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书本发下来,我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
时间短暂并不代表我对待此书的态度是阳奉阴违,而事实上恰恰与之相反。
我怀着无比虔诚的态度抱着同等量的观念想要啃完它。
我想只有啃这样的词,才足以表达我对不做教书匠,这句话的认同。
虽然我并不是完全以赞同式的方式全盘去接受它。
首先,我不做教书匠。
我的理想曾经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扎根在我的心里。
但现实是,将理想这杆秤以截然相反的方向拉直了。
于是,我做了老师,并且在教育的这个岗位上浑水摸鱼,摸滚打爬。
管建刚告诉我,教育恰恰是一个可以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事业。
它不仅可以将你的精神提升到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而且它能让这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一直延续,延续到下一个生命将要的开始。
所以有人说:“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
”神圣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去找到的那个深度。
其次,书本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八感老师。
而我以自身的实践出发,总结为,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智慧型的老师。
理想一词,及其辽阔,有理想的老师必定会有其奋斗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目标而努力上进。
只要别把这理想当成是空头支票的梦想,那么其他的都是依附在其身上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本能感觉。
这些感觉在理想面前,就好比是小河仰仗着海洋,只要这大海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那么小河的方向就是大海。
这让我想起薛林的《小河》。
小河(薛林)小河,唱着激昂的歌儿,自山谷中奔来。
我问:去哪里?她说:大海。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跟这小河又有多么极其相似的地方。
只要我们不为仅仅做个教书匠而端坐在教室的桌椅板凳上。
不仅仅是为了拿着月末的奖金而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课。
那么教育便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着八感的好老师。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去扬州听课的时候遇上的那一批人,那一批敢于打着为了孩子的口号而勇敢地站出来的老师们。
他们用他们的努力和见识告诉我,原来教育真不是授教,传道,解惑而已。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看了管大的一系列书籍,机缘巧合下熟悉管大,我尊敬他,尊敬他对工作的看法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从教第四年,身边的老师形形色色,坚持专心从敬重同学身心方面动身去教书的同行很少很少,或许每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教育方式不一样,盼望到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吧!我崇拜管建刚,他教育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作文主见更是深得我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体察内在的语言,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与沟通,只是孩子们不知道这就是作文,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他们发觉生活的琐碎,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分析问题,想到自己也常常会把一些不同寻常的心得体会通过日志写出来,仅仅为了表达内心的想法,他们经常说,我的文字比较细腻,也很朴实,读起来很舒适,我经常一笑而过,究竟那些一个一个码出来的文字是我的内心的情感世界,孩子们也是如此。
想到前几天开学第一课,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班会课,新的学期,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孩子们写出来的日记五花八门,上次圣诞节,孩子们送给我的贺卡,其中一个超级内向的女孩子,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我的爱~~看完管大的一系列书,几百次有冲动,我要把管大的作文主见和作文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去,到实践中去检验管大的作文主见,用实践去检验理论,也盼望自己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找到新的方向,体验到不一样的工作乐趣和美好!加油吧,2023,愿自己不再迷茫中堕落!!!《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读完好本书之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样一句话“用士气制服课堂”。
作为一名新老师,一名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同学。
从你入职开头,同学真的就这样一个个消失在你的眼前,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开头有不一样的意义,他们可能会笑,可能会仿照,可能从今会轻视你。
士气对你来说,是一件宝贝。
还记得为预备开学第一课,我怀着那样担心的心情入眠,正是由于我缺少了士气。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亮出自己的士气。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3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心得呢?可是读书心得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应该多读书,特别是有益于我们教师发展的书籍。
《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是这个学期学校要求人必读的校本教研培训教材,通过阅读收获颇多,感触较深,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本书作者:管建刚,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广大教师。
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阅读《不做教书匠》1、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
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2、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
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
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堂。
3、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本书,一面镜子。
《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
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管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不做教书匠读后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书和育人上,育人该是第一位,教书第二,所以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别人的东西讲给孩子们听,会管住孩子,就是一个好教师。
他们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递,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
今天的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观点。
不能只做个教书匠。
读了管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我更加明白了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师。
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
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的理想空间。
你不能选择教什么样的学生,但是你可以改变学生。
教育,是面对有生命的事业,它永远不可能被机器所代替。
因为课堂是活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兴奋点,面对同一对象或事件,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
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的重心放下去,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干什么呢?他要捕捉这些信息,梳理这些信息,并形成新的教学推进点。
整个课堂,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特别是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接受智慧的各种挑战。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有教育的尊严和快乐,才有成功的感觉,他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然而,现在很多人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递,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被异化。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1走上老师这个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触特别多。
也许“红烛”“春蚕”“园丁”等对老师的美誉已经不假设早年那么让人动容,但十六年与学生共度的光阴让我深入地认识到:老师仍然称得上是这个社会上最光芒又伟大的职业,这是一份“走心”的良心活,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偶尔读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很有共鸣,推荐给大家。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作者管建刚老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向我们阐述了怎样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有智慧感的老师,他用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读后心得与诸位分享:一、教育:需要努力,回绝借口。
“我有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远。
”翻开《不做教书匠》,这几行字印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呼唤,更是多少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得出的人生真谛。
我感慨颇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例外。
而我为什么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彷徨?苦苦反思、追寻这几年来我走过的路,结论是:我为自己寻找了太多的“借口”,而教育,需要的是努力,教育,回绝任何借口!有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科罗拉多州朗峰的山坡上躺着大树的残躯,它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400多年来,无数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
但是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了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
那些甲虫从里往外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伤了它的元气,使它终于倒了下来。
而借口,正像是这些小甲虫的咬噬——即使你曾经是一棵身经百战的大树。
二、握紧你手中的麦穗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谈到这么个故事: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
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小学语文阅读从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
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
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
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
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著、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
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
(《不做教书匠》第14页)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
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
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拿到《不做教书匠》的那刻起,我的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不做教书匠,做什么?”但随着阅读的深化,慢慢明白了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正犹如样的匠人,一个说在工作,一个说在建房子,第三个说自己在盖教堂。
如此看来,第三人就不仅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怀的老师也不是教书匠了。
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章节是——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认为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
的确,微笑是笔财富,每个人都能简单拥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么重要。
管校长说得好:“我们对孩子微笑,生活就对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
”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
老师的微笑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悦;老师的微笑可以给孩子增添信念;老师的`微笑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实,老师的微笑还可以打开孩子封闭的心扉;老师的微笑同时也让自己收获幸福!是啊,全部孩子都喜爱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孩子叙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摩挲孩子的头,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欢乐。
反之假如老师板着一张严厉的脸,动辄就批判教育,那孩子确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还说:“教育在观赏中微笑。
”一个胜利的老师,应当擅长发觉孩子的美好,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一个不欢乐的人,绝不会是一名好老师,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布满欢乐,就肯定要在工作中欢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欢乐起来,你就肯定要投入与付出。
”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抱负的目标进军吧!《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拜读了管校长的《不做教书匠》,颇有感触。
这是一部布满人情味的,让人感动,又能催人奋进的著作。
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老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老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老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老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老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老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老师。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3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读完了《不做教书匠》,收获很多。
“不做教书匠”!—是的,不做机械教育的老师,不做遗忘学生需求的老师,这便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做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奋斗的事业来做的教师,做一个积极探索、常想一二的老师!最大的感悟有二:一、“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的人必然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必然富有创造的活力。
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今天,更关注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
思想源于对教育、对生命、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性实践和理性探索。
没有深刻的思想就没有深刻的教育和智慧的教育;没有深刻的思想,往往就没有深刻的爱和睿智的爱。
”我以前往往认为只靠着年轻和热血沸腾就能把工作做好,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看起来是错的,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教师都应该把思想的肤浅的劣根性挖去,要在做的过程去想,去思考,把教育这份神圣的工作做得更深刻,更长远。
让把对教育这份爱变为深刻的、睿智的爱。
二、我不应该一味的抱怨学生,多找自身问题。
“我们的面子是建立在学生的痛苦之上的吗?我们的成就是建立在戕害学生的青春年华的基础上的吗?我们的荣誉是学生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来的吗?真的让我们刮骨反思。
学生是个未成年人,可有时我们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弄得两半俱伤。
我们班的李元胜因为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帮助他,宽容他,可这朵冰山上的'雪莲却迟迟不开花,没有再期待,最后和他冲突,让他在家反思,我也反思着。
再来学校时,我已冷静了很多,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教育关怀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
我们定下目标后,我悄悄地提醒他,也让同桌打电话提醒,有时还让同桌去他家写作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他没有在课堂说一句废话,没有再出现不交作业现象,月考的成绩虽然没有达到目标,但也进步了不少。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5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5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于是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在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的大多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学问,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而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阔青年老师。
里面对老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老师指明白方向。
站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选择,才智的选择。
文中举了不少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同时也告知我们不切实际的抱负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抱负。
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确实是受益多多。
管校长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特别深刻,读来尊敬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学功底,佩服他对教育现象的透彻分析,佩服他对当今老师心理的完善剖析,佩服他精辟的教育理念。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颇有一点感悟。
想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老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学问要有深化讨论之外,对老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索。
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珠宝一样熠熠发光的思想做老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宝贵的精神世。
阅读《不做教书匠》,使我深刻理解了老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气。
教育就应当是给同学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
我们经常想教给同学更多,用自己的一杯水去滋润同学.由于不放心的原因而讲了又讲,让同学做了又做.我们情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同学补课,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会苦干是不行的。
老师应有启发同学思想,引领同学感情的素养。
今日的老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需懂得如何教会同学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学问的殿。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5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5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这次师徒结对,让我有幸拜读了管建刚校长写的《不做教书匠》这本书。
粗粗一读,已经让我感慨颇多,受益非浅。
《不做教书匠》一书中,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观点,让人感受很深,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的思想: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古人曾经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因此,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比如每天的点名、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备课、上课……虽然我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做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组成了学校的“大事”,我们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学校才能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
我们每一位教师就是一颗镙丝钉,只有每一颗镙丝钉都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学校的宏伟建筑才会褶褶生辉。
教师这份工作,人们都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们普通教师看来,还是很辛苦的职业。
但管老师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字里行间给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
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快乐来自对所做的事的投入,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使工作快乐起来的奥秘就是投入地工作。
工作的乐趣往往蕴藏在你做事的态度里,而非工作本身。
要么教育之水把你冷却,过那种冷却的平庸的生活,要么就用你生命的激情与烈焰把教育这锅水煮沸,沸腾的教育将带来一个充沛的,充满活力与生机、乐趣与魅力的教育人生。
要想把教育这一锅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创意地工作,你的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是属于自己的智慧和结晶,那么你将对你的每一堂课充满情感,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能感受到教学的生命力和震撼力。
课堂上和学生亲切平等的学习生活,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你灵动生成的一个成效极佳的教学场景,都将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教育的乐趣来自思考,当你把思考变成文字,当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阅读和支持,你将获得乐趣,并且将乐此不疲,充满自信与自豪,这些文字将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读《不做教书匠》有感1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做教书匠》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1读了管建刚老师所写的《不做教书匠》之后我发现:书中所蕴含的哲理绝不仅仅是属于青年教师要去努力的。
对于所有的老师、或者说对于其他行业的人同样适用。
因为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写的“人”字应该怎样去书写!找准目标,向着目标去努力,自律、自强、自尊自爱,不断付出、同时有所收获,在付出与收获中强化自身。
管老师在书中主要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那就是要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和智慧感。
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部书中,管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总是将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的故事经典,令人警醒。
他总能针对教育现状以及年轻教师的思想谈经论道。
他对民族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教育有限的忧患,对年轻教师给予的希望,让我越发觉得自己过去是多么地浅薄和无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方向。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要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就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对他们的信任与关怀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关联,互为依存的,即所谓“教学相长”,一名好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喜欢了你,也就会喜欢你上的课,喜欢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赢得你的赞赏。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可以用来记录自己在平凡生活上的感受,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力得到质的提升,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篇1无意中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题目——《不做教书匠》。
我不禁在心里嘀咕着:老师不就是教书匠吗?那还能是什么呢?我便买下了这本书,看得断断续续,模模糊糊,一个学期才牵强把它看完。
看完后没啥感觉。
这个学期,压箱底的这本书被我翻了出来,我要求自己再认专心真地看一遍。
并且在书上还圈圈画画,应该说是挺专心的。
但是,让我写一篇读后感,还真有些难度。
只好坐在电脑前,重新翻阅记录前两次筛选下来的重点章节,希望在此过程中能理清自己的思路,真正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由于你的年轻就是你的本钱,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考。
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次评优质课你失败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
读着这些文字,我好象在和一位智者倾心沟通,他娓娓道来,我静静倾听。
脑海中渐渐浮现出这几年工作的一切,心灵在渐渐伸展。
我认同了的观点,也希望在这观点中让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励和自信。
短暂而肤浅的阅历,印证着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的深层含义,我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一如既往,继续前进。
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年轻的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不要在五年内放弃。
朝着奋斗的目标,坚持五年,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
这五年里,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做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讨论,假如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讨论班队活动,或是班集体建设,或是晨会课,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等等;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可以讨论阅读教学,或是讨论作文教学,或是讨论课外阅读,或是讨论写字教学,或是讨论识字教学,或是讨论提前读写,等等。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1我寻着一件宝贝,那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也就是管建刚先生写的这本《不做教书匠》,它让我原本杂乱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讲求科学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实现了。
1979年从槐芽高中毕业,二十岁的我曾有美丽的梦想,正如管先生所说的,上课之余与学生聊海阔天空,谈人生的理想与抱负;课间与学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童真的乐趣,我是有过这样的日子,但那已成为永远不再的过去…如今,在这个教育本质被严重异化的年代,而我又从偏远的山村调到了繁华的小镇继续我的教育工作,眼前的教书生活却已远离了我的理想,那样苦,那样累,沉重的包袱有时甚至压得我难以正常呼吸。
我想过逃避的方式,想过应付工作的方法,但是,出生农民的我,从小受到母亲“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教育。
我时时告诫自己,不管怎样,绝不能对不起学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一个家庭的希望,而这个花朵将来能结出怎样的果实,这个家庭有怎样的希望,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因着母亲的教育,我不论是做人还是做教育的工作,都能这样的要求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深深体会到:面对学生,我的笑容更灿烂;面对学生,我的批评更有力;面对学生,我的道理更服人……因着母亲的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无悔地走着。
这学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声有色,虽苦也甜。
我无愧于我的学生,因为我明明看到:他们中有些从刚开学进来的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了现在勤奋学习的少年;有些从看见老师害怕拘谨变成能活泼自信地与老师交谈;有些从刚进来的顽劣不讲理变成现在的知荣辱明是非……我无愧于我的学生,因为我还从家长的一个个电话中,听到了他们惊奇于孩子的改变和对我由衷的感激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动的呢?这才是真正值得我快乐的事情,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追寻的高尚的快乐!这正如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所说的:你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转载请着名来自:( 池.锝范文网) 今后的生活,教育仍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想我会比以前更执着地去追求做一个智慧而有时代气息的老师,就摘录管先生在书中的一些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悟吧!1.是老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2.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他们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3.把苦难当做锤炼自己的机会,如此你带一届学生的心得,将超过别人一生的教学所得;4.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辜负家的希望,而祖国的将来也会一片辉煌!5.梦,在人的眼里总是美好的,理想化的,寻梦的历程,更是充满了希望,就让我们——教育的同行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追寻自己的梦想吧!《不做教书匠》读书心得体会2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管建刚,最初想读这本书,是被书名吸引,待读了之后,却被书中的内容深深打动。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工作已经第十五年了,虽然天天都要接触书,但真正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似乎已经是很久之前的回忆了。
拿到管建刚老师的书心理想的首先是哪位名教师又在著书立说了,看完书后却感想很多。
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态度就决定了他的高度。
作者是这样诠释的:积极的态度就是积极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
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虚度此生、充分体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到底的哲学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
”选择教育就等于选择了精神守侯,保持内心丰富的安静和寂寞的充盈。
“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因为有生命的威胁;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75%的人富有。
如果你在银行海域存款,钱包里还有钞票,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
我们有着中等以上的收入,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入,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作者的话虽然很平实,但句句扣人心弦,说得很真诚,回想自己,和朋友同学在一起,很多时候都在羡慕别人的工资比自己高,别人的机运比自己好,却没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可能自己在这样的想法中度过一生,真正到老可能一无所成,管老师的话就像当头棒喝,把自己叫醒了,也帮助自己确定了方向。
书中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清闲,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
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再把身上的清闲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的揭穿,象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
教育,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可怕的是不想起步,只是在安逸中走向安乐死。
”管老师的书中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
我觉得这个责任感,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
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
2023年《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匠"指的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业技能掌握者,我们老师也有一个带有"匠"的名字——"教书匠".我曾经一直觉得能称之为"教书匠"已经能够算得上合格的教师了。
但是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之后让我明白"一个老师千万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做一个胸怀大志的教师,做一个称得上智慧的教育达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结果,当哲学家说"时间到了"的时候,很多弟子两手空空。
因为他们总在比较中,总以为前面的机会还很多,没有必要过早决定,于是一次次的错失良机。
直到此时,弟子们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穗,就有把眼前的那个握在手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英明的选择、果断的决定,才能让人生的幸福变得干脆。
但往往在日复一日的犹豫和比较中,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蹉跎了岁月。
我想走入特教的很多老师可能和我一样不是怀着一颗对特教的爱而来的,为什么报考了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可能为了能顺利地留在城里,可能为了避免普校繁重的升学压力,可能为了离家近点等等。
但是当选择变成现实之后,之前选择的原因都成为过去,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既然现在你从事了特教,就要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这是对学生、家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家长把自己的饱受命运摧残的心肝宝贝交付到你手中,把对孩子的歉疚、对未来的希望、对缺陷的补偿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告诉自己要倾其所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5篇_0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5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一:《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046字)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
”我们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很多时候在失败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这本书,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让我们有勇气去接受失败,让我们有勇气去挑战失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
管校长说:“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
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
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通用9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通用9篇)《不做教书匠》篇1最近读了一本好书——管建刚著的《不做教书匠》,感慨颇多。
这部书里的每一篇文章宛如一道道涟漪,荡涤着我们混沌的心灵;又像一声声响鼓,敲响着我们沉睡的心灵;如同一级级台阶,拾级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精神顶峰。
初读《不做教书匠》之时,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读完此书,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烟消云散。
面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开朗了,心中也有了方向,深刻领悟到了:人生很精彩,教育能出彩的真谛。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有亲和感。
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摘花的小女孩,不是批评教育,而是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回答说:给生病的奶奶看,看过之后,我就把花送回来。
多么纯真的孩子啊!有的时候,面对犯错误的孩子,不要急于批评,耐心的了解真相,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如果我们用心去关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与自豪。
书中说年轻的教师从事教育大致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
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之为包袱,能把事情应付过去就行了。
第二种态度,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这类老师工作很辛苦,他们只知道干,干,干,但不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不知道教育人生的真义在哪儿。
第三种态度,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
这类教师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教育的意义。
他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和教育密不可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怎样成为第三类教师,书中给我们提了几点建议: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让我们朝着第三类教师努力奋斗吧!一本书,就是一面镜子。
《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徘徊时,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迷失时,别忘了照照它。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8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8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静下心来细细品,一本好书,可以真正从内心打动你、感染你。
而《不做教书匠》正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的好在于不仅给青年老师方向上的指引,更是引起了教育一线工的剧烈共鸣。
《不做教书匠》是管建刚老师才智的结晶,文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它不是空洞琐碎的泛泛而谈,亦不是脱离现实凌驾于道德高空的侃侃而谈。
它的每一个观点和忠告总能敲击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索。
全文从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和才智感等八个方面绽开了具体的阐述,以明确方向开头,以升华到教育甚至人生才智结束,阅读全书就像经受一个智者的人生,明确目标,约束自己,进展自己,坚持着,最终所闪耀着的是沉淀下来的才智。
《不做教书匠》让我收益颇丰,要说给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美好感。
在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剧烈的感觉到,原来我是如此幸运和美好。
它美好在于让我明白原来教育工是如此独特而又神圣。
幸运在于我能在去年夏天,成为广阔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更幸运的是,在步入工作的第一年便能得到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意义我信任在多年以后仍会显得特别深刻。
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老师”让我真正端详了自己的工作——一份注定清贫的工作。
老师更大程度上是追求精神上的财宝,这就要求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生活环境里,学会不卑不亢,保持内心安静,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和浮躁,清亮照旧。
也唯有看清这一点,才能真正的投身到教育这份事业中去。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
我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连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方法呵护她、爱护她……”是呀!小起我如今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嬉戏的欢乐情景。
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抱负、有向往、有很多作为老师作为青年应当有的。
突然耳边响起熟识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爱”,“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我有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远。
”翻开《不做教书匠》,这几行字印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呼唤,更是多少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得出的人生精谛。
我感慨颇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例外。
而我为什么在这一行中的进步缓之又缓呢?苦苦反思、追寻这几年来我走过的路,结论是:我为自己寻找了太多的“借口”,而教育,正是不允许有任何借口!有句名言:成功的人永远在找方法,而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
的确,许多教师不假思索就能拎出一箩筐的借口,我也不例外。
记得有一次家访回执调研结果不理想,分管校长找到了我们几位年轻教师谈话,而我们的借口是:身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再加上繁事琐碎的班主任工作,被压的透不过气来了,哪还有什么时间个个上门家访。
再说了,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又不非得上门,还有电话与网络呢,一切“证据”显示,并不能说明我们工作不到位,我们已经尽力了。
其实呢?这只是一个借口。
似乎没有把工作做完善、做完美,出现问题开动脑筋找寻各种借口说明自己没做好是有充分理由的。
现在想想可称之为惭愧。
而这种借口就是一种不负责任,它预示着在工作中始终不会全力以赴,在劳动——收获这一因果关系中犹豫着。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它呢?方法一: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以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习惯一好,借口自然会少。
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分为把办公桌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物品。
按事情的轻重程度逐一去做,立即行动。
当碰到问题时,我马上解决或做个决定,决不搁置一旁。
方法二: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倦怠,而应当使之充满乐趣。
因为事情本身并没有厌恶和欢喜,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随之产生的效果。
所以我们应当去尽量想的开心,做的开心,而结果呢,我们真的会很开心的完成这件事情。
这正验证了实用心理大师威廉.詹姆士的心得:行动似乎跟着感觉走,其实行动与感觉是并存的,多以意志控制行动,也就能间接控制感觉。
还有一次,教导主任让我参加一个市级评优课,就说是锻炼锻炼,问是否愿意。
我拒绝了。
借口是:我现在两个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再加上班主任,太忙太累,下次吧,下次我不做班主任了,再多参加一些这类比赛。
理由又似乎很充分。
仔细想想却是可笑,班主任与参加评优课有什么关系,如下次还做班主任那是不是就还不参加这类比赛?忙、累那都是借口,这种借口,实际是一种忧虑、恐惧和自我意识的困难。
而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忧虑和恐惧的呢?因为对自己没有把握,怕比赛出丑……而遭人取笑。
如果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恐怕始终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业务,那就完了。
渐渐地,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常常想,我该如何解决这个忧虑呢?方法一:保持热诚与积极的心态。
我想我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一定能做完并做好,而且不断改善。
因为智者不光是从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更是从自己的失误中总结原因。
方法二:阅读与反思。
要增加自己的业务底气,只有慢慢积累,绝无它法。
方法三:当我们忧虑或碰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不能再是逃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逐一渗透。
问自己,我担忧的是什么?我能怎么办?并列举出所有可行措施我决定怎么办?即选择你认为最适合或最熟练的方法。
立即着手行动。
结果,真的很有效。
“不做教书匠”给我的触动很大,它让我领悟到:借口就是恶习,它会使你彻底平庸。
有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科罗拉多州朗峰的山坡上躺着大树的残躯,它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400多年来,无数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
但是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了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
那些甲虫从里往外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伤了它的元气,使它终于倒了下来。
而借口,正像是这些小甲虫的咬噬——即使你曾经是一棵身经百战的大树。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淡雅的封面、兰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让我在悠闲的暑假里选中了它——管建刚老师著的《不做教书匠》。
拿了《不做教书匠》一书,觉得道出了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心声。
书里引用了一个个小故事,激励着我们年青教师,也有不少年青教师的心理分析,看了深有感触。
管校长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非常深刻,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学功底,佩服他对教育现象的透彻分析,佩服他对当今教师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辟的教育理念。
书中八个篇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
《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一章中《教育,从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触良多。
文中说: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吗?确实,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林林总总,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
教育无小事,正是细节,使真正的教育进入了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终成就“大事”。
认真教书一辈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后来,一定会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这样教一辈子书,及时起初是不纯粹、有杂质的,到后来,也一定会清澈起来,纯净起来,永远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脱文中说,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固有的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
年轻的你一定要注意发展这个85%。
这个85%里至少含有责任感、工作态度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我们要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读到第三章时,对“第三种态度”感触颇深。
文中说到教育的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第二种态度,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第三种态度,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
作者推崇的是第三种态度。
上学时,经常会听到老师对我们这样说:端正你的学习态度。
以前的老校长也常说: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的确,态度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并且能朝着这个方向矢志不渝地进行探索、坚持下去,终将有守得雾开见日出的一天。
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生命”。
这句话为所有准备具有第三种态度的教师扬起希望的风帆。
读完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不要借口。
“在工作中,不愿多花一点力气,不想尽可能的作完善、做完美;马马虎虎地做,出现问题,开动脑子找各种借口开脱。
”这不就是说的我吗?看著书上列举的一条条的借口,是那么的耳熟,又是那么得让我面红耳赤。
每次学校布置写案例或总结之类,总是毫不耐烦的发牢骚,然后再不得不交的头一天晚上寥寥几笔完事,并为自己的应付了事寻找借口“头上有毛不算秃。
”之后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就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暗自庆幸的时候,是它提醒了我,告诉我已经到危险边沿:懒惰、贪安逸、不思进取、对学生不负责任……,这是多么的可怕啊!记得邢校长曾问过的:你有什么压力?工作稳定,教学成绩不好,学校也不会开除,备课也多是看着教参来了,学生流失也不会与老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压力呢?“一些我们看起来头疼的事情,在有经验的老师眼里可能是一件并不严重的事;一个在我们看来很费神的研究工作,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下,可能一点就通了;一个令我们伤神的课堂设计,在教学技术高超的教师那儿,一下子就化繁为简了”。
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和请教。
这也许是能够使我们迅速转变为“成熟教师”的唯一途径。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3“我有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远。
”翻开管建刚老师写的《不做教书匠》,这几行字便印入了我的眼帘。
书中说“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教育智慧就是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的原动力。
“改变以往粗暴的做法,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温暖,用爱去修正孩子的行为,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点微笑,都会让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我们班的阳阳上学期上课总是爱乱动,没事还爱不自觉地站起来,要不就脚踩在椅子上蹲着;玩铅笔、书包带...这些我们在低年级课堂经常遇到的情况他都有。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的心里总是有一股无名火,特别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可是我也知道,他这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批评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怎么办?我边听着学生的发言边不动声色地走到他的座位旁边,下意识地用左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小家伙抬头看了看我,我微笑着看他,并用眼神示意他把脚放下来,还用手拉着他的小手,示意他放好。
孩子一一照做,没有以往的倔强。
看着他如此温顺,我心中的涟漪开始荡漾,是不是还可以给他一点甜头呢?于是,当那个学生回答完毕时,我故意说:“你说得真好,声音又响亮,你看阳阳听得多认真呀。
我看谁也能和他一样坐得端端正正又认真听呢?”这话还真管用,他得意地笑了,还把身子挺了挺!接下来的时间,我发现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我,而且有好几次把手举到我身前,一副你不叫我,我决不罢休的架势。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阳光的心灵需要阳光的教育,老师们试想一下,当某位同学微低声发言时我们通常会怎样做?是把手放在耳旁,伸着头,做出认真听状,然后笑着说:“回答得真好,可惜老师听不清,你能大声些,让大家都听清吗?” 还是大喊一声:“大声些,你早上没吃饭吧!”我想肯定会选择前者。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懂得如何用微笑来感染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我们不能轻易地践踏属于他的自尊,学习上有困难是理所当然的,生命需要阳光,也只有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生命才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看着一脸疑惑的昊昊,我的心又被揪了起来,已经四次了,可他手中的字母本依然是错误的。
我真的很想怒问他上课为什么没有认真听,可我没有这样做,只是连做了两个深呼吸,慢慢地说:“刚才我和你说的,你还是没听明白,对吗?所以,我再跟你说一遍,这次你一定要听仔细,回去才能做出来。
”当然,接下来的第五次,他终于写对了。
当我在他的字母本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勾时,我感觉到了他的如释重负。
于是,我微笑着对他说:“其实写字母并不难,是你太紧张了,没看清楚写法,才会改错,对吗?”孩子看着我,腼腆地笑了,转过身轻松地回到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