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力腐败及其遏制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第一篇: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我国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变,现处于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同时各方面都出现了好的形势,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现象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腐败问题。
第一、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005年韩桂芝等腐败现象,就要对他们进行分析。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
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
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
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
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当前我国全力发展趋势第二、对当前我国腐败的对策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特别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
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形式上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它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所以,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环境。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滥用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滥用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指个人或组织能够控制资源和行动的能力。
然而,正当使用权力的同时,也常常会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
滥用权力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侵犯了他人权益,还扭曲了公平与正义原则,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
本文将就滥用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滥用职务之恶劣影响1. 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滥用职务可能导致在公共资源分配过程中丧失公平性和透明度,少数特殊群体或企业得到优待,大多数普通民众受到剥夺。
2. 行政效率低下:由于部分官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私利寻求上升空间或增加收入来源上,并非真正为人民服务,在层层审批环节设置障碍与手续造成恶意拖延等现象频发。
3. 腐败泛滥: 滥用职务往往是腐败行为的基础。
一旦滥用权力成为常态,很容易引发腐败现象的泛滥,导致资源被浪费、公共财产被侵吞。
三、威胁社会稳定与发展1. 民众不信任政府:当民众对政府官员普遍存在的滥用权力问题感到愤懑时,他们将失去对政府机构及其决策合法性和可信度的信任。
2. 政治环境恶化:党派之间互相利益斗争也是导致权力滥用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
通过职务中的特殊优待来获取合作关系或支持就等于重塑了整个市场经营环境。
3. 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加:由于部分人接连调动职位并未给地方提供奉献形貌下,更多人才受制门槛过高而无从进入这条路上这使得在当地管理阶层衡量深层次社会问题愈发迟钝廓清出一个意外,并且在等级分明增强情面推己者赢者全球基尼系数呈顺差增长其他系统、非数量方法班前的贫苦家庭受影响最根本。
四、应对滥用权力问题的对策1. 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通过独立审计、司法体系改革等手段,确保权力行使透明度和合法性,及时应对并严惩滥权行为。
2. 加强公职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和教育,落实廉政教育工作,在内部推动依法行政观念的普及化。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目录内容提要 (2)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3)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4)三、总结 (6)参考文献 (7)内容提要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腐败现象,监督教育,政府。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反对行政权力腐败既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具有紧迫性;既要坚决地、持久地进行下去,又要重视阶段性成果,一步一步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内容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及整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行为既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效能。
为了根治腐败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反腐的具体手段和措施,更应该深入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采取解决措施。
本文将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1.权力失控权力乃是腐败产生的温床。
当权力未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时,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这主要表现在权力运行不透明、决策过程缺乏公正及政府行为缺乏问责等方面。
权力失控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2.道德沦丧缺乏道德约束和道德意识的弱化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观念淡漠,价值取向扭曲时,各类不正之风便会滋生蔓延。
3.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存在疏于履职、纵容腐败的现象。
监管环境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清晰,容易让腐败分子逃脱惩罚,给予腐败行为可乘之机。
4.贪婪欲望个人贪婪欲望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个体追逐金钱、权力等物质利益的欲望超过道义和法律底线时,就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
二、解决腐败问题的措施1.加强法治建设通过法治建设,确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手段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
2.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决策透明化、公正化和合法化。
同时,加强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腐的努力。
3.倡导廉洁文化推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提高全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让廉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加强国际合作腐败无国界,跨国反腐合作势在必行。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反腐经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同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和援助力度,为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第一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
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
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物先必腐,而后虫生。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
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奢靡和公游铺张。
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行政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存在多种类型,如行政立法腐败、行政决策腐败、行政执法腐败等,并有向集体腐败、高层次腐败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个基本原因,包括:行政主体的利益需求成因、国家政治体制成因、国家经济体制成因、社会思想文化成因。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形势下,通过研究行政腐败的特点,可为反腐败的新特点新措施提供相应的指导。
本文通过对行政腐败的本质、特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最主要是从目前反腐制度的不足之处着手,借鉴国内外防治腐败的先进经验,总结性地提出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反腐败对策措施,即构建事前预防制度、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制度、违纪违法惩戒制度三者互补的全方位综合性的防治行政腐败体系。
预防制度主要包括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促进政务公开、制定《行政程序法》,缩小行政审批事项及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等方面;权力运行的监督制度中强调国家机构与民众相互合作的立体监督体系,特别应该重视新闻网络反腐的重大作用,完善政府作为与民间反腐现结合的制度建设;违纪违法的惩戒制度主要强调了创新纪律检查体制建设,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打击力度,创新侦查手段,以促进腐败案件的高效率查处。
力求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构建防治腐败的战略性体系,推动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和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行政腐败;预防机制;制约监督制度;全方位防治腐败体系Abstrac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such as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corruptio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corruption, corrup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etc.,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collective corruption, high level of corruption. The causes of these phenomena are manyFace, there are four basic reasons, including: the main causes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administrative body,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Causes of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social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auses. After the party's eighteen big, in the new situationUnder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can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guidance for the new features of anti corruption measures.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causes of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From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anti-corruption system,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trol of corruption, summed up th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anti corruption measures,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pre prevention, th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Restric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disciplinary system of the three complementary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The Department of. The prevention system mainly include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civil service wage system, promoting the opening of the government affairs and m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law, to narrow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nd standardize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etc.;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power operation .Degree of emphasis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e institutions and the peopl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nitor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s network.The major role of corruption, improve the government a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ivil anti-corrup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discipline of law and disciplineSystem mainly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discipline inspection system,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increase the combat force.Degree, innovative means of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investigation of corruption cases. To engage in the former, in the matter, after the event.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ategic system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government system and the rule of law government goals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supervision system;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 system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2)1.2.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2)1.2.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1.3研究方法 (2)1.3.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运用 (2)1.3.2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1.4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1国外研究现状 (3)1.4.2国内研究现状 (3)2、行政腐败概述 (4)2.1行政权力腐败的含义 (4)2.1.1行政权力的含义 (4)2.1.2行政权力腐败的内涵 (4)2.2行政腐败的特点 (5)2.2.1反复性、集中性 (5)2.2.2群体性和牵连性 (5)2.3行政腐败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5)2.3.1集体共犯式腐败 (5)2.3.2干部提拔机制的弊端造成的人事腐败 (6)2.3.3行政人员超范围行使和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 (7)3、行政腐败产生的危害 (7)4、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 (8)4.1传统的“官本位”体制 (8)4.2行政行为缺乏公开性,行政审批过多,行政监督制度滞后 (9)4.3一些党政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 (9)5、遏制行政腐败的对策 (9)5.1改变传统的官本位体制, 促进“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9)5.2建立、健全行政法律制度 (10)5.3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11)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行政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其对策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行政腐败是一种权力拥有者滥用公共权力而为自身获取利益的行为,权力拥有者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非官员。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1000字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增加了贪污腐败的风险。
其中,权力腐败是最为严重的,影响深远。
怎样遏制权力腐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权力腐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金融性大、隐蔽性高、下手极为狠毒。
首先,由于权力腐败者调动资金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可以在这方面更加肆无忌惮。
其次,腐败的手段多样,涉及面还很广泛,而且资金和账目管理也很复杂,中间人和交易地点难以识别,隐蔽性很高。
最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天价采买人脉、权利,甚至是行贿、受贿,上至国家高层、下至卑微职位,下手极为狠毒。
引发权力腐败的成因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权力过大、制度不完善、管理失序、消费文化滥觞等。
首先,权力过大即为权力导致的腐败。
由于某些人在政府、公司、社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他们会掌握更多的资源,从而滥用权力贪污。
其次,现有的制度并不完善,而且监管机制严重失灵,相关部门不到位,容易导致监管盲区。
其三,匿名行为和不可追溯性使得一些腐败者可以轻松地逃避提取账目发生的记录,从而捞取一些非法利益。
其四,消费文化极其普及,造就了很多虚荣、奢侈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对权力腐败者的行为持短暂的宽容态度,助长了腐败的心态。
要根除权力腐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了减轻对特定人士的极度依赖,应该压缩行政权力,缩小官员自由裁量的空间,让当权者没有多余的自由进行腐败行为。
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制定适当的法规规定,加强司法处罚力度,对腐败者予以严厉打击。
最后,加强对权力腐败的宣传教育氛围,引导人们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
综上所述,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建立一套稳妥、细致的防范、制约与监管机制,以便尽量减少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论文: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述行政官员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行政官员腐败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导致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存在疏漏,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此外,还有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等。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因而当代中国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特征,有自身的独特性。
我国行政官员的腐败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
这些腐败行为,滥用国家权力,利用公权争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践踏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延缓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秩序。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行政腐败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
腐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同时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因此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合作。
西方国家奉行新闻自由,民主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很强的吸收借鉴意义,给我们很大启示。
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内外部全方面的监督;二是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遏制腐败;此外把住用人关口、高薪养廉、健全法治,加大惩戒力度等也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腐败问题虽然突出,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高效廉洁大有裨益。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作者:贾道宽指导教师:康维波(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摘要】权力腐败是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权力腐败,我们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政府公开透明,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加强道德教育,使全社会形成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形成各方合力,全面推动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
通过全面系统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滋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防范,才能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让权力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关键词】权力腐败、防范措施、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政府公开透明、惩治力度、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改革、合力。
1. 引言1.1 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是指拥有权力的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反法律规定和职业操守的行为。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权力腐败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打击了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腐败行为使公共资源流向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分裂了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权力腐败会破坏政治生态,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腐败行为导致官员信任度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下降,容易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权力腐败会导致政策失误和行政效率低下。
腐败行为使得决策者为谋求私利而不择手段,导致政策选择失误,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腐败还会导致执政者贪图私利,忽视公共利益,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发展的滞后。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危害,必须加强对权力腐败的防范和治理,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政治稳定。
1.2 重视权力腐败防范重视权力腐败防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为权力腐败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权力腐败不仅损害了公民的权益,也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政治稳定。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
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
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
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正文: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贪污贿赂问题,困扰着中国许多年,经过许多法制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未曾解决。
由此看来,反腐是任重而道远,是一场长期的,艰巨的并且复杂的斗争。
一中国腐败的历史根源:寻根溯源,秦始皇时期的大一统专制思想所产生的官本位思想是腐败问题产生的萌芽。
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使许多读书人为了当官成为人上人而去读书,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偏差。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甚至认为,只要读好书考中状元,以后仕途畅顺,就能享尽荣华富贵。
他们为官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服务百姓,而是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衣锦还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等到他们平步青云,他们便提拔照顾自己的亲戚,发展成自己的关系网。
他们互相利用,互相勾结,发展出了他们的一片天。
更有甚的是,一些富有的商人,为了进入上层社会,他们不想通过考试而当官,还能出重金买官。
他们巴结官员,贿赂官员,是他们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有了自己的官位作为保护伞,他们在生意上就可以为所欲为。
即使做一些违法的勾当,也能够只手遮天了。
而那些官员们为了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还会接受不法商人的贿赂,默认他们的不法勾当,成为那些违法犯罪的保护伞。
古代的“三纲五常”伦理关系,导致下级不能直接指出上级的过时和不是,即使上级官员甚至皇帝犯错,他们都只能通过进谏来指出,由此,下层社会被迫默认了上层建筑腐败问题的存在。
反腐败斗争问题及解决方案
反腐败斗争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腐败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反腐败斗争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净化社会风气,建设清廉政治。
一、腐败现象的影响腐败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深远。
首先,它侵蚀了国家财富,损害了公共利益。
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导致大量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源流失,直接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其次,腐败行为扭曲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
腐败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影响了企业的竞争环境,损害了市场信任,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腐败行为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腐败原因的分析要解决腐败问题,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腐败行为的产生往往与多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是腐败产生的根源所在。
如果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官员权力滥用、权力失控,从而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薪资待遇不合理也是腐败的诱因之一。
如果官员薪资过低,很容易导致他们以权谋私、寻求非法收入的动机增强。
此外,社会风气不正,道德底线模糊也造成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的提出为了有效解决反腐败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完善监督机制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核心所在。
加大对党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的监督和审查力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打破腐败分子的“保护伞”,为打击腐败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官员能力、品德的双重考量,避免腐败分子乘虚而入。
其次,加强教育宣传,树立清廉政治的导向。
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认识和觉悟,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公德心,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氛围。
此外,要积极倡导廉洁从政,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培养官员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最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论政府腐败
论腐败现象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腐败丑闻现象屡见不鲜,这大大地打击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震荡。
因而, 在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今天, 如何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 清除腐败现象, 已成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本文试就腐败现象的成因、特征, 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一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腐败现象腐败特征对策分析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面对即将产生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斗争形势, 毛泽东同志就清醒的意识到:随着党的地位的历史性转变,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 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所征服,他们在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 但是却经不起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同时, 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了建国初期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清除了党内的腐败分子, 教育全党必须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保持党的纯洁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0多年后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上的远见告诫,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一项举措。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腐败现象古来有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
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任人唯亲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对人民、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相当严重的危害。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不良社会想象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腐败产生的原因。
1、官僚政治余毒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所谓官僚政治, 是指的“政府的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 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在极端场合, 官僚且会变成世袭阶级, 把一切政治措施, 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社会科学大辞典》)的那样一种政治形态。
官僚政治是伴随着封建专制政体而产生的。
在中国, 这种专制政体产生于西周, 至清末已存在了几千年。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现象的存在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找出反腐败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反腐败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反腐败的根源之一是权力的滥用。
权力滥用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拥有权力的人面临各种诱惑时,滥用职权以谋取个人私利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种滥用权力的行为扭曲了公正、透明的原则,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其次,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使得权力的滥用更容易发生。
当权力行使者没有受到有效监督时,他们更容易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等情况的透明度不足,也容易掩盖一些腐败行为。
另外,贪污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惩罚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如果贪污行为发现后没有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这种行为无疑会给其他人发出错误的信号,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腐败行为中来。
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才能对腐败行为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从而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
为了解决反腐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行使的边界和范围,为反腐败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贪污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其次,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提高透明度。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监察与审计来对权力行使进行约束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财务和行政行为的监督,保证其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减少腐败的空间。
此外,还需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
加强个人廉洁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公民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增强抵制腐败的意识,形成厌恶腐败、追求廉洁的社会氛围。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
腐败具有跨国性和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腐败行为。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我国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变,现处于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同时各方面都出现了好的形势,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现象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腐败问题。
第一、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005年韩桂芝等腐败现象,就要对他们进行分析。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
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
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
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
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当前我国全力发展趋势第二、对当前我国腐败的对策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特别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
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形式上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它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所以,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环境。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当前权力腐败现状及治理对策
论我国当前权力腐败现状及治理对策内容提要:权力是一种可交换的社会资源,权力最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①关键词:权力腐败,权力制约②,权力监督③,反腐败,引言:权力导致腐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卡洛斯·艾伯特·罗赞斯基说的:“腐败是一种所有社会都会出现的症状,它即可见于最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可在最微小的团体中找到痕迹。
”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腐败案件更是层出不穷,大到国务院部委官员,小到村民自治的设立的村官,腐败现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建设,导致社会的动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防范和治理腐败呢,下文中将分析我国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对策。
一我国权力腐败的现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世界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之一,但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过进入了向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加上巨大利益的诱惑,失去制约的权力变成了为一己谋利的工具,腐败现象已在我国迅速地滋生并蔓延开来。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然始终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但是,今天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和普遍,已经成为关系着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已成为我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从上个世纪我国第一贪官刘清山、张子善被查处开始,中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前仆后继,贪污腐败案件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贪污腐败的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灵活化,规避惩罚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贪官们甚至利用国际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规避本国法律的制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贪官赖昌星,直到现在为止引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贪污腐败官员也呈现出了高层化,比如去年查处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山东省委原副书记杜世成等都是省部级的高官,他们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这些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论新形势下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论新形势下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五)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权力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施的,权力的腐败是运用权力的人的腐败。
要制止权力的滥用,必须解决好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公众服务的,以往我们的组织人事制度存在着神秘、封闭、保守化的倾向。
公众对权力产生的过程不知情、不了解,导致一些动机不纯的人钻空子,通过不正当途径谋取权力,使一些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民主直选、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形式,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走向"阳光操作",以此减少任命制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另一方面,要全面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公开招聘,向社会公开干部的推荐标准。
同时要建立举荐干部错误追究制,约束和纠正主要领导在用人上的滥用权力行为。
因为把具体的权力具体授予什么人行使,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力。
而由于授权者的这项权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就无法想象,所以说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因此,对于任用失误,授权错位的人,一定要实行失察追究制,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权力腐败是古今中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有它长期存在的必然性。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短时期内无法消除而等闲视之,否则祸国殃民。
历史上有因权力腐败而亡国丢权的教训,这同样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遏制权力腐败的警示。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中,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腐败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腐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权力过于集中。
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二,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的失职和腐败同样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均衡、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三,制度缺陷。
一些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也是腐败问题的成因之一、制度缺陷包括执法不公、处罚不力等问题,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处罚。
第四,利益驱动。
腐败行为往往源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驱动。
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权力进行腐败行为。
利益驱动使得腐败行为难以遏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针对上述成因,可以提出一系列对策:首先,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并强化监察职责,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改进监管机制。
应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职和腐败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需要修订和完善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腐败行为从严惩处。
第四,增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
提高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能力,通过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来推动腐败行为的曝光和治理。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
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权力腐败及其遏制对策
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年级:07级班级:电子商务2班学号:20070874224
摘要: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拥有者, 为了自己的利益, 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它具有多样性、扩散性的特征。
从历史、国际教训和现实环境方面看, 遏制权力腐败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紧迫性。
从遏制权力腐败的基本思路看, 当前应着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把预防权力腐败置于首位, 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的蔓延。
关键词:权力腐败; 权力制衡; 制度; 监督; 深化改革
权力是社会中某一团体或个人凭借特定的条件, 影响、支配另一团体或个人行为的力量。
不论哪种权力获取方式, 权力腐败都是存在的。
因为权力是由人来掌握的, 人性中的弱点决定了人的品格和意志是不确定和不持久的。
掌权者可以正确用权为民造福,也可以滥用权力为己谋利。
在现实生活中, 仅凭掌权者的个人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 是很难抵制住各种诱惑的。
必须解决权力的科学设立, 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制度环境, 将预防权力腐败置于首位, 让权力腐败行为不能得逞, 这是一种外在的制约, 也是对权力腐败的一种遏制力量。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铲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 可有效降低权力腐败的概率。
一、权力腐败的涵义、分类和特征
( 一) 权力腐败的涵义
所谓权力在本文中特指公共权力。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拥有者, 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出卖或滥用公共权力, 即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不论是主动创租与寻租, 还是被动接受贿赂, 只要产生了公共权力的买卖关系或公共权力被滥用, 均视为权力腐败。
权力腐败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权力腐败的行为主体是公共权力拥有者, 权力腐败的行为主体是各类公职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 是公共权力的化身, 是公共权力资源的合法垄断者;二是权力腐败的客体是公共权力。
这种公共权力原本属于全体人民, 但实际上, 全体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而是授权给公职人员,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三是权力腐败的结果, 使公共利益受损,个人利益增加, 即损公肥私。
( 二) 权力腐败的主要分类
1、寻租型腐败。
目前, 虽然大多数商品、物资价格已经并轨,利用双轨制搞腐败的空间已大为减少,但政府及各级经济部门还掌握着许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资源,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还受到很大的制约。
为了获取投资、贷款、项目审批、配额、减免税、优惠政策等, 一些经济主体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腐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 一些手握实权的干部和工作人员, 借机设租并积极寻租,与经济主体搞权钱交易。
2、委托代理型腐败。
公务人员作为受全体人民的委托代理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代理人, 在现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身上, 即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而造成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
代理人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委托人的利益, 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的管理质量高、数量大, 致使委托人无法监督代理人, 国企领导干部较之其它行业的公职人员更容易搞权力腐败。
3、成本利益型腐败。
即腐败的收益明显大于腐败的机会成本, 权力腐败的成功率较高, 腐败行为被发现和查处的可能性很小。
权力腐败可以带来许多收益, 被查处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使得一些掌权者敢于挑战党纪国法。
由于诸多原因, 特别是现阶段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资金、装备和专业水平相对于党政及其它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管理的繁杂及庞大的机构和人员, 很难监督到位。
4、买官卖官型腐败。
虽然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的东西, 但其影响至今不散。
因为, 当今中国的领导干部尽管工资、职务津贴、奖金不是太高, 但是权力大, 办事容易。
很多事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办成的, 而有权则是一定能办成的。
在他们看来, 经商和从事专业技术研究不仅很辛苦,而且随着年龄增大、精力衰退、知识折旧, 很容易被淘汰。
而从政, 在正常情况下, 随资历加深, 官职会越来越高。
二、遏制权力腐败的客观必然性和紧迫性
自建国以来, 遏制权力腐败是党的几代领导人一直在积极探索的课题, 它是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在党即将执政的时候, 就预见到了权力腐败问题, 倡导全党学习。
在反贪污、反浪我党以清廉的党风、政风, 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顶住了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 成功地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 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 从腐败的危害看,它会搞垮一大批干部, 使党和国家改变面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三、遏制权力腐败的对策
(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
1、坚持市场化改革, 使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配置。
加快计划、投资、金融、信贷、证券财政、工商、税收、土地批租、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股票发行上市等领域的改革, 广泛而充分地引入市场机制, 将生产要素市场化, 尽量减少和杜绝寻租空间, 防范和抑制权力进入市场, 从体制上减少权钱交易的可能性。
2、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方式。
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
把不应有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市场和中介组织, 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实行政企分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 互相制衡的治理结构,使企业从行政附属物转变成独立法人实体和真
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从体制上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权力腐败问题。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对市场监督和管理, 坚决制止不正当的竞争。
制定一整套公正、合理的市场规则,及时规范和调整经济关系, 促进市场主体平等、公平交易。
加强对各市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 规范经济行为, 遏制垄断, 制止不正当竞争, 遏制商业回扣等腐败现象。
( 二)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从源头上遏制政治腐败
1、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加强立法和修法工作,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尤其是在党的执活动中, 必须依法执行, 杜绝目无法纪和不按法规办事的行为。
完善以党员民主权力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制度, 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消除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切实发展党内民主, 从根本制度上遏制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的风气蔓延。
2、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首先, 进行权力运作制度改革, 将权力分散, 让权力相互制衡, 避免权力真空, 防止权力被滥用。
其次, 建立人民群众给党政部门及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打分制度。
第三,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和廉政述职制度, 并专设网站供社会监督。
3、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
干部制度改革是遏制权力腐败的核心问题。
首先, 在基层单位扩大民主推选的范围, 凡未经民主推选和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一律不提拔任用。
其次, 改进干部考核、考察办法, 采取考察预告制, 考察工作责任制, 提高识别人的准确性。
再次, 强化廉政鉴定, 在提交党委会讨论之前,由纪检监察部门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鉴定, 实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度, 防带病上岗
( 三) 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开展反腐败斗争, 要坚持标本兼治, 要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忠杰教授说, 建立在权力运作基础上的反腐不规范, 反腐就有可能时紧时松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制度反腐作为一种机制则规范、稳定、长久, 不因人、事而变化, 反腐倡廉必须把法制建设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 1]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 2] 江泽民.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R]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 3]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R]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 4]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R]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