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_原码阵列除法器_仿真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2)海明码的每一位码Hi(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本身)由多个校验位校验,其关系是被校验的每一位位号等于校验它的各校验位的位号之和。
3)在增大合法码的码距时,所有码的码距应尽量均匀增大,以保证对所有码的检错能力平衡提高。
下面具体看一下对一个字节进行海明编码的实现过程。
只实现一位纠错两位检错,由前面的表可以看出,8位数据位需要5位校验位,可表示为H13H12…H2H1。
0
0
1
1
0
0
1
1
0
S1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由此可得校验后的数据位表达式为:
D1=D1 (S1•S2• • •S5)
D2=D2 (S1• •S3• •S5)
D3=D3 ( •S2•S3• •S5)
D4=D4 (S1•S2•S3• •S5)
D5=D5 (S1• • •S4•S5)
D6=D6 ( •S2• •S4•S5)
答:我们认为16位数据位的编码原理与8位数据位的hamming编码原理基本相同。即:,在k个数据位之外加上r个校验位,从而形成一个k+r位的新的码字,使新的码字的码距比较均匀地拉大。把数据的每一个二进制位分配在几个不同的偶校验位的组合中,当某一位出错后,就会引起相关的几个校验位的值发生变化,这不但可以发现出错,还能指出是哪一位出错,为进一步自动纠错提供了依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S402
任课教师:邹洋
小组成员:王娜任芬
学号:2010212121 2010212119
实验一_Hamming码2
实验二_乘法器7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小组进行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总结。

2. 实验目的•理解运算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原理。

•掌握运算器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

•熟悉计算机寄存器的结构和功能。

•熟练使用Verilog HDL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3. 实验过程实验准备•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了解运算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确定实验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分析运算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及其功能。

•设计运算器的数据通路和控制逻辑。

运算器设计与实现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运算器的数据通路和控制逻辑,并使用Verilog HDL进行电路定义。

2.编写仿真测试程序,验证设计的运算器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性和性能。

3.将设计的电路综合为目标器件,并进行逻辑门级的仿真和验证。

4.将综合结果下载到目标芯片上进行验证和测试。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运算器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完成各种运算操作。

•通过仿真和验证,验证了运算器的正确性和性能。

4.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运算器原理和设计的理解。

•验证了运算器的正确性和性能,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尝试,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计算机组成原理领域的不足之处,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5. 参考文献•张泽民. 计算机组成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 •Patterson, D. A., & Hennessy, J. L. (2017).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 Software Interface.Morgan Kaufmann.。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的实现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的实现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的实现实验报告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名称:运算器实验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期: 2013-11-16⼀、实验⽬的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作原理;2.了解4位函数发⽣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

⼆、实验环境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套,排线若⼲。

三、实验内容验证74LS181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算术运算功能。

四、实验操作过程Ⅰ、单⽚机键盘操作⽅式实验注:在进⾏单⽚机键盘控制实验时,必须把开关K4置于“OFF”状态,否则系统处于⾃锁状态,⽆法进⾏实验。

1、实验连线(键盘实验):实验连线如图1-6所⽰。

(连线时应按如下⽅法: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向⾃⼰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

注意:F4只⽤⼀个排线插头孔)2、实验过程: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灯灭。

再拨动CLR,使其指⽰灯亮。

在监控滚动显⽰【CLASS 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ES--_ _ 】输⼊01或1,按【确认】键,监控显⽰为【ES01】,表⽰准备进⼊实验⼀程序,也可按【取消】键来取消上⼀步操作,重新输⼊。

再按【确认】键,进⼊实验⼀程序,监控显⽰【InSt--】,提⽰输⼊运算指令,输⼊两位⼗六进制数(参考表1-3和表1-1),选择执⾏哪种运算操作,按【确认】键。

监控显⽰【Lo=0】,此处Lo相当于表1-1中的M,默认为“0”,进⾏算术运算,也可以输⼊“1”,进⾏逻辑运算。

按【确认】,显⽰【Cn=0】,默认为“0”,由表1-1可见,此时进⾏带进位运算,也可输⼊“1”,不带进位运算(注:如前⾯选择为逻辑运算,则Cn不起作⽤)。

按【确认】,显⽰【Ar=1】,使⽤默认值“1”,关闭进位输出。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一、引言随着数字电路的发展,除法器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是一种高效的除法器,具有运算速度快、面积小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二、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原理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是一种基于移位和加减运算的快速除法器。

其主要原理如下:1. 将被除数左移n位,得到一个n+1位的数(其中最高位为0)。

2. 对于每个n+1位的数,采用加减交替的方式进行运算。

3. 在第n步时,判断商是否已经求出。

4. 如果商未求出,则返回第1步。

三、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设计1. 系统框图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由以下模块组成:被除数寄存器、商寄存器、余数寄存器、控制单元、计算单元和状态机。

系统框图如下所示:2. 系统模块设计(1)被除数寄存器被除数寄存器用于存储待处理的被除数。

它由一个n位的寄存器和一个移位器组成,可以将被除数左移n位。

(2)商寄存器商寄存器用于存储计算得到的商。

它由一个n位的寄存器和一个移位器组成,可以将商左移1位。

(3)余数寄存器余数寄存器用于存储计算得到的余数。

它由一个n+1位的寄存器和一个移位器组成,可以将余数左移1位。

(4)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它根据状态机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运算。

(5)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是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最核心的部分,用于进行加减运算。

它由若干个加法器和减法器组成,每个加法器或减法器都能够进行一次加或减运算。

(6)状态机状态机用于控制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它有以下三种状态:a. 初始化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被除数、商、余数等变量都被初始化。

b. 运行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按照原理进行运算。

c. 结束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商已经求出,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四、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仿真实现1. 系统仿真为了验证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正确性,需要对其进行仿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模块及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 和暂存器B ,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 A 和B 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 S3…S0和CN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 ALU的输出。

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 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 ALU零标志。

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 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

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1-2所示。

图中显示的是一个 4X4 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 8X8 的矩阵)。

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1) 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 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

(2) 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

例如,在4 位矩阵中使用‘右1 ’和‘左 3 ’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 1 位。

(3) 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 0 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

使用另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CPLD 实现。

ALU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 连到CPU 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FC和零标志FZ。

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

图中除 T4和CLR ,其余信号均来自于 ALU单元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 T1、T2、T3、T4,CLR 都连接至 CON单元的CLR 按钮。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1)

制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

74LS181芯片外特性74LS181功能表运算器数据通路图运算器数据通路图(简化版)2、实验接线1)ALUBUS连EXJ32) ALU01连BUS13) SJ2连UJ24) 跳线器J23上T4连SD5) LDDR1,LDDR2,ALUB,SWB四个跳线器拨在左边6) AR跳线器拨在左边,同时开关AR拨在“1”电平3、实验步骤(1)连接线路,仔细检查核对后接通电源。

(2)用二进制数据开关KD0-KD7向DR1和DR2寄存器置入8位运算数据。

调拨8位数据开关KD0-KD7为01100101(35H),准备向DR1送二进制数据。

数据输出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ALUB=1(关闭)。

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 SWB=0(打开)。

数据锁存DRi控制信号LDDR1=1(打开),同时,LDDR2=0(关闭)。

打入脉冲信号T4 ,将数据65H置入DR1。

重复步骤1-5,同理将数据A7H置入DR2。

(3)检验DR1和DR2置入的数据是否正确。

数据输出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ALUB=0(打开);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SWB=1(关闭);数据锁存DRi控制信号LDDR1、LDDR2=0(关闭)设置开关M 、开关S3、S2、S1、S0 相应值如M=1,S3、S2、S1、S0=1111,验证8位数据 DR1;S3、S2、S1、S0=1010验证8位数据DR2。

(4)验证74LS181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功能。

三、调试过程四、调试结果验证结果为如图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和简单运算器以及模型机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有了些了解,让我们通过直观的方式看到了算术逻辑运算的过程。

实验五带进位控制8位算数逻辑运算一. 实验目的1、验证带进位控制的算术逻辑运算发生器的功能。

2、按指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运算。

二. 实验原理带进位控制运算器的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在实验(1)的基础上增加进位控制部分,其中高位74LS181(U31)的进位CN4通过门UN4E、UN2C、UN3B进入UN5B 的输入端D,其写入脉冲由T4和AR信号控制,T4是脉冲信号,在手动方式下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跳线器J23上T4与手动脉冲发生开关的输出端SD相连,按动手动脉冲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平台、数字逻辑实验箱、示波器、万用表等。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器,能够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输出。

2、控制器实验构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实现指令的读取、译码和执行过程。

了解控制器如何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包括主存和缓存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以及如何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方式,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和架构,选择合适的逻辑器件。

(2)连接电路,实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逻辑。

(3)编写测试程序,输入不同的数据进行运算,并观察结果。

2、控制器实验步骤(1)分析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和指令格式。

(2)设计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实现指令的译码和控制信号的生成。

(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控制器的功能。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存储单元,设置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2)编写读写程序,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观察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情况。

(3)通过改变缓存策略,观察对存储系统性能的影响。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显示器等。

(2)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3)测试输入输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1、运算器实验结果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运算器能够准确地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符合预期。

2、控制器实验结果控制器能够正确地译码指令,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要求协同工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运算器的模拟和编程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运算器的模拟和编程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运算器的模拟和编程实现实验内容:二、实验内容运用一种编程语言如下功能:1、从键盘输入一个带符号的十进制定点整数(-127 ~+127之间)2、从屏幕上分别显示其原码、补码、移码形式(8位带符号二进制形式)3、从键盘输入两个带符号十进制定点整数X和Y(-127 ~+127之间),屏幕上输出[X]原和[Y]和[X*Y]原。

要求画出程序的流程图三、思考1、计算机中数据是如何表示的?为什么数据要-127~+127 区间?2、原码一位乘的原理?3、先行进位的原理?实验步骤与预习:预习:计算机中的数据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

1、数字数据,如各种统计或量测数据。

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离散的值。

2、模拟数据,由连续函数组成,是指在某个区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如点、线、面)、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如声音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等。

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是不可分的。

原码一位乘的原理?在定点计算机中,两个原码表示的bai数相乘的运算规则是:乘du积zhi的符号位由两数的符号按异或运而乘积的数值部分则是两个正数相乘之积。

设n位被乘数和乘数用定点小数表示:被乘数[x]原= xf .x0 x1 x2 …xn乘数[y]原= yf .y0 y1 y2 …yn 则乘积[ z ]原= ( xf⊕yf ) . (0. x0 x1 x2 …xn)(0 . y1 y2 …yn)式中,xf为被乘数符号,yf为乘数符号。

乘积符号的运算法则是: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由于被乘数和乘数和符号组合只有(xf yf = 00,01,10,11),因此积的符号可按“异或”(按位加)运算得到。

数值部分的运算方法与普通的十进制小数乘法相类似,不过对于用二进制表达的数来说,其更为简单一些:从乘法y的最低位开始,若这一位为“1”,则将被乘数x写下;若这一位为“下全0。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实验目录:一、实验1 Quartus Ⅱ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三)实验要求(四)实验步骤(五)74138、74244、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二、实验2 运算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三)实验要求(四)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三、实验3 半导体存储器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四、实验4 数据通路的组成与故障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电路(三)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五、本次实验总结及体会:一、实验1 Quartus Ⅱ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Quartus Ⅱ的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3.利用Quartus Ⅱ验证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二)实验任务1、熟悉Quartus Ⅱ中的管理项目、输入原理图以及仿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2、新建项目,利用原理编辑方式输入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依照其功能表分别进行仿真,验证这三种期间的功能。

(三)实验要求1.做好实验预习,掌握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

2.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如下:(1)实验目的;(2)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3)画出74138、74244和74273的仿真波形,有关输入输出信号要标注清楚。

(四)实验步骤1.新建项目:首先一个项目管理索要新建的各种文件,在Quartus Ⅱ环境下,打开File,选择New Project Wizard后,打开New Project Wizard:Introduction窗口,按照提示创建新项目,点击“Next”按钮,再打开的窗口中输入有关的路径名和项目名称后,按“Finish”按钮,完成新建项目工作。

2.原理图设计与编译:原理图的设计与编译在Compile Mode(编译模式)下进行。

2.1.新建原理图文件打开File菜单,选择New,打开“新建”窗口。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4位乘法整列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4级计本非师班姓名唐健峰同组人员黄亚军指导教师2016 年10 月 5 日1 课程设计概述1.1 课设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计属于设计型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进行设计及实现,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设计中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的解决问题。

凝聚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充分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4位的二进制乘法器:输入信号:4位被乘数A(A1,A2,A3,A4), 4位乘数B(B1,B2,B3,B4),输出信号:8位乘积q(q1,q2,q3,q4,q5,q6,q7,q8).1.3 设计要求根据理论课程所学的至少设计出简单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结合各单元实验积累和课堂上所学知识,选择适当芯片,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1)制定设计方案:我们小组做的是4位阵列乘法器,4位阵列乘法器主要由求补器和阵列全加器组成。

(2)客观要求要掌握电子逻辑学的基本内容能在设计时运用到本课程中,其次是要思维灵活遇到问题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共同达到目的。

2 实验原理与环境2.1 1.实验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maxplus2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得到最终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2.2 2.实验环境2.2.1双击maxplu2II软件图标,启动软件(1).新建工程,flie->new project ....,出现存储路径的选项框,指定项目保存路径并且为工程命名,第三行设置实体名,保持与工程名一致。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运算器实验⼀、实验⽬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式。

2、验证运算功能发⽣器(74LS181)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

⼆、实验要求: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算数运算实验、逻辑运算实验,了解算数逻辑运算单元的运⽤。

三、实验原理:74LS181是4位算术逻辑运算器,⽤两个74LS181并联可以实现8位运算,为了实现双操作的运算,ALU 的输⼊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DR1,DR2锁存数据。

数据显⽰灯和数据总线相连接,⽤来显⽰数据总线上的内容。

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接⾄W /RUIT相应的时序信号引出端,只要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四、实验连接:1.⼋位运算器控制信号连接:S3,S2,S1,S0,M ,/CN ,LDDR1,LDDR2,LDCZY ,/SW-B ,/ALU-B ,Cn+4 Cn+4I2.完成连接并检查⽆误后接通电源。

五、实验仪器状态设定: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动“增址”命令键,使LED 显⽰器⾃左向右第⼀位显⽰提⽰符“H ”,表⽰本装置已进⼊⼿动单元实验状态。

五、实验项⽬:(⼀)算数运算实验拨动⼆进制数据开关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灯亮为1,灯灭为0)。

步骤如下:[CBA=001] [LDDR1=1] [LDDR1=0][LDDR2=0] [LDDR2=1]数据开关(01100101)三态门寄存器DR1(01100101)数据开关(10100111)寄存器DR2 (10100111)[“按STEP”] [“按STEP”] 然后检查数据:1.关闭数据输⼊三态门(CBA=000)2.打开ALU输出三态门(CBA=010)3.当置S3,S2,S1,S0,M为11111时,总线指⽰灯显⽰DR1中的数4.当置S3,S2,S1,S0,M为10101时,总线指⽰灯显⽰DR2中的数算数运算(不带进位)实验:置CBA=010,S3,S2,S1,S0,M,/CN为100101,LDCZY=0,则数据总线指⽰灯显⽰00001100(0CH)(⼆)进位控制实验(1)进位标志清零CBA=000 置S3,S2,S1,S0,M为00000 置/CN为0,LDCZY为1 按STEP (2)向DR1和DR2置数(同上)(3)验证进位运算及进位锁存功能,使/CN=1,LDCZY=1,来进⾏算数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使用门电路,我们可以实现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运算。

我们首先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和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使用逻辑门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器电路,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加法器电路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二: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实现。

通过使用多路选择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元件,我们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我们首先学习了多路选择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并通过数字逻辑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三:存储器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设计和实现。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学习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8位存储器电路,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8位存储器能够正确地存储和读取数据。

实验四: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加减交替的阵列除法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加减交替的阵列除法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加减交替的阵列除法器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而阵列除法器则是其中的重要实验内容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加减交替的方式来完成除法运算。

阵列除法器是一种计算机硬件,用于执行除法运算。

其核心思想是将被除数不断地与除数进行比较,直到减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

这个过程类似于手算中的竖式除法。

在阵列除法器中,被除数和除数都被表示为二进制数,并通过寄存器进行存储。

被除数和除数都要进行位扩展,保证它们能够进行正常的比较。

除数左移一位相当于乘以2,而右移一位相当于除以2。

在加减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先根据除数的最高位,将被除数右移一个位数,并记录下该位数的值,然后使用加法器对被除数进行加减交替操作。

如果被除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表示该位上的商为1,否则商为0。

将得到的商左移一位,然后将被除数和商相减,得到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则表示剩下的所有位数的商都为0。

如果余数大于除数,则使用余数代替被除数,并继续进行加减交替,直到余数小于或等于除数为止。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要计算的是7除以3的结果。

首先将7和3转换为二进制数,得到分别为111和011。

然后进行位扩展,得到1110和0110。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加减交替的操作。

首先,我们将1110右移一位,得到0111,并将1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使用加法器对0111和0110进行加减交替操作。

由于0111大于或等于0110,因此我们将得到的商左移一位,得到0010。

然后将0111和0110相减,得到0001。

由于0001小于0110,因此这个过程结束,7除以3的结果为2余1。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阵列除法器的加减交替过程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本质可以归结为不断地进行位移和加减操作。

掌握了这个原理之后,我们就能够利用阵列除法器来完成更加复杂的除法计算了。

苏州科技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1

苏州科技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1

《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转本)学生姓名张志虎学生学号 11200135103指导教师黄研秋《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日期:2014年6月1日目录实验一运算部件实验—加减法器设计··2 实验二运算部件实验—并行乘法器实验··8 实验三时序部件实验··16《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年4月28日成绩评定:____________图1-2 一位全加器(FA)设计图(2)一位加减法单元(CAS)图形设计电路图原理图:如图1-3 一位加减法单元(CAS)原理图所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图1-6 四位加减法器设计图图2-1 一位全加器(FA)仿真结果仿真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Sub=1Sub=1,做减法出溢出④《计算机组成原理B》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年5月12日成绩评定:____________图1-2 一位全加器(FA)设计图2)5×5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mul)图形设计电路图原理图:如图1-3 5×5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原理图所示。

图1-5 5位的求补器原理图图1-6 5位的求补器设计图4)6×6的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cmul)图形设计电路图n=6 原理图:如图1-7 6×6的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原理图所示。

图1-7 6×6的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原理图①图2-1 一位全加器(FA)仿真结果仿真分析:③④②①图2-4 6×6带符号阵列乘法器仿真结果仿真分析:实验日期:2014年5月26日成绩评定:____________图1-1 节拍脉冲发生器原理图图1-2节拍脉冲发生器设计图2)带启停电路的时序电路(Tsmq)图形设计电路图原理图:如图1-3时序部件原理图所示。

图1-3时序部件原理图第20页,共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该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来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本实验报告将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的分析和讨论。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软件工具。

2. 实验环境:本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下:- 硬件环境:一台支持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计算机;- 软件环境: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软件工具,如Xilinx ISE、ModelSim等。

3. 实验步骤:本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计算机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指令集、寄存器、运算单元等。

3.2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包括指令集的设计、寄存器的设计、运算单元的设计等。

3.3 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现。

具体步骤包括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进行电路设计,使用Xilinx ISE进行逻辑综合和布局布线,最终生成bit文件。

3.4 系统测试在系统实现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是验证系统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性能测试主要是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运行速度、吞吐量等。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指令集:支持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等;- 运算单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

恢复余数法定点原码一位除法器的方案设计大学课程方案设计报告

恢复余数法定点原码一位除法器的方案设计大学课程方案设计报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定点原码一位除法器的设计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姜鹏指导教师:周大海日10月01年2014完成日期: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1设计原理11.2设计思路41.3设计环境4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32.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62.1.1总体方案的逻辑图62.1.2计算算法总流程图7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62.2.1 操作数预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72.2.2 上商置0模块的设计与实现92.2.3 上商置1模块的设计与实现92.2.4 商符运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0第3章测试结果123.1程序仿真123.2仿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仿真测试一——两个正数除法运算123.2.2 仿真测试二——一个正数一个负数除法运算163.2.3 仿真测试三——两个负数除法运算18参考文献12附录(源程序清单)22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原理原码一位除,即两个原码数相除,商的符号位运算为除数和被除数的符号异或值。

这里采用的算法为恢复余数法,而且除数和被除数规定为4位。

实验的数据从实验箱的开关输入,而且运算的结果在OUT寄存器中显示出来。

整个过程通过汇编语言编写实现。

恢复余数法定点原码一位除法器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设:X=XXXXXXXX04273615Y=YYYYYYYY03716254其中高四位XXXX和YYYY为符号位,低四位XXXX和024*********YYYY 为数据位。

则:0231X/Y=K*|X|/|Y|其中,|X|和|Y|为X和Y的绝对值,K为X和Y的符号位的异或值。

|X|/|Y|利用恢复余数法求的,商根据余数的符号是正或负来判断。

当为负时,上商为0,同时还应该把除数再加到差上去,恢复余数为原来的正值之后再左移一位。

若差为0或为正值时,就没有恢复余数的操作,上商为1,余数左移一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_原码阵列除法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_原码阵列除法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专周报告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工程系`目录一、项目名称 (1)二、实验目的 (1)三、不恢复余数的阵列除法器介绍 (1)四、逻辑流程图及原理 (3)算法流程 (3)粗框图 (4)CSA逻辑结构图 (4)原理分析 (5)五、实例结果及求解过程 (8)实例结果图 (8)实例求解过程 (9)六、心得体会: (10)计算机组成原理专周报告一、项目名称原码阵列除法器二、实验目的1)理解原码阵列除法运算的规则。

2)掌握原码阵列除法器设计思想,设计一个原码阵列除法器。

3)熟悉proteus 7 professional软件的使用。

4)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三、不恢复余数的阵列除法器介绍阵列式除法器是一种并行运算部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与早期的串行除法器相比,阵列除法器不仅所需的控制线路少,而且能提供令人满意的高速运算速度。

阵列除法器有多种多样形式,如不恢复余数阵列除法器,补码阵列除法器等等。

我们所用到的就是不恢复余数的阵列除法器。

设:所有被处理的数都是正的小数(仍以定点小数为例)。

不恢复余数的除法也就是加减交替法。

在不恢复余数的除法阵列中,每一行所执行的操作究竟是加法还是减法, 取决于前一行输出的符号与被除数的符号是否一致。

当出现不够减时,部分余数相对于被除数来说要改变符号。

这时应该产生一个商位“0”,除数首先沿对角线右移,然后加到下一行的部分余数上。

当部分余数不改变它的符号时, 即产生商位“1”,下一行的操作应该是减法。

图(四)示出了 (4位÷4位)的不恢复余数阵列除法器的逻辑原理图。

由图看出,该阵列除法器是用一个可控加法/减法(CAS)单元所组成的流水阵列来实现的。

推广到一般情况,一个(n+1)位除(n+1)位的加减交替除法阵列由(n+1)2个CAS单元组成,其中两个操作数(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正的。

单元之间的互连是用n=3的阵列来表示的。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实验报告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实验报告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实验报告一、引言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逻辑电路,用于计算两个数的除法运算。

它能够将一个除数和被除数作为输入,输出商和余数。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以及仿真实现结果。

二、设计原理1.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连续的减法和加法运算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将除数和被除数输入除法器。

- 如果被除数大于等于除数,则进行减法运算,将结果存储为商,并将被除数减去除数。

- 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则进行加法运算,将结果存储为商,并将被除数加上除数。

-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被除数小于除数为止。

2.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电路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除法单元:负责执行减法和加法运算。

- 商和余数寄存器:用于存储每一步的商和余数。

-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判断条件。

三、电路结构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电路结构如下所示:1. 除法单元:由一个减法器和一个加法器组成,用于执行减法和加法运算。

2. 商和余数寄存器:包括商寄存器和余数寄存器。

商寄存器用于存储每一步的商,余数寄存器用于存储每一步的余数。

3. 控制模块: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确定执行减法还是加法运算,并控制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判断条件。

四、仿真实现我们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仿真实现。

首先,我们定义了除法单元、商和余数寄存器以及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并根据设计原理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然后,通过编写测试程序,对设计的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进行了仿真测试。

仿真结果显示,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能够正确执行除法运算,并输出正确的商和余数。

在不同的测试案例中,除法器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都得到了验证。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深入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加减交替阵列除法器在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完成除法运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列除法器的逻辑原理图。由图看出,该阵列除法器是用一个可控加法/ 减法(CAS)单元所组成的流水阵列来实现的。推广到一般情况,一个(n +1)位除(n+1)位的加减交替除法阵列由(n+1)2个CAS单元组成,其中 两个操作数(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正的。单元之间的互连是用n=3的阵列 来表示的。 这里被除数X是一个6位的小数(双倍长度值): X=0.A1A2A3A4A5A6 它是由顶部一行和最右边的对角线上的垂直输入线来提供的。 除数Y是一个3位的小数:Y=0.B1B2B3 它沿对角线方向进入这个 阵列。这是因为,在除法中所需要的部分余数的左移,可以用下列等效 的操作来代替:即让余数保持固定,而将除数沿对角线右移。 商Q是一个3位的小数:Q=0.Q1Q2Q3 它在阵列的左边产生。 余数r是一个6位的小数:r=0.00r0r1r2r3 它在阵列的最下一行 产生。
四、逻辑流程图及原理
算法流程
开始 |X|→A,|Y|→B 1→P,4→N A-B→A 0→Q 1→Q N=N-1 A+B→A A-B→A 左移一位 结束 符号位=0? N=0? Y N Y N
图(一)原码阵列除法器算法流程图
粗框图
图(二)原码阵列除法器逻辑粗框 余数r= r0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CAS B0 B1 B2 B3 A0 A1 A2 A3 A4 A5 A6 Q1 Q2 Q3 Q0
法) 4.在进行运算时,沿着每一行都有进位(或借位)传播,同时所有行在它们 的进位链上都是串行连接。而每个CAS单元的延迟时间为3T单元.因此, 考虑最大情况下的信号延迟,其除法执行时间为: td=(n+1)2×3T 其中n为尾数位数。
五、实例结果及求解过程
实例结果图
此例便是使用原码阵列除法器进行除法运算的例子。我们看到,当被除 数21H和除数05H送到阵列除法器输入端后,经过3(n+1)2T时间延迟, 便在除法器输出端得到稳定的商数6和余数E(调整后为5)的信号电 平。 图(四)实例结果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周报告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原码阵列除法器
08512 10号 张 勇 倪继烈 2010-6-24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工程系
`

一、项目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不恢复余数的阵列除法器介绍 四、逻辑流程图及原理 算法流程 粗框图 CSA逻辑结构图 原理分析 五、实例结果及求解过程 实例结果图 实例求解过程 六、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专周报告
一、项目名称
原码阵列除法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原码阵列除法运算的规则。 2)掌握原码阵列除法器设计思想,设计一个原码阵列除法器。 3)熟悉proteus 7 professional软件的使用。 4)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三、不恢复余数的阵列除法器介绍
的公式: Si=Ai⊕Bi⊕Ci Ci+1=AiBi+BiCi+AiCi 当P=1时,则得求差公式: Si=Ai⊕Bi⊕Ci Ci+1=AiBi+BiCi+AiCi 其中Bi=Bi⊕1 在减法情况下,输入Ci称为借位输入,而Ci+1称为借位输出。 为说明CAS单元的实际内部电路实现,将方程式(1) 加以变换,可得如下形 式: Si=Ai⊕(Bi⊕P)⊕Ci =AiBiCiP+AiBiCiP+AiBiCiP+AiBiCiP +AiBiCiP +AiBiCiP+AiBiCiP+AiBiCiP Ci+1=(Ai+Ci)(Bi⊕P)+AiCi =AiBiP+AiBiP+BiCiP+BiCiP+AiCi 在这两个表达式中,每一个都能用一个三级组合逻辑电路(包括反向 器)来实现。因此每一个基本的CAS单元的延迟时间为3T单元。 原码除法先取绝对值相除,A0与B0同号,均为0,第一行应执行 0.A1A2A3-0.B1B2B3,所以该行的控制电位P1=1,并将这个1作为 第一行末位的初始进位输入。因为|X|<|Y|,所以相减后符号位的进位输出 为0,即商符为0(如果是异号相除,以后再加负号)。第二行的P2= 0,作加法操作,并补充一位被除数A2,以后的各行操作与此相似。 假设第i行够减,在高位将有进位输出,相应的Qi=1;这个1又作为 下一行的P。 若第i行不够减,则高位无进位输出,相应的Qi=0,下一行做减 法。 说明: 1.最上面一行所执行的初始操作通常是减法(P=1),因此最上面一行的 控制线P固定置成 “1”。 2.减法是+[-y]补的运算来实现。这时右端各CAS单元上的反馈线用作 初始的进位输入。 3.每一行最左边的单元的进位输出决定着商的数值。将当前的商反馈到 下一行,我们就能确定下一行的操作。(由于最高进位输出信号指示出 当前的部分余数的符号,因此,它可决定下一行的操作将进行加法还是减
阵列式除法器是一种并行运算部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与 早期的串行除法器相比,阵列除法器 不仅所需的控制线路少,而且能提 供令人满意的高速运算速度。阵列除法器有多种多样形式,如不恢复余 数阵列除法器,补码阵列除法器等等。我们所用到的就是不恢复余数的 阵列除法器。 设:所有被处理的数都是正的小数(仍以定点小数为例)。不恢复 余数的除法也就是加减交替法。在不恢复余数 的除法阵列中,每一行所 执行的操作究竟是加法还是减法, 取决于前一行输出的符号与被除数的 符号是否一致。当出 现不够减时,部分余数相对于被除数来说要改变符 号。这时应该产生一个商位“0”,除数首先沿对角线右移,然后加到下 一行的部分余数上。当部分余数不改变它的符号时, 即产生商位“1”, 下一行的操作应该是减法。图(四)示出了 (4位÷4位)的不恢复余数
实例求解过程 X=21H=00100001,Y=05H=0101,求X/Y=? A=|X|=00010101,B=|Y|=00101,-B=11011 被除数A 00100001 -B 11011 余数为负 11111<0 Q3=0 移位 11110 +B 00101 余数为正 00011>0 Q2=1 移位 00110 -B 11011 余数为正 00001>0 Q1=1 移位 00011 -B 11011 余数为负 11110<0 Q0=0 +B 00101 恢复余数 00011 故得 商=1Q3Q2Q1Q0=00110(第一位是符号位)=6(16进制) 余数=00011=3(16进制)
Q3Q2Q1Q0 r3r2r1r0
r1
r2
r3
CSA原理分析
可控加法/减法(CAS)单元,包含一个全加器和一个控制加减的异或 门,也就是电路图上的一个74ls86和一个7482的组合,它用于并行除法 流水逻辑阵列中,它有四个输出端和四个输入端。本位输入Ai及Bi,低 位来进位(或借位)信号Ci,加减控制命令P;输出本位和(差)Si及 进位信号Ci+1,除数Bi要供给各级加减使用,所以又输往下一级。当输 入线P=0时,CAS作加法运算;当P=1时,CAS作减法运算。CAS单元的 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可用如下一组逻辑方程来表示: Si=Ai⊕(Bi⊕P)⊕Ci Ci+1=(Ai+Ci)•(Bi⊕P)+AiCi (1) 当P=0时,方程式(2.32)就等于式(2.23),即得我们 熟悉的一位全加器(FA)
六、心得体会:
在这个专周刚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从四个项目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项目,刚开始那两天就在对四个项目进行分析,本来决定做补码乘法器 的,但因为中途项目被分配到各个同学手中,所以最终以原码阵列除法 器为设计项目,进行分析处理。虽然在项目分析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各 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其他同学的帮助,所有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原码阵列除法器的分析处理。 在这个专周里面不仅仅是深刻了解原码阵列除法器,对补码阵列乘 法器、补码乘法器、原码阵列乘法器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对他们的设 计思想、工作原理、算法都熟练掌握了;对四则运算过程的了解也深入 了很多;也了解了自己目前的水平,为期末的检测打了一针预防针;总 的来说,此次专周,收获颇丰,不仅因为收获了成功,也因为收获了不 足。 最后,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以后一定会继 续努力,完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