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第89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 2020.03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沙尼亚山林里有两种鸟儿,一种叫长尾鸟,一种叫多多鸟。
它们的天敌是树蛇。
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就会立即飞得远远的,找个树洞躲起来。
在它躲藏的时间里,每当看到其他鸟向有树蛇的那棵树飞去,都会发出急切的警告声,有时甚至还有从树洞里钻出来追上去阻止的冲动,可往往是刚把身子钻出来,又钻回洞里去了。
而多多鸟,虽然没有长尾鸟那样目光敏锐,但它发现树蛇后,就会整天在有树蛇的树的上空盘旋,一旦发现哪只鸟想要在此栖息,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啄食那只鸟,直到把那只鸟撵走为止。
几天内,多多鸟会赶走几十只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如今,曾经在年轻人当中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中流行的“小确幸”不知何时起变成了“小确丧”,甚至有人称之为“丧文化”: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
近年来流行的“葛优瘫”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代表。
这种现象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他们大多规劝年轻人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靠拼搏奋斗来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落入颓废虚无的境地。
但也有些人认为,其实不必对“丧文化”的一时流行过于忧虑。
年轻人喜
欢的“丧”,其实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呢?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800字)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
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1,
【答案】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
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
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
其中有多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
地铁两工作人员赶到后,只是在旁边守着,没有人将梁娅扶起来,也没有采取急救措施。
针对这起“没人扶”,有人讲,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怕万一出事把自己陷进去。
有人讲,不是不想扶,而是不会扶,一般人并不具备急救的知识。
但事实却是有人选择无视地走过去了。
而且正如梁娅的姐姐所想问的:“为什么让妹妹在冰冷的地上躺那么久?50分钟里,没有人去扶她,也没有人给她盖件衣服?”仅仅“盖件衣服”,需要专业知识
吗?“不敢扶”和“不会扶”,恐怕有同质的成分。
唯一让人不是那么失望和寒心的是,没有人公开说“不想扶”。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存在善念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表现出善举。
每一起道德悲剧发生后,几乎都能见到这一点。
而浏览一下网友留言,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常怀善念”值得肯定,但正如一句老话“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从来都与看客无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都不是善念标尺的。
如果只剩下善念,那社会距离我们的期望,只会背道而驰,决不会同向同行。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
爱沙尼亚山林里生活着两种鸟:长尾鸟和多多鸟,他们共同的天敌是树蛇。
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它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就会立即飞走,躲得远远的进行示警。
而多多鸟,虽然没有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它发现树蛇后,会整天上空盘旋,一旦发现哪只鸟想要在此栖息,就会飞过去,把那只鸟撵走为止。
鸟类专家指出,这两种鸟都有善心,但长尾鸟胆小,而多多鸟却以善举挽救了许多同类。
两种鸟都有善念,但其对善的诠释却带来了不同结果。
这一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10个善念还要宝贵。
“善念”和“善举”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社会与文明的距离。
很多人都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都喟叹市场经济对道世界的巨大冲击,都在感慨“扶人有风险,行善需谨慎”。
不排除在道德的天空存在雾霾,可也不要因此否认“晴朗的天”。
不要选择性忽视了在身边,“扶不起”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故事还是“好人好报”。
就这一事件而言,在地铁出口,不仅有摄像头这个物证,也有行人这个人证,的确不是所人都懂急救知识,但停止匆匆而过的脚步,停下来关心一下,哪怕只是“盖件衣服”,又有什么难的?又有什么风险?
善念诚可贵,善举价更高,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
马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在一句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这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当下很多人都在探讨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是什么“大道理”,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身体力行,是从自我做起、从小做起的择善而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篇寓言型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内容,进而准确把握写作立意的角度。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说的是两种鸟在“行善举”时候的不同方式。
长尾鸟是天生胆小怕事,所以空有善念却不能付诸实际行动去行善举。
多多鸟在行善举的时候付诸于实际行动,在危险
来临的时候,始终坚守危险区,去实施自己的善举。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从以下立意:1、善举比善念要宝贵;2、善念诚可贵,善举价更高,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
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首先扣住对材料中心及立意的把握,准确揭示材料的内容含义,结合现实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现象,提出观点并结合现实论述观点,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才能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
2, 【答案】"小确丧"的背后
“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如今,曾经在年轻人当中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中流行的“小确幸”不知何时起变成了“小确丧”,甚至有人称之为“丧文化”: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
近年来流行的“葛优瘫”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代表。
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媒体担忧,舆论大多规劝年轻人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靠拼搏奋斗来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落入颓废虚无的境地。
这的确是一番好意,但其实也不必对“丧文化”的一时流行过于忧虑。
如果认真梳理当前流行的所谓“丧文化”,可以发现,其实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丧”,和外界对于“丧”的解读,有着微妙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是,其实“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总体来看,中国的年轻人并不“丧”。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乐观。
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
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比
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更悲观。
当然,也并不是说“丧文化”不需要关注,从“小确幸”到“小确丧”,“丧文化”的萌发的确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
不久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他在韩国教学,韩国学生跟他谈过一个体会:在以前的时候,韩国年轻人都不喜欢日本的音乐和电影,觉得里面所谓的青春残酷物语都轻飘飘、病恹恹的。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都喜欢了。
因为在这十年里面,城市的发展、汽车社会的到来、生存的变化,使人一下子体会到那里面的孤独、感伤和漂流。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也的确面临着他们的父辈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孤独、渺小感、无力感也并非无病呻吟,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变成心理问题甚至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些背后问题,或许才是社会应该真正去了解、关注和关心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丧文化”,其核心是“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后面列出了观点:从反对的角度看,不要落入颓废虚无的境地;另一种观点是“不必过于忧虑”原因是:年轻人喜欢的“丧”,其实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由此可以从赞同、反对或辩证的角度立意,行文时可以在描述“丧文化”现象表现的基础上,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诸多原因,比如90后身上的特点、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因素的掣肘等等。
至于对“丧文化”态度,可以说见仁见智,可以规劝,也可以理性反思,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分析。
总之,“桑文化”不过是青年亚文化子啊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写作时最好通过典型事例说服该群体青年们
应具有怎样优质、阳光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
点睛: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
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
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3,
【答案】
城市的角落
白露刚过,中秋已近在眼前。
浓郁的秋意、喜庆的气息瞬间填满了整个空气。
我摇下车窗,秋风拂来,凉飕飕的,拂起了我心中的急切。
此刻,我恨不得插上风的翅膀飞扬,飞向城市的一个角落,飞向她身边,飞向那颗寂寞的心。
她是爸爸的奶奶,是个地地道道的裹小脚、旧式的童养媳。
老太太一手把儿孙们带大,老来晚景却颇为凄凉。
好在还有老爸惦记着她,不时去看望,似乎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初见她那会儿我还小,是在爸爸为她开办的寿宴上。
亲戚们从四方赶来贺寿,席间自是交流热烈,不外是股市涨跌、谁家孩子用功、房产变动等等,听得我云里雾里。
妈妈拉了拉我,顺着妈妈的视线我看向了那个“主角”,她身着红棉袄,静静地坐在上位,两眼茫然地看着前方,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浑然不觉,就好像是个被供奉着的佛龛。
看到这个
情景,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馨怡,我们去陪陪她。
”随妈妈走到她面前,简单做了介绍,一提及爸爸的名字,她那双暗如死灰的眸倏地亮起。
整个宴会,我们都陪着她聊天,她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好疼好疼,却又感到好温暖好温暖。
记忆中她只会不断地和我说,要听话,要一家和睦,仿佛她对自己被亲人抛弃一点也不在意,一味地求佛保佑我们。
后来因学业日紧,渐渐地我几乎忘记了她。
时隔多年,我已是高中生。
这次中秋,妈妈提议去看她,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重新涌现,我一口答应,心中欢喜却也内疚。
车缓缓驶入了小区深处,周围分外安静,散发着清冷的气息。
我随着爸妈走向一栋矮楼。
院子里,老人们零散地坐着,都抬了头看,似乎吃惊这里来了客。
来到三楼,爸爸推开了一间屋子。
里面静静的,五张床铺空荡荡的,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缩在椅子里。
“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她睁大混浊的眼,攥着爸爸的手,又打又哭。
我的心顿时翻江倒海,眼睛顿时红了。
“老太太……”我控制着情绪,颤抖着问候,等待着她下一刻像以往一样抓着我的手。
然而她却不觉,只是专注地望着爸爸。
接着拉着爸妈往床铺内挪了挪,放轻了声说话,仿佛我是一个陌生人。
外面的秋风不免使我打了个哆嗦,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她不记得我了!她忘记我了!抬起头,望着落叶飞旋而下,孤零零地落地。
心中瞬间涌起了一种被遗弃的失落感,“馨怡!馨怡!”多么熟悉的声音!转身,我的手臂已被紧紧攥住,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力道,熟悉的温暖。
老太太的眼眶此刻通红,摇着我的手臂。
“乖乖,你长大了,出落成大姑娘了!我认不出你了,认不出你了……”我回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不知是委屈还是自责,泪水夺眶而出。
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一种感觉,那种当爱被抛弃在角落的感觉,那种失落与无助!
夕阳西下,车子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
“爸爸,不如我们留下来陪太太过完中秋,迟点再走吧。
”走到车前的那一刻,我突然止住,爸妈相视而笑。
那一晚,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轮满月。
【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暗含任务驱动。
首先阅读材料,找到关键词,弄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
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
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这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阴暗的角落”与“灿烂的光芒”。
“角落”是指两堵墙或类似墙的东西相接之处的凹角。
角落比较偏僻,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由此可以引申为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受重视的人或物等。
“明媚”“灿烂”是指景物鲜明可爱、明亮动人,可以引申为内心充满阳光,心灵美好,品质高尚等。
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但题目是一个偏正型短语,应突出修饰限制部分。
行文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灿烂的光芒”,可以表述为:虽然是角落,但有光芒。
具体立意参考如下:(1)写一个地方。
可写某一地方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但有着淳朴的民风、古典的气息、美丽的传说。
或是某位名人的故乡,可以称为明媚的角落;也可写某个荒凉偏远的地方,因某人的出现,或某件事的发生,或某项政策的实施,从而变得美丽富饶。
(2)写一个人或一类人。
可虚实结合,写某人处在角落,不受人重视,但他有着纯洁的心灵、美好的品质,或写他经过个人努力取得了骄人成绩,都可以称为明媚的角落。
也可写一类人,如下岗工人、清洁工等不受人重视的边缘人群,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可以称作明媚的角落。
(3 )写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如某人内心世界孤寂消极,因某一个人的出现或一件事的发生而变得充满阳光,活泼开朗起来,他的内心变成了明媚的角落。
(4 )编写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官场失意,被贬到偏远的地区,但他们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开朗乐观,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给偏远的地方带来明媚的阳光。
可写的角度很多,如同学们可写城中的一角--书店,家中的一角--书桌,它们都可看作是明媚的角落。
从文体上来看,材料没有限定,考生可以写记叙文或叙事性散文,通过写人记事,突出角落的“灿烂的”,也可以写议论文,列举历史上哪些身处角落却依然散发光芒的人物,以此说明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可以展现个人的风采,也可立意为生活中不受人重视的人或物也有明媚之处,我们要善待角落,或者要善于转变角落,让生活中的角落也明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