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 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表现在为人处事,应变能力,道德情操等方面,而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应从小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善于合作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而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特别强,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所以家庭教育在这方面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倾向,如包办代替、重成绩轻品德、亲子关系淡漠、教育环境恶化、家长言行不一等现象,以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以身作则;注意检查和督促;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家校合作等。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存在问题;家教方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
1、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六十多年前,针对当时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的现象,经常奉劝父母们的一句话,此话对今天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更具有现实意义。家长应放手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休息,讲究卫生,不挑食不厌食,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穿衣服,叠被褥,整理自己的房间,平常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还比如通过制定作息时间表,安排自己的事务等,养成守时,做事有条理的良好行为习惯。1
2、培养小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首先是文明用语,对长辈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要用“请”,别人帮助了你要用“谢谢”,别人感谢你时要说“不客气”,当妨碍了别人时要说“对不起”。见到来宾、客人要主动打招呼。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其次要处处讲文明,如在图书馆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让座,见到地上有垃圾要随时拣起来放进垃圾桶等。
3、培养小学生善于合作的习惯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体现个人品质和风彩的素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会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想,也能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等2。
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同时做作业时不说话,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吃东西,一心一意写作业,并且书写要规范、正确。其次是要培养孩子喜爱读书的习惯。小学课文一般文质优美,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孩子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好范文,因此,学生不仅要读通、读懂,还要读出感情来。有时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文中的内容。除了好课文,还应多看课外读物,要知道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外知识也是相当丰
富的。课内外相互促进,有利于孩子的知识成长。再次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不懂的字学会自己查字典,老师布置的一些提高性问题,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等。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指导孩子自己查资料,及时摘录整理,逐渐形成自学的习惯。
5、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作为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放在首位,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社会责任感,耐挫能力和诚信品质等,把孩子培养成有德行的人。在心理素质方面,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绝不退缩,面对成功绝不骄傲的意志,有认准路,用好力,坚持永不停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父母包办代替,过分娇惯
现代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与长辈一般都溺爱有加,事事都包办代替,还有的家长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如家长看到孩子穿衣服有困难时,不是引导孩子正确的穿衣服,而是直接代替孩子帮他穿好,还有一些家长来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常常会帮孩子收拾文具,扫地板,背书包等,还有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甚至还要家长喂着吃饭,因为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要给什么,在物质和精神上,绝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糟一点磨难,与其教他怎么做,不如直接帮他来做省事,其实这种包办代替,过度照顾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性格太强,自强自立,自我学习的能力太差,并且还可能会产生孤独、自闭等不健康心理。孩子缺少了学习锻炼的机会,以后怎能展翅高飞呢?
2、家庭教育中重学业成绩,轻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原本应该是多关心子女的健康教状况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历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而忽略了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一些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的驱使下,甚至不顾孩子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任意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玩的,过多地参加各种兴趣班、才艺班,高强度、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但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如一些孩子不想参加培训班,于是故意做事拖拉、磨蹭,在学习过程中故意欺负同学,违纪违规以引起老师反感等逆反心理,有的还编造各种谎言想在父母面前蒙混过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爱磨蹭、做事效率低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爱撒谎等诚信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亲子关系淡漠,疏于对孩子的关怀
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父母子女间的感情,还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绪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但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学习进修,忙得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年幼的子女缺少接触和互动,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这将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