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的麻醉
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
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在进行产科手术时,为保证产妇能够顺利生产,常常会用到麻醉术来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帮助产妇保存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那么什么是产科手术麻醉?产科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呢?产科常用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产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展开简要概述。
1.什么是产科手术麻醉?提起产科麻醉,一般是指的产科手术麻醉。
产科手术麻醉一般应用于剖腹产、无痛分娩、无痛人流等手术中。
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产科的手术麻醉不仅要满足消除痛觉等手术要求外,还应该加强对胎儿的保护,确保母婴安全,为产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进行产科麻醉时,应该做到精确用药,尽可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麻醉对产妇的创伤。
2.产科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1)局部浸润性麻醉。
对产科手术来说,局部麻醉一般指的是阴部麻醉,就是在分娩之前将麻醉药物注射到产妇会阴部位。
此类麻醉方法能够达到麻醉会阴部的目的,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阴道和肛门区域的不适感与疼痛感,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生产。
此类方式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也是产科手术中常用的类型。
(2)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也是区域麻醉的一种类型,与阴部麻醉不同的是,硬膜外麻醉能够使产妇的下半身失去感觉。
硬膜外麻醉一般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在应用此类麻醉方法时,会在产妇后背部插入硬膜外针,然后通过硬膜外针穿入导管,利用导管向产妇体内注射适量的麻醉药物,并保留导管,根据麻醉情况可以利用导管随时给药。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产妇出现血压降低的现象,在注射麻醉药物之前,需要通过臂丛静脉向产妇进行补液,以保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
(3)脊髓麻醉。
脊髓麻醉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到产妇的蛛网膜下腔内,受麻醉药物的影响,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脊髓麻醉是阻滞脊神经根最有效的方式,见效较快,且能够有效消除疼痛,但脊髓麻醉的作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所以必须找准麻醉时机,以保证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进度的需求。
麻醉科对孕妇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
麻醉科对孕妇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麻醉管理对于孕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在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时,麻醉会对孕妇及其胎儿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为了确保孕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度,麻醉科需要遵循一系列的麻醉管理指南。
一、孕妇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在给孕妇患者实施麻醉之前,麻醉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完整的病史记录、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风险以及可能存在的麻醉相关风险。
二、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根据孕妇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麻醉科医生需要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一般而言,孕妇患者可以选择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手术部位和时长、患者的忍受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最佳的麻醉效果。
三、应对孕妇患者的疼痛管理孕妇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经历剧烈的疼痛,而这些疼痛对胎儿的心血管功能和产妇的康复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麻醉科医生需要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可能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实施神经阻滞技术,或借助其他可行的方式减轻孕妇患者的疼痛感。
四、关注孕妇患者的心理支持孕妇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
麻醉科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
医生可以向患者解释麻醉的过程、风险与安全措施,以及术后的康复计划,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感,并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五、团队协作与沟通麻醉科的工作是一个多学科与多专业的团队协作过程。
对于孕妇患者的麻醉管理,麻醉科医生需要与产科医生、外科医生等其他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这有助于共同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并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六、麻醉后的监测与恢复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结束后,孕妇患者需要进行麻醉后监测和恢复期的护理。
麻醉科医生需要通过临床观察和相关监测手段,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和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适或并发症。
产科麻醉课件-PPT
麻醉选择
• 麻醉方法包括局麻、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
• 在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情况下,目前国内一般首选椎 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腰麻以及腰硬联合麻醉。
• 如果孕妇合并有大出血、凝血障碍、腰部皮肤感 染、精神障碍或其她一些严重得并发症时 ,需要选 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实施方案
• Miller麻醉学中详细列举了可以用作诱导得药物
2、镇静安定药
1)咪达唑仑
咪哒唑仑为高度亲脂性,微溶于水,可迅速透过 胎盘,但透过量少于安定,对胎儿得影响尚不清楚。 抗焦虑、催眠及抗惊厥得效力为安定得1、5~2 倍 。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降低吸入全麻药得MAC, 与麻醉性镇痛药有协同作用;有一定得呼吸抑制作 用,对血流动力影响轻微。在产科麻醉方面可用于 不能够使用硫喷妥钠或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得产 妇。
胎盘得血液循环与胎盘屏障
• 胎盘内有母体与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得血液在 各自得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选择性 物质交换。
• 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得 结构,称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由绒毛膜 、绒毛间隙与基蜕膜构成 。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10
箭头示血流方向,红色示富含营养与氧气得血,黑色示含代谢废物与CO2得血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得影响
• 胎盘屏障得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异,凡脂溶性 高、分子量小、电离度小得物质均易通过胎盘。
• 影响药物得扩散速度得因素:胎盘两侧得药物浓度差,膜得 厚度以及扩散面积,子宫以及脐静脉得血流速度;药物因素 。
• 适用于心脏病患者。
高危妊娠得麻醉
• 概念: 妊娠期有某些病理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可能危害孕产妇、 胎儿、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称为高危妊娠(high risk prognancy)。
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
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产科手术是指在妇科领域中进行的手术过程,常见的包括剖腹产、阴道分娩等。
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在产科手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本文将围绕产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术后监测展开讨论。
一、麻醉管理1. 术前评估在产科手术之前,麻醉医生将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这一评估包括许多方面,如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妊娠期间的并发症、过去的麻醉史等。
通过这些评估,麻醉医生能够了解产妇的整体情况,为手术中的麻醉管理提供指导。
2. 麻醉方法选择产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和蛛网腔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通常适用于紧急产科手术或产妇无法耐受蛛网腔阻滞的情况。
蛛网腔阻滞麻醉则是通过局部麻醉将麻药注射至腰椎间隙,达到麻醉效果。
麻醉医生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
3. 麻醉药物使用在麻醉管理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丙泊酚、芬太尼等,而蛛网腔阻滞麻醉常用的是局部麻醉药物,如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
麻醉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产妇的麻醉效果和安全度。
4. 麻醉监测麻醉监测是产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麻醉监测设备,麻醉医生能够实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些监测数据能够提供给麻醉医生有关产妇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麻醉管理措施。
二、术后监测产科手术结束后,正确的术后监测对产妇和胎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术后监测事项。
1. 麻醉恢复监测产妇在手术结束后会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和监测。
麻醉恢复室的护士将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和疼痛评估等。
这一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醉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2. 术后镇痛由于产科手术后可能会伴随一定的疼痛,术后镇痛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术后镇痛方法包括静脉镇痛和椎管内镇痛。
通过给予适度的镇痛药物,可以帮助产妇快速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分娩时局麻、全麻有什么区别?
分娩时局麻、全麻有什么区别?前言分娩疼痛体验是每个怀孕的女性都将经历的阶段,甚至是大部分女性一生接受的最大的疼痛体验;分娩疼痛产生的原因是分娩阶段的子宫阵发性收缩、胎儿出生对阴道外部和宫颈部分造成压迫、牵拉等作用最终引发疼痛;尽管这一过程在分娩后完成,而分娩阶段会由医生对产妇实施镇痛措施,但麻醉药效最终会消失。
在分娩阶段,如何采用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措施涉及很多重要问题;当下,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麻醉方式可被分为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而按照对身体的影响程度,麻醉方式又可被分为全麻和局部麻醉,拿着两种麻醉方式所涉及到不同又有哪些呢?类型区分全麻方式和局麻方式在类型上存在差异,差异如下。
局麻类型分娩阶段常用局麻类型之一是硬膜外麻,除此之外还有腰麻;腰麻和硬膜外麻同属于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物注射到椎管。
在具体操作中,腰麻又称之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由于此腔隙与脑室相通,麻醉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心跳呼吸骤停。
硬脊膜外腔麻醉是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扩散的局麻药将此腔内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该麻醉方式因为作用器官的原因,使得药物剂量相对于局麻药物大得多,切改麻醉方式起效时间较之腰麻更慢;对硬脊膜无损伤,不引起麻醉后头痛反应。
硬脊膜外腔不与颅腔相通,注药水平可高达颈椎,不会麻痹延髓生命中枢。
以上两种麻醉方式属于较为特殊的局麻措施,除此之外,还存在相对普通的局麻方式。
该麻醉方式是采用细针从产妇后背位置在脊椎关节处进针;将药注射入脊椎末端的空腔处,以使得药物能够进入脊髓腔下半部,而达到麻醉下半身脊髓神经的作用;较为普通的麻醉方式下,产妇上半身存在清醒,甚至于一部分患者不会昏睡,而下半身则暂时失去感觉。
同时在这段期间可能需要以导尿管来协助排尿,以免造成尿液的滞留,麻醉完成后约可持续4-6小时病人脚部的知觉才会慢慢恢复,这种麻醉多用在妇产科中中型的手术,例如剖腹生产、小型的卵巢肿瘤或肌瘤摘除等。
产科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1. 麻醉前的评估:麻醉师需要对产妇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评估其麻醉风险。
特别需要注意产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合并症,以及既往麻醉史和药物过敏史。
2. 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由于产妇的子宫增大,仰卧位时容易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和误吸。
3. 考虑产妇的特殊生理变化:产妇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会有许多生理变化,包括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需要麻醉师特别注意。
4. 避免使用对母婴不利的麻醉药物:有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抑制胎儿呼吸等。
因此,需要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或者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5. 监测母婴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母婴的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例如,监测胎儿的心率和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等。
6. 术后恢复:产妇在手术后需要尽快恢复体力和生理功能,以便照顾新生儿。
因此,麻醉师需要在手术后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并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术后并发症。
总之,产科麻醉需要特别注意母婴的安全和健康,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母婴的情况,以及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
产妇麻醉死亡最常见原因
产妇麻醉死亡最常见原因产妇麻醉死亡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麻醉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产妇死亡的情况。
产妇麻醉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因。
1. 麻醉药物过敏反应:产妇可能对麻醉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
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停止使用该药物、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2. 麻醉药物过量:如果麻醉药物使用过量,会导致产妇的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麻醉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产妇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过量使用。
3. 麻醉设备故障:麻醉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产妇麻醉不足或过量,进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例如,麻醉机器的气体供应中断、监测设备的误差等都可能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4. 麻醉操作不当:麻醉操作的不当也是产妇麻醉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麻醉师在给予麻醉药物时没有正确评估产妇的生理状况,或者没有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等。
此外,麻醉师在麻醉过程中的监测不到位,也可能导致产妇的意外伤害。
5. 基础疾病:产妇在分娩前可能已经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产妇在麻醉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6. 麻醉后并发症:产妇在麻醉后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肺栓塞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与麻醉药物的剂量、麻醉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
7. 麻醉中毒: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因为麻醉药物的代谢不良或排泄障碍而发生中毒。
这种情况下,产妇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总之,产妇麻醉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麻醉药物过敏反应、麻醉药物过量、麻醉设备故障、麻醉操作不当、基础疾病、麻醉后并发症以及麻醉中毒等。
为了降低产妇麻醉死亡的风险,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麻醉操作,合理评估产妇的生理状况,确保麻醉药物的使用安全。
此外,麻醉设备的维护和监测设备的使用也至关重要。
产科麻醉管理
产科麻醉管理是指在产妇进行分娩或剖宫产等产科手术时,麻醉医师对产妇实施麻醉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产科麻醉管理的要点:
1. 麻醉前评估:麻醉医师会在麻醉前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以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2. 选择麻醉方法: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麻醉医师会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如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全身麻醉。
3. 麻醉监测: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会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麻醉深度,确保产妇的安全。
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麻醉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
麻醉医师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5. 麻醉后恢复: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会根据产妇的情况逐渐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并在恢复室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确保安全后再将其送回病房。
6. 疼痛管理:麻醉医师会根据产妇的需求和疼痛程度,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帮助产妇缓解疼痛。
7. 团队合作:产科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师与产科医生、护士等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总之,产科麻醉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麻醉医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舒适。
产科麻醉抢救流程
产科麻醉抢救流程
产科麻醉抢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接到通知:当得知有产科大出血产妇需要抢救时,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二线医生。
2. 准备药品和设备:同时准备好全身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扩容液体(晶体、胶体、白蛋白)、止血药物、抢救药品。
通知检验科迅速合血5u、血浆500ml,并做好再次合血准备。
3. 产妇进手术室后:护士应立即抽血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并建立5条静脉通路。
4. 麻醉前评估:麻醉医师应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史及相关的产科病史,特别是有无禁食禁饮等情况。
5. 麻醉前用药:在麻醉前30分钟,给产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 麻醉设备检查:对麻醉机、监护仪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备齐插管急救用具、困难气道设备、新生儿抢救设备(喉镜、~气
管导管、吸痰管、急救药品)、吸引器等。
7. 监测生命体征:基本监测包括无创血压(重症患者选择有创血压)、心率、心电图、无创脉搏氧饱和度等。
8. 麻醉实施: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在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9. 产后观察:产妇麻醉清醒后,应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母婴安全。
以上是产科麻醉抢救流程的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院的规定进行操作。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麻醉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科,负责为各种手术提供麻醉服务,其中产科麻醉是其应用领域之一。
对于孕妇而言,产科麻醉是一项关乎母婴安全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相关内容,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
1. 产科麻醉的背景与意义产科麻醉是指在孕期、分娩及产后期对孕妇提供的麻醉服务。
作为一项介入性医疗技术,产科麻醉可以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减少孕妇的疼痛感,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产科麻醉还可以为紧急剖宫产手术提供必要的支持。
2. 产科麻醉技术分类产科麻醉技术根据不同需求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类。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顺产手术,局部麻醉则主要用于剖宫产术前及术中的疼痛缓解。
3. 麻醉科的孕妇管理麻醉科的孕妇管理是指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她们在手术前后的安全和舒适。
孕妇在进行产科麻醉前,麻醉科医生会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身体状况,以及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等,以便规划适合的麻醉方法。
4. 产科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在进行产科麻醉时,孕妇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孕妇意识丧失,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局部麻醉则可能出现感觉丧失不完全或局部神经损伤等。
然而,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产科麻醉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5. 产科麻醉的新技术与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连续硬膜外麻醉技术(CSEA)的应用,可以为产妇提供更持久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疼痛;以及镇痛泵等可供自控的疼痛管理方式,使孕妇在产后能够更好地应对疼痛。
6. 麻醉科团队与合作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紧密协作。
麻醉科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孕妇的具体情况,并与产科医生密切沟通,以便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7.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未来展望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领域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产科麻醉快速指南(一)2024
产科麻醉快速指南(一)引言概述:产科麻醉是在妇科手术和分娩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方式。
正确的产科麻醉管理能够确保母婴安全,提供良好疼痛控制以及顺利进行手术。
本文将介绍产科麻醉的快速指南,包括了麻醉前准备、不同麻醉方式的选择、给药技巧、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处理等相关内容。
正文:一、麻醉前准备:1. 审查病史: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用药史等,以评估麻醉风险。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肺、神经系统、妊娠期疾病的相关检查,以确定麻醉安全性。
3. 评估疼痛程度:了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
4. 快速采集血标本:包括血型、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沟通与心理关怀: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解答其疑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1. 总麻醉:适用于紧急情况或病情复杂的手术,需注意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2. 椎管内麻醉:可选择硬膜外或腰麻,适用于择期手术,效果较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3. 局部麻醉:适用于较小的手术切口,可以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但对手术刺激较强者效果可能不佳。
4. 静脉麻醉:在产程麻醉中可以采用,快速起效、维持时间可控。
5. 低流量吸入麻醉: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对母婴影响较小。
三、给药技巧:1. 调整剂量:根据产妇的体重、妊娠期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2. 给药方式:可以通过静脉、肌肉、皮下等途径给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3. 联用药物:根据麻醉深度和疼痛程度,可以联合使用镇痛药物、肌松剂等,以获得最佳效果。
4. 监测药物浓度:根据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避免过量给药或给药不足。
5. 紧急逆转剂的准备:麻醉过程中需准备好催醒剂、拟肌松剂等逆转剂,以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
四、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处理:1. 呼吸抑制:确保通气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2. 低血压:监测血压,及时纠正低血压,可通过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进行治疗。
3. 镇痛效果不佳:调整麻醉方式或加大麻醉剂量,必要时可以换用其他镇痛方法。
产科全麻的实施方案
产科全麻的实施方案产科全麻是指在产科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的一种方式。
它通常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科急诊手术以及产妇对麻醉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其他麻醉方式的情况。
产科全麻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首先,进行产科全麻前,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这包括了解产妇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减少术中和术后的风险。
其次,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是产科全麻实施中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异氟烷等全身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给予产妇。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根据手术类型、产妇的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
接着,麻醉团队的配合和沟通至关重要。
产科全麻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医生和护士团队共同合作,密切配合。
麻醉医生需要对产妇的麻醉深度、呼吸、循环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调节,护士团队则需要协助麻醉医生完成各项操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后,术后的监护和护理同样重要。
产妇在手术后需要进入恢复室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呼吸、循环、意识等方面的观察。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产妇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综上所述,产科全麻的实施方案涉及术前评估、麻醉药物选择、麻醉方式确定、麻醉团队配合以及术后监护等多个环节。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产科全麻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提高对产科全麻实施方案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为产妇的手术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产科麻醉是为了确保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而进行的麻醉技术应用。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的麻醉方法,以提供最佳的孕妇护理。
本文将介绍产科麻醉的相关内容,包括产科麻醉的适应症、麻醉方法的选择、风险评估以及麻醉后的护理。
一、产科麻醉的适应症产科麻醉适用于以下情况:剖宫产手术、高风险分娩(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产程延长、产程中出现严重疼痛无法缓解、病情需要进行产程监测等。
针对不同的状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针对产科麻醉,医生可以选择以下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如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全身麻醉(如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面罩全麻)以及局部麻醉。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医生需要综合考虑麻醉效果、风险和并发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
三、风险评估在选择麻醉方法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孕妇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孕周、孕妇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以及与手术相关的风险等。
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选择麻醉方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四、麻醉后的护理产科麻醉结束后,孕妇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
这包括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观察孕妇的意识状态、确保孕妇恢复良好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
五、结语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医护人员进行产科麻醉操作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准确评估孕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护理工作,可以确保产科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孕妇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
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危重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特殊的麻醉处理。
麻醉医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高度应对,以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措施。
I. 麻醉评估在处理危重症产妇的麻醉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麻醉评估。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并发症以及其他可能影响麻醉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解。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肾功能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计划。
II.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在危重症产妇的麻醉处理中,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的性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使用两种麻醉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产妇完全置于昏迷状态下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来实现。
全身麻醉适用于那些无法忍受分娩疼痛或需要紧急手术的危重症产妇。
然而,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麻醉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在局部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只麻醉特定的区域。
这种方法常用于剖宫产手术或阴道分娩的疼痛缓解。
局部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对产妇的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药物过敏等因素。
III. 特殊情况下的麻醉处理在处理危重症产妇的麻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这需要麻醉医生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来应对这些复杂的状况。
1.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危重症产妇可能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处理这些患者的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并确保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2. 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重症产妇可能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麻醉医生在处理这类患者的麻醉时应当特别谨慎,尽量减少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并注意定期清除呼吸道。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产科麻醉是指在妇产科手术和分娩过程中,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运用麻醉技术来控制疼痛和提供合适的麻醉深度。
产科麻醉的目标是通过药物和技术的应用,保证母体的无痛分娩和手术,并确保胎儿的良好状态。
产科麻醉的指南是为了在不同情况下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从而确保妇女在分娩或产科手术过程中得到最佳的麻醉管理。
1.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在进行产科麻醉之前,医生应对孕妇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产妇的现状、既往病史、当前状况,以及可能的麻醉风险。
此外,还应通过实施相关检查来准确评估母亲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生命体征。
2.麻醉方法选择:产科麻醉主要有腰麻和全身麻醉两种方法。
对于正常情况下分娩的孕妇,腰麻是首选的方法。
腰麻可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髓麻醉,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全身麻醉适用于产妇不能耐受腰麻或紧急情况下,如妇科手术、剖宫产等需要立即进行。
3.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产妇在产科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应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妊娠期等因素进行适当选择。
各种麻醉药物(如局部麻醉药、镇痛药等)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都应有明确的指导。
4.麻醉监测和管理:产科麻醉过程中,应对产妇进行恰当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产妇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处于正常情况下。
此外,监测胎儿的心率、胎动等指标,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5.产科麻醉的并发症和风险:产妇在接受产科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风险,如低血压、呼吸抑制、感觉过敏等。
指南应提供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以降低患者的风险。
6.麻醉后护理:产科麻醉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和观察。
包括产妇的疼痛管理、意识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
7.指南更新和培训:产科麻醉的指南应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麻醉技术和新药物的应用。
此外,医院应提供产科麻醉的相关培训,以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最新的指南和操作技巧。
总之,产科麻醉的临床指南对于确保母婴安全和提供有效的麻醉管理至关重要。
产科麻醉课件
过敏反应
局部麻醉药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可能导致低血压、 头痛、腰背痛等并发症。
蛛网膜下隙阻滞
蛛网膜下隙阻滞可能导致低血 压、呼吸抑制、头痛等并发症
。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局麻药毒性反应等并发症。
产科麻醉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产科麻醉概述 • 产科麻醉的种类与技术 • 产科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 产科麻醉的实践与技巧 • 产科麻醉的最新研究进展 • 产科麻醉的典型病例分享
01
产科麻醉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产科麻醉是指为分娩过程中的孕产妇提供麻醉、镇痛和镇静 等医疗服务的临床学科。
背景
详细描述
在产妇进入产程后,应充分评估其气道情况,识别是否存在 困难气道。对于困难气道,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使用 喉镜、插管、面罩等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气道。
病例二:严重脊柱畸形患者的麻醉处理
总结词
对于严重脊柱畸形患者,麻醉处理需要格外小心,以避免对脊柱造成进一步 损伤。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麻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靶向给药技术、超声引导技术、神经阻滞技术 等新型麻醉技术为产科麻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保障。这些技术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减轻产妇 的痛苦和不良反应。
产科麻醉领域的前沿问题与挑战
总结词
产科麻醉领域仍然存在一些前沿问题与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过敏反应
苏醒延迟
全身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包括皮疹 、呼吸急促、低血压等。
全身麻醉后可能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需密 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不同分娩方式怎么麻醉
不同分娩方式怎么麻醉作者:邱显波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5期理想的分娩方式不但可减轻产妇的痛苦,还可降低围产儿及孕妇的死亡率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改善妊娠结局,保证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
临床选择的分娩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及无痛分娩三种。
不同分娩方式实施的麻醉也不同。
剖宫产怎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医生在L2-3间隙进行穿刺实施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将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注入硬膜外腔内,并将麻醉平面调整为T6~S4。
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辅助用药。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需要连续在硬膜外注入4mg吗啡与浓度0.125%罗哌卡因进行复合麻醉,总量控制在100mL,输注速率为2mL/h。
全身麻醉会增加胎儿呼吸抑制概率,主要适用于紧急状况下的剖宫产。
半身脊椎麻醉主要包括腰麻与硬膜外麻醉。
一般情况下,剖宫产选用的麻醉方式为腰麻,这种麻醉方式起效速度较快,用专用的细针在患者脊椎关节间隙进针,并在脊髓末端空腔内注入麻醉药,保证药物达到蛛网膜下腔,进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腰麻后产妇意识清楚且能自行呼吸,但控制排尿的神经被阻断,患者暂时失去运动能力与感觉能力,需要在手术期间放置导尿管。
无痛分娩怎么麻醉产妇在第一产程开始便要实施硬膜外麻醉。
麻醉医生在L2-3间隙常规穿刺置管,之后将浓度0.125%罗哌卡因与2µg/mL芬太尼注入其中,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后与PCA泵连接,保持5mLPCA量,背景输注速率控制在6~10mL/h,麻醉平面调整为T1,锁定时间保证在20min。
产妇处于第二产程时,无痛分娩的实施会屏蔽其对子宫收缩的正常感受,进而不能有效用力,导致胎头下降停顿或者下降延迟等状况,为保证宫口全开时产妇用力分娩,需要停止麻醉用药。
此外为防止脊髓液外漏引起严重头痛,在移除麻醉导管后产妇需要平躺6~8h。
无痛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的脐血pH值与正常范围非常接近,在保证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妇呼吸逐渐恢复平稳并且潮气量得以增加,产妇处于安静状态,可有效避免因剧烈运动增加氧耗量与代谢量,维持母体内的血液酸碱平衡,从而改善新生儿氧合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的xx产科xx产科麻醉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其风险却相对较高。
首先,在妊娠期间,孕妇的生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产科麻醉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危机孕妇生命;其次,麻醉的技术和药物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再者,妊娠合并的一些疾病以及剖宫产的相关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增。
因此,麻醉师不仅要提供良好的麻醉以使手术顺利进行,更要保障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行产科麻醉时,麻醉师必须熟悉一些基本的相关知识,例如妊娠期间孕妇生理的改变,各种药物对胎儿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各种麻醉方法在产科麻醉中的利于弊等等。
怀孕期间孕妇生理的改变一.呼吸系统的改变在怀孕期间,孕妇肺功能最明显的变化是功能余气量的变化。
在妊娠期间,功能余气量减少了15-20%。
(1)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增大导致隔肌上抬所致。
功能余气量的减少使孕妇氧的储存能力明显减少。
补呼气量和余气量减少约20%,潮气量增加40%,而肺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孕妇腹式呼吸减弱,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因此全身麻醉时注意避免抑制胸时呼吸,硬膜外麻时平面不可过高。
孕妇氧耗比非妊娠妇女增高约20%,(2)这是因为孕妇本身代谢增加以及胎儿的原故。
储氧能力的减少和氧耗的增加使孕妇更容易发生缺氧,因此麻醉时应保障孕妇充足的氧供。
孕妇的每分钟通气量增高约50%,这主要是由于潮气量的增加,心率增快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气量增加使动脉PaCO2减至约32mmHg,但动脉血的PH值维持正常,这是由于血液中碳酸氢盐代偿性的减少所致。
动脉血氧分压轻度增高,氧合血红蛋白离解曲线右移,这有利于氧在组织的释放。
在分娩期间,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产程,由于疼痛难忍,孕妇的每分钟通气量和氧耗剧增,比非妊娠妇女增高约300%,导致孕妇低CO2血症(PaCO2降至20mmHg或更低),PH值升高(PH7.55)。
呼吸性碱中毒可使血管收缩,影响胎儿血供。
另外,在宫缩的间歇其,由于疼痛缓解,血中低PaCO2可使孕妇呼吸减弱,可导致缺氧,对孕妇和胎儿不利。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地消除分娩疼痛,消除过度通气,降低氧耗,有利于孕妇和胎儿。
在怀孕期间,孕妇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都处于充血状态,更易引起出血和水肿。
因此,全麻气管插管时操作务必要熟练、轻柔,避免反复操作,气管导管的口径比非妊娠妇女要小(6.5-7.0mm)。
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怀孕期间,孕妇心输出量逐渐增加,至足月时约增高30-40%,这是由于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以及心率增快所致。
孕妇外周循环的阻力降低,因此动脉压维持不变。
孕妇血容量显著增加,足月时约增加35-40%,(3)但孕妇红细胞计数降低,这是因为血浆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红细胞,导致相对性的贫血。
尽管血液被稀释,但怀孕妇女的循环系统却处于高凝状态,这是由于凝血因子VII、VIII、X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所致。
虽然孕妇循环的血容量增加,但孕妇处于平卧位时却容易发生低血压。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增大的子宫也可压迫腹主动脉,使子宫的血供减少,对胎儿不利。
临产时有许多因素可增加心脏和循环的负荷。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暂时增加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同样,剖宫产时孕妇循环系统也会发生明显的波动。
胎儿取出时,腹腔压力骤减,大量血液聚集于腹腔,使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回心脏,使心脏负荷加重。
心血管功能良好的孕妇一般可良好耐受这种循环波动,但对于原本就有心脏病的孕妇,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如心率衰竭,肺水肿等。
因此行剖宫产时,麻醉师应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积极处理。
三.神经系统的改变无论是硬膜外或全麻,孕妇对麻药的需要比非妊娠妇女要低。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中,较少量的局麻药就可达到理想的平面。
一般认为,由于妊娠妇女腹腔压力增大,硬膜外静脉怒张,从而使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的间隙减小,导致局麻药的用量减少。
但也有人认为,局麻药用量的减少是由于孕妇的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大大增加所致。
(4)动物实验证明,全麻时妊娠动物对吸入全麻药的需要量比非妊娠动物减少可达40%,(5)另有研究证明妊娠妇女吸入全麻药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明显减低。
(6)有人认为这是妊娠时孕妇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发生了改变所致。
还有人认为,孕妇吸入麻药的MAC的减低是由于孕妇内啡呔系统发生了改变,导致孕妇对疼痛的忍受力增加所致。
(7)总之,无论是硬膜外或全麻,孕妇对各种麻药的敏感性增加,应适当减少药量。
四.其他系统的改变在怀孕期间,由于胎盘分泌的促胃酸激素的水平升高,孕妇胃酸的分泌增加。
由于受增大的子宫的挤压,胃排空能力减弱。
另外分娩时的疼痛、焦虑也会明显影响胃的排空能力。
临床试验证实,在分娩孕妇进食后8-24小时行超声检查,发现41%的孕妇胃内还存留固体食物,(8)而非妊娠妇女进食后4小时胃内就找不到固体食物。
另外,妊娠妇女的胃内压增加,而下端食道括约肌压力降低。
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反流、误吸的危险性。
因此,对于剖宫产计划手术,应按要求严格禁食,而对于急症手术,麻醉前都应按饱胃进行准备。
在内分泌方面,孕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基础代效率增加。
血清皮质醇浓度增加,说明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处于功能亢进状态。
孕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量增加,高肾素活性和高醛固酮可抵消大量孕酮所制的排钠利尿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起防止发生负钠平衡及血容量减少的代偿作用。
胎盘的药物转运胎盘膜和血脑屏障一样都是脂质屏障,由磷脂构成,具蛋白质性质。
凡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电离度小的物质均易通过胎盘。
绝大多数麻醉药物都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胎盘,很多因素都可影响药物的扩散速度。
包括胎盘两边的药物浓度差,膜的厚度以及扩散面积,子宫以及脐静脉的血流速度;药物的因素包括分子量的大小(小于500道尔顿),高脂溶性,低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
几乎所有的麻醉、镇痛、镇静药的分子量小于500道尔顿,都有相对较高的脂溶性,都有部分药物不离解和不完全的蛋白结合率,因此都会有少量的药物迅速通过胎盘。
而对于神经肌肉阻滞药,包括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都因低脂溶性和高离解度而不易通过胎盘,因此对胎儿影响不大。
胎儿肝脏的重量为体重的4%,肝内的细胞色素-P450、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的活性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胎儿肝脏具有较强的代谢功能,可以代谢绝大多数的麻醉药物。
从胎盘经脐静脉进入胎体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其余被胎儿体循环的血液稀释,真正到达脑组织的药物浓度极低。
因此,少量的麻醉药物进入胎体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应当避免大剂量反复用药,因为胎儿代谢能力毕竟有限。
一.xx镇痛药1).哌替啶哌替啶在产科麻醉中较常用,一般肌注50-100mg或静脉25-50mg,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最强的镇痛效应出现在肌注后40-50分钟或静注后5-10分钟,作用时间一般为3-4小时。
哌替啶对新生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导致新生儿呼吸抑制、Apgar评分以及神经行为能力评分降低。
哌替啶的抑制程度和用药的剂量、给药-胎儿娩出的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研究证明,在胎儿娩出前一个小时内或4小时以上给常规剂量的哌替啶,新生儿的抑制程度和没有用药的新生儿没有差别。
2).芬太尼芬太尼可迅速通过胎盘,其产科麻醉或镇痛的常用剂量为肌注50-100ug或静脉25-50ug,静脉注药后3-5分钟作用达高峰,维持时间30-60分钟。
研究证明,在剖宫产手术时,胎儿娩出前15分钟以内静脉用常规剂量的芬太尼,没有发现对新生儿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芬太尼最常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低浓度的局麻药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从硬膜外给药,镇痛效果良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临床上应用很广。
3).吗啡因为胎儿的呼吸中枢对吗啡极为敏感,因此常规计量的吗啡就会造成胎儿明显的呼吸抑制,现在吗啡基本上已被哌替啶、芬太尼等药取代。
4)布托啡xx和纳布啡这是两种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2mg布托啡诺10mg纳布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和10mg吗啡的作用相当。
但再增大剂量,呼吸抑制的作用并不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
这两种药的临床剂量可引起胎心的改变,和上述阿片类对比,没有研究证明这两种药有什么特别的优点。
5).非xx镇痛药:xx多曲马多主要作用于u受体,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十分之一,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微。
曲马多起效稍慢,但镇痛时间长,可维持4-6小时,因此适合于分娩镇痛的孕妇。
分娩时,100mg曲马多静脉单次应用,对母婴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二、局部xx产科xx和镇痛最常用的局麻药有三种: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以及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多用于剖宫产的麻醉,1.5-2%的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对母婴安全有效。
而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更常用于分娩镇痛。
1).布比卡因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的局麻药,低浓度时有明显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因此较早地应用于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具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胎盘的转运率较低(脐血和母血的浓度比为0.3左右),(9)从硬膜外进入母血的布比卡因只有极少量进入胎儿。
因此,临床常用的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胎儿没有影响。
现在临床上分娩镇痛常用的布比卡因的浓度为0.07-0.125%布比卡因+1-2ug/ml的芬太尼,对运动神经影响轻微且对产程影响小,对母婴安全可靠。
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研究证明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大于利多卡因,且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很难复苏。
既往的资料表明,当使用较高浓度的布比卡因(0.5-0.75%)行产科麻醉时,孕妇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大。
布比卡因发生心脏毒性的机理和利多卡因一样,都是阻滞心脏的钠通道,不同的是布比卡因和心脏钠通道的结合更持久,不容易解离。
回顾性调查表明,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反应大多数都发生于产科麻醉的病人,这可能是因为孕妇硬膜外血管怒张,导致局麻药的吸收速度加快,也使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几率增加。
因此,剖宫产的硬膜外麻醉一般很少选用布比卡因。
2).罗哌卡因罗哌卡因的基本结构和布比卡因相同,低浓度镇痛时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更明显。
和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的代谢速度快,蛋白结合率更高,脂溶性较低,而胎盘的转运率相似。
因此,从母血进入胎儿的药量少于布比卡因,且在胎儿中存留的时间短,相对布比卡因更为安全。
罗哌卡因最常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其浓度和布比卡因相似,一般为0.07-0.125%罗哌卡因+1-2ug/ml的芬太尼,以0.1%罗哌卡因+1ug/ml的芬太尼最为常用,其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比布比卡因更小,对母婴安全可靠。
罗哌卡因的心脏毒性大于利多卡因,但小于布比卡因,且清除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