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课件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白衣戴白帽给荆轲送行。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译: 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人头,用匣子封好它。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译: 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瞪大了眼睛,头发都 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10、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1、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 邻国(的国力)变雄厚了,您(的国力)却相对变薄 弱了。
1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
译: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向西扩张边界。 如果不侵略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
13、夫晋,何厌之有?
译: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1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 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 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
13、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译: 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 掩护刘邦
14、鲰生说我曰:“距(拒)关,毋内诸侯,秦 地可尽王也。”
译: 来, 秦国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
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 让。
9、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 不在小。
译: 现在进入了函谷关,财物没有他所占有的,妇女没有他 所亲近的,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10、道芷阳间行。
译: 取道芷阳偷偷地逃走。
11、吾属今为之虏矣!
1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 刘邦第二天使一百多人马跟从他一起来见项羽。(骑: 一人一马)

高中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高中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译作:朱亮祖没有能够使(道同)屈服。
(6)、调,就是调整语序。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 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 任之。余人不可信也。
即事不计,当死社稷。 即使兵败,也应为国家而死!
“秋毫不敢有所近” 换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
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 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 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 国有并吞天下,统 一四海的雄心。
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 作之前 。由于 一般人 不知道 他事先 能铲除 病因, 所以他 的名气 无法传 出去; 中兄治 病,是 治病于 病情初 起时。 一般人 以为他 只能治 轻微的 小病, 所以他 的名气 只及本 乡里。 而我是 治病于 病情严 重之时 。一般 人都看 到我在 经脉上 穿针管 放血、 在皮肤 上敷药 等大手 术,所 以以为 我的医 术高明 ,名气 因此响 遍全国 。”
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析臼、月 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换译为: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 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 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居庙堂之高……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有些句子用了修辞手法(如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等)的, 在翻译时不能照字面翻译。

潘玲_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翻译》

潘玲_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翻译》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2、公公将将鼓之鼓。之。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3、渐莲闻之水声出潺淤潺泥而而泻不出染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也。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致, 翻译时要作调整,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如介 词结构后置作补语,翻译时,要先把介词翻译出来作 状语,用在动词之前。
原来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方法:留 换 调
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越人就用水替换粟,使糠浮盖在水面上。
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到了晚上,(老鼠)又招呼它那一群依次 爬进(盆子),(结果)全都淹死了。
文言文中多有省略句,翻泽时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 来。
1、(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 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 人)具答之。 2、一鼓作气,再(鼓)而(士气) 衰,三(鼓)而(士气)竭。 3、(我)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我)不知所言。
(覆盖)
3、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 上
扩展组词: 覆盖;覆灭, 重蹈覆辙。
4、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
死。
dài
1
1、到,及。
2、逮捕,捉拿。
◆字词翻译的方法:
联想推断: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 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 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语境推断: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 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实词的意思。
实战演练:翻译语段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 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 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 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 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8课《世说新语》两则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11课《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新深圳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 文言文翻译

最新深圳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     文言文翻译

(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 啮,是以忧戚。
考点分析:以,认为。为、见均表被动。是 以,因此。戚,忧愁,悲哀。
参考答案:世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它的 主人不吉祥。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 了,因此悲伤。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 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考点分析:俄而:不久。以:介词,把。闻:使动 用法,使……闻,报告。尚啮:被动句。县:通 “悬”。
⑤备他盗之出入(偏义复词,偏指入)与非常(古 今异义,意外的变故)也。——《鸿门宴》
5. 下列句子哪些地方要调换顺序? 例: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
如列传》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互文:主人和客人下马来到船上。
规律六——变 “变”即意译,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 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巩固练习 6. 下列句子哪些地方不能直译?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 里。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 几人欤?
④马之千里者。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
⑤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6. 下列句子哪些地方不能直译?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岳阳楼记》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6. 下列句子哪些地方不能直译?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岳阳楼记》 借代:庙堂指朝廷。江湖指偏远地区。
—《出师表》
5. 下列句子哪些地方要调换顺序? 例: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文化常识专项——补充学习假期自学课件(共19)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文化常识专项——补充学习假期自学课件(共19)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一、古文翻译技能——拆分法
有些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 迥异,对于古今异义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 中为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为一个双 音节词,此时翻译可用到拆分法。
二、古代文化常识
文化 典籍
《唐诗三百首》
是唐诗选集,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编,实 际选取唐诗310首,分五言、七言、五律、七律、 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选编的原意是作为家塾 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 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二、古代文化常识
书法 常识
文房四宝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 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 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 唐 时 ,“ 文 房 四 宝 ” 特 指 诸 葛 笔 、 徽 州 李 廷 圭 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 来“文房四宝”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 砚。
举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赤壁赋》
积→堆积,土→泥土,成→成为,山→高山,兴→兴 起。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人教版)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文言文翻译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围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1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STEP5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的五种基本方法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的五种基本方法

课堂小结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
是替换。一是用现代的双 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用现代词汇替换 古代词汇,如把“吾、余”等换成“我”,把 “尔、汝”等换成“你”。
仿照例句,用换字的办法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 字。 例句: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 ——《童趣》 ①果( )如鹤唳云端 ——《童趣》 ②吾( )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
第五种:“调”,就是调整。即,把古汉语倒 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 表达习惯。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 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 下列句子一个是主谓倒装句,一个是宾语前 置句,翻译时试着调整其语序。 ①贤载,回也! ——《论语·雍也》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世说新语·咏雪》
第二种:“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 词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夫”、 “载” 、“也”等,翻译时删掉即可。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 卫樊哙。“者也”是句末助词,不译。 ——(《鸿门宴》)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②幸甚志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第三种:“补”,就是增补。即补出句中省略 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 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文言文翻译的 五种基本方法
第一种:“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 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 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 变。 下列句子中哪些内容可以保留?试着翻译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世说新语·咏雪》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 阳楼记》【注释】谪:降职 。守:做太守。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目录8.1《咏雪》原文及翻译 (1)逐字逐句翻译 (1)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4)逐字逐句翻译 (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1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8)逐字逐句翻译 (9)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2)15.《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3)逐字逐句翻译 (1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5)18.《狼》原文及翻译 (16)逐字逐句翻译 (17)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2.1《穿进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23)逐字逐句翻译 (2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5)22.2《杞人忧天》原文及翻译 (26)逐字逐句翻译 (27)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原文】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划分句子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逐字逐句翻译】(直译+意译信、达、雅;留、补、换;删、调、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②寒雪日:寒冷下雪天,寒雪,寒冷,下雪;日,天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以教材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翻译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利用方法,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

是这样的吗?(是)文言文的考查中,最难的又是什么呢?对,是翻译。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攻克“翻译”这道难关。

在我们湖南高考中,对文言翻译有明确的要求。

同学们请看“考点诠释”。

二、考点诠释:《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描述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①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义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和翻译是两个层面的要求,“翻译”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能用现代汉语去翻译文言句子。

在翻译时,我们首先要克服畏难的心理。

高考题是题目在课外,而答案往往在课内。

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07年我们湖南高考卷中的三道翻译题。

三、真题体验:07-10年湖南卷文言翻译题摘选•(1)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07年)译文: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 考点链接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 考点链接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含答案

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古代抒情散文。

为抒写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运用了多种句式和丰富的词语典故,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这些句子,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这就要具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理解”是指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文中”是指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2)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2.文言文断句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1)主观题,给出选文中或选文外的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语意理解,用“/”标出停顿;(2)客观题,题目提供四个选项,要求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1.总原则: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直译的方法——落实“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如: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什么兄长弟弟。

(2)换——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3)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4)删——删略。

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并在练习中不断加以巩固【教学课时】一课时【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标准1、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指的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该使用意译才能使意思明确。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形象、生动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共19分,其中“翻译题”就占10分。

江苏《高考说明》对文言翻译作出的特殊说明是:文言句子翻译是最难的,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二、议一议说一说(方法总结)根据学案上所给的句子,请同学们归纳出翻译的几种技巧方法。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留”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译文: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外面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译文: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向他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文言文及注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文言文及注解

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王羲之传》)
【翻译】 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 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 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 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赤壁赋》课后文言文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 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 亦不能知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廉蔺列传》课后文言文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 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 谓兼之矣。
(白居易《与元九书》) 【翻译】 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就六经来说,《诗》又是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 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 的,没有比义深的。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上自圣贤, 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接受声 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圣人懂得这 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 范。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韵律协调言语就顺畅,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分明确 情感就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 串着隐密细微的事物。 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 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 《师说》课后文言文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 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题哀辞后》) 【翻译】 我提倡古文,难道仅是因为古文的读法与今文不同吗?心里思念古人而不能见到古人,想要

【教材全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2单元-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句子翻译Word版含解析

【教材全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2单元-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句子翻译Word版含解析

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里面包含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1.文言文翻译“八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方法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一、文言翻译的原则信: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

准确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要表意明确,语言流畅,语气不走样,不能有语病。

通顺雅:规范,典雅,得体。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要尽量做到对原文的每一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要有所反应,力求符合原意,译文语句要准确通顺,简洁流畅。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可用“留、删、补、对、调、换”六个字来概括。

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译文时均不作翻译,可直接保留下来。

例:禽兽依依不舍。

《犬救幼女》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陆绩怀橘》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犬救幼女》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黄香温席》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陋室铭》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岱宗夫如何?《望岳》无实义补,增补。

补充原文中所不用的量词以及被省略的成分。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

决:决断,判定。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过:超过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时:当时戏:嬉戏调,即调整次序。

文言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适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次序。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与谁归宾语前置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专题指要 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专题指要 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专题指要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专题指要: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一.文言文翻译:1.根本原那么:“信、达”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逐字逐句,不漏不添,不主观臆断,语序正确,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只有少数含修辞如比喻、借代等的句子要意译。

)2.根本方法:留,换(古变今、单变双),补,删,调。

3.考察重点:古今异义词(如除--任命,爱--吝啬,被--遭受,本--树木的根,顾--回头看﹑拜访,过--拜访,恨--遗憾,假--借助,见--我,去--离开,劝--勉励,使﹑向﹑脱--如果,多--称颂、赞美);多义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名+形、名+动、动+形、名+名等),通假字(见、说、孰、被、知等)。

4.利用语境推断文言词义(包括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文言实词:①当---面临,对着;适宜,恰当;对等,相当于;担当,承受;掌管,主持;抵挡,抗击;应当,应该;在,值,恰逢;将;符合;抵押;②辞----言辞,言语;托词,借口;告辞,辞别;谢绝,推辞;抱歉,谢罪;文言虚词: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第一人称定中标志补语标志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比拟“之”与“其”的区别:定语后置标志主谓间取独作用衬字无义动词同样,也可运用上述方法,比拟“以”与“而”的异同:都可当连词(表并列,递进,顺承,因果,修饰,假设),但“以”可表目的,“而”可表转折,。

“以”可当介词﹑动词﹑名词,“而”可当代词。

词义推断例如: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管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译文]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身边,向他乞讨食物。

②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

高考语文 专项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考语文 专项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高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这几年都是九分,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X、得体、生动、优美。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1、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对”,即“对译”,要求逐字逐句的落实。

如:古(古代)学者(求学的人)必(一定)有(有)师(老师)2、具体方法为“换”、“留”、“删”、“补”、“调”五字诀①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

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翻译方法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翻译方法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中山:地名若之何:为什么
(二)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①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注释] ①子太叔:即游吉,郑国大夫。

②取:同“聚”,聚集。

③萑苻:水泽名,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
1.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30分)
(1)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2)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3)疾数月而卒。

2.将文中的现代白话文句子翻译成古代文言。

(20分)
(1)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


(2)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6、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 对于莲花的爱好, 什么人呢? 什么人呢? 7、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味无穷。 味无穷。 8、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 照耀着千里大地, 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 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白璧。 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白璧。
曰 。 7 、 蒋 氏 大 戚 , 汪 然 出 涕
汉 8 、 , 问 无 今 论 是 魏 何 晋 世 。 , 乃 不 知


汝之不惠甚矣
1、甚矣,汝之 、甚矣, 不惠。 不惠。 2、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 3、盖简桃 核修狭者为之。 核修狭者为之。
1 、主 谓倒装 2、宾 、 语前置
译:你太不聪明了。 你太不聪明了。 有何陋 ? 译:有什么简陋呢? 有什么简陋呢?
村中人 见渔人,( 村中人 乃大惊, 1、( 、( )见渔人,( )乃大惊, 村中人 问( )所从来。( 渔人 具答之, 渔人 所从来。( ( ) )具答之, 村中人 ( 渔人 便要( )还家,( 还家,( 村中人 ( )便要 )设 酒杀鸡作食。 酒杀鸡作食。
2、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张 )桌、一 口技人坐屏障中, ( 把 )椅、一( 把)扇、一( 块)抚 尺而已。 尺而已。 3、可以( 之 一战 、可以( )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 得道者多助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生 亦我所欲也,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6.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 之间。 之间。 7.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施行仁政的人 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8.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 生命 想要的。(如果) 。(如果 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 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只好 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3、定 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译:原来是挑选桃核中 语后置 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 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 4 、状 语后置
还自扬州。 自扬州还。 4、还自扬州。 自扬州还。 伤仲永》 《伤仲永》 译:我从扬州回来
即补出省略内容。 即补出省略内容。

古汉语较简约, 省略现象是普遍的。 古汉语较简约 , 省略现象是普遍的 。
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 出的衬词、 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夫战,勇气也。 夫 ,勇气也。 夫战
发语词, 发语词,没有 实在意义, 实在意义,翻 译时删去
打仗,是靠勇气的。 打仗,是靠勇气的。 语助和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连接
我有孔明, 我有孔明,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 样。
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2、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 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3、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 、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 为什么要参与呢? 为什么要参与呢? 4、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 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 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1.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2.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两岸山连着山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3.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 追求。 追求。 4.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5.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唉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 地翻译。 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 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 , 我们首先要 “ 直 留删换调补) 直译” 译 ” ( 留删换调补 ) , 在 “ 直译 ” 不能完 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 这个“ 成时 , 不得已才用 “ 意译 ” , 这个 “ 贯 ” 就是所谓的“意译” 就是所谓的“意译”。 不过,这种情况在中考时 , 遇到的可能性 不过 , 这种情况在中考时, 不大,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不大,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2/11
4/15 /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
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 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译文要表意要明
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再练一练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两岸连山 蔽曰。 蔽曰。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不戚戚于贫贱, 不戚戚于贫贱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呜呼,其真无马邪? 呜呼
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 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 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 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 最高要求。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 最高要求。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 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信” 就可以了。 和“达”就可以了。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换 调 补



人名
A.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A.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春 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B.陈胜者 阳城人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
年号
地名
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 凡 朝代 、 年号 、 人名 、 地名 、 官职 等 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 皆 保留不动。 保留不动。
再看其他省市近几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考题
地区


分值比例 4/15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山东省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安得广厦千万间, 贵阳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 常德市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负者歌于途,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守也
学习方法指导
复习目的: 复习目的: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005年—2008年宜宾市中考文言文阅读 年 年宜宾市中考文言文阅读 试题句子翻译选摘
分值 比例 2005年 北方有侮臣者, 3/ 2005年 ① 北方有侮臣者,愿 3/11 借子杀之。 借子杀之。 5/12 2006年 2006年 (1)遂率子孙荷担者 ) 三夫,叩石垦壤, 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年份 选 句
练一练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苟全性命于乱世, 5.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粟一石。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清荣峻茂,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8.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而或长烟一空, 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 影沉璧。 影沉璧。
愚 愚以为悉以咨 之。
我 。

另外: 另外: 换
单音词
词类活用 词
双音词
活用后的 词
侍中侍郎郭攸之、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 费祎、董允等,此 皆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
通假字 字本义
本字
比喻低下的才能
引申比喻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庶竭驽钝,
偏义复词
, 他的 他不

。 , 他的 。


文 通
要 换 成 现 在 通 俗 的 词 语 , 使
意 义 却 不 同 的 词 语 , 翻 译 时 都
的 词 语 , 或 词 的 结 构 古 今 相 同
对 古 今 意 义 相 同 , 但 说 法 不 同
换:军队
攻打
达 明 快 。
十年春, 十年春,齐 师 伐 我。
2/11
4/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