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М-21+122mm火箭弹

合集下载

第11章 火箭弹

第11章 火箭弹

转稳定)两种。尾翼式是靠尾翼装置使空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压力中心)后移到
全担质心之后,形成足够的稳定力矩来保证飞行稳定的。涡轮式是靠弹体高速旋 转产生的陀螺效应保证飞行稳定的。

13
§2 涡轮式火箭弹
涡轮式火箭弹是靠自身的高速旋转获得飞行稳定性的。在火箭弹的长度受到 限制时采用这种结构。优点是火箭弹的高速旋转能减小推力偏心的不良影响,可 提高密集度,弹长较短,勤务处理方便。缺点是弹长受到限制,一般弹长不超过 7~8倍弹径,在保证战斗部威力的条件下限制发动机的长度,难以增加射程。
14
2.1 1963年式130mm杀伤爆破火箭弹概述
三、性能
火箭炮以NJ230型越野汽车为底盘,该炮火力突然、猛烈。安装于汽车上,机 动性好,方向射界,高低射界(较大),使用比较方便。 四、发展 1963年式130mm火箭弹由19管的130mm火箭炮发射,在9.5~11.5s内可发射出 19发弹。
20
2.2 130mm火箭弹结构与作用
由于燃烧室要承受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一般都用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定 心部的基本作用与炮弹的一样,另外还起到以下作用: a)补偿燃烧室内表面加工螺纹引起的强度削弱; b)使定心部加工精度和光洁度较其它部分要高,有利于火箭弹和定向器之间的 配合,减小火箭弹与定向器之间在发射时所产生的动力负荷,减小起始扰动; c)通过定心部和定向器接触形成点火线路中的导电通路。 ②推进剂——发动机产生推力的能源。因此火箭推进剂能量的高低,装药量的 多少,直接影响到火箭弹的射程。为了提高射程,应选用高能量的推进剂,在保
17
2.2 130mm火箭弹结构与作用
①战斗部壳体 外形采用圆弧曲线做母线,其目的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以提高初速。由于 涡轮式火箭弹的长度受到稳定性的限制,其战斗部长径比不大。其壳体材料采用 60 炮弹钢,壳体经热冲后收口而成,壳体底部最小厚度为13.5mm。战斗部壳 体的作用是:在平时贮存炸药装药,战时在炸药爆炸后,形成大量的杀伤元素, 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破坏各种武器装备。

不惑的“老兵”——苏联/俄罗斯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不惑的“老兵”——苏联/俄罗斯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不惑的“老兵”——苏联/俄罗斯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7期★季伏枥半老不新的轻型自行榴弹炮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是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并装备的122毫米级的自行榴弹炮。

现在看来,只能算是一种半老不新的轻型自行榴弹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苏联军方认为,在陆军武器装备方面,“发展重型自行火炮不如发展坦克”。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示下,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末期这20年期间,苏联基本上没有发展用于野战支援的自行火炮。

到了70年代初期,苏联军方认识到,尽管在陆战中坦克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重型自行火炮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了一项庞大的“炮兵现代化计划”。

于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苏联一下子研制成功7种新型的自行火炮及其他多种新型炮兵武器。

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便是在这种背景下研制成功的两种自行榴弹炮之一(另一种是2S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

2S1自行榴弹炮用来取代D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主要用于歼灭和压制敌方野战掩体工事内的有生力量和火器,破坏敌人的野战防御工事和铁丝网等,并能与敌炮兵、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

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除了装备苏军及华约国家的军队外.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军队也有装备。

除了苏联生产的2S1自行榴弹炮外,波兰和保加利亚也生产过2S1,三国的总生产量在10 000辆以上。

2S1自行榴弹炮的改进型只有2SIM1型一种,主要改进之处是改进了火控系统,并可以发射激光制导炮弹,但生产量并不大。

这种激光制导炮弹称为“基特洛夫”2型,在前方观察班的指引下,可以使炮弹的命中概率提高到80%~90%。

2S1自行榴弹炮的研制过程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10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并存时期”。

而122毫米级的,处于105毫米级的延长线上。

红色战神:前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

红色战神:前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

红色战神:前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2011-02-22 13:39:04 来源: 现代兵器(北京)/11/0222/13/6TGIDTME0001123L.html 核心提示:在二战苏联红军装备的诸多火炮中,M-30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口径曲射火炮的主力。

该炮为苏军师属榴弹炮,同时也装备炮兵师作为预备炮兵集中使用,甚至德军和芬兰军队也曾留用了不少缴获的M-30榴弹炮。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全貌,M-30榴弹炮采用普通单筒身管,无炮口制退器,混合式摇架、复进机和制退机分布身管上下方。

M-30榴弹炮采用螺式炮闩,向右后方扳动白色手柄,炮闩闩体先以自身轴线为轴旋转90°,然后随锁扉一起朝右后方转动打开炮闩。

锁扉上横向的杠杆即为拉火机,连接拉火绳后拉动就能击发火炮。

斯大林曾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

”在二战陆地战场上,炮兵是除了航空兵之外拥有火力最强大的。

因此,苏联军队一直对炮兵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苏军的“大炮兵主义”众所周知。

二战时期,在苏联红军引以为豪的大纵深战术中炮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苏军每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以预备炮兵火力的急袭开始的。

在这一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诸多火炮中,M-30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口径曲射火炮的主力。

该炮为苏军师属榴弹炮,同时也装备炮兵师作为预备炮兵集中使用,甚至德军和芬兰军队也曾留用了不少缴获的M-30榴弹炮。

今天我们就从这种火炮开始讲起。

设计研发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红军高层打算研制一种新型师属榴弹炮用以代替帝俄时代的M1909和M1910式122毫米榴弹炮。

尽管后两者分别在1937年和1930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进,但还是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榴弹炮的任务就落到了苏军火炮设计部门身上。

第一个拿出的样炮是KB-2设计局在德国工程师协助下设计的M1934式122毫米榴弹炮。

此炮身管长度为23倍口径,最大仰角50°,水平方向射角7°。

BM-21式火箭炮

BM-21式火箭炮
武 器系列
BM-21六轮火箭炮
攻击力超强的bm-21式火箭炮
BM-21式火箭炮
• BM-21式火箭炮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122毫米40管自行火 箭炮。该炮1964年开始装备陆军炮兵部队。现摩托化步兵 师和坦克师属炮兵团均编有一个БМ-21式火箭炮营,装备 该炮24门。主要用来摧毁敌战术核武器,与敌炮兵作斗争, 加强团炮兵群火力。它通常配置在已方前沿后2-6公里的 范围内,压制纵深为14-18公里。 • BM-21式火箭炮于1964年以前装备苏军。除苏联外,阿 尔及利亚、保加利亚、古巴、埃及、埃塞俄比亚、匈牙利、 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墨西哥、尼加拉瓜、波兰、叙利 亚、越南等国陆军也都装备有这种火箭炮。
结构特点
BM-21式火箭炮由导向管、 摇架、高低机、方向机、 平衡机、瞄准装置和车体 等部分组成,导向管分4层 排列,每层10管。火箭炮 全营齐射能发射720枚火 箭弹或化学弹,总重量 48000千克,超过美国陆 军师全部常规火炮一次齐 射量。
基 本 数 据
• • • •18-20秒 行军状态长7350毫米 涉水深1米 行程405公里 最大速度690米/秒
俄军在俄国内的车臣冲突中,大 量使用这种火箭炮轰击叛军据点, 封锁道路,是俄军火力突击的重 要力量。

利比亚反对派MB-21火箭炮
利比亚反对派MB-21火箭炮
俄陆军BM-21火 箭炮 平原齐射
车臣战争中使用的MB-21火箭炮
伊拉克陆军装备的BM-21火箭炮
秘鲁陆军BM21火箭炮连
秘鲁陆军BM-21火箭炮连
最大射程11-20.38公里 方向射界240度 高2850毫米 宽2690毫米
通过垂直障碍高650毫米 长火箭弹重77千克 短火箭弹重45.8千克

肆虐珍宝岛的“秘密武器”——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征战五十年(上)

肆虐珍宝岛的“秘密武器”——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征战五十年(上)

肆虐珍宝岛的“秘密武器”——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征战五十年(上)作者:田聿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7期田聿"刺耳的'咻咻'声持续了十分钟,一切又归于平静。

"这是苏联远东军区第135摩步师独立火箭炮营中尉瓦西里·乌斯季诺夫在1969年3月15日日记里的一段话,他刚刚参加了中苏边境东段珍宝岛武装冲突,他所说的"咻咻"声就来自著名的BM-21"冰雹"齐射火箭炮,这是它首次参加实战。

自那以后,这种其貌不扬的面压制武器便走南闯北,成为各国师旅属炮兵的骨干。

据英国《简氏防务指南》统计,"冰雹"及其改进型火箭炮已为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即便在老东家俄罗斯仍部署和封存了超过3 000门,堪称久盛不衰。

从"喀秋莎"走来伟大卫国战争让苏联红军尝到火箭炮对付有生力量甚至装甲集群的强大威力,经典的"喀秋莎""安德柳莎"火箭炮让数以百计的法西斯师团土崩瓦解,但它们也有难以克服的先天毛病,那就是射程近、命中精度低。

1946年5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第1017-419号决议,确定在农业机械部系统内成立火药火箭弹科研所(后更名为第1科研所)和一个设计局,外加一个科研靶场,三者的前身分别为弹药人民委员会国家第1中央设计局、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第1科研所第2分院和索夫里诺靶场。

从1946年底开始,火药火箭弹科研所在A.V·萨哈尼茨基领导下,将目标确定在提高射程方面,计划研发一种射程在20~25千米范围内的新型火箭弹,这将是当年BM-13火箭炮所用的M-13DD火箭弹射程的两倍。

按照红军炮兵总局的技术要求,通过与M-13DD火箭弹的分析对比,萨哈尼茨基绘制出自己的火箭弹设计蓝图,并通过炮兵总局的审核。

新火箭弹被命名为DRSP-1(意为"一号远程打击火药火箭弹"),而发射该弹的火箭炮系统则被命名为"风暴"1(又称"043工程")。

2019年中国舰载火箭炮发展历程.doc

2019年中国舰载火箭炮发展历程.doc

中国海军舰载火箭炮发展历程编者按:作为登陆作战中打击敌滩头目标及火力覆盖的佼佼者,舰载火箭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为军事爱好者根据己公开资料所写,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本刊证实或赞同其观点,仗供读者参考。

说起舰载火箭炮的发展就必须将其和火箭炮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说,最早投入使用的舰载火箭炮是美国海军在二战冲绳岛战役中在LSM火力支援船上采用轨道发射器的火箭炮,其只是一个固定的轨道,不能旋转,也不能调节俯仰。

发射的时候必须将船开到一个合适的距离上,并将船头指向目标。

虽然其在冲绳岛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射程近、精度低等诸多问题。

20世纪50年代,火炮及火箭炮武器取得了大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性能比较优异的火箭炮,但是这一时期美苏等主要军事集团对抗的重点在欧洲,对于两栖登陆作战的要求并不迫切,而且这些国家进行火力支援的手段相对较多,所以这一时期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并没有发展舰载火箭炮。

BM-21式122毫米火箭炮的出现是火箭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射程、杀伤威力和精度都较以前的火箭炮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促进了世界各国火箭炮技术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基于本国火箭炮的基础上发展了多个型号的舰载火箭炮。

比如苏联在BM-21基础上改进的舰载火箭炮,并将其装备在"伊万.罗戈夫"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和"蟾蜍"级坦克登陆舰上。

舰载火箭炮在技术上不能等同于普通火箭炮。

普通火箭炮在发射的时候,用助锄或其他手段固定,发射管可以近似地认为处在一个刚性平台上,影响火箭弹精度的除了火箭弹本身的因素外,只有发射装置震动带来的误差。

而在军舰上发射时,由于发射平台本身在海浪的作用下会产生摇摆和位移,并且火箭炮发射的后坐力会增大这种趋势,所以影响精度的因素除了包括陆基火箭炮的两个因素外,还有军舰本身摇摆和位移带来的误差和舰载火箭炮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

为了尽量减小后两者对火箭炮发射带来的影响,舰载火箭炮通常将其发射管装在一个带双向稳定系统的平台上。

火箭筒

火箭筒
火箭筒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还装备了大威力的89毫米M20型火箭筒,它采用铝合金发射筒,有效射程 110米,垂直破甲厚度280毫米。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破甲技术、发射 推进技术、高燃速推进剂和新材料的发展,各国研制装备了许多新型火箭筒。如美国的M72,中国的70式,苏联 的ПГ-18等火箭型火箭筒,武器系统重量都在7千克以下,垂直破甲厚度280~31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 150米。苏联、瑞典、联邦德国等还在无坐力炮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应用火箭增程技术研制出了ПГ-7、M2-550 卡尔·古斯塔夫、PZF44“长矛”等型号的火箭筒。该类火箭筒系统重量9~18千克,垂直破甲厚度300~400毫米, 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300~700米。
第二代
形成于60年代。60年代是反坦克火箭筒篷勃发展的时期,各国装备了30多种型号的火箭筒,如美国的M72式, 苏联的RPG-7等。其中,苏联于1962年开始装备的RPG-7型火箭筒,是世界上第一种无坐力和火箭增程结合型火 箭筒,这种火箭筒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以色列军队损失的近1000辆坦克,有25%就是被RPG- 7型火箭筒击毁的。
第三代
发展于80年代。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第二代反坦克火箭筒纷纷加以改进,出现了第三代反坦克火箭筒。
组成部分
火箭筒由发射筒和火箭弹两部分组成,发射筒上装有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射击时,火箭弹飞行,火箭弹后部 多半装有稳定尾翼,弹头多为穿甲弹或破甲弹。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为100─400米。
聚能效应
采用遥感自控技术开发智能火箭筒
法国研制的阿帕杰克斯自主式反坦克武器,是阿皮拉斯112mm火箭筒与探测/火控系统的综合体。它能识别目 标类型,能自动搜寻、捕捉和摧毁目标,预计2000年左右装备部队。

БМ-21+122mm火箭弹

БМ-21+122mm火箭弹

原理简介俄罗斯M-21 122mm火箭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7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火箭武器。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武器系统之一。

除了军事装备非常发达的国家外,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截止1999年1月,全世界已经有80多个国家购买并装备了俄罗斯研制的M-21 122mm 火箭系统。

发动机结构设计特点1)俄罗斯M-21火箭弹总体结构特点(1)在战斗部上增加了一个阻力环,打击近距离目标时在战斗部与引信之间肩上阻力环,并采用加大的射角发射火箭弹,可减少距离散布。

(2)火箭发动机采用多喷管,有助于减少推力偏心。

(3)发动机内由两节火药装药径向固定,有助于减少燃气流偏心,有助于减少方向散布。

(4)采用管式螺旋定向发射方案,在弹上设置导向钮和弧形折叠尾翼,使得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低速旋转并保持一定转速,有利于克服推力偏心和气动偏心减少方向散布。

(5)首次采用了单孔管状药两节式装药设计方法,使得燃烧室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火药装药量有较大提高,并且使得燃烧室容易加工。

(6)首次采用大长细比方案,使得武器的使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而收到了世界各国武器研制者的重视。

发动机的结构分析:(1)战斗部结构分析(2)发动机结构分析该发动机由前燃烧室、后燃烧室、前装药、后装药、中间挡药板、后挡药板、前支架和后支架、导电盖及喷管组合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在发动机外表面设置了前中后三个定心部。

在后定心部上装有一个直径为10mm,高为8mm的导向钮。

该火箭发动机前燃烧室是带底的,而后燃烧室是两端开口的圆筒。

前燃烧室的后端,后燃烧室的前端,均车制了细牙螺纹,而且在螺纹处均设有圆柱定位面。

前后燃烧室的厚度是不同的。

前燃烧室壁厚为3.2mm,后燃烧室壁厚为3.75mm,在燃烧室内壁处均涂有0.1mm~0.3mm的隔热涂层。

燃烧室材料为低碳合金钢14MnNi。

燃烧室的总长度约为弹径的16倍,绝对长度接近2m。

M-21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肆虐珍宝岛的“秘密武器”——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征战五十年(下)

肆虐珍宝岛的“秘密武器”——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征战五十年(下)

典型战车TANK从基本型到单兵型统称为9K51火力支援系统的 BM-21齐射火箭炮主要由发射装 置、122毫米口径非制导火箭弹、火控系统和运输-载弹卡车组成。

为处理射击数据,每个火箭炮排 (3门制)还装备一辆1V110 “白枠 树”指挥车,该车采用“嗅斯” 66 卡车底盘。

BM-21 —般配备在师属 炮兵团下,每团最少要有一个火箭 炮连,配备6门。

BM-21火箭炮的 运输-载弹车和发射车一样,主要 采用“乌拉尔”375D卡车底盘,也有少量采用“吉尔”131卡车底 盘,每辆运输-载弹车上部安装有 专门的架子,上面放置40枚备用火 箭弹。

火箭炮排的任务就是毁伤前沿阵地和纵深地区内暴露或隐蔽的敌有生力量及作战装备,如火炮阵地和部队集结地域上的目标。

在防御作战中,BM-21火箭炮将用于制造火力障碍、迟滞敌人机动等。

火箭炮的发射装置主要由卡车和火炮部分组成,火炮部分包括4()根定向发射管、安装定向管的基座、气动与电动升降与旋转动力装置、瞄准仪和无线电设备。

定向管长3米,直径为122.4毫米。

为增加火箭弹旋转速度,定向管内壁刻有“门”型螺旋凹槽,火箭弹体上的引导栓就在这些凹槽中滑行。

定向管分为4排,每排10根,40根定向管与固定装置一起安装在牢固的焊接摇架上。

摇架利用两个半轴固定在基座上,可使其左右旋转和上下俯仰。

为便于旋转,基座上有两个扭力装置,主要由带扭力的钢板组构成,钢板组的一端固定在摇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

基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从外面看像一个多面体铁箱,基座上安装有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制动机械和部分气动设备,而基座及其上面的各种部件组成了火箭炮发射装置的旋转系统。

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可使定向管组在垂直平面上俯仰〇~ 55度,水平方向上可以旋转172度,即左旋102度,右旋7»度,右旋受限的原因在于右面安装了一个瞄准仪。

驱动导引机械主要靠电力驱动方式,也可以使用手动方式,分为升降机械和旋转机械。

弹药系统分析论文

弹药系统分析论文

弹药系统分析论文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火箭弹弹药系统分析摘要:火箭弹靠推进的非制导。

主要用于杀伤、压制敌方有生力量,破坏工事及武器装备等。

按对目标的毁伤作用分为杀伤、爆破、破甲、碎甲、燃烧等火箭弹;按飞行稳定方式分为式火箭弹和式火箭弹。

火箭弹通常由战斗部、和稳定装置3部分组成。

战斗部包括、火箭弹壳体、或其他装填物。

火箭发动机包括点火系统、推进剂、燃烧室、喷管等。

尾翼式火箭弹靠尾翼保持飞行稳定;涡轮式火箭弹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弹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保持飞行稳定。

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有、、火箭发射架和火箭发射车等。

由于火箭弹带有自推动力装置,其发射装置受力小,故可多管(轨)联装发射。

关键字:火箭弹弹药系统分析一、火箭弹的发展简况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

据史料记载,公元969年(宋开宝元年)冯义升和岳义方两人发明了火箭并试验成功。

公元1161年宋军就有了初期的火箭武器—“霹雳炮”,并应用于军事。

大约于13~14世纪中国的火药及火箭技术传入阿拉伯国家,以后又传入欧洲。

19世纪初,英国人W康格里夫研制了射程为2.5km 的火箭弹。

20世纪20~40年代,德国、美国、前苏联等国都研制并发展了各自的火箭武器,其中,前苏联制造的БМ—13式火箭炮,可联装16发132mm口径的尾翼式火箭弹,最大射程达8.5k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俗称“卡秋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先后研制成了M-14、M-21、M-24和夫劳克火箭弹及其火箭炮,至20世纪70~80年代先后研制了220mm多管炮与300mm多管火箭炮及火箭弹,其中300mm火箭弹最大射程已达到70km。

美国沃特公司研制生产的M270式多管火箭炮系统,于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

M270式多管火箭弹系统是一种全天候、间瞄、面积射击武器,能对敌纵深的集群目标和面积目标实施突然的密集火力袭击,具有很高的火力密度,其战斗部采用双用途子弹子母战斗部。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摘要火箭弹的口径有多种,既有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其战斗部也有多种战斗部类型,包括杀伤战斗部,杀爆战斗部等,其射程也有不同的射程,近程、中程和远程。

本文是参考现有122毫米火箭弹,中口径火箭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122毫米40公里火箭弹,以达到弹径122毫米,总长不超过3米,战斗部质量大于25公斤的战术要求。

本文首先遍观当今现有的火箭弹,即当今火箭武器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本次设计任务要求,先总体方案的设计,再进行火箭弹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然后装配,校核,以达到相应的战术指标。

30055关键词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校核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Title The Design of 122mm Rocket Bomb 40 kilometers AbstractThere are a variety of calibers of the Rocket Bomb, small, medium and large caliber. Also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Rocket Bomb warheads, including fragmentation damaging warhead and blast-fragmentation warhea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rocket bomb has different of the firing range,including short range, intermediate range, extending range.Based on the existing of the 122mm Rocket Bomb and the medium caliber Rocket Bomb,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kilometers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extending range is 40kilometers, and the total length is no more than 3m, the minimum weight of the warhead is 25 kilogram.Throughout the existing rocket bomb, and tendency of the rocket weapons,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kilometers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tactical requirements. First, the overall project is made, the components of rocket bombs designed and assembled, checked.源自Keywords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 kilometers design verification目次1 引言 11.1 火箭弹的发展及特点 11.2 当今的火箭弹 21.3 火箭弹发展趋势 22 122毫米40km火箭弹总体设计 42.1 本次设计任务指标 42.2 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和论证 43 122毫米40km火箭弹发动机装药设计 73.1 122毫米40km火箭弹的推进剂型号的选择与装药药型的设计 73.2 122毫米40km火箭弹圆角星形星孔药的装药设计 84 122毫米40km火箭弹射程相关参量预定 144.1 固定射程法 145 122毫米40km火箭弹的战斗部 185.1 战斗部壳体设计 186 122毫米40km火箭发动机的机构设计 246.1 燃烧室的设计 246.2 喷管设计 266.3 点火装置 317 122毫米火箭弹稳定装置的设计 338 外弹道计算 368.1 外弹道计算 369 内弹道计算 429.1 内弹道计算 4210 强度校核 4510.1 燃烧室壳体材料校核 4510.2 螺纹连接强度校核 46结论 47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A 122毫米40km火箭弹二维图 51 源自附录B 火箭弹三维图 561 引言1.1 火箭弹的发展及特点1.1.1 火箭弹的概述 :火箭弹是靠自身携带的燃料在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动力推进下投掷弹头,它主要靠火箭弹发射器或火箭炮发射,它主要用于压制、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或其他设施。

某型122mm火箭弹“四性”分析与监控

某型122mm火箭弹“四性”分析与监控

通 用弹 药 的安 全性 、作用 可 靠性 、储 存性 和 配套性 ( 以下 简称 “ 四性 ” 是 弹 药 的关 键质 量 特性 ,是弹 )
药 质 量工 作 的重 点.长期 以 来 ,通 用弹 药 在“ 四性 ” 面 出现 过 大 量质 量 问题 ,给 装备 建设 、部 队官 兵生 方 命 安全 带来 了严 重危 害 .1 9 9 5年 全军 装备 质量 展 示 中 , 种 部送 展 出 9个 项 目,有 1 兵 - 项 目是通 用弹 5个
维普资讯
( 第8 总 4期 )
某型 12 2 mm 火 箭 弹“ 四性 ” 析 与 监 控 ( 分 文
健等 )
统 失 效 的各种 因 素进行 分 析 , 定 失效 原 因的各 种组 合 ,找 出影 响“ 确 四性 ” 的一 系列 因 素 ,或通 过 对 系统 各 组 成单 元潜 在失 效模 式 及其 对 功 能 的影 响进 行严 酷度 和概 率等 级 分析 ,得 出危 害 度.在此 基础 I, 二 对
文 章编 号 : 0 65 3 (0 2 0— 2 80 1 0— 4 1 20 )40 4 —5
某 型 1 2mm 火 箭 弹 “ 2 四性 " 析 与监 控 分
文 健 ,王 军 波 , 志 明 ,刘 丽 荣 刘
( 械工 程 学 院 弹 药 工 程 系 , 北 石 家 庄 0 0 0 ) 军 河 5 0 3 摘 要 : 目的 针 对 军 事 代 表 工 作 的 实 际 .以 12mm 火 箭 弹 为 例 , 行 了 “ 2 进 四性 ” 安 全 性 、作 用 可 靠性 、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 3卷 第 4期
( 第 8 期) 总 4
・ 华

二战德国火箭炮

二战德国火箭炮

一战后德国热衷火箭炮的研究中国人发明的火箭武器经波斯人传到欧洲,在19世纪欧洲各列强的战争中得到成功运用。

德国现代火箭的先驱赫曼奥伯泽和戈达得M1910年就开始进行火箭的基础研究。

一战后,德国尽管经历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但些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火箭的执着。

1925年,奥伯泽和戈达得继续固态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兹冯欧佩尔把火箭技术用在他的“欧宝”汽车上;1929年,火箭助推的飞机开始试飞;1931年,温克勒发明了液态火箭,更是把德国的火箭技术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

当然,对由于战败受《凡尔塞条约》限制的德国国防军来说,发展用火箭为推力的投射武器,能避开对德国研制生产包括常规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所做的严格限制;经历过1915年4月22日化学毒气战的旧帝国军人,也感觉有必要发展一种反应迅速、大口径、远射程的投射武器用于未来的化学战。

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拉帕洛协定下,秘密地交换和是享了双方在火箭领域的资源。

图1:在具有军事革命思想的德国国防军军官的眼中,火箭具备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短时间内可向敌方阵地投掷大量的大口径弹药,射击后能迅速地由车辆牵引离开阵地的优点。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身管火炮相比,真射程近、弹道不稳定、命中精度差,发射时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受到敌方反制,这便得火箭炮在德国军备重整中处于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从1929年开始,德国国防军武器发展部在炮兵专家贝克博士的领导下,开始研制以火箭为动力的武器,这标志着德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国家6~10年。

在库美多夫炮兵靶场火箭研究站,两位日后对世界火箭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年青尉官沃尔特多姆贝格印和冯布劳恩开始了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一开始,德国人决定采用旋转来控制火箭飞行稳定,而不是像苏联人那样通过火箭尾翼采实现。

其实英国和瑞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研制过旋转稳定的火箭弹,但都不太成功,主要问题是误差太大。

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弹弹径110毫米,编号为“110毫米特种火箭”(Wa.Prf.11),重15千克,发射管采用长3250毫米的长方形框架,用电点火器点火,最大射程4500米。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述评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述评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963年,前苏联彼得洛夫设计局在M-1938式122mm 榴弹炮基础上设计,由第 9兵工厂生产,开始装备部队,称为2A18榴弹炮,外销编号为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苏军摩步师和空降师装备了该型122毫米榴弹炮,用以替代使用多年而装备数量又多的M-30式(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陆军每个摩托化步兵师装备 72 门,坦克师装备 36 门,与老式榴弹炮相比,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不同:增大了药室容积。

加长了身管,因而提高了初速,增大了射程(由11.8千米增大到15.3千米);由螺式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炮闩,提高了射速(由5-6发/分提高到6-8发/分)。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在设计上极具特色:高低射界为 -7至+70度,平射完全没有问题;方向射界更是达到了360度。

此外,D-30榴弹炮采用的三脚式大架结构和炮口制退器让其设计稳定性好,射击精度较高。

该炮最大射程15.4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弹时能够达到21千米。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重量轻、射程远、射界佳等优点不仅使其受到苏联军队的热烈欢迎,还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主要用于破坏野战工事,摧毁武器发射阵地,开辟敌区通路,杀伤有生力量。

众多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购买装备了此炮。

由于其技术门槛不高且价格低廉,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国家在大量装备的同时,还仿制和改进了此炮。

在多次局部战争中,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大量装备使用了该榴弹炮。

由于对其性能极为满意,伊朗和伊拉克均仿制了此炮。

而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多次将此炮设置在山峰的反斜面,对山谷中路过的阿富汗游击队及其运输毛驴队进行伏击。

自2001年打响阿富汗战争后,尽力扶持阿富汗国民军就成为美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一些有使用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经验的美国盟国要么援助火炮,要么提供火炮操作辅导。

从HIMARS火箭炮系统看我国的CM501G系统

从HIMARS火箭炮系统看我国的CM501G系统

从HIMARS火箭炮系统看我国的CM501G系统1. M142型自行火箭炮:HIMARS系统美国的HIMARS“海马斯”自行火箭炮于2002年结束工程研制,有3门样炮编入第18空降军属炮兵旅,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试用。

该炮于2006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主要担负为早期进入战区的应急作战部队以及轻型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

MLRS弹药系列的未来发展计划是提供先进能力、减少后勤支援并进行精确打击,旨在使部队能够攻击并摧毁火炮、防空阵地、卡车、轻型装甲车和人员输送车,以及支援部队和支援阵地。

发射完毕后,HIMARS能够在敌军锁定发射位置之前快速撤离。

HIMARS已经通过伊拉克战争和复杂作战试验的检验,可使用C-130运输机空运,能够发射现有的和新型精确弹药,而且还可以满足未来部队系统的各种需求。

HIMARS适于使用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MLRS)火箭弹,含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和制导型多管火箭炮系统火箭弹。

采用M26火箭射程32~45公里;采用增程制导火箭GMLRS,射程70公里;采用Block1导弹射程165公里;采用Block1A导弹射程300公里。

2. 高度的战略战术机动性和灵活使用能力该炮以5吨中型战术卡车为底盘并减少了一半的携弹量,因此重量大大减轻,公路行驶速度大大提高,并降低了生产、使用与维修保养费用。

装有一个六联装火箭发射箱的“海马斯”全重10.9吨,与携有12枚火箭弹的M270多管火箭炮(20吨)相比,重量减轻近一半。

同样运输一个连,前者只需后者不到30%的运力。

“海马斯”可用C-130运输机空运,并在运输机着陆后的l5分钟内即可作好作战准备。

该炮的射速为l发/8秒,再装填时间不超过8分钟。

另外,与M270火箭炮相比,“海马斯”占领和撤出阵地费时较少,可以实现“打了就跑”的目标。

以发射M26式双用途子母弹计算,一个9门制的高机动性火箭炮连一次齐射的威力相当于一个18门制的155毫米榴弹炮营发射双用途子母弹(72颗子弹药)27次齐射的威力。

63式107mm火箭炮性能分析

63式107mm火箭炮性能分析

姓名:侯睿学号:0901410412 成绩63式107mm火箭炮性能分析中国63式107毫米火箭炮看起来有些简陋,粘上泥土后竟然分不清是兵器还是农具,和高科技、数字化更沾不上边。

尽管它其貌不扬,但在服役的40年中,却屡屡创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至今,使用它的武装力量遍布世界各地。

通常,人们将AK-47突击步枪,RPG-7火箭筒和107火箭炮并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种常规武器。

尽管美军心理战部门通过媒体大肆宣传这三种武器是"低技术、低价格、低素质人员使用"的三低武器,但在越战和伊战中,这些装备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战术上讲,AK-47、RPG-7和107火箭炮各有分工。

对于300米以外的目标,只有107火箭炮一种简单实用,廉价可靠的武器。

在战场上和107火箭炮交过手的美军一线官兵普遍对这种外形简陋的东方火箭炮心怀敬畏。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非常注意收缴这三种武器。

中国研制火箭炮比前苏联晚得多,但却比西方预计的要早。

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开始研制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后转五二工厂继续研制。

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天,该炮在北京卢沟桥地区进行了汇报射击表演,朱德总司令大加称赞。

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公里。

由于后来中国军队统一采用苏制装备,也就是所谓的"制式化",该野战火箭炮没有列入装备序列而转交越军,但它毕竟使中国火箭炮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末,八四七厂吉松英等开始试制8公里野战火箭炮,八○三厂等单位由杨荫桐主持开始研制该炮使用的火箭弹。

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试验,于1963年设计定型1963年式107毫米火箭炮。

该炮有12个发射管,在7-9秒内可完成一个齐放,火力极为猛烈。

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是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不需复杂的反后坐装置,所以发射装置结构简单轻便。

二战中各国火箭炮

二战中各国火箭炮

二战中各国火箭炮美国在二战中使用LSM中型坦克登陆舰改造而来的LSM(R)火箭支援舰,COD5里面美军登陆战关卡里也有通过无线电呼叫火箭支援舰进行火力支援的情节装填5英寸火箭弹的美军水手LCI(R)火箭支援舰上密密麻麻的MK21型120联装火箭弹发射装置别以为只有毛子才有“暴力美学”,我觉得毛子的喀秋莎还是需要学习一个可有5~15俯仰角,左右可旋转27度。

整套系统战斗全重为536千克,一般用Sdkfz.11来牵引。

注:这辆半履带牵引的是后来改进的五管不是41六管,特此说明。

2. 40, 41式28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

Wurfrahmen 40,41可有5~15俯仰角,左右可旋转27度。

整套系统战斗全重为536千克,一般用Sdkfz.11来牵引。

注:这辆半履带牵引的是后来改进的五管不是41六管,特此说明。

2. 40, 41式28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

Wurfrahmen 40,41应重型火箭炮部队的需要,德国生产了发射280/320毫米火箭弹的发射装置,该装置采用框架式发射管,6个框架分两排排列,每个框架内有4条可调导轨,长410毫米。

该装置齐射时间为10秒,火箭发动机在弹体下有26个直径0.55英寸、呈12度的喷孔。

发射弹种包括41式280毫米的高爆弹,弹长1190毫米、弹径280毫米、弹重83千克、射程1925米、初速145米/秒;41式320毫米汽油燃烧弹,弹长1290毫米、弹径320毫米、弹重79.2千克、射程2200米,42式300毫米高爆弹或燃烧弹,弹长1260毫米、弹径300毫米、弹重127千克、射程4550米。

该装置共生产了954门。

另外在东线,280毫米的该型火箭弹还被挂装在Hs12 9B、Ju88N和Fwl90F-8等战机的主翼下用于对地攻击,军队编号为WG28。

1944年苏联红军根据这种发射装置,研制出BM-30自行火箭炮,火箭弹仍是苏联特有的带尾翼的构造,战斗部装药较少。

国外武器装备

国外武器装备

概述РПК-74式5.45mm轻机枪是目前口径最小的军用轻机枪。

该枪由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组于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同АК-74式步枪同为一族,并装备前苏军。

东欧大部分国家都曾仿制和装备此枪。

结构特点РПК-74式5.45mm机枪结构简单、可靠,质量小,口径小。

1.枪该枪大部分结构同АК-74式步枪相同,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和枪机回转闭锁方式,不同的是枪管加重加长,有一个较轻的两脚架,枪托前护木也不同。

该枪一般由45发长弹匣供弹,但也可同АК-74式步枪的30发弹匣互换使用。

2.瞄准装置该枪前面有带半保护罩的准星,后面有可调高低、方向的缺口式照门。

3.弹药该枪发射前苏联5.45mm普通弹和曳光弹。

性能数据口径----5.45mm初速----960m/s表尺射程----1000m有效射程----600m理论射速----600发/min战斗射速单发----50发/min连发----150发/min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发射方式----单发、连发供弹方式----弹匣容弹量----45发或30发全枪长----1060mm膛线----4条火线高----305mm全枪质量含空弹匣----5.0kg含实弹匣----5.5kg瞄准装置准星----柱形照门----缺口式瞄准基线长----555mm配用弹种----5.45×39,mm普通弹,曳光弹普通弹全弹质量----10.2g弹头质量----3.4g概述80年代以来,西方大多数国家差不多都换装了5.56mm小口径步枪。

日本为了同西方国家步调一致,最后决定也研制5.56mm突击步枪。

日本技术研究与发展所和丰和机械有限公司在美国AR-18式5.56mm步枪的基础上于1981年研制出了HR-10和HR-11式5.56mm步枪,这就是89式步枪的原型枪。

89式步枪为轻型突击步枪,在设计上吸取了美国小口径步枪的一些优点,又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颇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简介俄罗斯M-21 122mm火箭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7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火箭武器。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武器系统之一。

除了军事装备非常发达的国家外,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截止1999年1月,全世界已经有80多个国家购买并装备了俄罗斯研制的M-21 122mm 火箭系统。

发动机结构设计特点1)俄罗斯M-21火箭弹总体结构特点(1)在战斗部上增加了一个阻力环,打击近距离目标时在战斗部与引信之间肩上阻力环,并采用加大的射角发射火箭弹,可减少距离散布。

(2)火箭发动机采用多喷管,有助于减少推力偏心。

(3)发动机内由两节火药装药径向固定,有助于减少燃气流偏心,有助于减少方向散布。

(4)采用管式螺旋定向发射方案,在弹上设置导向钮和弧形折叠尾翼,使得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低速旋转并保持一定转速,有利于克服推力偏心和气动偏心减少方向散布。

(5)首次采用了单孔管状药两节式装药设计方法,使得燃烧室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火药装药量有较大提高,并且使得燃烧室容易加工。

(6)首次采用大长细比方案,使得武器的使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而收到了世界各国武器研制者的重视。

发动机的结构分析:(1)战斗部结构分析(2)发动机结构分析该发动机由前燃烧室、后燃烧室、前装药、后装药、中间挡药板、后挡药板、前支架和后支架、导电盖及喷管组合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在发动机外表面设置了前中后三个定心部。

在后定心部上装有一个直径为10mm,高为8mm的导向钮。

该火箭发动机前燃烧室是带底的,而后燃烧室是两端开口的圆筒。

前燃烧室的后端,后燃烧室的前端,均车制了细牙螺纹,而且在螺纹处均设有圆柱定位面。

前后燃烧室的厚度是不同的。

前燃烧室壁厚为3.2mm,后燃烧室壁厚为3.75mm,在燃烧室内壁处均涂有0.1mm~0.3mm的隔热涂层。

燃烧室材料为低碳合金钢14MnNi。

燃烧室的总长度约为弹径的16倍,绝对长度接近2m。

M-21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与各零件连接的同轴性、工艺性和密封性都设计得比较好,而且在减少燃烧室的质量、提高燃烧室的强度方面也有特色。

一是把一根很长的燃烧室拆成前后两个燃烧室来设计,若是吧燃烧室设计成单节燃烧室,这会使得单根药柱变得过于细长,以至于药柱弯曲变形大,曾大了发动机的几何偏心。

从工艺上来说,若按单节燃烧室来加工,由于燃烧室过于细长,在加工设备上和加工工艺上都会增加困难。

再从减轻火箭弹全重来考虑,若设计成单节燃烧室,燃烧室的壁厚是比要按照后一节比较厚的壁厚来设计,这样就增加了一些消极质量。

二是在燃烧室连接的同轴性和密封性问题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把前燃烧室设计成带底的的燃烧室,是前燃烧室与战斗部直接连接而不需要中间底,从而减少了连接部分的消极质量,减少了几何偏心。

三是精燃烧室上的连接螺纹都设计成密封较好的高精度螺纹。

既提高了同轴度有提高了密封性。

四是采用了先进的冷挤热拔工艺。

这种加工方法可以减少壁厚差,降低燃烧室内外壁的表面粗糙度,提高燃烧室的加工精度,由于采用冷挤热拔工艺,金属在加工工艺过程中冷作硬化,还可以提高金属力学性能,相应地使燃烧室质量减轻。

M-21火箭发动机前后燃烧室内壁均涂有有机硅树脂为基料,三氧化二铬、云母做填料的隔热涂料,厚度为0.1mm~0.3mm 。

试验证明M-21火箭发动机工作结束后3s~7s ,后燃烧室前部表面壁面温度已经达到600℃以上。

若不加隔热涂料,燃烧室完全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3) 喷管结构喷管是由尾管前段,尾管后段和喷管组成的。

尾管前段和尾管后段是有40Cr 合金钢加工制成后,由螺纹连接成一件。

在尾管的前后锥体上分别模压了热固性塑料。

尾管内腔是一个先略微收缩,然后平直,在呈略微扩张的形状。

喷管是多喷管结构,共七个小喷管,其中六个沿喷管周向均匀分布,另一个小喷管安放在喷管座的中心位置。

七个小喷管由喷管座通过螺纹连接在尾管后段上,然后通过尾巴管前段用螺纹连接到后燃烧室上。

各喷管的收敛段和喉部用15号低碳钢制成,扩张段是用热固性塑料模压而成。

在尾管前后段的内壁和喷管扩张段模压上热固性塑料,是为了减少发动机的热损失,减轻尾管质量,降低尾管本身的受热影响。

由于七个小喷管是一次模压成型的,因此具有较好的同轴性。

至于设计一段较长的尾管,一方面是为了安装弧形尾翼留出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燃气通过尾管时可以得到整流,使得燃气的压力速度,温度分布趋向均匀,减少燃气的不对称性,以利于减少推力偏心,同时也提高推进剂的能量利用率。

(4) 固药结构M-21有前后两个挡药板和前后两个支架。

前一根装药药柱有前挡药板和前支架固定,后一根药柱是由后挡药板和后支架固定的。

前支架置于前燃烧室的端头,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比较好,即收到的热作用比较小,所以它由热固性塑料模压而成。

它的形状像中间孔的圆锥台加上一个带有6条筋的圆环。

前挡药板位于前药柱的后端,有内外环和连接筋组成,是一个整体结构。

为了连接后支架,外环的内侧车制了螺纹,通过螺纹和后支架连接起来,并使发动机点火药盒固定于前挡药板与后支架制件。

后支架是由内环和外环及4条筋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结构。

后支架和前挡药板一起组成一个点火药盒支架。

其作用有:1. 作为前一根药柱的挡药板2. 固定并保护点火药盒,是点火药盒在弹药勤务处理过程中不致损坏;3. 起支撑固定后一根药柱的作用。

M-21药柱的支承结构:挡药板挡药板起着防止燃烧室内的药柱堵塞喷管的后支承作用。

当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挡药板经受高温高压高速气流的冲刷和烧蚀以及药柱惯性力和药柱两端压差的作用,因此它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挡药板的设计要保证几点,首先是挡药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然后挡药板要有足够的通气面积是燃气畅通,还要每个通气孔的尺寸尽可能小,以免未燃尽的药块喷出而损坏喷管。

轴对称的挡药板能够减少燃气偏心。

M-21挡药板的材料为含碳量比较低的铸钢,这种材料的散热性能比较好,能够较快地将热量释放出去,以减少自身的烧蚀作用。

中间挡药板的通气面积约为23200mm 后挡药板的通气面积约为24500mm ,而喉部面积为21960mm,通气面积与喉部面积之比分别约为1.6和2.3。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挡药板有六根筋而后挡药板只有四根,我想这主要是从扩大通气面积来考虑的。

但是单从通气面积角度来说这样的面积之比似乎有点过小,可能会影响到燃气的流动。

然而由于在挡药板后面还有比较长的一段尾管,该尾管对于燃气有整流的作用,以减少燃气的不均匀性。

另外,前挡药板的筋是比较矮的,而后挡药板的就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燃烧室尾部的燃气速度高,对流换热系数比较大,挡药板的工作环境相对中间挡药板更为恶劣需要更高的强度。

前支架由于推进剂药柱和金属壳体的热膨胀系数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在低温下,药柱与壳体之间沿轴向会有较大的间隙,使得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引起药柱的轴向窜动和碰撞;但是在高温下,又使得药柱承受很大的轴向压缩应力,有时候甚至会将药柱的顶端压坏。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M-21在前支架和药柱支架放置了缓冲垫。

另外,还在药柱周围放置了一些松木条。

这些木条可以在存储和运输时保持药柱不变形。

这样可以减少火箭飞行时的偏心。

木条在两千度高温时早已烧成灰烬。

另外也可以在药柱外面粘贴药块。

(5)点火装置结构M-21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装置是有点火具、支架、导线等组成。

而点火具是由点火药盒、环形布袋、小布袋、电点火药头和黑药组成。

点火药盒是用0.5mm的铝板冲压制成的,为了有利于点火药所产生的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燃烧产物点燃火药装药,盒盖中央开有直径为25mm的孔,而在点火药盒的底面上,开有4个对称分布的直径为10mm的底孔,面对后装药药柱一边。

为保证火药不致因受潮降低性能,点火药盒盖与盒底以卷边结合,边缘涂以251号密封胶,在盒盖与盖底的开孔处,均在内表面贴上铝箔,边缘用胶加以密封。

电点火的两根导线在盒内接在固定于盒底中心的两根铜制导线上,由铜制接线柱另一端的两根导线将其引出。

两根导线通过支架、后装药药柱中心、后挡药板中心孔和喷管中间喷管孔,分别利用螺钉连接在导电盖上和喷管上。

为了防止松动。

确保电路导电可靠,在螺钉端面处用垫圈和弹簧垫圈压紧导线端头;为了点火可靠,点火药头用两个并联的MB-2M电点火头,电路电阻为1.25Ω~2.25Ω,安全电流为180mA的电流,持续5s~10s不发火,而在700mA的电流下能确实可靠发火。

点火药采用易燃、燃速快、化学安定性较好的黑火药,其中2g的2号小粒黑药作为扩焰药,与电点火头痛装在一个小布袋内,80g的1号大粒黑药作为点火药装在一个环形布袋内,然后吧小布袋放置在环形布袋的中央,在将环形布袋放入点火药盒中,组成一个完整的点火具。

发动机性能(1)内弹道曲线这里我简单地编写了一段程序,适当考虑侵蚀和热损失,经过计算得到上面的曲线,从曲线中我们得到发动机的最大压强不超过7.5MPa,而燃烧时间大约为2s,这与实际燃烧实际那1.82秒略大,应该是侵蚀和其他实际因素考虑不够准确或完全没有考虑。

(2)稳定装置性能分析M-21火箭弹稳定装置的4个翼片呈弧形,沿弦向和展向均为等壁厚,是合金铝板冲压制成的。

每片约占1/4圆弧,安装角为1°20’,覆盖在整流管1的外表面上,详解成圆形,气外径小于弹径。

翼片在其根部卷压成轴孔,通过翼轴5和整流管相连接,4翼片可以围绕着平行于弹轴的翼轴旋转。

在翼轴上套有压缩弹簧6,它的作用有两个:既使翼片能向外张开,又使翼片在张开过程中,能够沿着弹轴方向移动,使翼片卡在整流管的缺口内而得到固定。

整流管是用薄钢管卷压而成,固定翼轴的孔座是焊接在整流管上的,而整流管则通过尾管后段连接到喷管组件上。

为使4片尾翼同时张开,在整流管与尾管前段之间套有一个同步环7,当任何一片尾翼向外张开的时候,都可以带动同步环,推动其余翼片同步张开。

实践证明,M-21火箭弹稳定装置的设计有所创新。

M-21是最先采用弧形折叠翼来实现用管式发射架发射的尾翼弹。

由于尾翼所占空间缩小,从而实现了一次齐射40发的愿望,大大地增强了一次齐射的威力。

但是这种张开式圆弧形折叠尾翼,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受到自身结构的限制,弧形尾翼片展向的最大尺寸等于弹体外圆周长的1/4,从而限制了这种圆弧折叠翼的使用范围。

此外,尾翼根部因通过卷成的轴孔用翼轴与整流管连接,尾翼根部的强度也不易保证。

前者表现在使尾翼升力和稳定力矩受到限制,后者表现在容易引起尾翼根部的损坏。

燃烧室传热计算螺纹连接强度的校核 (3) 装药结构M-21采用了管状装药,有很多的优点:内外燃面使得其燃烧为等面燃烧。

形状简单,制造工艺简单。

由于形状简单,药柱无应力集中,同时药柱内部的应力为三向受压,药柱的强度较高。

4、对M-21火箭弹的评价(1)战斗部质量18.4kg ,射程20km ,全弹质量66kg ,这三个主要参数协调得好,因此该火箭弹机动性好,使用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