力分析、目标制定与跟踪,提供决策服务,进而实现对生

态环境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并为建设生态环境交易市场体系奠定基础。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所有的平台数据集中到统一的逻辑平面上来;平台以省、市、县分级别多视角展示生态环境实时信息,以全息,动 态的地图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给使用者。平台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领导能查看实时汇总信息,核辐射区大气实况;环保工作能查看各类精细报表与指标,并能搜索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展现方式有:电子大屏幕播放,WEB浏览, 手机APP访问等三种方式。 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平台运行后将建成以生态环境数据为中心的开放式数据中心,广泛收集来自气象,农林,海洋,交通,能源, 车联网等第三方数据,同时也给第三方输出数据并分享成果数据;为后续深度学习积累数据样本,将来平台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2.用户使用场景 环保领导 大屏查看全局实时信息情况,核核辐射区大气实况,查看汇总报表,指挥环境突发事件处理。 环保科学家 使用多级分析报告,生成各类分析结果,导入环保知识库,搜索各类数据。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学习目标:1.记住主要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台风、干旱、洪涝、寒潮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重难点) 一、旱灾 1.概念: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2.我国的干旱灾害 (1)特点: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2)时空分布 ①空间:四个旱灾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②时间: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明显。 二、台风 1.概念:指在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2.危害 3.中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 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海南、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三、洪涝灾害 1.概念 (1)洪灾:指大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2)涝灾:指因降水过多而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2.形成因素:大雨、融雪、凌汛、海啸和风暴潮等。 3.特点:危害范围广、损失重。 4.分布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2)地形因素:多发生在江河两岸,特别是河流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2)旱灾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3)华北春旱和长江流域伏旱成因相同。() (4)寒潮多发生于冬季。() (5)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侵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秋季 C.冬季D.全年 [提示](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 (2)×旱灾是危害我国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3)×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到易形成春旱;长江流域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4)×寒潮高峰期在春季和秋季。 (5)B[夏秋季节是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季节。] 2018年台风灾害损失偏重,中国气象局总结了2018年台风的三个特点,特点一:生成和登陆的台风多,2018年西太平洋生成29个台风,其中有11个台风登陆我国,数量惊人;第二个特点是登陆位置偏北:2018年夏季,台风安比、云雀和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非常少风;第三个特点是灾情比较重。 问题1(综合思维)台风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强风可以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暴雨可以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范文模板)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市场环境分析 (3) (一)整体概况 (3) (二)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 (4) (三)消费者分析 (9) 三、策划对象特性分析 (11) (一)项目概况 (11) (二)技术资料 (11) (三)地块资源 (12) (四)周边配套设施 (14) (五)交通配套状况 (16) 四、竞争状况分析 (17) (一)竞争楼盘基本情况 (17) (二)竞争楼盘分析 (20) 五、项目SWOT分析 (22) 六、目标 (24) (一)销售目标 (24) (二)财务目标 (24) 七、项目定位 (25) (一)客户定位 (25) (二)产品定位 (30) (三)价格定位 (31) (四)形象定位 (37) 八、项目营销策略 (40) 附件

一.概述 本房地产项目位于XXXX,处在XXXX辐射范围内,靠近市政府所在地,以主推50—90平米的小户型的楼盘。以“竹”和“玉”为主题,力求使项目 本身特色明显,争取在当前市场上建筑形式近似的环境下,打造“台地”生 活方式,引领白领时尚生活。本营销策划方案针对目标客户群体特性,考虑 实际生活水平,结合XX本土文化,意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开发商及楼盘形象,顺利实现项目的整合推广,达到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双赢。 二.市场环境分析 (一)整体概况 1、地理人文环境 XX,地处XX省北部。它北近长江,同XX省石首县抵界;东北部濒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本省岳阳市毗邻;西和西南部是连绵千里的雪峰山,与 常德市、怀化市接壤;东距省会长沙市70公里,与长株潭经济共同体相连;南连湘中腹地娄底市。全市辖桃江、安化、南县三个县,沅江一个县级市和 一个大通湖区,中心城区涵括赫山、资阳、朝阳三个区。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 5.83%,总人口467.66万,中心城区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51万。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北半部 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农产品资源、矿产品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当今我省“3+5”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和环洞庭湖经济圈的重要城市。 2、经济环境 XX资源富饶,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黑茶之乡、中国麻业名城的称号, 也被称为银城,市区设赫山、资阳、朝阳三个区,含有桃江、安化、南县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日期】2014.10.15 【实施日期】2014.10.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2014年失效文件的通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 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的通知 (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各设区市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林业局、水利局、海洋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环境与国土局、交通与建设局: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有关“研究制

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经研究,现将《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实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水利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4年10月15日 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 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有关“研究制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缩短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经研究,现就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提出如下试行方案。 一、试行内容 (一)企业投资项目部分前置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审查审批(以下简称“部分并联”)落实《意见》要求,省发改委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由项目单位报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