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
译者主体意识对译本《佐治刍言》的操控
t h e i r v e r y d i v e r s e e n d o w me n t s a n d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 n a t u r a l l y f a l l i n t o g r a d e s , s o me a t t a i n i n g t o a re g a t
粉饰《 佐治 刍言 》中谈 及 人 与 人 之 间 平 等关 系 的 内 容 。如第 十节 :
原文 : 1 0 .T h e s e r i g h t s p r o c e e d u p o n a n i d e a
wh i c h i n s t i n c t i v e l y r i s e s wi t hi n US ,t h a t we a r e a l l i n o n e r e s pe c t e q u a 1 . Me n,i n d e e d,b y r e a s o n o f
跟 资本 主 义相 关 词 汇 如 “ 社会 ” 、 “ 政府 ” 、 “ 国家” 、 “自由 ” 等进 行 了考 究 。然 而 , 纵观整个译本 , 不 难 发 现 译本 中增 译 、 删减 和改 写等 明显 的翻译 现象 , 这
造局是 中国 1 9世纪下半 叶“ 最大的官方翻译 出版 中心 ” , 是“ 清 政 府 为 了 维 护 摇 摇 欲 坠 的 封 建 统
“ 不忠” 。《 佐 治刍言》中就有 大量增译 、 删减和改写等一 系列翻译 现 象, 这是译 者根 据 当时的社会 、 文化 背景 , 按 照
论西方翻译理论中三种翻译模式的差异
论西方翻译理论中三种翻译模式的差异作者:朱俊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摘要: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和施莱尔马赫模式是翻译界最为流行,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三种翻译模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对不同文本的翻译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杰罗姆模式主张忠实原文,注重词与词之间的对等翻译。
贺拉斯模式主张忠实于读者。
施莱尔马赫模式主张“异味”翻译,为读者保留原文最原始,最正宗的风采。
本文着重阐述这三种翻译模式在翻译标准上的差异。
关键词: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施莱尔马赫模式;翻译标准;差异翻译是把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的过程,目标语要能准确无误的传达源语言的真实含义和意图。
翻译是人类共享和继承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是各民族交流的桥梁。
历史上很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对翻译的标准做了深刻的研究,在所有研究成果当中要以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乐菲弗尔在《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中介绍的三种翻译模式最为流行和具影响力。
本文着重对三种模式做对比研究从而清楚了解它们的差异,在不同文本翻译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一、杰罗姆模式杰罗姆模式的核心是对等,他认为一篇文章应该完全忠实地翻译到目的语。
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只有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才能实现,只要用好字典,就可以翻译好文章。
这种翻译模式要求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要在字典中找到与它相对应相匹配的目的语,这紧紧是机械的对换而没有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因此,该模式认为忠实通过用好字典就可以实现,所以没有必要去培训翻译人员,更没有必要给他们好的报酬。
(Bassnett, S & Lefever,A, 2001:2)翻译人员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经济上都被边缘化。
要是文章翻译得不够好,应该去责备翻译人员没有用好字典。
《圣经》的翻译是杰罗姆模式的典型代表,因为它的神圣性,它必须要完全忠实的翻译出来,要有很高的精确性,而忽略了诸如受众,文化,社会等因素,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
《西方翻译理论史》课件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解构和重构,认为原作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解读和诠释来理 解。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德里达(Derrida)的解构主义思想和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等 。
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解读和诠释,挖掘其潜在意义,同时注重译作的 独立性和创造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
总结词
重视人文主义与修辞学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人文主义精神,重视原文的意义和修辞特点的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注重语言 的自然表达和风格的再现,代表人物有伊拉斯谟、约翰·德莱顿等。
03
近代翻译理论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
总结词
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详细描述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必须准确 传达原作的意义,强调忠实性。它认 为翻译是语言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过程 ,要求译者具备语言学、逻辑学和修 辞学等方面的知识。
总结词:重视翻译实践和经验 总结词:提倡意译 总结词:重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实践和经验在翻 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技巧,需要通过 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主张意译,认为译者应该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功能派
功能派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关注译文在特定语境 中的交际功能,主张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
文学派
文学派强调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关注译文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效果,主张译文应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文化派
文化派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质,关注译文中文化信息的 传递和解释,主张译文应反映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 环境。
西方翻译理论范式研究述评
译 学要 上升成 为科学 体 系 . 要 正确描 述 和解 释翻译 活动 。 必须依 靠科 学的认 识论 和方法 论 。库 恩在 科学 的革命 一 书 中
提出 了范式( p a r a d i g m ) 这 一概 念。他认 为 , 科 学不 是事 实 、 理 论
和方法 的简单 堆砌 . 科 学 的发展 也不是 知识 的简单 积 累 。 而是
的发展 意义重 大 。语 文学范 式 中的翻译 理论 缺乏现 代语 言学
理 论和 现代文艺 理论 的指导 ,把翻译 行 为看成 是一 种灵感 与 悟 性 的表现 。 在结构 主义语 言学 范式之 中 , 各翻译学 派都 以先 进 的语 言学理 论为背景 。主 张对原 文文本 的 意义进行 科 学的 分析。 提 出了 比较 系统的 翻译理论 模式 。 文化 学派 和解构 主义 者 意识 到翻译 已不仅仅 是两 种语言 之间 的转换 .而 是涉及 到 政治、 意识形 态 、 权 利等 因素 。 所以, 解 构 主义很快就 暴露 出其
只有 当一 门学科 的研究 者形 成了共 同 的范式 ,该学科 才从 前 科 学 时期进 入科学 时期 。西方 翻译研 究 的发展 就生 动地体 现 了新 旧研究 范式 的演进 与交替 。综合 国内外学 者对 翻译研 究 范式 的不 同划分 , 笔 者将 翻译研 究置 于语文 学范 式 、 结构 主义 语 言学 范式 、解构 主义 范式 和综合研 究范 式等 四个 范式 之下 进行讨 论 。
一 个既制约结构 又逃 避结构 的中心 , 而 自柏拉 图直至结构 主义
以来 的许 多哲学 观念都 存在 着形而 上学 的二元 对立 问题 。于
通过 范式 的不断转 换所 进行 的不断 革命 的进程 。 赫曼 斯指 出 ,
“西学东渐”浪潮中晚清出版的转型变革
“西学东渐”浪潮中晚清出版的转型变革作者:樊娅楠来源:《出版广角》2017年第16期【摘要】晚清是我国出版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有其独特的历史作用。
文章重点分析晚清在出版内容、出版类型、出版机构、出版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并阐述这些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西学东渐”;晚清;出版;转型变革【作者单位】樊娅楠,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识别码】A我国出版事业历史悠久,曾走过我国出版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历经近代鸦片战争以后由繁盛到衰落的出版变革,后来步入作为中国出版史上重要变革和转型时期的晚清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称为晚清)。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出版事业的转折点和突破点。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传统社会分崩离析,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始由传统走入近代,经历变革与转型,初具新式出版形态。
一、“西学东渐”浪潮中的晚清出版“西学东渐”是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外来文明的大规模传入活动,一般指的是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洲及美国等地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入[1]。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我国晚清出版开展转型变革。
“西学东渐”浪潮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传教士成为这一阶段“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
西方宗教学说是这一时期西学东传的主要内容,据统计,《耶稣教略》《圣书问题》《圣会准绳》等宗教书籍的译介,约占当时引进西书的75%[2]。
第二阶段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这个阶段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开启引进西学的大门,维新派和革命派都热衷西学,以期西学中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从西学的输入来看,这一阶段冲破了洋务派单纯引进技术的局限,开始强调关注西方政治体制和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对社会科学的引进,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大量引进成为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
论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
论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摘要:西译中述即口译笔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翻译模式,在科技文献翻译的第一、二次高潮占据翻译的主要地位,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它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可磨灭,存在着固有的优点和缺点。
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中,由于译者的素质不高导致了这种翻译模式下的两大弊病,译者语言能力与自身所掌握知识尤其与译品的质量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西译中述;语言能力;科技文献一、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西译中述是翻译的一种模式,由中西两人合作,即西人口译(亦称口述),中国人笔记(亦称笔译、润色)。
西译中述即口译笔受。
在早期东汉的佛经翻译中,就有口译笔受这种形式。
安息国的安玄,天竺的竺佛朔,月支国的支娄迦谶、支曜以及康居人康孟祥、康臣在翻译中担任口译,严佛调,孟福、张莲等人则担任笔受。
在明末至近代中期的翻译大多都采用西译笔受的翻译模式,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担任口译,中国士大夫担任笔受,两者合译了大量的科技文献作品。
近代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益智书会、广学会,也随处可见西译中述这一翻译模式。
例如,傅兰雅曾对翻译馆的译书方法有详细叙述:“至于馆内译书之法,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
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
若有难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
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
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
有数要书,临刊时华士与西人核对;而平常书多不必对,皆赖华士改正。
因华士郢斫,其讹则少而文法则精”。
(马祖毅,1998:342)这也是对西译中述一次较为详尽的描述。
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是由明末清初时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首创,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达到高潮,甲午战争后逐渐退出翻译的舞台。
二、“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产生的原因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翻译方式,在科技文献翻译的第一、二次高潮占据翻译的主要地位,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西方翻译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西方翻译理论试题及答案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各有特色。
西方翻译理论倾向于结构主义和语言学的分析,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则更侧重于文化和哲学的考量。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最后提供一些典型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参考。
一、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西方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和后现代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理论家和观点。
例如,罗马时期的哲人西塞罗提出了“直译”与“意译”的区分;20世纪初,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应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和感受。
中方翻译理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佛教经典的翻译。
如鸠摩罗什的“文质论”和玄奘的“五不翻”原则,都体现了对原文和译文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近现代,中国翻译学者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至今仍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变。
20世纪中叶,随着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翻译研究开始关注文本的多义性和读者的解读过程。
后现代翻译理论则更加强调文化差异和权力关系在翻译中的作用。
中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与佛教经典的翻译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理论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和哲学元素。
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开始吸收西方的一些理论,形成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理论体系。
三、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无论是西方的语言学翻译理论还是中国的文质论,都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翻译者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内容和目标读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实践反馈理论翻译实践也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分析具体的翻译案例,翻译学者可以提炼出新的理论观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翻译理论。
四、典型试题及答案1. 试题:请简述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富,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即交际,创立了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并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就翻译过程提出“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四步模式。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简介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
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1( 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2(语言学中心阶段3(系统翻译理论4(文化研究的面面观5(翻译的哲学理论6(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背景知识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2(代表人物A.西赛罗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
他倡导意译B(哲罗姆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C(多雷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D(约翰德莱顿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E(亚历山大泰特勒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F.马丁路德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G(施莱尔马赫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H(弗朗西斯纽曼强调原作的异味I.马修阿诺德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二(语言学中心阶段背景知识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 1960s)1(代表人物(1)罗曼雅各布逊A(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C(强调对等的差异性(2)尤金奈达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C.他的理论以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3)皮特纽马克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4)韦内科勒A(区分了对应和对等B(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等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 1970s)1(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LI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
莫言作品英译文本的译介及翻译模式研究
知识文库 第17期26 莫言作品英译文本的译介及翻译模式研究文 豪 谭宗燕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支持,以莫言作品的知名译本为研究对象,阐述以西译中审为主的中西合译译介模式。
同时,从关联理论视角论证对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采用归化策略。
1 引言中国文学的译介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关键。
在中国数量繁多的英译作品当中,存在译介失衡的问题,即知名作品翻译多,不知名作品无人问津。
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在异质文化中找到了生存空间,境况尴尬。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随即莫言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
其作品已被翻译成17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摘取了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较为成功的一例,对推动我国的文学和文学译介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莫言作品的译介模式和翻译策略研究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提升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
2 莫言作品英译模式2.1以西译中审为主的中西合译译介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色列学者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他认为在整个体系里各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
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所处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这一理论,当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化系统中位于主导位置时,翻译文学的语言特色和诗学形态会越接近原著,原著中大多数的新元素被介绍到译入语文化系统中。
反之,当翻译文学处于译入语国家文化系统的次要位置时,译者选择屈服或遵守本土文学系统内的规范,在译入语文化系统中寻找已有的文化翻译模式,从而使译者不得不放弃或修改原作里的内容或形式,以便实现译文的可读性。
这是目前中国作品译介普遍采用的两种翻译模式——西译中审和中译西审。
就莫言作品而言,其作品能获得诺内尔文学奖主要得益于第一种译介模式即西译中审模式,代表翻译家有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和其中国太太林丽君以及瑞典翻译家陈安娜。
葛浩文翻译的九部作品中,《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这三部在西方世界最受瞩目,其中《生死疲劳》对莫言获奖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
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
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
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
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1)翻译的性质。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2)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 rtial translation);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
(3)翻译的对等问题。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4)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
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
(5)翻译的限度,是指不可译性问题。
翻译中有两类不可译。
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意语法结构;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的时代背境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讲解]西方翻译思想流派1
一、贺拉斯的翻译模式贺拉斯(公元前65-8),著名的诗人和批评家,使之名垂千古的是他写给皮索父子二人的诗体书信,其中有长达二分之一的内容都与戏剧的创作有关,这就是被百年后的罗马修辞学、演说学家昆体良称为的《诗艺》。
对翻译的译论散见于这篇名著。
贺拉斯主张活译,其观点集中的表现为“忠实的翻译”这一概念上。
然而贺氏的“忠实的翻译”,其对象并非文本,而是“顾客”,这些顾客是贺拉斯时代的顾客。
“一个忠实的笔译者/口译者”是为人所信任的,他按时完成任务,让双方都能满意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口译者的他要在委托人之间,用两种语言来协商;如果是笔译者的话,他要在顾客和两种语言间来协商。
协商是关键所在,它反对传统的对等的忠实”,也就是说,要想做成生意的话,笔译者和口译者有时得不太忠实地翻译才能避免谈判失败。
贺拉斯提出要灵活地翻译,并着重指出要忠于“顾客”,顾客是翻译的终极指南。
贺拉斯翻译模式中的“顾客”其实就是后来所谓的“语境”,“忠实地为顾客翻译”为后人发展成为“根据语境来翻译”的翻译原则。
事实证明:协商在“贺拉斯模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传统的“忠实性”的对等翻译是相悖的。
“贺拉斯模式”没有宗教文本,但是它却具有当时占有特权地位的拉丁语言的特征。
这便意味着“协商”具有向拉丁语倾斜的倾向,而并非达到绝对的平等。
而在今天则是英语“把其它语言,尤其是第三世界语言,翻译成英语时,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偏向英语,所有的外国的、异域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被标准化了。
也就是说,翻译中特权语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先进思想、高级技术、尖端医疗教育手段向次发达地区的传播;但它不利于保护特殊民族文化,特殊的民族语言文化可能被同化,甚至泯灭在拉丁语/英语的标准文化中。
贺拉斯的这一观点后来遭到施莱尔马赫的反对。
然而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技巧,而且某些文本主要是以传递信息为目的。
因此,译者在其翻译作品中通过“协商”建立起来的沟通不仅需要体现在文本翻译中,而且还需要体现直接吸纳其文化。
评介勒菲弗尔中西翻译思想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主要作品有:
《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语境中的实践与理论》 (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1992)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1992) 〈翻译历史与文化:原始资料集〉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向
自20世纪 90年代发生文化转向以来, 开始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 互动影响。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研究即是文化互动影响研究。 由于共同关心文本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权力操控, 翻译研究和文化研 究密切地结合起来, 甚至文化研究正在经历着翻译转向。
内容新颖丰富,向读者讲述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不仅总结了
翻译理论研究以及教学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还进一步拓展了翻译研究 的领域,指出了这一学科在下一世纪的发展方向。共收录苏珊·巴斯内 特及安德烈·勒菲弗尔的八篇论文。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目 录
Preface Foreword Introduction: Where are w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 2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nslation? 3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the Circ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Some Aeneids in English 4 Transplanting the Seed: Poetry and Translation 5 The Gates of Analogy: the Kalevala in English 6 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7 Acculturating Bertolt Brecht 8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03
西蒙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 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因此 ,她主张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政治 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 异和共性。同时,她还倡导一种“文 化间性”的翻译策略,即尊重不同文 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并通过翻译 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07
总结与展望
各流派之间的比较与融合
05
解构主义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学派概述
01
解构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后结构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该学派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内在的 复杂性和矛盾性。
03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认为翻译 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过程。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主要观点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 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研究方法
文化学派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关注翻译作品在 目标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 化因素。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理论框架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 译是一种文化改写行为,受 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1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 翻译观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延异”(différance)的过程,即语言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和变化。
03
他主张打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译文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0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 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
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
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
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
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的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施莱尔马赫提出:
(一)翻译分笔译和口译 (二)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三)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辨证关系 (四)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
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 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 去接近读者。
---- 《论翻译的方法》 (Ue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1)逐字译 (2)意译 (3)拟作
法国的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1713-1780)
❖ (一)翻译应尽可能保留原作语序 ❖ (二)保留所表达意思的先后次序 ❖ (三)使用同样长度的句子 ❖ (四)再现连词 ❖ (五)避免意译 ❖ (六)必要时可对原著加以修正,但首先必
须强调形式的对等
语言学派
❖该派兴起于50、60年代,以结 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 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 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 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 文与译文的等植
❖代表人物:卡特福德、奈达(英)、 威尔斯(德)
交际学派
该派出现于70、80年代 以奈达和雷伯 恩为代表
主张:人类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信息系 统;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 活动,遵循着信息理论中的一些原 则。如在信道接受力固定,为了降 低信息难度就必须用明显的形式表 现出暗示的部分,因而增加信息的 长度故译文常常长于原文。
解构学派
❖ 该派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法国解构主义哲 学家德里达。
❖ 该派认为:原文并不存在,文本中并没有什 么深层结构或预先决定的意义。译文是更早 的译文的译文。
社会符号学派
(1) 产生于8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奈达。 (P167)
中西方翻译简史和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33页)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外翻译学者都曾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过流派划分,以期把握其发展 的内在规律。一种方法是将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派:即语 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文学派主要关 注原文的文学特征,重原文而忽略读者,注重“语义结构、内容选择 和组织的方式”,“详细分析修辞手法,权衡和比较修辞价值”。该 学派提出了“到底是让信息适应人,还是让人适应信息”的问题,并 针对直译和意译展开辩论。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 支,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强 调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主要是在表面层次的),并试图制定对等转 换的规则,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交际理论学派力 图从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 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 包括德国莱比希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社会符号学派以皮尔斯的符 号学为理论基石,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其他符码的关系” 以及符号、所指和解释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译者关注文字以 外的更多信息,认为许多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所以译 者应该注意文字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 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传统翻译学阶段成就了众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中英国翻译理论家 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1747—1814年)的学术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他的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在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泰特 勒在该书中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作出了定义,然后提出了翻译的三大 原则:即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这 对后来有关“忠实”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圣经》“南京官话译本”考论
作者: 刘立壹[1,2];刘振前[1]
作者机构: [1]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2]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宗教学研究
页码: 205-210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期
主题词: 圣经;南京官话译本;麦都思
摘要:�圣经》“南京官话译本”是中国近代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圣经官话译本,由麦都思主译,1856年首次刊印。
译者一反新教传教士的文言译经传统,选择以南京官话译经,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种官话文体的选择是译者应当时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与之互动的结果。
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为文体的选择还表现在翻译的模式上,此译本并非延续西译中述,而是西人指导,中士转译,翻译过程兼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这开辟了圣经汉译的新路径。
同时,本文把此译本放到官话译本的谱系中,考证了此译本和《古新圣经》及“北京官话译本”、“官话和合译本”等译本的关系,指出此译本作为第一本官话译本不仅开启了其后官话译本的翻译历程,也为此后官话译本文学性文体的探索作出了铺垫,不仅昭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到来,也给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们建立新白话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也开始进行海外掠夺,耶稣会 中述”的译书模式。
188
收稿日期:2012- 05- 14 作者简介:冀翔燕(1983-),女,河南洛阳人,助教,硕士,从事英语文学翻译及教学法研究。
W e n Hu a Ya n J iu
☆文化研究☆
4.语言能力的原因 这是产生西译中述译书模式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明末 清初至近代中期,中国熟习西语而兼通科学的译才少之又 少,来华的各国传教士中文程度也普遍不是很高。“利玛窦 的自述便可说明这一点。他在《几何原本》的序言中说‘:东 西文理,又自绝珠,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知 图,肄笔为文,便成艰涩矣。’”(黎难秋,1993:150)华蘅芳 也曾在其与玛高温合译的《金石识别》的序言中说:“玛君 于中土语言文字虽勉强可通,然有时辞不能达其意,则遁 而易以他辞,故译之甚难,校之甚繁,几及一年始克蒇事”, (马祖毅,1998:350)这也说明了西方传教士中文能力不 高。缺乏精通双语的译者,只有采取中西合译的形式,两者 在语言上才能进行互补。 三、对西译中述翻译模式的评价 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和翻译史上是有 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的,归纳起来,优缺点如下。 1.优点 第一,译品丰富,涉及自然科学多个方面(包括数学、 天文、生物、医学、物理、机械、军事、生理等)和少部分文 学、宗教文献。仅仅在从利玛窦来华到第一波“西学东渐” 中断的百余年间,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合作,以西译中述的 方式翻译西方著作约 437 种,其中纯属宗教的书籍 251 种,占总数 57%;属自然科学书籍(包括数学、天文、生物、 医学等)131 种,占总数 30%;属人文科学者(包括地理、语 言文学、哲学、教育等)55 种,占总数的 13%。(郭延礼, 1998:5)在近代 19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90 年代,翻译 机构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 书会、广学会等,传教士和中国学者相结合,也译出了大量 的科技文献书籍。 第二,译品少数质量较高,影响较大。比如,利玛窦与 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熊三拔和徐光启合译 的《泰西水法》、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的《浑盖通宪图说》等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华蘅芳与玛高文合译的《地学浅 释》、《金石识别》也可谓是译品中的上乘之作。华蘅芳与傅 兰雅合译的《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将包括概 率论在内的许多新的数学分支理论第一次译介导入中国。 李善兰与艾约涩合译了《重学》20 卷,首次将牛顿三大定律 等近代物理学介绍到中国。徐寿与傅兰雅合译的《化学鉴 原》等系列,系统译介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化学科学 成就,并合作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究其原因 也是因为参与译述的部分西士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对中国 文化、语言有相当的了解。另外,部分中国学者在译述的以 辞达意上,具有精深的文化和语言修养。其中有些还是科 学家。 第三,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向中国传播了西学,以西 译中述为主的翻译成为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西学东渐在 明末清初时形成第一次高潮,而后也是在近代形成第二次 高潮,可以看出,它与西译中述的发展相吻合,所以,很明 显以西译中述形式为主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西学东渐的 发展。 2.缺点 第一,在译本的选择上受限,所译科学书籍大多不是 第一流的著作。在西译中述的模式下,翻译的科学著作非
这种形式。安息国的安玄,天竺的竺佛朔,月支国的支娄迦 形式。而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谶、支曜以及康居人康孟祥、康臣在翻译中担任口译,严佛 社会,中国闭关自守的时代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侵略我国
调,孟福、张莲等人则担任笔受。在明末至近代中期的翻译 的同时,在思想上也给中国人民带来冲击,大量的外来人
点和缺点。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中,由于译者的素质不高导致了这种翻译模式下的两大弊病,译者语言能力与自
身所掌握知识尤其与译品的质量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西译中述;语言能力;科技文献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2589(2012)17- 0188- 02
一、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
的传教士就是在殖民主义掠夺我国沿海地区的同时,前来
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宣传什么,自觉或不自觉得为某种政治服务”。(马祖毅,
1.历史原因
1998:307)多数人把翻译看做并非难事,没有对翻译的基
第三次基督教传入中国是在明末清初,从 16 世纪到 本要求及艰巨性等方面有明确认识。认为随便找个人口译
18 世纪。16 世纪时,欧洲的一部分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的 下再笔述下就行了。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西译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1998. [2]黎难秋.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出版社,1993.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何绍斌.从翻译系统论看晚清传教士的译介活动[J].外语
四、结语 通过对西译中述翻译模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 于译者的素质不高导致这种翻译模式下的两大弊病,译者 语言能力与自身所掌握知识尤其与译品的质量有密切联 系。语言能力不高,就无法对原文作出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自身所掌握知识不足,就会使翻译不能准确到位,并限制 译者的选材。因此当今译者应勤勉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 双语能力,并且要不断丰富自己在所译领域的知识。
傅兰雅曾对翻译馆的译书方法有详细叙述:“至于馆内译 新思想的同时,部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了解地要求也越来
书之法,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 越迫切,渴望更多的认识西方,学习科学。如“康熙帝本人
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 即爱好科学,鼓励传教士翻译介绍西方科学……”(马祖
西译中述是翻译的一种模式,由中西两人合作,即西 我国从事宗教活动的。耶稣会虽然是欧洲各殖民帝国的先
人口译(亦称口述),中国人笔记(亦称笔译、润色)。西译中 遣队,但发现凭借武力远不足以打开当时中国的大门,不
述即口译笔受。在早期东汉的佛经翻译中,就有口译笔受 得不改变策略,在日常活动中采取大量的文化和宗教活动
与翻译,2006,(1). [5]田子.近代科学图书的“西译中述”[J].百科知识,2009,(22).
(责任编辑:许广东)
189
3.译者认识的原因
战争后逐渐退出翻译的舞台。
在过去,总体译者对翻译工作的认识比当今低下得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产生的原因
多。特别是在近代,中国翻译工作者仅从输入西方文明、改
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翻译方式,在 良社会的认识出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这时期从
科技文献翻译的第一、二次高潮占据翻译的主要地位,是 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他们提起笔,总要借他人之口来
The ory Re s e a rc h
学 ★★ 理 ★★ 论
论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
冀翔燕
(燕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西译中述即口译笔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翻译模式,在科技文献翻译的第一、二次高潮占据翻译的主
要地位,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可磨灭,存在着固有的优
大多都采用西译笔受的翻译模式,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担 士也纷纷进入中国。这就为“西译中述”中的“西译”提供了
任口译,中国士大夫担任笔受,两者合译了大量的科技文 条件。
献作品。近代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益智
2.文化原因
书会、广学会,也随处可见西译中述这一翻译模式。例如,
明末清初至近代,西方人逐渐打开中国的大门,带来
士改正。因华士郢斫,其讹则少而文法则精”。(马祖毅, 效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的会晤,是文化传播链
1998:342)这也是对西译中述一次较为详尽的描述。西译 上的第一环,也是一次科学启蒙。这也是西译中述产生的
中述的翻译模式是由明末清初时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一个间接原因。
利玛窦首创,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达到高潮,甲午
一流也不足以代表西方科学发展的水平。另外。所译社会 科学方面的书籍,只限法律、史地,西方哲学原著很少,是 缺失的传播西方文明的一环。这是因为口译者缺乏专门知 识,笔述者除少数外也有此病。特别是笔述者不懂外文,无 法选择,一切听口译者指挥。
第二,译品质量不高,不够忠实。这是西译中述译书模 式最大的弊病。马建忠曾说:“今之译者,大抵于外国之语 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词奥旨,与夫各国之古词 者,率茫然而未识其名称;或仅通外国文字语言,而汉文则 粗陋鄙俚,未窥门径;使之从事译书,阅者展卷未终,触人 欲呕。又或转请西人之稍通华语者为之口述,而旁听者乃 为仿佛摹写其词中所达之意,其未能达者,则又参以己意 而武断其间。盖通洋文者不达汉文,通汉文者不达洋文,亦 何怪夫所译之书皆驳杂迂讹,为天下识者所鄙夷而讪笑 也。”(马祖毅,1998:353)这一段话指出了当时译者的普遍 缺陷和由此带来的译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叶瀚在《论译书 之弊》中也说过:“文义难精,泰西无论政学,有新造之字, 有沿古文字,非专门不能通习。又西文切音,可由意拼造, 孳乳日多,汉字尚形,不能改造,仅能借用,切音则字多诘 屈,阅者生厌,译义则见功各异,心志难齐,此字法之难也。 泰西文法,如古词训,语有定法,法各不同,皆是创造,不如 我国古文骈文之虚抚砌用,故照常行文法,必至扞格不通 ……此文法之难也。”(马祖毅,1998:362)他详细介绍了西 译中述模式中“文义难精”的原因。再加上中西文化本属不 同文化系统,长久隔阂,翻译更为不易;以仅通中文大意、 难解个中奥藴的西人口译,已经打了一个折扣;加上不通 西文,难得西方文化真谛的中国学者的笔述,又打了一个 折扣。这样三转两折,以中文印刷符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西方文化,已经加进了不少中国文化成分。这种模式下进 行的翻译属于意译。梁启超也曾指出此方法的不可取,即 所谓“舌人相承,斯已下矣。”(郭延礼,1998:72)另外关于 翻译本身的理论与技巧,口译者和笔述者均少有了解。所 以,译品的质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