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图中沿110°E自北往南地表表层物质颗粒越来越 细,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风力沉积作用具有明显的分选性,110°E自北往南 随冬季风的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形成了地表物质越来越细的现象。 (2)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 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今后区域 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环 境
土地盐碱化
水土流失
本质: 土地退化
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
四、晋陕蒙接壤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进行合理生态移民 过度放牧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退牧还草,减少沙化 植树种草,建设“三北防护林”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新能源和
(内蒙古高原)
可再生能源
1、原因: 快行冷锋 A、自然原因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侵蚀力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景观图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B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B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B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原因:离风源地越远,风能越小,携 带物质的能力会下降.重的沙 质颗粒物就会先沉积,轻的后 沉积。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与成因、分布规律
一、黄土高原地理位置
农牧交错带的区域定位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 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为农牧交错带,是农 业生产边际地带和生态脆弱带。
108°E
112°E
400mm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暖温带 半湿润区 地形:黄土高原
仁爱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1黄土深厚 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共32张PPT)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挡土坝、打坝淤地)
修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成为耕地。
四、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的治理:①采取生物措施(如 植树种草 )与工程措施
(如 修梯田 、 修挡土坝 )相结合;②合理安排 生产 活动,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
植退 树耕 种还 草林
退 牧 还 草
…………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使得水土得以保持。
黄土塬
黄土梁
流水侵蚀
黄土川
黄土峁
黄土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高原——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因素1
水土 流失
影响因素2
影响因素……
探究
实验探究1: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 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 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小?规律是什么?
、
)相结合;②合理安排 活
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过度放牧。
评价园地
1 .填空:
山脉:A.秦岭 ;
B.太行山 C.祁连山
; 。C
B D
河流:D. 黄河 。
A
练习册 P18-19 21 22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的家乡就在黄土高原,在《资治通鉴》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河陇地区,在"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古陇地带。
我的家乡有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遗址;有昭示着一代雄业、绵延二百五十里的战国秦长城;还有唐明皇御书的哥舒翰纪念碑;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墓地"汪氏元墓碑群"......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定西。
有人说"甘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为华夏文明最初的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等,还有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统统汇聚于甘肃大地上。
而祁连山,玉门,阳关古道,敦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传奇?可是,现在的甘肃人,除了一些学者领导外,有几人知道甘肃曾经的辉煌?我们知道,甘肃的地位自宋而降,于是有很多人把甘肃的衰落归咎于游牧民族。
当然,我们不能说与少数民族无关,但也不能全归于少数民族,还应该从多方面找原因。
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答案的,但毕竟还是尝试着找了。
最近看了南京大学马俊亚教授的《被牺牲的局部》,虽然可能与黄土高原无关,但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分析一些政治现象的观点却很值得借鉴,所以行文可能会提及一些。
谈到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我们自然会想到史念海教授--国务院首批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他及他创始的西北环发中心为西北乃至更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先生也出生在黄土高原,他对这一带有自己独特的感情。
所以就选读了先生的《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研究》《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等几本书。
顺便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沟壑成因说起黄土高原的沟壑,肯定会谈到黄河的侵蚀。
所以首先介绍一下"原"这种黄河中游的主要地形。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黄土深厚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说课稿1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黄土深厚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兴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区域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此外,学生对本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从地理现象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区域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特点。
2.课堂讲解:(1)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使学生了解其在我国地理格局中的地位。
(2)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解释其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从地理现象中发现问题。
(3)探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阐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黄土高原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世 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的地区。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地表平坦,塬面周边有沟谷蚕食,被流水强 烈侵蚀后成为平梁。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梁:呈长条状高地, 被平行沟谷分割,可延绵几千 米。梁边常发生崩塌、滑坡等 地质灾害。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丰富
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 其中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 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乌金高原”。
主要煤炭基地
晋北、晋中、晋东、晋西、 神府、准格尔
乌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地区 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 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 “乌金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采空区塌陷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复垦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 害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的方法
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种草、 种树,建设水土保 持防护林体系;退 耕还林、还草,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业 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修建水 库、灌溉渠等水利 工程;坡耕地修梯 田、沟壑区打坝淤 地。
农业措施:改变牲 畜放养方式;改变 耕作方式。
沟坡披绿装
坡地变梯田
放养变圈养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峁:被沟谷分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顶部浑圆,斜坡处较陡。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知识讲解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2、严重的水土流失⑴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
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⑵影响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⑴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⑵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⑶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二、跟踪训练1.“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B.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
读黄土高原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能够正确反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A. B. C. D.4.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5.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C.历史悠久,战争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7.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人文地理下册5-1-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
5.1.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分层作业)1.黄土高原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B.山体滑坡C.森林过度砍伐D.旱涝【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A正确;BCD错误;排除BCD,选A。
2.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当地人民几十年的治理措施是()A.生态建设B.人口迁移C.大力发展畜牧业D.陡坡种植粮食【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态建设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故选A。
3.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A.高脚屋B.平顶房C.四合院D.窑洞【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崩塌,当地人们凿洞而居,创造了冬暖夏凉的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故选:D。
4.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源头【答案】C【解析】由于黄河的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河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后,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本题选C。
5.生活中,人们在受到了委屈时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黄河泥沙含量大。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A.上游的青藏高原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D.上游的内蒙古高原【答案】B【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质浑浊,含沙量很大,B正确。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水质好,A错误。
黄河流经华北平原,已经是“地上河”,C错误。
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水质较好,D错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精品课件 D.便于灌溉施肥
五、典型例题
1、图示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 回答(5)~(6)题。
(5)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
最主要因素是
A
A. 降水
B. 温度
C. 地形 D. 光照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精品课件
(曲自。20然陕13西地韶延关理川一环黄模河)境蛇4各1曲.要国阅家读素地下相质列互公材园料联(,系图材和料a虚一相线:互框近内作于)环用是形,我的国构弯目曲成前河自最流密然被集称地,为理规河模环曲最或境大者的、蛇 发整育体最完性好原的理干流峡谷型蛇曲(图b)。
5、农牧交错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敏感带、生态脆弱带
2、晋陕蒙接壤区自然区位特征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过 渡
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
带 水文:内流区——外流区
植被:温带森林——温带草原
3、晋陕蒙接壤区农业发展状况
人口增长 南粮北牧 恶性循 环
4、晋陕蒙接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件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易侵蚀;
精品课件
B、人为原因(主要)
1、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
精品课件
植被破坏
精品课件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精品课件
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精品课件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
(1)自然因素(9.6%):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
新高考地理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考点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堆积。
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拓展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致使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单产较低。
近50年来,我国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淤地坝(图),即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但在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表)。
表为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2)比较建坝淤地和植树种草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
(3)结合材料,总结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答案】(1)缓解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2)建淤地坝:拦截沟谷泥沙,减少沟道侵蚀;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坡面侵蚀。
(3)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等措施解决问题;治理措施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
【分析】(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
(2)淤地坝属于工程措施,其主要作用重在拦截沟道里面的泥沙;植树种草属于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减少破面的侵蚀。
(3)由表格内容可知,黄土高原治理的目的是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淤地坝、植树种草等措施体现的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方面的治理措施,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内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1970年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和淤地坝建设,1999年以来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
()的黄土高原四字词语
()的黄土高原四字词语1. 广袤无垠- 意思: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 出处:无特定出处,是常用的汉语词汇。
- 近义词:一望无际、无边无际。
- 造句:站在黄土高原的塬上,眼前是广袤无垠的土地,让人顿感自身的渺小。
- 小片段:“你看这黄土高原,真是广袤无垠啊!”老张站在高高的山峁上,向身边的小李感叹道。
“是啊,老张,这一眼都看不到边呢,就像大海一样,只不过这里是黄色的海洋。
”小李回应着。
老张又说:“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咱们老祖宗可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你说是不是很了不起?”“那当然了,这么大的地方,孕育出的文化肯定是博大精深的。
”老张最后说道:“这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就是我们永远的根啊。
”2. 千沟万壑- 意思:形容沟壑极多。
- 出处:无确切出处,为描绘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常用词。
- 近义词:纵横交错。
- 造句: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像是大地沧桑的皱纹。
- 小片段:“哥,这黄土高原怎么到处都是沟沟坎坎的呀?”小弟弟好奇地问。
“这就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啊,弟弟。
你看这些沟就像大地的伤痕一样,每一道都有着岁月的故事呢。
”哥哥耐心地解释。
“那这些沟是怎么来的呢?”弟弟继续追问。
“那是经过很多很多年,风吹雨打,水流冲刷才形成的。
这就像我们人脸上慢慢长出皱纹一样,是时间留下的痕迹。
”哥哥回答。
“哇,好神奇啊,原来黄土高原的这些沟这么有意义呢。
”弟弟感叹道。
3. 支离破碎- 意思: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 出处: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
”- 近义词:四分五裂。
- 造句:由于水土流失,部分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支离破碎。
- 小片段:“哎呀,你看这一片,怎么感觉乱糟糟的呢?”老王皱着眉头说。
“这就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后的样子啊,地表变得支离破碎的。
”老赵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可不好啊,像个破碎的拼图一样。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6.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C)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
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D.植树种草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 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 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 量的 , 90.4%。据此回答 ~11题。 。据此回答7~ 题 7.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 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 轮荒作业④开露天矿、建隔离护坝⑤保塬护坡、打坝建库 ⑥开挖原生地面、复垦采空矿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11.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C) 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 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3)、 ,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5、图甲表示我国中部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图甲表示我国中部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甲 和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和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反思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后,我>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和重点:黄土高原的特点学生掌握较好,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脆弱也知道,总体来说,知识贯穿到位,衔接自然,结构清晰,但也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缺少必要的辅助性和建学手段,以致于课堂教学显得单调,如:有关黄土高原补充图先的收集,整理,黄土高原形成之演示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果有这些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看材料抓要害,理特征,则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会感到身心快乐,能达到课堂气氛和谐,激发认识潜能的目的。
2、有关固果关系的讨论,放得不够。
在推导"风成说"的结论后黄土高原土层的稀松,雨水的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自由讨论,适时引导则特征会更突出,学生记忆就会转为理解记忆,效果会更好。
3、对于自然环境中的要素和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方法注重不够。
如果根据黄土高原土层推积特征和流水冲刷严重这方面综合起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才能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减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怎样才能改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特点呢?学生自然会提出建议,然后择其合理的适用的归纳起来,文以达到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元止境,教无定规,古每教一课总结得失则能做到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反思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本周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校课堂展示课评比活动,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最近_(1)
陕 西 十 大 怪
面条像腰带
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
碗盆不分家 手帕头上带 房子半边盖 姑娘不对外 兔子帮吼起来 睡觉枕石块 不坐椅子蹲起来
一般在陕西关中地区 农村,女孩子长大成人, 首先不是会缝一件衣服、 绣一朵花,而是会擀上满 满的一案板的面条,这样 以后女儿出嫁,才能得到 婆家的赏识。
在陕西关中地区, 几乎没有人不爱 吃辣椒的,城里 有爱吃,乡里有 爱吃,大人爱吃, 小孩亦爱吃。就 连刚学会走路的 幼儿,手里拿半 个热蒸馍,也要 用辣子抹得红彤 彤的。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 变化大,降水集中且 多暴雨,强度大。
冲涮作用明显
3、地形
地质构造
——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坡 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
4、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 能力降低 ,水土流失加重
植被覆 径流减 侵蚀减 盖率 少率 少率 (%) (%) (%) 20 15 30 40 30 50
“房子半边盖”, 主要指关中西部地区农 村传统的房屋建筑形式。 这种房从侧面看成“划” 形,正好是两面人字形 房屋的一半。由于陕西 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 大陆性干燥气候,因此 关中一代天气干旱、风 沙大,加之当地木材稀 少。所以,人们根据当 地的条件,就发明了半 边盖的房子。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浇灌 方便。只要有种子入土,基本上 便可不为吃饭而发愁。所以,极 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池于他乡异地。 关中地区很早就有"老不出关 (潼关),少不下川(四川)" 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 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 嫁。姑娘们不远嫁,主要原因是 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应,互为 亲戚的双方好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我的家乡就在黄土高原,在《资治通鉴》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河陇地区,在"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古陇地带。
我的家乡有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遗址;有昭示着一代雄业、绵延二百五十里的战国秦长城;还有唐明皇御书的哥舒翰纪念碑;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墓地"汪氏元墓碑群"......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定西。
有人说"甘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为华夏文明最初的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等,还有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统统汇聚于甘肃大地上。
而祁连山,玉门,阳关古道,敦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传奇?可是,现在的甘肃人,除了一些学者领导外,有几人知道甘肃曾经的辉煌?我们知道,甘肃的地位自宋而降,于是有很多人把甘肃的衰落归咎于游牧民族。
当然,我们不能说与少数民族无关,但也不能全归于少数民族,还应该从多方面找原因。
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答案的,但毕竟还是尝试着找了。
最近看了南京大学马俊亚教授的《被牺牲的局部》,虽然可能与黄土高原无关,但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分析一些政治现象的观点却很值得借鉴,所以行文可能会提及一些。
谈到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我们自然会想到史念海教授--国务院首批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他及他创始的西北环发中心为西北乃至更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先生也出生在黄土高原,他对这一带有自己独特的感情。
所以就选读了先生的《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研究》《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等几本书。
顺便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沟壑成因 说起黄土高原的沟壑,肯定会谈到黄河的侵蚀。
所以首先介绍一下"原"这种黄河中游的主要地形。
"原"是地势比较高昂而上面较为平坦的地方。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中就有原的记载,说明原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而关中西部渭河流域以北有不少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在近于河流的原上,说明黄土高原的黄河河道及其主要支流在地质时期就已形成。
但那时的原非常广大,可现在大都显得狭小,有的更是零零碎碎,东一小块、西一小片的。
根据西周①和春秋②时期的记载,那时还有一个太原,太原在现在的哪儿?有两种解释,一说在汾河中游③,一说在陇东④,总之是比较开阔地带。
就陇东而言我们很难说出其原的四至,在今甘肃庆阳有一董志原,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原,,也只能说是太原的一角。
总之,由于长期的切割,现在原的面积比古代狭小,也由于原的破碎,现代原的数目却比古代增多。
原的这种切割破碎,主要是侵蚀,而且主要是水力侵蚀,侵蚀一般由地表径流开始,最为显著的当属沟壑。
沟头向上延伸,沟中流水向沟的两旁侧蚀,沟崖的滑塌都会使原面逐渐缩小,以至于破碎。
在黄土地区,一有降水,地表发生径流,就容易冲成很浅的沟形,沟形初成之时,一般都很浅,如任其发育,就可以渐次冲深冲阔,终成深壑大沟。
当然,原虽高昂平坦却绝非水平,所以地表径流很容易发生,自然很易成沟壑。
当然人为措施可以阻遏侵蚀,却也难免有漏洞。
这种现象古现代对比很突出,像古代一些郡的治所,现在都成一片废墟,古长城遗址现在也被冲没。
像我的家乡,比如夏天下过一场暴雨之后,就得马上召集人去平整修复被洪水冲击的路上的沟壑,这路当然是有一定坡度的,平地当然很少冲坏。
也许就是这种人为的措施吧,不然照此下去,积小成大,有朝一日我们的家也会变成沟壑的。
可是我们也住在沟壑相间的小块原梁地带,为了防止已经形成的沟壑向纵深方向侵蚀,家乡人不知何时在深沟处种了大量的树木。
也许滴水穿石,有朝一日,也许我们的家终会被侵蚀,可是当下只要我们绿化得当,注意保护,还不至于立即发生。
我们家是在黄土高原,准确的说是在山麓地带,山上可以放牧,记得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山上干农活时得经常防着被狼袭击,记得奶奶曾经一个人就勇战一头狼。
可是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们则只能当做传说来听。
还有我小时候经常在山上放羊,那时候的草还很绿,可是十年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禁止在山上放羊,现在草长起来了,人却进不去了,蛇也挺多的。
也许这也是防止沟壑纵深的一种措施吧,可是对当地的环境到底有好的影响吗?我认为这还是一个未知之谜,得等历史来回答。
也记得小时候家乡那沟里还有长流水,一年四季不枯涸,可是差不多跟"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那河只有在下大雨时才有水流,可能也跟这几年全球气候有关吧。
黄土塬的气候变迁,以及水流侵蚀形成沟壑的过程,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
当然,黄土塬沟壑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力,人为因素只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二,河流流量 黄河贯穿黄土高原,渭水、汾水、沁水都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这些河流从远古时期起,流量都应当是相当巨大的,他们的中下游河道也都可以通航,其通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
渭水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东流过陇山,经关中而入黄河,渭水下游本为周人肇兴之地据《诗经》载,当周人的远祖公刘迁豳时,就已经在渭水中行船了。
同时春秋时期,秦的都城就在渭水下游的雍,同时秦还利用河道运粮救济晋国。
后来的秦汉,隋唐等朝建都亦在渭水下游,为了解决都城的粮食问题,他们从关东各地运输漕粮,当然漕粮是通过水道运输的,既然能运输,也说明当时渭水的流量也是非常大的。
可是为什么其流量后来就减少了呢? 据研究和记载,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森林的,森林可以涵养水分。
而河流侧畔往昔多有森林,由于人为的破坏,到后来森林就逐渐减少,甚或了无存余。
陇山以西一直到它的源头,从远古时期起,就是森林茂密的地区,正是由于渭水流域到处都是森林,所以渭水流量在那些时期都是很大的。
后来这些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情况就逐渐有了变化。
首先是渭水支流泾水的上游,这些地方在秦时是北地郡,北地郡原为匈奴的游牧区,秦时赶走了匈奴,大量迁徙人口,破坏了森林,在西周时泾水还是很清的,但到了西汉就变得浑浊了。
森林是会经常受到砍伐的,但一般的砍伐不能说成破坏。
黄土高原森林的破坏,大致是唐代中叶开始的,到了北宋,破坏程度更为严重,最严重的破坏是明代中叶以后。
经过长期的残酷破坏,黄土高原几乎没有大片森林,甚而使现在一些学人竟然不知道黄土高原过去是有过森林的。
森林破坏了,与河流有关地区由于失去了森林覆盖,降水就很难受到涵蓄,一遇大雨、暴雨或骤雨,洪水便倾泻而下,了无余存,常水位的流量因而不能不有所减少。
而且森林破坏不仅使河量流量减少,而且更会促使地形侵蚀趋于严重,流量减少了,航运也自然不可能了。
渭河虽未流过我家,但我们也离渭河挺近。
从现在的地形,我们无法知道这儿以前是否是森林,但既然这儿以前是温带湿润气候,肯定能生长森林,即使现在的干旱气候,那些白杨树依然长得很高很壮。
没有任何遮挡的暴雨的流速我也是亲眼见识过的,记得十几年前吧,一场暴雨,同村有一个人由于没来得及躲雨,就被水给吹走了,尸体一直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其实这样的暴雨已经好几年都没有下过了。
所以现在我在想,如果那条路上都是树的话,那人是不是还能幸存,即使被水冲倒。
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经过定西,听我爸讲,那时他还与我们的祖先因同性之故有一番交情,他就称甘肃定西为"不毛之地",也许真的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那儿现在太干旱了。
主要由于森林破坏而导致河流流量的减少,我想应该人为因素多点吧。
三,沟壑 黄土高原的沟壑远在历史时期以前就已有之,进入历史时期,仍在不断继续形成和发展。
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降水的侵蚀,这是沟壑形成的基本因素。
而降水的多寡,植被的疏密,地表的高低,坡度的大小,侵蚀基准面的深浅以及人为作用的当否,都会影响到沟壑的演变。
迄至现在,沟壑之多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的一种特色。
如果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作用都还存在,而不改弦易张,这样的演变势必还要继续下去。
降水和土质属于自然因素,非人力所可改变,而植被的良好,尤其是森林的茂密,对于减少侵蚀、延缓沟壑的延伸,却是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南部曾经有过相当茂密的森林,森林茂密就可阻遏沟壑的发展。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选了秦的都城。
春秋时期秦以雍为都城,雍据考古考证在今陕西凤翔县,其地以雍为名当与雍水有关,实际上当时的雍地也濒于雍水。
但后来随着秦在东方的发展,雍地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至秦献公嬴师显时期迁都至栎阳。
但雍作为秦国的都城前后约300年。
在这300年中,以雍为中心的周原在农业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当然也砍伐了成片的森林,开垦了相当面积的草地,这些活动虽对环境有影响,但这时的水土流失尚不显著。
可是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这些地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的千沟万壑。
当然这原因很多,后面还会提到。
四,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涉及陕甘宁豫晋五个省区,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
由于长期生态失衡,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为了惩前毖后,探讨其失衡的缘由迫在眉睫。
黄土高原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尚无人迹,故只限历史时期来论述。
据史念海教授的研究:黄土高原以前是山清水秀,可如今,青山变成了童山,绿水也变成了浊水和黄水,这是生态平衡失调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平衡的失调则是由于草原和森林的过分破坏,再加以相沿已久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情形就更为严重。
这些现象由来已久,以后愈演愈烈,仿佛不可终止①。
具体说来,黄土高原森林遭到破坏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一开始还说不上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都受到破坏,林区明显减少。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上述的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到这一时期行将结束时,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
三,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
四,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残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来说,各处都已达到难于恢复的地步②。
有远古时期漫山遍野的森林演变到大部分都是濯濯童山,这就必然会招致生态环境的失调。
促成生态失调的原因还应加上历来不合理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一般农民只有少量或没有土地,就不免到处开垦,造成滥垦,这种滥垦的产量不高就继续滥垦,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森林就连一般的植被都很难保存。
而黄土高原上的耕作技术长期以来就是广种薄收,这更促成了滥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