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合集下载

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与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是令人瞩目的。

对于一些晚期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细胞表达特定生物标志物(如 PDL1 高表达)的患者,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部分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甚至出现了完全缓解的情况。

这种长期的疾病控制和生存获益是以往治疗方法难以实现的。

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独特。

它不是直接攻击肿瘤细胞,而是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免疫系统能够重新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这意味着免疫治疗有可能产生持久的抗肿瘤反应,即使在治疗结束后,免疫系统仍能保持对肿瘤的监视和攻击能力。

然而,免疫治疗也并非毫无风险,它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内分泌系统异常等。

皮肤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胃肠道反应可能有腹泻、结肠炎;内分泌系统异常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由于免疫系统被激活后,可能会对正常组织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各种器官和系统的损伤。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都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对于免疫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医生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会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方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轻度的皮肤反应,可能会使用外用药物和抗组胺药;对于严重的免疫相关结肠炎,则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来治疗。

在决定是否采用免疫治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风险。

免疫治疗禁忌

免疫治疗禁忌

免疫治疗禁忌文章目录*一、免疫治疗禁忌*二、免疫治疗的原理*三、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免疫治疗禁忌1、免疫治疗禁忌饮食宜忌,一般应选择清淡、宜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油炸、油煎、肥肉等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例如,热性体质的人应选择清凉食物 , 少食或忌食姜、葱、辣椒、酒、熏烤之品和羊肉、狗肉等辛辣油腻食物。

又如,胃寒的胃癌病人 ,应忌生冷瓜果、冷饮凉菜、油腻等;而胃热的胃癌病人 ,应少食或忌食辛辣炙食物等。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癌症病人应忌食用枯黄有斑点的水果、蔬菜以及发霉、变质的花生、粮食、豆类。

不吃腌渍变质的鱼、肉、酸菜等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异性蛋白、黄曲霉素等,可加重病情。

2、免疫治疗的现状新发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很快痊愈,新疗法的限制诸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癌症的扩散速度很快,想要治愈就必须分秒必争。

开发和定制某人特用的疫苗将花费大量时间,大部分患者都无法坚持到它研制成功。

而培育免疫T细胞再输回体内的疗法则花费巨大,普通人无法承受。

研究者们表示,希望在下一轮中能够找到新疗法的另一个突破口,解决其投入临床时费用高昂的矛盾,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科学带来的健康未来!3、免疫的分类心理免疫,低落情绪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功能下降。

癌症病人术后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调节。

生活中养成想喜不想忧的习惯。

此时,家人要多加陪同,帮助患者走出悲观,走向快乐,真正做到心理免疫。

药物免疫,癌症患者治疗期间配合药物治疗是少不了的,术后吃点jinxing护命素,帮助改善患者体质,加快恢复,从而也能更好地接受治疗。

这就是所谓的药物免疫。

饮食免疫,癌症患者术后需要营养,这是加快恢复最直接的方式。

待患者可食后建议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豆腐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及水果;或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

免疫治疗的原理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

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

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

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肺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对抗肺癌,研究人员和医生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式和方法。

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抗癌疗法,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

然而,免疫治疗在一些患者中出现了耐药问题,限制了其疗效。

本文将讨论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

1. 免疫调节剂的耐药免疫治疗主要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肺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然而,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可能导致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一方面,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可能导致肺癌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使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减弱或失效。

另一方面,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可能会发生改变,降低了对免疫调节剂的敏感性。

因此,免疫调节剂的耐药性成为限制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2. 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肺癌细胞不仅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基因表达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还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抵抗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等各种因素。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PD-L1,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弱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同时,肿瘤细胞还可以改变肿瘤周围细胞的免疫状态,使其对免疫治疗药物产生抵抗性。

这些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为肿瘤耐药机制提供了条件。

3. 免疫逃避突变肺癌细胞在免疫治疗中往往会通过发生免疫逃避突变来抵抗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逃避突变是指肿瘤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使其具有逃避免疫检测的能力。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不再表达免疫识别的靶标,从而减少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此外,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

这些免疫逃避突变为肿瘤耐药机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4. 免疫治疗与化疗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免疫治疗可以与化疗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彼此的治疗效果。

然而,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免疫治疗的耐药性。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肺癌细胞 。
肺癌免疫治疗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起步,人们对免疫系 统有了初步认识。
21世纪初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免疫治疗技 术的发展,肺癌免疫治疗逐渐受到重
视。
20世纪中叶
免疫治疗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效果并 不理想。
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使肿瘤缩小或 稳定。
改善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能够减轻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04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针对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肺癌患提供了新的治疗选 择。
细胞免疫疗法
CAR-T细胞和TCR-T细胞等细胞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趋势
联合治疗
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 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是未来的研 究趋势,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免疫组学和临床表型 等信息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将逐渐 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
随着PD-1/PD-L1抑制剂等新型免疫 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肺癌免疫治 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性
01
肺癌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 方法,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02
与传统化疗相比,肺癌免疫治疗 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耐受性

肺癌免疫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 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免疫治疗的潜在风险

免疫治疗的潜在风险

免疫治疗的潜在风险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治疗癌症的热门方法之一。

免疫治疗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有着独特的疗效和潜力。

然而,免疫治疗也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这是我们在进行免疫治疗时必须要警惕和了解的。

首先,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可能会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由于免疫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因此药物往往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免疫过激反应、免疫抑制、皮肤病变等。

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以便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计划。

其次,有些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

在初始治疗时,免疫治疗药物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一些癌细胞可能会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抵抗力。

这就需要医生和研究人员不断地研发新的免疫治疗药物,以应对癌细胞的变异和抗药性的出现。

此外,免疫治疗也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的恢复和激活有时会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肾炎等。

因此,在进行免疫治疗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以便规避这些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免疫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经济风险。

相较于传统的化疗和手术治疗,免疫治疗药物的价格往往更昂贵,可能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由于免疫治疗领域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免疫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这也增加了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综上所述,虽然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但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医生和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时必须认真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也需要不断努力,改进免疫治疗的技术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潜在风险,最终实现精准免疫治疗的目标。

免疫治疗的发展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评估及控制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评估及控制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评估及控制抗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其副作用也日益引起注意。

因此,对其副作用进行评估及控制至关重要。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不同于传统的化疗,其主要是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

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反应一般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可能需要局部治疗。

全身反应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可能需要积极治疗。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评估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类型及分期、免疫治疗方案等因素。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副作用评估。

评估标准一般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CTCAE、WHO、ECOG等。

其中NCI CTCAE是最常用的评估标准,其将副作用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无、轻、中、重、极重。

等级越高,副作用导致的身体损害越大。

评估的过程应该由临床医生进行,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控制对于轻、中度副作用及时进行监测,并在需要时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让治疗效果更佳。

一些常用的支持性治疗方法包括:1. 给予镇痛剂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或炎症反应。

2. 给予抗呕吐、止泻药等,缓解消化道不适。

3. 给予利尿剂或补液保持体液平衡。

4. 给予营养支持保持营养状态。

5. 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副作用,需要采用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及时控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包括:1. 阳性反应治疗:采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2. 阴性反应治疗: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3. 其他治疗:如采用胸膜渗液腔引流、血液透析等控制相应的严重副作用。

结语抗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肿瘤免疫治疗10大误区

肿瘤免疫治疗10大误区

肿瘤免疫治疗10大误区1什么是肿瘤?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因局部组织细胞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的形态多为突起块状,故在医学生也被称为赘生物。

其中,被称为“癌中之王”的两种癌症是肝癌与胰腺癌。

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代谢变化与正常细胞的代谢有很大区别。

肿瘤细胞实现环境适应的功能源自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OXPHOS)之间的转换。

2肿瘤免疫治疗10大误区因广谱低毒的疗效持久,免疫检查点治疗(以下简称免疫治疗)已革新了临床治疗的方式,人们对免疫治疗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但因免疫治疗的机制与正常治疗手段有很大区别,很多人的认识还没有提升,甚至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概述了有关免疫治疗的几大误区,望对肿瘤治疗方面有帮助。

2.1严重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缓解后是否不能再继续使用免疫治疗当今医学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治疗再挑战的话题。

对于这个话题有多种回答,目前大部分的回答倾向于认为,对于疫相关性肺炎、肝炎等一部分严重的毒副反应,经处理有明显好转,也不建议患者再使用免疫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皮肤毒性的患者在排除了一些极其严重的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情况还可继续采用免疫治疗的方法。

极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

除外之外,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处理效果也是评判是否进行免疫治疗再挑战的不可忽略因素。

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方可决定患者是否能接受免疫治疗。

2.2免疫治疗不能与靶向治疗同时使用早期治疗显示,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其实从免疫治疗单药中获益较少。

故有关医学研究者认为免疫治疗不适用于具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

另一方面,驱动基因患者表达水平较低,甚至认为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不适用于免疫治疗。

但是,这一观念在2020年被彻底打破,Imspire150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分子靶向治疗可与免疫治疗相联合,而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选择的药物有很大关系。

免疫治疗的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的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的使用注意事项免疫治疗在近年来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其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免疫治疗的特点是可以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具有相对较少的毒副作用。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而且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下文将列举免疫治疗使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免疫治疗并非一种“一刀切”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案。

因此,在进行免疫治疗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免疫系统状态等因素,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使用免疫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相关性肺炎、全身性炎症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治疗期间,医生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同时,患者本人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如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免疫治疗的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相对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免疫治疗的反应速度较慢,治疗效果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明显展现出来。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中,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免疫系统的健康与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免疫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反应。

最后,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和随访观察疗效。

免疫治疗可能在治疗初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出现治疗抵抗或治疗失效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免疫治疗后,患者需要持续定期复查,以及时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计划。

常用抗癌药物的用途和禁忌症

常用抗癌药物的用途和禁忌症

常用抗癌药物的用途和禁忌症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抗癌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癌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起到治疗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

然而,每种抗癌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禁忌症。

以下将就几种常用的抗癌药物进行介绍。

第一节: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是目前常用的抗癌药物之一,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来达到抗癌的目的。

常见的化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替腺嘌呤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各类实体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等。

然而,化疗药物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例如,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孕妇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第二节: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类作用靶点明确的抗癌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替尼、吉非替尼、西罗莫司等。

这些药物多用于治疗特定癌症,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等。

然而,靶向治疗药物也有一些禁忌症,如对该药物过敏、有心脏瓣膜病变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第三节: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有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黑色素瘤、肺癌、鼻咽癌等。

然而,免疫治疗药物也有一些禁忌症,如存在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或器官移植者等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第四节:激素治疗药物激素治疗药物是一种常用于激素敏感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激素信号通路来起到治疗作用。

常见的激素治疗药物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多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激素相关性肿瘤的治疗。

然而,激素治疗药物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例如,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患有激素相关性疾病或存在其他明确禁忌症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综上所述,抗癌药物的用途和禁忌症与疾病种类、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如何做好肺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护理?

如何做好肺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护理?

如何做好肺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护理?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大大提高肺癌治疗水平,丰富肺癌治疗方式,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阶段。

然而,肺癌精准治疗下的免疫治疗,虽然可以使患者生存期限得以延长,但是却存在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

从整体上看,相比化疗的不良反应,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是,还需对特殊不良反应进行关注,其反应范围十分广阔,可对身体任何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三级、四级、五级不良事件,其中五级不良事件必须住院治疗。

除此之外,一些身体强健患者往往会发生更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

这要求进一步明确免疫治疗导致的常见不良反应,从而加强自我护理,加快恢复健康。

一、概述免疫治疗及不良反应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被称为免疫治疗。

以二者为作用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抗肿瘤目的,已经被广泛应用,同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借助对PD-L1等分子的表达,肿瘤细胞可结合T细胞表面PD-1,进而导致T细胞丧失活性,不能将肿瘤细胞发现并杀灭。

PD-1抑制剂特异性与PD-1或PD-L1的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限制,最终使查杀肿瘤的作用充分发挥。

PD-1或PD-L1抑制剂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均与其作用机制相关联,这就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任何器官和组织都会发生不良反应,然而,大部分发生程度比较轻,且具有暂时性、可逆转性特点,只有内分泌器官长期存在不良反应。

尽管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然而,如果出现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由此看来,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护理免疫不良反应。

通常与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先出现,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然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出现,包括腹泻、肠炎,同时伴随内分泌和感染的不良反应,比如甲亢、肝炎等。

与此同时,PD-1或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引发特殊不良反应,如心肌炎、胰腺炎等。

尽管PD-1或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更高安全性,更轻微不良反应,然而,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就会使患者生活品质不断下降,增加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并且严重不良反应还会导致肿瘤治疗被迫停止,出现失败治疗肿瘤情况,增加患者精神压力。

肺癌免疫治疗

肺癌免疫治疗
• 在治疗时,如患者出现发热,立即暂停 药物输入,更换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 通知医生查看患者, 根据医嘱给予对症 处理, 定时监测体温。
• 住院期间做好基础护理,注意观察皮肤, 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肝功能损伤的护理
• 医生根据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来 判断患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级别,护 士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进行用药 宣教,每 3 d 检测肝功能,观察大小便 情况,嘱患者禁酒,给予饮食指导避免 营养不良发生。
8. 心脏不良反应的护理
• 心脏不良反应属于罕见但严重且致命的免疫 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心肌炎致死率最高,一 般发生在首次用药后15~30 d。 做好预防措 施,并及时发现,早期对症治疗是减少死亡 的关键。
• 2012年SCLC开启了免疫治疗的篇章,试验药物逐渐丰富,临床研究逐年增加,治疗方式逐渐多 样,为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NCCN指南推荐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ipilimumab (伊匹单抗)用于一线治疗6个月内复发的SCLC,Nivolumab单药已经被批准用于复发性 SCLC三线治疗,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或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SCLC是目前得到 NCCN指南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免疫治疗是否能够突破SCLC治疗的困境,需要对耐药的机制、 优势人群的筛选、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模式以及新的靶点做更多的研究探索
7.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
• 小细胞肺癌肺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较高,医生根据患者 X 线结果来判 断患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级别,并给予 激素治疗,做得好患者用药前宣教,用 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新出现的干 咳、气短、呼吸困难、感冒、发热等症 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注意防止感染,所有护理操作严格遵守 无菌原则,预防肺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的发生。

2022肺癌免疫治疗及注意事项全文

2022肺癌免疫治疗及注意事项全文

2022肺癌免疫治疗及注意事项(全文)化疗已经不再是肺癌患者的唯一选择,如果没有靶向基因突变、或者患者已经对化疗、靶向治疗产生耐药,肿瘤不再能被控制,那么免疫治疗就成为了新的希望。

我们查阅了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2022.3加CSCO 指南(2022 )中关于免疫药物的治疗推荐,以及相应FDA. NMPA药品说明书,将免疫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整理,以便大伙查找。

【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汇总表(2022.1),非小细胞肺癌,国内外治疗方案大比拼2022.3版]全文概要进口PD-I:帕博利珠单抗(K药)、纳武尤单抗(O药)CTLA-4 :伊匹单抗(与O药联用)PD-Ll :阿替利珠单抗(T药)、度伐利尤单抗(I药)国产PD-I: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PD-Ll :舒格利单抗在免疫治疗前需要完善腺体功能检测如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生长激素、生殖激素常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HAlc等;监测其他脏器功能如心脏、肺、皮肤等;另外还需要检查乙肝、结核等。

帕博利珠单抗肺癌I帕博利珠单抗(K药)系列研究汇总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可瑞达,KeytrUda/K药)适应症:NSCLC : 1)单药用于一线治疗PD-LI阳性的、EG FR/ALK阴性的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2 )联合培美曲塞和笆类化疗药物,用于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3 )联合卡钳和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4 )用于粕类化疗进展后的PD-Ll阳性NSCLC o SCLC: 2021年3月2日,K药撤回在美获批的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临床试验:NSCLC : 1)KEYNOTE-042 研究:PD-L1≥1% , K 药VS 化疗,OS 延长;2 ) KEYNOTE-189 研究(非鳞)i∏期,K 药+化疗VS 化疗QRR 为48.3%vsl9∙9% QS 为22.0vsl0.6 个月;3 ) KEYNOTE-407研究(鳞):III期,K药+化疗VS化疗,ORR为62.6%vs38.4% z0S 为17.1vsll.6 个月;4 )KEYNOTE-010 研究:PD-L1 ≥1% , K药对比多西他赛,OS为1L8 vs8.4个月。

什么是肺癌免疫治疗?它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什么是肺癌免疫治疗?它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什么是肺癌免疫治疗?它的治疗效果怎么样?摘要:肺癌是一种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由长期暴露于吸烟、空气污染或其他致癌物质的个体引起。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免疫治疗作为肺癌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对于了解免疫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就对肺癌的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科普,让更多的癌症患者了解免疫治疗。

一、肺癌免疫治疗的概述:肺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消灭癌细胞。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不同,免疫治疗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张曼对272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联合DCs—CIK细胞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9.26%和37.50%,疾病控制率为68.38%和54.41%。

彭赖水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DP化疗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各100例。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百分比,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8^(+)百分比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例子均表明免疫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有较好的效果。

二、肺癌免疫治疗的分类:(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一类药物主要包括抗PD-1和PD-L1抑制剂,以及CTLA-4抑制剂。

它们通过解除T细胞的抑制,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这类药物已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做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做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做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导语: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肿瘤治疗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目前仍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将肿瘤彻底清除,但还是有很多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就是其中一种。

目前我国治疗癌症的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四大类。

手术、化疗、放疗虽然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但对于患者病情存在一定的限制,而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没有这种限制,任何时期、种类的肿瘤患者都可使用。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适合早、中、晚期肿瘤患者1、早期肿瘤者: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能够精准杀灭早期肿瘤细胞,将血液、淋巴中处于休眠期的癌细胞也彻底清除,提高康复成功率2、晚期肿瘤者: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肿瘤的生长与生存环境,因此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命质量。

据研究数据表明: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可提高5年生存率近一倍3、术后治疗者: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能有效清除手术、放疗治疗后患者血液、淋巴中残余的肿瘤细胞,防转移,确保长久带瘤生存4、重症患者:对不能承受手术、放疗、化疗者,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更加安全、高效。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因为是提取患者自体抗癌免疫细胞,因此不会产生排斥反应,能够在不损害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情况下,让患者生命周期得到延长。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通过回输自体抗癌免疫细胞,提升患者自身抗癌能力,让自体抗癌免疫细胞将血液、淋巴中处于生长期、成熟期以及休眠期的癌细胞绞杀,因此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适应症: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虽然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各种时期、种类肿瘤患者,但也有一些患者不适宜使用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禁忌患者: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者,怀孕或哺乳期妇女,脏器移植者,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对本治疗中所用生物制剂过敏者。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方案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方案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方案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方法,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抗癌细胞。

然而,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免疫治疗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了解和正确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肿瘤免疫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

1. 免疫相关性副作用(irAEs)肿瘤免疫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免疫相关性副作用(immunotherapy-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这些副作用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肺部和内分泌系统等。

常见的irAEs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咳嗽、气促、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在处理irAEs时,首先需要及时识别和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对于轻度的irAEs,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暂停治疗或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irAEs,可能需要停用免疫治疗并给予具体的治疗,如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此外,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的指标,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症状评估等,也非常重要。

2. 发热反应在接受肿瘤免疫治疗的患者中,发热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发热可能是由炎症反应、激活免疫细胞或感染等引起的。

处理发热反应的关键是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其原因。

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发热,则需要进行细菌和病毒的相应检查,并采取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与免疫治疗相关的发热反应,适当的处理包括物理降温、补液维持水电解负平衡、使用非甾体类退热药等。

如果发热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调整免疫治疗剂量或停止治疗。

3. 胃肠道反应肿瘤免疫治疗也常伴随着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出血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水电解负平衡和营养不良。

处理胃肠道反应的关键是保持水电解负平衡和适当的营养支持。

对于轻度的症状,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口服止吐药物、调整免疫治疗剂量等进行处理。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分析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分析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分析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新热点,它着重于激活肿瘤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在其抗击癌细胞的过程中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免疫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可以减少一些常规治疗方法所产生的副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肿瘤免疫治疗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免疫治疗通常不会引起像化疗那样的严重的副作用。

但是,肿瘤免疫治疗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这些副作用包括:1. 免疫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从而对抗癌细胞。

这种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发烧、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治疗停止后自行消失,但有时也需要一些支持性治疗来缓解。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一些情况下,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肝炎、甲状腺炎、肾炎等免疫反应性疾病。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医生会采取一些治疗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

3. 下降的免疫容忍性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容忍性下降。

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治疗停止后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流感、肺炎等。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注射某些疫苗或服用免疫增强剂。

4. 过敏反应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这是由于人体对免疫学材料过敏所导致的。

如果患者出现副作用,医生会建议患者停止接受治疗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二、肿瘤免疫治疗的风险肿瘤免疫治疗可以看作是肿瘤治疗的前沿领域之一。

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免疫治疗的风险可能比较低。

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风险。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 致病毒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使用病毒来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

这些病毒可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病毒学特征,因此可能会引起不利反应。

有些病毒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被破坏,从而让患者容易感到疲惫和身体疼痛。

免疫治疗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免疫治疗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免疫治疗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虽然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一、免疫治疗的注意事项1.了解治疗方案:在接受免疫治疗之前,患者和其家人应该仔细了解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原理、预期效果、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治疗周期等。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对治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2.寻求专业指导:免疫治疗通常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肿瘤科医生、免疫治疗专家和护士等。

患者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指导,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治疗中的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定期复查: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液检查、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免疫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等。

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增加休息时间、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量进行体育锻炼等,以提高免疫力,缓解副作用。

5.避免感染:由于免疫治疗可能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使其容易感染。

因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病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拥挤场所等。

6.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免疫治疗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或免疫促进剂等药物。

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尤其是某些对免疫系统有影响的药物,以免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7.忌烟酒和其他不良嗜好:吸烟、饮酒和其他不良嗜好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因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应坚决戒烟、戒酒,并避免其他不良嗜好。

二、免疫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性感染:免疫治疗通常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而全身性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免疫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接受免疫治疗之前,患者应首先接受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将全身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癌症免疫治疗的耐受性与副反应管理

癌症免疫治疗的耐受性与副反应管理

癌症免疫治疗的耐受性与副反应管理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癌症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在进行癌症免疫治疗时,患者常常面临耐受性和副反应的挑战。

本文就癌症免疫治疗的耐受性和副反应管理进行探讨。

一、癌症免疫治疗的耐受性管理1. 了解患者状态在进行癌症免疫治疗之前,了解患者身体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免疫治疗,并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这样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2. 个体化调整剂量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癌症免疫治疗时,个体化调整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观察患者的反应。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进行剂量调整,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时间间隔安排相比于传统的化疗方法,癌症免疫治疗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产生有效结果。

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医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间隔,以保证患者能够持续接受治疗并减少不必要的耐受性问题。

4. 细心观察监控在癌症免疫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进展,并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手段来了解药物对患者身体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耐受性问题。

二、癌症免疫治疗的副反应管理1. 提前评估副作用风险在癌症免疫治疗开始之前,医生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提前评估。

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可能引发不同的副作用,因此准确评估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2. 预防副反应发生为了预防副反应的发生,医生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治疗开始前给予患者必要的预防性药物,或者通过调整剂量和时间间隔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检查也能够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及时干预治疗尽管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但仍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副反应。

医生需及时干预进行相应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药物来缓解不适、减轻痛苦以及控制炎症反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免疫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以来,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都是ICIs使用的相对禁忌人群。

不过,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根据疾病控制的现状分为三类:
①病情处于活动期;
②目前处于治疗期且病情得到控制;
③目前未治疗但病情已得到控制。

有研究对上述三种情况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汇总了56例NSCLC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接受PD-1抗体治疗的最新研究,总体来说,接受 P D - 1抗体治疗后,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反弹或爆发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一类患者,且大部分患者需要激素治疗才能控制。

因此,对于合并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如果病情已经控制得当,接受PD-1抗体的治疗,总体而言是安全的。

但是,对于病情尚未控制的人群,使用 P D - 1抗体大概率会加重病情。

体弱和高龄患者一般从临床经验而言,患者的体力活动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 PS) 0分-1分的患者可以耐受放化疗; 2分的患者可考虑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或者ICIs治疗; 3分-4分的患者则需要慎重接受抗癌治疗。

近期,有学者分析报告了高龄(>70岁)、体弱(PS 2分)的肿瘤患者,接受PD-1抗体治疗的情况。

数据显示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3级-5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人群为6%,高龄患者为6%,体弱
患者为9%,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人群为37%,高龄患者为38%,体弱患者为29%,无统计学差异。

在生存获益方面,总人群mOS为9.1个月,高龄患者mOS为10.4个月,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6%和25%,也没有差异。

但是对体弱患者而言,相比于PS 0分-1分的患者,其mOS只有4.0个月,2年生存率仅为9% 。

综上所述,年龄>70岁,并不是使用PD-1抗体的禁忌证。

单纯的高龄可能并不显著影响PD-1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过,体力与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接受PD-1抗体治疗后生存期可能会缩短。

长期使用激素者已有研究表明基线时使用皮质类固醇(≥10 mg 泼尼松)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

有研究分析了640例接受单药PD-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90例患者(占14%)在接受PD-L1治疗前就已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10 mg泼尼松),分析显示这14%接受皮质类固醇(≥10 mg泼尼松)治疗的患者的OS和PFS明显变差。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患者疗效变差是否与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作用直接相关,但我们建议在开始免疫治疗时谨慎使用皮质类固醇,除非必须进行激素治疗(如脑转移)。

HIV感染患者 HIV病毒感染会摧毁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PD-1抗体本身并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因此PD-1抗体需要一个基本完整的免疫系统,才能发挥抗肿瘤的疗效,因此一般认为,感染HIV病毒是免疫治疗的禁忌证。

有研究对30例合并HIV病毒感
染的癌症患者接受PD-1抗体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安全性方面,经过PD-1抗体治疗后, 22例患者出现了1级-2级较轻微不良反应, 6例患者出现了3级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与普通人群基本相同,包括乏力、甲减、恶心、皮疹、肺炎等。

在疗效方面: 1例肺癌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2例淋巴瘤患者肿瘤明显缓解、 2例卡西波肉瘤患者疾病稳定,总体的抗癌疗效和普通人群无太大差异。

治疗期间HIV病毒数量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病情未处于活动,但是CD4 + T细胞数目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恢复。

所以,对于病情基本控制的HIV感染患者来说,使用PD-1抗体治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与非感染患者基本相似。

参考文献:
1、Leonardi GC, Gainor JF, Altan M, et al. Safety of programmed death-1 pathway inhibi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preexisting autoimmune disorders. J Clin Oncol, 2018, 36(19):1905-1912. doi: 10.1200/JCO.2017.77.0305
2、Spigel DR , Mccleod M, Jotte RM, et al. Safety, efficacy, and patientreport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ymptom burden with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ncluding patients aged 70 years or older or with poor performancestatus (CheckMate 153). J Thorac Oncol, 2019, 14(9): 1628-1639.doi: 10.1016/j.jtho.2019.05.010
3、 Arbour KC, Mezquita L, Long N, et al. Impact of baseline steroids onefficacy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1 and programmed death-ligand1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8, 36(28): 2872-2878. doi: 10.1200/JCO.2018.79.0006
4、 Uldrick TS, Goncalves PH, Abdul-Hay M,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HIV and advanced cancer-A phase 1 study. JAMA Oncol, 2019. doi: 10.1001/jamaoncol.2019.2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