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衰探源》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兴衰探源》读书报告

作者曾经自己说过:《国家兴衰探源》是《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姐妹篇,前者是后者所阐明原理的具体应用。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很多问题:国家为什么会有兴衰?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同一国家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发展有快有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遭受严重破坏的西德、日本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崛起?西欧共同体的建立为什么会使共同体各国获得较快的发展?英国为什么会衰落?印度半个多世纪以来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为什么未能给它带来繁荣与发展?为什么西方社会会有滞胀、失业和经济周期……

对上述问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按传统的经济学、社会学的观点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例如,有的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与西德经济的突飞猛进是由于战争对原有工厂及设备的破坏,从而得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最新的技术,而对英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迟缓的解释则大多数来自对英国某一阶级的所谓特殊气质以及其僵化的阶级制度的不恰当的夸张。奥尔森认为所有这些解释都是肤浅的,因为忽视了重要因素,使人们无法获得令人信服与满意的答案。

为了寻找这种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国家兴衰真正的根源,作者对种种可疑的因素逐个讨论并加以排除,最后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根源聚焦到分利集团上。考察分利集团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也就成了贯穿《国家兴衰探源》全书的一条主线。何为“分利集团”?顾名思义“分夺利益的团体”,所以必是一群渴望于索取而非奉献的组织。他们只关心于自身利益的增加,毫不理会社会总收益的下降或是“公共损失”。

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是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判别标准、逻辑方法、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管辖权统一与对外贸易、不平等、歧视与发展、滞胀、失业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的进化论方法。

第一章中奥尔森提出了全书所要解答的问题,并且一开始就提到了“滞涨”的问题。

第二章逻辑方法中阐明本书全部结论所依据的逻辑,从而使读者可以理解全书的脉络。他说“本书的论述从分析集团行为中的矛盾现象入手。”他还讲到了关于他的另一本书《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的一些内容并引用了美国钢铁工会的前主席大卫·麦克唐纳关于工会早期曾经采用过的一种手段的描述。

在第三章的推论中奥尔森得出了九个推论来证明自己“分利集团”的观点:1.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其中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都可能组成平等的集团并通过全面协商而获得最优的结果。

2.凡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出现愈来愈多的集团和组织。

3.“小型”集团的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而这种优势随着社会稳定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4. 总的说来,社会中的特殊利益组织或集团会降低社会效率和总收入,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

5. 广泛性组织一般都倾向于促使其所在的社会更加繁荣昌盛,并力图在为其成员增加收入份额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其额外负担,从而只有当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产生的利益与由此引起的全社会损失相比较大时,才支持这种再分配行动。

6.分利集团进行决策较其中的个人与企业决策迟缓,从而使议事及协商日程拥挤;其决策多半倾向于固定价格而不固定数量。

7. 分利集团使全社会采用新技术延缓以及在生产情况变化时阻碍重新分配资源,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

8.当分利集团发展到足以取得成功的规模时,它必然采取排他性的政策,并力图使其成员限制在收入相近与贡献相近的范围之内。

9.分利集团的扩大将增加法律的繁文缛节,强化政府的作用,造成协议的复杂性,并改变社会演化的方向。

在第四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奥尔森分析了西方国家(他将日本也归纳到西方国家中)的兴衰,也是对九条推论的具体例证分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首先是英国的衰败。在英国,特殊利益集团在一个稳定、自由的温床中张牙舞爪,形成一张巨大的利益网。他们通过院外游说活动争取立法或减少某类收入的税收,不仅增加了本阶层的收入,还降低了社会总效率。此外,利益集团所具有的排他性阻碍了技术更新以及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其次是西德、日本与法国的兴盛。在西德,希特勒解散了独立的工会以及其他的不同政见的团体。在日本,军国主义独裁统治政权消灭了各种左翼组织,并以战争罪名清除了大批财阀。在法国,一次又一次的大变革加深了其意识形态生活中的鸿沟,进一步削弱该国特殊利益集团的发展。所以,战争、动乱的社会环境削弱了特殊利益集团,在建立了自由和稳定的法律秩序后,其生产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出现“经济奇迹”。在西欧,共同体的建立带来的各国经济增长,不仅是由于贸易自由,而且是由于管辖权的统一制约了利益集团。在瑞典和挪威,主要特殊利益集团都是高度综合性的,可以更多地使用各种刺激手段,在内部消化由于低效率政策而付出的成本。因此,具有广泛性组织的特殊利益集团总有某些机构有兴趣考虑社会利益,而在某些其他国家所普遍存在的狭隘性特殊利益集团中,根本不可能找到考虑全社会利益的政策。据此可知,分利集团实现公共利益是一种偶然,逃避义务、获取最大的利益才是其所追求的必然。

在第五章中奥尔森通过分析一些国家的经济发现管辖权统一后都相继发生

了相当高速的经济增长,这对应了第二章中的推论2。他认为管辖权统一意味着,政治决策现在由另外的人在距市场很远的另外的机构中作出。此外,为了改变统一管辖区的政策所需要的政治影响力量,将远大于先前在相对狭小的管辖区内所需要的政治影响力量。当实行管辖区统一的时候,还不会立即产生适应更大管辖区的特殊利益集。通过分析奥尔森还发现实行对外贸易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第六章的不平等、歧视和发展中,奥尔森是以中国与印度为例的,他认为虽然早期中国由于落后的科学技术和体制使得经济落后,但近几十年中国与受中国影响比较深的国家发展都比较迅速。相对的他引用了尼赫鲁对印度的衰退的原因分析,“印度社会的静止本性,它不能随变化着的世界而变化,而所有固步自封的文明都会衰落下去。他推论说:‘也许这是印度那种以种姓等级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制度日益僵化和排外的必然结果。’他写道,这种种姓等级制度是一种‘阶级的僵化’,它‘引起退化’,而且它目前仍是一种‘枷锁和祸害’。”然后奥尔森分析了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并认为它与分利集团相似并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是滞胀、失业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的进化论方法。我认为这是全书的重点,这一章中奥尔森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兴衰,对凯恩斯理论、货币主义理论、“非均衡”理论、与理性预期“均衡理论”进行对比和分析。但这些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发展现状。在我们能找到一种至少是暂时有效的宏观经济理论之前,首先有必要弄清楚我们对这种宏观经济理论究竟有什么要求?首先,这一理论必须完全根据有关个人经济行为的合理的并经过验证的假说推论出来:即在任何方面都不应违反已确立的微观经济理论。其次,正确的宏观经济理论必须既能解释非自愿失业又能说明自愿失业,既能解释大规模的经济萧条也能说明小规模的经济衰退。第三,正确的理论必须能够解释:为何非熟练工人失业比例较大;例如少年工人、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工人等。第四,正确的理论必须既能解释均衡状态又能说明非均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此两种状态在实际经济中是并存的。第五,正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必须既能解释景气现象又能说明衰退现象,即必须能够解释一般统称的“景气循环”。第六,此理论应能客观地、而不是主观随意性地解释不同时期内与不同社会制度下宏观经济的明显差异。第七,一种理论若能解释更广泛的现象,说明其正确程度较高;确实如此,这种宏观经济理论,至少在它完整的形态下它应能够很好地解释一些宏观经济之外的现象。第八,正如第一章内已指出的:这种理论应当是相对简单而明了的。然后他相对应这几点提出了符合不同条件的宏观理论。

通过奥尔森的这部经典著作可以看出,他提出集团政治功能理论将利益集团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分析了利益集团的分利活动对国家兴衰的影响。然而也不能否认,奥尔森的理论存在极大的漏洞和不足。

首先,奥尔森总是用一种简单模型回答所有重大而且复杂的问题。奥尔森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