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学大纲

合集下载

文物保护基础大纲

文物保护基础大纲
一、饱水木制文物的干缩性原理
1.一般木材的干缩状况和出土饱水古木的实际干缩情况
2.饱水木质文物的干缩特征3.发掘时的保护原则
二、饱水漆木竹器的脱水定形
1.自然干燥法2.明矾法脱水定形3.醇—醚—树脂连浸法
4.阿里格C法5.聚乙二醇法6.有机硅聚合物法
7.γ—射线辅照聚合法8.冷冻脱水干燥法9.丙酮—松香法
5、文物保护技术是文物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其研究可以丰富、完善文物科学的研究,为文物保护研究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代文物分析鉴定方法:形态分析、波谱分析、元素分析、色谱分析
文物断代方法分为五类: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辐射规律断代
利用天然辐射引起的各种效应来断代
根据磁性规律断代
物理、化学及其他方法断代
八、严守国家文物机密,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未经发表的重要文物信息和资料,不得借机谋权私利。
取文物保护手段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只有通过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寿命,为长久发挥文物价值服务;
4、只有通过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古代文化遗产,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一、去污和清洗
二、去酸
三、加固(包括装裱)
四、字迹的巩固和褪色字迹的恢复
1.字迹的巩固
2.褪色字迹的恢复处理
思考题:
1.说明纸张酸度增加的内因和外因。
2.说明档案、纸质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
3.试述各种库房环境因素对档案和纸质文物耐久性的影响。
第六章纺织品保护技术(6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影响纺织品文物的组成和腐蚀,重点掌握纺织品文物的清洗、消毒、加固、修复,掌握环境因素对纺织品文物的影响,熟悉其保存条件。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课程代码:04402011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

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

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文物保护学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知识要点:文物的基本内容,文物的分类第二节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知识要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知识要点: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向知识要点:管理科学化,研究逐步深入,分析手段现代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等教学重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文物,文物的基本内及分类,理解文物保护学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掌握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向。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

首先,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其次,介绍世界遗产组织设立的状况,讨论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濒危遗产四个类别进行系统的介绍。

二、课程目标《文化遗产导论》作为面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知识。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掌握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2)对世界各重要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和认识;(3)熟悉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

三、学习要求- 1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并认真回答问题。

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期中论文和期末论文。

论文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以规定的格式提交,。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材;随教学进度阅读有关文化遗产的书籍。

四、教学进度- 2 -- 3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遗产保护与开发》,孙克勤主编,北京 :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2、主要参考书:(1)《世界遗产精选》,左学德、吴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保护遗产造福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杨巨平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3)《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林志宏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D: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附:论文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1)论文的评分标准- 4 -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论文抄袭、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文物保护学概论(一)

文物保护学概论(一)

• 历史性、文化性是文物特有的人文社会属性,因此文 物具有珍贵、脆弱、不可再生等特点,对文物保护材 料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使它与其他的物 质实体和一般的防腐保护科学相区别开来。
• 文物的唯一性,也就是“个性”强,材质、年代、用 途、工艺、价值,以及地域、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 病害成因、损坏程度等方面因素,使每一件文物都与 众不同,而且是不可替代不复有偶的, 这就给科技成 果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每一种新技术、新材料的 实际应用,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纺织品(棉、麻、丝、毛等) 皮革类(裘皮制品、羊皮书) 古尸 ;竹、木、漆器 骨、角、牙器 音像材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
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
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 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e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 科学价值的各种遗迹遗 物;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遗迹遗物。
从文物→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
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 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 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 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 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 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 、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 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 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生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总学时、学分: 34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四号黑体)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现存情况、保护状况以及利用情况有初步了解,同时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步骤和技术,通过本课程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二、课程教学要求掌握什么是文物及文物保护,文物的分类及文物保护包含的内容;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了解文物的价值及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文物保护与文物环境的关系。

三、先修课程文物保护概论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物保护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文物保护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文物的科技保护。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线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理论讲授和实际问题研讨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文化遗产的属性与价值(4学时)1.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界定(2) 文化遗产的属性与价值第二章文化遗产的分类(4学时)1.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类型(2) 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特点(3) 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第三章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与活化措施(4学时)1.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2) 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3) 各类文化遗产的活化措施第四章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4学时)1.教学内容(1) 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2) 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3) 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小组作业汇报与交流讨论(3学时)第五章国内外典型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4学时)1.教学内容(1) 国内文化遗产保护案例(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案例(3)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对比第六章国内外遗产管理体制的经验借鉴(4学时)1.教学内容(1) 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经验(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经验(3)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经验对比第七章文化遗产与旅游(4学时)1.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2) 文化遗产在旅游过程中的活化与保护小组作业汇报与交流讨论(3学时)。

文物学教学大纲

文物学教学大纲

文物学教学大纲文物学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我们了解和探索过去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全面的文物学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文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学习文物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和社会变迁,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物鉴赏能力;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文物研究;3.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内容1. 文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介绍文物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培养他们对文物学的基本认识。

2. 文物的分类和鉴赏介绍不同类型的文物,如器物、绘画、雕塑等,并教授学生如何鉴赏文物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文物鉴赏能力。

3.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介绍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能力。

4. 文物与社会通过研究文物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文物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物意识。

五、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物学的知识。

2. 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考古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文物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3. 学生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组织他们开展文物研究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文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文物保护学概论》

《文物保护学概论》

《文物保护学概论》大纲第二章金属文物保护技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潮湿的空气中,有些金属制品很容易生锈,这不仅有碍观瞻,还影响它的性能和使用,这种现象就叫做金属腐蚀(Metal corrosion)。

也就是说,所谓的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金属的腐蚀现象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发生的现象,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对于金属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金属为什么会被腐蚀呢?金属发生腐蚀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由于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发生腐蚀的情况也不同,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如氧气、氯气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

这类反应比较简单,仅仅是金属跟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腐蚀,等等。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反应。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的最突出的例子。

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氢离子和氯离子,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和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

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阳极:Fe → Fe2++ 2e阴极:O2 + H2O + 2e → 2OH- 或2H++ 2e →H2(pH<4的土壤)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包括金属的本性和介质两个方面。

就金属本性来说,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

有些金属如铬、铝等,虽然比较活泼,但因表面可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使金属钝化,防止金属进一步被氧化,从而保护了内层金属不再被腐蚀。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文物保护技术实验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四、计划学时:120课时五、学分:3六、任课教师:七、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核心课,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文物保护基本理论的理解。

学会使用温湿度计、显微镜、色度计等文物分析及保护中常用的小型分析测试仪器,了解文物保护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重点掌握文物的防水封护和加固保护技术;青铜器、铁器的除锈方法、表面缓蚀处理与封护技术。

八、课程主要内容:实验一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及环境温湿度的测量(4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几种常见温湿度计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对有关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内容:1.学会几种常见温湿度计的测量方法;2.测量室内、室外的瞬间、一日、一周的温湿度值。

实验二纸张酸度的测量(4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纸张酸度测量的重要性;2.学习并掌握酸度计测量纸张酸度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1.学习制备纸张pH待测液;2.采用酸度计对纸张酸度进行测量。

实验三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4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光辐照度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2.了解照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1.验证距离平方反比定律;2.测量各种光源在不同距离的照度值;3.测量室内、室外不同位置的光照度。

实验四紫外线辐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紫外线辐照度的测量(4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紫外线对文物的破坏;2.了解紫外线辐照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3.对几种光源紫外线指标进行评价。

实验内容:1.学会使用紫外线辐照度计;2.测量各种光源在固定距离时的紫外线辐照度值;3.测量室内、室外紫外线辐照度。

实验五纸张耐折度的测量(6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耐折度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2.观察经过不同溶液处理后纸张耐折度的变化,加深酸对纤维素水解催化反应的理解。

实验内容:1.学习耐折度仪的使用方法;2.测量经过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浸泡后纸张耐折度值及空白样的耐折度值。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文物学概论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

陈列的基本原则。

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

博物馆观众。

“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

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考古的年代学。

考古发掘。

遗址的类型。

考古材料的整理。

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

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文物保护基础(2)有机质文物保护》教学大纲

《文物保护基础(2)有机质文物保护》教学大纲

文物保护基础2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基础2二、课程类型:学科方向课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二、三年级四、计划学时:72课时五、学分:4六、任课教师:七、课程简介:本课程纸质档案文物保护包括纸的发明与发展及传统造纸工艺、纸质文物糟朽劣变原因、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纸质文物分析测试、纸质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纸质文物的保管等方面内容,其中纸质文物糟朽劣变原因及保护处理技术是该部分核心内容;纺织品文物保护包括我国纺织品的考古发现与收藏、纺织品保护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工作的任务、古代纺织技术及纺织品文物鉴定、纺织文物损坏腐蚀机理、考古纺织品的起取、出土纺织品的清洗、纺织品的消毒、纺织品的加固与修复、纺织品的贮藏与展示等方面内容,其中纺织品文物损坏腐蚀机理机、考古出土纺织品起取、清洗、消毒及加固保护与修复技术是该部分的核心内容;、漆木竹器文物保护包括、漆木竹器基本知识、大漆成膜机理、简牍的发展与意义、古漆木竹器腐蚀损坏机理、脱水前保养与现场保护、饱水漆木竹器脱水定型保护、糟朽漆木竹器加固材料和方法及日常养护等方面内容,其中饱水漆木竹器脱水前保养与现场保护、脱水定性方法介绍为该部分核心内容;皮革文物保护与保养、骨角象牙尸体文物保护等主要介绍皮革文物基本特征、保存保养方法,骨角象牙等文物保护修复一般技术,不同尸体类型养护保护方法等。

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同学总结讨论与学生互动;开展有机质文物模拟墓葬包埋、考古清理、保护修复实验,了解有机类文物埋藏条件与腐蚀劣变特征,通过课程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辅助教学参观提高认知能力;指定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八、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档案、纸质文物保护第一章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第二章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第一节内因第二节外因第三章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第一节纸质文物的污染第二节纸质文物的酸性及去酸处理第三节纸质文物的加固处理第四节纸质文物字迹材料的保护及退色字迹的恢复第四章纸质文物分析测试第五章纸质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第六章纸质文物的保管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及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研究。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
一、文物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1.文物保护的意义和价值
2.文物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二、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1.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
2.文物保护的国际法律法规
3.文物保护的国内法律法规
三、文物保护的机构和组织
1.国际文物保护组织
2.国内文物保护机构和组织
3.文物保护的非政府组织
四、文物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1.保护利用相统一原则
2.文物保护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3.文物保护工程的策划和实施
五、文物保护中的科技手段
1.高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2.文物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
3.光谱学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六、文物鉴定的方法和流程
1.文物鉴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文物鉴定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文物鉴定的流程和程序
七、文物鉴定的技术手段
1.不同文物材料的鉴定方法
2.文物鉴定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3.文物鉴定中的物理测试方法
八、文物鉴定中的艺术品鉴赏方法
1.绘画艺术品的鉴赏方法
2.陶瓷艺术品的鉴赏方法
3.石刻艺术品的鉴赏方法
九、文物保护与鉴定的案例分析
1.国内外文物保护与鉴定的典型案例
2.文物鉴定中的争议和考察
十、文物合理利用和传承
1.文物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2.文物传承和传播的意义和方式
十一、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文物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文物保护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
以上是关于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的一些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和深入研究。

同时,补充实际案例和实地参观等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物保护与鉴定的知识。

文物学 考试大纲

文物学 考试大纲

文物学考试大纲文物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性质文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考古、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考试大纲旨在测试考生对文物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类型。

三、考试内容1.文物学基本概念:考查考生对文物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分类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文物学研究对象与任务:考查考生对文物学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属性的理解程度,以及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3.文物价值与鉴定:考查考生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以及鉴定文物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

4.文物保护与修复:考查考生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文物法规与博物馆管理:考查考生对文物法规和博物馆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6.文物学研究方法:考查考生对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实地调查法等。

7.文物学研究案例分析: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物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四、考试要求1.掌握文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文物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范围。

2.了解文物的价值、鉴定、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

3.熟悉文物法规和博物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

4.掌握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实地调查和研究。

5.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文物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文物保护学概论(二)

文物保护学概论(二)

• 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的,管理是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2、文物保护事业任重道远与专业人才紧缺的 现实矛盾
• 2011年”三普”统计: 不可移动文物722766处: 保存状况较差17.77%
• 截止2005年12月31日统计:仅南京市文保单位就有258家。 南京有四大古玩市场(朝天宫、清凉山、夫子庙、十竹斋) 经营古玩书画廊有3000多家,南京的各类拍卖公司有近百家 ,市场的经营份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人力资源缺口也很巨 大。
•人
人才
既有理论素养
又有实践经验
• 扎实的学术基础,实用的技术特长
• 第二十五条 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
• 第二十六条 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
• 第二十七条 预防灾害侵袭。
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六步”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 文物调查 • (价值)评估 • 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分级保护) • 制订保护规划 • 实施保护规划 • 定期检查规划
• 吉林省境内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90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3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4处。集安高句丽王城、 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省有各级各类博 物馆86个,中心库房11个,馆藏文物20余万件。
• 当艺术品残损严重,也就是说无法恢复其原始完整性时 ,不应补全过之,否则会造成历史赝品。
《文物修复理论》(意大利)
• 1963年,切萨雷.布兰迪(1906—)在罗马出版《文物修复 理论》。
• 布兰迪认为,修复应该旨在重建艺术品的潜在统一性,只要 不造成艺术造假或者是历史造假,而且也不要抹杀艺术品在 时间长河中留下的痕迹。(16页)

文物学 考试大纲

文物学 考试大纲

文物学考试大纲
文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 熟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条例和政策;
2. 理解文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 掌握中国文化遗产的分类、鉴定和保护;
4. 熟悉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产,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5. 掌握文物鉴定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了解国际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条例和政策;
2. 文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 中国文化遗产的分类、鉴定和保护;
4.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产,包括文字、器物、绘画、建筑等;
5. 文物鉴定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国际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考试形式:
1. 选择题:针对文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选择题;
2. 判断题:关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条例和政策的
判断题;
3. 名词解释题:解释文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4. 分析题:根据提供的文物材料,分析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5. 应用题:根据提供的文物实例,进行鉴定和鉴赏;
6. 论述题:论述国际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参考书目:
1. 《中国文物保护法》;
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3. 《中国文物鉴定与鉴赏》;
4. 《中国文化遗产》;
5. 《世界文化遗产》;
6.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等。

文物博物教学大纲

文物博物教学大纲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文物博物(2010----2014)第三年专业科目教学计划黑龙江大学2012年3月主审:段光达主编:王乐文石岩编委:姜艳芳李方昊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此课程是在前两年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主旨仍是阐述有关文化遗产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新趋势,探讨在国际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惠及大众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研究和工业遗产的保护等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第一讲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研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了解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内容与方法及目前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

二、教学安排24学时三、教学内容(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形成(三)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确定标准(四)中外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五)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与保护内容(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四、参考资料[1]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二十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5]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讲后工业化时代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讲内容的学习,熟练掌握掌握工业遗产的概念、价值,掌握实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发展历程及其模式,了解当前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学习安排24学时三、学习内容(一)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与发展(二)工业遗产的概念(三)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四)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五)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六)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七)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四、参考资料[1]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保护学大纲《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课程代码:04402011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

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

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文物保护学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知识要点:文物的基本内容,文物的分类第二节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知识要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知识要点: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向知识要点:管理科学化,研究逐步深入,分析手段现代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等教学重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文物,文物的基本内及分类,理解文物保护学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掌握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向。

第二章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陶瓷业的发展知识要点:陶器及陶器的产生,瓷器及瓷器的产生第二节陶瓷砖瓦的化学组成及烧制工艺知识要点:陶器的化学成分及烧制工艺,瓷器的化学成分及烧制工艺,砖瓦的化学成分及烧制工艺第三节陶瓷及砖瓦类文物损蚀的主要原因知识要点:瓷器损蚀的主要原因,陶器损坏的主要原因,砖瓦类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第四节陶瓷砖瓦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知识要点:陶瓷砖瓦类文物的清洗,黏结,加固,修补,表面保护第五节保护修复实例-粉彩俑的保护研究知识要点:盗掘出土的粉彩俑的特点,埋藏环境及病变因素,颜料的采集和成分分析,保护研究教学重点:陶瓷砖瓦的化学组成及烧制工艺,陶瓷及砖瓦类文物损蚀的主要原因,陶瓷砖瓦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教学难点:陶瓷及砖瓦类文物损蚀的主要原因,陶瓷砖瓦类文物的保护修复(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陶瓷业的发展,理解陶瓷砖瓦的化学组成及烧制工艺,掌握陶瓷及砖瓦类文物损蚀的主要原因及其保护修复。

第三章金属类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青铜器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青铜器的发展,青铜器文物的化学成分,青铜器锈蚀机理研究,青铜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第二节铁器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铁器的发展,铁器的组分及结构,铁器锈蚀产物分析,铁器文物锈蚀机理,铁器文物保护修复第三节金器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金加工工艺的发展,金与金合金的性质,金质文物的保存环境,第四节银器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银及银的冶炼,银器文物的腐蚀,银器的保护,银器的保管第五节锡器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锡的冶炼及锡的利用,锡器的腐蚀,锡器的保护第六节铅器文物及其保护知识要点:铅的冶炼及利用,铅器的化学性质及腐蚀,铅器文物的保护教学重点:青铜器文物保护,铁器文物保护,金器文物保护,银器文物保护,锡器文物保护,铅器文物保护教学难点:青铜器和铁器的锈蚀机理,青铜器与铁器的保护修复(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青铜器、铁器、金银器、锡器、铅器等的性质和利用,理解这些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成分,掌握这些器物的锈蚀机理和保护修复措施。

第四章石质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石质文物的分类及其特点知识要点:石质文物的分类,石质文物的特点第二节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原因知识要点:风化的内部因素,风化的外部因素第三节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知识要点:清洗,黏结,加固,修补,表面保护第四节风化石刻抢救性保护实例知识要点:慈善寺石刻的保护研究,高句丽石质文物的保护研究教学重点:石质文物的分类及特点,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原因,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教学难点:石质文物风化原因分析,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石质文物的分类及特点,理解石质文物风化的内外因素,掌握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方法。

第五章纸质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纸的发明及发展知识要点:纸的发明,纸的发展第二节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知识要点:造纸工序,纸张的加工处理第三节中国墨的色料及成分知识要点:松烟制墨,油烟制墨,制墨粘合剂,制墨改性剂,中国制墨的工艺及配方第四节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知识要点:纸质文物变糟朽的内因及外因第五节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知识要点:纸质文物的污染和清除,污斑的清除,纸质文物的酸性及去酸处理,纸质文物的加固处理,纸质文物自己材料的保护及褪色字迹的恢复第六节纸质文物的保管知识要点:防光措施,适宜的温湿度,防尘措施,防有害气体措施,防生物危害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造纸工艺,中国墨的色料及成分,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纸质文物的保管教学难点: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纸质文物的保管(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纸张的发明和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中国墨的色料和成分,掌握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掌握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和保管方法。

第六章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古漆木竹器的发展及意义知识要点:木器的发展及意义,漆器的发展及漆器的制作工艺,竹器的发展及意义第二节饱水漆木竹器保护性处理的程序知识要点:脱水,加固修复,防霉防腐第三节古漆木竹器腐朽的主要原因知识要点:腐朽的内因,外因第四节饱水木质文物的干脱性原理知识要点:一般木材的干缩状况,饱水古木的干缩状况,饱水木质文物的干缩特征第五节出土漆木竹器的发掘现场保护知识要点:现场保护的原因,现场保护原则,现场保护方法第六节饱水古漆木竹器的脱水定形知识要点:自然干燥法,明矾脱水定形法,醇-醚-树脂连浸法,阿里戈C法,聚乙二醇法,有机硅聚合物胶水定形加固法,γ射线聚合脱水加固法,冷冻脱水干燥法,丙酮-松香法,甘油湿材脱水定形法,蔗糖脱水定形法,水玻璃电渗脱水定形法,真空热干燥法等第七节糟朽漆木竹器的加固和修复知识要点:加固与修复的基本原则,必要性,加固和修复的材料和方法第八节漆木竹器的保养知识要点:保养措施和方法教学重点:饱水漆木竹器保护性处理的程序,古漆木竹器腐朽的主要原因,饱水木质文物的干脱性原理,出土漆木竹器的发掘现场保护,饱水古漆木竹器的脱水定形,糟朽漆木竹器的加固和修复,漆木竹器的保养教学难点:出土漆木竹器的发掘现场保护,饱水古漆木竹器的脱水定形,糟朽漆木竹器的加固和修复,漆木竹器的保养(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古漆木竹器的发展及意义,理解饱水漆木竹器保护性处理的程序,掌握古漆木竹器腐朽的主要原因,掌握糟朽漆木竹器的加固、修复和保养。

第七章纺织品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纺织品的发展历史知识要点:5000年前的纺织业,2500年前的纺织业,公元前3世纪的纺织业,公元前138-前126的纺织业第二节古代纺织品的组成材料知识要点:纺织品纤维的分类,纺织品纤维的组成及性质第三节纺织品文物易腐朽的主要原因知识要点: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光照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湿度的影响,有害气体的影响等第四节古代纺织品的颜色及其成分知识要点:颜色的发生,中国古代的颜色及成分第五节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处理前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知识要点:搞清楚纺织品文物的组成、性质,搞清楚纺织品文物的颜料,搞清楚残损状况,搞清楚污染物成分第六节纺织品文物发掘时的现场保护知识要点:现场保护的原因,现场保护方法第七节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知识要点:清洗,杀菌,防霉,防腐,防虫处理,加固处理,科学管理教学重点:古代纺织品的组成材料,纺织品文物易腐朽的主要原因,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处理前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纺织品文物发掘时的现场保护,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教学难点:纺织品文物发掘时的现场保护,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纺织品的发展历史,了解古代纺织品的组成材料;理解纺织品文物易腐朽的主要原因和古代纺织品的颜色及其成分;掌握纺织品文物发掘时的现场保护以及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

第八章壁画、彩绘、泥塑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壁画的产生、发展及分布知识要点:石窟壁画的产生,石窟壁画的发展及其分布,壁画保护的意义第二节壁画的制作工艺及其结构知识要点:壁画制作工艺,壁画的基础支撑体,壁画地仗层,壁画颜料层,彩塑的制作工艺及材料第三节壁画保存环境知识要点:地质环境,气象环境,光辐射,空气污染物,风沙对壁画的影响,微生物的破坏第四节壁画病害的种类及其修复知识要点:崖体的病害及加固,地仗层空臌、大面积脱落病害及其加固,地仗层酥碱病害及修复,颜料层起甲、粉化病害及修复等第五节彩塑的病害及其修复知识要点:彩塑病害的产生原因,彩塑的病害,彩塑的保护修复教学重点:壁画的制作工艺及其结构,壁画保存环境,壁画病害的种类及其修复,彩塑的病害及其修复教学难点:壁画保存环境,壁画病害的种类及其修复(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壁画的产生、发展和分布,理解壁画的制作工艺及结构,掌握壁画的保存环境,掌握壁画病害的种类及其修复,掌握彩塑的病害及其修复。

第九章皮革、尸体、角骨质类文物保护(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皮革类文物保护知识要点:皮革类文物易腐的主要原因,皮革类文物的保护第二节尸体类文物的保养知识要点:古尸体的分类,古尸的保护,国内外关于鲜尸的保护第三节骨角质、象牙、琥珀类文物保护知识要点:骨和象牙的组成、性质及糟朽的原因,骨和象牙类文物的保护,角质类和琥珀类文物的保护教学重点:皮革类文物保护,尸体类文物的保养,骨角质、象牙、琥珀类文物保护教学难点:皮革、尸体、角骨质类文物的病害分析及保护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皮革、尸体、角骨质类文物的一般知识,理解皮革、尸体、角骨质类文物的病害原因,掌握皮革、尸体、角骨质类文物的保护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