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注意原理 期末考试重点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目精简
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与临摹。
()4、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7、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能力。
()8、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阶段没有竞争。
()9、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10、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2、()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价值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3、相对静止是指()。
A.物质运动的稳定状态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绝对不动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5、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B.矛盾的对立和统一C.矛盾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9、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存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绪论1、什么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狭义还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是哪三次运动?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三大运动:①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②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章宪运动;③1844年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哪些?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来源(代表人物):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③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欧文)。
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7、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8、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9、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是什么,表现在哪里?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最新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确答案】C2.)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正确答案】ABC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B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的标志D工人阶级的解放就是建立起工人阶级政权,人民当家作主4.肯定方面是指()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正确答案】BD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C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二、单选题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正确答案:D,8.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A,9.时间的一维性指时间的A.无限性B.有限性C.客观实在性D.不可逆性正确答案:D,10.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现代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11.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卷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物主义自然观C. 辩证唯物主义D. 阶级斗争理论2.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文学艺术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阶级斗争D. 上层建筑4.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阶级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神秘性5.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A. 剩余价值B. 资本积累C. 资本主义私有制D.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阶级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革命性7. 以下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商品D. 货币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在()A. 阶级矛盾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资本积累与消费不足D.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9. 以下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A. 无产阶级专政B. 社会主义公有制C. 按劳分配D. 共产主义社会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13.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15. 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A4. D5. C二、多项选择题6. ABCD7. ABCD8. ABC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D.认识事物的量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马原试题及答案期末
马原试题及答案期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思想课程。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整理与总结,以供参考。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A. 教育思想体系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一种伦理道德D. 政治理论体系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辩证法B. 无神论C. 阶级斗争D. 自由意志答案:A3. 以下哪个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A. 劳动创造一切B. 实践决定认识C. 科学社会主义万岁D. 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对象是()A. 自然界B. 人的活动实践C. 宇宙万物D. 历史进程答案:B二、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问题。
答案:意识和存在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创始人是________。
答案:卡尔·马克思3.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________。
答案:物质4.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对立统一法则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观点是怎样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发展演变的。
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为人类社会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2.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应用于实践中,以改造世界。
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D ) A. 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 B.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 解放生产力 B. 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B ) A. 阶级斗争 B. 功利主义 C. 革命暴力D. 个人主义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斗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 D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马克思和恩格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 A ) A. 德国 B. 苏联 C. 中国 D. 法国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开始了他们的研究和创作。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 B )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D. 俄国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 D ) A. 理想主义世界观 B. 唯心主义世界观C.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D. 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 A ) A. 实践性检验真理 B. 主观主义 C.客观主义 D. 统一认识和实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实践性检验真理,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考察和验证。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对立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C. 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D. 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阶级性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英国古典科学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答案:正确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体现在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体现在它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的指导思想。
它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特征及其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特征体现在它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和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的诞生C. 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客观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多样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多样性D. 可分性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本质是()。
A. 物质的属性B. 物质的反映C. 物质的运动形式D. 物质的存在方式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人类特有的活动B.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C. 人的存在方式D. 以上都是答案:D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B. 决定C. 基础D. 条件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
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发展的规律C. 社会发展的矛盾D. 以上都是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参与者D. 以上都是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 动力B. 规律C. 条件D. 现象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依赖于物质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首位,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和矛盾,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法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穷尽的运动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3.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转型理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革命理论:社会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形态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包括:•人的本质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有相似之处。
•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类似的价值观。
•对自然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原则。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及习题集附答案【备考资料〗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及习题集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
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D.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阻力C.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消灭私有制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历史性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条件下发生。
A.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B. 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C.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国家D. 任何国家答案:C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按需分配C. 消灭阶级差别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BCD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个人崇拜C. 集体领导D. 党内民主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简答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简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基本方面。
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原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唯物论对人的思维和认识能力进行了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坚持认识的源泉在于社会实践,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2.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是处理事物矛盾和发展变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对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指导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面向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分别解释。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范畴:1.矛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指事物内部的对立和斗争。
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源泉,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则是对主要矛盾的补充和制约。
2.质量和量变:质量是事物的内在属性,量变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质量和量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通过量变的积累逐渐达到质变的阶段。
质量和量变之间相互转化,既有渐进性也有突变性。
3.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它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被否定,但在新的条件下通过改造和创新重新肯定自己,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否定之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进化性质。
4.联系和联通: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通过联系可以形成系统和整体。
联通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是保证事物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请分别解释。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精神C. 意识D. 理念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 价值和使用价值D. 商品和货币答案:A4.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
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政治制度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和劳动的矛盾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答案:D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8.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
A. 教育B. 劳动C. 科学技术D. 社会实践答案:D9.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是()。
A. 消灭私有制B. 消灭阶级C. 消灭国家D. 消灭剥削答案:B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 夺取政权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阶级性答案:ABCD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浙江师范大学0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A. 空想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共产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答案:B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答案:D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经济基础D. 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部分主要是指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2.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其支付给劳动者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3. 马克思如何论述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导致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
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是社会意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8页自己总结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3、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6、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8、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1、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4、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6、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学要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教学要点1.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3.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特点?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答: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其形式也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
推动事物的发展。
5.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又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6.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答: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式: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7.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答: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式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8.如何理解规律及其客观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改造历史。
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无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时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因此,人们要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应当注意: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教学要点1、怎样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只能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论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最高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
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2、怎样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得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可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答: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成,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
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
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5、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答:绝对性和相对性: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