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_TXT

合集下载

《不做教书匠》完整版

《不做教书匠》完整版
孩子都喜欢微 笑的老师,喜欢老师微笑 的讲述知识,喜欢老师微 笑的倾听,喜欢老师微笑 着表扬。做一名有亲和感 的教师,快乐的不仅仅是 学生,我们老师也会更轻 松和幸福。
每当学生进步时,我们要及时发现及 时表扬;每当学生调皮违纪时,我都要告 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 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我们用心去爱 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师节的一张张贺 卡,课上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更 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和自豪。
书中说:教育者应该有第三只眼睛,那 只眼睛叫做儿童。有了儿童的眼睛,教育就 充满了智慧。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师, 必须从内心深处爱自己的学生,有爱才会有 教育,这也是管老师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观点, 教师要爱自己班上的学生,每个孩子都不可 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从每个孩子身上寻找 一两个优点,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书中说, 闪光点,对于学生是个客观的存在。课堂上 找不到,课下找;学校找不到,家里找;今 天找不到,明天找;一个人找不到,发动学 生一起找。
记得最初迈 上三尺讲台,我望着 台下,那是一双双渴 望知识的眼睛,我就 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 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 戴,家长信任的好老 师。
终于,在《不做教书匠》这座 黄金屋里我寻找到了答案。书中的 八个篇章给我指明了成为一名优秀 教师的八个目标 :
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我想当我们 寻找到孩子的优 点并承认它,表 扬他后,孩子们 就会更容易接受 我们,更愿意接 近我们了。
“教育是朵带 笑的花”这一章也给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要使教育人生 充满快乐,就一定要 在工作中快乐起来; 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 乐起来,你就一定要 投入与付出。”你越 投入,付出越多,越 是深入其中,工作就 约有价值,你就越有 快乐。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篇1书本发下来,我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

时间短暂并不代表我对待此书的态度是阳奉阴违,而事实上恰恰与之相反。

我怀着无比虔诚的态度抱着同等量的观念想要啃完它。

我想只有啃这样的词,才足以表达我对不做教书匠,这句话的认同。

虽然我并不是完全以赞同式的方式全盘去接受它。

首先,我不做教书匠。

我的理想曾经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扎根在我的心里。

但现实是,将理想这杆秤以截然相反的方向拉直了。

于是,我做了老师,并且在教育的这个岗位上浑水摸鱼,摸滚打爬。

管建刚告诉我,教育恰恰是一个可以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事业。

它不仅可以将你的精神提升到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而且它能让这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一直延续,延续到下一个生命将要的开始。

所以有人说:“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

”神圣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去找到的那个深度。

其次,书本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八感老师。

而我以自身的实践出发,总结为,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智慧型的老师。

理想一词,及其辽阔,有理想的老师必定会有其奋斗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目标而努力上进。

只要别把这理想当成是空头支票的梦想,那么其他的都是依附在其身上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本能感觉。

这些感觉在理想面前,就好比是小河仰仗着海洋,只要这大海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那么小河的方向就是大海。

这让我想起薛林的《小河》。

小河(薛林)小河,唱着激昂的歌儿,自山谷中奔来。

我问:去哪里?她说:大海。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跟这小河又有多么极其相似的地方。

只要我们不为仅仅做个教书匠而端坐在教室的桌椅板凳上。

不仅仅是为了拿着月末的奖金而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课。

那么教育便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着八感的好老师。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去扬州听课的时候遇上的那一批人,那一批敢于打着为了孩子的口号而勇敢地站出来的老师们。

他们用他们的努力和见识告诉我,原来教育真不是授教,传道,解惑而已。

不做教书匠作文

不做教书匠作文

不做教书匠作文从小,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

在我心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我渐渐明白,教师,绝不能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我曾在一所学校实习,那里有一位资深的教师,大家都称他为李老师。

李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他的课堂总是秩序井然,学生们的成绩也都不错。

初来乍到的我,对李老师充满了敬佩,视他为榜样。

有一次,学校组织公开课,李老师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那堂课,他准备得十分充分,知识点讲解清晰,例题分析透彻,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是,在课堂的后半段,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当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下面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可李老师却总是叫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回答。

那些成绩稍差或者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虽然手举得高高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但李老师却好像视而不见。

课后,我忍不住问李老师:“为什么您不多给那些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一些机会呢?”李老师无奈地笑了笑说:“这堂课很重要,叫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能保证回答的质量,不会出错,也能节省时间。

”我听了,心里却不是滋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留意李老师的教学。

我发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很少与学生交流谈心。

对于学生的错误,他更多的是批评指责,而不是耐心引导。

他的教学,就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在用心培育一棵棵幼苗。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哭声。

出去一看,原来是班上的一个小女生,因为考试没考好,被李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小女生哭得很伤心,嘴里还嘟囔着:“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老师还是不满意。

”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李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教书匠。

他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如果我们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可能只是一群会考试的机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范文〔通用6篇〕《不做教书匠》1走上老师这个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触特别多。

也许“红烛”“春蚕”“园丁”等对老师的美誉已经不假设早年那么让人动容,但十六年与学生共度的光阴让我深入地认识到:老师仍然称得上是这个社会上最光芒又伟大的职业,这是一份“走心”的良心活,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偶尔读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很有共鸣,推荐给大家。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作者管建刚老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向我们阐述了怎样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有智慧感的老师,他用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读后心得与诸位分享:一、教育:需要努力,回绝借口。

“我有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的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远。

”翻开《不做教书匠》,这几行字印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呼唤,更是多少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得出的人生真谛。

我感慨颇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例外。

而我为什么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彷徨?苦苦反思、追寻这几年来我走过的路,结论是:我为自己寻找了太多的“借口”,而教育,需要的是努力,教育,回绝任何借口!有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科罗拉多州朗峰的山坡上躺着大树的残躯,它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400多年来,无数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

但是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了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

那些甲虫从里往外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伤了它的元气,使它终于倒了下来。

而借口,正像是这些小甲虫的咬噬——即使你曾经是一棵身经百战的大树。

二、握紧你手中的麦穗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谈到这么个故事: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一)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一)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一)
《不做教书匠》是叶圣陶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教
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与人
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怀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叶圣陶在文章中谈到了教师应当有的素质和态度,他认为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
的工具,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培养品格和人格的导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努力成为学
生心中的榜样和指引。

通过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被
激励要以叶圣陶为榜样,不断追求教育事业的卓越,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假期中翻阅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书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谈教育,让人感触颇深。

求知应该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而许多学生感到的是无限的苦难。

关键的问题是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应该找到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去启迪孩子的心灵。

我们都学过《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其中的意思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升学的竞争让我们一心想让学生考出更好的成绩。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教师,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潜能的开发者。

但是粗暴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在我们希望的路上越走越远。

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

教育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尊重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从我们这里获得自信和尊严,自主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获得发展。

要唤起孩子的无限潜能,首先要让孩子找到一种感觉,一种好孩子的感觉。

感觉对了,才会跟着感觉走,生命在好感觉中提升才会越走越顺。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好孩子的种子。

其次,要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抓住每个细节,让学生时时能有好孩子的体验。

不要把孩子放在一起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体,有所长也有所短,把一个孩子的短处与另一个孩子的长处比,比来比去,比掉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其实类似的苗子我们身边常常可以看见,比如一个孩子上课不够专心,你点名批评了他,他有时会更不专心。

美国电影《师生情》中有这样一段:一位优秀的白人老师在给一个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三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了两个。

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中职德育课教学 艺术性设计
福清卫校
茅朝霞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 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 不应该只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行知书信集》
• 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 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叶圣陶教育书简》
让德育课‚活‛起来
• 2 、“导入”巧,形式“活”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 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只是在学生的头脑 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 学方法。【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让德育课‚活‛起来
• 3、贯彻双主教学模式,巧设计,有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当作 有独立意识的‘人’,而不是‘较大的白 鼠’‛ (行为主义观点)。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 恶;这样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 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 退步。----【美】斯宾塞《教育论》
让德育课‚活‛起来
• 1、心情好,气氛“活”: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 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比寻具备 一种对美的惊喜的感受。 -------【俄】苏霍姆林斯基
多媒体教学设计给德育课带来了 令人激动的新的生机。
• 1、化‚静‛为‚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增加教学信息量,弥补了书本知识的不足,拓 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 3、从‚知识获取‛到‚能力培养‛,促进了学生 全面发展

不做教书匠(最新)

不做教书匠(最新)

《不做教书匠》
八、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
“人的追求,起初都会热情洋溢, 但最难的是中间那段奋斗,那段需要 ‘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的坚忍 岁月,这段日子确实会有很多困难, 确实会发生很多意外,但是所以困难 加起来,都不如我们能够想出来的克 服困难的办法多,最可怕的困难和障 碍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中。”---管建刚
《不做教书匠》
三 、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 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 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 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 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 ——管建刚
《不做教书匠》
四 、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
现在的教师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 事来做; 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 事来做; 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 事来做。
《不做教书匠》
五 、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一)专业化的教师形象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 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 “教师是专业性职业”,认为“它是一 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和持续不 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 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不做教书匠》
六、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不做教书匠》
一 、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 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在没有答 案的选择中不断地消耗。
——管建刚
《不做教书匠》
二 、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规章制度对遵守制度的人只是一种形 式,它的存在只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 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价值。 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他背在身上, 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他垫在脚下,它会 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管建刚

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

”我们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很多时候在失败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这本书,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让我们有勇气去接受失败,让我们有勇气去挑战失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

管校长说:“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

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

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做教师不做教书匠

做教师不做教书匠
书, 而 对 于 上 了年 纪 的老 师 也 是 他 心 平 气 和 地 将 社 会 对 教 师 的 书 匠却 是一 种糊 口的工 具 。前 者
青年 教 师 6 1
| i


京最 - 教 i 语 蘧
是 引导 学 生 学 习 , 开 发 学 生 的 思 变成 文字 , 当你 的文 字得 到他 人 校 不 让 我 过 安 宁 日子 ,总 想 着 才 自在 。 的 阅读和支 持 , 你将 获得 乐趣 , 并 早 点 卸 了这 包 袱 才 好 、 第 二 种 状 态 , 把 学 校 的 事 当 作 力; 而后 者 只是 把 自己的 知 识灌 且将 乐此不 疲 , 充满 自信 与 自豪 ,
它 告诉 年 教师 。全 书 的 字里 行 间 , 无 不 感 的教 师 、 做 一个 有 约 束 感 的教 育人 生 经 历 与 教 育 智 慧 , 终 极 关 出身 ” 并 不 重 体 现着 他 对 教 师群 体 的“ 师 、做 一 个 有 责 任感 的教 师 、 做 我 们 一 名 教 师 的“
维 和 提 高 学 生 的 解 决 问题 的 能
输 给 学生 。 在《 不 做 教 书 匠》 中, 我明 白 对待学生要真诚, 要 爱 每 一个 学 候要 从 多 方 面 , 不 同 的角 度 去 思 考 ,从 善 的 角度 去想 你 的学 生 ,
这 些 文 字 将 提 升 你 的 生 命 和 生 活 的质 量 。
, 可 以说 , 他 是 以教 育 生 命 和 个 有 上 进 感 的教 师 、 做 一 个 有 要, 一名教师在教育 的历程里跌 怀 ” 专业 感 的教 师 、 做 一个 有 奋 斗 感 倒过 也 不 可 怕 , 只要 我 们 在 教 育 教 育 人 生 的锻 造 为 己任 来 写 这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语录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语录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语录摘抄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地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地青春年华.乃至过了浮躁岁月,却再也没有青春地活力,再也没有奋斗地勇气了,一切就在表面地安逸中走向人生地地尽头.我敢和任何一个教师打赌,如果你拿出对子女四分之一地爱放在学生身上,学生对你地感恩将超过孩子对你地感恩——中国子女向来认为,获得父母地爱是天经地义地.当你投入地工作地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地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抱着缺点地人,容易有意无意地放大自己地缺点,从而失去正确认识自我地机会,自己把自己打垮.即便有缺点,我们也能将缺点化为自己地特点,成为教育地亮点.一个人做事地时候能像针一样尖锐,无坚不摧,也就能不受外界纷扰地影响,心如止水,静下心来做事,就易产生智慧,这就是佛家讲地“静能生慧”.努力使自己成长起来,获得发言权;你有了发言地权利,才会有改变地力量.一个人地心胸有多大,就能做多大地业绩.如果你地胸中装地仅仅是个人地教学成绩,那么你也只能做一个普通地教书匠;如果你地胸中装地是整个学校,思考地是整个教育及教育发展趋势,那么你就是未来地校长和教育家.纪律是一种必要地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必要地规范,而且能帮助我们远离人性中地懒惰,催促我们更好地成长.严格要求自己,看似委屈了自己,强迫自己放弃很多生活地乐趣,不能够随意、“潇洒”地生活.其实,正因有了它,才让你有了进入享受高质量生活地机会和希望.我们地错误在于,只看到美国地自由,忽视美国地纪律.自由思潮下地年轻人,很容易(同时也是很自然)错误地把“自由主义”当成人生地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约束看作是个性地解放与张扬,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独行和有个性地标志,把与学校与社会对抗看作是年轻地英雄气概.他们一言一行逐渐地和教育融为一体,教育地事就是自己地事,自己地事就是教育地事,他们离不开教育,离开教育就像离开了水,再也游不起来.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人”地力量、“人”地气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教育地情感与智慧,看得到教育地希望与光明,看得到教师专业发展地美好明天.人,只有当勇敢地面对种种不安全感地时候,才会迸发出无穷地勇气和潜在地力量与智慧,才能突破制约人生腾飞地瓶颈.每一个有成就感地人,都是一艘负重前行地船,沉重地责任感时常压在心头,砥砺着他们人生坚稳地脚步,从岁月和历史地风雨中走出来,走出一个大写地“人”.而那些胸无志向地人,像一个没有水地空水桶,只要一场人生地风雨,就能把他们彻底打翻.对自己地承诺无法实现,也一定会付出代价,那代价就是对自己造成伤害,使自己一点一滴地失掉信心和信念.我由衷地感到,对学生最大、最好地责任感,那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地、具有专业水准地教师.具有国家责任感地教师群体,才会成为一个民族地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地资源和精神动力.我认为,教师之间一旦能够真诚合作,那么它地成效将高于任何一种教师培训.我一直畅想地是,每个学科教师都对学生地人地发展保持密切地关注,一发现情况就相互沟通,从而掌握多元地学生成长信息,调整并最终形成对学生最有利、最有效地教育方式.一个老师把课堂之外地五个小时用好,一定能影响学生,并实现教学相长.这样教书一辈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后来,一定会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这样教一辈子书,即使起初是不纯粹、有杂质地,到后来,也一定会清澈起来,纯净起来,永远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地超脱.人为什么要借口,要么是懒惰,贪安逸,要么是给自己找台阶下,这样,人地潜能就不能在一种无路可退地“绝境”下得到开发.只有愿意做小事地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地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无数地小事组合而成地吗?真正地教育,能影响人地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很小地细节之中.经由这些细节,真正地教育进入人地心灵,持续影响人一生地成长.年轻地老师们,人地追求,起初会激情洋溢,但最难地是中间那段奋斗,那段需要“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地坚忍岁月,这段日子确实有很多困难,确实会发生很多意外,但是所有困难加起来,都不如我们能够想出来地克服困难地办法多,最可怕地困难和障碍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里.年轻地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不要在五年内放弃.朝着奋斗地目标,坚持五年,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地一片教育地天空.这五年里,你可以选择某个内容作为教育教学上地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先把这个点做好,做出自己地特色来,再迁移或拓展.我想再次请你记住地是,这五年里,不管发生怎样地困难,你都要“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五年时间,并不是很长.在教育研究地道路上,你什么时候停止了对自己地否定和超越,也就停止了威望地延续.否定自我就不能封闭自我,永远以学习地心态敞开自我,接受他人地思想和观点.一个人成长到一定地程度,会拥有自己地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是他存在地确证,但是,这个思想体系也可以将他包围起来、隔绝起来,难以接受新地东西,就像一个盛满东西地器皿,再也装不进新地东西.勇于否定自我地人,往往具有奋进地激情,也常会有新地教学研究成果出现,从教育心态来讲,他们永远年轻,永远青春.别人不重视你地源头,正是你不重视自己,大众不把教育地神圣当回事,其源头,正是教师不把教育看得神圣.教育,当所有地教师都尊重它,都把它当作生命一样神圣地时候,别人就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了.专业化地教师形象:具有心灵地力量;具有情意地关怀;具有人格地熏染;具有文化地气质;具有实践地智慧.如果你地理念是别人给你地,你地行为就不会被那个外加地理念自然地指挥.你地教育教学行为会被那个外加地理念约束着,觉得别扭.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年轻老师抱怨自己缺少把理念化为行动地方式发法.只有修炼出属于自己地、从自己心灵深处产生并与自己浑然一体地理念,这样,你地所有地教育教学行为都将是别人羡慕得想模仿和借鉴地方式方法.没有思想,教师只能称之为教书匠.教书匠是无法收获幸福地教育人生地,因为失去思想,也就失去了脊梁.没有脊梁地思想撑起我们地教育天空,我们地教育人生也就不可能有湛蓝地天空和洁白地云朵.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把自己地教育故事、经验或思想形成文字,为自己地存在找到一个精神地家,那不只是遗憾.写作地一个好处在于,你能获得生活中地发言权,有发言权才有改变权.年轻地老教师们,如果你对自己地教育人生现状不满意,那么就应该拿出鹰地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地懒惰打个粉碎,再把身上地清闲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地借口一个一个无情地揭穿,像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教育,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可怕地是不想起步,只想在安逸中走向安乐死.年轻地老师们,年轻时吃点苦不算真正地苦,这是一种锤炼,一种成长.生命中最重要地季节,如果不加以锤打,不让身体长出结实地“肌肉”来,这不仅可惜,而且可怜.我只是真诚地呼唤,真诚地呼唤每一个年轻地老教师,呼唤我们地心灵深处升腾起一种教育地精神和力量.它将使我们地教育生命同青春一样热血沸腾、轻舞飞扬.一个善待教育地教师,才是一个善待自己生命地教师.只因我们地生命已经注定和教育血脉相连.我们可以向现实低头,但,绝不可以向现实下跪.年轻地老师们,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你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学生都尊重你.不要就此灰心.教育地艰难就在于,用我们自身优秀地素质,天长地久地,以教育地智慧移植到学生身上.这是个艰难而复杂地过程,相信你能坚强面对.有一天,你尊重学生就像母亲看到小儿摔跤时自然地就上去搀扶,成为一种无动机、潜意识行为地时候,我说,你就是我敬仰地大师了.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地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你越投入,付出越多,越是深入其中,工作就越有价值,你就越有快乐.教育工作也会烦恼和快乐并存,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地两面性特征.就像父母那么投入地爱你,你带给父母地不全是快乐一样.但是,你对教育投入地付出了,你就一定会在烦恼之后地某个清晨,看到喜鹊在枝头叽叽叫,看到阳光是如此灿烂而温暖,你会感受到工作把生命打扮得如此富有价值.年轻地老师们,投入地工作吧,教育即便有烦恼,烦恼地背后也存在价值和意义.一个投入工作地教师,一定会领悟教育地幸福,实践教育地幸福,从而成长为一名具有亲和力地、给学生带来幸福学习生活地教师,这样地教师,将会发现一个教育人生地秘密:每一个孩子带给你地不是苹果砸头地疼痛,而是苹果芳香地幸福.教育地智慧,需要我们以心灵进入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地教育,走进了学生地心灵世界地时候,便会发现很多困扰我们地教育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年轻地老师们,教育是一个智慧地世界,每次我们观摩名师们地精彩课堂,惊叹于他们充满睿智地教学风采,收获一次次智慧地洗礼.我要告诉你,这种风采和智慧不是天生地,只要我们对每一个教学行为都以“智慧”地标准要求自己,只要我们不以简单、粗暴、划一地方式来做教育,每次都在第一方案出现地时候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地第二、第三方案,久而久之,你一定会是一个智慧地教师,从而拥有一个智慧地教育人生.教育是心灵地世界.一个老师如果都没做过班主任,就很难感受到自己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很难把学生地耻辱当作自己地耻辱,很难把学生地光荣当作自己地光荣,很难与学生荣辱与共,学生也不会视你为最密切地伙伴,不会把你看作是生命中情感与心灵地呼唤者、引领者.你想去享受心灵世界给你带来地教育地温润、教育地激荡和幸福,那么你一定要争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班主任.因为从事班主任工作,你有更多地非课堂地场合与学生交往和沟通,你有更多地除了知识之外地话题与学生谈论,你将有更多地机会触摸到学生地柔软地心.而能走进人地心灵,无意是一件美妙地事情;有人向你敞开心扉,是一件幸福地事情.教育是一种帮助,一种平等地帮助.年轻地老师们,我们应当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地人,一个平等地人,一个需要你帮助、同时也给你地人生带来一定启迪和精彩地朋友或弟弟.任何教育成效地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师生关系地突破性进展.。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4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寒假里,我们为我们每个教师找了一本《不做教书匠》的.书,书的封面儒雅、温馨,映入我眼帘的那几行小字分别写着: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

教师,我是一位刚踏入这行的青年教师,上天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来接近教学、孩子。

一页一页的翻看中,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车胎为什么经得起长途碾磨,开始人们设计出很硬的抗震轮胎,但用不来多久,就被震的得七零八落,后来造出有弹力的防震车胎,才经得住磨损。

告诉我要在自己年轻的刚性中注入点柔性,就像那有弹力的轮胎,柔性中潜藏着余地,余地中有着足够的变通,锻炼自己柔弱的刚强。

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地工作,把小事也能做好,做到位,每天积累一点点,贵在坚持就如种花,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一些在夏天绽放,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冬天马上就到了,我的花怎么还没开呢?这时候你就应该想到我种的是梅,只有到了冬天,才会绽放她傲雪的风姿。

不管遇到怎么样的风浪,都不要放弃。

书中让我明白最深的是,一个砍树的人觉得砍树吃力的时候,该想到的是磨斧子,我们在教育吃力的时候,就想到有多久没充电了,充电、磨刀,用读书是最好的方式,用诗书气来滋养我的气姿。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看了管大的一系列书籍,机缘巧合下认识管大,我敬佩他,敬佩他对工作的态度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从教第四年,身边的教师形形色色,坚持用心从尊重学生身心方面出发去教书的同行很少很少,也许每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教育方式不一样,希望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吧!我崇拜管建刚,他教育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作文主张更是深得我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体察内在的语言,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与交流,只是孩子们不知道这就是作文,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的琐碎,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分析问题,想到自己也经常会把一些不同寻常的心得体会通过日志写出来,仅仅为了表达内心的想法,他们常常说,我的文字比较细腻,也很朴实,读起来很舒服,我常常一笑而过,毕竟那些一个一个码出来的文字是我的内心的情感世界,孩子们也是如此。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3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3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匠"指的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业技能掌握者,我们老师也有一个带有"匠"的名字——"教书匠".我曾经一直觉得能称之为"教书匠"已经能够算得上合格的教师了。

但是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之后让我明白"一个老师千万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应努力做一个胸怀大志的教师,做一个称得上智慧的教育达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专业感,有奋斗感,有亲和感,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哲学家让弟子们在麦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颗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进不许退。

结果,当哲学家说"时间到了"的时候,很多弟子两手空空。

因为他们总在比较中,总以为前面的机会还很多,没有必要过早决定,于是一次次的错失良机。

直到此时,弟子们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麦穗,就有把眼前的那个握在手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英明的选择、果断的决定,才能让人生的幸福变得干脆。

但往往在日复一日的犹豫和比较中,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蹉跎了岁月。

我想走入特教的很多老师可能和我一样不是怀着一颗对特教的爱而来的,为什么报考了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可能为了能顺利地留在城里,可能为了避免普校繁重的升学压力,可能为了离家近点等等。

但是当选择变成现实之后,之前选择的原因都成为过去,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既然现在你从事了特教,就要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这是对学生、家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家长把自己的饱受命运摧残的心肝宝贝交付到你手中,把对孩子的歉疚、对未来的希望、对缺陷的补偿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告诉自己要倾其所能,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一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别了"富贵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紧自己手中的麦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方向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当我翻开《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心里还在嘀咕:这能讲些啥新鲜玩意儿?但随着一页页文字在眼前翻过,我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位智者的课堂,被他那直白又犀利的话语一次次击中内心。

书中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有的只是作者如拉家常般讲述的一个个教育故事和感悟。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初为人师的那段日子。

记得刚踏上讲台那会儿,我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把知识点讲得头头是道,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

然而,一次小测验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看着学生们惨不忍睹的成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我讲得不够清楚?还是学生们根本没用心听?我决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于是,我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找学生们谈心,看他们的作业和笔记。

这一了解才发现,原来很多学生压根就没听懂我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只是在那里装模作样地听。

有个叫小明的学生,平时看起来挺认真的,可一到做题就错误百出。

我找他单独谈话,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明白。

他低着头,怯生生地说:“老师,您讲得太快了,我跟不上。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却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

从那以后,我放慢了讲课的节奏,多给学生们一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

我不再满足于自己把知识点讲完,而是关注学生们到底有没有听懂。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问一句:“同学们,都明白了吗?不明白的赶紧举手。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还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在讲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时,我会问他们:“假如你早上从家去学校,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走,10 分钟后发现忘带作业了,又以每分钟 80 米的速度跑回家拿,再以每分钟 60 米的速度赶到学校,那你一共花了多长时间?”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抽象的数学概念。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变,我也更加注重与学生们的情感交流。

不做教书匠的作文

不做教书匠的作文

不做教书匠的作文
教室外,上午的阳光热烈的气氛地撒落在操场上,孩子们的欢笑声紧接着风儿飘来。

我坐在窗边,笔记本上却空无一字。

脑海中,老师板书的粉笔字,机械地再重复一遍着知识点,学生们一个个困倦,此刻却只能无奈强打精神,专注地于书本。

我突然感到重重浑身发软,仿若被困在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像是一台冰冷的机器,日复一日地运转着,却根本无法感觉到生命的温度。

记忆来到童年,那个时候,我对未来流露出着无穷的的憧憬,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笔尖摇曳着快速跳跃的文字,预料着将自己的故事吁求于世。

如今,现实却给了我疲惫的枷锁,将我的梦想困束在冰冷的课堂。

窗外的鸟鸣声声,我仿若隐隐约约听到它们在奚落我的很无力。

我闭上双眼,轻吁地吸了一口气,耳边传来一首熟悉的旋律,是有过鞭策,让我勇敢追梦的歌。

我蓦然睁开双眼,心中仿若熊熊燃烧了一团火焰,驱掉了罩住在我心头的阴霾。

我不可能再做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我要将我的热情和梦想融入课堂,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学的快乐,让他们拥有追逐梦想的勇气。

我会用我
的知识和经验,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无尽的可能的窗,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天空翱翔。

我将用我的笔,随手写下孩子们天真的笑声,用我的心,去感觉到他们神魂,用我的灵魂,去点燃他们心中那颗梦想的火种。

我将继续思维禁锢于课堂,我会带了他们走出校园,去感受到世界的广阔无边,去紧紧拥抱未来的无尽的可能。

我不要做教书匠,我要做一位引路人,亲自带领孩子们走向梦想的彼岸,开宗立派他们的人生辉煌。

高中作文 不做教书匠 甘当育心人

高中作文  不做教书匠 甘当育心人

不做教书匠甘当育心人——读《不做教书匠》有感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中有这样一句话,使我沉吟良久:“一个教师,能否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换,将是教书匠和一名真正的教师之间的标志性的分水岭。

”深思过后是震撼,在管老师眼里,只用手和脑工作的竟连教师都称不上!随之而是的是叩问自己,你称得上一名合格的教师吗?想着,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个鲜活的身影——他,小勇。

他是我刚进朱棣文小学时教过的孩子,父母是外地来太打工者。

而他,用我们这里的话,统称“外地囡”。

在他的身上,存在着太多的疑问:他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可课后作业能拖则拖;班中的活他抢着干,可自己身上总是灰头土脸,运气差时走过他身边还会闻到异味;他时而活泼好动,时而看似郁郁寡欢。

对付他“不做作业”这一顽疾,我软硬兼施不成,往往采用最后的杀手锏——留学,即放学后把他留下来补作业。

记得那天,他补完了作业,天色已完全暗下来,他父母也没来。

他平时好象是和姐姐一起坐校车走的,让他一个人回家,我不太放心。

“我送你回家吧。

”我随口说到。

“不不不”他连摆双手推辞,学习不自觉的孩子一般是非常惧怕老师家访的。

“你等我……”没想到,我去办公室取完包回来,这小鬼已不见踪影!这么晚了,太不安全,我非逮着你不可。

我疾步下楼,终于在校门外不远处把他截住。

“上车!”我用勿庸质疑的的口吻命令道。

他只得乖乖屈服,坐上了我摩托车的后座。

路上街灯昏黄,后座上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放慢了行驶的速度。

他示意我送他去长征路,我笑了:“我没记错的话,你家是住在城北吧。

”“孙老师,不是,校车只能送到长征路。

我下车了,在路口等姐姐,姐姐六年级,可以骑自行车,我们再一起回家。

”“哦。

”那你们俩每天都这样来去?”“嗯。

”谈话间,车已到长征路,哪有他姐姐的人影!他倔强地要下车自己走回家,我哪能容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逞强。

车继续往前,转弯来到了204国道,一路沿国道向北进发。

“你家在哪里?”汽车站北面。

”每次快到一个路口,我都问“要转弯吗”?他都回答“不要”或“还没到”。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

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5篇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1很早就从网上购买了管建刚老师写的《不做教书匠》一书,迟迟没有阅读。

最近的一个周里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读完以后确实像书中的序言所说,“你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

对于一个年轻的老教师而言,我读后心潮澎湃,原来真正的教师应该这样做。

全书由浅入深地分别从“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这八个章节来论述一名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这对现今年轻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急躁、浮躁心理来说,无疑是一剂“苦口良药”。

管老师把自己成功的经历与振聋发聩、令人惊醒的经典故事结合着,向我们年轻的教师们讲述着教师如何才能更成功。

这既是一部教师励志的书,也是一部人人可读的活的教育学。

这本书凝聚着管老师的教育人生经历与教育智慧,它告诉我们一名教师的“出身”并不重要,一名教师在教育的历程里跌倒过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选择好方向,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再不断的反思、学习、实践,终究会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的。

我敢说这本书绝对值得我们年轻的教师一读,这本书处处体现着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终极关怀”,对今天我们的教师来说,比所有的教育理论性的书籍更值得一读。

当读到第二章的时候,我被一个小题目“学校是我的”所吸引。

读后我曾问过自己,也曾问过我的同事们,“学校是谁的”。

我们都没有想过“学校是我的”,只是认为学校是国家的,有谁会去想“学校是我的”,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吧!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中国台湾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高震东来国内做的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当于天下兴亡,人人无责。

对我们教师来讲,如果每人的年终考核都加十分,不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没有加分吗?“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业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人,只有一次青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乐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哪些事现在还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才行;哪些事不想做,但还是要去做好;哪些事是有意义的,需要争取,哪些事是没意义的,需要拒绝;哪些话不说不要紧,哪些话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不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说……或许你会说,做成这样的人,太老于世故了吧?不错,所以一个真正走成熟的教师的困难与艰辛就在于,既要在老于世故中保存自己,又要在老于世故中保持自己。不“老于世故”,你就永远是个不受欢迎的“愣头青”;沉溺于“老于世故”,你就失去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那颗常青的童心。
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
☆★塞班论坛★☆
电子书资源区 忘塵居士整理制作
----------------------
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并非是从填写志愿的那一刻起,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然。及至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经验与认识,加上经济大潮席卷而下,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心里总巴望天上掉下一个机会跳出教师这一行。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状态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
谈到责任感,就必然要说到对学生负责。我认为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困父亲,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龙,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学,他也想让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实在没这个能力啊。没有能力,即便有爱心,那“爱”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之“爱”。就我个人而言,每次遇到以前教过的学生,总心怀愧疚。我常这样,如果早些年,我就能如我在《魔法作文营》一收中所讲的那样教作文,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自豪,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的激情飞扬,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状态。如果我早些年就这么教作文,那么,我就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收藏更多的童年。那是怎样的一个遗憾啊!我由衷的感到,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年轻的老师们,或许你对纪律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看法,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自己身上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手术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将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人,不可避免地有惰性,但因为有纪律,所以我们会强迫自己不朝着更懒惰的方向发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而是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有责任、有事业的“人”的方向发展。
谈约束感,就必须谈到学校纪律。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违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没什么大还了,是小事。上班迟到一会,没什么;下班早走五分钟,没什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会一塌糊涂。比如说“迟到”人代签到。再比如说“中途离校”,先是有要事离校;后来有小事也离校,到最后,一些事本可以下班后做,但上班好像“空闲”得很,“无聊”得很,就中途离校去办了,以便下班后能更好更自由地“享受生活”。为了这个很普通的上下班纪律,已有学校无可奈何、忍无可忍之下使用了“指纹器”。面对指纹器,我的内心充满凄凉,中国教育还能走多远?中华民族还能走多远?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所最没有自由最没有生机的学校。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在一个无规则、无纪律、无秩序的社会环境中,看似最自由,实际上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纪律和自由是孪生兄弟。纪律越发达,自由越发达。自由思潮下的年轻人,很(同时是很自然)错误地把“自由主义”当成人生的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约束看作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独行和有个性的标志,把与学校与社会做无谓的对抗,看作是年轻人的英雄气概。不客气地讲,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纪律与自由”之间,做得恰到好处,因此它必须存在。存在不是威胁。对于每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来说,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和价值。换个角度可以这么说,每一条纪律对于遵守纪律的人来说,是对他每一点态度和价值的肯定。
二、做有约束感的教师
二、做有约束感的教师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那有着根本的差别。学校发给每位青年教师一本书,这叫“得到”;如果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比赛,你在比赛中获胜,校方奖励给获胜者一本书,这个“得到”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得到感”。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心定觉得不自在,痛苦;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结,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约束来自于外界;约束感存在于内心。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不断地消耗。而且,我相信,不管未来怎样变迁,暂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这是无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行动。而当你心无旁骛地工作时,工作的乐趣也就离你不远了,即便你还是没有机会走向你梦想的那条道路,但那个时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非是无病呻吟的赞誉。
也有一些教师,他们总以为纪律是管理者有意与他作对,以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整人的。我想说明两点,一是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时代,对纪律没有一个强制的规范执行期,封建社会过来的农民、商人,都是没有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决不是可以放任。二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校长想要凭自己喜好来制定纪律的,已不大可能。我认为,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纪律,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无可非议。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至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我们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选择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错误,你越努力,离目标也就越远。人,只有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路上的选择,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一问自己,你选择“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
年轻的老师们,如果你的志向是搞物质搞经济,那么,你千万别继续窝在校园里,这对你,对学生,对周边的同事,对学校的领导都是一种不经意的伤害。对学生来说,宝贵的只有一次的童年、少年,在你手里给浪费了,这是人生多么可怕的浪费啊;对你自己来说,只有一次的宝贵的青春就这么消耗了,同样是一咱无法挽救的浪费;对你的同事来说,由于受你的情结、你的“南辕北辙”的人生观的影响,无法安心于原本安心的教育,彷徨、痛苦、迷惘中,也将一事无成;学校领导呢,对不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教师,觉得头疼,他们会想办法帮助你静下来做好教育。而你会觉得这是领导故意找你碴儿,于是,冲突不可避免。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青年教师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年轻人本来就冲动,学校教育又时时处处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不懂事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我们会觉得其乖巧;一群孩子少年老成,我们将觉得不对劲;整体性的少年老成,那将是一种可怕现象。一个青年教师如果不注意训练自己的约束感,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这种不该做的事来。很多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惜,都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的,蛮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就是缺少约束感,由此酿成终身的遗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来悔恨地品尝。
其实,财富的满足只是一种比较。你和谁比较,你就产生怎样的心态,你和大享比,你会觉得物质和金钱是如此的相形见绌,但你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相处三个月,你说会感谢上苍对的恩赐。你要知道,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你要知道,地球上每天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感到有生命威胁。你要知道,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的75%的人富有。如果你的还有存款,钱包里还有票子,口袋里还有零钱,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教师有着中上等的生活,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入,作为人,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
对于年轻的教师,迫切需要果断地做出选择:不做教师,就早日投入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中去;要做教师,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如果到目前为止,年轻的你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说,想不做教师又没好的门路,终日浑浑噩噩,那么我要奉劝一句:用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来。工作是相通的。今天的工作对于明天的工作永远不会没有价值。今天有了工作而不好好地做,那才是个大失误。不管以后做什么,今天认真工作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对今后的人生绝对有用――哪怕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岗位。
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我知道,绝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各种专业上的荣誉称号,比如“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和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做了有益的引导工作。尽管这逃不出名与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适度的虚荣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在正常追逐这些荣誉的过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教育人生来。我相信,学校一般不会对这些荣誉的评比条件进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校领导请教,我相信,领导对这样的年轻人是欣赏的。当你清楚了每一项荣誉所需要的子条件的时候,就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些“子条件”。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对自己的责任感由此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