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桶工业概括
2012年中国钢桶行业前20名企业排名情况
2012年中国钢桶行业前20名企业排名情况无锡市四方制桶有限公司上海炼兴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新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格瑞夫(太仓)包装有限公司格瑞夫(宁波)包装有限公司格瑞夫(上海)包装有限公司上海崎胜金属容器有限公司杭州金盛钱江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天津大田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昆山市曼氏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肇庆市金龙松香港铁制桶有限公司东莞振华特种包装有限公司济南东舜制桶有限公司(新大舜包装)栖霞市方源制桶有限公司速必雅(廊坊)包装有限公司江西省星火制桶有限公司天津华北石化制桶厂亿升金属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南京振容集团有限公司乳山市东进制桶有限公司年产44万只包装钢桶项目2567.2.2 年产20万只包装钢桶项目2597.2.3 河南省漯河市鑫茂实业有限公司钢桶生产投资项目259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投资分析内容摘要:包装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首次被列为国家发展规划中,“十二五”规划中的“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提出:“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11年包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世界包装协会统计口径),占全球22。
包装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首次被列为国家发展规划中,“十二五”规划中的“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提出:“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根据中国包装业协会数据分析显示,全世界每年包装销售额为5000~6000亿美元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5%~2。
2%。
通常发达国家的包装工业在其国内属于第九或第十大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包装工业和产品的年增长率达10%以上。
到2014年,全球包装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4290亿美元增至530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近日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包装行业投资策略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包装行业发展迅速,包装产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2500亿元,发展到2010年约1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
200L闭口钢桶介绍
200L闭口钢桶介绍200L闭口钢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容器,一般用于贮存、运输液体、固体或粉状物质。
它的容量为200升(或者说200千克),所以也被称为200L钢桶。
闭口钢桶是由高强度不锈钢或普通碳钢制成的,拥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和承重能力。
闭口钢桶的外形为圆柱形,上部中央有一个底部大小合适的开口,用来存放或倒出物质。
这个开口通常使用抽桶泵或称重阀来密封,以确保物质不会外泄或受到污染。
闭口设计有助于保持物质的纯净度和质量。
闭口钢桶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非常坚固耐用,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提供可靠的保护。
不锈钢闭口桶通常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可以存储腐蚀性物质,碳钢闭口桶通常用于存储非腐蚀性物质。
其次,闭口设计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可以防止物质外泄和泄漏。
此外,闭口钢桶也具有可再循环利用的特点,对环境友好。
闭口钢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农业等行业。
在化工领域,它被用来存储酸碱溶液、化学药剂和反应产物等。
在石油行业,它用于贮存和运输原油和石油产品。
在制药行业,闭口钢桶被用来存储药品原料和中间产品。
在食品加工行业,它被用来存储酱油、醋和其他调味品。
在农业方面,它用于储存化肥、农药和种子等。
在使用闭口钢桶时,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确保桶身没有任何损坏或腐蚀。
其次,在存储液体时,需要确保桶内无杂质、污染物和水分。
同时,确保桶盖密封良好,避免液体外泄或蒸发。
最后,当需要转移液体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泵或称重阀进行操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200L闭口钢桶是一种功能齐全、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容器。
它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贮存和运输各种物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使用和维护,闭口钢桶可以发挥其长期稳定的作用,确保物质的安全性和纯净度。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程辉煌而漫长。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建立第一座钢铁厂,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体系。
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的钢铁工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不断提高产能和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钢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促进和完善,进一步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钢铁工业对于国家的基础建设、工程建设和军事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国内环境治理的严格化,中国的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着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的钢铁工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钢铁工业将越来越注重品质、效益和环保。
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辉煌,未来趋势乐观。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钢铁工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国家经济的提升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上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钢铁工业,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
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初。
起初,中国的钢铁产能非常有限,大部分钢铁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开始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1950年代,中国政府着重发展重工业,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促进钢铁产能的增长。
这一阶段,中国建立了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如鞍钢和宝钢,开始实现自给自足。
虽然产能增长较慢,但中国逐渐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实现了国内需求的基本满足。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钢铁工业迎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阶段。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钢铁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迅速增加,并且实现了从简单冶炼钢材到生产高品质特种钢材的转变。
随着19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并且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大力发展高炉冶炼和电炉冶炼,同时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措施。
中国的钢铁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1世纪初,中国的钢铁行业经历了一次调整和转型。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国内过剩产能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降低产能过剩,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这些措施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技术水平等。
目前,中国的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通过降低过剩产能、推动绿色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中国的钢铁企业也积极进行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增长再到调整转型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钢铁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行业之一,并且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钢铁行业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钢铁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钢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就有了冶铁的技术,为很早期的钢铁生产提供了基础。
然而,真正的钢铁工业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崛起。
工业革命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和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推动了钢铁的大规模生产。
20世纪,钢铁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艰难时期的交替。
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钢铁行业的黄金时代,特别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规模扩张,使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然而,全球经济危机和市场萎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产能过剩也成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钢铁行业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供给过剩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措施,优化行业结构,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必须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加强国际合作,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4. 产业链整合和创新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配合。
促进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供应的稳定,加强与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制造,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钢铁的发展史
中国钢铁的发展史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古代的铁器时代到现代的钢铁大国,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回顾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点,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中国的钢铁工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钢铁制品已经开始在军事、农业和手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铁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炼钢技术和灌钢法等先进的生产工艺。
这些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国古代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近代钢铁工业的起步与挫折到了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开始起步,但发展过程充满了挫折。
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创办了一批近代钢铁企业,如汉阳铁厂等。
然而,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且受到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发展十分艰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钢铁工业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三、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逐步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当前,中国钢铁工业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加大、产能过剩等多重挑战。
未来,中国钢铁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钢铁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钢铁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历程。
在未来,中国钢铁企业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为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钢铁行业分析介绍
钢铁行业分析介绍简析钢铁行业现状一、初识钢铁行业【行业分析】钢铁行业:低迷中谋生存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我国钢铁工业是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后发展起来的,自1949年建国以来,国内钢铁工业产量几乎为0,排名靠后的情况下,发展到20__年产量为110551.65万吨,排名世界第一。
钢铁产量变化的过程中,其主要以生产的技术和节能环保为主线,下面以节能环保作为依据,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
这一阶段我国的钢铁工业几乎从零开始,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建设和低速增长时期。
在此期间,钢铁企业的煤气回收,主要是焦炉煤气的回收,大部分作为高炉、焦炉等内部用户的燃料,其余部分放散,放散率高达20%以上高炉煤气除了在高炉热风炉上使用外,绝大部分放散转炉煤气基本不回收。
钢铁企业所用燃料以外购重油为主。
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到20__年。
从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重视节能,从节能基本业务建设和推动全行业的节能工作入手,成立节能管理机构,形成节能管理体系建立钢铁工业能耗概念,形成节能指标体系制定节能规范和规定,开展节能应用科研工作采用节能新技术,开展系统节能工作等,节能取得长足进步。
这一阶段,煤气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工作逐渐完善起来。
焦炉煤气除了应用到企业内部用户,还用于附近的生活区作民用煤气和工业燃料。
高炉煤气由于发热值低,燃烧温度较低,且能源压力不稳定,在钢铁企业中有不同程度的放散。
于是,各钢铁企业针对自身的特点,按照生产工艺和热工设备对煤气发热值的不同要求,开始使用高、焦或高、焦、转混合煤气。
混合煤气的使用减少了高炉煤气的放散,使煤气的供需平衡得到了调节。
同时,在钢铁企业设置高炉煤气柜,回收生产不均衡造成的煤气富余量在高炉出现短期的休风或缺少煤气时,提供柜内煤气,对调节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和确保安全供气起到很大作用。
我国回收转炉煤气虽有多年的历史,但回收量一直较低,1996年我国钢铁企业平均转炉煤气的回收量只有47立方米/t钢。
金属包装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钢桶包装网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
5
— 食品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
2003~2009年普通食品罐增长趋势
• 普通食品罐主要用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包装,如:蘑菇、芦笋、柑橘、水煮笋、午餐 肉、金枪鱼、番茄酱的密封罐装。 • 受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和内销、小包装个人快速消费品,特别是超市方便食品的带动, 2007年普通食品罐消费需求已达65亿罐,年同比增长9%,增长最快的是番茄酱小包装。 • 2007年,普通食品罐销售收入排名前列的企业是:奥瑞金制罐(16%)、福建标新(12%)、 浙江黄罐(10%)和青岛百盛(9%)。
2
五年来保持23%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金属包装行业发展图(单位:亿元)
2007年,金属包装克服马口铁涨价、运输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等困难,产销持续保 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基本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63亿 元,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
3
— 三片饮料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8%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年鉴
4
— 奶粉圆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
2003~2009年奶粉罐增长趋势
• 近几年,奶粉圆罐处于成长期,一直以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发展。调味品罐处于成熟 期,发展较为平缓,总量基本稳定;营养品罐则处于起步期,发展态势不均衡,大起大落。 • 2007年国内奶粉罐产销量约为2亿罐,主要为奶粉圆罐约为1.5亿罐占总量的75%;调味品罐 为0.3亿罐,营养品罐约为0.2亿罐。 • 2007年,国内奶粉罐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领先企业是:中粮包装(22%)、哈尔滨天露制罐 (15%)、华爱(15%)、深圳大满(6%)、华特(5%)。
包装业细分市场 1.92% 5.08% 14.79%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PPT课件
共性技术:指绝大多数钢厂都用的上的先进技术或实 用技术。
连铸工序是影响当时中国钢厂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能耗、成本等主要指标的关键工序,由此确定了“连 铸为中心”的生产技术方针。
100
80
60
吹氩喂丝比
40
连铸比
20
炉外精炼比
谢 谢!
迅速扩大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进入21世纪后
呈爆炸性发展 钢产量达到5亿吨,生产潜能达到6亿吨。 资源、能源现实矛盾日趋突出 环境保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结构调整的需求迫切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的概念逐步被接 受并实施 新建具有三大功能的沿海大型钢厂
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
138kg/人·年
200 150 100
• 至2008年,估计产能5.1亿吨
50
0
年
年 粗钢消费量,百万吨
同比增长% 粗钢产量,百万吨
同比增长%
2000 138.7
2.2 128.5 3.67
2001 169.8 22.4 151.0 17.5
2002 205.8 21. 2 182.2 20.7
2003 258.9 25. 8 222.3 22.0
6项关键—共性技术 ① 连铸技术 ②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 ③ 高炉一代炉役长寿技术 ④ 棒、线材连轧技术 ⑤ 流程工序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 ⑥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
国际矿产资源和废钢资源的促进作用
一批先进工艺、装备的国产化与单位产能投资 额的降低
有效投资与技术进步战略的有序结合,生产技 术—经济—协同效应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建国(1949年)以后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_概述说明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钢铁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过去十年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概括说明,并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介绍和概括。
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中国钢铁产业从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过去十年所经历的变化及重要事件。
第三部分将着重描述当前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包括产能规模与排名、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四部分将讨论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国内需求和经济形势、国际市场竞争态势与贸易摩擦问题以及政府政策引导及相关法规法律影响。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结果,并对未来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现状,并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变化和成就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利益方、政府决策者及产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加深公众对中国钢铁产业重要性和发展挑战的认识,促进人们对于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需支持和关注。
2.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2.1 起步阶段:中国钢铁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在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驱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1953年,首个我国自主设计的高炉——鞍钢高炉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阶段开始。
此后,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我国的钢铁产量逐渐增长。
196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改革和重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尽管在这一时期过程中还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整个行业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2.2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1978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下面是其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建(1949年-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钢铁产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旧,产能有限。
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国家采取了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的战略。
19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一批生产线并进行改造,开始了第一次五年计划的规划和建设。
截至1965年,我国钢铁年产量达到540万吨。
第二阶段:建设新阶段(1966年-1976年)此阶段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这一时期国家仍然不断投资和建设钢铁企业,加快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1973年,首府钢厂在北京投产,预示着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77年-2000年)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钢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鼓励外商投资,并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
同时,通过国家计划和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了钢铁产业,不断增加产能并提高生产水平。
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9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第四阶段:结构调整阶段(2001年-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转型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钢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国家开始重点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降低能耗排放。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链、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措施,改善了钢铁行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饱和和需求下降,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去产能的压力。
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发展再到结构调整的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钢铁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环境效益,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以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金属包装行业现状与未来
3 5 3 o
2 5 2 o l 5 l O 5 O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 其他地区
图 6 金属包装地区分布示意图
4 企业的规模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 , ) 且比 图 4 00 20 年按用户统计金属包装 消费用量 10 t 7 万 的分布 较分散 在金属包装市场规模中 ,02 2 0 年金属包装行业
生活水平的提高 , 金属包装技术发展 日益 增 到 18 家 。据不完全统计 20 20 00年全国金属包装 济的增长 , 成熟而得到增长。 的总产量达到 10 t 7万 , 总产值 16 7 亿元。20 年总 02 . 2 产量为 2 9 t 1万 ( 含钢桶 )工业总产值 17 , 9 亿元。经 2 中国金属包装主要品种结构与地区分布
一
图1 金属包装产品产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及趋势
30 7
20 o lO 5 lO O 5 O O
l81l 4.
lo 4
焦
l 9 19 l 9 2 0 2 0 2 0 2 1 9 6 9 7 9 8 0 o 02 0 5 0 0
图 2 金属包装产品产值
注: 自 摘 包装年鉴及“ 十五” 包装发展规划 。
Z 展 望
印铁包装容器开发生产基地 ( 州中粮美特容器有 杭
限公司、 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公司 、 广州番禺美特包 装有限公司)福建嘉美五金制品厂 、 、 上海紫泉 、 北京 奥瑞金新美制罐公司、 深圳华特等 。 这种区域布局结 构主要是受金属包装辐射半径 、用户集群分布 自然 聚集 等诸多因素影 响而形成的 。从 发展速度看 , 东 部、 南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
板制成的 2 ~ 0L的钢桶。 0 20 金属包装产品线丰富 , 应 用领域十分广阔。 金属包装是中国都市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以 其特有的加固性 、 密封保藏性 、 金属装饰魅力而成为 不可替代的传统包装方式 。 其产值约占中国包装工业 总产值的 1%, 0 主要为食品、 罐头 、 饮料 、 油脂 、 化工、 医药及化妆品和出口礼品包装等行业提供配套服务。 18 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成立后 , 90 组建了金属 包装容器委员会 , 开展了行业信息交流 、 技术培训等 系列工作 , 有力地推动了金属包装行业的发展。 到 上世纪 9 年代初 , 0 金属包装行业随改革开放进入高
中国钢铁发展历程
中国钢铁发展历程
中国钢铁产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
之初,中国钢铁产业基础薄弱,生产规模有限,依赖进口钢材。
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钢铁产业经历了一个由落后到起步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引进了大量的苏联帮助,建设了一些大型实用的钢铁厂。
然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仍然很低,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后,中国的钢铁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同时,中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国内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开始迅速增长,逐渐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炼钢设备和技术,积极推行生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2000年以后,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过
剩产能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少国内钢铁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
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钢铁行业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和治理。
目前,中国钢铁产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钢铁行业概述
第二章钢铁行业概述2.1 钢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1. 1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自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以来,全球钢铁工业也收到影响,今年来全球粗钢产量及其增长率的波动都比较显著(见图2.1)。
先是在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萧条大环境背景下,对钢铁的需求明显减少,表现为这两年的钢铁生产量环比下降。
2010年钢价和钢铁需求随着经济的回暖略有回升,但这一良好态势却未能得到延续。
2011年,国际经济起伏较大,钢铁生产企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表现在生产成本高踞不下、市场需求低、利润水平偏低。
但是,除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海啸影响而使得钢铁产量出现负增长的两年外,全球粗钢产量总体还是在增加的。
同时,从图中还能看出,钢铁工业类似往年稳定的状态不再,而会因为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出现波动,这也为钢铁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总体来说,全球钢铁工业呈现出如下新特点:①铁企业出现高成本、低需求及低钢价新局面受欧洲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泰国洪灾等影响,钢铁需求进一步恶化。
近几年,钢铁原料和铁矿石、焦炭等价格不断攀升,如钢价相比涨幅不大甚至下跌,钢铁企业的利利润水平下降了,有的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高的甚至亏损。
再加上由于全球经济回暖,国家为刺激消费都部分限产或停产,导致全年钢铁工业经营状况不理想。
大型的知名钢铁企业如安塞了米塔尔集体,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等以及中国、日本等国家的钢铁公司均相继减产,限产或停产。
②购重组或联盟成新气象前已提到,目前利润低下,而原料成本又高,如果技术或管理水平也不先进,造成生产和管理成本偏高,那么企业就会出现低利润甚至亏损的局面,最终结果就是停产下线或倒闭。
所以,现阶段并购重组,改扩建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竞争很重要,成为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倡导的主流政策。
③发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产品成新主流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全世界都关注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逐步壮大,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迅速崛起。
以下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的一些关键阶段:发展历程:1.20世纪初期至1950年代:•钢铁工业起步较早,但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业基础逐渐恢复和建设。
2.1950年代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钢铁工业基本上由国有企业主导,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主。
•钢铁产量逐步增加,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
•钢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4.21世纪初至今:•2000年代以后,中国钢铁产量进一步飙升,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能效和环保水平。
•钢铁出口量大幅增加,但也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过剩产能问题。
未来趋势:1.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钢铁行业将加速实施绿色生产、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结构调整和去产能:•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结构,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资源安全保障:•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控,寻求替代资源,确保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5.国际市场拓展:•钢铁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走出去"战略,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6.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7.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钢铁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总体而言,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在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实施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使钢铁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桶工业概况一、概述:钢桶主要用于盛装石油产品、化工产品、动植物油、蜂蜜、药品,铁合金等。
钢桶是一种用薄钢板制成的容器。
钢桶有闭口桶和开口桶之分。
一般闭口钢桶用于盛装液体,而开口钢桶用于盛装固体。
容积为18~200升。
其形状,圆柱体居多。
因其盛装物品不同,所以其部局结构和内壁涂料有所不同。
自1899年,美国纽约装甲制造公司,制成第一只钢桶以来,至今不过一百年的厂史。
钢桶问世,代替了沿用许多世纪的木桶。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亚细亚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外国石油公司,相继在中国兴办制桶工厂。
当时,主要生产53加仑汽油桶和盛装煤油的方桶。
解放前,生产钢桶使用的设备全部是从国外运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由于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我国的化工、石油、涂料、食品、日用化学等行业发展很快,对钢桶的需要量大增。
据统计,到1987年底,全国钢桶制造厂(包括县办以下乡镇企业),已达300多家。
在这些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约占四分之一。
在1987年底,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制桶分会,曾对104个会员单位进行调查,年产钢桶1947.8万只、年工业总产值5.49亿元、年利润为7920万元、职工人数20452人、年耗钢材32万吨(不包括为制桶行业的配套厂)。
该行业中各制桶工厂,其行政上,分别隶属于化工、石油化工、机械、农林、外贸、商业、民政等部门领导。
较大多数国营制桶厂为本系统服务。
自一九八五年三月成立了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制桶分会后,初步改变了制桶行业条秋分割的局面。
通过会员单位的努力,初步实现了横向联系,推动了制桶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技术进步与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对制桶工业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新设备的研制,新工艺的采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出自技术进步的成果。
1.技术设备的更新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钢桶工业基本上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
当时,只有营口、上海、天津等地几个老厂,形成钢桶生产线,但个别工序仍然是手工操作。
较大多数钢桶工厂的制桶工艺是:手工磨铁;用汽焊焊接桶体;使用圆剪下桶底顶料;采用单头设备压桶波纹和翻边;用立式封口机,手摇进轮封口;人工刷漆、喷漆后自然干燥;工序之间,人工搬运;有的厂桶底和顶,采用手动压力机压型。
此工艺,劳动强度大,又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国还没有制桶专用设备制造厂,各制桶厂所需制桶设备全靠各厂自己土打土闹或向兄弟厂求援。
五十年代末,按苏联图纸制造的国产半自动缝焊机问世。
许多制桶厂先后用缝焊代替了汽焊焊接桶体。
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制桶厂,相继仿制美国40年代的200升钢桶中段设备,如营口制桶厂先后为兄弟厂制成数套中段设备。
此时,工序之间的运输大量采用链式输送。
一九七二年北京制桶厂首先采用静电喷漆、悬挂输送机、电烘干装置,代替手工喷漆或剧漆。
生产规模较大的制桶厂家,如;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属上海、天津、营口等地制桶厂,属化工行业的上海及北京化工桶制厂,属军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02工厂等已建成基本属于机械化的钢桶生产线。
商业部还新建了株州、宝鸡石油站制桶厂的两条钢桶生产线。
其生产规模为年产50万只200升钢桶,全部设备由国內配套。
国家对外经委还为阿尔巴尼亚氯碱厂、铁合金厂等建设了三个制桶车间。
1979年初,北京化工制桶厂首先派员考察日本制桶企业,结束了我国制桶行业,闭关自守的局面,揭开了和国外进行制桶技术交流和制桶技术设备引进的序幕。
一九八七年末,中国的制桶企业已相继引进美国、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全自动缝焊机17台,制桶中段设备4套。
中国的制桶企业同国外交流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好引进设备消化吸收工作和国内制桶机械的定点生产和定点设计,都有力的促进中国制桶工业的发展。
中国制桶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工艺改进(1)采用三重七层圆卷边工艺。
自中国生产钢桶以来,一直采用二重五层矩形卷边工艺。
用此工艺生产的钢桶,因其耐冲击、耐磕碰、防渗漏性能差,只适用于盛装非危险品。
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有关组织,加强了对海上危险货物管理,并制定了“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从一九九O年起,“国际海事组织”要全面实施此规则。
为了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增加危险货物的出口,使其包装符合“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从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制桶业在钢桶封口上,相继开始研制国外七十年代最新工艺——七层圆卷边工艺。
一九八五年,营口制桶厂首先研制成功并成批投入生产。
到一九八七年底,已有二十八家制桶厂研制成功,其中有九家通过了省或市级技术鉴定。
采用此工艺后,提高了钢桶耐冲击性,防渗漏性能,从而,保证了危险货物的出口。
(2)采用钢桶底顶落料压型复合模具。
此工艺系将圆剪下料和冲床压型,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桶底顶产量(每分钟可达到20个)。
至八八年末,全国已有30余家制桶厂采用此模具。
并确定了此模具的生产厂。
宝鸡,上海两个厂还建成桶底顶冲压生产线。
许多制桶厂完全改变了,手工剪料后又压型的原始加工方法。
(3)研制新型钢桶密封胶。
钢桶密封胶是防止钢桶卷边渗漏不可缺少的填充剂。
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红糖和骨胶做填料,致其不能满足一些盛装化工产品钢桶的使用要求。
近几年来,一些单位相继研制成功812、8210等密封胶。
有的密封胶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型密封胶的开发,大大提高了钢桶防渗漏性能。
现在天津和厦门等四家专门工厂,生产不同性能的钢桶密封填料。
(4)采用展卷设备。
多年来,钢桶桶体及桶底顶所用钢板一直采用定尺板材。
进入八十年代,许多制桶工厂开始用卷材代替板材。
使用卷材除降低了采购成本外,还减少了边角余料,从而降低了钢桶的材料成本,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卷设备是使用卷材不可缺少的设备。
许多厂,已研制出不同型式的展卷机组。
(5)在钢桶内外表面涂装上,采用了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漆或粉末涂料。
进入七十年代,许多制桶厂相继使用了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漆、悬挂式输送机及石英玻璃管远红外电热烘干炉,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工或机械喷漆,自然干燥。
一九八六年九月哈尔滨金属容器厂,首先建成钢桶表面处理流水线。
近几年,有的工厂采用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粉末涂料,其钢桶的外观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开发了新的钢桶产品。
解放前,中国钢桶品种很少。
现在,可以生产闭口,开口或缩口、中口桶外,还可生产固碱桶、松香桶、蜂蜜桶、电石桶、黄磷桶、扁桶、内壁衬涂料桶、铁塑桶、方便桶等。
各类钢桶,基本上满足了各种产品对包装钢桶的特殊要求。
4.产品标准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生产钢桶的企业采用美国企业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九五九年首先由商业部石油局颁布“200升铁桶暂行标准”。
一九六三年商业部参照此标准,制订了GB395-64国家标准,于一九六五年七月一日起实施。
当时,标准只考虑了用于盛装石油等非危险货物。
一九八二年,根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金属容器委员会提议,由商业部归口组织上海石油采购供应站和上海染化十三厂等四个单位,负责修订200升钢桶标准的起草工作,重新制订GB325-84标准,代替GB325-64标准。
此标准,变更了标准书写格式,采用了国际标准,增加了目录和附录,并考虑了“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要求。
此标准从一九八五年三月一日起实施。
一九八O年开始的优质产品评比活动,对产品标准提出了要求,促进了钢桶标准化工作。
现在大部分省(市)制定了钢桶产品省(市)标准,除少数制桶企业外,都制定了钢桶产品的企业标准。
三、协会工作: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制桶分会,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金属容器委员会第二届会会议上组建的。
一九八七年底,制桶企业加入制桶分会共101家,占全国制桶行业总数约三分之一(未入会者较大数为年产5万只桶以下的小企业)。
其中年产50万只桶以上7家,20-50万只桶20家,10~20万只桶55家,10万只桶以下19家。
200升占总产量57.4%,80~100升占10.4%,18~70升占32.2%。
由于中国的制桶企业其行政上分别隶属于各部门领导,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
为了发展中国的制桶行业,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技术进步,改变条块分割的局面,需将过去部门的直接管理逐步转变为间接管理,然后过渡到行业管理。
为此,成立了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触桶分会。
制桶分会成立以来,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贯彻了全国包装工业发展纲要,进行了组织建设;组织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GB325-84)200升闭口钢桶标准的实施;解决行业桶口件检验量规;解决了一些制桶设备的制造问题,确定了设备制造定点单位;解决了冲压钢桶底顶的模具;协助会员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做好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召开了一系列了钢桶技术专业会议,传播了制桶先进技术。
四、钢桶工业的展望新中国的钢桶工业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自动化程度低,人均实物劳产率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制桶厂人均钢桶日产量比同规模的日本钢桶厂少的多。
其他企业差距就更大了。
(2)在内外表面涂装上,质量差。
由于种种原因,钢桶企业在此方面投资和采用其他行业的先进涂装工艺较少。
国外先进的钢桶制造厂其三分之二的生产面积用于内外表面处理和涂装,而中国较先进的钢桶工厂,还不足三分之一。
(3)技术装备差。
这与制桶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低有关,有些设备尚不能安排生产,制桶工厂不得不自行制造,致使其工艺性和精密性较差。
多数小企业使用相当于国外三十至四十年代的制桶机械,以及自行制造的简易立式制桶机。
为此,中国的制桶工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采用国外最先进的制桶技术。
尚须引进除全自动焊机、钢桶流水线中段设备外的先进设备,尤其应引进有助于提高桶内外涂装和提高钢桶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样机。
(2)继续做好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
(3)加强制桶技术交流,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中小制桶企业技术水平。
(4)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制造钢桶所用的国产钢板质量。
(5)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改变制桶企业管理的条块分割局面。
整顿制桶行业,做好发放生产许可证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为钢桶制造行业的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钢桶制造行业将在经济建设中起着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