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浅析
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铅锌铜银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铅锌铜银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黄耀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摘 要: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拥有丰富的铅锌铜银矿产资源,矿带中还有很多矿床未进行开发,因此具有良好的开采远景。
通过对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铅锌铜银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潜力分析。
以期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铅锌铜银矿;地球化学异常中图分类号:P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2-0216-2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Pb Zn Cu Ag depositsin Guigang Pingnan metallogenic belt, GuangxiHUANG Yao-min(The Six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gang 537100,China)Abstract: The Guigang Pingnan metallogenic belt in Guangxi is rich in lead, zinc, copper and silver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re are many undeveloped deposits in the belt, so it has a good prospect of min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chemical anomaly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lead zinc, copper and silver deposits in Guigang Pingnan metallogenic belt, Guangxi Provin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Keywords: Guigang Pingnan metallogenic belt, Guangxi; lead zinc, copper and silver deposits; geochemical anomalies广西贵港—平南成矿带成因除了先天优越的地质环境外,还离不开后期构造运动以及深循环热卤水改造叠加作用,其中后者是成矿、富集的重要因素[1]。
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本文主要对云南省兰坪县分江铅锌矿床地质的特征、成矿背景、成因、找矿标志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找矿方向,为进一步加强兰坪盆地东缘铅锌矿的勘查与找矿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标签:兰坪盆地东缘分江地区sedex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云南兰坪中新生代陆内盆地是著名“三江”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顶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最为引人注目,此外在金顶北西30千米的白秧坪Cu、Co、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具有大型规模超大型远景。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三年找矿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兰坪金顶—白秧坪矿集区的东部兰坪盆地东缘发现了分江、金山桃等铅锌矿,与以往发现的青甸湾、菜子地等铅锌矿床构成一南北向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带,该区目前已展示了大型以上规模远景。
1成矿背景矿区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中段,夹持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两深断裂间,总体构造线呈北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展布。
地层主要出露中三叠统攀天阁组(T2P)中酸性火山岩;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h)灰岩。
其次出露中三叠统上兰组上段(T2s2)泥质条带灰岩夹粉砂岩、泥岩及下段(T2s1)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w)板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砾岩;挖鲁八组(T3wl)粉砂质炭质泥板岩夹粉~微粒泥基长石岩屑砂岩。
构造以矿区西部北北西向维西-通甸-乔后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着区内构造格局,派生出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及金山桃向斜。
岩浆岩以印支期中酸性喷出岩为主,次为印支期-燕山期花岗斑岩、喜山期粗面岩,局部尚有零星分布的石英斑岩脉、正长斑岩脉、云煌岩脉。
本区位于兰坪-思茅Pb、Zn、Cu地球化学区(Ⅱ)北亚区(Ⅱ1)地球化学异常带内,Pb、Zn、Cu、Sb、As、Hg异常带浓度高、规模大,矿化强度高。
异常主要分布于三叠系上统上兰组(T2s)、攀天阁组(T2p)及中统三合洞(T3s)地层分布区,并以三合洞(T3s)地层中分布的异常规模大、浓度高、浓集中心明显,部分异常经解剖评价,已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大、中型矿床存在,异常分布与已知矿床产出吻合性好,如菜子地铅、锌组合异常、分江-金山桃铅、锌组合异常带中有菜子地铅锌矿、分江-金山桃铅锌大、中型矿床产出,化探异常特征展现了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
云南省兰坪县黄竹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Coal Mining Technology︱296︱2017年2期云南省兰坪县黄竹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胡成军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 大理 674100摘要:现代矿产事业的发展,对矿产地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云南省兰坪县黄竹厂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实践,主要就其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强化找矿的几点思路。
旨在与同行加强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矿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2-0296-01兰坪县黄竹厂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Ⅰ级)中部,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Ⅱ级)中段,兰坪~思茅双向陆内盆地(Ⅲ级)北部,兰坪~思茅中、新生代上叠陆内盆地T 3~E (Ⅳ级)北段东部华昌山断裂东侧之南北向次级褶断构造带北段。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其的开发和研究。
1 地质特征分析 1.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以白垩系下统、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为主,少量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第三系、第四系地层。
1.2 矿床地质 1.2.1 矿体特征 (1)KT1 KT1铅锌矿体:赋存于景星组(K 1j、)地层内层间破碎带,含矿岩石为浅黄色、灰白色碎裂岩屑石英砂岩和层间断裂破碎带的碎裂岩、角砾岩,方铅矿呈不规则细脉状、网脉状以胶结物形式产出。
矿体顶底板为景星组(K 1j、)地层浅黄色、灰白色岩屑石英砂岩。
控制斜深长105m,矿体真厚0.34~0.69m,平均品位铅0.30%~0.90%、平均锌0.25%~1.09%,为含铅锌工业矿体。
说明该矿体具具膨缩、分支,厚度、品位变化大。
(2)KT2矿体 KT2矿体:矿化带长度大于3000m,赋存于景星组(K 1j 、)顶部岩屑石英砂岩及断层破碎带的碎裂石英砂岩、破碎角砾岩中,矿体围岩中普遍含有机质,并且含量越高,铜银矿化越强。
例析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与矿床特征

例析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与矿床特征山峰岭矿区在湖南省常宁市西部,距离市中心为30km,在地域上属于大堡镇管辖,整个矿区总面积达到12km2,在北纬26°左右。
该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如金矿、银矿、铜矿、铅矿、锌矿及锰矿等,共计29种之多,其中铅矿及锌矿蕴藏量最大。
该矿区由于地处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多变,所以给找矿工作造成严重困难。
因此,本文就该矿区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进行如下分析:1 该矿区基本概况该矿区在常宁市西部30km处,属于大堡镇管辖。
这里属于衡阳盆地和南岭的较差地带,分布着众多山岭,所以,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在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其中金属矿产约29种之多,如金矿、银矿、铜矿、铁矿、锌矿、铅矿及锰矿,铅矿及锌矿蕴藏量最多,居于全国之首;非金属矿产有煤矿、硼矿、硅矿及大量的高岭石等。
该地区铅矿及锌矿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形特征复杂多变,给开采造成严重困难,所以,在开采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特征调查,同时对矿床特征进行全面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制订出开采方案,从而使开采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开采效率。
2 矿区地质特征分析2.1 地层特征分析在矿产开采区,露地层结构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侏罗系下统等,以下就一一简述:首先,新生界岩石,属于第四系,岩石的主要特征为色泽较黄,具有较多的黏土,此外,还具有较多的砂砾石,其中混合着大量黏质土以及大量岩石碎块。
该地层厚度不等,大都在0~10m之间,在神皇山地域较为常见。
其次,中生界岩层,共有两个系别:其一是白垩纪;其二是侏罗纪。
前者的土质或者岩层的特征为,具有较多的泥岩层,色泽为紫红色,厚度较大;此外,还有较多的粉砂岩及长砂岩,属于泥质结构,厚度不等,并随着二者混合比例的不同而变化;另外就是砾岩和砂砾岩的混合物,厚度变化不等。
这三种岩层的分布位置依次为泥岩层在最上部,粉砂岩和长砂岩混合岩层居中,砾岩和砂砾岩混合岩层在最底部。
青海都兰扎麻山地区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后拉张体制转换 , 大量的物质、 热能被带人到地壳 中, 形成 丰 富 的含 矿 热 液 , 对 三 叠 系 含 矿 岩 系改 并
发育印支期花岗岩 ,u A 、b z 等矿化或异常大 c 、 g P 、n 多发育在接触带及岩体 内部破碎蚀变带上 。区内出 露 地层 从 老到新 由奥 陶 一志 留系 、 泥盆 系 、 炭 系 、 石
二 叠系 、 叠系 、 三 系及第 四系。 除第 四系沿 沟谷 三 第
都 兰 地 区航 磁 异 常总 体上 呈 现环 状 异 常 , 常 异
魏 一
图 3 都兰地 区航磁异常图 1
图 1 都 兰 一察汗 乌苏 一玛 多.
-
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分区 图 】 I 秦祁昆早 古生代 造 山 系;, 一 I一祁连 遣 山亚 系; 一 东 I 2 昆仑 一柴达木造山亚 系; I 欧龙布鲁 克地块 ; 2 柴北缘 一 I一 2 火山 一深成岩带;2一 柴达木地块 ( 1 盆地) l 一 昆北 火山 一 ; 2
形成演化过程中 , 可能为成矿提供 了成矿物质及其集 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 关键词 : 铜铅锌银矿床 ; 矿床地质特征 ; 找矿方 向; 兰 都
中图 分 类 号 :6 P2
青海都兰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都 兰一 鄂拉山成矿带 , 该带从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开始 , 随洋 壳俯 冲作 用 , 成 了与 之有 关 的火 山喷 发 和岩 形 浆 侵入 … , 印 支 期 ( 叠 纪 初 ) 入 陆 内 活 动 阶 早 三 进 段, 由于巴颜喀拉洋壳的斜 向俯冲 , 改造区内的东西 向巨型断裂 , 使其发生左旋压扭性活动 , 形成了大量 的 N 向线 性 构 造 , 现 为 东 西 向 巨 型 断 裂 为 主 W 表 导 , 伴有大量 N N 并 W、 WW 向 断 裂 的 图景 J 印 。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摘要】铜多金属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包括矿床类型、成矿规律等方面。
然后探讨了找矿方法与技术,如地球物理勘探、化探勘查等。
接着对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潜在的勘探重点区域和方向。
总结了铜多金属矿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展望了相关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对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的分析,有助于指导相关勘探工作,并为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找矿方法、勘探重点区域、勘探方向、潜在价值、发展趋势、研究展望1. 引言1.1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铜多金属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了解其成矿地质特征对于有效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铜多金属矿通常形成于构造运动较活跃的地质环境中,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大理石和片岩等岩石中。
其产出主要受矿床产状、构造控制、矿体成因以及与伴生矿物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在找矿方面,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诸多新的找矿方法与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找矿效率和准确性。
在找矿前景分析中,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应当重点关注矿产资源的潜在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成矿规律等方面,以便寻找到更多的铜多金属矿储量。
铜多金属矿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
未来的发展应当注重科技创新和勘探技术的提升,为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展望应当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潜在资源,推动铜多金属矿产业的稳步发展。
2. 正文2.1 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铜多金属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矿地质条件:铜多金属矿主要形成于构造活动带和岩浆活动带,通常与花岗岩、斑岩和变质岩等结合在一起。
这些岩石中富含金属矿物的元素,如铜、铅、锌、金等,为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铅锌矿的矿床特征与成矿模式解析

开发利用铅锌矿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
提高铅锌矿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采效率
环境保护:减少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铅锌矿的科研动态与展望
实例一:某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
实例二:某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实例三:某铅锌矿床的成矿预测
实例四:某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与预测对比分析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通过分析岩石、土壤、水等样品中的元素含量,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方法,预测矿床的位置和深度
添加标题
铅锌矿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01
02
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03
04
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铅锌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推广铅锌矿资源的替代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和技术
铅锌矿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实例:某铅锌矿床的成矿预测,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预测矿床的位置和深度,通过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预测矿床的分布和规模。
提高勘探效率:通过成矿预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勘探,提高勘探效率。
降低勘探风险:成矿预测可以帮助勘探者避开高风险区域,降低勘探风险。
优化资源配置:成矿预测可以帮助勘探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勘探效益。
变质成矿模式:形成于地壳深处,由高温高压的流体携带金属元素形成矿床
阿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阿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阿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金山断块隆起中部,矿体产在石炭系二长花岗岩内,矿化带受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裂隙控制。
矿体围岩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特点。
找矿标志明显。
【关键词】阿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阿北铅锌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2004-2006年新疆第一区调队在1/5万矿调项目实施过称中发现该矿点,随后进行了矿区地质普查工作。
其大地构造位置是青藏高原北侧,柴达木地块、塔里木地块的衔接部位,阿尔金山断隆中部,山脉总体呈NEE向展布。
矿区出露太古宇达格拉格布拉克群(Ardg)中深变质岩,阿尔金断块隆起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活动复杂,韧脆性剪切带发育。
主要断裂为一些大致平行呈舒缓波状的压剪性及压性断裂。
总体作近东西向延伸,局部改造成北东东向。
1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北部出露中元古界蓟县系斯米尔布拉克组(Jxs)浅变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夹火山岩、碳酸盐岩,南部出露卓阿布拉克组(Jxz)浅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斯米尔布拉克组(Jxs):依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特点划分出2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Jxs1)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为灰绿色、褐灰色凝灰质细砂岩、绿泥石片岩夹凝灰岩,岩层倾向180°-205°,倾角65°-72°。
北部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外接触带形成宽度不大的蚀变带,岩石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少量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等蚀变。
矿区该岩性段出露宽度大于400m;第二岩性段(Jxs2)分布在矿区北部,岩性为灰绿色绿泥石片岩、深灰色、黑灰色含碳质粉砂岩、板岩夹褐灰色、褐黄色白云质灰岩,岩层倾向180°-205°,倾角63°-74°。
辉绿岩体倾入于地层中,南部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倾入接触关系。
矿区该岩性段出露宽度200m。
卓阿布拉克组(Jxz):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化粉砂岩、板岩、二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变质英安斑岩、酸性火山灰凝灰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 内燕山三期 中粗 粒黑云母花 岗岩岩体 中见 三条大致平行的构 造 破碎带 ,破碎带 中普遍见硅化蚀变 , 局部见 黄铁 矿化 及铜铅锌多金 属矿化 ,有用矿物呈脉状 、团包状 、星点状充填于硅 化带 裂隙中 ,主 要 金属矿物有闪锌 矿、方 铅矿和 黄铁 矿,见少 量磁 黄铁矿 、黄铜矿 、
关键词 低温热液 铅 锌 铜 银 多金 属 矿 构造 控 矿
上坪铅锌铜银 多金属矿区区域上 位于东 西向佛 岗构造岩 浆带 与南 北向桂峰山构造岩浆 ( 斑岩 ) 带交汇部 位,北 侧和南侧是燕பைடு நூலகம்山黑云母 花岗岩 ,中问为泥盆系一 石炭系灰岩 、砂页岩 ,侏罗 白垩 纪火 山岩 和 次火山岩 ;区 内出露多个花 岗斑岩 、石 英斑岩 、细粒花 岗岩岩株 。区 内岩浆活动频繁 。构造发育 ,具有多期活动复合 叠加的特点 ,是 找矿 十分有利的区段 。
1 矿 区地 质 特 征
硅化在本区发育较 为普遍 ,主要 表现为 :硅化石 英呈脉状产出 , 脉 宽不等一般在O c 5m, 别达2 c . m~ c 个 3 0m,近地表风化强 烈区形成不 规则石英网脉 ;硅化强 烈地段 形硅化 以面状硅化岩 、硅质岩产出 。黄 铁矿化在本 区同样广 泛发育 ,主要 呈脉状 、浸染状产 出 ,自形 一 自 半 形 ,颗粒大小O mm 5 m,个别可达1 n n . ~m 5 0u 以上 。空 间关 系上与硅化 关系密切 。往往在石英脉 中亦产 出黄 铁化脉 ,硅化岩 中则分布浸染状
化。
粉砂岩 。钙质或粉砂质泥岩 ,石英砂岩。 石炭 系孟公 坳组 ( . C y 于本 区中 部及西北 部零 星 出露 ,岩 性 m)
主要为泥晶灰岩 ,白云岩 。 岩层普遍受不 同程度的变质作用 ,由于 原岩结构 、构造 、矿物成
份以及化学成份的差异和变异程度的不 同形成岩性 各异的 中浅成变 质 岩 ,并伴随各种围岩蚀变的产生 。 ( ) 造 。区 内构造活 动 强烈 ,断 裂 以及 节理 、裂 隙均 有 发 2 构 育 。本区发育断裂主要有北东向 ( 1 F )、北西向 ( 2 4 5 F、 3 F 、F 、F )
孔雀石等。 其 中 Ⅱ号硅化蚀 变破碎走 向北 东6 。 、倾 向北西 30 O 4 。左右 、倾 角4 。一 O ,蚀 变带宽 1 m 5 m,地 表断续 延伸长度 大于 10 m, o 5。 0 一0 00 地 表所见矿体即产于 Ⅱ 号构造蚀变破碎带 中。此外 , I Ⅲ号构造 破 和 碎 蚀变 带 宽1 m 3m,在 地表 断 续延 伸 长度 50 10 m,倾 向北 0 ~0 0m~ 0 0 西 、倾 角3 。~ O ;地表 见较 强硅 化 、绿 泥石 化及 较 弱的 黄铁 矿 5 7o
以及进南北 向 ( 6)三组 。断裂 与成 矿关 系密切 ,其 中北 东向、北 西 F 向构 造为本 区主要 的容矿 ( 导矿 )构 造 。其中F 规模 较大 ,长余 千 2 米 ,平面呈舒缓波状 ,总体走向北 西3 5 3 。倾向北东 倾角s 。一 o , 0 8。 平面剖面呈 舒缓波状 。断裂带 中具蚀变破碎现 象 ,宽 1 m左 右 ,蚀变 . 5 以硅化 为主 ,次 为绿帘石化 、绿泥石化 、黄铁 矿化 ,可见 铅锌矿化 , 断面较平整 , 擦痕 明显 , 断层局部呈现 不规 则的小阶梯 陡坎 ,多数向 下 ,说明上盘下降为一正断层 ,根据F 蚀变 中矿化现象可说明F 为成 2 2 矿前 断裂 ,为一导矿构造 。 本 区解理 裂隙十分发育 ,常见 多组解 理裂隙纵横 交错 ,以走向北 东最 为发育 , 部密集 成群 出现 ,铅锌矿化 多赋存于解理 裂隙中及其 局 两侧 ,多组解理裂隙 的交汇部位往往成 为富矿体 。
( ) 层 。区 内由于 大片岩浆岩侵 入 ,地层 出露残 缺不全 ,呈 1 地 残留顶盖产出 。主要有 : 泥盆 系春湾 组 ( ), D c 分布在本 区南 部 ,岩 性主 要为 灰褐 、灰 h 黄色粉砂岩 ,钙质砂岩 ,紫红色细砂岩 ,页岩 。 泥 盆 系老 虎坳 组 ( 2) 布 于本 区 南部 ,岩性 主 要 为石 英 砂 D1 分
( )矿体 特征 。区内发现铅锌 矿体一个 ,产于 Ⅱ号构造蚀 变破 1 碎带 中段 。该处 有一 条民采沿脉 矿窿 ,长 度大于10 0m,采空 区宽度 1m5 . m、延深大 于2 m,矿体顶 底板界线清楚 。矿体为厚层 一 镜 5 0 透 状 ,在 民窿 中可见 长度 大 于 5 . 0 m,厚 1 m一 . 0 . 3 m,倾斜 延 深 大 于 O O 2m ( 0 据采空 区推测 ,因积水未探到 J 部 );矿体产状稳定 ,倾向北 芪 西3 0 、倾角5 。 ;沿硅化蚀变带 断续见到矿化分 布的延伸长 度大 4o o
石 油 地 质
肛楚 煞
年 飙 婢
铅 锌 铜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与 找 矿 远 景 浅 析
周 兆 帅 吴 远 明 骆 吉春
( 东 省地质调 查院 ) 广
摘 要 上坪铅锌铜银 多金属矿体呈 透镜状产 于硅 化破碎 带中 ,构造控矿作 用明显 ,矿体产状 总体 与硅 化蚀 变 ( 构造破碎 带 )带 产状一致 。成 因类型为 中一 温热液裂隙充填 型 多金属矿床 :上坪预 查区反 映为一个成矿 有利 区带 内成矿地 质作 用的 多类型、 多期 次 低 特点 ,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的区域成矿及分布规律 ,具有综合找矿和评价的价值 。
岩 、粉砂岩 。石英砾岩 ,沙砾岩。 泥盆 系帽子峰 ( )在本区东部少 量出露 ,岩性 主要钙质泥 质 Dm
黄铁矿化 。接触带附近蚀 变较 强 , 外依次 减弱。不同类 型蚀变交代 往 作用时间有先后关 系,空 间上往往相 互叠加 。同一类 型也 有先有后 , 如 黄铁矿化脉状与均匀交代岩石两种形式 ,前者穿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