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磨损与润滑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1、摩擦是引起能量损耗的主要原因。
2、摩擦是造成材料失效和材料损耗的主要原因。
3、摩擦学:
关于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学科(Tribology)
4、润滑是减小摩擦和磨损的最有效的手段。
§4-2 摩 擦
一、摩擦的概念:
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受切向外力的影 响而发生相对位移,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在接触 表面上就会产生抵抗滑动的阻力-摩擦。
Ff Ar B
Ar Ari A a b
干摩擦理论:
机械理论: 摩擦力是两表面凸峰的机械啮合力的总和。
分子理论: 产生摩擦的原因是表面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作用。
分子-机械理论: 摩擦力是由两表面凸峰的机械啮合力和表
面分子相互吸引力两部分组成。
粘附理论:
阿蒙顿摩擦定律:
第一定律: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
R —0.4两粗糙面3.的0 综合不平混度合摩擦
3~4
流体摩擦
( 1 时,不平度凸峰为总载荷的30%)
流体摩擦:
1、定义:
当两摩擦面间的油膜厚度大到足以将两表面的不平凸峰完全 分开,这种摩擦叫液体摩擦。
2、特点:
3~4
①、油分子大都不受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的支配,而能完全移动。
件上。润滑脂还可以用于简单的密封。
常用的润滑装置
常用润滑装置
一、间歇润滑装置
常用润滑装置
一、间歇润滑装置
常用润滑装置
二、间歇润滑装置
§4-5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英国的雷诺于1886年继前人观察到的流体动压现象流,体润总滑1 结出流体动压润滑理 论。20世纪50年代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之后,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理论开 始有所突破。

摩擦、磨损和润滑

摩擦、磨损和润滑

摩擦、磨损和润滑§1 摩擦在一定的压力下,表面间摩擦阻力的大小与两表面间的摩擦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同摩擦状态下,产生摩擦的物理机理是不同的。

一、摩擦状态按摩擦状态,即表面接触情况和油膜厚度,可以将滑动摩擦分为四大类,干摩擦、边界摩擦(润滑)、液体摩擦(润滑)和混合摩擦(润滑),如图所示。

1.干摩擦两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净金属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在工程实际中没有真正的干摩擦,因为暴露在大气中的任何零件的表面,不仅会因氧气而形成氧化膜,且或多或少也会被润滑油所湿润或受到"污染",这时,其摩擦系数将显著降低。

在机械设计中,通常把不出现显著润滑的摩擦,当作干摩擦处理。

2.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各附有一层极薄的边界膜,两表面仍是凸峰接触的摩擦状态称为边界摩擦。

与干摩擦相比,摩擦状态有很大改善,其摩擦和磨损程度取决于边界膜的性质、材料表面机械性能和表面形貌。

3.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液体层隔开、表面凸峰不直接接触的摩擦。

此种润滑状态亦称液体润滑,摩擦是在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进行,故摩擦系数极小。

这时的摩擦规律已有了根本的变化,与干摩擦完全不同。

关于液体摩擦(液体润滑)的问题,将在滑动轴承中进一步讨论。

4.混合摩擦两表面间同时存在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二、干摩擦理论干摩擦理论主要有:(1)机械理论认为摩擦力是两表面凸峰的机械啮合力的总和,因而可解释为什么表面愈粗糙,摩擦力愈大;(2)和表面分子相互吸引分子-机械理论认为摩擦力是由表面凸峰间的机械啮合力F1两部分组成,因而这一理论可解释为什么当接触表面光滑时,摩擦力也会力F2很大。

但上述两种理论不能解释能量是如何被消耗的;(3)粘着理论;(4)能量理论等。

a) 结点b) 界面剪切c) 软金属剪切a) 结点b) 界面剪切c) 软金属剪切大量的试验表明,工程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约为名义接触面积的10-2~10-3,这样接触区压力很高,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表面污染膜遭到破坏,从而使基体金属发生粘着现象,形成冷焊结点(如图a 所示)。

第4章 磨擦 磨损及润滑

第4章 磨擦 磨损及润滑
具体说明
工程中常用运动粘度,单位是:St(斯)或 cSt(厘斯);
润滑油的牌号与运动粘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牌号为LAN10的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大约为10 cSt。
润滑脂 :润滑油+稠化剂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是:锥入度,反映其稠度大小。 滴点,决定工作温度。
固体润滑剂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等。
二、添加剂
为了提高油的品质和性能,常在润滑油或润滑脂中加入一些 分量虽小但对润滑剂性能改善其巨大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添 加剂。
添加剂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高油性、极压性 延长使用寿命 改善物理性能
添加剂的种类
油性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 分散净化剂 消泡添加剂 抗氧化添加剂 降凝剂 增粘剂
三、润滑方法
润滑油润滑在工程中的应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 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油雾润滑等
具体说明
三、流体静压润滑 流体静压润滑是指借助外部供入的压力油形成的流体膜来承
受外载荷的润滑方式。
具体说明
采用流体静压润滑可在两个静止且平行的摩擦表面间形 成流体膜,其承载能力不依赖于流体粘度,故能用粘度极低 的润滑剂,且既可使摩擦副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又可使摩擦 力矩降低。
返回
详细说明
在设计或使用机器时,应该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 期,推迟剧烈磨损的到来。为此就必须对形成磨损的机理有所了 解。
二、磨损的分类
关于磨损机理与分类的见解颇不一致,大体上可概括为:
磨粒磨损 也简称磨损,是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游离硬颗粒或 硬的轮廓峰尖所引起的磨损。
疲劳磨损
粘附磨损 运
也称点蚀,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交变的摩 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所产生的材料疲劳所引起的 磨损。 也称胶合,当摩擦表面的轮廓峰在相互作用的各点 处由于瞬时的温升和压力发生“冷焊”后,在相对

摩擦与润滑

摩擦与润滑

摩擦与润滑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摩擦学:摩擦学(Tribology)一词是1966年才开始使用的,是研究相互作用表面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有关科学、技术和实践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其基本内容就是研究机械中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摩擦: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碍运动的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现象称之为“摩擦”。

磨损:摩擦副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引起接触表面上材料的迁移或脱落过程称之为磨损。

润滑:在两物体相对运动表面之间施加润滑剂,以减少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和磨损。

2、基本原理:摩擦原理的早期认识及基本观点:答:凹凸说:1、认为摩擦的起因是一个凸凹不平的表面沿另一‘表面上的微凸物体上升所作的功,也就是说摩擦是由于表面凸凹不平而引起,即摩擦的凹凸学说。

2、库仑在解释摩擦起因时,他认为首先是接触表面凹凸不平的机械啮合力,其次是分子之间的粘附力。

虽然,他已认识到粘附在摩擦于可能起一定作用.但是次要的,粗糙表面的微凸体才是主要的。

粘附说:1、摩擦粘附说:认为摩擦力的真正原因在于接触摩擦区两表面之间的分子粘附作用。

2、表面分子吸引力理论:认为摩擦是接触表面分子间相互排斥力与相互吸引力的作用结果。

3、分子机械摩擦理论:认为机械与分子吸附是摩擦之源。

摩擦与接触面微凸体的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相遇时的剪切、犁沟以及接触面分子吸引有关。

4、近代被公认的摩擦粘附理论:认为表观接触面积与真实接触面积差别很大,而且真实接触面积还会随摩擦条件而变化,两微凸体之间因存在吸附力而形成接点。

摩擦力应为剪断金属之间接点所需的力与硬金属表面微凸体在软金属表面犁沟所需力之和。

这一理论最初应用于两种金属之间的摩擦,现在,已深入到非金属等许多其他材料。

第一章表面性质与表面接触1、为什么在选择润滑剂时希望其表面张力越低越好?答: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小,接触角越小,固体表面就越容易被液体表面浸润。

一般认为,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于固体的表面张力即可润湿固体表面,所以在选择润滑剂时希望其表面张力越低越好。

《机械设计》第三节-摩擦-磨损-润滑

《机械设计》第三节-摩擦-磨损-润滑

t
度不会继续改变,所占时
间比率较小
O
时间t
2、稳定磨损阶段
经磨合的摩擦表面加工硬化,形成了稳定的表面粗糙度,摩擦
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磨损较缓,该段时间长短反映零件的寿命
3、急剧磨损阶段 经稳定磨损后,零件表面破坏,运动副间隙增大→动载振动
→润滑状态改变→温升↑→磨损速度急剧上升→直至零件失效
二、磨损的类型
弹性变形
流体摩擦(润滑)
塑性变形
边界膜
边界摩擦(润滑)—最低要求
边界膜 液体

混合摩擦(润滑)
边界膜
液体
一、干摩擦
摩擦理论: 库仑公式 Ff f () Fn
新理论:分子—机械理论、能量理论、粘着理论
简单粘着理论:
Ff
Ar B
Fn
sy
B
a
n
Ar Ari i 1
f () Ff B Fn sy
(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粘度指数VI ,35,85,110
(2)压力
p 0 ep
P>10MP时,随P↑→ηP↑
4、配油计算
K v vB vA vB
配油比
1、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状况,滑动摩擦分
为哪几种? 2、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 种类型?
4、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定律?
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 什么?如何影响?
6、评价润滑脂和润滑油性能的指标各有哪几个?
润滑油压分布
v1
v2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第一节 摩擦 一、摩擦效果——能量损耗、发热、磨损
——利用摩擦 二、摩擦分类 内摩擦: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 外摩擦:
静摩擦 动摩擦——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1.干摩擦 机械传动中不允许
2.边界摩擦 边界油膜(十层分子厚度仅 为0.02μm),金属突峰接触,摩擦系数0.1 左右
油温 3.疲劳磨损(点蚀) 提高表面硬度、减小粗糙度值和控制接触应

4.流体体磨粒磨损、流体侵蚀磨损
流动所夹带的硬物质引起的机械磨损,管道 磨损
流体冲蚀作用引起的机械磨损,燃汽轮机叶 片、火箭发动机尾喷管的磨损。
5.腐蚀磨损
机械化学磨损是指由机械作用及材料与环境 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共同引起的磨损
2.流体静力润滑 3.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λ>3~4 4.边界润滑 5.混合润滑
1.如图所示,在 情况下,两相对运动的平 板间粘性流体不能形成油膜压力。
2.摩擦副接触面间的润滑状态判据参数膜厚 比值λ为 时,为混合润滑状态,值λ为 时,可达到流体润滑状态。
A.6.25; B. 1.0;C. 5.2; D. 0.35。
λ≤1——边界摩擦
λ>3——流体摩擦
1≤λ≤3——混合摩擦
第二节 磨损 一、磨损过程 ——磨合、 稳定磨损、 剧烈磨损。 二、磨损分类 1.磨粒磨损 开式齿轮传动 合理选择材料,提高表面硬度
2.粘着磨损 ——轻微磨损、胶合、咬死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滑动轴承等 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润滑剂,限制压力和
3.各种油杯中, 可用于脂润滑。
A.针阀式油杯;B.油绳式油杯;C.旋盖式油杯。
4.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 是不合理的

摩擦磨损与润滑课件第一章绪论

摩擦磨损与润滑课件第一章绪论
抗氧化性
表示润滑剂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 化变质的能力。
05
CATALOGUE
润滑理论简介
润滑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润滑理论
古代人类在实践中发现某些物质可以减少摩擦,如油脂、动物脂肪等,
但缺乏科学理论支撑。
02
近代润滑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润滑理论逐渐形成。例如
,库伦提出了关于摩擦的定律,奠定了现代摩擦学的基础。
02
CATALOGUE
摩擦现象与原理
摩擦现象的分类
01
02
03
干摩擦
表面之间没有润滑剂,如 金属之间的摩擦。
流体摩擦
表面被润滑剂分开,如滑 轮中的润滑油与金属表面 之间的摩擦。
边界摩擦
表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润滑 剂,如滑动轴承中的润滑 油膜与轴颈之间的摩擦。
摩擦产生的原理
表面粗糙度
由于表面微观不平度,实际接触面积 小于名义接触面积,导致实际接触点 承受压力,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从而产生摩擦。
疲劳剥落
由于循环接触应力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疲劳
裂纹并剥落。
粘着与撕脱
由于粘着作用,使材料 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 个表面,或从一个表面
撕脱。
腐蚀与磨损
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腐蚀并
导致磨损。
04
CATALOGUE
润滑及其作用
润滑剂的种类
润滑油
主要用于液体润滑,如发动机 机油、齿轮油等。
交通运输领域
润滑理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涉及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润滑、传动系统润滑和液压系统润滑等方面 。
科研领域
润滑理论也是摩擦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 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第三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摩擦是一种不可逆过程,其结果使摩擦表面的物质丧失或转移, 即发生磨损。过度磨损会使机器丧失应有的精度,产生振动和噪 声,缩短使用寿命。
适当的润滑是减小摩擦、减轻磨损和降低能量消耗的有效手 段。
第一节 摩 擦
摩擦的种类 1)内摩擦: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摩擦。 2)外摩擦: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
在液体摩擦状态下,其摩擦性能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的 粘滞阻力,故摩擦因数极小(约为0.001~0.008),是一种理想的 摩擦状态。摩擦规律也已有了根本的变化,与干摩擦完全不同。
四、混合摩擦
当两摩擦表面不能被具有压力的液体层完全分隔开,摩擦表 面间处于既有边界摩擦又有液体摩擦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边界膜有两大类: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吸附膜又分为物理 吸附膜与化学吸附膜。
物理吸附膜是由分子引力所 形成的。吸附膜吸附在金属表面 的模型如图2.3.4所示。
化学吸附膜是润滑油分子 以其化学键力作用在金属表面 形成保护膜,它的剪切强度与 抗粘着能力较低,但熔点较高 (约120°C)。所以,能在中等 速度及中等载荷下起润滑作用。
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为: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 阶段。
按照磨损失效的机理,磨损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即磨粒磨损、 粘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1)磨粒磨损 外界进入摩擦表面间的硬质颗粒或摩擦表面上 的硬质凸峰,在摩擦过程中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特征是摩擦表 面沿着滑动方向形成划痕,在一些脆性材料上还会有崩碎和颗粒。
中心值列于表2.3.1。
此外,常用的还有比较法测定粘度,称为条件粘度(或相对粘 度)。我国常用的条件粘度为恩氏粘度,即在规定温度下200cm3的 油样流过恩氏粘度计的小孔(直径2.8 mm)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的 蒸馏水在20°C下流过相同小孔时间的比值即为该油样的恩氏粘度, 以符号°Et表示,其角标t表示测定时的温度。美国常用赛氏通用 秒(SUS),英国常用雷氏秒(R)作为条件湿或吸附于金属摩擦表面 形成边界膜的性能称为油性。吸附能力强,则愈有利于边界油膜的 形成,油性愈好。

润滑基础知识

润滑基础知识

润滑基础知识一、概述:机器运转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磨损。

润滑就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的必要手段。

要想能够正确使用润滑剂,使之发挥最大工作效果。

必须了解机器的摩擦状态、磨损机理、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

润滑工作者必须具备摩擦和磨损的基本知识。

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选择最佳的润滑剂,最佳的供油方式,提供合理的维护方法。

实现我们“维护为主,修理为辅”的指导方针。

学好我们设备的“保健医生”。

二、摩擦1.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间产生切向的运动阻力,叫摩擦力,这种现象叫摩擦。

例:轴与轴承、齿轮啮合、链条链机、皮带与皮带机等。

2.摩擦的害处:(1).消耗大量的能量。

(2).摩擦副严重磨损。

(3).产生热量。

3.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1)表面氧化膜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2)材料性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3)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4)滑动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5)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6)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三、磨损1.磨损:是固体与其他物体或介质相互间发生机械作用时其表面的破坏程度。

导致机械零件损坏和实效的三个原因:(1)磨损(2)腐蚀(3)断裂2.磨损过程:1)正常的(自然的)磨损。

(机器启动前盘车,形成油膜)2)意外(过早的或事故的)磨损。

(一般是润滑不良引起的)3.运动副磨损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磨损阶段(磨合期)2)稳定磨损阶段(磨损速度较慢和比较恒定的)3)加速磨损阶段。

(间隙增大,表示形状的改变以及疲劳磨损)4.影响磨损的因素:1)润滑对磨损的影响。

(润滑是向磨损、摩擦斗争的一个有力措施)2)材料对磨损的影响。

3)表面加工质量对磨损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机件表面粗糙度对抵抗腐蚀磨损的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凹谷越深,腐蚀磨损越大。

4机件工作条件对磨损的影响a. 机械的受力性质。

包括载荷种类、大小和方向。

b. 速度特征。

包括转速的高低、方向、变速、正反转、开启停。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1摩擦学发展概况§4―2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1摩擦学发展概况§4―2

机械设计教案(68)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大纲要求:了解机械零件的润滑状态;了解机械零件的摩擦与磨损规律;掌握常用润滑 材料和润滑方式;了解常用密封方法和密封件的性能与选用。

(2+1 学时) 重点内容:机械零件的摩擦状态、磨损规律。

常用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 用原则。

常用润滑方式。

常用密封方法。

常用密封件的性能及选用。

§4―1 摩擦学发展概况Jost 的报告,Tribology诞生,摩擦学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成果丰硕。

§4―2 摩擦静摩擦 滚动摩擦摩擦 摩擦 干摩擦动摩擦 滑动摩擦 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混合摩擦边界摩擦 流体摩擦 混合摩擦膜厚比λ≤ 1 λ > 3 1 ≤λ≤ 3F.P.Bowden ,Tabor在 1945年提出摩擦的粘着理论,1963 年又进一步提出修正的粘着 理论。

目前可以解释很多摩擦现象。

边界摩擦理论认为:边界膜 吸附膜 物理吸附膜 (靠润滑油中的极性分子形成――油性)化学吸附膜 (靠润滑油中的化学键结合形成)反应膜(靠润滑油中的 S、P、Cl等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形成――极压性)维持边界膜是相互运动的摩擦表面所必需的,否则将会产生剧烈摩擦。

吸附膜 只在较低温度下存在。

反应膜 只在较高温度下(通常 150 o C~200 o C)才能生成。

反应膜牢固,但有腐蚀性。

添加剂的合理应用 ,见图4-10流体润滑(液体润滑) 动压液体润滑 (滑动轴承中讲述)静压液体润滑§4―3 磨损磨损的一般规律 ,图 4-6 ――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跑合(磨合)的重要性――有合适的磨合期,按一定的规程进行缓慢、逐级加载,并注 意润滑油的清洁,防止磨粒磨损。

磨损按其机理可分为:粘附磨损磨粒磨损机械设计教案(68)疲劳磨损冲蚀磨损(流体磨粒磨损和流体侵蚀磨损)腐蚀磨损(机械化学磨损)§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一)润滑剂1.润滑油润滑油的种类润滑油的主要性质指标:⑴ 粘度――表征润滑油流动时的内部阻力。

摩擦和磨损与润滑学的基本原理

摩擦和磨损与润滑学的基本原理

摩擦和磨损与润滑学的基本原理一、摩擦和摩擦的种类1.什么是摩擦?相互接触的物体沿着它们的接触面做相对运动时,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阻力,这种现象称为摩擦。

这种阻力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摩擦的种类很多,因为研究的依据不同,摩擦的分类也不同。

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按摩擦副运动形式分类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自旋摩擦;按摩擦发生的部位分类分为内摩擦和外摩擦;按摩擦副表面润滑状况分类分为静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和混合摩擦。

本文重点介绍静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液体摩擦)和混合摩擦。

(1)静摩擦是指摩擦表面没有任何吸附膜或化合物存在时的摩擦。

静金属的摩擦会产生表面粘着。

(2)干摩擦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摩擦表面没有任何润滑剂存在的摩擦。

严格说干摩擦是在接触表面上无任何其他介质,如自然污染膜、润滑膜以及湿气等。

干摩擦是消耗动力最多,磨损最严重的一种摩擦。

(3)边界摩擦是指摩擦表面有一层极薄得润滑膜存在时的摩擦。

这层膜称为边界油膜。

(4)流体摩擦是指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膜隔开时的摩擦。

这种摩擦发生在界面的润滑剂膜内,摩擦阻力最小,磨损最小。

(5)混合摩擦——是指属于过渡状态的摩擦,包括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

半干摩擦是指同时存在着干摩擦和边界摩擦的混合摩擦。

半流体摩擦是指同时存在着流体摩擦和边界摩擦(或干摩擦)的混合摩擦。

二、磨损和磨损的种类1.什么是磨损?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表面的物质不断地转移和损失。

磨损的结果使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不断有微料抖落,表面性质、几何尺寸均发生改变。

2.磨损的三个阶段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3.磨损的种类按磨损的破坏机理,通常把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五种。

(1)粘着磨损由于摩擦表面存在着一定的粗糙度,在压力的作用下,当摩擦表面做相对运动时,在真空接触点上产生瞬时高温,使其表面软化,熔化,甚至相互粘着,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这种现象就叫做粘着磨损。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
二、摩擦的分类 内摩擦
1、按摩擦机理不同分为: 外摩擦
内摩擦:在物质的内部发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运动的现象。 外摩擦: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静摩擦 2、按运动的状态不同分为:
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擦
滑动摩擦 3、按运动的形式不同分为:
滚动摩擦
干摩擦
4、滑动摩擦按润滑状态不同分为: 边界摩擦 流体摩擦
二、磨损的分类:
磨损类型
按磨损机理分
按磨损表面外 观可分为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点蚀磨损 胶合磨损 擦伤磨损
三、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磨损类型: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磨粒磨损—也简称磨损,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游离硬颗粒(如 空气中的尘土或磨损造成的金属微粒)或硬的轮廓峰尖在软材 料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时被移去的材料,一部分流动到沟纹 两旁,一部分则形成一连串的碎片脱落下来成为新的游离颗粒, 这样的微粒切削过程就叫磨粒磨损。
三、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磨损类型: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粘附磨损—也称胶合,当摩擦表面的轮廓峰在相互作用的各点 处由于瞬时的温升和压力发生“冷焊”后,在相对运动时,材 料从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便形成粘附磨损。严重的粘 附磨损会造成运动副咬死。
三、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磨损类型:
(1)润滑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的最有效的方法; (2)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 (3)进行表面处理; (4)注意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条件等。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润滑: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此外,润滑还可起到散热降温,防锈、防尘,缓冲吸振等作 用一。、 润滑剂 凡是能减小摩擦阻力,减小磨损的物质都可作为润滑剂。 1、润滑剂的分类

第04章 摩擦

第04章  摩擦
一、流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是指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 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流体润滑1



流体动力润滑形成的必要条件: 楔形空间; 相对运动(保证流体由大口进入); 连续不断地供油。
(动画)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返回目录
干摩擦特点:摩擦系数一般在f干=0.1数量级,阻力大、 磨损重、发热高、易胶合、寿命短。
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2、边界摩擦: 两金属表面间由于润滑油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 在金属表面形成极薄的油膜(边界膜)将金属表面隔 开,但高峰部分仍将相互搓削,此时的摩擦称为边界 摩擦。
返回目录
摩擦系数一般在 f边=10-2 数量级,边界膜厚度<1微米。
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润滑脂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 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叫润滑脂的滴点。
滴点决了润滑油的工作温度。返 Nhomakorabea目录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3、固体润滑剂
如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石蜡、聚四氟乙烯、 酚醛树脂等。石墨和二硫化相应用最广。 固体润滑剂一般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和润滑脂的 特殊条件下。此外,它还可以作为润滑油或润滑脂的 添加剂使用,以及与金属或塑料等混合制成自润滑复 合材料使用。 三、添加剂 有时为了改善某些性能还加入一些添加剂,添 加剂可以改变润滑剂的各种性能,起到提高承载能 力、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目的。目前世界各国都 普遍使用加有添加剂的润滑油。
阻力大小。 单位:国际单位: Pa.s(帕.秒) 绝对单位:称为1P(泊)P=0.1Pa.s=100cP(厘泊)
后一页
退 出
② 运动粘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St=1cm2/s=100 cSt =10-4 m2/s。 常用St的百分之一cSt作为单位,称为厘斯,因而1
cSt= 1 mm2/s。
润滑油的牌号就是该润滑油在40C(或100C)时运动粘度
(以厘斯为单位)的平均值。例图2-7 L-AN15。
机械设计基础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三十八分。
或泊的百分之一,即厘泊(cP)。
1 P=0.1 Pa·s
1 cP=0.001 Pa·s
机械设计基础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三十八分。
2)、运动粘度
在工程中,常常将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作
为流体的粘度,这一粘度称为运动粘度,常用表示。运
动粘度的表达式为:
运动粘度单位:SI制——m2/s。 C.G.S. 制 : Stoke , 简 称 St ( 斯 ) , 1
到另一个表面,便形成粘附磨损。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三十八分。
❖2、磨粒磨损 也简称磨损。外部进入的硬质颗粒 或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在较软材料的表面上进行 微切削(犁刨出很多沟纹时被移去的材料)的过程 叫磨粒磨损 。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三十八分。
3、疲劳磨损 也称点蚀,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 微体积在交变的摩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所产生 的材料疲劳所引起的磨损。
摩擦分类:
微观宏观
§2-1 摩擦
内摩擦 外摩擦
是否相对运动
静摩擦
滑动摩擦
动摩擦 位移形式 滚动摩擦
机械设计基础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三十八分。
滑动摩擦
干摩擦 边界摩擦 流体摩擦 混合摩擦
边界润滑 流体润滑 混合润滑

摩擦、磨损、润滑基础知识

摩擦、磨损、润滑基础知识

塑性区
粘着转移,有 粘着转移, 可能形成磨屑
2、磨料磨损 、
磨料磨损是当摩擦副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 磨料磨损是当摩擦副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 或者在接触面之间存在硬质粒子时所产生的磨损。 或者在接触面之间存在硬质粒子时所产生的磨损。 F
切削掉的体积
颚式破碎机机构简图——典型的磨粒磨损 典型的磨粒磨损 颚式破碎机机构简图
• 当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坏时, 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现象, 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摩 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1、粘着磨损 、 粘着磨损也称咬合磨损, 粘着磨损也称咬合磨损,是指在滑动摩擦 条件下,当摩擦副相对滑动较小时发生的。 条件下,当摩擦副相对滑动较小时发生的。它 是因为缺乏润滑油,摩擦表面无氧化膜, 是因为缺乏润滑油,摩擦表面无氧化膜,且单 位法向载荷很大, 位法向载荷很大,以至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 点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一种磨损。 点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一种磨损。
第四节 密封
一、密封的分类 二、常见密封
摩擦的分类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
一、干摩擦
• 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触,这样 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触, 如真空中)。 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如真空中 。 如真空中 古典摩擦理论的摩擦力计算公式: 古典摩擦理论的摩擦力计算公式:
F f = fFn
• 现在观点认为: 现在观点认为: 摩擦力的组成可表示为: 摩擦力的组成可表示为:
Ff = F分子 + F机械
二、边界摩擦
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 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 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 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能是物 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学反应膜。 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学反应膜。不 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 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或虽有动压 但压力较低,油膜较薄时, 力,但压力较低,油膜较薄时,在载 荷的作用下,边界膜互相接触, 荷的作用下,边界膜互相接触,横向 剪切力比较弱, 剪切力比较弱,这种摩擦状态称为边 界摩擦。 界摩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磨损类型及产生机理 腐蚀磨损
是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与周围介 质在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下产生的磨 损。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及潮湿空 气中的氧、二氧化硫等污染。
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气蚀磨损等。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基本定义:润滑就是用润滑剂减少两摩擦副表面之间的摩 擦力或其他形式的破坏。 润滑目的: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冷却传热、防止腐蚀、 缓冲减振、冲洗污垢、增强密封等作用。 润滑状态:流体静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弹性动力润滑、 边 界润滑、混合润滑、干摩擦。 润滑介质:液体润滑剂、润滑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摩擦的机理
“机械说” ------- 产生摩擦的原因是表面微凸体的相互 阻碍作用; “分子说”------- 产生摩擦的原因是表面材料分子间的 吸力作用; “机械-分子说”-------两种作用均有。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四种滑动摩擦状态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提出摩擦理论。 后来又有人提出分子吸引理论和静电力学理论。1935年,英国的鲍登 等人开始用材料粘附概念研究干摩擦,1950年,鲍登提出了粘附理 论。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按摩擦副表面的润滑状态来分类
干摩擦:作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之间无任何形 式的润滑剂时所产生的摩擦。 边界摩擦:作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之间存在极 薄层边界润滑剂时所产生的摩擦。 流体摩擦:作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之间被一层 润滑油膜完全隔开时所产生的摩擦。 混合摩擦:作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之间同时存 在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时所产生的摩 擦。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润滑状态的基本特征
流体静力润滑:通过外力将润滑油送到摩擦副表面之间,强制地形成润 滑膜,膜厚1---100微米,如滑动轴承、导轨等。 流体动力润滑:由摩擦副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动压效应而形成 的润滑膜,膜厚1---100微米,如滑动轴承等。 弹性动力润滑:由摩擦副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动压效应而形成 的润滑膜,膜厚0.1---1微米,如齿轮、滚动轴承等。 边界润滑:润滑油中的成分与摩擦副金属表面产生物理或化学作用 而形成的润滑膜,膜厚0.001---0.05微米,如底速、重载摩擦副。 混合润滑:润滑油中只是部分隔开摩擦副的金属表面,如设备启动或停 机、速度或负荷急剧变化、高温高压时。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按摩擦副表面的运动形式来分类
滑动摩擦:两个接触物体的表面作相对滑动时的摩 擦,如缸套、活塞之间的摩擦。 滚动摩擦:两个接触物体的表面作相对滑动时的摩 擦,如滚珠轴承的滚珠与内外圈的摩擦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基本定义:摩擦副的对偶表面相对运动时工作表面物质不 断损失或变形的现象称为磨损。 磨损过程:跑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磨损类型: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影响因素:摩擦副材料、润滑油、零部件的设计、 设备使用状况等。
摩擦(friction) 磨损(abrasion) 润滑(lubricate) 是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是由于摩擦而造成的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 是减轻摩擦和磨损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于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学科构成了摩擦学(Tribology)。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摩擦学
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世界上1/3~1/2的 能源消耗在摩擦上,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 半以上。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则是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添加剂
添加剂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品质和性能,常在润滑油或润滑脂中加入一些分 量虽小,但对润滑剂性能改善其巨大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添加剂。 添加剂的作用 提高油性、极压性 延长使用寿命 改善物理性能 油性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 分散净化剂 添加剂的种类 消泡添加剂 抗氧化添加剂 降凝剂 增粘剂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磨损类型及产生机理 磨料磨损
是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因硬质颗粒 在摩擦过程中的微“切削”作用,而 引起的磨损。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粉尘和金属颗粒 污染。 减轻磨料磨损的措施: 满足润滑条件,提高润滑油的清洁度等级,合理 地选择摩擦副的材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按摩擦的来源来分类
内摩擦: 在物质的内部发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运动的 现象,如润滑油本身内部分子之间的摩擦。 外摩擦: 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碍作用 现象,如缸套、活塞之间的摩擦。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按摩擦副表面的运动状态来分类
静摩擦:当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微观的位移变形,但未 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如螺栓、螺母之间的摩擦。 动摩擦: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 如缸套、活塞之间的摩擦。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设备部件磨损阶段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跑合阶段 稳定磨损阶段
部 件 磨 损 量
剧烈磨损阶段
设备部件的工作时间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磨损的研究
磨 损1 对磨损的研究开展较晚,20世纪50年代提出粘着理论后,60年代在
相继研制出各种表面分析仪器的基础上,磨损研究才得以迅速开展。 磨损(abrasion)是运动副之间的摩擦而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 或迁移。磨损会影响机器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 报废。 一个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磨合阶段 新的零件在开始使用时一般处于这一阶段,磨损率较高。 属于零件正常工作阶段,磨损率稳定且较低。 属于零件即将报废的阶段,磨损率急剧升高。 稳定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基本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 运动,在接触表面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称 为摩擦。 摩擦副:相互摩擦的两物体称为摩擦副。 摩擦基本定律:F=μ×N F-摩擦力,μ-摩擦系数,N-法向载荷 摩擦的基本类型:(按摩擦副表面的润滑状态来分类) 干摩擦、边界摩擦、 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在设计或使用机器时,应该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 剧烈磨损的到来。为此就必须对形成磨损的机理有所了解。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磨损类型及产生机理
粘着磨损
是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产生局部焊 合,使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 个表面而造成的磨损。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负荷应力过 大、润滑失效。 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咬 死。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减轻粘着磨损的措施: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限制摩擦 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 轻粘着磨损。
润滑脂:润滑油+稠化剂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是:锥入度,反映其稠度大小;滴点,决定工作温 度。 固体润滑剂: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等。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润滑剂选用的基本原则
在低速、重载、高温、间隙大的情况下,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 油; 在高速、轻载、低温、间隙小的情况下应选粘度较小的润滑油。 润滑脂主要用于速度低、载荷大、不需经常加油、使用要求不高或 灰尘较多的场合。 气体、固体润滑剂主要用于高温、高压、防止污染等一般润滑剂不 能适用的场合。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设备摩擦、磨损及润滑 的基本原理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设备的摩擦、磨损及润滑
机械设备中一切发生相对 运动的零部件,其接触表面间 都存在摩擦,磨损是摩擦产生 的后果,润滑是改善摩擦状 态、减少磨损的重要措施。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摩擦学


摩擦学(Tribology) ----- 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 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
润滑油: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油。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 法
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粘度值越高,油越稠,反之越稀; 粘度的种类有很多,如: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等。工程中常用 运动粘度,单位是:St(斯)或 cSt(厘斯),量纲为(m2/s);润滑油的牌号 与运动粘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牌号为L-AN10的油在40℃时的运 动粘度大约为10 cSt。 应用矿物油作润滑剂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书中提 到酒泉延寿和高奴有石油,并且用于“膏车及水碓甚佳”。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润滑方法
润滑方法
润滑油润滑在工程中的应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 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油雾润滑等
用于低速 用于高速
浸油与飞溅润滑 上。润滑脂还可以用于简单的密封。
喷油润滑
油脂润滑常用于运转速度较低的场合,将润滑脂涂抹于需润滑的零件
磨损类型及产生机理 疲劳磨损
是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因交变应力的重 复作用,表层将产生微观裂纹,随着裂 纹的扩展与相互连接,表层金属脱落, 形成许多月牙型浅坑,这种现象称为疲 劳磨损,也称点蚀。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负荷应力过大、 润滑失效和部件材料缺陷。 提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的措施: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的硬度,选择粘 度高的润滑油,加入极压添加剂或及减小摩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 抗疲劳磨损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